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
对艺术概论的理解和认识

对艺术概论的理解和认识艺术概论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旨在探讨艺术的本质、历史、理论和影响。
通过对艺术的研究与分析,艺术概论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艺术对社会、文化和个体的重要性,同时也帮助我们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品味。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反映,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方式。
艺术的形式多样,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等。
不同的艺术形式通过各自独特的方式探讨和表达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丰富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体验。
通过学习艺术概论,我们可以深入研究艺术的历史与发展。
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开始,例如古埃及的壁画、古希腊的雕塑,还有中国的山水画和工艺品等等。
通过对这些艺术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艺术风格、主题和技术。
艺术的历史也反映了社会和文化的变迁,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呈现了对古典文化的重新追求和人文主义的崛起。
艺术概论也关注艺术的理论和批评。
艺术理论试图回答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例如何为艺术?艺术的目的是什么?艺术与技术有何区别?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创作和欣赏的本质。
艺术批评则是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评述,以发现作品的内涵、风格、技巧等等。
艺术理论和批评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对艺术的敏感性和批判思维。
此外,艺术概论也关注艺术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
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来传达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艺术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和娱乐,它还可以扮演教育、社会变革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角色。
艺术有助于培养个体的创造力、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通过学习艺术概论,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审美视野,培养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品味。
艺术作品的欣赏是一种情感和思维的交流,通过理解和感受艺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
艺术概论的学习可以让我们对多元文化有更全面的认知,并且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艺术形式和观点。
总之,艺术概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的本质、历史、理论和影响。
什么是艺术概论

绪论一、什么是艺术概论?《艺术概论》是以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为研究对象,阐明其性质、特征及基本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具体地讲,它涉及艺术的发生发展、艺术家、艺术作品、创作过程、艺术风格、艺术欣赏、艺术批评、艺术市场等。
它是艺术理论家从一定的立场出发,在一定的艺术理论指导下,对诸如艺术本质、艺术现象、艺术创作、艺术批评等予以深入地分析、研究和理性的思考结晶。
其目的是指导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和促进艺术的良性演进。
《艺术概论》属于艺术学的范畴。
所谓艺术学是指有系统性地研究关于艺术的各种问题的科学。
其主要内容包括:艺术概论、艺术史、艺术批评三方面。
它是近世新兴的一门学科。
《艺术概论》既是一门具有系统综合性和开放性的艺术理论课程,又是准备踏入神圣艺术殿堂的人和高等学校艺术专业学生的一门共同的艺术基础理论的必修课。
二、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艺术理论是以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具体地说,艺术理论要综合地研究、考察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探索和揭示各种艺术现象共有的普遍规律,主要是研究各种艺术现象的共性问题,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问题。
这里需要明确两点:一是艺术理论与艺术史、艺术批评的关系;二是艺术理论与部门艺术理论的关系。
第一,艺术理论并不具体地描述艺术发展的历史和艺术历史上的各种思潮流派,也不具体地研究和评价某个艺术家、某件艺术作品或某个艺术派别.因为那是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的任务。
艺术理论在论述或论证中,也会借用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的研究成果,涉及一些个案如具体的艺术家、作品或流派,但都是作为论据而提出的。
艺术理论要阐明的是艺术的本质、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可以说,艺术理论是研究艺术普追规律的一门学科。
第二,各门类的艺术现象如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与戏曲、电影与电视等,都是艺术理论的研究对象。
但艺术理论并不专门研究某一部门艺术,而是研究各个部门艺术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
它虽然也要研究各部门艺术本身的特点,却并不把某一种艺术现象如诗歌的节律、雕塑的材质、音乐的表演等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这个任务要靠部门艺术理论来解决,加文学理论、美术理论、音乐理论等。
艺术概论

1、摹仿说:摹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和现实的摹仿,是关于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说法之一。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持这一观点。
这一学说指出了自然和现实是艺术表现的源泉,有合理的一面。
但是,摹仿说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
2、游戏说:这一学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冲动。
它由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提出,经19世纪英国思想赫伯特·斯宾塞等人发展。
艺术游戏说试图从生理学、生物学和心理学角度提示艺术起源的奥秘,它将精神上的“自由”看作艺术创作的核心,是艺术起源的某些必要条件,对于研究艺术本质和艺术创造动因有一定积极作用。
但是,游戏说的弱点也正在于过于强调人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是艺术起源的动因,忽视了社会因素的作用。
3、艺术丑:丑是与美相对立的特殊的审美类型,是现实生活中的丑在艺术中的反映。
在特定的情况下,艺术可以将生活中的丑转化为艺术美。
艺术丑的背后隐藏着美,丑从反面揭示美。
艺术丑包含着艺术家正确的审美批判。
艺术丑包含着美的形式构成4、形式美:形式美是艺术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艺术的重要审美特性之一,它不仅存在于艺术中,而且还存在自然与生活中。
形式美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审美对象,指具有色、形、声等外在感性材料的自然属性,以及这些自然属性之间的组合规律,具有朦胧的社会内容,能够引起人的审美情感活动。
形式美因素的形成与人的生产、生活以及自身的生理、心理特征有关,因为人类总是按照自身的尺度来规定美。
5、表现美:表现美是表现性艺术所展现出来的美,它以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为主,运用各种手段,塑造形象,表达情感,反映社会生活。
在表现性艺术中,抒情大于客观描绘,情感占主导地位,形象多经过夸张、变形。
6、审美共鸣:审美共鸣是指在艺术作品鉴赏的过程中,接受者在充分理解,玩味作品的基础上,与浸润于艺术作品中的某种情致达到一种持有的心心相印心境的迷狂性审美心理状态。
审美共鸣是艺术作品鉴赏中一个极为复杂的现象,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艺术概论(全)

艺术的本质:1.“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黑格尔美学思想核心“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2.“主观精神说”。
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
3.“模仿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真实性。
4.“再现说”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基本论点是艺术反映现实,但他所理解的现实生活,不仅包括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而且包括人们的社会生活,使其更加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
艺术的特征:1.形象性,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①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②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③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 主体性,艺术要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但这种反映绝不是单纯的“模仿”或“再现”,而是融入了创作主体乃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情感,体现出十分鲜明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因而,主体性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①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②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③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3. 审美性,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
正是这两点,使艺术品和其它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
①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②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③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艺术概论(完整)

玫 瑰 花 窗
(三)美的对象 1、与人的感性知觉,适合; 2、与人的心理情感,同构; 3、与人的目的、愿望、理想,同一。
(四)美与自然
美的欣赏就是将自然加以艺术化,
即人情化和理想化。
“世界上缺少的不美的事物,而是
发现美的眼睛”。
(五)美与社会 社会美的范畴极为广阔,除了人们
与邪恶的斗争、生活过程、行为事业, 以及各种物资成果、产品以外,还包括 历史的废墟、传统的古迹等等。
❖
2、审美特征
❖
3、情感特征
二、什么是艺术美
❖ 艺术美是人类对现实美的全部感受、理 解的加工和提练。
❖ (一)从创作角度: ❖ 艺术美是艺术家进行审美创造的结晶。
❖ (二)从欣赏的角度: ❖ 艺术美是满足人们审美心理需要的
最有效的消费对象,也是欣赏者们 进行审美再创造的起点。
三、艺术美在何处
(一)形象性是艺术美的一般表征:
❖ 5、离不开美育与艺术教育:
❖
心灵不断厚实;
❖
情感不断丰富;
❖
情操不断升华。
❖ (三)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
1、注意;
❖
2、感知;
❖
3、联想;
❖
4、想象;
❖
5、情感; 想
象
❖
6、理解。
❖ (四)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 1、艺术鉴赏中的审美直觉:
❖
获得最初的审美愉悦。
❖ 2、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
❖
获得心灵的审美愉悦。
❖ (1)将艺术形象转化为自身的生命活动;
❖ (2)用自己的全部人生去体验艺术形象。
❖ 3、艺术鉴赏中的审美升华:
❖
获得精神人格层次上的审美愉悦。
艺术概论的内容

艺术概论的内容
艺术概论是学科名称,通常涵盖以下内容:
1. 艺术的定义和历史:介绍艺术的定义,艺术的起源,艺术的种
类和特征,以及艺术的历史发展。
2. 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文学等艺术形式的特点、功能和发展历程。
3. 艺术作品:介绍各种艺术形式的代表作品和艺术家,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建筑等。
4. 艺术技巧和策略:介绍艺术家使用各种技巧和策略来表现自
己的艺术特点,包括构图、色彩、笔触、造型等。
5. 艺术和社会:介绍艺术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包括艺术在文化、教育、娱乐和历史等方面的作用。
6. 艺术和文化:介绍艺术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在文化中
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以及艺术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7. 艺术的未来:探讨当代艺术的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数字
艺术、社交媒体艺术、再生艺术等。
艺术概论是一门基础课程,可以帮助人们对艺术有一个全面的理
解和认识,为进一步学习艺术提供有益的指导。
艺术概论

名词解释1.艺术意象艺术意象是艺术主体的审美认知和审美情愫与客体物象实现化合后的心理状态,同时它也氤氲与这种心理状态的形象化表现之中。
艺术意象是主体艺术思维及其情感活动的结果,是凝结了主体生命意识和审美理想的感性显现。
这种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一旦经过艺术媒介或艺术语言等物质手段表达出来就成为艺术作品的艺术形象。
2.艺术典型就是高艺术典型:就是高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
它一方面以非常鲜明生动的形象和特殊性充分的集中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普遍规律,同时,它又凝聚着创作主体突出的个性、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创造。
3.艺术美所谓艺术美,指的是艺术作品的美,是由创作主体的审美认识而产生、“按照美的规律”并为着美的目的而创造的事物的美。
艺术不仅可以反映现实美,而且可以创造艺术美,并且还可以通过主体的意识作用把现实中原本不美的或丑的事物转化成艺术美。
4.人化的自然即是指经由生产劳动实践,自然界从与人无关的、敌对的或自在的状态,变为与人相关的、统一的、为我的对象,其结果使人逐渐意识到客体对象的美并掌握了美的规律,从而发展起人的审美能力。
“人化的自然”,实际上指的是人与现实建立审美关系的条件,世人之所以能够认识美和欣赏美的条件,并不是指美本身。
实践是认识的条件,并不是认识的客观内容,美不等于审美,审美涉及到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美则是审美客体的客观属性。
正是由于生产实践活动,由于“人化的自然”,人才能够与现实建立起审美关系,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对象成为审美关系中的客体对象;而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也才会越来越有能力认识对象的美,并且能够发挥主观审美意识的能动作用改造对象并创造出新的审美对象。
5.艺术本质的“客观精神说”6. 蒙太奇蒙太奇是由法国建筑学上借来的名词,原意是把各种材料按照总的计划安装在一起,是它们各自的作用上升到更高的境界。
蒙太奇是电影构成画面语言的重要手法之一,它可以使镜头之间通过组接,获得更多更深的含义,产生“1+1>2”的效果。
艺术概论

第一讲艺术何为——艺术的本质艺术何为——艺术的本质一、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1、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代表人物:柏拉图——理式世界第一性,感性世界第二性,艺术世界第三性。
现实世界是理式世界的摹本,艺术是摹本的摹本。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仍属客观唯心主义,但有辩证法思想)2、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代表人物:康德——艺术是作家艺术家的天才创造物尼采——人的主观意志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主宰,历史发展的克罗齐——艺术就是直觉和表现。
弗洛伊德——艺术是被压抑的欲望借幻想而得到满足3、模仿说(或再现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和再现代表人物:德谟克利特——”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
”亚里士多德——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任何事物,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
”——《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1953)25岁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明确提出“艺术生产”概念1. 首次从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2. 首次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3. 首次把人本质规定为自由自觉生产活动这在美学史和艺术史上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与特性1.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
2.艺术既是对生活反映,又凝聚艺术家思想情感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两种生产不平衡关系理论1.是某些艺术类型兴盛发生在物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阶段如古希腊神话和史诗2.是两种生产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比例的。
如19世纪的俄罗斯文艺繁荣,却经济相当落后还残存有农奴制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使用的物质材料,是由物体振动所 发出的音响,是音响的艺术。 歌剧是以戏剧形式来展示的音乐艺术, 由歌唱演员扮演剧中的人物。 绘画是以线条、色彩、块面等造型手段, 塑造具有一定内涵和意味的平面视觉形 象的艺术样式。 通常认为戏剧有四个要素,即演员、导 演、剧本和舞台美术。 摄影通常有两种拍摄方式,即抓拍和摆 拍。
艺术体验
艺术体验是艺术家在长期积淀的生活体 验和审美经验的基础上,产生深切的感 受和审美发现,激起创作的欲望和动机 生成。它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也是 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
论述题
论艺术家的艺术修养,举例说明。
艺术创作体现的是艺术家全部的修养和智慧,这就要求 艺术家有着浓厚的艺术修养和思想修养。 艺术家修养的五个方面: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深 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生活积累、突出的艺术思维活 动能力、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 不断优化艺术心理定势是艺术家最高的目标。 举例:著名戏剧家梅兰芳在抗日时期的“蓄须抗演”齐 白石在日法占领北京时,宅门上贴“画不卖给官家”
一般来说,艺术创作过程可分为艺术体 验、艺术构思、艺术表现三个重要阶段。 形象思维具有形象性、想象性、情感性、 艺术个性、审美性五个主要特征。 “无意识”大致可分为六种类型,分别 为误差无意识、病患无意识、梦幻无意 识、本能无意识、习惯无意识、集体无 意识。
以创造艺术形态的材料和技法为依 据,艺术主要可分为几个门类?
艺术美的特征,首先艺术美高于现 实美,艺术作品的艺术美中注入了艺术 家的理想和愿望,从而在思想上有导向 性,在情感上具有感染力。意象
任何一个具体事物的完整形态,都是由 其各个部分的最小单位即最基础的局部 形态组成的。这个最小单位的局部形态 反映到人的头脑中来,由感觉到知觉再 到表象。根据构思艺术意象的需要而对 表象进行升华或对表象进行分解和重组 等加工以后,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更为 鲜明、更富有个性特征的符合艺术意象 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局部意象叫做基形意 象。
试论艺术美。
艺术美就是指艺术作品中的美,它是由艺术家的审 美意识而产生,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并为着美的目的 而创造的作品的美。 美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人们主观意识中固有的, 而是现实美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作品的艺术美和现实美有着很大的不同,与人类社 会生活本身更具有很大的区别。 艺术美的条件是作品必须是完整的,其内容和形式 必须是和谐统一的。意蕴、风格、意境和格调这些要 素都是创作艺术美的条件。真是艺术美的基础,善是 艺术美的前提。
艺术思维
艺术思维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以形象 思维为主要内容和目标,以抽象思维为 引导和协助,两者互相配合、互相转化 地共同完成艺术构思任务的一种思维方 式,它自始至终都在以构思出一个完整 艺术意象为其目的和任务。
艺术流派
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 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 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他们既要有明 确的艺术主张,还要有具体的创作时间、 艺术成果和成就显著的代表人物。
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摄影、电影、 电视、文学、建筑、园林
什么是艺术的本质?
艺术的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艺 术这一事物同其他事物如政治、经济、 道德、哲学、宗教等的内部联系。
什么是灵感?灵感的主要特征是什 么?
所谓灵感,是指在创造性活动中,由于 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突然触机而建立 起新的神经联系,豁然开朗,取得创造 性突破的顿悟式心理状态。 灵感的主要特征是:突发性、突破性、 亢奋性、易逝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