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学英语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外语第一高手,轻松掌握九门语言,学习方法令人拍案叫绝

中国近代外语第一高手,轻松掌握九门语言,学习方法令人拍案叫绝

中国近代外语第一高手,轻松掌握九门语言,学习方法令人拍案叫绝如果问你,中国近代外语最厉害的是谁?有人回答陈寅恪,有人回答钱钟书,还有人说是季羡林,还有人说是赵元任。

不可否认,这几位都是外语顶尖高手,但是和一位怪才比起来,他们都还逊色几分。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何德何能,敢排在第一位置?他就是名震中西方的外语天才,学术大家辜鸿铭先生。

20世纪初,西方曾流传这样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一生掌握了十几门语言,而且是真的掌握,也就是听说读写译,面面俱全。

关于陈寅恪,今天还有部分人怀疑他的外语水平,因为有人去查证说,他当年留学日本和英国,日语和英语考试都不过关,但是没有人怀疑辜鸿铭的外语能力。

他的外语好到什么程度呢,好到可以随口就翻译中国深奥的古诗文,比如《离骚》《论语》《诗经》,也能张口就说英国文学经典。

待到上课时,学生们用中文问他,他用英文答复;倘若用英文问他,他偏偏又用中文答复。

由于他学问深厚,授课时海阔天空,旁征博引,中外古今,无所不能。

辜鸿铭的外语能力为什么那么强呢?原来这个和他所处的语言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他十岁就跟随义父去英国爱丁堡学习和生活。

他的义父对他要求严格,让他学多门外语。

英语自然是他最擅长的。

辜鸿铭背熟了莎士比亚戏剧,又开始背诵歌德的《浮士德》。

1年后,辜鸿铭就读于爱丁堡大学。

以后,又求学德国莱比锡、法国巴黎,接受西洋正式教学,通晓9种语言,拿到十几个博士学位,终成精通西学之人。

辜鸿铭学习外语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值得我们去学习,那就是多背诵名篇。

他个人竟然可以把莎士比亚的很多作品都倒背如流,他也这样要求学生,他曾经说过:“我要你们背的诗文,一定要背得滚瓜烂熟才行。

不然学到头,也不过像时下一般学英文的,学了10年,仅目能读报,伸纸仅能写信,不过幼年读一猫一狗式之教科书,终其一生,只会有小成而已。

我们中国的私塾教授法就很好,开蒙不久,即读四书五经,直到倒背如流。

名人学习英语的方法

名人学习英语的方法

名人学习英语的方法辜鸿铭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辜鸿铭小的时候极想知道《浮士德》书里讲的是什么,但他的义父英国人布朗坚持不肯逐字逐句地讲解。

他说:“只求你读得熟,并不求你听得懂。

听懂再背,心就乱了,反倒背不熟了。

等你把《浮士德》倒背如流之时我再讲给你听吧!”半年多的工夫辜鸿铭稀里胡涂地把一部《浮士德》大致背了下来。

学完《浮士德》,辜鸿铭开始学“莎士比亚”的戏剧。

这样大约不到一年,辜鸿铭已经把“莎士比亚”的37部戏剧都记熟了。

辜鸿铭深厚的西方素养极得益于童年背诵《浮士德》、《莎士比亚》的经历。

他后来在北京大学教英诗时,有学生向他请教掌握西文的妙法,他答曰:“先背熟一部名家著作作根基。

”辜鸿铭曾说:“今人读英文十年,开目仅能阅报,伸纸仅能修函,皆由幼年读一猫一狗之式教科书,是以终其身只有小成。

”他主张“中国私塾教授法,以开蒙未久,即读四书五经,尤须背诵如流水也。

”丰子恺画家、散文家、书法家他学外文的方法是有计划地熟读课文,或以中译本为参考,熟读原著。

每天读一新课,同时不断地温习旧课。

为了加深记忆,牢固掌握所学东西,他常采取有计划的重复的方法掌握所学的东西。

如读一篇文章,每读一遍,在文章下面划一笔,一笔一笔积起来,组成一个“读”字的繁体字“ ”,即表示他把这篇文章读了22遍。

具体的办法是这样:第一天他把第1课读10遍,写下左边的言字旁和右上的士字;第二天把第二课同样读10遍,再把每一课温五遍,在士字下加写一个四字;第三天把第三课读10遍,第二课温5遍,每一课温5遍,写下目字;第四天把第四课读10遍,重温第二,三课,同时把第一课再温2遍结束,即完成“ ”字的最后两只脚。

这样1课课文反复读下去,终于在每1课下面都写上一个完整的“ ”字像这样22遍分4天读,比一天读22遍收获更大。

可见,丰子恺先生学外语是下了一番工夫的,他这种刻苦自修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爸妈们来看看辜鸿铭是怎么学习并精通九门外语的

爸妈们来看看辜鸿铭是怎么学习并精通九门外语的

爸妈们来看看辜鸿铭是怎么学习并精通九门外语的1摘自《辜鸿铭传》“孩子,如果我有你的天赋,我甘愿做一个学者,拯救人类。

我希望你学通中西、担负起富国强国的责任,教化欧洲和美洲。

”年少的辜鸿铭,一双漆黑的眸子,睁得大大的,盯着他的义父,听着他的教诲。

“因此,首先,我要教你文学,学好语言,最直截了当的办法就是背熟弥尔顿、莎士比亚、歌德写下的巨著,然后我再安排你的科学知识教育。

之后,再送你到德国学习料学,到法国学习优雅的法语和世故人情。

“今天,我们就从弥尔顿的《失乐园》开始,我要你把这部伟大的诗篇倒背如流。

”布朗先生拿出弥尔顿的这部名著,递给辜鸿铭。

这部书,辜鸿铭早已在布朗先生的书房看到过很多次了,现在他以惊人的速度背下去,一行一行,总共六千五百多行的无韵诗,很快就背得滚瓜烂熟。

这部诗篇,辜鸿铭一生总共背了五十余遍,每次稍有忘记,他就反复诵读,直到完全能背诵为止。

背熟之后,布朗先生着手给他讲解,弥尔顿这位英国最伟大的诗人,十七世纪英国革命的参加者。

弥尔顿一生致力于抨击君主专制,对君主专制无比痛恨。

在复辟的君主专制迫害下,穷困潦倒。

诗人双目失明后,以他惊人的毅力,完成《失乐园》、《复乐园》等伟大诗篇,颂扬人世的伟业。

不屈不挠,辩才犀利,穷困潦倒,所有这些都在辜鸿铭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晚年潦倒的辜鸿铭就时常吟诵弥尔顿的句子。

接下来布朗先生把厚厚的一堆莎士比亚作品放在辜鸿铭面前,告诉他:“弥尔顿的精义你以后去体会,他可以让你受用一辈子,咀嚼一辈子。

从现在起,我们开始学莎士比亚。

学莎士比亚就不必那么费力气了,你开始背,然后,我们边背边讲。

莎翁的著作的精义,在于通达的人情世故,这一点,你一定要边读边思索。

莎士比亚的三十七本戏剧,你至少两礼拜完成一本。

”这样。

辜鸿铭,埋头苦读,布朗先生随时讲解,到后来,进度加快,两礼拜可以学三本。

很快,莎士比亚的戏剧就学完。

背熟了。

不仅背熟了,辜鸿铭也对莎士比亚有了自己的看法:“莎士比亚反映现实生活,是是非非,清清楚楚,一望而知。

辜鸿铭简介

辜鸿铭简介

辜鸿铭(1857年7月18日-1928年4月30日),名汤生,祖籍福建省同安县,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是中国近现代为数稀少的一位博学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又精通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学者。

他精通英文、法文、德文、拉丁文、希腊文、马来文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

他创造性地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和《中国人的精神》等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曾被誉为天下第一骂人高手。

基本信息外文名Thomson毕业院校爱丁堡大学,德国莱比锡大学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马来西亚槟城州出生日期1857年7月18日逝世日期1928年4月30日中文名辜鸿铭祖籍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作品《中国的牛津运动》,《中国人的精神》人物简介辜鸿铭(1857年7月18日-1928年4月30日),名汤生,号立诚,自称慵人、东西南北人,又别署为汉滨读易者。

英文名众多,初用Koh Hong-beng,回国用Ku Hweng-Ming,另外还有Kaw Hong Beng、Amoy Ku,最为人知的是Tomson。

祖籍福建省惠安县,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

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

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创获甚巨;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等英文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

骂在北大1917年,辜鸿铭接受了蔡元培的邀请,来到北京大学教英国文学和拉丁文。

同时受到邀请的多数是一些“新派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等人。

辜鸿铭和新派人物之间理念不同,经常打嘴仗。

蔡元培之前的北京大学一直都是一个官府气息浓厚的学校,那时进了北大就相当于候补官员,据说清末的体操课上,教员都要这样下口令说:“官爷请向前一步走。

”在蔡元培担任校长之后,见多识广的大学生们接触的多数是自由、民主、进化论之类的东西,突然看见一个留黄色小辫相似洋人的老夫子登上讲台,发出一阵爆笑。

辜鸿铭是什么人?洋人高价买门票听演讲

辜鸿铭是什么人?洋人高价买门票听演讲

辜鸿铭是什么人?洋人高价买门票听演讲本文导读:辜鸿铭精通英文、法文、德文、拉丁文、希腊文、马来文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

他创造性地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

此外,他还出版了英语著作《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

生在南洋辜鸿铭(一八五七~一九二八),名汤生,号立诚,自称慵人、东西南北人。

一八五七年七月十八日,辜鸿铭生于南洋马来半岛的槟榔屿。

辜家祖籍福建泉州,曾祖辜礼欢是富有的种植家,曾任槟岛地方政府首脑。

祖父辜龙池供职于槟岛英政府机关。

辜鸿铭的父亲辜紫云对政治不感兴趣,在英国商人布朗的橡胶园担任总管。

他能够说流利的闽南语,也通晓英语和马来语。

辜鸿铭的母亲是葡萄牙人,讲葡萄牙语和英语。

布朗夫妇膝下无子,非常喜爱辜紫云的次子辜鸿铭,将他收为义子。

辜鸿铭长得白皮肤高鼻梁、自小聪颖过人。

一八六七年,十一岁的辜鸿铭跟随义父布朗回到老家苏格兰爱丁堡。

临行前,父亲辜紫云命辜鸿铭在祖先牌位前焚香跪拜,并告诫他不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学在西洋到了苏格兰后,辜鸿铭被送入当地一所著名中学研读英文。

课余时间,义父布朗就亲自教授他背诵歌德的长诗《浮士德》,辜鸿铭用了半年多的功夫把整本《浮士德》背了下来,这时布朗才为他讲解诗歌的意思。

学完《浮士德》后,再学莎翁戏剧。

辜鸿铭领悟神速,不到一年,就已经把莎士比亚的三十七部戏剧都熟记于心。

接着,辜鸿铭开始涉及散文,在布朗的安排下研读历史学家卡莱尔的名著《法国革命》。

这时,辜鸿铭基本靠自学背诵。

之后,辜鸿铭开始阅读布朗家中丰富的藏书。

布朗对这位义子寄望极高,花费了很大的心血栽培他。

他曾对辜鸿铭说:“现在欧洲国家和美国都想侵略中国,但是欧洲各国和美国的学者却多想学习中国。

我希望你能够学通中西,担起强化中国,教化欧美的重任。

”一八七三年,辜鸿铭正式入爱丁堡大学专修西方文学,兼修拉丁文、希腊文。

关于辜鸿铭的传奇故事

关于辜鸿铭的传奇故事

关于辜鸿铭的传奇故事辜鸿铭字汤生,号称“清末怪杰”,著名国学大师,那关于辜鸿铭的故事有哪些?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辜鸿铭学外语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辜鸿铭学外语的故事当谈起辜鸿铭时,很多人知道他有着超强的语言能力,他一生共学会了九种语言。

其实辜鸿铭之所以有那么强的语言能力,和他的生长环境以及他的义父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另外也与他个人的意志力、精神也有很大关系。

辜鸿铭学外语的故事至今仍然广为流传。

辜鸿铭先生出生在马来西亚西北部,而且是出生在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里,重点是他还被这位名叫布朗的英国人认为了干儿子,由于他自己好学,也有这方面的天赋,所以,他十岁的时候就随着这位英国义父去到苏格兰的一所当地著名的中学接受英文训练。

除此之外,布朗先生也经常在课后的时间段他进行种种指导,并且教他学习德文,主要的学习方法就是让他背诵一些名著,在他背诵熟悉之前,布朗先生不会告诉他意思,因为布朗先生觉得先知道意思会分散他学习语言的集中力度。

辜鸿铭先生差不多花了半年的时间将《浮士德》糊涂地背了下来,之后又相继背了一些名著,这为他之后的语言学习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途径。

在1872年的春天,辜鸿铭先生进入爱丁堡大学继续学习。

他在这里又学习了希腊文、拉丁文、法语等多国语言,他所采用的方法也是背诵各个语言的名著,这些名著中有很多是很难理解的,每次当辜鸿铭先生觉得想要放弃时,他都会想各种方法坚持下来,这些都与他个人意志力有关。

而且这也锻炼他的记忆力和语言能力,为他之后的继续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这就是辜鸿铭学习外语的二三事。

辜鸿铭辫子的故事辜鸿铭先生被称为“怪杰”,其“怪”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表现就是他的辫子。

作为一个生活在晚清时代的人,大多数人经历的是一个留辫子,剪辫子的过程。

但是作为一个在马来半岛的英国人家出生,又饱受西方教育的辜鸿铭先生却是经历了没辫子、留辫子、不剪辫子这样一个过程。

下面就说说辜鸿铭辫子的事儿。

辜鸿铭先生出生在英国人的家中,早年一直在西方国家求学,所以他一开始并没有辫子。

英语学习方法经验:辜鸿铭的西文学习方法

英语学习方法经验:辜鸿铭的西文学习方法

英语学习方法经验:辜鸿铭的西文学习方法
辜鸿铭是一位著名的中国语言学家和翻译家,他对于语言学习和翻译有着丰富的经验。

以下是他在西文学习方面的一些方法经验:
1. 激发兴趣:学习任何语言,包括西班牙语,都需要保持兴趣和动力。

辜鸿铭建议通
过听西班牙语音乐、观看电影或者阅读西语文学等方式,培养对西班牙语的兴趣。

2. 多听多说:口语对于语言学习至关重要,辜鸿铭强调多听多说的重要性。

他建议通
过与母语为西班牙语的人交谈,或者通过参加语言交流活动来提高口语能力。

3. 刻意练习:辜鸿铭认为,学习语言需要刻意练习,而不仅仅是 passively listening 和reading。

他建议通过进行口语练习,写作练习以及语法练习等方式,加深对西语的理解和掌握。

4. 小步走:学习一个新的语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辜鸿铭建议采取小步骤,逐渐提高
阅读、听力、口语和写作技巧。

他指出,每天花一点时间学习西语,比每周花几个小
时更有效。

5. 多媒体学习:辜鸿铭提倡使用多媒体学习资源,如在线课程、语音练习软件和手机
应用程序等。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习者在不同的方面锻炼西语技能。

总结起来,辜鸿铭的西文学习方法主要包括激发兴趣、多听多说、刻意练习、小步走
和多媒体学习。

这些方法经验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西语,提高语言技能。

名家论英文学习法-第三章

名家论英文学习法-第三章

第三章辜鸿铭英文学习法(下)
综观辜鸿铭的一生,用“怪异”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其精神、其心灵、其行径无不蒙上一层怪异之光,是一个奇特的、诸多矛盾的组合体。

日本着名作家芥川隆之介来华游历,有西方友人提醒他:“(到中国)不去看紫禁城也不要紧,但不可不去一见辜鸿铭!”
辜鸿铭通晓英、德、法、意、日、拉丁、希腊、马来语等八九门外语,尤其英文被誉为“中国第一”,而他认为汉语是惟一现存的优秀语言。

他13岁出洋留学,受过系统的西式教育,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都曾十足的西方化的他,却是一个坚守儒家传统文化,甚至连纳妾制、裹小脚、留辫子等也不愿意放弃的保守主义者。

他在国内不得志,是被视为顽固派而受到讥嘲的小丑;在国外,则是20世纪30年代在欧美名气最大、声誉最隆的中国学者,尤其在当时的德国,连一般老百姓都知道他的名字。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汇
语法
课外读物
大约在1872年春季,辜鸿铭正式入爱丁堡 大学就读。辜鸿铭在爱丁堡大学的专修科为 英国文学,同时兼修拉丁文、希腊文时又不 知暗自哭了多少次。他立志遍读爱丁堡大学 图书馆所藏希腊、拉丁文的文、史、哲名著。 刚开始时,读多少页便背诵多少页,还没觉 出什么困难;后来随着阅读量的逐渐增大, 渐渐感到吃不消了。他要自己坚持,再坚持, 一定要一路背诵下去。辜鸿铭晚年忆及此事 时曾说:“说也奇怪,一通百通,像一条机 器线,一拉开到头。”
辜鸿铭学英语
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 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 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 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 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 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 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 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 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 托尔 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 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 “最尊贵的中国人”。
辜鸿铭深厚的西方素养极得益于童年背诵《浮士 德》、《莎士比亚》的经历。他后来在北京大学教英 诗时,有学生向他请教掌握西方的妙法,他答曰: “先背熟一部名家著作做根基。”辜鸿铭曾说:“今 人读英文十年,开目仅能阅报,伸纸仅能修函,皆由 幼年读一猫一狗之式教科书,是以终其身只有小成。” 他主张“中国私塾教授法,以开蒙未久,即读四书五 晚年曾对人说:“其实我读书时主要的还是坚持‘困 兽而学之’的方法。久而久之不难掌握学习艺术,达到 ‘不亦说乎’的境地。旁人只看见我学习得多,学习得快, 他们不知道我是用眼泪换来的!有些人认为记忆好坏是天 生的,不错,人的记忆力确实有优劣之分,但是认为记忆 力不能增加是错误的。人心愈用而愈灵堂!”辜鸿铭忆起 读书时的往事,不禁慨叹道:“困兽而不学,民斯为下 矣!”(兆文钧《辜鸿铭先生对我讲述的往事》)则当时 人们多认为辜鸿铭的博学在于他的天赋聪明,辜鸿铭自己 是不承认的。 • 1877年4月,辜鸿铭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所有相关科目的 考试,在英国文学方面的学位考试中又表现非凡,顺利获 得了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这一年辜鸿铭仅20岁。
辜鸿铭10岁时就随他的义父——英人布朗踏上苏格兰的土地, 受极严格的英国文学训练。课余的时间,布朗亲自教辜鸿铭学习 德文。布朗的教法略异于西方的传统倒像是中国的私塾。他要求 辜鸿铭随他一起背诵歌德的长诗《浮士德》。他总是比比划划地 边表演边朗诵,要求辜鸿铭模仿着他的动作背诵始终说说笑笑, 轻松有趣。辜鸿铭极想知道《浮士德》书里讲的是什么,但布朗 坚持不肯逐字逐句地讲解。他说:“只求你读得熟,并不求你听 得懂。听懂再背,心就乱了,反倒背不熟了。等你把《浮士德》 倒背如流之时我再讲给你听吧!”半年多的工夫辜鸿铭稀里胡涂 地把一部《浮士德》大致背了下来。
学完《浮士德》,辜鸿铭开始学“莎士比亚”的戏剧。布朗为 辜鸿铭定下了半月学一部戏剧的计划。八个月之后,见辜鸿铭记 诵领会奇快,计划又改为半月学三部。这样大约不到一年,辜鸿 铭已经把“莎士比亚”的37部戏剧都记熟了。 布朗安排辜鸿铭读卡莱尔的历史名著《法国革命》。辜鸿 铭此次基本转入自学,自己慢慢读慢慢背,遇有不懂的词句 再去请教别人。但只读了三天,辜鸿铭就哭了起来。布朗吃 惊地问 “怎样了?”辜鸿铭回答说:“散文不如戏剧好背。” 布朗又问辜鸿铭背诵的进度,发现他每天读三页,于是释然: “你每天读得太多了。背诵散文作品每天半页到一页就够多 了。背诵散文同样是求熟不求快,快而不熟则等于没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