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程检验规范99120

合集下载

制程检验标准1

制程检验标准1

制程检验标准一. 制程检验标准---裁床部1.首先检查裁床的区域划分,原料区,裁片区,刀模区等是否规划清楚!2.检查裁床部门的台面卫生和机器卫生及刀模卫生问题:看机器是否存在很多机油在表面,以免影响生产,刀模是否生锈,裁片是否用胶袋装好等等。

3.生产前先确认批量布料是否有色差,有无做分色卡,有分色的布料需要单色裁切好注明色号,单独分开放好。

4.布料确认无误后,要通过纸样核对刀模是否正确,刀模的纹向标识是否正确,开裁后的第一刀和第二刀的裁片是否符合纸样要求。

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刀模,裁片QC应该每隔一个小时核对一次,并填写《QC巡查报告》,如有重大质量问题,要及时出写质量检查报告《质量通知单》反映给裁床主管和品质主管,以便及时解决。

5.一般布料的铺料层数:A . 9MM以上的裁床或5-8MM刀摸,裁床无法开裁的用激光或者热烫:1层B . 9-11MM的小裁片及吉绒眼垫:4层C . 4-8MM的毛料;6层(一般毛料用热裁)D . 吉绒,化纤,夹棉剪毛---- 8--10层E . 剪毛,夹棉边纶,灯心绒---- 10--12层F . 边纶布------- 16--20层G . 针织布,缎布,尼龙布---- 20层H . TC布一般的刀模30层,小刀模20层。

(裁片允许公差:15CM以下的1/16″,16-25CM的1/8″,25CM以上的3/16″。

)6 . 裁床的常见问题如下:A. 缺角(刀模排放太紧造成)B. 散口(刀模不利或来料布料松稀)走纱C. 毛向和布纹错误(刀模标错方向,或者刀模放错方向,来料问题)毛向混乱D. 裁片大小变形(刀模变形或者铺料过厚)E. 裁错底面(开错刀模或操作问题)F. 颜色混乱(开裁之前未按照分色卡,或者未对来料批量进行分色)7 . 抽样检查每批货完成后,由裁床QC按照AQL标准进行抽验(严重1.0轻微4.0)。

合格后放到裁片合格区用标签注明,不合格的用退货标签注明放到退货区域等待处理。

制程检验规范

制程检验规范
加以区分,放入红、黄色胶框或红、黄木托上面,经修理后流生产线,或重新进行检查与测量。
装配车间测试人员对产品测试记录于检测表上,维修产品应如实填写维修记录。
2.4.3巡检不符合要求的处理
当巡检时发现不符合要求,应要求车间立即改正,当巡检员和车间无法自行妥善处理时应发
《异常处理单》一式两份要求改善,给相关部门会签后,一份给车间,一份自已留底,并按
b.对于有接线奶嘴结构的产品,检查产线是否全检每根电线与奶嘴组装牢固,并抽查
使用拉力计对其进行10LB(44N)拉力不松脱。
C对于有接线端子的工序,检查产线有无全检端子脱落,并抽查其拉力5LB(22N)不脱
落。
整灯组装:开始生产时和生产过程中抽取生产好的成品按说明书能顺利组装.
包装检查:标识与贴纸符合技术资料,包装能很好的保护产品,达到检验细则的要求.
2.4IPQC巡检要求
2.4.1巡检时间频率
IPQC在进行巡检时,要不间断地按机台、工位逐次巡检,在生产高峰期,应保持0.5~1H巡
制程检验规范
编制:
审核:
审批:
生效日期:
文件编号:
版本/次:B/3
页/次3/3
检一次。每2小时对包装好的抽成品1~2只对2.2.2关键工序进行检测,作好巡检报表.
2.4.2按产品品质标准检验
管接到审批的停线通知单后立即安排制造单位生产其他产品。
2.5所有IPQC的记录都必须由品管组长加以审核,并于月底整理标识包装好,统一存放品管部资
料室,保存时间为两年。
五.相关文件
《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YD2014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YD2009
《停线管理规定》……………YD4668
刘.相关记录

制程检验规范

制程检验规范
4.5.2评审结果意见为“返修处理”、“加工挑选”时,由生产部负责原因分析、制定改善对策,并监控实施.IPQC负责重新检验、标识。必要时由品保部编制“返修、加工”指导书;
4.5.3评审结果意见为“报废处理”不合格品,由责任部门开出《报废申请单》,经总经理确认后报废,结果反馈给PMC以便于确认是否补料生产;
c人员发生交接班、转班时;
d.材料、工艺(包括工艺参数)发生变化时。
4.2.4材料、工艺艺发生变化时,由品保部课长进行确认,交IPQC再次进行首检检验,并将相关检验结果记入《首件检验记录表》.
4.3制程巡检
履修
歷定
核準
審核
制定
制定
日期
文件類型
製程檢驗規範
文件編號
版本版次
頁次
支援文件
A3
1
4.3.1首件合格方可投入量产,IPQC要确保遵循:上工序不合格不接受;本工序不合格不生产;下工序不合格不放行的原则。
履修
歷定
核準
審核
制定
制定
日期
4.2.3首件检验合格后,由品保部组长确认,贴《首件检查合格》标签进行首检封样,IPQC在《首件检验记录表》中记录上线确认、首检时间、检验数据及判定结果。当有外观限度样板须提供给生产管理人员制程自检同时使用。
4.2.3当出现以下情况时要进行首件检验
a生产中转序/换拉时:
b设备维修、重调或停机超过4H;
4.4.3针对制程中重点控制或客户重点要求的项目,根据工艺流程的要求,由操作员对指定的产品及项目实施全检,IPQC实施抽检,具体根据检查基准书、规范要求。
4.5制程不合格评审
4.5.1.制程检验不合格时IPQC应挂上黄色《制程流转标签NG品》由制造部给予隔离存放.由品保部课长通知生产部(必要时通知工程部)等主要负责人,成立MRB对制程不合格品进行评审,评审意见由IPQC在《品质异常通知单》记录处理意见,报品保部经理批准.

制程检验规范

制程检验规范

江苏蓝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制程检验规范编号:版本:A制定部门:品质部制定日期:制定审查批准1. 目的通过对加工生产过程的有效控制,确保生产顺畅,确保制程中产品的生产品质满足客户的需求。

2. 范围本检验规范适用于物料投入加工到成品包装入库的各制作阶段的管制。

3. 职责IPQC负责本规范的实施。

4. IPQC依照《制程检验标准书》,SOP, 技术工程图,《控制计划》进行作业。

4.1首检制4.1.1作业员,巡检员在生产之初,对作业条件进行检查。

4.1.2巡检员对作业中每一次开关机,换模,换料,更换刀具,治工具,更换机种时,修理调整刀,模具时,应进行重要尺寸外观等检验并做好《首件检查项目表》。

4.1.3首件确定为不合格产品时,应立即通知作业人员停机检查,不合格品进行隔离,并做好不合格品记录,不合格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

4.1.4首件确认合格后,作业员方可进行生产。

4.2巡检制4.2.1巡检员在制程过程中依照《制程检验标准书》和《控制计划》对每到工序进行巡回检查,每生产一个小时检查一次产品品质及作业条件,检查生产设备参数是否正常设置,如有问题应通知作业员立即调整合格后才可进行生产工具,并做好《制程巡检检验记录》。

4.2.2巡检发现异常时,应立即通知作业人员停机检查,对不合格品进行隔离。

做好不合格品记录,分析不合格原因并提出预防纠正措施。

对可以返工的通知作业员做返工处理,返工处理的产品需重新验证后方可流入下道工序。

4.2.3经巡检检验合格后,作业员方可继续加工生产。

4.3转站核查4.3.1在制品转入下一加工点时,巡检员应对产品标识进行核查,若标识卡填写内容与要求不符则不接收,确保检验标识卡与标识内容相符时方可接收。

4.3.2巡检员依据抽样规范对在制品进行抽样检查,并做好检验记录。

4.3.3经抽样检验不合格时,对不良品进行区分隔离,不合格品按照《不合格品管制程序》执行。

4.3.4经抽样检验为合格品方可转入下一站加工。

制程检验规范

制程检验规范

1目的本文件规定了制程检验的作业规定,指导制程品管人员(IPQC)有效执行制程检验,以防止不良品批量产生及本工序不良品流入下工序,以提早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内部生产的半成品、加工品、成品的过程质量控制。

3定义首件检验:是在生产开始时(上班或换班)或工序调整后(换人、换料、换产品、换工装、调整设备等)对生产出来的第1件(大件产品)或前3件(非大件)产品进行的检验。

自主检验: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作业员对其所生产的产品之外观、性能等所进行的部分或全部检验的过程。

巡回检验:是指IPQC检验员在生产现场周期性地对各工序的产品和生产条件进行监督检验。

转序检验:转序检验是指本工序完成后,转入到下一道工序前,由IPQC检验员对其进行的抽样检验。

4职责制造部负责产品的首件制作负责生产过程中每工序产品的自主检验负责参与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理品管部负责首件检验和记录负责制程巡检和转序检验负责参与不合格品的评审和监督处理情况5 作业内容检验前准备:检验员于物料上线前依据周生产计划表、派工单,了解当日生产之产品,需事先掌握下列状况:A. 订单要求B. 客户特殊要求C. 紧急上线,未经进料检验之物料D. 是否有特采物料E. 是否有新进员工F. 是否为新产品G. 是否有设计变更H. 是否发生客诉之产品I. 是否有上次生产出现过质量异常之产品首件生产及检验首件确认时机A. 每日刚开始生产时;B. 换人、换机、换料、换产品生产时;C. 修机、异常处理后重新生产时生产部门依照《生产管理程序》在正式生产前先做首件加工。

操作员在加工好第一个产品时,首先按图纸或工艺文件的要求进行自主检查,自检合格后交品管检验员,检验员依样品、图纸、工艺文件进行重要尺寸、外观等检验,合格由检验员在首件产品上作“首件合格“标示,放置于生产线旁做封样参照,并做好《首件检查记录表》。

首件检查不合格时,检验员向操作者指出不合格部位,要求其改进;若首件产品经整改后第二次还达不到要求的,应立即通知品管组长和生产班组长现场解决,直至确认合格后,方可继续批量生产;若首件一直达不到要求,品管组长上报部门经理要求停产,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制程检验规范

制程检验规范
文件修订状况
序号
修订说明
版次
修订日期
修订人
批准人
备注
文控中心
评审部门
是否评审
□生产部
□品质部
□研发部
□财务部
□销售部
□要;
□不要;
制订部门
□资材部
□采购部
□综合管理部
□工程部
制 订
审 核
批 准
1.目的:
对本公司的制程检验作业加以规范,使检验条件与程序标准化。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生产各工序的产品质量检查控制,包括工序自检及品质检查等.
4.3制程检验:
4.3.1首件检验:
4.3.1.1首件检验之时机:
1)机器、物料更换时;
2)机器维修OK后继续生产时;
3)换班、换线时;
4)首次生产时;
生产线应通知IPQC作首件检验。
4.3.1.2生产人员依规定完成初品5PCS之自主检验确认无误后,交IPQC进行首件检验。
4.3.1.3IPQC依据生产指令、图纸、成品检验标准等相关数据及要求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记录于“首件确认报告”中,并送呈主管核准。
打件
作业指导书
目视
1、元件无偏位现象;2、元件无立件现象;3、无少件现象;
回流焊
作业指导书
目视
1、无连锡现象;2、元件无偏位现象;3、元件无立件现象;4、焊锡饱满;
分板
作业指导书
目视
1、无披锋;2、PCB板无损坏;
清洁
作业指导书
目视
PCBA清洁干净,无脏污残留;
组装
作业指导书
目视
1、无缝隙;2、无少胶;
烘烤
作业指导书
目视
烘烤温度、时间符合要求;

制程检验规程(印制板焊接)

制程检验规程(印制板焊接)
制程检验规程
1.目的:规范公司生产制程检验,确保生产制程的产品质量。
2.范围:适用于公司连接线、开关组件及印制板焊接等的检验。
3.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及抽检比例如下表:
序号
产品名称
检验项目
标准要求
检验方法
抽检比例
不合格分类
1
连接线
外观
长度及接插元件规格一致。
目测
全检
一般不合格
性能
通、断符合要求。
万用表/0.1Ω
3%
严重不合格
2
开关组件
外观
元件引脚、焊锡稳固、牢靠,无脱落、无虚焊、无漏焊。
目测
全检
一般不合格
性能
通、断符合要求。
万用表/0.1Ω
全检
严重不合格3印制板焊接外观焊接后元件平整、高度适中,无错插、漏插,焊锡饱满、光亮,焊盘、焊锡、元件脚三者融合好,焊接无粘连。
目测
全检
一般不合格
可靠性
元件引脚、焊锡稳固、牢靠,无脱落、无虚焊、无漏焊。
性能
测开关通、断应符合要求
万用表
全检
严重不合格
4.检验完毕将检验结果记录在《半成品检验记录》中,检验不合格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目测/手感
全检
严重不合格
性能
A.速率2M(TP30型);
B.分时隙速率应为64K的整数倍,测最小64K,最大1984K及中间任一值(TP30V型及TP9064型);
C.速率10M-100M(TP30E型及TP9010型)。
路由器、交换机、光端机、电脑、终端、误码测试仪(全检)
全检
严重不合格
4
面板组件

制程检验规范(线材_端子、胶壳)07.6.19修改

制程检验规范(线材_端子、胶壳)07.6.19修改
000000电器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
制程检验规范(线材、端子、胶壳)
文件类型
生效日期
文件编号
版本/版次
页次
三阶文件
A/0
2/2
8
外观
检查
1、根据工程图面确认线材规格、长度、颜色、接点、扎线方式、扎线尺寸等是否符合要求。


目视
2、不得有端子脱落、端子氧化、包胶、离皮、端子变形、铆压不良、束带松脱、套管破裂、铜丝外露、交叉、漏插等现象。


3、不良品必须使用标签标示并放入红色胶筐中。

9
包装
1、包装方式及装箱数量必须符合工程图要求或客户要求。

目视
2、外箱的唛文内容必须依据制作单填写清楚完整。

镀锡OD参照表。(如有客户要求,依客户标准检验)公差(+/-0.05mm)
线规(AWG)
16
18
0.5mm2
20
22
24
26
28
30
OD
(mm)
深圳林格电子有限公司文件名称制程检验规范线材端子胶壳文件类型生效日期文件编号版本版次页次三阶文件20031006eqm002缺点判定方法仪器1上线前必须100确认线材规格是否与工程图要求相钢尺目视2裁线长度和剥皮尺寸必须在工程图要求的公差范围内
0000000电器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
制程检验规范(线材、端子、胶壳)

4、线材剥口必须平齐,外被不得有刮痕。

2
镀锡
1、镀锡前,需对导体预镀部分进行搓线,防止铜丝分叉。

测温仪/
目视
2、锡炉的温度必须控制在260-350℃之间(依线规而定)3、不得有烫伤线材绝缘皮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用于公司生产制程品管检验控制。

3.定义3.1 首件:指生产制程中加工生产的产品,经自我确认、判定符合要求后,拟进行批量生产前的1-3台(个)产品(半成品、成品)。

3.2全检:对制程中的产品或产品的某些检验项目进行100%检验。

3.3巡检:指对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品质的因素进行随机抽样检验、确认。

4.职责4.1品管部4.1.1 负责制程中产品外观、检验流程、检验标准、检验规范、检验站的编制和设置.4.1.2 IPQC:负责对产品、物料首件确认的主导工作,并对产品首件做出合格与否的判定;制程品质检控,品质异常之追踪与确认;主导不合格品或异常品管问题的提出、跟进、落实、效果确认。

4.1.3 FQC:负责制程中产品外观、产品指定项目的全检。

4.1.4 测试员:负责制程中产品接地、耐压、点亮的全检4.2工程部4.2.1 参与新产品、试产、设计变更首件的确认,负责制程中产品电气、结构、功能、测试标准,品质异常、不合格品原因的分析及改善对策的提出。

4.2.2 负责制程中产品SOP的制定,工装夹具制作,工艺跟进改善,产能效率的提升,结构性能异常的跟进与落实。

4.2.3 负责制程中仪器、设备测试规范的制定;机器、设备、仪器、仪表、治夹具、工具运行状况的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转的巡视及日常保养工作监管。

4.3 业务部:参与新客户第一次生产及客户要求变更后首次生产时首件的确认。

4.4 生产部4.4.1 负责首件的制作与送样确认,自验互检。

4.4.2 制程中5M1E 的落实及制造过程的监控,配合IPQC与PIE的工作;品质异常的受理与改善,改善对策的具体实施.5.作业内容5.1生产、检验前作业准备5.1.1生产部门5.1.1.1生产部门在开拉生产前进行自我核查,发现不合格品及异常,采取措施立即纠正,再行生产。

5.1.1.2 生产部门开拉生产前需查核领用物料是否与制令工单相符,是否有相应的BOM、或样品,工作环境是否符合产品生产需求,各作业工站是否悬挂相应的SOP,人员对作业方法、产品品质是否清楚了解。

【首件确认报告】、【耐压/极性测试记录表】5.1.1.3 机器、设备、作业工具是否处于正常状态,风批、电批扭力设置是否正确符合作业需求。

5.1.2品管部门5.1.2.1在生产开拉前,查核是否有与生产产品相应的BOM、图纸、样板、QSI。

5.1.2.2准备好【FQC检验报告】、【制程巡检报表】等品质记录表。

5.1.2.3查核接地测试仪、高压测试仪、直流电源、变频电源、电批扭力测试仪、万用表、游标卡尺等检验仪器、工具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是否在校验有效期内。

5.2首件作业5.2.1首件作业时机新产品上线时、更换机种时、工程设计变更时。

5.2.2首件作业数量首件作业数量一般为1-3pcs,首件作业加严时为3-5PCS。

5.2.3首件作业方法、内容5.2.3.1生产部门依据【月总排程】、【周排程】、《BOM》、【生产通知订单】进行量产,先由产线自行进行首样确认,确认OK后,再将其中的1件作为首件连同【首件检验报告】送品保IPQC进行首件检验。

5.2.3.2 IPQC接获首件产品后,对首件产品外观、使用物料、规格、安全性、可靠性等等依据客户订单、BOM、图纸、产品规格表、样板、作业指导书、《成品检验规范》等资料实施检验,并将检验结果记录于【首件检验报告】上。

5.2.3.3 IPQC经检验后,将【首件确认报告】连同首件移送品管主管或代理人进行确认,品管主管或代理人需对首件进行全方位确认。

5.2.3.4新产品上线时、更换机种时、工程设计变更时首件作业需填写【首件检验报告】。

5.2.3.5每日开线时、物料变更时、人员变更时、作业方法变更时、工艺设备治具变更时、客户特殊要求时、纠正措施实施时的首件产品由生产部门自查自检,IPQC进行稽核,可将稽核结果记录于【制程巡检报表】中,不需单独填写【首件检验报告】。

5.2.4首件确认结果的处理5.2.4.1 首件检验合格时,生产部门方可进行量产。

5.2.4.2 首件检验不合格时,生产部按要求现场纠正不合格项目,并重新经过首件确认OK后,继续批量生产。

5.2.4.3 首件检验不合格时,其不合格项目现场不能即时纠正(如设计问题、物料问题), 生产部应停止批量生产。

由品管部IPQC开出【品质异常报告】交PIE或QE分析,直到问题解决,并重新首件检验合格后, 生产部才能继续批量生产。

5.2.5 首件检验管理检验合格之首件,做好标识作为生产、检测样品,保存至本批量生产完为止。

5.3巡检作业5.3.1巡检作业时机5.3.1.1 IPQC巡检作业时机:每2小时巡检一次,特殊原因除外。

5.3.1.2 生产部组长巡检作业时机:不定时间,随时。

5.3.1.3 PIE巡检作业时机:每日上下午各巡检一次,特殊原因除外。

5.3.2 巡检数量:IPQC巡检数量抽10-20pcs/工序,特殊原因加大检验数量或巡检频次.5.3.3 巡检作业方法、内容5.3.3.1生产部门制令开始生产时进行自我巡查,发现不合格品,采取措施立即纠正,再行生产,制令生产过程中要巡回检验,防止批量不合格品的发生。

5.3.3.2 品管部IPQC根据相关类型产品检验规范对制程中人、机、料(物料一入车间进行核对,标签、规格、品质状态等)、法、环、测、客户特殊要求、工艺要求等进行巡检,发现不合格品,立即要求操作员纠正,并填写【制程巡检报表】。

5.3.3.3 品管部IPQC需巡查作业指导书、全检工位全检状况、测试站测试方法及测试状况、《制程检验规范》、《成品检验规范》是否正确并实施;工程变更ECN、客户特殊要求是否正确并实施;制程中影响产品品质的5M1E 是否正确执行,并将巡查结果记录于【制程巡检报表】。

5.3.3.4 品管部IPQC需巡查关键岗位员工是否有上岗证,对新进厂员工、岗位变动及生产部门临时安排的作业员工IPQC应作重点巡查,并加大巡检频次,IPQC将人员巡查不良问题点应及时通报生产部组长或课长改善,并记录于【制程巡检报表】的备注栏。

5.3.3.5 品管部IPQC需巡查使用之中的机器、设备,该校验的有无校验或过期,作员有无正确点检,生产部是否正确执行日常保养,使用之中的机器、设备、治夹具,有无操作指导书,各操作员工是否认真执行。

IPQC将机器、设备巡查的不良问题点应及时通报生产部、PIE进行改善,并记录于【制程巡检报表】的备注栏。

5.3.3.6品管部IPQC巡查时对生产过程中挑选、加工、特采物料应作重点巡查,巡查过程中,应稽核生产线员工物料使用是否正确,堆放、转运是否规范,并消除隐患;生产线有无多余物料,不需使用或结存多余的物料是否及时退回仓库;生产线不同工单的物料是否严格区分并存放,不合格物料是否有清楚标示及分开放置并予以处置,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生产部组长或课长进行改善,并将巡查结果记录【制程巡检报表】中。

5.3.3.7品管部IPQC需巡查各作业站的作业指导书是否齐全,员工实际操作与作业指导书是否保持一致;工程ECN变更、客户特殊要求、纠正措施是否及时正确实施,品质状况有无异常;对制程中作业流程及作业方法变更的工位,IPQC应作重点巡查;制程中的不合格品是否按《不合格管理程序》执行,将巡查的不良问题点应及时通报生产部改善,并记录在【制程巡检报表】中。

5.3.3.8品管部IPQC需巡查标识是否严格依据《标识与可追溯管理程序》执行,车间是否进行5S管理,对作业环境进行有效管理。

5.3.3.9 客户有特殊要求依据客户特殊要求作业,IPQC进行重点检查确认,IPQC对首件作业中出现的问题点、以前生产过程中有较高不良记录的产品、送样的新产品、新导入量产的产品应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相关人员,予以纠正。

5.3.3.10 IPQC巡检时,发现突发性品质异常或反复出现并带有严重倾向性的品质问题,应开具【品质异常报告】,通知PIE/QE分析并出具改善对策,IPQC监督实施效果,具体依《不合格管理程序》、《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办理。

5.3.3.11 生产部门拉长、主管应确保工程ECN变更、客户特殊要求被严格执行,对以往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点重点巡视;对新进厂作业员工重点督导、临时调配及特殊岗位作业员工重点巡查。

5.3.3.12生产部门拉长、主管需巡查员工认真做好相关机器、设备、治夹具、工具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并填写【设备保养记录表】;生产过程中,机器、设备、治夹具、工具运行中的不良现象和问题,应及时通报PIE处理,对巡查发现的问题通知相关部门及时解决。

5.3.3.13 生产部门拉长、主管需巡查良品物料与不良品物料是否严格区分,加工、拣用、特采物料予以重点管制,余料及时退仓库、不同工单的物料分区存放。

5.3.3.14 生产部门拉长、主管需巡查员工是否按作业指导书要求作业,制令变更、工程变更、返工、纠正措施是否严格执行,人员是否严格实施“自检、互检”,有无做到不接受不良、不制造不良、不流出不良之“三不”原则。

5.3.3.15 生产部门拉长、主管需巡查生产现场劳动纪律,不准员工作业时交谈、玩弄手机、做与工作无关的事,现场5S是否做好。

5.3.3.16 生产部门拉长对首件作业中出现的问题点应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并予以纠正。

对新导入量产的产品以及送样的新产品、对以前生产过程中有较高不良记录的产品应重点检查。

对测试工位、维修工位、全检工位查看,即时了解品管状况,对试产问题点进行总结并反馈相关部门改良。

5.3.3.17制程中发现品质异常或反复出现带有严重倾向性的品质问题,应及时知会IPQC,由IPQC开立【纠正预防措施报告】进行追踪改善。

5.3.3.18 PIE对制程工艺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并提出合理性建议,使制程改良。

对试用物料或代用物料切入后要重点跟踪检查;对工程变更切入时机及切入后的品质状况进行跟踪确认,对各测试站使用的测试方法进行稽核。

对测试站员工、特殊岗位员工进行检查,查看作业方法是否标准,并给予现场辅导。

5.3.3.19 PIE对机器、设备、治夹具、工具进行巡检,对不稳定的仪器进行重点检查。

每天对工作设备的运行情况巡检一次,查看是否有异常或潜在的隐患,保证安全生产。

对机器、设备维护保养进行核查,并查核作业人员是否有填写【设备保养记录表】。

5.3.4 制程巡检异常结果的处理5.3.4.1巡检中发现不合格时,若能及时纠正,拉长按要求现场指导纠正不合格,经确认后继续批量生产,并作重点巡检,必要时,由IPQC开出【品质异常报告】交PE/PQE分析, 按《不合格管理程序》、《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办理.5.3.4.2 巡检中发现不合格,若不能即时纠正时,IPQC立即通知生产部门主管、品保主管/经理采取措施,必要时立即停止生产,由IPQC开出【品质异常报告】交PIE/QE分析,直到问题解决,再批量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