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通性及金属活动性

合集下载

[酸的通性课件]酸的通性

[酸的通性课件]酸的通性

[酸的通性课件]酸的通性(1) [酸的通性]化学《酸的通性》教案一.知识教学点1.酸的分类、命名。

2.酸的通性。

3.金属活动性顺序。

4.pH——酸碱度的表示法。

5.碱性氧化物。

6.中和反应的概念。

二.重、难、疑点及其解决办法1.重点:酸的通性,金属活动性顺序以及溶液的pH值。

2.难点:使学生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掌握一些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

3.疑点:(1)金属活动性顺序。

(2)酸碱性与酸碱度。

4.解决办法:(1)通过复习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概括出酸的通性,既让学生了解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又培养了他们的比较、归纳能力。

(2)通过学生分组做实验8-19,理解金属的活动性是不同的,进一步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3)通过学生自学第三节有关pH值的内容和教师的进一步引导,使学生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

三.教学过程[导入]:复习第二节的内容。

[板书]:一.酸的分类和命名[教师活动]:课前准备一些习题,上课时让学生完成下列习题:[练习]: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HCl、HNO3、H2CO3、H2S、H2SO4、H3PO4[教师活动]:通过学生写出上述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引导学生可按酸的组成情况抓住共性来考虑怎样分类。

酸可以按是否含有氧元素可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或者按电离时能生成氢离子的个数,可以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

两种方法进行分类。

最后从熟悉的含氧酸和无氧酸的名称抽象出酸的命名方法。

[板书]:含氧酸:HNO3、H2CO3、H2SO4、H3PO4(某酸)无氧酸:HCl、H2S、HI、HBr(氢某酸)一元酸:HCl、HNO3、HI、HBr 二元酸:H2CO3、H2S、H2SO4 三元酸:H3PO4二.酸的通性[教师活动]:通过复习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概括出它们的共性——即酸的通性。

[板书]: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活泼金属=盐+水3.酸+碱性氧化物=盐+水4.酸+碱=盐+水5.酸+某些盐=新盐+新碱三.金属活动性顺序[演示实验]:做实验8-19,铜、银、锌、镁、铁与稀硫酸反应,由实验现象讨论其实质,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不同种金属其化学活泼性是不同的,由此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酸

酸酸、碱、盐的初步知识.常见的酸及酸类:1、三酸盐酸硫酸稀硫酸浓硫酸硝酸-⎧⎨⎩-⎧⎨⎪⎪⎪⎩⎪⎪⎪HCl H SO HNO 2432、酸的电离.3、酸的命名和分类.酸的通性. 金属活动顺序表硫酸根离子—SO 42-; 氯离子—Cl 的检验.一、酸、碱、盐的初步知识1、酸例:盐酸—HCl ,硫酸—H SO 24,硝酸HNO 3等,其他或当中均含有氢元素及酸根,一般地:H ++酸根—称为酸.2、碱:例: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钾—KOH ,氢氧化钙—Ca(OH)2等,其组成当中均有金属元素及OH -一般地:金属离子+OH -—称为碱.3、盐:例:氯化钠—NaCl ,硫酸钠—Na SO 24,硝酸镁等,其组成当中均含有金属元素及酸根.一般地:金属离子+酸根——称盐酸.对酸根含氧酸根:,,无氧酸根:,,NO SO CO Cl F S 342322------⎧⎨⎪⎩⎪ 二、常见的酸及酸类:1、盐酸:化学式—HCl(1)物理性质:纯净的盐酸:质量分数量高可达38%,无色有刺激味易挥发的液体,有腐蚀性。

(2)化学性质: ①盐酸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无色酚酞试液滴入盐酸中不变色;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盐酸中变成红色。

②盐酸与活动金属的反应:盐酸分别与活动金属镁、锌、铁的反应事实证明—剧烈程度:Mg Zn Fe >>Mg 2HCl MgCl H Zn 2HCl ZnCl H Fe 2HCl FeCl H 22222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③盐酸与金属氢化物的反应:Fe O 6HCl 2FeCl 3H O 2332+→+除锈 CuO 2HCl CuCl H O 22+→+均生成盐和水④盐酸与碱的反应:Fe(OH)3HCl FeCl 3H O 332+→+红褐色难溶物 黄色溶液 Cu(OH)2HCl CuCl 2H O 222+→+兰色难溶物 绿色溶液均生成盐和水⑤盐酸与盐的反应:AgNO HCl AgCl HNO 33+→+↓AgCl 为白色既难溶于水又难溶于稀硝酸的沉淀CaCO 2HCl CaCl H O CO 3222+→++↑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产物:均生成新的盐及新的酸。

酸的通性pH.ppt

酸的通性pH.ppt

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使石蕊试液呈红色,酚酞试液呈无色
2. 氢前金属+酸(硝酸、浓硫酸除外)→盐+氢气
(置换反应)
3. 碱性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4. 碱 + 酸 → 盐 + 水(中和反应) 5. 盐 + 酸 → 新盐 + 新酸
(复分解 反应)
[课堂练习] 2.现有盐酸、二氧化碳、硫酸铁、氢氧化钠、
碱性氧化物 酸 盐 水
(黑色粉末)
(蓝色溶液)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
A:金属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
4.酸跟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 酸1 + 盐1 → 酸2 + 盐2

HCl + AgNO3 = AgCl↓ + HNO3
H2SO4 + BaCl2 = BaSO4↓+2HCl [设问]
。)
(名称 盐酸 、 氢氟酸 。)
含氧酸(写化学式) H2CO3 、H3PO4。) 名称 碳酸 、磷酸 。)
一元酸(写化学式) HCl 、 HF 。
多元酸(写化学式) H2CO3 、H3PO4 。
二.酸的通性 1.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使石蕊试液呈红色,酚酞试液呈无色
2.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12.已知苹果汗的近似PH值为2.9~3.3,在苹果汁 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示的颜色是( ) B (A)无色 (B)红色 (C)蓝色 (D)紫色
13.下列三种物质,PH值由小到大的是 ( D) A. NaOH溶液、 H2O 、稀H2SO4 B. H2O 、稀H2SO4 、NaOH溶液 C. H2O、 NaOH溶液、 稀H2SO4 D. 稀H2SO4 、H2O 、NaOH溶液

酸的物理性质思维导图

酸的物理性质思维导图

酸的物理性质
常见的酸:浓盐酸、浓硝酸、浓硫酸。

1、浓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

2、浓硝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有强氧化性。

3、浓硫酸———无挥发性。

粘稠的油状液体。

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

有强氧化性。

4、硅酸——化学式为H2SiO3。

是一种弱酸,它的盐在水溶液中有水解作用。

游离态的硅酸,包括原硅酸(H4SiO4)、偏硅酸(H2SiO3)、二硅酸(H2Si2O5),酸性很弱。

5、碳酸——(H₂CO₂)是一种二元弱酸,电离常数都很小。

但也有认为其为中强酸,因为根据无机酸酸性强弱判断式(OH)nROm可判断其酸性与磷酸相似
1。

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紫色石蕊变红色,无色酚酞不变色
2、与金属单质(金属活动性顺序H前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与碱的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5.与碳酸盐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
酸的通性
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1)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紫色石蕊试液或蓝色石蕊试纸遇酸溶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溶液不变色
(2)跟金属活动性顺序表(H)前的活泼金属的单质起置换反应酸+ 金属==盐+ 氢气例:2HCl+Fe=FeCl2+H2↑
(3)跟碱性氧化物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酸+ 碱性(金属)氧化物—→盐+水例:3H 2SO4+Fe2O3=Fe2(SO4)3+3H2O
(4)跟某些盐反应酸+碳酸盐==盐+水酸+盐—→新酸+新盐例:H2SO4+BaCl2=2 HCl+BaSO4↓。

新初三科学暑假培优班第6讲 酸的通性(2)

新初三科学暑假培优班第6讲 酸的通性(2)

第6讲酸的通性(二)【知识要点】一、酸的通性通过比较HCl和H2SO4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种类可知:此类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阳离子全部是H+,这类化合物称为酸。

不同的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H+,所以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酸能使指示剂变色;能与碱反应;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能与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二、金属活动顺序表K,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典型例题】例1、判断下列各组物质能否发生反应,能反应并能产生H2的写出化学方程式,若不反应或不生成H2的说明理由.(1)锌与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铁与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铝与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银与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锌与硝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铜与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锌与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钠与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两包黑色固体,分别是氧化铜和木炭粉,如何鉴别,请写出实验方法和有关化学方程式.例3、“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A.先变蓝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C.先变无色后变红 D.先变红后变紫【经典练习】1.胃液中含有少量酸液帮助消化的酸是()A.稀H2SO4B.稀HNO3C.H2CO3D.稀盐酸2.在盛有少量盐酸的试管中,加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A.有气体生成B.有白色沉淀生成C.有蓝色沉淀生成D.无明显现象3.下列各物质中,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是()A.CaCl2 B.CaCO3C.Ca(HCO3)2D.NH4HCO34.下列各组酸分子中,除氢原子和氧原子之外的非金属元素化合价不相同的一组是()A.HNO3,H3PO4B.H2CO3,H2SO3C.HClO3,HClO D.浓硫酸,稀硫酸5.实验室常用浓硫酸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因为浓硫酸有()A.酸性B.吸水性C.腐蚀性D.氧化性6.氯化氢和盐酸的共同点是()A.都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B.都含有氢原子和氯原子C.都含有氢元素和氯元素D.都含有氯化氢分子7.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变稀,但溶液质量减少的是()A.蒸馏水B.食盐水C.浓盐酸D.浓硫酸8.下列各酸溶液,经敞口存放一段时间后,溶液变稀,但溶液质量增加的是()A.浓硫酸B.稀硫酸C.浓盐酸D.稀盐酸9.下列各酸既是无氧酸,又是二元酸的是()A.硫酸B.氢硫酸C.盐酸D.碳酸10.下列各处理浓硫酸方法正确的是()A.不慎把浓硫酸溅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用大量的水冲洗B.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注入水中,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C.为了使用方便,浓硫酸可以存放在敞开口的容器里D.在10mL量筒里取9mL水,再慢慢地向量筒中注入lmL浓硫酸溶解后配成1:9的硫酸溶液11.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A玻璃 B酒精 C食盐水 D硝酸钾12.盐在水中发生电离的原因是()A电流作用 B水分子作用 C催化剂作用 D自由电子作用13.下列物质中不能通过金属与硫酸反应得到的是()A .FeSO4 B. Fe2(SO4)3C. Al2(SO4)3D. ZnSO414.将金属放到稀盐酸溶液中,反应后溶液质量()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判断15.若各取1克氢气,所需铁镁铝三种金属的质量关系是()A. Fe > Al >MgB. Mg > Al > FeC. Al > Mg > FeD. Fe> Mg> Al16.5.6克不纯的铁(内混有另一种金属)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氢气0.19克,则可判断可能是混入( )A 镁B 铝C 锌D 钙17.某无色溶液中滴BaCl 2溶液时产生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可判断该溶液一定含有( )A .SO 4 B. Ag + C. CO 3 D. Ag +或 SO 4 18.某未知溶液,其实验程序和实验现象如下:写出 A 、B 、C 、D 的化式:A B C D19.18.6克NaOH 和Na 2CO 3的混合物中加入100克稀盐酸刚好反应,产生气体4.4克。

化学课《酸的通性》教案

化学课《酸的通性》教案

化学课《酸的通性》教案《酸的通性》是在学生学习稀硫酸、稀盐酸后对一类物质化学性质的概括,而且是学生第一次概括一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它对学生今后学习“碱的通性”、“盐的化学性质”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培养学生从诸事物的个性中概括出共性并达到认识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以及在教材中的特殊地位,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了解酸的涵义。

2、了解酸的通性(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3、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及其意义。

1、使学生逐步懂得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规律的过程(即从现象到本质)。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般规律有其局限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对教法和学法作如下设计:1、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在教学中采用问题和演示实验为教学情境,配以讲授、讨论、归纳、对比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提问、思考、议论(讨论)、讲解、练习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释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释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才能如期完成教学目标。

因此,教学过程是学生认知过程和情意活动的有机结合。

结合本课的实际,对教学过程作如下的设计:⑴导入→⑵回忆已学知识→⑶归纳酸的通性→⑷分析变化的本质→⑸酸的通性的本质→⑹酸的涵义→⑺巩固练习及迁移(编有酸与金属不能发生反应的题目)→⑻质疑→⑼金属与酸反应→⑽金属活动性顺序→⑾本质→⑿巩固迁移本课的总体设计思想是根据基于现代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学习和记忆基本模式构建的。

信息加工理论的内部过程及以此为基础构建的学习过程可描述如下:信息加工理论的内部过程学习过程(学习事件)①接受器接受刺激①引起注意,确保刺激被接受②通过感觉登记器登记信息②告知学习目标,建立适当的预期③选择性知觉信息,以便在STM中储存③提示从LTM中提取先前学习的内容④通过复述在STM中保持信息④以富有特色的方式呈现材料,确保选择性知觉⑤为在LTM中保存对信息进行意义编码⑤以适当的语义编码指导学习⑥将LTM中的信息提取到STM中⑥引出反应,包括反应生成⑦反应生成并进入效应器⑦提供学习结果的反馈⑧学习结果学习者的环境中⑧评估作业,包括提供学习结果反馈机会⑨通过执行策略对过程实行控制⑨安排多种练习以帮助将来的提取和迁移根据本课实际——教学重点(酸的通性、金属活动性顺序)、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安排两次上述的学习过程(学习事件)以此达到课堂教学重点突出。

酸的通性与特性

酸的通性与特性

酸的通性与特性贵州省黔西县思源实验学校551500 白晋阳在初中化学中,对于酸我们着重学习稀盐酸、稀硫酸和浓硫酸,常识性了解硝酸。

有关它们性质的知识点内容多,反应繁琐,许多同学在学习时,由于没抓住规律而感到不好掌握。

这里,就将酸的通性与特性作一归纳与分析,相信同学们通过一定的练习后一定能够掌握。

所谓通性就是从诸事物的个性中概括出来的带有普遍性的规律,酸溶液中都含有酸解离出的H+,因此酸的通性是由酸溶液中的H+表现出来的:例1:(2009咸宁)常温下,有反应M+酸→N+盐发生,其中M、N不可能是()。

A. Fe、H2B. Fe2O3、FeCl3C. AgNO3、HNO3D. NaOH、H2O解析:本题考查对酸通性的掌握A、若M是Fe,Fe与酸反应生成盐和H2,N是H2,不选;B、若M是Fe2O3,Fe2O3是金属氧化物,能够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则N应是水不是FeCl3故选B;依次可判断C、D符合反应式特点,本题答案B。

例2:(2007雅安)试管内壁附着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A.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B.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C.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留下的红色物质;D.用足量CO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黑色物质。

解析:该题考查对稀HCl化学性质的掌握以及对四个选项中所发生的反应的认识。

A.露置的石灰水会和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难溶物CaCO3,CaCO3能与HCl反应而被除去:CaCO3+2HCl=CaCl2+H2O+CO2↑B.红褐色固体是难溶于水的Fe(OH)3,能与盐酸反应而被除去:Fe(OH)3+3HCl=FeCl3+3H2O。

C.生成的红色物质是铜粉,C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H后,不能与盐酸反应。

D.生成的黑色物质是铁,Fe的金属活动性较强,能与盐酸反应而被除去:Fe+2HCl=FeCl2+H2↑。

答案选C不同的酸,其酸根离子不同,所以酸的特性通常是由酸溶液中的酸根离子表现出来的。

酸的通性

酸的通性

酸的通性 课型:复习 执笔:郝东社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酸的涵义。

2、了解酸的通性(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3、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及其意义。

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对教法和学法作如下设计:1、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在教学中采用问题和演示实验为教学情境,配以讲授、讨论、归纳、对比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提问、思考、议论(讨论)、讲解、练习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释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释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总体思路:⑴导入→⑵回忆已学知识→⑶归纳酸的通性→⑷分析变化的本质→⑸酸的通性的本质→⑹酸的涵义→⑺巩固练习及迁移(编有酸与金属不能发生反应的题目)→⑻质疑→⑼金属与酸反应→⑽金属活动性顺序→⑾本质→⑿巩固迁移教学过程:1、课前导言:学生学习稀硫酸、稀盐酸后对一类物质化学性质,谁能概括出它们共有的性质。

2、出示目标:见前3、精讲点拨:(1)创设问题情境H 2S O 4、H C l 与紫色石蕊试液反应,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H 2S O 4、H C l 在性质上是否还有共同点?学生讨论、归纳H 2S O 4、H C l 的共同点,得出“酸的通性” 1)酸可以使指示剂变色2)酸可以和活泼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可以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4)酸可以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中和实验的做法) 5)酸可以和盐的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 (2)为什么H 2S O 4、H C l 具有共同的性质?引导学生发现反应变化的共同特征(H +的变化) 酸的通性的本质:H +分析内涵,得出结论酸的通性都与酸中的氢离子有关 (3)学生讨论,金属与酸反应金属A组:K、N a 金属B组:Z n、F e 金属C组:C u、H g酸A组:稀H2S O4、稀H C l酸B组:浓H2S O4、稀H N O3结论:1、金属的活泼性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滴加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一种不溶于稀 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证明被检验物质中含有SO42-
Ba(NO3)2 + H2SO4 = BaSO4↓+ 2HNO3
Cl- 的检验方法:
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一种不溶于稀 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证明被检验物质中含有Cl-
AgNO3 + HCl = AgCl↓+ HNO3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1)人体中的胃液是酸的(含盐酸 HCl) 2)常见的水果如柠檬.苹果.杏.橘子等都含 有酸味物质(如柠檬酸)。 3)常见的饮料中大多含有酸味物质。如牛奶 (含乳酸)、雪碧可乐(含碳酸 H2CO3) 4)常见的调味品如白醋是酸的 (含醋酸CH3COOH)
用 途 除锈.干燥剂.精炼石油.制H2 除锈.帮助消化.制H2.CO2
跟酸碱指 示剂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与活泼金
化 属的反应 学 与金属氧 性 化物反应
Zn+H2SO4=ZnSO4+H2↑(实验室制氢气) Zn+2HCl=ZnCl2+H2↑(实验室制氢气)
Fe+H2SO4=FeSO4+H2↑
酸的个性①
溶质的化学式 颜色和状态 敞口后的现象 所具有的特性
浓硫酸 H2SO4 无色液体
浓盐酸 HCl 无色液体
质量增加 冒白雾 吸水.脱水 挥发性
酸的个性②
浓硝酸 HNO3 无色液体
冒白雾 挥发性
浓硫酸 浓盐酸
溶质 不变 减少
溶剂 增加 不变
溶液 增加 减少
质量分数 减少 减少
酸的个性③
检验SO42- 的方法:
总 结?
1.检验Cl-或SO42-时,为什么要加稀HNO3?
目的是除去CO32—等杂质离子的干扰
2.溶液有可能同时存在Cl-和SO42-时,先 检验哪种离子?
应该先检验SO42-(因为Ag2SO4微溶) 3.加什么试剂,具体怎样加?
先加HNO3酸化,再加过量的Ba(NO3)2 检验并除去SO42-,然后加AgNO3
酸都具有一些相同的性质,是因 为酸都可电离出 氢离子 ,但不 同的酸由于 酸根阴离子 不同,故
又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HCl
H2SO4 HNO3
证据 性质 用途
复分解反 应特点:
像这类由两种化合物 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 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Cu(OH)2+2HCl = CuCl2+2H2O
HCl+AgNO3 = AgCl↓+HNO3
Ag2CO3+2HNO3=2AgNO3+H2O+CO2↑
根据酸的通性(即相似的化学性质),分 别写出MgO、Mg(OH)2、MgCO3与稀硝酸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MgO + 2HNO3 == Mg(NO3)2 + H2O Mg(OH)2 + 2HNO3 == Mg(NO3)2 + 2H2O
MgCO3 + 2HNO3 == Mg(NO3)2 + CO2↑+ H2O
判断以下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吗?
非基本反 应类型:
CaCO3+2HCl==CaCl2+H2O+CO2↑ CO2+Ca(OH)2==CaCO3↓+H2O
CH4+2O2==CO2+2H2O CO+CuO==Cu+CO2
请问:以下是复分解反应吗?这些反应有何特点?
Fe2O3+6HCl==2FeCl3+3H2O CuO + H2SO4==CuSO4 + H2O NaOH+HNO3==NaNO3+H2O
Fe+2HCl=FeCl2+H2↑
Fe2O3+3H2SO4=Fe2(SO4)3+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金属去锈
CuO+H2SO4=CuSO4+H2O (金属去锈) CuO+2HCl=CuCl2+H2O
质 与碱反应
中和反应
2Fe(OH)3+3H2SO4=Fe2(SO 4)3+6H2O Cu(OH)2+H2SO4=CuSO4+2H2O
酸的涵义
HCl = H+ + Cl-
HNO3 = H+ + NO3H2SO4 = 2H+ + SO42H2CO3 = 2H+ + CO32-
实质: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 全部都是H+的化合物
NaHSO4能电离出氢离子,是酸吗?
酸的分类 一元酸
二元酸 三元酸 酸的命名
含氧酸 HNO3,CH3COOH,
HClO3,
H2CO3,H2SO4 H2SiO3 H3PO4 某酸
无氧酸 HCl,HF,HBr,HI
H2S
氢某酸
HCl和H2SO4性质比较
浓酸性质
硫酸(H2SO4)
1)无色.黏稠.油状液体 2)吸水性 ---气体干燥剂 3)脱水性(强腐蚀性) 4)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生成H2)
盐酸(HCl)
1)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液体 2)易挥发(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3)有腐蚀性

碱 盐
原因是酸溶液都能电离出共同的阳离子——H+
酸的通性?(以H2SeO4和HBr为例)
①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红____
H2SeO4和HBr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②能与碱反应,生成_盐__和_水___
2NaOH+H2SeO4==Na2SeO4+2H2O Cu(OH)2+2HBr==CuBr2+2H2O
Na2CO3+H2SeO4==Na2SeO4+H2O+CO2↑ K2CO3+2HBr==2KBr+H2O+CO2↑
硝酸的性质
物理性质 挥发性 (瓶口呈现白雾) 化学性质
跟指示剂的反应 使石蕊变红色,使酚酞不变色
跟金属的反应 由于氧化性特强,不生成氢气
跟金属氧化物反应 ZnO+2HNO3=Zn(NO3)2+H2O 跟碱的反应 Cu(OH)2+2HNO3= Cu(NO3)2+2H2O 跟盐的反应 BaCO3+2HNO3=Ba(NO3)2+H2O+CO2↑
③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__盐__和_水__
CuO + H2SeO4==CuSeO4 +H2O Fe2O3+6HBr==2FeBr3+3H2O
④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__盐___和_氢__气__
Zn + H2SeO4==ZnSeO4 +H2↑ Fe + 2HBr== FeBr2 + H2↑
⑤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__新__盐__和_新__酸___
Fe(OH)3+3HCl=FeCl3+3H2O Cu(OH)2+2HCl=CuCl2+2H2O
与盐反应
BaCl2+H2SO4=BaSO4↓+2HCl (BaSO4不溶于稀HNO3, 用于检验 SO42-)
AgNO3+HCl=AgCl↓+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