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检验规范
ISO13485-2016来料检验标准

1.目的:
规范来料之检验标准,使之符合产品质量要求,减少因原材料不
良造成的返工、返修及人力工时的浪费。
2.范围:
本公司产品所需的所有原材料的来料检验。
3.职责:
质检员:负责对原物料的验证并保存相关记录。
仓管员:负责对供应商的物料名称、数量进行核对。
4.工作内容:
本公司材料进厂依据《医疗器械管理条例》的要求,要求所有原材料供应商均须持有医疗器械合法资材(医疗器械注册证),来料检验只需对相关规格、型号等进行验证
4. 1核对材料供应商是否有登录在采购发文的《合格供方一览表》中,若未登录拒收;
4. 2核对供应商出厂检验报告,并对照物料包装或标签上的厂名、品名、规格、数量进行仔细核对;
4. 3 以目视检验其色泽及外观是否符合要求;
4. 4 需要提供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原材料有XXX、XXXXX、XXX合金等;
4. 5 需要提供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辅助材料有石膏溶解剂、齿科用分。
ISO13485 血氧探头成品检验规范

6.1.5总长度:用通用量具检测产品外观尺寸。产品的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偏差应在允许的范围内。
6.2技术要求
用血氧模拟器、多参数监护仪检查。
6.2.1 SpO2测试范围与测试精度:
a、SpO2测试范围:应不小于70%~100%范围
b、SpO2测试精度:在90%~100%时,公差应为±2%; 在70%~89%时,公差应为±3%。
6.2.2 脉搏速率测试范围与测试精度:
a、脉搏测试范围:应不小于20 bpm ~250bpm;
b、脉搏速率测试精度:±3 bpm。
6.3包装方式
用目测及操作检查外观及结构。
6.3.1 外箱包装
a、外箱正﹑侧麦头印刷内容正确无误,箱号正确。
b、外箱外观良好,无破损,封口方式及打包方式正确。
c、外箱内彩盒数量正确无误,摆放方式正确
接收水准:普通项目(6.1、6.2、6.3):Maj:0.65,Min1.0;特殊项目(6.4)0收1退。
6.检测规程
6.1外观
用目测及操作检查外观及结构。
6.1.1产品外观应颜色均匀、表面光滑、无破损、划伤、变形等缺陷;
6.1.2插头、电缆和探头应无明显机械压痕,金属部分应无锈迹;
6.1.3产品接触件应紧固无松动;
7.2 质量部检验合格,由仓库管·理员办理入库及交付手续;
7.3未完成全部出厂检验项目的产品不得放行和交付使用;
7.4不合格的成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办理退货手续。
8.退货成品的检验
已放行交付的成品退回仓库时,销售部填写《退货单》,交质量部进行重新检验,合格品才能入库和交付,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ISO9001-2015过程检验管理规范

过程检验管理规范
(ISO9001:2015)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了有效地控制生产过程中的产品,防止不合格的在制品流入下一道工序,确保生产的产品符合技术及合同规定的要求。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过程中半成品的检验和测试。
2.职责
2.1制造部负责生产过程中半成品的自主检测和测试。
2.2品检课负责过程中巡回检验和检测。
3.程序
3.1制造部各分厂按照每一类产品的《装配工序卡》安排生产。
《总部工序卡》说明的主要内容:控制参数、规格要求、检测标准、检测设备及质控点等项目。
3.2作业员根据《装配工序卡》进行操作,并按规定中的检查要点进行自主检查。
3.3首件检验
3.3.1首件检验: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当生产过程中任一要素发生改变时(如:工艺变更、更换模具、产品的变动、原材料的变更等)重新开始生产后连续3-5只产品所进行的性能、尺寸、材料、外观的检查,以及包装方式的确认等。
ISO9001-2015成品检验取样规范

送检单
在送检批中抽取样品
a.抽检样机需在各垫板平均抽取,若抽检的卡通箱数小于垫板数则可隔一垫板抽取
b.在垫板上随机抽取样本内尽可能均匀分布;若要卡通箱装4PCS成品,该垫板要抽4PCS,则应在该垫板上取两卡通箱而每卡通箱取2PCS检验等方式进行
c.抽样时必需关注到底层的产品,送检成品摆放超过3垫板就必需在其中一垫板的底层中抽取.
QA检验员
送检单
产品标识
QA在送检批中抽取检验样本后,将送检送中的“待检验”标识改为“正在检验”的标识
QA检验员
送检单
成品检验
安照成品检验对被抽取的产品进行检验
QA检验员
成品检验报告单
检验判定
检验合格打单入库、检验判定为不合格则需工程部PE及生产方的组长对不良品作共同确认.,确认检验判定正确后该批不良品安MRB流程处理.
成品检验取样规范
步骤
作业内容
管理要点
相关部门
使用窗体
产线送检
已完成生产同一型号之产成品数量在280-500PCS之间,产线填写送检单标识成品待检验然后将送检单送到品保QA进行成品检验.
包装组
QA组
送检单
根据抽检数数制定抽检计划
依据成品检验标准查出AQL允收值和送检数查核MIL-STD-105E抽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准制定抽检数量和MA允收数拒收数及MI允收数拒收数.
品管工程组装
成品检验报告单
制定:审核:批准:
ISO9001-2015检验测量设备免校规范

检验测量设备免校规范
(ISO9001:2015)
1.0目的:
确保在生产、检查工序内运用的计量器具合格。
2.0范围:
适用本公司《检验、测量、试验设备控制程序》中C类检测设备。
3.0有CMC标志的免校正控制方法:
3.1使用有CMC标志的计量器具(国家计量主管部门已按计量法规的标准
对计量器具进行控制及产品质量认可);
3.2使用有CMC标志的计量器具自使用之日起一年内可免校正;
3.3《检测设备周期校定计划》上标明该仪器免校正;
3.4若玻璃类计量器具有损坏或刻度不清时,则需由使用部门申请更换,
由计量工程师给予新的编号;
3.5标志式样 MC 。
4.0新购计量器具的免校正控制:
4.1新购计量器具有可追溯至国家/国际标准的出厂合格证明书/声明时,
自投入使用之日起,一年内免校正;
4.2在《检测设备周期校定计划》中说明新购免校正的须说明下次校正日期;
德信诚培训网
4.3如出现没有CMC标志的玻璃类计量器具,须用CMC标志的器具进行校正;
4.4新购或有CMC标志的计具器具自投入使用之日起满一年时,应进行校正;
4.5曝光尺每年更换一次(或根据使用磨损情况)不用校正。
5.0所有免校正的检测设备由计量工程师在设备上贴“合格”标识。
6.0相关文件:
6.1《检验、测量、试验设备控制程序》
7.0相关记录:
7.1《检测设备周期校定计划》
ISO9001-2015内审员升级培训(100元) ISO9001-2015内审员培训(200元) :。
ISO13485-2016过程检验标准

7
铸造/喷砂
在喷砂机中进行喷砂处理,彻底清除附在铸件上的包埋材料
目测
8
0.3打磨/车金
车金的工作任务就是按照一定的工艺要求对铸造体的进行上瓷
卡尺
9
瓷牙上OP
均匀不要太厚
目测
10
@瓷牙上瓷
均匀不要太厚
目测
11
修形态/车瓷
在包瓷的基本形态上经过精细的打磨,以制作出符合要求的修复体,并进行上釉,抛光
1.目的:
规范所以半成品,成品的制作流程检验方式,确保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降低产品不良率。
2.适用范围:
使用于公司在制半成品的过程中不间断抽查检验。
3.职责:
质量部负责依照本标准,依据制作流程检验标准进行各工艺巡回检查。并填写制程检验记录。
4.作业内容:
烤瓷-各工序控制项目管制表:
序号
控制项目
控制点
放大镜
12
瓷牙上釉
依所客户要求颜色对照比色板
比色板
13
打亮/抛光
调合、磨平、磨光
放大镜
批准
编制
日期
使用工具
1
做DIE/模型初检
看工作流程单与物品是否安全;看医生要求设计,检查所有具有模型
目测
2
做DIE/种钉
稳固不要有松动
目测、手动
3
做DIE/修型
准确判断边缘线
手术刀片
4
涂擦分离剂
厚薄均匀
测仪
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腊
用铸造腊雕刻出基底的内冠的形态、厚度为0.3-0.5mm
卡尺
6
@铸造
选择铸造材料,选择铸造方法,选择金属熔解,热原铸造清理铸件
ISO13485体系加速老化试验检验规范

加速老化试验检验规范1. 目的:建立一个产品高温加速老化试验的标准操作方法,规范及指导检验员的检验及试验操作。
2.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的稳定性考察及产品有效期的验证及确认。
3. 术语和定义:无4. 职责:质量部负责实施。
5. 内容:5.1需要的仪器设备:老化试验箱5.2试验条件:温度60℃5.3操作程序:按老化试验箱操作规程操作,将温度控制在60℃,恒温。
5.4加速老化时间的计算方法计算公式:AAF = Q10【(TAA-TRT)/10】AAT = RT / AAF其中:AAF:加速老化因素AAT:加速老化时间RT:实时老化;样品在周围环境的储存时间TAA:加速老化温度(试验温度)TRT:环境温度= 温度增加或减少10℃的一个老化因素Q10=2.0,环境温度=23℃,试验温度=55℃示例:Q10AAF=2.0(55.-23)/10AAF=2.03.2=9.19AAT=365天/9.19AAT=39.7天=12个月(等效的实际时间)5.5 试验方法:5.5.1 取试验样品置于老化试验箱内,设置试验温度为60℃,保持n天加速产品老化。
5.5.2 加速老化期间需定期(1次/周)对试验样品外观进行检查并记录结果。
5.5.3加速老化结束后,取出产品于常规环境中放置至室温,一周内对产品进行各项性能检测。
5.5.4试验项目及要求5.5.5按相应的试验方案规定的或引用的标准执行。
5.5.6 无特定试验方案或项目要求的,加速老化后考察项目及要求应按该产品的执行标准(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产品注册标准或产品技术要求等)进行试验及判定。
5.6常规环境老化对比试验5.6.1 在对产品有效期验证或确认时,应同时进行该产品常规环境的实时老化对比试验。
5.6.2 试验方法:取试验样品于常规环境下贮存至产品标识有效期(或计划有效期)后一个月内对产品进行各项性能检测。
6.相关文件ASTM F 1980-2002无菌医疗设备包装加速老化标准指南老化试验箱操作规程7.相关记录检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记录老化试验样品测试报告。
ISO22000:2018程序文件-检验工作管理规范

检验工作管理规范1.目的:为了规范质检部的检验工作,特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质检部的检验工作。
3.职责:质检部检验人员负责本规程的编制;4.质检部经理负责本规程的审核、批准;5.质检部取样、检验人员负责按照本规程执行。
6.程序:7.着装8.检验员开始工作时,应着工作服、工作鞋,离开工作岗位时应脱下工作服、工作鞋。
9.检验员到车间或仓库取样时,若取样地点有特殊的着装要求,应按其要求着装。
10.检验工作程序11.取样12.生产车间及仓库,对需检验的样品应及时填写《请检单》送质检部。
取样人员可每天早上主动与其联系,及时做好检验准备工作。
13.取样人员取样时应进行现场核对,检查样品名称、批号、数量等是否与请检单一致,样品包装是否完整,有无污染等;如有差异时,应拒绝取样,及时向请检人及质检部经理反映。
14.取样应按照有《物料取样标准操作规程》或其他有关规定进行。
15.检验前准备16.取样人员将取好样品及请检单、取样记录一并交检验组长,组长核对样品与请检单描述一致无误后,将样品情况填写在检验台帐中。
17.检验组长向质检部文件管理员领取空白原始记录、空白检验报告单。
然后将样品及空白原始记录分发给检验员。
18.检验员检查检验需用到的仪器设备应清洁、在校验有效期内、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19.检验20.检验员按照待检物料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检验,当天检品一般当天完成。
检验过程中,必须按要求填写相应的检验原始记录,全部项目的检验完成后,由检验组长根据检验原始记录得出检验报告。
21.检验依据22.检验标准: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的内控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23.检验操作的工作标准:本公司制定的与检验操作有关的管理规程,包括:玻璃仪器、检测仪器设备、计量器具等的正确操作使用和校验。
24.检验完毕后,检验员将剩余样品、原始记录、请检单一并交检验组长处理。
25.复核与复验26.检验员在样品每一项目的检验完成后,须在检验原始记录中检验者栏内签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规范
工作职责:
①严格按图、按工艺文件、按质量标准进行工序检验,使工序质量进一步提高。
②负责进料检验、制程检验、成品检验。
对关键零件的主要项次进行重点抽验。
③负责填写各类抽查记录表,搜集质量异常情况,并报告主管领导,共同分析处理质量问题。
进料检验:
①对板料的外形尺寸、厚度、数量按采购要求抽检。
②对材质的检定以供货商提供的质量保单为准。
③对外加工零部件按提供的图样抽检或根据装配的实际使用效果判定。
制程检验:
①对关键零部件、主要技术项目进行重点首检和巡检并记录于表。
②下料、冲剪、折弯工序的上下公差以“0.5”毫米内为合格;对角线误差在“1”毫米以内为
合格。
③孔类工序的上下公差在“0.2”毫米以内为合格,位置尺寸在“0.5”毫米内为合格。
④焊接工序要求焊点牢固、平整。
焊接后的座标尺寸在“1”毫米内为合格。
⑤磷化工序以无锈斑,磷化层清晰均匀为合格。
⑥喷涂工序外观平整光泽,膜厚在0.5~0.7毫米内为合格。
耐冲击性、柔韧性、表面硬度、固
化条件以供货商提供品质保单为准。
成品检验:
①外观平整、整洁、无伤痕、涂膜无脱落现象。
②活动部位缝隙匀称,开合时无阻尼现象。
③各类“五金”配件、工厂商标齐全。
④外包装必须牢靠。
⑤检验合格后,附上合格标签。
进料检验规范
一、目的
制定进料检验施行的规范,确定来料的品质,数量等符合公司的要求,防止不合格的物料流入厂内。
二、适用范围
2.1原材料
2.2原物料
2.3外加工品
三、检验规范:
3.1对“板料”的外形尺寸、厚度、数量等进行检验,对材质的检验由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书
为参考。
3.2“磷化”原料的材质检验以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书为参考。
3.3“木制家具”按本厂提供的图纸技术要求检验。
3.4“塑粉”检验按供应商提供的样板及质量指标证书为参考。
3.5外加工的“密集书架传装置”按本厂提供的图纸和技术要求检验。
成品检验规范
一、目的
制定最终检验施行的方式,防止不合格的货品流出厂外。
二、适用范围
柜子的成品检验
三、检验规范
3.1外观平整、整洁、无伤痕、涂膜无脱落现现象。
3.2活动部位缝隙匀称,开合时无阻尼现象。
3.3各类“五金”配件工厂商标齐全情况。
3.4外包装牢靠情况。
3.5检验合格后出厂的合格标签。
制订制程检验实施的规范,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及流入下制程。
二、适用范围
2.1质检科负责制程检验
2.2生产人员自主检验
三、职责
3.1严格按图、按工艺文件、按标准进行工序检验,使工序质量进一步提高。
3.2对制程过程的关键零件进行重点检验。
3.3负责填写检验记录表,搜集质量异常情况、并报告主管领导共同分析处理质量问题。
四、检验规范
4.1对关键零部件进行重点首检和巡检并记录于表。
4.2“下料”工序严格按下料清单规格进行检验,公差范围按“剪板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检
验。
4.3“冲压”工序重点检查“下道工序”的折弯公称尺寸;装配用的定位尺寸。
其他公差范围
按“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检验。
4.4“折弯”工序重点检验折弯后长、宽、厚基本尺寸,以及直线度、垂直度。
4.5钻床工序按“钻加工作业指导书”公差范围检验。
4.6焊接工序检验焊点牢固及焊缝的平整。
焊接后的内外形尺寸、座标尺寸及装配用的工艺尺
寸按“点焊”、“电焊、气焊“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检验。
4.7“磷化”工序重点检验磷化层的真伪及有无锈斑。
4.8“喷涂”工序重点检验平整度、光泽度、及膜厚度控制范围。
喷涂层的吸附率按划格检验
为参考。
本厂(0.02毫米)游标卡尺。
二、使用规范
2.1使用者首先应知主尺每小格1毫米,每大格10毫米。
当两脚合拢时主尺上49格恰好等于
副尺上的50格。
2.2副尺每小格等于0.98毫米;主尺与副尺每格相差0.02毫米。
2.3使用时分三步骤:
第一步:读出本寸尺“0”线在主尺多少毫米后面;
第二步:读出副尺上那一条线与主尺上对挤;
第三步:把主尺上尺寸与副尺上尺寸加起来。
2.4量具在使用前必须用干净擦布揩清洁。
2.5不能用精密量具度量毛坯件。
2.6量具使用时不能用力过大。
2.7量具用好后应揩洁,并放在特制的盒内。
2.8量具有效期前一星期必须交质检科回收重新执行校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