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新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合集下载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阳光教案(知识点+练习) 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阳光教案(知识点+练习) 华东师大版

第三章阳光重点:阳光的组成;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的概念及其应用;选择题:阳光组成;复色光,单色光的应用;紫外线、红外线的应用;彩虹;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与防治;填空题:光的反射的应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应用;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⑴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

七下科学华师大版知识点

七下科学华师大版知识点

七下科学华师大版知识点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课程涉及了多个知识点,包括生物、化学、物理等领域。

以下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生物:本册重点介绍了生殖器官、生殖过程和性别的形成。

学生
将了解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和功能,并了解精子和卵子的结构和特点。

此外,生物多样性、遗传和进化也被涵盖。

2. 化学:本册重点介绍了杂质与纯净物质的区别,讲解了如何进行
纯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此外,还学习了常见的碱性物质和酸性物质,了解了酸碱中和反应以及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3. 物理:本册物理知识点包括静电、光的传播和反射等。

学生将了
解静电的原理和静电产生的原因,明白光的传播需要媒质,以及光线
在反射中的特性。

4. 科学实践:本册强调了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进行一些
简单的科学实验。

这些实验有助于学生发展观察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课程,学生可以扩大对生物、化
学和物理等科学领域的认知,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
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运行规律,还可以为将
来的深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七下科学知识点总结

七下科学知识点总结

七下科学知识点总结生物1. 细胞: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组成。

细胞的特点包括细胞膜的半透性、细胞器的特殊功能和细胞的自我复制等。

2.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利用氧气氧化有机物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呼吸作用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 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生长受到光、温度、水分和营养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从二氧化碳和水中合成有机物质,同时释放氧气。

4. 动物的呼吸:动物的呼吸包括皮肤呼吸和肺呼吸。

不同动物的呼吸器官也不同,例如鱼类有鳃呼吸,昆虫有气管呼吸等。

5. 植物和动物的生殖: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包括花部、授粉、受精和种子的形成;动物的生殖方式包括卵生和胎生等。

6. 遗传与变异:遗传是基因的传递,在生物繁殖过程中,基因随着染色体的传递被遗传给子代。

变异是基因组中的不同基因在表现上的差异,是物种多样性的来源。

7. 生物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相互作用的平衡状态,生物环境的保护包括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等。

物理1. 运动和力:力使物体发生变化或保持原来状态的能力,运动是物体位置的变化过程。

运动规律包括牛顿三定律和滑轮原理等。

2. 颗粒模型:颗粒模型是把物质看作由微观粒子组成的模型,颗粒之间有间隙,颗粒运动规律包括分子运动理论和布朗运动等。

3. 声音和光线: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光线是由电磁波组成的波动现象,它们有自己的传播规律和特性。

4. 电和磁:电是由电荷的流动形成的现象,它有自己的电路和电磁场理论,磁是由磁性物质产生的现象,有磁场和磁感应等。

5. 热学:热学是研究物体内能与热能的转化和传递规律的科学,包括传热、热力学和热能转化等。

6. 能量和功率:能量是物体进行物理变化所需要的潜能,功率是物体进行物理变化的速率,它们有自己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7. 气体压强和浮力:气体压强是气体分子对容器壁面的撞击力,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浸没物体的撑托力,它们都有自己的压强定律和浮力定律。

七年级科学下册Unit10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科学下册Unit10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科学下册Unit10知识点总结
1. 生物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存在的不同种类的生物及其各自的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物种适应和人类生存都起着重要作用。

- 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和物种的灭绝。

2. 物种保护
- 物种保护是指采取措施以保护濒危物种、稀有物种和特殊物种的生存环境,防止它们灭绝。

- 物种保护可以通过建立保护区、限制捕猎和破坏等方式来实现。

- 物种保护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和保护人类自身的利益。

3. 濒危物种
- 濒危物种是指其种群数量非常稀少,面临灭绝的危险。

- 濒危物种的灭绝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影响其他生物种群
的生存和人类的生存环境。

- 保护濒危物种是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任务之一。

4. 物种适应
- 物种适应是指生物在环境变化中通过进化和遗传变异等方式
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 物种适应可以使生物能够更好地生存和繁殖。

- 物种适应是生物多样性中的一个重要机制。

5. 生态平衡
- 生态平衡指的是生态系统中各个物种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
相对稳定状态。

- 生态平衡的破坏会导致物种灭绝、生态系统的崩溃和生态环
境的恶化。

- 保持生态平衡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任务。

以上是七年级科学下册Unit10的知识点总结。

参考资料:
- 无法确认的引用内容不适用于本文档。

华师大 科学 七下 第二章 空气 知识点

华师大 科学 七下 第二章 空气 知识点

第二章空气2.1空气的存在1、一切物质都有质量,空气作为一种物质也有质量。

2、地球周围有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它对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会产生保护的作用。

一个物体,只要在空气中,就会受到上下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的大气压作用。

3、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且非常大。

4、大气压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比如:水泵、塑料吸盘、挂衣钩、吸管、抽水机等。

5、大气压过低,人呼吸的时候氧气摄入会减少,使人呼吸急促,心率加快,严重时会导致昏迷;大气压过高,空气相对干燥,容易诱发哮喘等疾病。

6、空调一般安装在上部,暖气片一般安装在底部,是为了空气对流(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

7、空气的水平运动主要是地球上不同地区接收的太阳热量不同而形成的,也和地球自转、地形、空气和地面的摩擦有关。

2.2空气的成分1、空气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2、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五氧化二磷),探究空气的成分实验中,当燃烧结束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被吸入了集气瓶,白烟消失,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约占其体积的五分之一。

3、烟一般是固体小颗粒,雾一般是液体小液滴,烟雾是2者混合。

4、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氮气大约78%,氧气大约21%,二氧化碳大约0.03%。

5、像空气一样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

6、稀有气体不活泼,曾被叫做隋性气体,但是也能够与一些物质发生反应。

氦气也可以用来填充气球,当电流通过稀有气体的灯管时,就会发出五颜六色的光。

7、法国的拉瓦锡首先发现空气的组成,实验的材料是氧化汞。

8、工业上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氮气和氧气,这是根据他们的沸点不同。

这种方法叫分离空气法,是物理变化。

9、人们将液氮和液氧分别装入钢瓶中,提供给各机构使用,盛液氮的钢瓶被漆成黑色,盛液氧的钢瓶被漆成蓝色。

液氮可以用来降温,医院以前用氧气瓶,然后逐渐被中央氧气替代。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本文档将为您提供七年级下册科学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
是一些主题,其中包含了每个主题的关键概念和要点。

主题一:生物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各种不同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

- 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保护自然环境、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以及减少污染和毁坏自然资源的行为。

主题二:细胞
- 细胞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单位。

- 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可以是动物细胞或植物细胞。

- 核糖体、细胞质和细胞壁是细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题三:物质的性质
- 物质在化学上可以分解成不同的元素和化合物。

- 溶解、燃烧和反应是物质的常见性质。

- 物质的性质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确定。

主题四:力和运动
- 力是推动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质量、速度和加速度是力的重要参数。

- 运动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和曲线运动。

主题五:能量的转换和传递
- 能量是物体进行工作或改变状态所需的资源。

- 能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如热能、光能和声能。

- 能量的传递可以通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

主题六:地球与宇宙
- 地球是我们居住的行星。

- 地球上的地理和气候特征对生物和人类有重要影响。

- 宇宙是包含我们的太阳系和星系的无限空间。

以上是七年级下册科学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

希望这份文档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科学七年级下章知识点总结

科学七年级下章知识点总结

一、物理知识点总结:
1.力和运动:串联法则,离析法则,平衡法则,引力和重力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波的特性,声音的利用
3.光和光的传播:光的三要素,光的传播路径,光的反射和折射
4.光的照射: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对光的作用,白色光的颜色分解
5.电能的使用:电接线的规范,电能的传导和转化,电器的使用安全
6.电的简单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安全使用电一席电路的搭建
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1.物质的组成和变化: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物质的分离和组成,物质的三个状态
3.酸和碱:酸和碱的性质,酸碱中和反应,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4.酸雨的形成和对环境的影响:酸雨的成因,酸雨对环境的影响,预防酸雨的方法
5.表面活性剂的应用:表面活性剂的概念,表面活性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其他知识点总结:
1.科学实验的设计和实施:科学实验的步骤,测量和观察的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
2.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科学伦理
3.科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问题的解决,科学常识的应用
综上所述,本学期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物理和化学的内容,涵盖了力和运动、声音的传播、光和光的传播、电能的使用、电的简单电路以及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石油和煤的利用、酸和碱、酸雨的形成和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

同时还包括科学实验的设计和实施、科学技术与社会以及科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增加对科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复习提纲生物
1. 细胞与细胞器
-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 常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 动物的结构和功能
- 动物的组织结构和器官
- 呼吸、消化、循环和排泄系统的功能
-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作用
3. 繁殖与遗传
- 生物的繁殖方式
- 遗传基因的传递与表现
- 变异和进化的原因和机制
物质与能量
1. 纯净物质和混合物
- 纯净物质和混合物的定义和特点- 常见的纯净物质和混合物的例子
2. 物质的性质
-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物质的状态变化和能量转化
3. 空气和水的性质
-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 水的结构和性质
- 空气和水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源与科技
1. 能源的种类与利用
- 主要能源的分类和特点
- 能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2.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 科学和技术的定义和区别
- 科学对技术的推动和引领
3. 安全与健康
- 安全用电和用火的常识
- 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和健康问题的预防地球与环境
1. 地球的运动与地理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 基本地理概念和地图阅读技巧
2. 生态环境与保护
-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3. 天气与气象观测
- 天气的形成和变化原因
- 常见的气象观测仪器和气象预报的基本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水1〉地球上的水1)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天然物质,它覆盖了 _________ 以上的地球表面,地球可以说是个 _____________ ,地球上的水哺育了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为人类的文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水是一种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2)海洋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 ___________ ;陆地水占总水量的_________ ;还有少量的大气水等。

3)水存在于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以及_________ 内。

4)水一般以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三种形态存在于大自然中。

5)水的分类------ 不同的物质按照不同的目的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物理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2)按化学性质可分为:和____________ 。

(3)按对生命的作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

(4)按存在空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

6)海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 。

海水是咸的,是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_______________ 物质。

海洋中平均每1000g海水中含盐类物质_________ g。

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

目前最常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是_______ 法提取淡水。

海洋中的鱼因为鱼鳃中有一种____________ ,具有把盐分排出体外的功能。

海洋中的植物在汲取水分的时候, ___________ 也具有排除盐分的功能。

所以我们在吃海洋生物的时候并不感到咸味。

7)陆地水占了地球上所有水量的 _______ ,其中大约 _______ 是咸水,咸水主要存在于大陆内部的一些湖泊中,如我国的______ ,亚欧大陆的里海,中东地区的死海,只有剩余的_____________ 才是陆地上宝贵的淡水。

8)人类较易利用的淡水只占淡水总量的 _____________ ,它主要包括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 。

9)大气中的水数量不多但这部分水却会成云致雨、形成复杂的天气现象。

你根据哪些现象说明大气中有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地球上有丰富的水,为什么我们还要提倡节约用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淡水资源中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我们从哪些生活实际可以体验到植物体中有水?。

15)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不同,水生植物比陆生植物含水量______________ ,生命活动旺盛不分比不旺盛部分含水量_________ ,如根尖、嫩梢、幼苗的含水量可达 __________________ 。

16)水母的含水量高达_________ ,人体中含水量约占体重的___________ ,但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含水量不同,如肌肉中含水______________ ,血液中含水_________ ,骨中含水。

一般成年人每天排尿约___________ ,通过呼吸和排汗散失水分约 _______________ ,我们每天至少应饮水__________ 。

17)人们曾发现埋藏在地下的1000多米的莲子始终没有发芽,后来人们把这种子播种在有水的泥土里,竟然发了芽,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水的三态变化1•活动:冰的熔化过程:1、器材::2、在加热过程中,一旦发现有冰熔化成水,就不时地用玻璃棒搅拌,使烧杯中3、冰在熔化前温度逐渐上升,当温度到0C°时冰开始熔化,熔化过程吸热,但4.物质从________ 的现象叫熔化。

熔化时的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_____________ 。

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物质熔化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 。

物质从__________ 的现象叫凝固。

凝固时的温度叫做这种液体的_______________ 。

凝固时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物质凝固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 。

冰变成水是冰的 ________ 现象,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_________________ 。

5.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_ 。

把一杯0C°的水放到有冰水混合物的的桶中,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用质量相同的0C。

冰和0C。

水冷却食品用 __________ 的效果好,这是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冬季的早晨,气温为-5C0,湖面上结了一层冰,则冰的下表面与水面交界处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已知海波的熔点是48C0,则48C。

的海波是什么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物质从__________________ 的现象叫汽化。

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叫___________ 。

在液体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叫沸腾。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发的快慢与 __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液体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的表面积_____ ,液体上方的空气就动速度__________ ,蒸发就越快。

液体在___________ 温度下都会蒸发。

温度保持不变,直到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吸热, 温上升。

画出冰的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10.不同点:蒸发:在液体 ______________ 进行的,是在 ________ 温度下均可发生的汽化现象,是一种汽化现象。

沸腾在________ 温度下,在液体___________ 同时发生的________ 汽化现象。

沸腾时__________ 但温度______________ ,此时的温度叫做__________ 。

11.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_____________ 。

水的沸点与液面上的____________ 有关,压强越大,沸点 _______ 。

盐水的沸点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____ 。

12.画出水的沸腾图像和水蒸汽的的液化图像13.水蒸发时要______ 热量。

所以蒸发具有制冷效果。

14.物质从_________ 的现象叫液化。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 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15.水蒸气发生液化时会________ 热量,所以皮肤被100C°水蒸气烫伤比被100C。

开水烫伤。

冬天,牙医常把检查口腔用的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会儿后才伸进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 。

16.南极平均气温在-25C。

,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夏天如果用电风扇对这温度计吹风,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在温度计的水银泡上包上浸过乙醚的纱布,过一会儿示数_________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18.物质从_______________ 的现象叫升华。

升华过程要____________ 。

物质从______________ 的现象叫凝华。

凝华过程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例举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各两个)。

19.物质的三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需要放热的过程20.寒冷的冬天早上,房间门窗玻璃______________ 表面往往结一层冰花,这是___________ 现象。

有时候窗玻璃___ 表面出现水珠,这是_________ 现象。

21.由于水的蒸发,植物的蒸腾和_________ ,地球上的水在陆地、_________、_______ 之间不断的循环,这个过程叫做_________ 。

22 ________ 、水汽输送、________ 和沸腾、径流等是水循环过程的四个主要环节。

水循环中水的—保持不变,它使水成为可再生资源。

水循环过程中产生复杂多变的_______ 现象,也带来了________ 和的能量资源。

但是水循环也会造成降水的时间、空间的不均匀,而形成洪涝或______ 。

23.水循环按其发生的领域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发生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间的水体运动,通常称为海陆间水循环;二是发生在 ______________ 之间的水体运动,通常称为海上内水循环;三是发生在之间的水体运动,通常称为海陆上水循环。

24.水循环的内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循环的外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判断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1、冬天结冰的衣服变干_______________2、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消失______________3、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 __________ 4、冬天北方树枝出现雾淞_______________ 5、霜的形成 _____ 6、湿衣服变干_______________ 7、冰箱中拿出饮料—过一会儿瓶壁上出现水珠 ________________ 8、露的形成 ___________ 9、电灯泡中钨丝变细10、舞台上用干冰制造“云雾” _______ 11、夏天阴冷的石头头比较湿润___________ 12、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____ 。

13、钢水浇铸成火车轮________ 14、吃冰淇淋感到凉爽_________ 15、飘渺的雾 _________ 。

3〉水是常用的溶剂1.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它能溶解各种 _____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