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D红胶制程检验标准
SMT红胶技术参数

贴片红胶技术参数一、产品简介及用途贴片红胶是一种单组份、高温快速固化的环氧粘剂,用于印刷线路板上SMD元件粘接,拥有优异的触变性,适用于高速SMT贴片机点胶及钢网印刷,固化后粘接强度高。
二、固化前资料持性外观红色凝胶体信服值(250C,pa)600比重(250C,g/cm31.2粘度(5rpm250C)330000触变指数8.0闪点(TCC)>900C颗粒尺寸15um铜镜腐化无腐化三、储藏条件2-80C温度下,阴凉干燥处,可存放6个月;常温下(250C)可存放1个月。
四、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冷藏储藏的须回温此后方可使用,30ml针筒须1小时,300ml装须24小时。
储胶罐或点胶嘴温度处于300C-350C有助于改进高速点胶收效。
注意事项:(1)为防备污染未用胶液,不能够将任何胶液倒回原包装内。
(2)胶液裸置于空气中,会吸取微量水份影响性能,故应尽量防备。
在钢网印刷时,请勿将印好红胶的线路板置于空气中太长时间,应赶忙贴片固化,如有条件,应控制空气湿度。
五、固化条件合适的固化条件一般是1500C加热90-120秒,固化速度及最后粘接强度与固化温度及时间实质生产过程中,整个加热时间要比图中标的长一些,因为有一段预热时间。
六、固化后资料性能及特点密度(250C,g/cm3)1.3热膨胀系数um/m/0CASTME831-86250C-700C51900C-1500C160导热系数ASTMC177,W.M-1.K-10.26比热KJ.Kg-1.K-10.3玻璃化转变温度(0C)105介电常数3.8(100KHz)介电正切0.014(100KHz)体积电阻率ASTMD2572*1015Ω.CM表面电阻率ASTMD2572*1015Ω电化学腐化DIN53489AN-1.2剪切强度(喷吵低碳钢片)n/mmASTMD100224拉脱强度n(C-1206,FR4裸露线路板)61扭矩强度n.mm(C-1206,FR4裸露线路板)52七、耐环境性能试验方法:ISO4587/ASTMD1002剪切强度试验资料:GBMS搭剪试片固化方法:在1500C固化30分钟热强度0-50050100150Temperature0C强度保有率的%温度,0C八、耐化学/溶剂性能在注明温度下老化,在220C试验下初始强度剩有率%条件温度100hr500hr1000hr空气220C100100100空气1500C95959098%RH:400C908075九、耐热焊料浸渍性依照IPCSM817(2.4.421)标准,产品3609经过热焊料浸渍试验合格。
锡膏_红胶印刷品质检验标准

一. 目的
为了使SMT的印刷效果满足工艺要求,确保回流炉后贴片PCBA的品质,制定此标准。
二. 范围
本标准参照IPC规范所制定,适用于本公司判定标准内容 3.1 锡膏印刷判定标准
3.1.1 Chip 1608,2125,3216锡膏印刷标准
3.1.2 MINI(SOT)锡膏印刷标准
3.1.3 Diode,Melf,MelF,RECT陶磁电容锡膏印刷标准
3.1.4 LEAD PITCH=1.25mm零件锡膏印刷标准
3.1.5 LEAD PITCH=0.8~1.0MM锡膏印刷标准3.1.6 LEAD PITCH=0.7MM锡膏印刷标准
3.1.7 LEAD PITCH=0.65MM之锡膏印刷标准
3.1.8 LEAD PITCH=0.5MM零件锡膏印刷标准3.1.9 Termination Chip & SOT锡膏厚度的标准
3.1.10 IC-零件的锡膏厚度标准
3.2 点胶标准
3.2.1 Chip 1608,2125,3216点胶标准
3.2.2 CHIP 1608,2125,3216点胶零件标准
3.2.3 SOT零件点胶标准
3.2.4 MELM圆柱形零件点胶标准3.2.5 方形零件点胶标准
.3.2.6 MELF,RECT.柱状零件点胶标准3.2.7 MELM柱状零件点胶标准
3.2.8 SOIC点胶标准
3.2.9 SOIC点胶零件标准
3.2.10 Chip 1608,2125,3216,MELF胶点尺寸外观3.2.11 SOIC胶点尺寸外观
4.附录
无。
5.参考文献
制定本标准参考的一些文献,但没有直接引用里面的条文:。
红胶贴片标准

修订状态页次/页数一、目的:明确红胶贴片外观检验标准,为品质判定提供接收和拒收依据二、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的SMT红胶贴片外观检验三、权责:1.工艺设备负责本标准的制定和修改2.检验人员负责参照本标准对产品SMT红胶贴片的外观进行检验3.生产和调试人员参照本标准对产品进行自检或互检四.标准定义:(本标准依据IPC-610D,PCBA检验标准)1.合格:外观完全满足理想状况,判定为合格。
(本标准中,做图片详解)2.允收:外观缺陷不满足理想状况,但满足允收条件,且能维持贴装可靠度,判定为允收3.拒收:外观缺陷未能满足理想状况和允收条件,且影响产品功能和可靠度,判定为拒收1.元件在红胶上无偏移1.胶量适中2.元件与基板紧贴无缝隙 2.元件无偏移3.推力可达标准1.偏移量C≦1/4W或1/4P1.胶量稍多,但未污染焊盘2.元件与基板的间隙不可与元件脚 超过0.15mm3.满足推力要求(P为焊盘宽W为元件宽)1.P为焊盘宽1.红胶溢出至焊盘2.W为元件宽2.元件引脚有胶造成焊性3.C为偏移量下降4.C>1/4W或1/4P 标准允收拒收红胶贴片工艺规范文件名称标准拒收Chip元件红胶贴片示范SOT元件红胶贴片示范A01/2允收修订状态页次/页数一、目的:明确红胶贴片外观检验标准,为品质判定提供接收和拒收依据二、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的SMT红胶贴片外观检验三、权责:1.工艺设备负责本标准的制定和修改2.检验人员负责参照本标准对产品SMT红胶贴片的外观进行检验3.生产和调试人员参照本标准对产品进行自检或互检四.标准定义:(本标准依据IPC-610D,PCBA检验标准)1.合格:外观完全满足理想状况,判定为合格。
(本标准中,做图片详解)2.允收:外观缺陷不满足理想状况,但满足允收条件,且能维持贴装可靠度,判定为允收3.拒收:外观缺陷未能满足理想状况和允收条件,且影响产品功能和可靠度,判定为拒收1.元件装贴无偏移1.元件无偏位2.胶量足满足要求 2.胶量标准3.元件推力可满足要求1.偏移量C≤1/4P1.偏移量C≤1/4P2.胶量足,无溢胶 2.推力满足要求1.元件偏移严重,拒收 1.P为焊盘宽度2.W为引脚宽度3.C为偏移量4.C>1/4P二极管1206尺寸元件红胶贴片示范允收允收拒收拒收SOIC元件红胶贴片示范标准标准文件名称红胶贴片工艺规范2/2A0W P。
SMT红胶板炉前外观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版 本:文件名称一 目的:
二 适用范围:
三、工作步骤
四、工艺标准
1、标准贴装
2、 不良标准
注意事项
作成部门
③编写/日期
②审核/日期
①批准/日期修订次数修 订日 期审 核日 期2.作业时必须配戴防静电手套和防静电带, 并确保工作台面、工具、设备和环境清洁、整齐
3.如果客戶對某些項目有特殊要求和规定的,則按照客戶的標准執行判定;
XDD/ZZ-0016
A.3
SMT 红胶板炉前外观检验标准第 1 页 共 1 页
检查SMT产品外观工艺是否合格。
适用于我部SMT车间。
1、按照下列标准,仔细检查炉前产品;
2、产品检查好后,将产品放入指定的回流炉中;
3、出现不良品时及时反馈给当班管理人员或工程技术员处理;
4、把不良品用镊子校正维修,并填写《手放件记录表》。
1.对空PCB板,对角线少于150MM的变形不超过0.8%,对角线大于150MM的板变形不超过1%;。
SMT表面贴装检验标准

≤0.2mm
≤t
厚Hale Waihona Puke T宽度W长度L标准: 元件表面无任何损伤痕迹,不能有元件表面的丝 印不清楚或损伤。
限度接受标准: ①焊端金属部任何一边缺损不能超过宽度(W)
和厚度(T)的25% ②主体部分裂口或裂纹不能超过宽度(W)和
厚度(T)的25% ,长度(L)的50%,且不 能有性能上的影响。
≥1/4D
W
标准: 位置:IC脚在焊盘的中心。
限度接受标准: ①IC脚侧偏出焊盘边缘的部分不超过IC脚宽度的
1/3; ②IC脚的中心点在焊盘的边缘。
≤1/4W
中心点在焊
盘的边缘
≤1/4W
t
标准:元件焊端紧贴于焊盘表面
限度接受标准: ①普通电阻、电容、二极管等长方形元件上浮 (焊端底距离焊盘表面)的高度不超过0.2mm; ②IC类元件脚浮(翘)起(焊端底部距离焊盘
SMT表面贴装检验基准
1.位置:红胶水在焊盘间的正中心。
焊接位置
R39
焊接位置
R39
焊接位置
R39
焊接位置
R39
限度接受标准:红胶水印刷偏移但未靠近焊盘的 边缘,且在贴片后红胶水不会外溢到焊盘上。
焊接位置
R39
焊接位置
R39
拒绝接受标准:红胶水粘到焊盘上或在贴片 后红胶水外溢到焊盘上。
焊接位置
③不相连的两点或焊端有焊锡相连不可接受。
103
103
103
锡桥
标准:
1/4 H < h< H(OK)
元件焊脚上锡高度h要大于元件高度H的1/4而小
于元件高度H或上锡高度H>0.5MM 。
SMT红胶板炉前外观检验标准

四、工艺标准
1、标准贴装
2、不良标准
五、其它检查项目
5.1 PCB板变形:
5.1.1对空PCB板,对角线少于150MM的变形不超过0.8%,对角线大于150MM的板变形不超过1%;
5.1.2只有SMT元件的板变形标准为不超过1%。
5、2 PCB板脏:
5.2.1板上任何地方都不可有胶纸粘过痕迹或其它异物;
smt红胶板炉前外观检验标准生效日期20071210标准类文件文件编号文件版本a1第2页共3页五其它检查项目5
一、目的
检查SMT产品外观工艺是否合格。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电子事业部SMT车间。
三、工作步骤
1、按照下列标准,仔细检查炉前产品;
2、产品检查好后,将产品放入指定的回流炉中;
3、出现不良品时及时反馈给当班管理人员或工程技术员处理;
5.2.2板上任何地方都不可有松香及其它残留物(按键开关或特殊性材料不可用冼板水清冼);
5.2.3金手指位不可有胶水或其它异物。
5.3PCB板、元器件本体表面不可有裂缝、缺损、文字丝印不统一等异常(如元件断裂、缺损、脱脚等外观不良)。
SMD成品入库出货检验规范

项目
检验项目
判定基准
缺点等级
备注
1
型号不符
成品与流程单,包装标签上的型号不符
CR
2
混料
不同规格与产品相混在一起
CR
3
拉力测试
反方向180度测试热熔带与载带拉力30-90g
MA
4
胶体松脱
胶体与白盖不密合,有松动裂纹现象
CR
5
侧、反、翻极性反
SMD经测试包装后,料带孔内的材料正负极排列方向不一致
切割后的成品超过SPEC
MA
13
杂 物
发光区杂物与黑点不得大于晶片的1/3.PPA上的杂物及黑点可接受.
MA
14
气 泡
胶体底部气泡不得大于晶片的1/2,发光区不能有气泡.
MA
15
胶体受损
胶体内部龟裂,表面有凹陷及四角有损坏等现象
MA
16
漏 包
包装带里遗漏包装的情形超出1/1000
MI
17
标签不符
1、成品使用标签纸颜色与要求不符
6.4 核对数量:每卷之数量必须与标准器上数量相符误差允许±1PCS前后载带需≧0.5m。
6.5 OK则在【入库单】上签名确认,NG则退回生产线重工。
7. 电性检验
项次
检验项目
判定基准
缺陷等级
备注
1
开路
短路
依测试条件进行点亮测试不发光之产品
CR
测试条件依照分BIN之驱动条件
2
IR
漏电流大于1uA
CR
3.3 若客户有特殊要求以客户要求为准。
4. 辅助器具
4.1 显微镜。
4.2 游标卡尺。
4.3 LED测试仪。
SMD成品分光编带检验规范

检验标准SMD成品分光编带检验规范文件编号
REV 版B
PAGE页 2 of 2
4 胶体受损有胶体与PPA松动或胶体表面有
胶龟裂脱离
MA
5 铜箔受损铜箔不可以有一点受损MA
6 漏包料带孔内无材料MA
7 胶体或PIN
脚脱落
胶体与PPA脱落或胶体表面脱落,
PPA白盖与支架脱落
CR
8
侧包、反
包、翻包、
极性反
包装孔内有侧放、反放、翻放和
极性反放
MA
9 拉力测试反方向180度测试拉力30-90g MA
10 封带偏移两边偏移量≤1/4封口宽度MA
11 封带破损不可有封带破损MA
12 压痕不均封带两边压痕宽不一致MI
13 封带烫伤上封带中间有烫伤MA
14 色区回BIN
率
跑回BIN 同一BIN(X/Y)回BIN
率≥85%,且不在色区内部分需
整体往下/往上不高于1/3个色区
MA
15 电压不均超出电压档位范围0.05v MA
16 漏电反向7V下不能大于3UA或
反向5V下不能大于1UA
MA
17 色差目视同BIN不可有明显色差M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不同尺寸、不同形状元件点胶数及一般要求:
1-1针对0603以及更小型号之元件点胶点数一般
为1点,点胶位置以元件正常贴装时可以粘附,
并且不影响元件上锡性为允收。
(如图一)
图一
1-2针对玻璃二极体和0805、1206型号元件点胶
点数一般为2点,点胶位置以元件正常贴装时可
以粘附,并且不影响元件上锡性为允收。
(图
二)
图二
1-3针对较小体积IC及长方形元件、1206型号以
上元件点胶数一般为3点,点胶位置以元件正常
贴装时可以粘附,并且不影响元件上锡性为允
收。
(图三)
图三
1-4体积较大IC点胶点数在4个以上,点胶位置以元件正常贴装时可以粘附,并且不影响上锡性为允收。
(图四)
2 chip 0603、0805、1206点胶规格示范
2-1标准(PREFERRED)
2-1-1胶并无偏移。
2-1-2胶量均匀。
2-1-3胶量足,推力满足SMT红胶推力测试SOP。
(图五)
2-2允收(ACCEPTABLE)
2-2-1 A为胶中心。
B为锡垫中心。
C为偏移量。
P为焊垫宽。
C<1/4P
2-2-2 胶量均匀。
2-2-3 胶量足,推力满足SMT红胶推力测试SOP。
(图六)
图四
五
图五
图六
2-3拒收(NOT ACCEPTABLE)
2-3-1胶量不足。
2-3-2两点胶量不均匀。
2-3-3推力不满足SMT红胶推力测试SOP。
(图七)
3 CHIP 0603、0805、1206零件贴片规范
3-1标准(PREFERRED):
3-1-1零件在胶上无偏移。
(图八)
3-2允收(ACCEPTABLE):
3-2-1 C为偏移量。
W为元件宽
图七图八
P 为焊垫宽。
横、纵向偏移量C<1/4W 或T<1/4P
3-2-2零件引脚延伸至焊盘上的部份的宽度(J)不小于
3-2-3零件引脚和焊盘用于吃的空间(T)最少是SMD 零件厚度(H)的 45%.
(图九)
3-3拒收(NOT ACCEPTABLE ): 3-3-1 P 为焊垫宽 W 为零件宽 C 为偏移量
横、纵向C>1/4W 或1/4P
(图十)
4 SOT 零件点胶规范 4-1标准(PREFERRED ) 4-1-1胶量适中。
4-1-2零件无偏移。
4-1-3胶量正常,推力满足SMT 红胶推力测试SOP 。
(图十一)
图十
图十一
4-2允收(ACCEPTABLE)
4-2-1胶稍多但未沾染PAD与焊锡LEAD。
4-2-2胶量正常,推力满足SMT红胶推力测试SOP。
(图十二)
图十二
4-3拒收(NOT ACCEPTABLE):
4-3-1溢胶,造成焊性不良。
(图十三)
图十三
5 MELF 圆柱形零件点胶规范
5-1标准(PREFERRED)
5-1-1胶量正常,直径1.2mm~1.5mm之
间。
5-1-2胶高度在0.7mm~0.92mm 之间。
5-1-3两胶之间恰有约10%零件外径之间隙。
5-1-4推力满足SMT 红胶推力测试SOP 要求。
(图十四)
5-2允收(ACCEPTABLE ) 5-2-1胶的成形不甚佳。
5-2-2胶稍多,但不会造成溢胶等有害品质问题。
(图十五) 5-3拒收
5-3-1胶偏移量>1/4W 。
5-3-2溢胶,致沾染锡垫影响焊性。
(图十六)
图十四
图十五 图十六
6 Rectangle(方形)零件贴装点胶规范
6-1标准(PREFERRED)
6-1-1零件无偏移。
6-1-2胶量足,推力满足SMT红胶推力测试SOP 要求。
(图十七)
6-2允收
6-2-1 P为焊垫宽
W为零件宽
C为偏移量
横、纵向C>1/4W或1/4P
6-2-3胶量足,推力满足SMT红胶推力测试SOP 要求。
(图十八)
W P
C
图十七
图十八
6-3拒收
6-3-1胶量偏移量1/4W以上,一点偏离零件之外。
6-3-2推力不能满足SMT红胶推力测试SOP要求。
(图十九)
7 MELF RECT柱状贴片元件点胶规范
7-1标准(PREFERRED)
7-1-1两点胶均匀且清楚。
7-1-2胶点直径在1.25mm~1.62mm间。
7-1-3推力满足SMT红胶推力测试SOP要求。
(图二十)
7-2允收
7-2-1胶的成形不甚佳。
7-2-2胶稍多,但不会造成溢胶等有害品质问题。
(图二十一)
图十九图二十
7-3拒收
7-3-1溢胶沾染锡垫。
7-3-2胶点模糊成型不佳,胶量偏多。
(图二十二)
8 MELF 柱状贴片组装规范 8-1标准(PREFERRED ) 8-1-1零件无偏移。
8-1-2推力满足SMT 红胶推力测试SOP 要求。
(图二十三)
8-2允收(ACCEPTABLE )
C
图二十一
图二十二 图二十三
8-2-1 P为焊垫宽
W为零件宽
C为偏移量
横、纵向C<1/4W或1/4P 8-2-1胶量足,无溢胶。
(图二十四)
8-3拒收(NO ACCEPTABLE)8-3-1横、纵向C>1/4W或1/4P (图二十五)
9 SOIC点胶规范
9-1标准(PREFERRED)
9-1-1胶量均匀。
9-1-2胶成形好,直径
P
W
W 图二十四
图二十五
1.25mm~1.62mm,高度0.92mm。
9-1-3胶无偏移。
(图二十六)
9-2允收(ACCEPTABLE)
9-2-1胶量偏多,但溢胶未污染锡垫。
(图二十七)
9-3拒收(NOT ACCEPTABLE)
9-3-1溢胶沾染锡。
9-3-2溢胶沾染测试孔。
(图二十八)图二十六图二十七
10 SOIC贴片元件组装规范
10-1标准(PREFERRED)
10-1-1零件无偏移。
10-1-2胶量均匀。
10-1-3推力足,满足SMT红胶推力测试SOP要求。
(图二十九)
10-2允收(ACCEPTABLE)
10-2-1 W为零件宽。
C为偏移量。
C<1/4W。
10-2-2推力满足SMT红胶推力测试SOP 要求。
(图三十)
10-3拒收(NOT ACCEPTABLE)
C
W
图二十八
图二十九图三十
10-3-1 C>1/4W
(图三十一)
图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