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试卷
九年级月考物理人教版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月考物理人教版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 小孔成像B. 平面镜成像C. 彩虹D. 日食E. 月食2.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小孔成像B. 平面镜成像C. 彩虹D. 日食E. 月食3.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A. 小孔成像B. 平面镜成像C. 彩虹D. 日食E. 月食4.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色散?A. 小孔成像B. 平面镜成像C. 彩虹D. 日食E. 月食5.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衍射?A. 小孔成像B. 平面镜成像C. 彩虹D. 日食E. 月食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3.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 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5. 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2.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 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______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 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______入射角。
5. 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______侧。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 简述光的反射现象。
3. 简述光的折射现象。
4. 简述光的色散现象。
5. 简述光的衍射现象。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求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2. 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求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3. 一束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求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4. 一束光从水中垂直射入空气,求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5. 一束光从空气垂直射入玻璃,求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物理人教版试卷九年级【含答案】

物理人教版试卷九年级【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标量?A. 速度B. 力C. 位移D. 加速度2. 在电路中,下列哪个元件对电流有阻碍作用?A. 电阻B. 电容C. 电感D. 电源3.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镜子成像B. 小孔成像C. 水中倒影D. 放大镜成像4. 下列哪个物理学家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A. 牛顿B. 爱因斯坦C. 伽利略D. 阿基米德5.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A. 频率B. 振幅C. 波长D. 相位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
()3.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4.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
()5.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m/s。
2. 功率的计算公式是______。
3.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的______。
4.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______m/s²。
5.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
2. 解释什么是电阻。
3. 描述光的反射现象。
4. 说明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5. 解释什么是电磁感应。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物体质量为2kg,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力10N,求物体的加速度。
2. 一个电阻为5Ω的电阻器,两端电压为10V,求通过电阻器的电流。
3. 一束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水中,求折射角。
4. 一个物体从高度为10m的地方自由落下,求落地时的速度。
5. 一个闭合电路中的磁场强度为0.5T,导体长度为0.2m,在磁场中运动速度为10m/s,求感应电动势。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物体在斜面上滑动的受力情况,并计算物体沿斜面向下滑动的加速度。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综合测试卷-附答案(考试时间:85分钟满分:80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如图所示是我国早期的指南针——司南,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柢”指的是司南长柄,司南指南北是由于它受到的作用,司南长柄指的是地理的极。
2.目前,人类利用核能发电的主要方式是(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石油、天然气是(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电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若使用不当,也会带来危害。
在日常用电中要注意开关必须接在(选填“零线”“火线”或“地线”)上;当发现家用电器或电线失火时,必须先,然后再救火。
4.如图所示,小明在研究电磁铁的过程中,使用两个相同的大铁钉绕制成电磁铁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若将两电磁铁上部靠近,会相互(选填“吸引”或“排斥”);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选填“左”或“右”)端移动时,电磁铁磁性减弱。
5.小红家电能表表盘如图所示,某次小红在帮助妈妈煮饭时,发现家中只有电饭煲工作时电能表指示灯比只有电视机工作时闪烁得快,这是因为电饭煲(选填“消耗的电能”或“电功率”)比电视机的大。
小红经过测量,还发现家中只有电饭煲正常工作时, 5 min内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了200次,则该电饭煲的额定功率是W。
6.新能源太阳灶是一种烧水做饭的器具,太阳灶烧水时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能,将2 kg的水从20 ℃加热到70 ℃,水吸收的热量为J。
[c水=4.2×103 J/(kg·℃)]7.小明利用标有“6 V 3 W”的灯泡L1和“6 V 6 W”的灯泡L2进行实验,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若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中,该电路消耗的最大总功率为 W。
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在另一个电路中,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该电路的电源电压最大为 V。
8.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3 V,小灯泡L的规格“3 V 0.9 W”,滑动变阻器的规格“20 Ω 1 A”,电流表量程为0~3 A。
物理九年级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物理九年级试卷人教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标量?A. 速度B. 力C. 位移D. 加速度2.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成平方关系D. 无关3.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 小孔成像B. 水中倒影C. 放大镜成像D. 日食4. 下列哪种情况摩擦力最大?A. 滑动摩擦B. 静止摩擦C. 滚动摩擦D. 以上都不对5. 关于电流,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荷向负电荷流动B. 电流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无关C.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D. 电流的方向是由负电荷向正电荷流动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3.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4.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成正比。
()5.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将保持静止状态或____状态。
2.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m/s。
3.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的____。
4.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____能。
5.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 什么是光的折射?3. 简述欧姆定律的内容。
4. 什么是功?5. 简述杠杆的分类及特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²,求物体在第3秒末的速度。
2.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为30°,求入射角。
3. 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阻器与一个电阻为20Ω的电阻器串联,接在电源电压为6V 的电路中,求通过每个电阻器的电流。
4. 一个物体从高度为5m的地方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5. 一个杠杆,动力臂为2m,阻力臂为1m,阻力为10N,求动力大小。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物理期末考试(2份,含答案)

九年级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如图,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橡皮塞冲出试管口,这个过程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哪一个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是相同的()A. 吸气冲程B. 压缩冲程C. 做功冲程D. 排气冲程2.在相同加热条件下分别对等质量的a、b两液体加热(如图甲),根据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两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
不计热量损失,则结合图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a液体的比热容大于b液体的比热容B. 加热相同的时间,a液体温度升高的比b液体温度升高的多C.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D. 将其中一煤油灯中煤油换成等质量的酒精可以比较燃料的热值3.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不带电的验电器A和B,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A的金属球使之带电,再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的金属球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A金属箔的张角减小B. A中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棒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C. A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B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D. 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A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4.如图击剑比赛中,甲的剑击中乙的导电服,乙头顶上的指示灯就会亮;乙的剑击中甲的导电服,甲头顶上的指示灯就会亮。
这里剑相当于“开关”,选项中能反映上述比赛原理的电路图是()A. B.C. D.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V,L1、L2是小灯泡,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V,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则()A. L2两端的电压为1.5VB. L1两端的电压为3VC. L1与L2的灯丝电阻之比为1:2D. 通过L1与L2的电流之比为1:26.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10Ω,当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a端移到b端,两电表示数变化关系用图乙线段AB表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为10VB.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10欧姆C.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处于a端时电压表示数为2VD.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处于b端时电路总功率为3.6W7.下列有关电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两节串联的新干电池的电压约为3VB. 家用手电筒的额定功率约为100WC. 普通家用照明灯的工作电流约为2AD. 电扇正常工作1h耗电约为1kW·ℎ8.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电阻丝R1和R2(R1<R2)分别密封在两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瓶中装有质量相等的煤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用来探究电流热效应与电流大小的关系B. 闭合开关后,装R1电阻丝的烧瓶中温度计示数上升较快C. 实验中,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比较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D. 将某一烧瓶中的煤油换成等质量的水,可比较煤油和水的比热容9.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正常发光的两盏灯突然都熄灭。
人教版九年级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详解)

期末物理试卷(8)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分)我国颁布实施的《民法典》规定严禁高空抛物,这是由于高处的物体具有较大的(填写一种能量形式的名称),因此高空抛物坠落往往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危害。
2.(2分)在神舟十六号飞船返回舱重返大气层的过程中,返回舱与其周围空气急剧摩擦使返回舱变成一个“火球”,如图所示。
该过程中是通过改变返回舱的内能,导致返回舱的内能急剧增大。
3.(2分)如图所示,生活中常用水作为冬天供暖的暖气片中的循环物质,这是因为水的,相同条件下放出的热量多的缘故。
4.(2分)如图所示,在第19届中国杭州亚洲运动会的开幕式上,首次使用绝对绿色环保的“零碳甲醇”作为主火炬所用的燃料,其热值为2.27×107J/kg,该热值的物理含义是。
5.(2分)如果蒸螃蟹时需要把质量为1kg温度为20℃水烧开(1标准大气压),则烧开这些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J.[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6.(2分)将干燥的丝绸和玻璃棒相互摩擦能使二者都带上电荷,则在二者摩擦过程中(选填“丝绸”或“玻璃棒”)失去电子。
7.(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开关S1由闭合状态变为断开状态时,电压表示数变化了1.2V,电流表示数变为0.2A,则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Ω。
8.(2分)如图所示,在家庭电路中让某用电器单独正常工作2min,观察到接在该家庭电路干路上正常工作的电能表转盘转了120转,则该用电器的额定功率是W。
9.(2分)如图所示的是一款悬浮地球仪,地球仪和底座都具有磁性,该地球仪利用了原理,从而能够悬浮于空中静止或旋转,生动地展现了地球在空间的状态,完美地诠释了科技的力量。
10.(2分)定值电阻甲、乙的I﹣U图像如图所示。
若将电阻甲和乙串联后接在电压为6V 的电源两端时,则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为W。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种物质的比热容可能不相同B.内能大的物体其温度一定高一些C.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D.磁场是由无数根磁感应线组成的12.(2分)如图所示的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大飞机C919在高空中水平匀速巡航的情形,则C919在巡航过程中的()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13.(2分)将锡箔纸剪成了如图所示的形状(其中a、b、c三段的长度相同),然后将M、N分别接在干电池正负两极上构成一个闭合回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哎呀呀!一提到这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我这心里可真是像揣了只小兔子,七上八下的!
你说这物理试卷咋就这么难呢?我拿到卷子的时候,眼睛都瞪大了,这一道道题就像一个个小怪兽,张牙舞爪地等着我去打败它们。
第一道题还算友好,就像是一只刚刚睡醒的小怪兽,迷迷糊糊的,我轻轻松松就把它解决了。
我心里还美滋滋地想:“哼,这试卷也不过如此嘛!”可接下来,我就傻眼了。
那第二道题,就像一只凶猛的大怪兽,我左思右想,抓耳挠腮,就是找不到头绪。
我着急地问旁边的同学:“喂,这道题你会做不?”他摇摇头,一脸无奈地说:“我也正愁着呢!”我心里那个郁闷啊,真想大喊:“这到底是啥题呀,怎么这么难!”
再看看后面的题,更是一个比一个难。
就好比爬山,我刚爬过一个小坡,以为能松口气,结果前面是一座更高更陡的山峰。
特别是那道关于电路的题,那些电线、电阻、电流啥的,在我脑子里搅成了一团乱麻。
我一边画图,一边自言自语:“这电流到底咋跑的呀?难道它还会迷路不成?”
还有那道力学的题目,什么力的分解、合力,感觉就像在玩一场复杂的拼图游戏,可我手里的拼图块怎么都拼不到一起。
我忍不住抱怨:“物理老师啊,您出这么难的题,是要考验我们的智商极限吗?”
好不容易熬到交卷,我感觉自己就像打了一场败仗,垂头丧气的。
和同学们对答案的时候,发现自己错了好多,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不过,经过这次考试,我也明白了,学习物理可不能马虎,得下苦功夫。
就像盖房子,基础不牢,房子肯定盖不高。
我得好好总结错题,多做练习,下次一定要把这些“小怪兽”统统打败!
总之,这次物理月考可真是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教训,我可得加油啦!。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试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生活用电,下列做法可采用的是A.保险丝应该选用电阻率小,熔点高的材料制成B.家庭电路中要用铜丝代替保险丝,这样可以防止断电C.当发现有人触电时,要尽快用手把他拉开D.为了避免有人触电,也不断电,家庭电路中不宜同时使用几个大功率的用电器2.下列四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A.用湿布擦点亮的台灯灯泡B.用湿手扳动家庭电路中的开关C.发生触电事故时应首先切断电源D.在有绝缘外皮的通电导线上晾衣服3.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
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 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安全带控制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将亮起,当系上安全带时,安全带控制开关S2闭合,指示灯熄灭。
则图中电路图设计最合理的是A.B.C.D.4.如图所示是拍摄机动车辆闯红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光控开关接收到红灯发出的光会自动闭合,压力开关受到机动车的压力会闭合,摄像系统在电路接通时可自动拍摄违章车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机动车只要驶过埋有压力开关的路口,摄像系统就会自动拍摄B.只有光控开关和压力开关都闭合时,摄像系统才会自动拍摄C.只要光控开关接收到红光,摄像系统就会自动拍摄D.若将光控开关和压力开关并联,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5.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若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内能,则铁块的()A.温度升高较少B.末温较低C.内能增加较少D.内能较小6.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接到a时,电压表示数为6V,开关S接到b时,电压表示数为4V,此时灯L1两端的电压为()A.2V B.4V C.6V D.10V7.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用钛合金制人造骨B.用铁丝代替熔断的保险丝C.废旧电池随便丢弃D.发现有人触电马上用手把他拽走8.下列对相关物理量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8dm B.晚上做作业时所用的小台灯的额定功率约为1kWC.中学生50m跑步的成绩约为8s D.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9.在如图所示的文具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剪刀B.塑料尺C.橡皮擦D.透明胶带10.某测量仪器及其控制电路如图所示.仪器的等效内阻为100欧,正常工作电流范围为100~300mA,电源电压为30V.控制电路由两个滑动变阻器组成,为了快速准确地调节仪器的工作电流,应选用哪一组变阻器A.R1=1OO欧,R2=10欧B.R1=200欧,R2=20欧C.R1=100欧,R2=100欧D.R1=200欧,R2=100欧二、填空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页脚 四中2016-2017学年度九年级第二次半月考试卷物理卷考试围:第13、14、15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韦天续一、单项选择题(第小题3分,共18分)题号 1 2 3 4 5 6选项1.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 .不锈钢直尺B .物理课本C .绘画橡皮D .塑料刻度尺2.如图所示的用电器中,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3.在清水中放入一小勺糖后,不搅动水也会变甜.这一现象说明 ( )A .分子间有斥力B .分子有大小C .分子是运动的D .分子间有引力4.关于能量,下列说确的是( )A .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不可以相互转化B .做功的过程一定是物体的能量增加的过程C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永动机总有一天可以制造成功D .只要尽可能减小摩擦,热机效率可以减小,但不可能达到100%5.下述哪种现象不能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来解释( )A .夏天海边的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B .暖水袋的取暖剂是水C .长期运行在盘山公路的汽车要在底部添加一个附加水箱,以便不断向刹车片浇水降温D .水力发电 6.关于比热容,下列说确的是:( ) A .由Q C m t =∆可知,比热容与物质的质量、吸热多少、温度变化大小有关 B.将一铁块分为两半,每一半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12 C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温升高得多 D .生活中往往用热水取暖,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水放出较多的热量,温度不致下降太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7.如图所示是某个四冲程燃机在工作过程中的一个冲程,由图中曲轴的旋转方向可判定这是 冲程,此过程中,将 能转化为 能. 8.如图所示,将一根带电的橡胶棒与验电器上方的金属球接触,验电器的两个箔片开,这是由于箔片上带了 种(选填“同”或“异”)电荷的缘故。
9.台式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散热风扇的扇叶在转动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带上了 ,可以 轻小物体,所以灰尘会附着在扇叶上.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是2.3A ,若通过灯泡L 2的电流是0.8A ,则通过L 1的电流是 A ,两灯的连接方式是 (选填“串联”或“并联”)。
. .页脚11.用燃气热水器烧水,消耗的天然气体积为2m 3(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天然气的热值为3.0×107J/m 3.天然气释放的热量为___________J ;水温越高,其分子运动越_________(选填“剧烈”或“缓慢”)12.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甲、乙是两个演示实验示意图;丙、丁是四冲程汽油机关工作过程中的两个冲程示意图.与压缩冲程原理相同的是 图所示的演示实验;汽油机利用能来做功的冲程是 图.13.“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热值很大.以10倍的关系粗略计算,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J ,若完全被水吸收,可以使 kg 的水从15℃加热至55℃.[c 水=4.2×103J/(kg •℃),q 煤气=4.2×107J/kg].14.某同学参加兴趣小组活动时,连成了如图所示电路,那么,当S 1、S 2都闭合时,发光的灯泡是 ;当S 1断开、S 2闭合时,发光的是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8分)15.夏日的公园,百花盛开,处处飘香;满载游客的过山车,从高处急驰而下;远处的湖面上例映着美丽的景色。
根据描述,请写出任意两个涉及到的物理现象并用物理知识解释。
(1)现象: 解释: 。
(2)现象: 解释: 。
16.我国长征二号F 运载火箭将神舟十号飞船送入太空。
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其头部表面温度会急剧升高,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这是为什么? 四、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7.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连线图,在下面的方框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18.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连线图,在下面的方框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19.请你在图2中画出图1电路的电路图. 五、实验题(每空2分,共20分) 20.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水 60 20 6 45食用油 60 20 6 68(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 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 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 这个物理量来描述.21.(一)如图是“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2)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的 (填“相同”或“不相同”)。
(3)下表是某同学实验中的一组数据:电流表的位置 A B C电流I /A 0.3 0.3 0.5指出上述表格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数值是 A ,(4)如果用I A 、I B 、I C 分别为A 、B 、C 的电流,则三者的正确关系式为: 。
(二)下列是某实验中的三个电路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2)如果上面三个图中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I 1、I 2、I 3 ,请你写出正确的结论表达式: 。
六、计算题(第22小题4分,23小题6分,24小题9分,共19分) 22.质量为0.5千克的铝块温度升高了40o C ,求铝块吸收的热量Q 吸【C 铝= 0.9 ×l03焦/(千克·℃)】. 23.质量为50千克的铜块,温度由30℃升高到50℃,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若是用燃烧焦炭给铜块加热,已知焦炭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只有13%被铜块吸收,需要燃烧多少焦炭?[q 焦炭=3×107J/kg ,C 铜=3.9×102J/(kg℃)]. 24.质量为3吨的某型号专用车在车型测试中,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5.6km ,受到的阻力为重力的0.1倍,消耗燃油1.5×10﹣3m 3(设燃油完全燃烧)。
(ρ油=0.8×103kg/m 3;q 油=4×107J/kg )。
求:(1)专用车受到阻力的大小。
(2)专用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3)专用车的热机效率是多少?四中2016-2017学年度九年级第二次半月考试卷物理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第小题3分,共18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7.;;。
8. 。
9.;。
10. ;。
11.;。
12. ;。
13. ;。
14. ;。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8分)15.(1)现象:解释:。
(2)现象:解释:。
16.答:(二)(1)(2)参考答案1.C【解析】试题分析:塑料、纸、橡皮是绝缘体,钢直尺是导体.故选C.考点:导体;绝缘体.点评:本题考查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对于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可以联系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来记忆,不要死记硬背.如塑料,橡胶,瓷等常用来制作用电器的外壳,以防止触电,它们都是绝缘体;而电线芯用金属来做,因为金属容易导电,是导体.2.B【解析】试题分析:电熨斗、电水壶、电烙铁都是电热器,工作时把电能转化成能;洗衣机工作时,主要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考点:能的转化3.A【解析】在清水中放入一小勺糖后,由于分子是运动的,所以不搅动水也会变甜.选A 。
4.A【解析】解:A 、在一定条件下,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故A 正确;B 、做功的过程可能是物体的能量增加的过程,也可能是另一个物体能减小的过程,如对物体做功,物体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自身能减小,故B 错误;C 、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在机械能的转化中,不可避免地有一定的损失,因此,永动机不可能制造成功,故C 错误;D 、使用机械时不可避免地做额外功,减小绳子与滑轮之间摩擦,机械效率也不可能达到100%,故D 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能量的守恒与能量转化的理解,以及对机械效率概念的理解等,总体难度不大.5.D【解析】A 、因为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小,吸收相同热量,相同质量的沙子比海水温度上升高快,所以感到沙子烫脚,海水却凉凉的,不符合题意;B 、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用水作取暖剂,不符合题意;C 、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人们用水冷却刹车片,不符合题意;D 、水力发电是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与水的比热容无关,符合题意;故选D .6.D【解析】试题分析: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比热容相同;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故选项A 、B 是错误的。
由cmQ t =∆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变化小,而水的比热容最大,故温度变化最小,所以C 选项是错误的,D 选项是正确的。
故本题正确选项是D 。
考点:物质的特性——比热容7.压缩;机械,能【解析】试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结合燃机的做功冲程特点和原理进行分析解答,知道做功冲程和压缩冲程中的能量转化.解:图中的气门关闭,活塞上行,因此这是压缩冲程;在压缩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能.故答案为:压缩;机械,能.【点评】此题考查了燃机的四个冲程,注意从活塞的运动方向和气门的关闭两方面判断.8.同【解析】试题分析: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验电器的两个箔片开说明箔片上带同种电荷。
考点:电荷常识9.电荷;吸引【解析】试题分析:物体相互摩擦可以带上电荷,这是摩擦起电;带电物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解:台式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为保证电脑的稳定性,需要打开主机箱盖除尘,这是因为散热风扇的扇叶在转动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带上了电荷,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所以灰尘会附着在扇叶上.故答案为:电荷;吸引.【点评】本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知识,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10.1.5【解析】试题分析:由电路图可知,L1与L2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通过L1的电路.解:由电路图可知,L1与L2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即I=2.3A,已知通过L2的电流I2=0.8A,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L1的电路:I1=I﹣I2=2.3A﹣0.8A=1.5A.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关键是分清电路的串并联和电流表所测电路元件的判断.11.6×107;剧烈【解析】试题分析:由题知,V=2m3,q=3×107J/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放=qV=3×107J/m3×2m3=6×107 J;水温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