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盲人摸象》资料故事来源(精品)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盲人摸象_长春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盲人摸象_长春版【教材出处】长春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来源:]《盲人摸象》是长春版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的第一课,这一单元是以寓言故事为专题编排的,有生动形象的课文插图,以及杰出的人物对白。
《盲人摸象》通过五幅插图展现了五位盲人盲目摸象的全过程。
四个盲人以各自摸到的大象的身子、牙齿、腿和尾巴为依据,说大象的形状像墙,像棍子,像柱子和绳子等,他们都自以为是,争辩不休。
这则寓言使人们在忍俊不禁之时,得到启发:识物、知人,应当力戒“以偏概全”。
以后经常用“盲人摸象”来讽谕主观片面的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来源:学§科§网]1.认识10个生字;重点明白得“宫”“执”,正确区分“嘛”和“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五个盲人争先恐后摸象的情形,感悟寓意。
3.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来源:]过程与方法目标:1.采纳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2.重点指导书写“墙”字。
3.通过交流、讨论,对五个盲人的说法有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初步明白得看情况要全面,不能只看片面就下结论的道理。
2.使学生明白得尊重残疾人。
[来源:]【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读明白故事内容,明白故事中的道理。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故事中包蕴的道理。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进程】一、导入由“盲”字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并学会“摸”字,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盲”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体会汉字构字方法所包蕴的聪慧并巧妙引入生字“摸”,进一步体会盲人感知事物的专门方式,为下文的明理垫定基础。
)二、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范读,让学生听清节奏,听准字音,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
)三、品读课文,随文识字1.在交通闭塞,信息落后的古代,人们看见一头大象会有如何样的反应呢?指生读第一自然段,认识生字“宫”和“恐”,明白得“围观”和“争先恐后”,指导读。
盲人摸象的故事的原文

盲人摸象的故事的原文在古代中国,有一则著名的寓言故事,名为《盲人摸象》。
故事讲述了一群盲人摸象的情景,每个盲人都摸到了大象的不同部位,却各自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见解往往受限于他所接触到的信息,只有全面了解事物的各个方面,才能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
故事开始于一个小村庄,村中有几位盲人,他们听说村子里来了一头大象,便前去摸索。
第一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他觉得大象就像一根柱子一样坚硬;第二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鼻子,他觉得大象就像一根粗大的绳子;第三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他觉得大象就像一把扇子;第四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他觉得大象就像一根绳子。
这些盲人各自对大象有了自己的看法,他们互相争论,各执己见。
最终,他们无法达成一致的结论,因为每个人所摸到的部分都只是大象的一部分,无法全面地了解大象的真实面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见解往往受限于他所接触到的信息。
如果只凭借片面的观察就下结论,很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只有当我们全面了解事物的各个方面,才能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有时候我们只看到了事物的一部分,就对其进行了评判,这样的评判往往是不准确的。
比如,当我们只了解一个人的某一方面时,就对他产生了偏见;当我们只了解一个事件的某一方面时,就对其产生了误解。
因此,我们在做出判断和评价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多地了解事物的各个方面,做到全面客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片面性和主观性,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和评价。
故事中的盲人摸象,正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事物时一样,我们需要不断地摸索、不断地了解,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更好地做出判断。
只有当我们摸清了大象的全貌,才能真正理解大象的本质。
因此,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摒弃片面性,要摒弃主观性,要尽可能多地了解事物的各个方面,这样才能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
这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牢记的道理。
小学二年级语文《盲人摸象》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盲⼈摸象》⼀课通过五幅图展⽰了盲⼈摸象的过程。
这是⼀则佛教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根本没有深⼊实际,没有进⾏全⾯的调查研究,没有弄清客观事实的真相,⽽仅仅⽚⾯地乱摸⼀下,就⾃以为已经了解,主观地妄下结论,就如盲⼈摸象⼀样。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盲⼈摸象》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盲⼈摸象》原⽂ 有⼀天,四个盲⼈坐在树下乘凉。
有个⼈牵着⼤象⾛过来,⼤声喊着:“象来了,请让开⼀点⼉!”⼀个盲⼈说“象是什么样⼦的?让我们摸⼀摸吧!”另外三个盲⼈也说:“对,摸⼀摸就知道象是什么样了。
”牵象的⼈把象拴在书上,他们就去摸。
⼀个盲⼈摸着了象的⾝⼦,就说:“我知道了,象原来像⼀堵墙。
”⼀个盲⼈摸着了象的⽛齿,就说:“象跟⼜圆⼜光滑的棍⼦⼀样。
”第三个盲⼈摸着了象的腿,就说:“你们俩说得都不对,象跟柱⼦差不多。
”最后⼀个盲⼈摸到了象的尾巴,就⼤叫起来:“你们都错了!象跟绳⼦⼀个样!” 四个盲⼈你争我吵,都说⾃⼰对,谁也不服谁。
牵象的⼈对他们说:“你们都没有说对。
你们每个⼈只摸到了象的⼀部分,怎么能断定象是什么样⼦呢?” 【篇⼆】⼩学⼆年级语⽂《盲⼈摸象》教案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三个⽣字,会写⽥字格⾥的⼋个⽣字。
2、理解课⽂内容,懂得“盲⼈摸象”字⾯的意思和它其中的内涵。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会讲这个故事。
过程与⽅法: 1、反复诵读,在充分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课⽂。
2、展开⼩组讨论,对故事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引导学⽣认识事物要全⾯,在全⾯了解事物的情况之后再下结论。
不能只看到事物的某⼀⽅⾯,就妄下结论,要全⾯观察,才能有正确的认识。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字词,分⾓⾊朗读课⽂。
2、懂得“盲⼈摸象”这个成语的意思。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卡⽚。
教学过程: ⼀、激趣导⼊。
盲人摸象课文原文

盲人摸象课文原文盲人摸象课文原文导语:《盲人摸象》是一篇非常有趣的课文,你有没有学过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盲人摸象课文原文,希望对你有帮助!盲人摸象课文原文有一天,四个盲人坐在树下乘凉。
有个赶象的人走过来,大声喊着:“象来了,让开点儿!”一个盲人提议说:“象是什么样儿的,我们来摸一摸吧。
”另外三个盲人齐声说:“对,摸一摸就知道了。
”他们向赶象的人说了,赶象的人就把象拴在树上,让他们摸。
一个盲人摸了摸象的身子,就说:“我知道了,象原来像一堵墙。
”一个盲人摸着象的牙,说“象跟又圆又光滑的棍子一样。
”第三个盲人摸着象的腿,就反驳他们,说:“你们俩说的都不对,象跟柱子差不多。
”第四个盲人摸着象的尾巴,就大叫起来,“你们都错了!象跟粗绳子一模一样。
”四个盲人你争我辩,都认为自己说的对,谁也不服谁。
赶象的人对他们说:“你们都没说对。
一定要摸遍象的全身,才能知道象是什么样儿的。
你们每个人只摸到象的一部分,就断定象是什么样儿的,怎么能说得对呢?”道理比喻看问题总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寓言讽刺的对象是目光短浅的人。
盲人摸象的寓言含义:看事情要全面,整体,不要分割开来。
坚信自己的观点和坚持自己的观点很重要,学会听别人的观点,会把事情了解得更全面,更准确。
此外,故事也告诉我们,要学会同伴合作,互相分享经验。
成语盲人摸象的解析【释义】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指看问题以偏概全【相近词】管中窥豹、坐井观天【相反词】洞察一切、仰视观察【成语举例】于是所见的人或事,就如盲人摸象,摸着了脚,即以为象的样子象柱子。
鲁迅《这也是生活》盲人摸象教案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生字9个,力戒“争先恐后”、“各抒己见”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与同学交流自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
3.懂得成语“盲人摸象”比喻人们看问题片面或只凭自己的经验妄加推测。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词,复述课文。
二年级语文上册《盲人摸象》 精品优选PPT课件3长春版

我会写
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 刻舟求剑 掩耳盗铃 守株待兔 拔苗助长 狐假虎威
【成语】:自相矛盾 战国时楚国有一个卖盾和矛的
人,他夸说自己所卖的盾坚固无比, 没有东西能把它刺穿;又夸说自己 所卖的矛十分锋利,没有东西不被 它刺穿。路上有人听见后,忍不住 说:“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 结果会如何?”楚国人立刻瞠目结 舌,无法回答他的问题。
m1nɡ mō
xi3nɡ
一个盲人摸着了象的身子,就
xi3nɡ
dǔ
说:“我知道了,象原来像一堵墙。”
m1nɡ mō
xi3nɡ ch@
一个盲人摸着了象的牙齿,就说:
xi3nɡ
ɡ&n
“象跟又圆又光滑的棍子一样。”第三
m1nɡ mō
xi3nɡ
个盲人摸着了象的腿,就说:“你们
xi3nɡ zh& ch3
俩说得都不对,象跟柱子差不多。”
【成语】:掩耳盗铃 【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门口有一口大钟, 就想把它偷去。可这钟太重,没法背走,他就 取来一个铁锤,想敲碎后一块块偷走。可是还 有一个问题,用铁椎砸钟会发出很大的声音, 肯定会被人抓做的。他转念一想:钟一响耳朵 就能听见,可是如果把耳朵蒙起来,就什么都 听不到了!
掩耳盗铃:比喻蠢人自己欺骗自己。
默默的等待是一场默默的徒劳 若付出必有回报,投入必有结果 那是不是,我还没有投入 是不是付出太少,我默默等待 默默考量自已的信心和爱的程度的做法 是否令我错过适当的机会? 愿你今夜能有一个好梦 如果你在梦中也露出甜美的笑容 那是我托明月清风祝福你 爱上你,毕竟也是淡淡的哀愁
从此以后,他整天守在大树旁,希望能再等到不小心撞 死的兔子。可是许多天过去了,他都没等到撞死在大树下 的兔子,反而因为他不处理农田的事,因此田里长满了杂 草,一天比一天更荒芜。
二年级语文上册《盲人摸象》 精品优选PPT课件5长春版

“不对。”另 一个扯到象耳朵 的盲人说,“它 像一把大蒲扇。”
1、默读 2、画出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第三个 盲人摸到 象腿,
也嚷起来:“你们都错了,它像个 柱子。”
第四个盲人摸着 象肚子说,“明明 是一堵墙嘛!”
最后一个抓到 象尾巴的却说它像 绳子。
究竟谁说 的对呢?盲 人们各执己 见,互不相 让。
盲人摸象这个寓意故事告诉 我们,看事物要看它的(整体) 只看到事物的(部分)就下结论, 是( 不)对。的
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助自己找到一份谋生的差事。 "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摇摇头。"历史,地理怎样?"青年还是摇摇头。"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头。父亲的朋友接连发问,青年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那你先把住址写下来吧。"青年写下了自己的住址,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你的名字写的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18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 世间许多平凡之辈,都要一些小优点,但由于自卑常被忽略了。其实,每个平淡的生命中,都蕴涵着一座丰富金矿,只要肯挖掘,就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已的宝藏……爱因思念而美丽 我曾以为,爱一个人 可以是在心里暗暗的 并不需要对方清楚 我发誓,要把这份美好的感情 珍藏在记忆中,只是记忆 若不是,想到可能永远失去你 永远失去,这份自已如此看重的感情 若不是,又一次在梦中呼喊你的名字 并且从梦中惊醒,或许 这份感情会永远是一个秘密 在默默地想念和为你祝福之中 我从来都是幸福的 等待,我不清楚这样的结果是什么 或许,根本就没有去考虑什么结果 我一直希望 能以一种默默等待的姿势告诉你 我对你的感情是认真的 可以经受时间和距离的考验 那些过往的曾经共同拥有的细节 一一变得无比清晰 仿佛触手可摸,却明明相隔万里 是不是藏得越久 感情就会更加浓呢? 你不在的日子里 思念象野草一般疯狂生长 也许是因为终于不甘这样失去可能的机会 终于不甘刻骨铭心的思念和等待 会随岁月的流逝而染上灰尘 我鼓励自已说,释放自已 我不相信 从物理的距离到心灵的距离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我不相信 经过岁月沉淀以后的爱依旧不堪一击 我不相信
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盲人摸象》优秀教案(精品)

《盲人摸象》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熟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课文,使学生初步懂得看事情要全面,不能只看片面就下结论的道理。
教学重点1.认识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熟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明白寓言故事揭示的道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讨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歌曲、Flash动画,电影片段;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1.同学们一定都看过大象。
你能描述一下它的样子吗?2.有几个盲人他们看不到大象,就用手去“摸”(板书“摸”),结果他们的看法与你们不同,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寓言故事《盲人摸象》。
3.齐读课题。
4.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习“摸”字。
过渡:这是一则《涅磐经》中的佛教故事,是一个寓言。
这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不但要知道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还要认识和书写生字。
二、新课学习(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汇报读文情况,学生品评。
3.再读课文,纠正刚才自读的错误。
识记生字,书写生字。
1.边读课文,边找出生字带出来的词语。
2.学生逐段读课文,并汇报找到的词语,没有生词的字,学生组词。
3.读黑板上生字带出来的词语。
4.用已经有的识字方法记忆字形。
5.教学“墙”字的笔顺,学生先观察,再汇报。
(二)精读课文,明白道理。
1.读第二自然段,画出五个盲人都分别摸到了象的什么部位?(板书:象牙、耳朵、象腿、肚子、尾巴)2.再读这一段,盲人觉得他们分别像什么?3.看书上插图,了解“蒲扇”的意思。
请读读盲人的话,读出语气。
想象一下,最后一个盲人会用什么样的语气说呢?请你模仿最后一个盲人语气说一说。
4.你说我也说,谁也不肯承认自己是错的,也不承认别人是对的,用书上的两个词形容是什么?(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成语故事文字稿之盲人摸象(高质量文本可打印适合4岁以上人群)

08 盲人摸象先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任务,闭上眼睛,然后仔细摸一摸自己身边的一个东西。
大家能说出来这个东西长什么样子吗?嘿嘿,在盲人摸象这个故事里呀,就有几个人摸了大象。
但是呢,每个人说的大象都是不一样的哦,这是为什么呢?从前呀,有四个盲人,他们听说有一种叫做大象的动物,它长得可大可吓人了。
哎,大象怎么就吓人了呢?这四个盲人顿时来了兴趣,都非常想知道大象到底长什么样子。
但是他们的眼睛看不见呀,这可怎么办呢?亲手摸一摸大象不就知道了嘛。
于是这四个盲人就请人牵来了一只大象。
可一开始,大家心里还是有点害怕,你推我我推你,谁都不敢第一个过去摸大象。
后来呀有一个盲人忍不住了,他先给自己鼓了鼓劲儿说道。
:“唉,有什么好怕的,看我的。
”他小心翼翼的走进大象,伸手轻轻的摸了摸,摸到了大象的耳朵。
“啊,大象好像没有那么大呀。
”他又反复摸了摸,哎,终于放下心来,高兴的对其他盲人说道:“嗨,大家净胡说,大象没有什么好怕的,它长得就像一把大扇子似的。
听他这么一说,其他几个盲人啊也就放心了,纷纷走进去摸大象。
第二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象牙,他奇怪的说:“啊呃不对呀,大象明明像一根圆圆的棍子。
”第三个盲人一把抓住了大象的长鼻子,他得意的说道:“哎,我说啊你们都错啦,大象啊就像一根又大又粗的绳子。
”这时候第四个盲人大喊一声:“我抱住大象啊,它像一根直直的柱子。
”原来呀他正抱着大象的一条大腿呢。
这四个盲人吵了起来,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后啊牵大象的人,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就带着四个盲人,让他们仔细的把大象摸了个遍。
这四个盲人这才发现大象啊,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
它原来真的是一个大的吓人的家伙呢。
其实呢在这个故事里,四个盲人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就自以为知道了整个大象的样子,这是不对的哦。
盲人摸象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当我们在观察一个事物的时候,不能只看其中的一部分,而是要看到这个事物的整体,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它呢。
一个叫做管中窥豹的成语,说的是通过一根管子的小孔来看,豹子是看不到整只豹子的,只能看到豹子身上的一块斑纹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盲人摸象》资料
故事来源:
在久远年代以前,有一个很有智慧的国王,名叫“镜面”。
在他的国家里,除了他一人信奉佛法的真理之外,臣民们却信仰那些旁门左道,就好像怀疑日月的光明,反而去相信萤火的微亮一样。
因此,这位国王常常感到很苦闷,他想:“我总得想出一个办法来教育他们,使他们舍邪归正才好!”
有一天,国王突然召集他的臣子说:“你们去把国境内所有生下来就瞎了眼睛的人,都找到宫里来吧!”于是这些臣子们便奉命分头在国内遍处找寻,隔了不多几天,臣子们都带着寻找到的瞎子回来了。
镜面王很高兴地说:“好极了,你们再去牵一头象,送到那些盲人那里去吧!”许多臣民听见了这个消息都十分奇怪,不知道国王今天将要做些什么事,因此,大家都争先恐后的赶来参观。
镜面王在心里暗暗地欢喜:“真好,今天该是教育他们的机会了。
”于是他便叫那些盲人去摸象的身体:有摸着象脚的,有摸着象尾的,有摸着象头的……
国王便问他们:“你们看见了象没有?”盲人们争着说:“我们都看见了!”国王又问:“那么你们所看见的象是怎样的呢?”
摸着象脚的盲人说:“王啊!象好像漆桶一样。
”
摸着象尾的说:“不,它像扫帚!”
摸着象腹的说:“像鼓呀!”
摸着象背的说:“你们都错了!它像一个高高的茶几才对!”
摸着象耳的盲人争着说:“像簸箕。
”
摸着象头的说:“谁说像簸箕?它明明像一只笆斗呀!”
摸着象牙的盲人说:“王啊!象实在和角一样,尖尖的。
”
……
因为他们生来从没有看见过象是什么样的动物,难怪他们所摸到的,想到的,都错了。
但是他们还是各执一词,在王的面前争论不休。
于是,镜面王哈哈大笑地说:“盲人呀,盲人!你们又何必争论是非呢?你们仅仅看到了一点,就认为自己是对了吗?唉!你们没有看见过象的全身,自以为是得到了象的全貌,就好比没有听见过佛法的人,自以为获得了真理一样。
”接着国王又问一般来参观的人说:“臣民们啊!专门去相信那些琐屑的浅薄的邪论,而不去研究切实的、整体的佛法真理,和那些盲人摸象,有什么两样呢?”
从此,全国臣民便舍邪归正,都虔诚地信奉佛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