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物理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一中2015届高三物理下学期段考试卷(三)(含解析)

2014-2015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一中高三(下)段考物理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2015•江苏一模)两根相互靠近的长直导线1、2中通有相同的电流,相互作用力为F.若在两根导线所在空间内加一匀强磁场后,导线2所受安培力的合力恰好为零.则所加磁场的方向是()A.垂直纸面向里 B.垂直纸面向外 C.垂直导线向右D.垂直导线向左2.(3分)(2015•江苏一模)如图所示为空间站中模拟地球上重力的装置.环形实验装置的外侧壁相当于“地板”.让环形实验装置绕O点旋转,能使“地板”上可视为质点的物体与在地球表面处有同样的“重力”,则旋转角速度应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装置的外半径为R)()A.B.C.2D.3.(3分)(2015•江苏一模)如图所示,边长为a的导线框abcd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0的匀强磁场中,bc边与磁场右边界重合.现发生以下两个过程:一是仅让线框以垂直于边界的速度v匀速向右运动;二是仅使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变化.若导线框在上述两个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相等,则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为()A.B.C. D.4.(3分)(2015春•泰兴市校级月考)已知月球半径为R,飞船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R的圆轨道上飞行,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球第一宇宙速度为B.月球质量为C.月球密度为D.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R5.(3分)(2015•江苏一模)汽车从静止开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速运动.汽车所受阻力恒定,下列汽车功率P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上述过程的是()A.B.C.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6.(4分)(2015•江苏一模)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系一物体.物体在A处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现用手托住物体使它从A处缓慢下降,到达B处时,手和物体自然分开.此过程中,物体克服手的支持力所做的功为W.不考虑空气阻力.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物体重力势能减小量一定大于WB.弹簧弹性势能增加量一定小于WC.物体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量为WD.若将物体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物体到达B处时的动能为W7.(4分)(2015春•泰兴市校级月考)图中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1,电阻R1=R2=10Ω,电表A、V均为理想交流电表.若R1两端电压μ1=10sin100πt(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B.电压表示数为14.14VC.R1消耗的功率为20WD.原线圈输入交流电频率为50Hz8.(4分)(2015春•泰兴市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从同一竖直线上不同高度A、B两点处,分别以速率v1、v2同向水平抛出两个小球,P为它们运动轨迹的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若同时抛出,两球不可能在P点相碰B.两球在P点一定具有相同的速率C.若同时抛出,落地前两球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D.若同时抛出,落地前两球竖直方向的距离逐渐变大9.(4分)(2015•江苏一模)沿电场中某条直线电场线方向建立x轴,该电场线上各点电场强度E随x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坐标点0、x1、x2和x3分别与x轴上O、A、B、C四点相对应,相邻两点间距相等.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从O点附近由静止释放,运动到A点处的动能为E k,仅考虑电场力作用.则()A.从O点到C点,电势先升高后降低B.粒子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变加速运动C.粒子在AB段电势能变化量大于BC段的D.粒子运动到C点时动能小于3E k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必做题】10.(8分)(2015•江苏一模)在测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1)图1是实验中得到的U﹣I图象,由此可得该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测量值分别是V和Ω;(以上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某同学在完成上述实验之后,又进行了下述探究实验.他将相同器材分别按图2和图3所示电路进行连接,在每次保持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表)示数相同的情形下,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I1和I2.调节滑动变阻器R,测得多组数据,得到I1与I2的关系为:I1=kI2(k 为已知)则电流表与电源的内阻之比为.11.( 10分)(2015•江苏一模)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图1装置来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主要操作如下:①安装实验器材,调节试管夹(小铁球)、光电门和纸杯在同一竖直线上;②打开试管夹,由静止释放小铁球,用光电计时器记录小铁球在两个光电门间的运动时间t,并用刻度尺(图上未画出)测量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高度h,计算出小铁球通过两光电门间的平均速度v;③保持光电门1的位置不变,改变光电门2的位置,重复②的操作.测出多组(h,t),计算出对应的平均速度v;④画出v﹣t图象请根据实验,回答如下问题:(1)设小铁球到达光电门1时的速度为v0,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铁球通过两光电门间平均速度v的表达式为.(用v0、g和t表示)(2)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实验次数 1 2 3 4 5 6h(cm)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t ( s ) 0.069 0.119 0.159 0.195 0.226 0.255v ( m/s ) 1.45 1.68 1.89 2.05 2.21 2.35请在如图2坐标纸上画出v﹣t图象.(3)根据v﹣t图象,可以求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 m/s2,试管夹到光电门1的距离约为cm.(以上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三题都做,则按A、B两题评分.A.(选修模块3-3)(12分)12.(4分)(2015•江苏一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较暗的房间里,看到透过窗户的“阳光柱”里粉尘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B.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势能也减小C.“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D.一定量理想气体发生绝热膨胀时,其内能不变13.(8分)(2015•江苏一模)(1)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沿直线ABC发生状态变化的p﹣V图象.已知A→B的过程中,理想气体内能变化量为250J,吸收的热量为500J,则由B→C的过程中,气体温度(选填“升高”或“降低”),放出热量J.(2)在1atm、0℃下,1mol理想气体的体积均为22.4L.若题(1)中气体在C时的温度为27℃,求该气体的分子数(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阿伏伽德罗常数取6.0×1023mol﹣1.B.(选修模块3-4)(12分)14.(4分)(2015•江苏一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速不变原理指出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B.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C.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D.声源与观察者相对靠近时,观察者所接收的频率大于声源振动的频率15.(4分)(2015•江苏一模)如图所示,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在t时刻后△t=0.2s时刻的波形图.已知△t<T.若该简谐波的波速为5m/s,则质点M在t时刻的振动方向为,质点M在△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m.16.(4分)(2015•潍坊模拟)如图所示,一艘赛艇停在平静的水面上,赛艇前部上端有一标记P,在其正前方A处有一浮标.潜水员从P前方S=4m处开始下潜,当下潜至深度为H=2m 的B处时,才能看到赛艇尾端后方水面上的景物,且看到P刚好被浮标挡住.测得PA、B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53°和37°.忽略赛艇吃水深度,求赛艇的长度L.sin53°=0.8,cos53°=0.6.C.(选修模块3-5)(12分)17.(2015•江苏一模)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一种单色光,先后照射锌和银的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对于这两个过程,下列四个物理量中,一定不同的是()A.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B.反向截止电压C.饱和光电流D.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18.(2015•江苏一模)电子俘获是指原子核俘获一个核外轨道电子,使核内一个质子转变为一个中子.一种理论认为地热是镍58(Ni)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环境下发生电子俘获核反应生成钴57(Co)时产生的.则镍58电子俘获的核反应方程为;若该核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与一个频率为γ的光子能量相等,已知真空中光速和普朗克常量分别是c和h,则该核反应中质量亏损△m为.19.(2015•江苏一模)如图所示,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小滑块P和Q均可视为质点,质量均为m,Q与轻质弹簧相连并处于静止状态,P以初速度v向Q运动并与弹簧发生作用.求整个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计4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20.(15分)(2015•江苏一模)如图是某学习小组在空旷的场地上做“摇绳发电实验”的示意图.他们将一铜芯线像甩跳绳一样匀速摇动,铜芯线的两端分别通过细铜线与灵敏交流电流表相连.摇绳的两位同学的连线与所在处的地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垂直.摇动时,铜芯线所围成半圆周的面积S=2m2,转动角速度ω=10rad/s,用电表测得电路中电流I=40μA,电路总电阻R=10Ω,取=2.25.(1)求该处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2)从铜芯线所在平面与该处地磁场平行开始计时,求其转过四分之一周的过程中,通过电流表的电量q;(3)求铜芯线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电路产生的焦耳热Q.21.(16分)(2015•潍坊模拟)如图所示为仓储公司常采用的“自动化”货物装卸装置,两个相互垂直的斜面固定在地面上,货箱A(含货物)和配重B通过与斜面平行的轻绳跨过光滑滑轮相连.A装载货物后从h=8.0m高处由静止释放,运动到底端时,A和B同时被锁定,卸货后解除锁定,A在B的牵引下被拉回原高度处,再次被锁定.已知θ=53°,B的质量M为1.0×103kg,A、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相等,g取10m/s2,sin53°=0.8,cos53°=0.6.(1)为使A由静止释放后能沿斜面下滑,其质量m需要满足什么条件?(2)若A的质量m=4.0×103kg,求它到达底端时的速度v;(3)为了保证能被安全锁定,A到达底端的速率不能大于12m/s.请通过计算判断:当A的质量m不断增加时,该装置能否被安全锁定.22.(16分)(2015•江苏一模)如图1所示,在xoy平面的第Ⅰ象限内有沿x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E1;第Ⅱ、Ⅲ象限内同时存在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E2和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B,E2=2.5N/C,磁场B随时间t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如图2所示,B0=0.5T,垂直纸面向外为磁场正方向.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液滴从P点(0.6m,0.8m)处以速度v0=3m/s沿x 轴负方向入射,恰好以指向y轴负方向的速度v经过原点O后进入x≤0的区域.已知:m=5×10﹣5kg,q=2×10﹣4C,t=0时液滴恰好通过O点,g取10m/s2.(1)求电场强度E1和液滴到达O点时速度v的大小;(2)液滴从P点开始运动到第二次经过x轴所需的时间;(3)若从某时刻起磁场突然消失,发现液滴恰好以与y轴正方向成30°角的方向穿过y轴后进入x>0的区域,试确定液滴穿过y轴时的位置.2014-2015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一中高三(下)段考物理试卷(三)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2015•江苏一模)两根相互靠近的长直导线1、2中通有相同的电流,相互作用力为F.若在两根导线所在空间内加一匀强磁场后,导线2所受安培力的合力恰好为零.则所加磁场的方向是()A.垂直纸面向里 B.垂直纸面向外 C.垂直导线向右D.垂直导线向左考点:安培力.分析:当两根通大小相同方向相同的电流时,12两导线受到是引力,故2受到向左的安培力,故所加的磁场使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向右,根据左手定则可知即可判断解答:解:当两根通大小相同方向相同的电流时,12两导线受到是引力,故2受到向左的安培力,故所加的磁场使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向右,根据左手定则所加的磁场方向为垂直纸面向外,故B正确;故选:B点评:当没有加入匀强磁场时,两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力是相互;当加入匀强磁场时,根据共点力平衡即可判断2.(3分)(2015•江苏一模)如图所示为空间站中模拟地球上重力的装置.环形实验装置的外侧壁相当于“地板”.让环形实验装置绕O点旋转,能使“地板”上可视为质点的物体与在地球表面处有同样的“重力”,则旋转角速度应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装置的外半径为R)()A.B.C.2D.考点:向心力.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根据题意,能使“地板”上可视为质点的物体与在地球表面处有同样的“重力”,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角速度的大小.解答: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mRω2,解得,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基础题.3.(3分)(2015•江苏一模)如图所示,边长为a的导线框abcd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0的匀强磁场中,bc边与磁场右边界重合.现发生以下两个过程:一是仅让线框以垂直于边界的速度v匀速向右运动;二是仅使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变化.若导线框在上述两个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相等,则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为()A.B.C. D.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专题: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分析:仅让线框以垂直于边界的速度v匀速向右运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E=Bav;仅使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变化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E==a2,根据感应电流大小相等,感应电动势大小相等,即可求解.解答:解:仅让线框以垂直于边界的速度v匀速向右运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E1=B0av;仅使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变化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E2==a2据题线框中感应电流大小相等,则感应电动势大小相等,即E1=E2.解得=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两种表达式,明确只有磁场变化时,感应电动势为 E==S.4.(3分)(2015春•泰兴市校级月考)已知月球半径为R,飞船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R的圆轨道上飞行,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球第一宇宙速度为B.月球质量为C.月球密度为D.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R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分析:飞船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R的圆轨道上飞行,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在月球表面,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列式;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等于月球表面的瞬时速度解答:解:A、月球第一宇宙速度为:=,故A错误;B、D、飞船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R的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故:G=m()2(R+R)在月球表面,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故:G=mg联立解得:g=M=故B正确,D错误;C、月球的密度:==;故C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是卫星类型的问题,常常建立这样的模型:环绕天体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中心天体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重力加速度g是联系星球表面宏观物体运动和天体运动的桥梁5.(3分)(2015•江苏一模)汽车从静止开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速运动.汽车所受阻力恒定,下列汽车功率P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上述过程的是()A.B.C.D.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专题:功率的计算专题.分析:根据P=Fv分析:匀加速运动时F不变,v随时间均匀增大,故P随时间均匀增大,当匀速时牵引力等于阻力,说明牵引力突变,故功率突变.解答:解:根据P=Fv分析知匀加速运动时牵引力大于阻力,F不变,v随时间均匀增大,故P随时间均匀增大,故AD错误;当匀速时牵引力等于阻力,说明F突变小,速度不变,故功率突变小,以后保持不变,故B 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P=Fv的应用,注意在机车问题中F为牵引力,不是合力,力可以突变,速度不会突变.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6.(4分)(2015•江苏一模)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系一物体.物体在A处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现用手托住物体使它从A处缓慢下降,到达B处时,手和物体自然分开.此过程中,物体克服手的支持力所做的功为W.不考虑空气阻力.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物体重力势能减小量一定大于WB.弹簧弹性势能增加量一定小于WC.物体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量为WD.若将物体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物体到达B处时的动能为W考点:功能关系;弹性势能.分析:物体在B为平衡位置mg=kh,根据功能关系分析能量变化情况即可.解答:解:A、重物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要克服弹簧拉力做功W弹力,根据动能定理知mgh ﹣W﹣W弹力=0,故物体重力势能减小量一定大于W,故A正确;B、根据动能定理知mgh﹣W﹣W弹力=0,由平衡知kh=mg,即mgh﹣W==,弹簧弹性势能增加量一定等于W,B错误;C、物体克服手的支持力所做的功为W,机械能减小W,故C错误;D、重物从静止下落到B速度最大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mgh﹣=E k结合B选项知E k==W,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通过弹簧模型综合考了力与运动关系、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综合性较强.7.(4分)(2015春•泰兴市校级月考)图中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1,电阻R1=R2=10Ω,电表A、V均为理想交流电表.若R1两端电压μ1=10sin100πt(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B.电压表示数为14.14VC.R1消耗的功率为20WD.原线圈输入交流电频率为50Hz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根据瞬时值的表达式可以求得输出电压的有效值、周期和频率等,再根据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以及电流与匝数成反比即可求得结论解答:解:A、R1两端电压u1=10sin100πt(V),其最大值是10V,有效值是10V;由于电阻R1=R2=10Ω则两个电阻上分担的电压是相等的,所以电压表的读数是10V,副线圈中的电流与流过R1、R2的电流是相等的,即:I2==1A,由原副线圈的电流与匝数的关系得:I1==0.5A,故A正确B错误;C、流过R1、R2的电流是相等的,R1消耗的功率为P R1=I2R=12×10=10W,故C错误;D、变压器不会改变电流的频率,则副线圈输出电流的f==50Hz,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掌握住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即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电流与匝数成反比.知道正弦交变电流最大值和有效值之间的关系即可解决本题8.(4分)(2015春•泰兴市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从同一竖直线上不同高度A、B两点处,分别以速率v1、v2同向水平抛出两个小球,P为它们运动轨迹的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若同时抛出,两球不可能在P点相碰B.两球在P点一定具有相同的速率C.若同时抛出,落地前两球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D.若同时抛出,落地前两球竖直方向的距离逐渐变大考点:平抛运动.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平抛运动的高度决定运动的时间,结合下降的高度判断两球能否在P点相碰.若两球同时抛出,在竖直方向上相同时间内位移大小相等,结合水平方向位移的变化判断两物体间的距离变化.解答:解:A、若同时抛出,在P点,A下落的高度大于B下落的高度,则A下落的时间大于B下落的时间,可知两球不可能在P点相碰,故A正确.B、两球的初速度大小关系未知,在P点,A的竖直分速度大于B的竖直分速度,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两球在P点的速度大小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C、若同时抛出,由图可知,下落相同的高度,B的水平位移大于A的水平位移,可知B的初速度大于A的初速度,由于两球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不变,水平距离逐渐增大,则两球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故C正确.D、若同时抛出,根据h=知,经过相同的时间下落的高度相同,则竖直方向上的距离保持不变,故D错误.故选:A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知道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初速度和时间共同决定水平位移.9.(4分)(2015•江苏一模)沿电场中某条直线电场线方向建立x轴,该电场线上各点电场强度E随x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坐标点0、x1、x2和x3分别与x轴上O、A、B、C四点相对应,相邻两点间距相等.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从O点附近由静止释放,运动到A点处的动能为E k,仅考虑电场力作用.则()A.从O点到C点,电势先升高后降低B.粒子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变加速运动C.粒子在AB段电势能变化量大于BC段的D.粒子运动到C点时动能小于3E k考点:电势能;电势.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小,因是正电荷则电势降低,动能的变化量等于电势能的变化量,结合动能定理逐项分析.解答:解:A、由O点到C点,沿电场方向,电势一直降低,则A错误B、带正电的粒子一直加速运动,则B错误C、AB段的平均电场力大于BC的平均电场力,则电场力做功不则粒子在AB段电势能变化量大于BC段的,C正确D、由A到C电场力做功小于2E K,则粒子运动到C点时动能小于3E k,则D正确故选:CD点评:考查电场力做功与能量的变化关系,明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变化关系,结合运动定理求解.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必做题】10.(8分)(2015•江苏一模)在测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1)图1是实验中得到的U﹣I图象,由此可得该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测量值分别是1.4 V和0.86 Ω;(以上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某同学在完成上述实验之后,又进行了下述探究实验.他将相同器材分别按图2和图3所示电路进行连接,在每次保持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表)示数相同的情形下,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I1和I2.调节滑动变阻器R,测得多组数据,得到I1与I2的关系为:I1=kI2(k 为已知)则电流表与电源的内阻之比为k﹣1 .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专题:实验题.分析:(1)伏安持性曲线中图象与纵坐标的交点为电源的电动势;图象的斜率表示内阻;(2)明确实验原理,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式联立可求得电流表内阻与电源内阻的比值.解答:解:(1)由图1可知,电源的电动势E=1.4V,内阻r==0.86Ω;(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E=U+IrE=U+I2(r+R A)联立解得:=k﹣1;故答案为:(1)1.4 0.86 (2)(k﹣1)点评:本题考查测量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要注意正确分析题意,明确实验原理,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明确数据处理方法.11.(10分)(2015•江苏一模)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图1装置来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主要操作如下:①安装实验器材,调节试管夹(小铁球)、光电门和纸杯在同一竖直线上;②打开试管夹,由静止释放小铁球,用光电计时器记录小铁球在两个光电门间的运动时间t,并用刻度尺(图上未画出)测量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高度h,计算出小铁球通过两光电门间的平均速度v;③保持光电门1的位置不变,改变光电门2的位置,重复②的操作.测出多组(h,t),计算出对应的平均速度v;④画出v﹣t图象请根据实验,回答如下问题:。
2015泰州二模 江苏省泰州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8科答案

语文答案(图片版) (1)英语答案(图片版) (6)数学参考答案 (11)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19)历史答案(图片版) (23)物理答案(图片版) (25)化学答案(图片版) (29)生物答案(图片版) (31)语文答案(图片版)英语答案(图片版)2014~2015学年度泰州市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2 ; 2.{4}; 3.16; 4.2; 5.28; 6.3; 7.163; 8.64; 9.{1}; 10.[1,7]; 11.89-; 12.9-或19- ; 13. (,2][5,)-∞+∞; 14.210. 二、解答题15. 解:(1) 因为//a b ,所以132sin 2cos 22θθ-⋅=⋅,即sin 3cos θθ-=, 所以tan 3θ=-, 又0πθ<<,所以2π3θ=. ……………7分 (2)因为+=a b b ,所以22()+=a b b ,化简得220+⋅=a a b ,又13(,)22=-a ,(2cos ,2sin )θθ=b ,则21=a ,cos 3sin θθ⋅=-+a b , 所以13sin cos 2θθ=--,则π1sin()064θ-=-<, ……………10分 又0πθ<<,π15cos()64θ-=, 所以ππππππsin[()]sin()cos cos()sin 66i 66n 6s 6θθθθ-+=-+-==1538-. ……………14分16. 证:(1)取BE 中点F ,连接,CF MF , 又M 是AE 中点,则1//,2MF AB MF AB =, 又N 是矩形ABCD 边CD 中点,所以//,MF NC MF NC =,则四边形MNCF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MN CF ,又MN ⊄面BCE ,CF ⊂面BCE ,所以MN ∥平面BCE .…7分(2)因为平面ABCD ⊥平面ABE ,BC AB ⊥,所以BC ⊥平面ABE , 因为AE ⊂平面ABE ,所以BC AE ⊥,又BE AE ⊥,BC BE B ⋂=,所以AE ⊥平面BCE ,而AE ⊂平面ADE ,所以平面⊥BCE 平面ADE . ……………14分17. 解:以O 为原点,直线l 、m 分别为,x 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PQ 与圆A 相切于点B ,连结AB ,以1百米为单位长度,则圆A 的方程为22(1)1x y +-=,(1)由题意可设直线PQ 的方程为12x yq+=,即220qx y q +-=,(2)q > ,∵PQ 与圆A 相切,∴222212qq -=+,解得83q = ,故当P 距O 处2百米时,OQ 的长为83百米. ……………5分 (2)设直线PQ 的方程为1x yp q+=,即0qx py pq +-= ,(1,2)p q >>, ∵PQ 与圆A 相切,∴221p pq q p -=+,化简得22q p q =-,则22222qP Q p q q q =+=+-,……8分令2()(2)2q f q q q q =+>-,∴22222(1)(31)()2(2)(2)q q q f q q q q --+'=-=-- (2)q >, 当3522q +<<时,()0f q '<,即()f q 在35(2,)2+上单调递减; 当352q +>时,()0f q '>,即()f q 在35(,)2++∞上单调递增, ∴()f q 在352q +=时取得最小值,故当公路PQ 长最短时,OQ 的长为352+百米. 答:(1)当P 距O 处2百米时, OQ 的长为83百米;(2)当公路PQ 长最短时, OQ 的 长为352+百米. ……………14分 18. 解:(1)由题意得53c a =,2455a c c -=,lm北东PQO AB解得3,5a c ==,所以224b a c =-=,所以椭圆E 的标准方程为22194x y +=. ……………4分(2)设0000(,),(,)B x y C x y -,显然直线,,,AB AC BD CD 的斜率都存在,设为1234,,,k k k k ,则001200,33y y k k x x ==+-+,00340033,x x k k y y +-=-=, 所以直线,BD CD 的方程为:0000000033(),()x x y x x y y x x y y y +-=--+=++, 消去y 得0000000033()()x x x x y x x y y y +---+=++,化简得3x =, 故点D 在定直线3x =上运动. ……………10分(3)由(2)得点D 的纵坐标为2000000039(3)D x x y x y y y y --=++=+,又2200194x y +=,所以220994y x -=-,则2000000009354(3)4D y x y x y y y y y --=++=+=-,所以点D 到直线BC 的距离h 为00005944D y y y y y -=--=, 将0y y =代入22194x y +=得20314y x =±-, 所以BCD ∆面积200119612244ABCy S BC h y ∆=⋅=⨯-⋅ 220020012712727441242224y y y y -+=-⋅≤⋅=,当且仅当2200144y y -=,即02y =±时等号成立,故02y =±时,BCD ∆面积的最大值为274. ……………16分 19.解:(1)因为2d =,23c =,所以21n c n =-, 因为数列}{n a 是各项不为零的常数列,所以12n a a a ===,1n S na =,则由1122n n n n S c a b a b a b =+++及21n c n =-得12(21)n n n b b b -=+++,当2n ≥时,121(1)(23)n n n b b b ---=+++,两式相减得43n b n =-,当1n =时,11b =,也满足43n b n =-,故43()n b n n *=-∈N . …………4分 (2)因为1122n n n n a b a b a b c S +++=,当2n ≥时,11112211n n n n S c a b a b a b ----=+++,两式相减得11n n n n n n S c S c a b ---=,即111()n n n n n n n S a c S c a b ---+-=,11()n n n n n n n S c c a c a b ---+=,即1n n n S d nc nb λλ-+=, 又1(1)(1)(1)22n n n n S n λλλ-+--=-=,所以(1)2n n n n d nc nb λλλ-+=,即(1)2n n n d c b -+=, 所以当3n ≥时,11(2)2n n n d c b ---+=,两式相减得132n n b b d --=(3)n ≥, 所以数列}{n b 从第二项起是公差为32d 等差数列;又当1n =时,由1111S c a b =得11c b =,当2n =时,由2211(21)13()222b d c d c d b d -=+=++=+得2132b b d -=, 故数列}{n b 是公差为32d 等差数列. …………15分(3)由(2)得当2n ≥时,11()n n n n n n n S c c a c a b ---+=,即1()n n n n S d a b c -=-, 因为n n k b c +=,所以n n b c kd =+,即n n b c kd -=,所以1n n S d a kd -=⋅,即1n n S ka -=, 所以1(1)n n n n S S a k a -=+=+,当3n ≥时,11(1)n n S k a --=+,两式相减得 1(1)(1)n n n a k a k a -=+-+,即11n n k a a k-+=,故从第二项起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 所以当2n ≥时,221()n n k a a k-+=, 221(1)(1)()n n k n b c c kd c n k k k n k k k n k +==+=+-+=+-+=+,另外由已知条件得1221122()a a c a b a b +=+,又22c k =,1b k =,2(2)b k k =+, 所以21a =,因而21()n n k a k -+=,令n d =n nb a ,则111n n n n n n d b a d a b +++=(1)()(1)n k kn k k ++=++,因为(1)()(1)0n k k n k k n ++-++=-<,所以11n nd d +<,所以对任意的2,n n *≥∈N ,数列{}nnb a 单调递减. ……………16分 20. 解: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0,)+∞,(1)当e a =时,()e eln e x f x x =--,e ()e xf x x'=-, 而e()e xf x x'=-在(0,)+∞上单调递增,又(1)0f '=, 当01x <<时,()(1)0f x f ''<=,则()f x 在(0,1)上单调递减;当1x >时,()(1)0f x f ''>=,则()f x 在(1,)+∞上单调递增,所以()f x 有极小值(1)0f =,没有极大值. …………3分(2)先证明:当()0f x ≥恒成立时,有 0a <≤e 成立. 若10ex <≤,则()(ln 1)0xf x a x =-+≥e 显然成立; 若1e x >,由()0f x ≥得e ln 1x a x ≤+,令e ()ln 1x x x ϕ=+,则21e (ln 1)()(ln 1)xx x x x ϕ+-'=+, 令11()ln 1()e g x x x x =+->,由21()10g x x '=+>得()g x 在1(,)e+∞上单调递增, 又因为(1)0g =,所以()x ϕ'在1(,1)e 上为负,在(1,)+∞上为正,因此()x ϕ在1(,1)e上递减,在(1,)+∞上递增,所以min ()(1)e x ϕϕ==,从而0e a <≤. 因而函数()y f x =若有两个零点,则e a >,所以(1)e 0f a =-<, 由()ln (af a a a a a =-->e e)得()ln 2af a a '=--e ,则111()0e ea a f a a ''=->->->e e e , 所以()ln 2af a a '=--e 在(,)+∞e 上单调递增,所以2()()330f a f ''>=->->ee e e , 所以()ln af a a a a =--e 在(,)+∞e 上单调递增,所以2()()22f a f >=->->e e e e e e 0,则(1)()0f f a <,所以21x a <<,由a >e 得111111()ln ln ln 0a a a a f a a a a a a a a a=--=+->+-=>e e e e e ,则1(1)()0f f a <,所以111x a<<,综上得1211x x a a <<<<. …………10分(3)由(2)知当a =e 时,()0f x ≥恒成立,所以()ln 0x f x x =--≥e e e , 即()ln x f x x =-≥e e e , 设()(0)e x x h x x =>,则1()exxh x -'=, 当01x <<时,()0x ϕ'> ,所以()g x 在(0,1)上单调递增; 当1x >时,()0h x '<,所以()g x 在(1,)+∞上单调递增,所以()(0)e x x h x x =>的最大值为1(1)e h =,即1x x ≤e e ,因而2x x-≤e e, 所以2()ln x x x f x x -=-≥≥e e e e,即221()ln 0x x f x x x --=--≥e e . …………16分附加题参考答案21.A .证:(1)∵CD 是圆O 的切线,∴2CD CA CB =⋅, 连结OD ,则OD CD ⊥,∵BE 是圆O 的切线,∴BE ED =, 又12DE EC =,∴12BE EC =,∴30C ∠=,则12OD OC =, 而OB OD =,∴CB BO OD OA ===,∴3CA CB =, …………5分(2)将3CA CB =代入2CD CA CB =⋅得213CD CA CA =⋅,故3CA CD =.……10分 21.B . 解:(1)020120000a BA b a b ⎡⎤⎡⎤⎡⎤==⎢⎥⎢⎥⎢⎥⎣⎦⎣⎦⎣⎦设(,)P x y 是1l 上的任意一点,其在BA 作用下对应的点为(,)x y '', 得1l 变换到3l 的变换公式{2x ax y by'='=,则240ax by ++=即为直线1:40l x y -+=,则得1,12a b ==-. …………5分(2)0210B ⎡⎤=-⎢⎥⎣⎦,同理可得2l 的方程为240y x -+=,即240x y --=.………10分EBCOAD21.C . 解:(1)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sin 324ρθπ⎛⎫-= ⎪⎝⎭,则22sin cos 3222ρθρθ-=,即sin cos 6ρθρθ-=,所以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60x y -+=;…………5分(2)P 为椭圆221169x y C +=:上一点,设(4cos 3sin )P αα,,其中[)02,α∈π,则P 到直线l 的距离|4cos 3sin 6||5cos()6|22d αααϕ-+++==,其中4cos 5ϕ=,3sin 5ϕ=,∴当cos()1αϕ+=-时,d 的最小值为22. …………10分 21.D . 解: 因为2222(2)(112)()4a b c a b c ++≤++++=,所以22a b c ++≤,…………5分又|1-|22x c b a ≤++对任意实数c b a ,,恒成立, 故2max |-1|(2)2x a b c ≥++=, 解得33≥-≤x x 或 . …………10分 22. 解:这5名幸运之星中,每人获得A 奖品的概率为2163=,B 奖品的概率为4263=. (1)要获得A 奖品的人数大于获得B 奖品的人数,则A 奖品的人数可能为3,4,5,则则所求概率为33244555551212151()()()()()33333243P C C C =++=. …………4分(2)ξ的可能取值为1,3,5,且33222355121240(1)()()()()333381P C C ξ==+=,441455121210(3)()()()()333327P C C ξ==+=,0555552111(5)()()3381P C C ξ==+=, …………8分所以ξ的分布列是:135408110271181故随机变量ξ的数学期望E ξ=401381⨯+⨯10275+⨯118118581=. …………10分23.解:(1)令1x =,则(1)(1)(1)f g g =,即(1)[(1)1]0g f ⋅-=, 因为(1)1310nf -=-≠,所以(1)0g =;令1x =-,则23(1)(1)(1)f g g ⎡⎤⎡⎤--=-⎣⎦⎣⎦,即(1)(1)(1)f g g -=-,因为(1)[(1)1]0g f -⋅-=,因为(1)1310n f -=-≠,所以(1)0g -=;例如2()(1)()n g x x n *=-∈N . ……………4分 (2)当1n =时,22()1(1)f x x x x x =++=++,故存在常数01a =,11a =, 使得201()(1)f x a x a x =++.假设当n k =(k N *∈)时,都存在与x 无关的常数0a ,1a ,2a ,…,k a , 使得221222110121()(1)()()()k k k k k k k k f x a x a x x a x x a x x a x ---+-=+++++++++,即 2221222110121(1)(1)()()()k k k k k k k k k x x a x a x x a x x a x x a x ---+-++=+++++++++.则当1n k =+时,2122()(1)(1)(1)k k f x x x x x x x +=++=++⋅++222111011(1)(1)()()k k k k k k k x x a x a x x a x x a x --+-⎡⎤=++⋅+++++++⎣⎦11212011110()k k k k k k k k a a x a x a x a x a x a x -+---=++++++++ 212221011110()k k k k k k k k a x a x a x a x a x a x a x +++--+++++++++ 231232122011110()k k k k k k k k a x a x a x a x a x a x a x +++++--+++++++++231010*********()()()()k k k k a a a x a a a x a a a x a a a x ----=+++++++++++++1212112()(2)()k k k k k k k k k k k a a a x a a x a a a x ++-----++++++++++2122122321210100()()()k k k k a a a x a a a x a a x a x -+++++++++++ 222122010210()()()()()k k k a x x a a x x a a a x x ++=+++++++++21121()()(2)k k k k k k k k a a a x x a a x ++---++++++;令00'a a =,101'a a a =+,21'm m m m a a a a --=++(2m k ≤≤),11'2k k k a a a +-=+; 故存在与x 无关的常数0'a ,1'a ,2'a ,…,'k a ,1'k a +;使得222122210121()'(1)'()'()'()'k k k k k k k k f x a x a x x a x x a x x a x +++++=+++++++++.综上所述,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整数n ,都存在与x 无关的常数0a ,1a ,2a ,…,n a ,使得221222110121()(1)()()()n n n n n n n n f x a x a x x a x x a x x a x ---+-=+++++++++.…………10分泰州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015届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限时作业物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

t泰州二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限时作业高三物理命题:史丽华 审核:沈惠清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1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在下面所说的物体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 .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 B .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 C .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不为零D .与速度方向同向的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也减小2. 我国发射的“神舟八号”飞船与先期发射的“天宫一号”空间站实现了完美对接.已知“天宫一号”绕地球做圆轨道运动,轨道半径为r ,周期为T ,万有引力常量为G.假设沿椭圆轨道运动的“神舟八号”环绕地球的运动方向与“天宫一号”相同,远地点与“天宫一号”的圆轨道相切于点P ,并在该点附近实现对接,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题设条件可以计算出地球对“天宫一号”的引力大小B. 根据题设条件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C. 在远地点P 处,“神舟八号”的加速度比“天宫一号”大D. 要实现在远地点P 处对接,“神舟八号”需在靠近P 处之前点火减速 3.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则 ( )A .t 3时刻火箭距地面最远B .t 2—t 3的时间内,火箭在向下降落C .t 1—t 2的时间内,火箭处于失重状态D .0—t 3的时间内,火箭始终处于失重状态4.一条悬链长7.2 m ,从悬点处断开,使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整条悬链通过悬点正下方20 m 处的一点所需的时间是(g 取10 m/s 2)()A .0.3 sB .0.4 sC .0.7 sD .1.2 s 5.如图所示,离地面高h 处有甲.乙两个物体,甲以 初速度v 0水平射出,同时乙以初速度v0沿倾角为 45°的光滑斜面滑下。
若甲.乙同时到达地面,则v 0的大小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的质量分别是m A 和m B ,而且m A >m B .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滑轮的质量和一切摩擦不计.如果绳的一端由P 点缓慢向右移动到Q 点.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关于物体A的高度和两滑轮间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变化,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A的高度升高,θ角变小B.物体A的高度升高,θ角不变C.物体A的高度不变,θ角增大D.物体A的高度降低,θ角变小7.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其右端竖直放置一挡板MN,在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图示为装置的纵截面图).现用外力使MN保持竖直且缓慢地向右移动,在Q落到地面以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B.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P、Q间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D.Q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2015泰州二模 江苏省泰州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8科答案

语文答案(图片版) (1)英语答案(图片版) (6)数学参考答案 (11)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19)历史答案(图片版) (23)物理答案(图片版) (25)化学答案(图片版) (29)生物答案(图片版) (31)语文答案(图片版)英语答案(图片版)2014~2015学年度泰州市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2 ; 2.{4}; 3.16; 4.2; 5.28; 6.3; 7.163; 8.64; 9.{1}; 10.[1,7]; 11.89-; 12.9-或19- ; 13. (,2][5,)-∞+∞; 14.210. 二、解答题15. 解:(1) 因为//a b ,所以132sin 2cos 22θθ-⋅=⋅,即sin 3cos θθ-=, 所以tan 3θ=-, 又0πθ<<,所以2π3θ=. ……………7分 (2)因为+=a b b ,所以22()+=a b b ,化简得220+⋅=a a b ,又13(,)22=-a ,(2cos ,2sin )θθ=b ,则21=a ,cos 3sin θθ⋅=-+a b , 所以13sin cos 2θθ=--,则π1sin()064θ-=-<, ……………10分 又0πθ<<,π15cos()64θ-=, 所以ππππππsin[()]sin()cos cos()sin 66i 66n 6s 6θθθθ-+=-+-==1538-. ……………14分16. 证:(1)取BE 中点F ,连接,CF MF , 又M 是AE 中点,则1//,2MF AB MF AB =, 又N 是矩形ABCD 边CD 中点,所以//,MF NC MF NC =,则四边形MNCF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MN CF ,又MN ⊄面BCE ,CF ⊂面BCE ,所以MN ∥平面BCE .…7分(2)因为平面ABCD ⊥平面ABE ,BC AB ⊥,所以BC ⊥平面ABE , 因为AE ⊂平面ABE ,所以BC AE ⊥,又BE AE ⊥,BC BE B ⋂=,所以AE ⊥平面BCE ,而AE ⊂平面ADE ,所以平面⊥BCE 平面ADE . ……………14分17. 解:以O 为原点,直线l 、m 分别为,x 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PQ 与圆A 相切于点B ,连结AB ,以1百米为单位长度,则圆A 的方程为22(1)1x y +-=,(1)由题意可设直线PQ 的方程为12x yq+=,即220qx y q +-=,(2)q > ,∵PQ 与圆A 相切,∴222212qq -=+,解得83q = ,故当P 距O 处2百米时,OQ 的长为83百米. ……………5分 (2)设直线PQ 的方程为1x yp q+=,即0qx py pq +-= ,(1,2)p q >>, ∵PQ 与圆A 相切,∴221p pq q p -=+,化简得22q p q =-,则22222qP Q p q q q =+=+-,……8分令2()(2)2q f q q q q =+>-,∴22222(1)(31)()2(2)(2)q q q f q q q q --+'=-=-- (2)q >, 当3522q +<<时,()0f q '<,即()f q 在35(2,)2+上单调递减; 当352q +>时,()0f q '>,即()f q 在35(,)2++∞上单调递增, ∴()f q 在352q +=时取得最小值,故当公路PQ 长最短时,OQ 的长为352+百米. 答:(1)当P 距O 处2百米时, OQ 的长为83百米;(2)当公路PQ 长最短时, OQ 的 长为352+百米. ……………14分 18. 解:(1)由题意得53c a =,2455a c c -=,lm北东PQO AB解得3,5a c ==,所以224b a c =-=,所以椭圆E 的标准方程为22194x y +=. ……………4分(2)设0000(,),(,)B x y C x y -,显然直线,,,AB AC BD CD 的斜率都存在,设为1234,,,k k k k ,则001200,33y y k k x x ==+-+,00340033,x x k k y y +-=-=, 所以直线,BD CD 的方程为:0000000033(),()x x y x x y y x x y y y +-=--+=++, 消去y 得0000000033()()x x x x y x x y y y +---+=++,化简得3x =, 故点D 在定直线3x =上运动. ……………10分(3)由(2)得点D 的纵坐标为2000000039(3)D x x y x y y y y --=++=+,又2200194x y +=,所以220994y x -=-,则2000000009354(3)4D y x y x y y y y y --=++=+=-,所以点D 到直线BC 的距离h 为00005944D y y y y y -=--=, 将0y y =代入22194x y +=得20314y x =±-, 所以BCD ∆面积200119612244ABCy S BC h y ∆=⋅=⨯-⋅ 220020012712727441242224y y y y -+=-⋅≤⋅=,当且仅当2200144y y -=,即02y =±时等号成立,故02y =±时,BCD ∆面积的最大值为274. ……………16分 19.解:(1)因为2d =,23c =,所以21n c n =-, 因为数列}{n a 是各项不为零的常数列,所以12n a a a ===,1n S na =,则由1122n n n n S c a b a b a b =+++及21n c n =-得12(21)n n n b b b -=+++,当2n ≥时,121(1)(23)n n n b b b ---=+++,两式相减得43n b n =-,当1n =时,11b =,也满足43n b n =-,故43()n b n n *=-∈N . …………4分 (2)因为1122n n n n a b a b a b c S +++=,当2n ≥时,11112211n n n n S c a b a b a b ----=+++,两式相减得11n n n n n n S c S c a b ---=,即111()n n n n n n n S a c S c a b ---+-=,11()n n n n n n n S c c a c a b ---+=,即1n n n S d nc nb λλ-+=, 又1(1)(1)(1)22n n n n S n λλλ-+--=-=,所以(1)2n n n n d nc nb λλλ-+=,即(1)2n n n d c b -+=, 所以当3n ≥时,11(2)2n n n d c b ---+=,两式相减得132n n b b d --=(3)n ≥, 所以数列}{n b 从第二项起是公差为32d 等差数列;又当1n =时,由1111S c a b =得11c b =,当2n =时,由2211(21)13()222b d c d c d b d -=+=++=+得2132b b d -=, 故数列}{n b 是公差为32d 等差数列. …………15分(3)由(2)得当2n ≥时,11()n n n n n n n S c c a c a b ---+=,即1()n n n n S d a b c -=-, 因为n n k b c +=,所以n n b c kd =+,即n n b c kd -=,所以1n n S d a kd -=⋅,即1n n S ka -=, 所以1(1)n n n n S S a k a -=+=+,当3n ≥时,11(1)n n S k a --=+,两式相减得 1(1)(1)n n n a k a k a -=+-+,即11n n k a a k-+=,故从第二项起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 所以当2n ≥时,221()n n k a a k-+=, 221(1)(1)()n n k n b c c kd c n k k k n k k k n k +==+=+-+=+-+=+,另外由已知条件得1221122()a a c a b a b +=+,又22c k =,1b k =,2(2)b k k =+, 所以21a =,因而21()n n k a k -+=,令n d =n nb a ,则111n n n n n n d b a d a b +++=(1)()(1)n k kn k k ++=++,因为(1)()(1)0n k k n k k n ++-++=-<,所以11n nd d +<,所以对任意的2,n n *≥∈N ,数列{}nnb a 单调递减. ……………16分 20. 解: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0,)+∞,(1)当e a =时,()e eln e x f x x =--,e ()e xf x x'=-, 而e()e xf x x'=-在(0,)+∞上单调递增,又(1)0f '=, 当01x <<时,()(1)0f x f ''<=,则()f x 在(0,1)上单调递减;当1x >时,()(1)0f x f ''>=,则()f x 在(1,)+∞上单调递增,所以()f x 有极小值(1)0f =,没有极大值. …………3分(2)先证明:当()0f x ≥恒成立时,有 0a <≤e 成立. 若10ex <≤,则()(ln 1)0xf x a x =-+≥e 显然成立; 若1e x >,由()0f x ≥得e ln 1x a x ≤+,令e ()ln 1x x x ϕ=+,则21e (ln 1)()(ln 1)xx x x x ϕ+-'=+, 令11()ln 1()e g x x x x =+->,由21()10g x x '=+>得()g x 在1(,)e+∞上单调递增, 又因为(1)0g =,所以()x ϕ'在1(,1)e 上为负,在(1,)+∞上为正,因此()x ϕ在1(,1)e上递减,在(1,)+∞上递增,所以min ()(1)e x ϕϕ==,从而0e a <≤. 因而函数()y f x =若有两个零点,则e a >,所以(1)e 0f a =-<, 由()ln (af a a a a a =-->e e)得()ln 2af a a '=--e ,则111()0e ea a f a a ''=->->->e e e , 所以()ln 2af a a '=--e 在(,)+∞e 上单调递增,所以2()()330f a f ''>=->->ee e e , 所以()ln af a a a a =--e 在(,)+∞e 上单调递增,所以2()()22f a f >=->->e e e e e e 0,则(1)()0f f a <,所以21x a <<,由a >e 得111111()ln ln ln 0a a a a f a a a a a a a a a=--=+->+-=>e e e e e ,则1(1)()0f f a <,所以111x a<<,综上得1211x x a a <<<<. …………10分(3)由(2)知当a =e 时,()0f x ≥恒成立,所以()ln 0x f x x =--≥e e e , 即()ln x f x x =-≥e e e , 设()(0)e x x h x x =>,则1()exxh x -'=, 当01x <<时,()0x ϕ'> ,所以()g x 在(0,1)上单调递增; 当1x >时,()0h x '<,所以()g x 在(1,)+∞上单调递增,所以()(0)e x x h x x =>的最大值为1(1)e h =,即1x x ≤e e ,因而2x x-≤e e, 所以2()ln x x x f x x -=-≥≥e e e e,即221()ln 0x x f x x x --=--≥e e . …………16分附加题参考答案21.A .证:(1)∵CD 是圆O 的切线,∴2CD CA CB =⋅, 连结OD ,则OD CD ⊥,∵BE 是圆O 的切线,∴BE ED =, 又12DE EC =,∴12BE EC =,∴30C ∠=,则12OD OC =, 而OB OD =,∴CB BO OD OA ===,∴3CA CB =, …………5分(2)将3CA CB =代入2CD CA CB =⋅得213CD CA CA =⋅,故3CA CD =.……10分 21.B . 解:(1)020120000a BA b a b ⎡⎤⎡⎤⎡⎤==⎢⎥⎢⎥⎢⎥⎣⎦⎣⎦⎣⎦设(,)P x y 是1l 上的任意一点,其在BA 作用下对应的点为(,)x y '', 得1l 变换到3l 的变换公式{2x ax y by'='=,则240ax by ++=即为直线1:40l x y -+=,则得1,12a b ==-. …………5分(2)0210B ⎡⎤=-⎢⎥⎣⎦,同理可得2l 的方程为240y x -+=,即240x y --=.………10分EBCOAD21.C . 解:(1)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sin 324ρθπ⎛⎫-= ⎪⎝⎭,则22sin cos 3222ρθρθ-=,即sin cos 6ρθρθ-=,所以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60x y -+=;…………5分(2)P 为椭圆221169x y C +=:上一点,设(4cos 3sin )P αα,,其中[)02,α∈π,则P 到直线l 的距离|4cos 3sin 6||5cos()6|22d αααϕ-+++==,其中4cos 5ϕ=,3sin 5ϕ=,∴当cos()1αϕ+=-时,d 的最小值为22. …………10分 21.D . 解: 因为2222(2)(112)()4a b c a b c ++≤++++=,所以22a b c ++≤,…………5分又|1-|22x c b a ≤++对任意实数c b a ,,恒成立, 故2max |-1|(2)2x a b c ≥++=, 解得33≥-≤x x 或 . …………10分 22. 解:这5名幸运之星中,每人获得A 奖品的概率为2163=,B 奖品的概率为4263=. (1)要获得A 奖品的人数大于获得B 奖品的人数,则A 奖品的人数可能为3,4,5,则则所求概率为33244555551212151()()()()()33333243P C C C =++=. …………4分(2)ξ的可能取值为1,3,5,且33222355121240(1)()()()()333381P C C ξ==+=,441455121210(3)()()()()333327P C C ξ==+=,0555552111(5)()()3381P C C ξ==+=, …………8分所以ξ的分布列是:135408110271181故随机变量ξ的数学期望E ξ=401381⨯+⨯10275+⨯118118581=. …………10分23.解:(1)令1x =,则(1)(1)(1)f g g =,即(1)[(1)1]0g f ⋅-=, 因为(1)1310nf -=-≠,所以(1)0g =;令1x =-,则23(1)(1)(1)f g g ⎡⎤⎡⎤--=-⎣⎦⎣⎦,即(1)(1)(1)f g g -=-,因为(1)[(1)1]0g f -⋅-=,因为(1)1310n f -=-≠,所以(1)0g -=;例如2()(1)()n g x x n *=-∈N . ……………4分 (2)当1n =时,22()1(1)f x x x x x =++=++,故存在常数01a =,11a =, 使得201()(1)f x a x a x =++.假设当n k =(k N *∈)时,都存在与x 无关的常数0a ,1a ,2a ,…,k a , 使得221222110121()(1)()()()k k k k k k k k f x a x a x x a x x a x x a x ---+-=+++++++++,即 2221222110121(1)(1)()()()k k k k k k k k k x x a x a x x a x x a x x a x ---+-++=+++++++++.则当1n k =+时,2122()(1)(1)(1)k k f x x x x x x x +=++=++⋅++222111011(1)(1)()()k k k k k k k x x a x a x x a x x a x --+-⎡⎤=++⋅+++++++⎣⎦11212011110()k k k k k k k k a a x a x a x a x a x a x -+---=++++++++ 212221011110()k k k k k k k k a x a x a x a x a x a x a x +++--+++++++++ 231232122011110()k k k k k k k k a x a x a x a x a x a x a x +++++--+++++++++231010*********()()()()k k k k a a a x a a a x a a a x a a a x ----=+++++++++++++1212112()(2)()k k k k k k k k k k k a a a x a a x a a a x ++-----++++++++++2122122321210100()()()k k k k a a a x a a a x a a x a x -+++++++++++ 222122010210()()()()()k k k a x x a a x x a a a x x ++=+++++++++21121()()(2)k k k k k k k k a a a x x a a x ++---++++++;令00'a a =,101'a a a =+,21'm m m m a a a a --=++(2m k ≤≤),11'2k k k a a a +-=+; 故存在与x 无关的常数0'a ,1'a ,2'a ,…,'k a ,1'k a +;使得222122210121()'(1)'()'()'()'k k k k k k k k f x a x a x x a x x a x x a x +++++=+++++++++.综上所述,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整数n ,都存在与x 无关的常数0a ,1a ,2a ,…,n a ,使得221222110121()(1)()()()n n n n n n n n f x a x a x x a x x a x x a x ---+-=+++++++++.…………10分泰州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
泰州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及答案

泰州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第I卷(选择题三部分共8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纸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s th 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A. Tourist and guide.B. Secretary and boss.C. Interviewer and interviewee.2.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hotel?A. The rooms are big.B. It is satisfying as a whole.C. The service there is terrible.3. Where does this dialogue probably take place?A. On the train.B. At the travel agency.C. At the railway station.4. At what time will the woman arrive?A. At 9:00.B. At 10:00.C. At 10:30.5. Why does the woman call the man?A. To make out his handwriting.B. To ask him to check her paper.C. To let him send a cheque to Andrew.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初学业水平模拟测试物理试题(有答案)

201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必修科目)物 理 试 题第I 卷(选择题 共69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3题,每小题3分,共69分) 1.寓言“刻舟求剑”中的主人翁找不到掉入水中的剑,是因为他选择的参考系是A .乘坐的小船B .岸边的树木C .流动的河水D .掉入水中的剑2.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B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其速度不一定大C .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其速度也一定为零D .加速度的方向不一定跟速度的方向相同3.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0~2s 为第Ⅰ段,第2~4s 为第Ⅱ段, 第4~5s 为第Ⅲ段,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1s 与第5s 的速度方向相反 B .第1s 的加速度大于第5s 的加速度 C .第Ⅰ段与第Ⅲ段的平均速度相等 D .第Ⅰ段与第Ⅲ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同4.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B .物体在受到与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力的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C .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D .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5.磁性黑板擦吸附在竖直的黑板平面上静止不动时,关于黑板擦的受力情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黑板擦受到的磁力与它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 .黑板擦受到的磁力与它受到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 .黑板擦受到的磁力与它受到的摩擦力性质相同D .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与它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6.如图所示,一个小孩从粗糙的滑梯上加速滑下,在下滑过程中 A .小孩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B .小孩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减小 C .小孩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D .小孩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7.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三个轮子的半径不一样,它们的边缘有三个点A 、B 、C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B 的角速度相同 B .A 、C 的角速度相同 C .B 、C 的线速度相同 D .B 、C 的角速度相同8.某电视台举办了一期群众娱乐节目,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群众演员站在一个旋转较快的大平台边缘上,向大平台圆心处的球筐内投篮球。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地球自传时,地球可看做质点B、研究运动员百米赛跑起跑动作时,运动员可以看做质点C、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总时间时,火车可以看做质点D、研究原子核结构时,因原子核很小,可把原子核看做质点2、某中学正在举行颁奖对抗赛,张明明同学是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5s末的速度为10。
4m/s,10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10m/sB、10。
2m/sC、10。
3m/sD、10。
4m/s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物体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为零4、如图所示,一个重60N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用一个F=20N的力竖直向上拉物体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A 、0B 、40N ,方向竖直向下C 、40N ,方向竖直向上D 、80N ,方向竖直向上5、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的三个基本量是A 、长度、力、时间B 、速度、力、质量C 、加速度、速度、长度D 、长度、质量、时间6、在同一地点,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则A 、质量大的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大B 、质量大的物体先落地C 、质量小的物体先落体D 、两个物体同时落地7、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首先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对落体运动进行正确研究的科学家是A 、伽利略B 、牛顿C 、开普勒D 、亚里士多德8、如图所示,保持两个共点力12F F 、大小不变,使两者的夹角 从60°逐渐增大到120°,则在此过程中,其合力大小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9、一本书静放在桌面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书的重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C、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它们是同一性质的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0、小明用力推地面上的木箱,开始没有能推动,增大推力后,木箱才开始移动,木箱杂被推动前和被推动后所受地面的摩擦力A、依次是静摩擦和滑动摩擦力B、依次是滑动摩擦和静摩擦力C、都是静摩擦力D、都是滑动摩擦力11、某质点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该质点在0-1s和1—3s内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是A、1:3B、3:1C、1:2D、2:11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火车静止时惯性大B、乒乓球可以迅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C、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举重容易,所以同一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D、在宇宙飞船内的物体不存在惯性13、在匀速行驶的车厢内,有一人从B点正上方相对车厢静止释放一个小球,则小球A、可能落在A处B、一定落在B处C、可能落在C处D、以上都有可能14。
[VIP专享]2015年苏锡常镇二模物理
![[VIP专享]2015年苏锡常镇二模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3dab433baf1ffc4ffe47ace1.png)
2015年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考物理二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得3分,错选或不答得0分.1.(3分)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甲、乙两个弹簧秤通过细线拉着一个钩码,使之处于静止状态.若保持甲弹簧秤拉力的方向不变,缓慢地调节乙弹簧秤,使两细线之间的夹角增大一些,则( ) A.两拉力的合力可能增大B.两拉力的合力可能减小 C.甲弹簧秤的示数可能减小D.乙弹簧秤的示数可能减小【考点】: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专题】: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分析】:对结点受力分析,通过图解法抓住甲、乙合力不变,甲的拉力方向不变,改变乙的拉力,从而判断拉力的变化.【解析】:解:由平衡条件得知,甲、乙两个拉力F1和F2的合力与重力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保持不变,作出甲、乙两个在三个不同位置时力的合成图,如图,在甲、乙从1→2→3三个位置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当甲、乙两个方向相互垂直时,F2最小,可见,F1逐渐减小,F2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甲的拉力逐渐减小,乙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故选:D【点评】:本题采用图解法研究动态平衡问题.图解法形象、直观,能直接反映力的变化情况.作图时要抓住张力F1和F2的合力不变、甲的方向不变,再由几何知识进行分析.2.(3分)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1,输入电压u=311sin(100πt)V,L1和L2灯泡都正常发光,两电表可视为理想交流电表.则( ) A.该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z B.电压表的示数为31.1V C.若将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滑动,则电流表的示数将变大 D.若将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滑动,则灯泡L1将变暗、灯泡L2将变亮【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根据瞬时值表达式可以求得输出电压的有效值、周期和频率等,再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即可求得结论,在滑动变阻器触头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减小,根据变压器的特点及欧姆定律分析即可.【解析】:解:A、电路中的变压器不改变交流电的频率,f==50Hz,所以A错误.B、原线圈的电压的有效值为220V,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可知,副线圈的有效值为22V,所以B错误.C、在滑动变阻器触头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由于电压是由变压器决定的,输出的电压不变,所以电流变大,即电流表读数变大,L1两端电压不变,所以亮度不变,L2将变亮,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评】:电路的动态变化的分析,总的原则就是由部分电路的变化确定总电路的变化的情况,再确定其他的电路的变化的情况,即先部分后整体再部分的方法.同时注意线圈L 对电流的敏感程度.3.(3分)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可近似视为圆形,若已知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之比,则由此可求得( ) A.火星和地球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之比 B.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速度大小之比 C.火星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 D.火星和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分析】:研究火星和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表示出轨道半径.进一步根据周期之比计算其它量的比值.【解析】:解:A、由于无法知道火星和地球的质量之比,故不能计算出火星和地球所受太阳的万有引力之比,故A错误.B、根据圆周运动知识得:,由于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和火星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之比都知道,所以能求得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速度大小之比,故B正确.C、忽略球体自转的影响,万有引力和重力相等,即:,得,由于星球的半径之比不知道,故不可以求得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故C错误.D、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即,由于星球的半径之比不知道,故不可以求得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故D错误;故选:B.【点评】:求一个物理量之比,我们应该把这个物理量先用已知的物理量表示出来,再根据表达式进行比较.向心力的公式选取要根据题目提供的已知物理量或所求解的物理量选取应用.4.(3分)某同学设计了一种能自动拐弯的轮子.如图所示,两等高的等距轨道a、b固定于水平桌面上,当装有这种轮子的小车在轨道上运行到达弯道略微偏向轨道外侧时,会顺利实现拐弯而不会出轨.下列截面图所示的轮子中,能实现这一功能的是( ) A. B. C. D.【考点】:向心力.【专题】:牛顿第二定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分析】:要使小车顺利拐弯,必须提供向心力,根据小车的受力情况,判断轨道提供的向心力,即可判断.【解析】:解:A、当该小车在轨道上运行到达弯道略微偏向轨道外侧时,由于惯性,内侧轮高度略降低,外侧轮高度略升高,轨道对小车的支持力偏向轨道内侧,与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从而顺利拐弯,故A正确.B、当该小车在轨道上运行到达弯道略微偏向轨道外侧时,由于惯性,内侧轮高度略升高,外侧轮高度略降低,轨道对小车的支持力偏向轨道外侧,小车会产生侧翻,故B错误.C、当该小车在轨道上运行到达弯道略微偏向轨道外侧时,由于惯性,内侧轮高度略升高,外侧轮高度略降低,轨道对小车的支持力偏向轨道外侧,小车会产生侧翻,故C错误.D、当该小车在轨道上运行到达弯道略微偏向轨道外侧时,没有外力提供向心力,由于惯性,小车会出轨,故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小车的受力情况,确定什么提供向心力,从而判断其运动状态.5.(3分)如图甲所示,圆形的刚性金属线圈与一平行板电容器连接,线圈内存在垂直于线圈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图示方向为正方向).t=0时刻,平行板电容器间一带正电的粒子(重力可忽略不计)由静止释放,假设粒子运动未碰到极板,不计线圈内部磁场变化对外部空间的影响,下列粒子在板间运动的速度图象和位移图象(以向上为正方向)中,正确的是( ) A. B. C. D.【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专题】: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分析】:由图可知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则由楞次定则可得出平行板上的带电情况;对带电粒子受力分析可知带电粒子的受力情况,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粒子的运动情况;根据粒子受力的变化可知粒子加速度的变化,通过分析可得出粒子的运动过程.【解析】:解:AB、0~内情况:由楞次定律可知,金属板上极板带负电,金属板下极板带正电;因粒子带正电,则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上而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内情况:由楞次定律可知,金属板上极板带正电,金属板下极板带负电;因粒子带正电,则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下而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零.~内情况:由楞次定律可知,金属板上极板带正电,金属板下极板带负电,带正电粒子向下匀加速,同理,~T内情况:由楞次定律可知,金属板上极板带负电,金属板下极板带正电;因粒子带正电,则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上,而向下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零.故AB错误;CD、由A选项分析可知,末速度减小为零,位移最大,当T末,粒子回到了原来位置.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属于综合性题目,注意将产生感应电流的部分看作电源,则可知电容器两端的电压等于线圈两端的电压,这样即可还原为我们常见题型.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4分)如图所示为真空中两个异种点电荷a、b电场的等势面分布,A、B为电场中的两点,且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带正电 B.a的场强方向沿该处等势面的切线方向 C.同一检验电荷,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B点受到的电场力 D.正检验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考点】:等势面.【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该电场是不等量同种异号电荷的电场,具有上下对称性、左右不对称.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到负电荷终止,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由电势的变化,分析电势能的变化.【解析】:解:A、由题可知,由于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结合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可知,a处的电势一定高于b点处的电势,所以a带正电,b带负电.故A正确;B、由于等势面与电场线的方向总是垂直,所以a的场强方向沿该处等势面的切线的垂直方向.故B错误;C、由图可知,由于B处等势面比较密,所以B处的电场强度大,而A处的电场强度小,所以同一检验电荷,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B点受到的电场力.故C错误;D、由题可知,由于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所以正检验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故D正确.故选:AD【点评】:该题考查常见电场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在两个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的电势和无穷远处的电势相等.而正电荷周围的电场的电势都比它高,负电荷周围的电场的电势都比它低.7.(4分)如图所示,将圆柱形强磁铁吸在干电池负极,金属导线折成上端有一支点、下端开口的导线框,使导线框的顶端支点和底端分别与电源正极和磁铁都接触良好但不固定,这样整个线框就可以绕电池轴心旋转起来.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线框能旋转起来,是因为电磁感应 B.俯视观察,线框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C.电池输出的电功率大于线框旋转的机械功率 D.旋转达到稳定时,线框中电流比刚开始转动时的大【考点】:安培力.【分析】:根据左手定则判断螺丝钉的转动方向,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判断电流的大小【解析】:解:A、小磁铁产生的磁场方向为螺丝的下端A向下流向磁铁,对螺丝的下端平台侧面分析,扁圆柱形磁铁上端为S极,下端为N极周围磁感线由上往下斜穿入螺丝内部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径向上,磁感应线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分量在此径向上的负电荷由下往上运动,由左手定则知:此负电荷受到垂直于径向沿纸面向右的洛伦兹力,即在径向的左垂线方向;同理,其他任一径向上的电荷均受到左垂线方向的洛伦兹力(中心原点除外)所以,由上往下看(俯视),螺丝沿逆时针转动,所以该装置的原理是电流在磁场中的受力,不是电磁感应.故A错误,B正确;C、因为电源消耗的总功率一部分转化为内能,另一部分转化为动能,所以总功率大于热功率.故C正确.D、受到的安培力开始时使线圈做加速运动,当安培力等于阻力时速度达到最大.故D错误故选:B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的方向,以及知道在本题中电能部分转化为内能,还有部分转化为机械能8.(4分)如图所示,斜面体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恰好沿斜面匀速下滑.现分别对小物块进行以下三种操作:①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下的恒力F;②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③施加一个垂直斜面向下的恒力F.则在小物块后续的下滑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操作①中小物块将做匀加速运动 B.操作②中小物块仍做匀速运动 C.操作③中斜面体可能会发生滑动 D.三种操作中斜面受到地面摩擦力均为0【考点】:牛顿第二定律;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物块匀速下滑时,物块处于平衡状态,根据物块在沿斜面方向的合力判断物块的运动规律,结合物块对斜面压力和摩擦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关系判断地面的摩擦力大小.【解析】:解:小物块恰好沿斜面匀速下滑,根据平衡有:mgsinθ=μmgcosθ,A、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下的恒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合力为F,加速度a=,物块做匀加速运动,故A正确.B、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有:(mg+F)sinθ=μ(mg+F)cosθ,可知物块仍然做匀速运动,故B正确.C、开始斜面体处于静止状态,可知重物对斜面的压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与摩擦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相等,施加一个垂直斜面向下的恒力F,摩擦力f与压力的关系仍然为μF N,可知斜面体受到重物的压力和摩擦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相等,斜面体仍然处于平衡状态,故C错误.D、开始重物对斜面的压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与摩擦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相等,施加外力后,摩擦力f与压力的关系仍然为μF N,因为三种情况下,物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和摩擦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始终相等,可知地面的摩擦力为零.故D正确.故选:AB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物块处于平衡和斜面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物块对斜面的压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与摩擦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相等,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9.(4分)如图所示为水平抛出的小球与地面碰撞前后的频闪照片,其先后经过的位置分别用1~8标记.已知小球的质量为0.1kg,照片中对应每格的实际长度为0.05m,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与地面碰撞后速度变化率小于碰撞前速度变化率 B.小球经过位置3时的瞬时速度方向与位置2、4连线方向平行 C.小球经过位置6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0.5m/s D.小球与地面碰撞过程机械能损失为0.25J【考点】:平抛运动.【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小球与地面碰撞前后加速度不变,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根据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求出相等的时间间隔,从而得出碰撞前后水平分速度,根据2、4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和位置3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判断方向是否平行.在碰撞前和碰撞后运动过程机械能守恒,求出位置3比位置6多的机械能,即可得出损失的机械能.【解析】:解:A、小球与地面碰撞后的加速度与小球碰撞前的加速度相等,可知小球与地面碰撞后速度变化率等于碰撞前速度变化率,故A错误.B、在竖直方向上,根据△y=2L=gT2得,,落地前水平分速度,2、4两点连线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位置3的竖直分速度,则位置3瞬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可知小球经过位置3的瞬时速度方向与位置2、4连线方向平行,故B正确.C、小球经过位置6时竖直分速度为零,则,故C正确.D、在下落过程和反弹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位置3的速度,位置3动能比位置6动能多=,位置3的重力势能比位置6的重力势能多△E p=mgL=1×0.05J=0.05J,可知机械能多0.2875J.所以小球与地面碰撞过程中机械能损失0.2875J.故D错误.故选:B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小球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和推论灵活求解,难度较大.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2小题,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0.(8分)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研究物块运动速度变化的规律.(1)从纸带上选取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得出各计数点的时间t与速度v的数据如表:时间t/s 0 0.10 0.20 0.30 0.40 0.50 0.60速度v/(ms﹣1)0 0.16 0.31 0.45 0.52 0.58 0.60请根据实验数据做出如图2物块的v﹣t图象.(2)上述v﹣t图象不是一条直线,该同学对其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检查,列出了下列几条,其中可能是图象发生弯曲原因的是 D A.长木板不够光滑B.没有平衡摩擦力C.钩码质量m没有远小于物块质量M D.拉物块的细线与长木板不平行【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专题】:实验题.【分析】:(1)根据描点法作出图象,即可;(2)根据图象的斜率含义,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及力的分解与滑动摩擦力公式,即可求解.【解析】:解:(1)合理选取坐标刻度,尽可能使图象“充满”坐标平面,利用题中所给数据描点连线,得到小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2)由速度与时间图象可知,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由图象可得,一开始加速度不变,后来加速度减小,分析可知,物块的合外力变小,引起原因是拉物块的细线与长木板不平行,当物块越靠近定滑轮时,夹角越大,则拉力沿着桌面的分力减小,然而,长木板不够光滑,或没有平衡摩擦力,或钩码质量m没有远小于物块质量M,都不会出现中途加速度变化的现象,故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1)如上图所示;(2)D.【点评】:考查描点作图的方法,注意平滑连接的细节,掌握误差分析的方法,得出引起加速度变化的根源是解题的关键.11.(10分)将两个金属电极锌片和铜片插入一个水果中就可以做成一个水果电池,某兴趣小组欲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甲同学用多用表的直流电压(0~1V)档估测某水果电池的电动势,稳定时指针如图1中A所示,则读数为 0.84 V;用多用表的欧姆×100档估测水果电池的内阻,稳定时指针如图1中B所示,则读数为 3.2×103 Ω.上述测量中存在一重大错误,是 不能用多用电表电阻档直接测电源内阻 .(2)乙同学采用如图3所示电路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数据做出了R﹣图象(如图2),则根据图象,该水果电池的电动势为 0.97 V,内阻为 1.6×103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专题】:实验题.【分析】:(1)根据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可明确读数及正确使用;(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出对应的公式;再由图象交点及斜率的意义可得出有关电动势和内电阻的表达式,则可求得电动势和内电阻;【解析】:解:(1)量程选择1V,则最小分度为0.02V,故读数为:0.84V;用×100档位测量电阻,电阻R=32×100=3.2×103Ω本实验方法直接用欧姆档测量电源的内阻,这是错误的,因为欧姆档内部本身含有电源,而外部电压会干涉读数;故不能用多用电表电阻档直接测电源内阻(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I=则=+;由由公式及数学知识可得:图象中的k==0.97b==1.6×103解得:E=0.97V,r=1.6×103故答案为:(1)0.84;3.2×103;不能用多用电表电阻档直接测电源内阻(2)0.97 1.6×103【点评】:本题涉及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原理及具体操作,虽然最后的图象处理不是用的伏安法,但都可以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式分析,作出直线图象是关键.二.【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个模块,请选定其中两个模块作答.如三个都做,则按A、B两题评分.A.(选修模块3-3)(12分)12.(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B.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颗粒中分子运动的不规则性 C.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压下后反弹,是由分子斥力造成的 D.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考点】:* 晶体和非晶体;布朗运动.【分析】:液体存在表面张力;布朗运动是悬浮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反应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一般不考虑分子间作用力;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解析】:解:A、雨水在布料上形成一层薄膜,使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故A正确;B、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或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C、打气时会反弹是因为气体压强的原因,不是分子斥力的作用;故C错误;D、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多晶体和非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同性的,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的表面张力、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布朗运动、晶体和非晶体的物理性质等内容;在学习时要注意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运动,反应了液体分子或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13.(4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通过如图所示的箭头方向变化到状态C.则气体由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的内能 不变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气体由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与外界总的热交换情况是 放热 (选填“吸热”、“放热”或“无法确定”)【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专题】: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分析】: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和已知的变化量去判断其它的物理量的变化,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U=Q+W进行判断【解析】:解: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斜率K=PV保持不变,所以做等温变化,故气体的内能不变;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气体体积减小,W>0,从B到C,体积不变,压强减小,所以温度降低,内能减小,由△U=Q+W,气体由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与外界总的热交换情况是,Q<0,则气体放热.故答案为:不变、放热【点评】:要注意研究过程中哪些量不变,哪些量变化.运用△U=Q+W来分析问题时,必须理解表达式的物理意义,掌握它的符号法则14.(4分)某种油酸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油酸分子直径为d,将该油酸稀释为体积浓度为的油酸酒精溶液,用滴管取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形成油膜,已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为V.若把油膜看成是单分子层,每个油分子看成球形,则油分子的体积为,求:①一滴油酸在水面上形成的面积;②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表达式.【考点】: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专题】: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专题.【分析】:(1)将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通过量筒测出1滴此溶液的体积.则用1滴此溶液的体积除以油酸分子的直径,等于1滴此溶液的面积.(2)根据摩尔质量与密度,求出摩尔体积,然后与单个分子的体积的比值,即为阿伏伽德罗常数.【解析】:解:①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水面上的面积②油酸的摩尔体积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答:①一滴油酸在水面上形成的面积是;②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表达式是.【点评】:掌握该实验的原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该实验中以油酸分子呈球型分布在水面上,且一个挨一个,从而可以由体积与面积相除求出油膜的厚度,从而求出分子直径.B.(选修模块3-4)(12分)15.(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 B.当波的波长比障碍物的尺寸大时,能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C.当声源相对于观察者匀速远离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音调会变低 D.电磁波由真空进入玻璃后频率变小【考点】:电磁波的周期、频率和波速;多普勒效应.【分析】: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根据明显衍射现象条件,可知,波长越长,越容易发生明显衍射现象;多普勒效应和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利用以上即可求解.【解析】:解:A、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而不是纵波,故A错误;B、波长比孔的宽度大得越多或相差不大时,波的衍射越明显,故B正确;C、据多普勒效应可知,当声源相对于观察者匀速远离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音调会变低,故C正确;D、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当电磁波由真空进入玻璃后频率不变,故D错误.故选:BC.【点评】:考查光的偏振、衍射、多普勒效应,注意衍射与明显衍射的区别,抓住问题的实质求解,基础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州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物 理 试 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20分) 命题人: 鲁世明 叶副权 宋正怀 丁德生 审题人: 戴承忠 王 彬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31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物理学中有多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下列有关研究方法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 A .将实际的物体抽象为质点采用的是建立理想模型法
B .探究加速度a 与力F 、质量m 之间的关系时,采用了控制变
量法
C .定义电场强度的概念,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
D .伽利略比萨斜塔上的落体实验,采用的是理想实验法 2.如图1(甲)所示,匀质链条悬挂在天花板等高的A 、B 两点,
现将链条中点也拉至AB 中间位置C 悬挂,如图1(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天花板对链条的作用力变大 B .天花板在A 点对链条的作用力不变 C .乙图中链条最低点的张力为甲图的1/2 D .链条的重力势能不变
3.恒流源是一种特殊的电源,其输出的电流能始终保持不变.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P 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R 0上的电压变小 B .R 2上的电压变大
C .R 1上的电压变大
D .R 1 上电压变化量大于R 0上的电压变化量
4.质量为m 的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启动,启动过程的速度图像如图3所示,从t 1时刻起汽车的功率保持不变,整个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恒为F f ,则
A .t 1~t 2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等于122
v v +
B .0~t 1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等于m 11
v
t
C .t 1~t 2时间内,汽车的功率等于1
1
f
v m F t ⎛⎫+ ⎪⎝⎭
v 1 D .汽车运动过程中最大速度v 21
2
1t F mv f =
P 图2
A B A C B 图1(甲) 图1(乙)
图4
D
H
方向射入电场后恰好从C 点射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的运动轨迹经过P 点
B .粒子的运动轨迹经过PH 之间某点
C .若增大粒子的初速度可使粒子垂直穿过EH
D .若将粒子的初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粒子恰好由
E 点从BC 边射出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
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 ),其卫星距地面的高度均为20000km .我国建成的“北斗一号”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其三颗卫星均定位在距地面36000km 的地球同步轨道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中的卫星质量必须相同
B .“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中的卫星比GPS 中的卫星的周期长
C .“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中的卫星比GPS 中的卫星的加速度大
D .“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中的卫星比GPS 中的卫星的运行速度小
7.如图5所示,水平固定一截面为正方形绝缘方管的长度为L ,空间存在场强为E 、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和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将带电量为q +的小球从左侧管口无初速释放,已知小球与管道各接触面间动摩擦因数均为μ
侧管口处时速度为v ,该过程
A
.洛伦兹力对小球做功为
qvB 2
1
L B .电场力对小球做功为qEL
C .系统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μmgL
D .系统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22
1mv qEL -
8.如图6,矩形线圈abcd 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组成闭合电路.线圈在有界
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bc 边匀速转动,磁场只分布在bc 边的左侧,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线圈面积为S ,转动角速度为ω
,匝数为N ,线圈电阻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原线圈抽头P 向上滑动时,灯泡变暗
B .电容器的电容
C 变大时,灯泡变暗
C .图示位置时,矩形线圈中瞬时感应电动势最大
D .若线圈abcd 转动的角速度变为2
ω,则变压器原线圈电压的有效值为NBSω 9.如图7所示,水平转台上有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用长为L
的细绳将物块连接在转轴上,细线与竖直转轴的夹角为θ角,此时绳中张力为零,物块与转台间动摩擦因数为μ(θμtan <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物块随转台由静止开始缓慢加速转动,则 A .至绳中出现拉力时,转台对物块做的功为θπμsin 2mgL
B .至绳中出现拉力时,转台对物块做的功为θμsin 2
1mgL
C .至转台对物块支持力为零时,转台对物块做的功为θ
θcos 2sin 2
mgL
D .物块机械能增量为34cos mgL θ
第Ⅱ卷(选择题 共89分)
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
l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
42分.请将解答填
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图5
P 图6
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