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我的“自白”书》|长春版 (共17张PPT)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8/92021/8/92021/8/9Aug-219-Aug-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8/92021/8/92021/8/9M onday, August 09, 2021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就义诗 夏明翰
•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 有后来人。”
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 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 周文雍和陈铁军
就义诗
•
吉鸿昌
•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yùn
恽代英狱中诗
• 浪迹江湖忆旧游, • 故人生死各千秋。 • 已摈bìn忧患寻常事, • 留得豪情作楚囚。
• 4.这节主要讲了什么?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021/8/92021/8/9Monday, August 09,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92021/8/92021/8/98/9/2021 8:18:36 PM
长春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6篇)

长春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6篇)长春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及词语,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奶奶培育纯白金盏花的经过,体会她做事满怀信心、坚持不懈的美好品质。
3. 学习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句,体会“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等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1. 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2. 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激趣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双手,看我们的手指是什么颜色?(黄色)你见过绿手指吗?绿手指指的是什么呢?让我们赶快读读课文吧!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问题:“绿手指”指的是什么?人们为什么称她为“绿手指”?2、出示生字卡片,练读。
注意读好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
3、指名分段朗读,教师正音。
再读课文,思考:你读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读完课文,我们回忆一下,每一段讲了什么意思?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请你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在小组内读一读,说说喜欢的原因。
4、你读懂了什么? 是呀,简简单单的三个字,说出了人们对园丁的称赞,被人们称为“绿手指”可真不简单,那你们知道这位老奶奶为什么被人们成为“绿手指”吗?学生自由发言。
三、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绿手指、称赞、金盏花、伺弄、沮丧、满怀信心、兑现、验证。
2、分段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准。
3、学生针对课文进行自主学习、交流、互相质疑。
小组内互相交流,推代表准备发言。
反馈学习情况。
四、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理解“绿手指”的含义。
五、朗读课文。
1、讨论:老奶奶是怎样培育出纯白色的金盏花的?老奶奶培育的结果怎样?听取小组学习情况汇报。
2、小结:这位老奶奶精心伺弄金盏花,她挑选一株颜色稍微淡的,让其自然枯萎,第二年把它的种子种下去,然后再挑选颜色淡的花的种子栽种,循环往复,经过了20年,终于开出了一朵纯白色的'金盏花来。
长春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

长春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长春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能解释诗句中个别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想象出《望天门山》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案# 导语:上个星期我们学习了第一单元,同学们一起走进了一个奇幻美妙的童话世界,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单元,一起去感受现实生活中大自然山水风光的别样魅力!(一起阅读单元导读) 进入新课学习:现在,我们将要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古诗三首》,第一首就很了不得了,它是唐朝大诗人“诗仙”李白写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描绘天门山美丽风光的《望天门山》。
二、简介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
他的诗对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是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我国文学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及时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建有游侠、隐士、道士等人的思想气质。
儒家、道家、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
李白留给后世九百多首诗篇。
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也反映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也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
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报复,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
三、初读课文1、分三个组来读,比一比,哪组读的更好。
2、要求:正确、响亮、有节奏。
3、全班一起朗读。
四、学习《望天门山》明确目标,尝试学习。
1、尝试学习,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
2、展开想像与联想,会把文字信息转化为画面,初步进入意境,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引导学生逐词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A—"扶"学生学习第一句,初步掌握学习方法。
1、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断,开,回,出,来"这几个难懂词的意思。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3 绿的世界 梅雨潭∣长春版 (共21张PPT)

长春出版社 四年级 | 下册
字词积累
长春出版社 四年级 | 下册
梅雨潭 低矮 呈现 双翼 薄片 一幅画 棱角 撞击 粉碎 锯齿
长春出版社 四年级 | 下册
作者资料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 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欧游杂记》。他的散文以描写见长,并在描写中 达到情境交融的境界。散文代表作品有《荷塘月色》 《背影》《绿》。
课堂小结
长春出版社 四年级 | 下册
同学们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一同欣赏了梅雨潭 的美丽风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收获了作者优美的语言。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着意描写,层层渲染,把梅雨亭、梅雨瀑描写得神形兼备, 妙趣横生。这种细腻准确的描写方法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布置作业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模仿《梅雨潭》,写一篇《 我 的校园》。
长春出版社 四年级 | 下册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 /8/220 21/8/2 Monday , August 02,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 1/8/22 021/8/2 2021/8 /28/2/2 021 3:39:59 PM
课文讲解
教师 范读
长春出版社 四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
长春出版社 四年级 | 下册
梳 理 课文结 构
第一部分(1) 在山边感知梅雨瀑的声色形。 第二部分(2) 具体描写梅雨亭。 第三部分(3) 作者对梅雨瀑观察后的联想。
长春出版社 四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
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请同学们读第一自然段,其它学生思考:作者此时的观察点是在哪?他观察到什么?你 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看出来的?
2024年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2024年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通过语言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3. 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和诗词鉴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2. 写作文的能力培养;3.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4. 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1.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 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3. 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1. 课堂教学: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2. 组织课外阅读活动: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提升阅读理解能力;3.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4. 情景教学法: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单元:诵读经典——《静夜思》教学内容:学习背诵《静夜思》,了解唐代诗人李白及其作品。
教学重点:掌握《静夜思》的内容和韵律。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分组朗诵、情景表演。
教学过程:1. 听读诗歌:学生先跟读诗歌,感受其韵律和节奏。
2. 诗歌赏析:分组进行《静夜思》的诗歌赏析,讨论诗歌的意境和主题,并展示自己的理解。
3.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情景表演,表演李白的夜晚情景,并与诗歌内容相互呼应。
4. 诗歌评价:学生进行诗歌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培养批判性思维。
第二单元:看图写话——《我的房间》教学内容:通过看图写话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写作时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细致和详细表达。
教学方法:看图写话、写作指导。
教学过程:1. 看图写话:学生观察一幅描绘房间的图片,并用自己的话描述房间的布置和物品的摆放。
2. 写作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写下他们独特的观察和想象,并告诉学生如何合理地组织语言进行描述。
长春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长春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教案标题:《长春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长春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所学内容;2.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 培养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教具等教学资源;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铅笔等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教材封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学期所学内容。
2. 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询问学生对上一学期所学内容的回忆和理解。
二、新课教学(3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打开教材,预览本学期所学内容,并与学生一起讨论预习内容。
2. 教师逐课讲解本学期每个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教师通过示范阅读课文,并提问学生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合作。
四、拓展延伸(15分钟)1. 教师设计拓展活动,如朗读比赛、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学习要点和方法。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保证教学效果;2. 教师注意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3. 教师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和沟通,建立和谐的教学氛围。
长春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电子课本

长春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电子课本
一、《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又名《梦溪笔谈》,是中国古代文学家陶渊明的
一部著作。
它以渊明的梦溪园为背景,记录了他与朋友们的谈话,涉及哲学、文学、历史、政治等诸多领域,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
的文学作品。
二、《论语》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记
录孔子的言行而成。
它收录了孔子的言论、故事、警句等,全书
共20篇,涉及政治、哲学、教育、伦理、礼仪等诸多领域,是中
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三、《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家鲁班所著的一部经典著作,全
书共有三十六句,每句三个字,涵盖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
文学、历史、伦理等诸多领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下册全册教案

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下册全册教案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长春版四年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立足语文教育,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提高自我”为关键,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转化为实际教学行动。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重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相结合,把素质教育放在首位,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并且落实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上。
同时,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强化教学中的质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努力把握好语文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体现语文教学中的双基要求。
引导学生开发潜能,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我班大部分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懂得自己预习、复习课文。
能在老师的指点下自学课文。
另外一小部分学生自学能力差,学习也不自觉。
课堂上,积极发言,喜欢提问和表现,善于思考问题。
从学生的阅读习惯看,班级里有四、五个学生热爱阅读,知识面较广。
在他们的带动下,班级里形成了一股读书热潮。
然而仍有一些学生还没有形成阅读习惯,想要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就要在这方面下功夫。
从学生的写作方面来看,水平还是较低的。
可以分成三类。
一类是看上去较好的作文,但有很多模仿的水分。
一类是基本能表述清楚,语言平淡,句子简单,另一类,则文不达意,语句欠通顺,错别字连篇。
缺乏创新意识的写作思维。
三、教材编排按照整套教材的总体设计,本册教材继续采用主题板块形式编排。
全册共12个板块,依次为:美好的向往,汉字家园、绿的世界、乡情友情、名园水乡、幽默、寓言故事、人间真爱、诗人的足迹、体验真诚、读书趣话、为了新中国。
每个板块内容广泛,内涵丰富,为学生构建了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学习空间。
教材编排不仅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基本思维方式的学习,而且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和人文渗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他人、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真诚的品格、树立报效祖国的多方面的思想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特殊需要》教案范文
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学认5个一类生字,3个二类生字。
2.过程和方法:通过学习名人幽默,培养学生的幽默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幽默和识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抓住文中的关键词,体会课文的幽默。
基础知识:
生字:
需:(上下,雨,6)1.需要:(1)应该有或必须有,(2)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2.需用的东西:军需。
组词:需要、需用、需求、需索。
区分:须要:一定要。
铅:(左右,金,5)金属元素,铅字铅印铅笔铅粉铅球
废:(半包围,广,5)1.不再使用,不再继续,半途而废,2.没有用的或失去了原来的作用的,废话。
篓:(上下,竹、9)纸篓、鱼篓、竹篓
意思:盛东西的器具,用竹、荆条等编成。
误:(左右,言,7)(1)错误:误解,(2)耽误:误点,(3)使受损害:误人子弟,(4)不是故意,误伤。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初读课文,知道文章所表达的意思。
2.学习一类生字,认识二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了两篇名人的文章,你对名人的幽默有什么样的印象呢?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两篇和名人有关的幽默。
二、学习生字,扫清障碍。
三、巩固练习:1.给生字进行扩词。
2.听写练习。
四、作业:写生字,组2个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进一步学习课文,体会文人的幽默所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卡片。
2.扩词练习。
二、教学新课,学习《特殊需要》
1.自由练习读,你认为什么地方最幽默,说一说。
2.指生读。
了解爱因斯坦和秘书的一次对话,表现了科学家的智慧和幽默。
3.读幽默。
体会幽默所在之处。
4.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5.体会这种语言形式简洁夸张,产生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
三、课外延伸。
请同学讲讲你所知道的名人幽默故事。
四、作业设计:小练笔:自己试着改写一则幽默故事。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处理书后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写出几个带有“娄”的字:篓、蒌、数、屡
二、游戏:18猜
(一)方法:
1.由甲同学心里想一位名人,大家猜。
2.这位名人可以是真人,也可以是作品中的人物,可以是在世的,也可以是去世的。
3.把所想的名人悄悄地告诉给同学乙,证明所想名人是谁。
4.小组其他同学提问题,可以问18次,或者小组同学自定次数。
5.小组同学如果没有猜对,学生甲获,反之为败。
游戏规则:一次一个同学只许问一个问题,学生甲只能回答“是”或“否”。
(二)请一组同学做一遍游戏。
(三)小组内同学进行游戏。
三、作业设计:回家后同爸爸、妈妈一起玩18猜的游戏。
四、板书设计
篇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能复述课文,感受文中句子所表现
的语言魅力。
教学重点:
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能复述课文,感受文中句子所表现的语言魅力。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回忆上一节课。
1.上一节课,我们体会到了语言大师马克•吐温的幽默,这节课,我们来感受爱因斯坦的幽默。
2.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小组成员根据预习,完成生字的学习。
4.全班交流:
二、完成课后题:
1.你还知道哪些与下列字形旁不同,声旁相同的?
篓纽谣讣
2.读一读,写一写:
需要废旧误会纸篓
三、布置作业,总结:
收集名人幽默。
板书设计:
特殊需要
需铅废篓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能复述课文,感受文中句子所表现的语言魅力。
教学重点:
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能复述课文,感受文中句子所表现的语言魅力。
教具准备:
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忆上一节课。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特殊需要》这节课,你还知道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么?
2.请同学们看题目《特殊需要》其中“特殊”有着什么含义?这篇课文幽默在哪,请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体会爱因斯坦的不同的幽默。
4.与上一篇课文相比,爱因斯坦的幽默与马克吐温的有什么不同?
二、朗读课文:
1.教师指导:
在读文时,要捕捉到这一中心词,再循着它去品读故事内容,会领略到“牵一发动全身”的结构之妙,同时,会强烈地感受到由于思维的严密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幽默。
在读故事的过程中,要关注“我看,一张书桌或台子、一把椅子、一些纸张和铅笔就行了。
啊,对了,还有一个大大的废纸篓”“好让我把所有的错误都扔进去”等词句,体会到这些词句的妙用,会进一步感悟到故事的幽默所在。
三、布置作业,总结:
收集名人幽默。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复述课文,感受文中文字所表现的语言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爱因斯坦严于律己、勇于改正错误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体会文中的幽默。
教学难点:感受爱因斯坦幽默、机智与简朴。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爱因斯坦吗?谁来介绍一下?
2.板书课题,齐读,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
2.边读边注意不认识的生字,用查字典、相互交流的方式学习生字。
3.组内学习生字、交流学习的成果。
4.教师检查学习的结果。
三、再读课文
,体会幽默。
1.你读懂其中的幽默了吗?
2.是谁提出了特殊的需要?
3.这个需要为什么特殊?
4.读文章,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分角色朗读课文。
5.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四、如果你是那个秘书,听了爱因斯坦的“特殊需要”你会怎么想?
五、作业
1.书写生字
2.把幽默讲给家长听第二课时
一、读文复习
二、完成游戏
1.明确要求
2.分组,学生提问。
3.宣布获胜同学。
三、作业
复述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