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行程问题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数学90道精选应用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90道精选应用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90道精选应用题五年级上册数学90道精选应用题一、行程问题:1.火车从甲城到乙城,已经行驶了200千米,剩下路程的四倍。

那么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2.甲港到乙港的航程为210千米。

一艘轮船从甲港到乙港用了6小时,返回时每小时比去时多行7千米。

那么返回时用了多少小时?3.XXX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60米,需要14分钟。

如果她每分钟多走10米,需要多少分钟?4.一辆汽车行驶了3小时,行程为135千米。

一架飞机的速度是汽车速度的28倍,但比汽车少60千米。

这架飞机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5.某工地需要240吨水泥,用5辆汽车来运输,每辆汽车每次运输3吨。

那么需要运输多少次才能完成任务?6.甲乙两地相距750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行驶。

那么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到达乙地?7.甲乙两地相距56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48千米。

另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往甲地,每小时行驶32千米。

两车从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8.一段公路原计划20天修完,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45米,提前5天完成任务。

那么原计划每天修路多少米?9.这辆汽车每秒行驶18米,车的长度为18米,隧道长324米。

那么这辆汽车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全部通过隧道?10.石家庄到承德的公路长为546千米。

XXX一家从石家庄出发前往承德游览避暑山庄。

如果平均每小时行驶78千米,上午8点出发,那么几点可以到达?二、面积问题:11.一个平行四边形四条边长度相等,高为3厘米,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12.一个长方形长为18厘米,宽为长的一半多2厘米。

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分别是多少?13.一个正方形边长为9厘米,把它分成四个相等大小的小正方形。

那么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14.一个长方形是由两个大小相等的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为4厘米。

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15.一个正方形纸条周长为64厘米,把这个正方形对折变成两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

五年级数学上册一般行程问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一般行程问题

1、火车从A地开往B地,每小时行100千米,4小时到达,火车提速后,若要2小时到达,火车提速后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小王开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80千米,6小时到达,返回时,每小时多行16千米,小王到达甲地需要多少小时?
3、A、B两地相距150千米,两列火车从A到B地,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50千米,当快车到达B地时,慢车离B地还有多少千米?
4、甲、乙两地相距810千米,一俩车3小时行270千米,照这样计算,行完剩下的路程还要多少小时?
5、韩雪的家距离学校480米,原计划7点40从家出发8点到校,现在还是按原时间离开家,不过每分钟比原来多走16米,那么韩雪几点就可到校?。

五年级上册数学 小数乘法应用题——行程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 小数乘法应用题——行程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应用题——行程问题相遇问题:速度和×时间=路程追及问题:速度差×时间=路程1、蜗牛家距离学校3米,蜗牛每小时跑0.5米,几小时能跑到学校?3米=30分米0.5米=5分米30÷5=6(小时)2、蜗牛和蚂蚁在一条50米直线的两端,同时向中间爬,蚂蚁每分钟爬20分米,20分钟相遇,蜗牛的速度是多少?20×20=400(分米) 50米=500分米500-400=100(分米) 100÷20=5(分米)3、蜗牛和蚂蚁在一条30米直线的两端,同时向中间爬,蚂蚁每分钟爬13.5分米蜗牛每分钟爬6.5分米多少时间蚂蚁和蜗牛相遇?30米=300分米300÷(13.5+6.5)=300÷20=15(分钟)4、蜗牛和蚂蚁在一条直线的两端,同时向中间爬,蚂蚁每小时爬12分米,蜗牛每小时爬8分米,半小时后,它两还要爬5分米才能相遇,蜗牛和蚂蚁原来相距多少米?(12+8)×0.5+5=20×0.5+5=10+5=15(分米)5、蜗牛和蚂蚁在一条48米直线的两端,同时向中间爬,蚂蚁速度是蜗牛的11倍,四小时相遇,蚂蚁和蜗牛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48÷(11+1)÷4=1(分米)4×11=44(分米)6、蜗牛和蚂蚁从同一点沿一条直线向同一个方向爬,蚂蚁每分钟爬0.2米,蜗牛每分钟爬0.25米,20分钟相距多少米?20×(0.25-0.2)=20×0.05=1(米)7、蜗牛和蚂蚁沿一条直线向同一个方向爬,蚂蚁每分钟爬0.2分米,蜗牛每分钟爬0.5米,20分钟蚂蚁追上蜗牛。

蜗牛和蚂蚁原来相距多远?(0.5-0.2)×20=0.3×20=6(米)8、蜗牛和蚂蚁相距5米,沿一条直线向同一个方向爬,蚂蚁每分钟爬0.5米,20分钟蚂蚁追上蜗牛。

蜗牛每分钟爬多远?0.5×20-5=5(米) 5米=500厘米500÷20=25厘米9、蜗牛和蚂蚁相距500米,沿一条直线向同一个方向爬,蜗牛每分钟爬0.5米,蚂蚁速度是蜗牛的9倍。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一单元:行程问题专项练习(解析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一单元:行程问题专项练习(解析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一单元:行程问题专项练习(解析版)1.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客车比货车早到2小时,客车到达乙地时,货车行了440千米,客车行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时?【答案】5.5小时【分析】根据题意,货车2小时可以行驶(600-440)千米,据此先利用除法求出货车的速度,再用总路程600千米除以货车速度,求出货车行完全程需要的时间。

最后,用货车行完全程的时间减去2小时,即可求出客车行完全程要多少小时。

【详解】货车速度:(600-440)÷2=160÷2=80(千米/时)货车时间:600÷80=7.5(小时)客车时间:7.5-2=5.5(小时)答:客车行完全程需要5.5小时。

【点睛】本题考查了行程问题,灵活运用“速度×时间=路程”是解题的关键。

2.一列货车前往疫区运送抗疫物资,2小时行驶160km。

从出发地到疫区有1000km,按照这样的速度,全程需要多少小时?【答案】12.5小时【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出货车速度,运用路程=速度×时间,进行计算可得出答案。

【详解】全程需要的时间为:÷÷1000(1602)=÷100080=(小时)。

12.5答:全程需要12.5小时。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路程问题及小数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小数相关运算,进而得出答案。

3.随着旅游景区公路的改造。

从市区到景区的路程由原来的28.8千米缩短到22.4千米。

现在小明和小刚骑车到景区的速度比原来快了多少?【答案】7千米/时【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分别求出现在和原来的速度,再求差即可。

【详解】22.4÷1.4-28.8÷3.2=16-9=7(千米/时)答:现在小明和小刚骑车到景区的速度比原来快7千米/时。

【点睛】解答此题应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

五年级数学行程问题

五年级数学行程问题

五年级数学行程问题一、行程问题题目。

1. 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

两人几小时后相遇?- 解析:这是一个相遇问题,相遇时间 = 总路程÷速度和。

甲、乙的速度和为6 + 4=10千米/小时,总路程是20千米,所以相遇时间为20÷10 = 2小时。

2.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速度是85千米/小时,用了6小时,返回时只用了5小时,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解析:根据路程 = 速度×时间,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为85×6 = 510千米。

返回的路程也为510千米,返回时间是5小时,所以返回速度为510÷5 = 102千米/小时。

3. 小明和小红在周长为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小明每秒跑5米,小红每秒跑3米,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同向而行,多少秒后小明第一次追上小红?- 解析:这是一个追及问题,追及时间 = 追及路程÷速度差。

在环形跑道上同向而行,追及路程就是跑道的周长400米,速度差为5 - 3 = 2米/秒,所以追及时间为400÷2 = 200秒。

4. 两列火车从相距72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0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解析:相遇时间 = 总路程÷速度和,两车速度和为80+70 = 150千米/小时,总路程720千米,相遇时间为720÷150 = 4.8小时。

5. 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客车的速度是75千米/小时,货车的速度是65千米/小时,经过3小时两车还相距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析:两车3小时行驶的路程之和为(75 + 65)×3=420千米,再加上相距的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420+40 = 460千米。

6. 甲、乙两人在一条长300米的直路上来回跑步,甲的速度是每秒4米,乙的速度是每秒3米,如果他们同时从路的两端出发,当他们跑了10分钟后,共相遇了几次?- 解析:10分钟=10×60 = 600秒。

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火车行程问题》课件

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火车行程问题》课件
答:火车的速度是20米/秒。 4、一列动车完全通过一条长600米的隧道用时30秒,完 全通过一座1200米的大桥用时50秒,那么这列动车的速度 是多少? (1200 – 600)÷(50 – 30)=30(米/秒)
答:这列火车的速度是30米/秒。
例3:
国庆节接受检阅一列车队共52辆,每辆车长 4米,每相邻两辆车相隔6米,车队每分钟行驶 105米,这列车要通过536米长的检阅场地,要 多少分钟?
总长:(210 ÷ 2 - 1)×0.5=52(米) (52+308)÷60=6(分)
答:一共需要6分钟。
火车行程问题:
1
火车运动的总路程=桥长+车长
桥长+车长=速度×时间 桥长=速度×时间 - 车长 车长=速度×时间 - 桥长
2 全长= 间隔数 × 间距
谢谢观看
的速度从路边的一根电线杆旁通过,只用了一分钟, 求这列火车的速度?
2400÷(3 – 1)=1200(米/分)
答:火车的速度是1200米 /分。
开始计时
结束计时
例2:
3、一列火车从土豆身旁通过用了15秒,用同样的速度通 过一座长200米的桥用了25秒,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
200÷(25 – 15)=20(米/秒)
车长: 52×4=208(米)
52辆车总间距长:(52 – 1)×6=306(米)
总长: 208+306=514(米)
(514+536)÷105=10(分)
答:需要10分钟。
例3:
5、 六年级210名同学排成两路纵队去春游,每两名同 学相隔0.5米,队伍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通过长308米 的一座小桥,一共需要多少时间?
800×3.1 - 2100=380(米)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综合行程问题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综合行程问题课件(共26张PPT)
7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乙车行了全程的: 3 =3
3+2 5
两人共行:3 + 4 =41 >1
5 7 35
AB相距:120÷(3 + 4 -1)=700(千米)
57
答:两地相距700千米。
变式1、小新和小芳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速度比是5:3,小新
行了全程的
3 7
后又行了66千米,正好与小芳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变式6、小东的船以25千米/时的速度顺流行驶,突然发现前方120千米处 有一顶帽子,请问小东的船经过多长时间才能遇到帽子?
120÷25=4.8(小时) 答:小东的船经过4.8小时才能遇到水壶。
相遇时,速度比=路程比=5:3 相遇时,小新行了全程的:5+53=58 全程:66÷(58 - 37)=336(千米) 答:两地相距336千米。
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速度的平均值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设数法:设题目已知的速度的最小公倍数为路程
练习2、新东方小学组织学生去爬山,上山的路程有6千米,小新上山平均每分 钟走30米,下山按原路返回,平均每分钟走60米,他上山和下山的平均速度 是多少? 6千米=6000米 上山时间:6000÷30=200(分) 下山时间:6000÷60=100(分) 总路程:6000×2=12000(米) 平均速度:12000÷(200+100)=40(米/分) 答:上山和下山的平均速度是40米/分。
第1次相遇,两人合走1个全程,小芳走:80米 第2次相遇,两人合走3个全程,小芳走:80×3=240(米) A、B两地的距离:(240+160)÷2=200(米) 答:A、B两地的距离为200米。
变式4、小东和小芳驾车同时从A地开出去往B地,小芳先到达B地后立即返 回,两人第一次在离A地95千米处迎面相遇。相遇后继续前进,小东到达B 地后也立即返回,两人第二次在离B地25千米处迎面相遇。求A、B两地间 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五年级数学上册《行程问题》经典应用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行程问题》经典应用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行程问题》经典应用题例1:两个县城相距22千米,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城出发,相对而行,甲每小时行6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几小时后相遇?解: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22÷(6+5)=2(小时)答:2小时后相遇。

例2:两个县城相距22千米,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城出发,相对而行,2小时后相遇,甲每小时行6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解:总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22÷2=11(千米)速度和—甲速度=乙速度11—6=5(千米)答:乙每小时行5千米。

例3:甲、乙二人同时从A、B两个县城相对而行,甲每小时行6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2小时后二人还相距4千米。

两个县城相距多远?解: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6+5)×2=22(千米)22+4=26(千米)答:两个县城之间相距26千米。

例4:东西两地相距60千米,甲骑自行车,乙步行,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而行,3小时后相遇。

已知甲每小时的速度比乙快10千米,二人每小时的速度各是多少千米?解:总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60÷3=20(千米)利用和差问题的解法:甲:(20+10)÷2=15(千米)乙:(20—10)÷2=5 (千米)答:甲的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

例5:体育场的环形跑道长600米,小刚和小华在跑道的同一起跑线上,同时向相反方向起跑,小刚每分钟跑152米,小华每分钟跑148米。

几分钟后他们第1次相遇?几分钟后第3次相遇?解: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600÷(152+148)=2(分钟)600×3÷(152+148)=6(分钟)答:2分钟后他们第1次相遇,6分钟后第3次相遇。

例6:A港和B港相距662千米,上午9点一艘“寒山”号快艇从甲港开往乙港,中午12点另一艘“天远”号快艇从乙港开往甲港,到16点两艇相遇,“寒山”号每小时行54千米,“天远”号的速度比“寒山”号快多少千米?解:寒山号一共行了多少千米?(16—9)×54=378(千米)天远号行了多少千米?662—378=284(千米)天远号速度多少?284÷(16—12)=71(千米)天远号比寒山号每小时快多少千米?71—54=17(千米)答:天远号比寒山号每小时快17千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相遇问题:
基本公式:一个人走:速度×时间=路程
两个人同时相对而行:速度和×相遇时间=两人共走路程
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两人共走的路程
2、旅游费用:
①购票方案:根据人数的多少,价格的不同以及团体优惠人数的多少,合理选择一种方案购票或几种方案结合起来购票。

若只有A、B 两种方案是,只要选择其中一种价格便宜的就行。

②租车问题: 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两个原则:多用单价低的,少空座。

3、看图找关系:
①读懂图表中的有关信息,一定要分析横轴与纵轴分别表示的是什么。

②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上,线往上画,说明提速;与横轴平行,说明匀速行驶;线往下画,说明减速。

③在时间与路程的问题上,线往上画,说明从某地出发;与横轴平行,说明原地不动;线往下画,说明又从终点回到某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