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课件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课件
人工智能应用
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例如自动识别病变、 辅助医生诊断等,这些应用将极大地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03
个性化治疗
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未来将会更加注重个性化治疗,医生可
以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展望
预防措施
循环系统疾病的预防措施将更加完善,通过健康 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的体检,可以有效地降低循环 系统疾病的发生率。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循环系统概述 •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 心脏影像学检查技术 • 常见心脏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 循环系统的影像学诊断思路 • 医学影像学在循环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循环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 展望
01
循环系统概述
循环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心脏
综合治疗
未来将会更加注重循环系统疾病的综合治疗,包 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这些治疗 手段将相互配合,提高治疗效果。
早期诊断
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循环系统疾病的早 期诊断将更加准确,这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 者的生存率。
关注患者生活质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将会更加关注患 者的生活质量,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将充分 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等因素。
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术前诊断
医学影像学可对外科手术前的患者进行全面诊断,明确病变 部位、程度及毗邻关系。
手术导航
医学影像学可提供高清晰度的术中导航,帮助外科医生精确 地找到病变位置,减少创伤和并发症。
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
定位靶区
医学影像学能够精确地定位肿瘤,确定肿瘤范围,为放疗提供准确的靶区。

医学影像学课件:第五篇 循环系统

医学影像学课件:第五篇 循环系统

2.正常解剖
2.RAO 45°
心前缘:主动脉弓、肺 动脉、右室前壁和左室 下端构成。 心后缘:上段为左房, 下段为右房 心前间隙(胸骨后区): 心前缘和胸壁之间尖向 下的三角形透明区。 心后间隙:心后缘与脊 柱之间透明区。
2.正常解剖
2.RAO 45°
2.正常解剖
LA RA
AA PA RV LV
2.正常解剖
正常X线影像解剖
1.PA 右缘:上-上腔静脉和升主动脉
下-右心房 左缘:上-主动脉结
中-肺动脉段及左房耳部 下-左心室 心尖部:左心室在心影左缘突出 部分
2.正常解剖
1.PA
2.正常解剖
AA SVC
RA
AA PA
LV
2.正常解剖
1.PA
心胸比率
正常成人 ≤0.5 3周以内婴儿为0.55 7~12岁为0.5
电子束CT
– 显示心脏功能及血流动态,检查费用昂贵, 国内尚未普及
1.检查方法
3、MRI检查
① 心脏MRI成像 ② MRA ③ 对比增强MRI血管造影 ④ 快速心脏成像MRI电影 ⑤ 超快速MR成像 ⑥ 磁共振频谱
1.检检查方方法法
1.检查方法
心脏MRI成像
1.检查方法
常用自旋回波、梯度回波、快速梯度回波 等序列,不作为心脏的首选检查
心后缘:上段为主动脉弓,
下段为左房、左室。
主动脉窗:主动脉弓下的透
RA
明区。
RV
主动脉窗
LA LV
O 60°
主动脉窗
RA
LA
RV
LV
2.正常解剖
2.正常解剖

前缘:上段-升主动脉、 主肺动脉及右室漏斗部 下段-右心室前壁

医学影像学课件:循环系统

医学影像学课件:循环系统

心脏的病理生理
心肌缺血和梗死
阐述心肌缺血和梗死的原因、 病理过程及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心力衰竭
解释心力衰竭的定义、原因、分 类及治疗方法。
心律失常
介绍心律失常的分类、原因及治疗 方法。
03
循环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技术
X线检查技术
X线平片
常规的X线检查方法,可用于观察心脏大血管的形态学改变。
血管造影
通过注射造影剂,显示心脏大血管的内部结构,有助于诊断心脏血管疾病。
05
循环系统的治疗与护理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
用于防止血栓形成,如阿司匹林、氯吡格 雷等。
血管活性药物
用于调节血管收缩和舒张,如硝酸甘油、 硝普钠等。
抗凝药物
用于防止血液凝固,如华法林、低分子量 肝素等。
利尿剂
用于减轻心脏负担,如呋塞米、氢氯噻嗪 等。
介入治疗
球囊扩张术
通过球囊扩张狭窄或闭塞的血管, 恢复血流。
循环系统的病理生理
心血管疾病
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可能与遗传、生活方式、环 境等因素有关。
淋巴系统疾病
包括淋巴瘤、淋巴结炎、淋巴水肿等,可能与感染、免疫异常、遗传等因素 有关。
02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心脏的解剖
心脏的位置和毗邻
描述心脏在胸腔中的位置,与周围器官的关系。
心脏的组成
医学影像学课件:循环系统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循环系统概述 •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 循环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技术 • 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 循环系统的治疗与护理 • 循环系统的预防与保健
01
循环系统概述
循环系统的组成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PPT课件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PPT课件

2.右心室增大 ①右心缘下段向右膨突.最凸点偏下.心尖 圆隆上翘;②肺动脉段膨凸.相反搏 动点下移:③右前斜 位心前缘下段膨隆,心前间隙变窄:④左前斜位心室膈段 增大,空间沟向后上移位。 右心室增大的常见原因是二尖辩狭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心内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法洛四联症 等
3.左心房增大 ①食管中段受压向后移位;②心右缘出现增 大的左心房形成的弧形,心底部双房影;③心左缘可见左 心耳形成的第三弓影:④左主支气管受压拾高 左心房增大的常见原因为二尖瓣病变、左心室衰竭及某些先 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等

肺动脉大分支的腔内充盈缺损,造成管腔不规则 狭窄;
大分支闭塞,闭塞端呈杯口状或束袋状; 肺动脉分支缺支; 肺实质梗死

正常肺动脉
肺 栓 塞
(四)大血管病变:主动脉夹层

1、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急危重症,早期死亡率极 高。 2、病理: 多种病因造成的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流经内膜 撕裂口灌入中膜,使中膜分离形成血肿或双腔 双腔:扩张的假腔和受压变形的真腔
肺栓塞。死亡率高达20%-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临床:取决于栓塞的位置和累及范围,常 见的有呼吸困难、胸痛、咯血。 3、病因:深静脉血栓为首位病因。


4、并发症:并发肺出血或坏死者称为肺梗死。 5、治疗:及时的溶栓及抗凝治疗可使死亡率
下降至8%。

6、诊断:关键问题是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诊断
CTPA(CT pulmonary angiography)和DSA:CTPA 是目前世界上肺栓塞的首要的诊断方法; 主要征象:



破口为内膜片信号中断
增强或电影MRI呈高信号连接真、假腔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课件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课件
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是静脉血管的疾病,可以通过静脉造影、超声检查等手 段诊断,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压力治疗和外科手术等。
血管炎
血管炎是血管壁的炎症疾病,可以通过血液检查、血管造影等手 段诊断,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等。
肺部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肺栓塞
肺栓塞是肺部血管的疾病,可以通过肺动脉造影、CT肺血管成像等手段诊断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等。
肺部血管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肺栓塞
血栓栓塞导致肺血管阻塞,CTPA可显示肺动脉内的血栓和阻 塞。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压力升高导致肺循环障碍,超声心动图可显示肺动脉 高压的程度和病因,MRI可显示右心房和右心室的肥厚和扩 张。
05
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心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冠心病
冠心病是心脏血管的疾病,可以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方法进行 诊断,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等。

血管造影
02
显示血管形态、分布、走行及毗邻关系,常用于诊断血管病变

心电图
03
反映心脏电活动情况,对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及梗死诊断有重
要价值。
CT检查技术
CT平扫
显示心脏及大血管的横断面图像,对心脏形态、 大小、结构及毗邻关系有较好的显示。
CT增强扫描
注射造影剂后进行CT扫描,可提高病变的检出率 和诊断准确性。
管理情绪
减轻精神压力,学会放松和应对压力的方 法。
护理措施
定期检查
进行心电图、血压、血糖等检查, 以监测心血管健康状况。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药物, 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等指标。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

风湿性心脏病
心脏瓣膜病变
X线平片可见心脏增大和肺淤血等间 接征象,超声心动图是诊断瓣膜病变 的敏感方法。
心包炎
X线平片和CT可发现心包增厚和钙化 ,MRI可显示心包积液。
先天性心脏病
01
02
03
房间隔缺损
X线平片可见右心房、右 心室增大,超声心动图可 确诊并评估缺损大小。
室间隔缺损
X线平片可见左右心室增 大,超声心动图可确诊并 评估缺损大小和分流情况。
二维超声心动图
实时显示心脏结构和运动 情况,评估心脏功能。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检测心脏内血流速度和方 向,评估心脏瓣膜功能和 血管狭窄程度。
心脏声学造影
通过注射造影剂,增强心 脏内血流信号的显示,提 高诊断准确性。
CT和MRI检查
CT检查
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重建心脏和血管的三维图像,显示 心脏结构、血管狭窄和斑块等病变。
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过程包括麻醉、切口选 择、病变处理、缝合等步骤,需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及时处理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预后评估指标和方法介绍
预后评估指标包括生存率、复发率、生活质量等,可用于评价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 情况。
预后评估方法包括定期随访、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可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 或转移等病变。
• 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的应用: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是将不同影像技术的优点结合起来,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 诊断信息。未来,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将在循环系统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精准医疗在循环系统中的应用:精准医疗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未来,医学影像学 将与精准医疗相结合,通过影像技术对患者的循环系统进行全面的评估,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

循环系统01医学影像学课件

循环系统01医学影像学课件

循环系统01医学影像学课件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循环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循环系统的常见疾病及影像学表现•循环系统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和应用•循环系统的医学影像学展望01循环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3人体心脏分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四个心腔,其中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

心腔结构心脏瓣膜有四个,分别是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它们分别位于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

心脏瓣膜心脏的功能是泵血,通过收缩和舒张运动将血液泵入主动脉,供应全身各器官组织。

心功能血管类型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器官组织,静脉将血液从各器官组织输送回心脏。

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血管系统血管系统由血液循环系统、心脏和血管组成,其主要功能是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将废物和二氧化碳从各器官组织输送回心脏。

调节作用血管系统还具有调节血压、血流量和白细胞等作用,对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成分01血液主要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其中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液功能02血液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营养物质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同时将废物和二氧化碳从各器官组织输送回心脏。

血液生理03血液的生理特性包括凝固性、渗透性、酸碱性和温度等,它们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02循环系统的常见疾病及影像学表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阻塞,心肌缺血、坏死。

病理表现心肌显像剂如铊或锝标记的磷酸盐化合物心肌灌注显像,显示心肌缺血、坏死部位。

影像学表现冠心病病理表现长期高血压导致心脏肥厚、扩大,左心室尤其明显。

影像学表现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左心室肥厚、扩大,X线胸片可见肺循环充血。

高血压病病理表现原因不明的心肌损伤导致心脏肥厚、扩张或收缩功能障碍。

影像学表现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心肌肥厚、扩张或收缩功能障碍,X线胸片可见心脏扩大。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PPT课件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PPT课件

.
77
X线表现
右下肺动脉横径变 小
肺纹理:变细,稀 疏
肺野透亮度增加
侧支循环
.
78
肺血减少
.
正常
79
F4患者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主干收缩压>4kPa(30mmHg), 平均压>2.7kPa(20mmHg)
正常肺动脉主干收缩压2-4kPa(15-30mmHg) 平均压<2.7kPa(20mmHg)
.
10
.
11
右心造影
.
12
左心造影
.
13
冠状动脉造影
CT检查: 心脏检查对CT设备及患者 均有较高要求。
MSCT 扫描速度快,图像质量高, 完成横断位扫描后可进行图像后处 理获得三维、曲面重建图像。可用 于冠状动脉检查。
.
14
LA
横断位CT所示心脏各室腔
RV
RA
LV
.
15
冠状动脉CT成像
.
19
1、心脏、大血管的正常投影 后前位
.
20
右缘 上段 升主动脉或上腔静脉;下段 右心房 左缘 上段 主动脉球;中段 肺动脉段;下段 左心室
.
21
右前斜位
.
22
前缘:上段 升主动脉;中段 肺动脉段;下段 右室 后缘:上段 左房;下段 右房
.
23
左前斜位
.
24
前缘:上段 右房;下段 右室
肺动脉高压常见于肺心病、肺血流增多的先心病、肺动脉血栓 栓塞等
.
80
X线表现
肺动脉段突出 肺门动脉及其大分支扩
张,而中、外带分支变 细,即肺门截断现象。 中心肺动脉搏动增强 右心室增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CT:评价冠脉起源、狭窄、定性定量检测冠脉斑块、评价 支架、桥血管,冠心病、主动脉夹层、肺栓塞首选检查;
4. MRI:对心脏形态、功能、心肌活性和心肌灌注评价有很 高的准确性。
第一节 心脏与心包
• 检查技术 • 正常影像表现 • 基本病变表现 • 疾病诊断
一、检查技术
• X线:心脏摄片、心脏造影检查 • CT • MR • 超声
心脏形态
垂位心:心影纵轴和水平面夹角明显大于45° 斜位心:夹角约45°左右 横位心:夹角明显小于45°
瘦高体型 适中体型 矮胖体型
横位心
斜位心
垂位心
横位心
斜位心
垂位心
心脏大小
• 心胸比率 • 正常成人 ≤0.5 • 3周以内婴儿为0.55
(二)正常心脏大血管CT表现
1. 横轴位:常用标准体位 2. 短轴位:观察左室 3. 长轴位:瓣膜、左室流出道、心尖部 4. 三维容积再现及冠状动脉探针:立体
肺充血
肺动脉段膨隆,肺门增大,但边缘清 楚,肺纹理成比例增粗,边缘清楚
肺少血:肺血流量减少 • 常见于三尖瓣狭窄、肺动脉狭窄和其他右
横轴位:共8个层面
1. 主动脉弓上层面 2. 主动脉弓层面 3. 主动脉弓下层面 4. 肺动脉层面 5. 主动脉根部层面 6. 左室流出道层面 7. 左室体部层面 8. 左室膈面
心 室 长 轴
心 室 短 轴ຫໍສະໝຸດ VR左 冠 状 动 脉 回 旋 支 支 架
(三)正常心脏MRI表现
形态:右房横轴位呈不规则四边形,右心耳呈宽基底
(一)正常影像解剖(X线)
右缘:上段-上腔静脉和升主动脉 下段-右心房
左缘:上段-主动脉结 中段-肺动脉段 下段-左心室
心尖部:左心室在心影左缘突出部分
X线-正位片
AA SVC
RA
AA PA
LV
心脏形态
影响心脏大血管外形的生理因素 ① 生长发育 ② 体型和胸廓类型 ③ 性别 ④ 呼吸与膈肌高度 ⑤ 心动周期与心率 ⑥ 妊娠
(三)冠状动脉异常
(1)冠状动脉造影-金标准 (2)超声检查 (3)MSCT检查-最重要的无创检查方法 (4)MRI检查
(四)心包病变
(1)心包积液 (2)心包增厚 (3)心包钙化 (4)心包肿块
(五)肺门及肺血管异常
(1)肺门异常 (2)肺动脉异常 (3)肺静脉高压 (4)混合型肺循环高压
肺循环
肺循环是沟通左右心腔、反映心脏血流动力 学和功能状态。心脏血流动力学和功能状态异常, 可引起肺循环异常。
肺循环可通过肺血状态近似的反映出来。肺 血异常包括:肺血增多、肺血减少、肺动脉高压 与肺静脉高压。
如何观察肺血:主要从肺纹理、肺动脉段、 肺门、肺静脉、肺野透明度等几方面。
肺循环改变
肺门改变:包括位置、大小和搏动改变。 肺血管改变:
的三角形。左房呈长方形,左心耳呈管状。右
室成三角形;左室呈类圆形。
信号:心肌
胸壁肌肉
心腔
无或极低信号
瓣膜
略高于心肌
心内膜
细线状略高信号
心包
低信号
三、基本病变表现
(一)心脏位置、形态和大小异常 (二)心脏运动和血流异常 (三)冠状动脉异常 (四)心包病变 (五)肺门及肺血管异常
(一)心脏位置、形态和大小异常
主动脉型:靴型。左心缘下部向左扩展凸隆,心 腰凹陷,主动脉增宽,主动脉结突出,心尖向左 下移位,可位于膈下。见于主动脉瓣病变、高血 压、主动脉缩窄等主要引起左室增大的疾病。
普大型:心影较对称、均匀向两侧增大。见于心 肌炎、全心衰竭。
3、大小异常
根据心脏大血管的轮廓改变来推测,很难从X线上将肥 厚和扩张区别开来,故统称为增大
1. 肺充血 2. 肺少血 3. 肺动脉高压 4. 肺静脉高压
肺充血:肺动脉内血量增多 • 常见于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如房缺、室缺、
动脉导管未闭,亦见于循环血量增加的甲亢 和贫血。表现: ① 肺血管纹理增粗、增多 ② 肺动脉段凸出,肺门血管扩张 ③ 血管边缘清晰
➢ 透视下可见“肺门舞蹈”
④ 肺野透过度正常
1.位置异常 2.形态、大小异常
1、位置异常
移位:常与胸肺疾病或畸形有关,非心脏大 血管发育畸形。
异位:左旋心:内脏反位的左位心
右旋心:内脏正位的右位心 镜面右位心:内脏反位的右位心
镜面右位心
2、形态异常
二尖瓣型
梨形心
主动脉型
靴形心
普大型
2、形态异常
二尖瓣型:梨形心,右心缘较膨隆,左下心缘较圆, 心腰部丰满或呈弧形膨隆,主动脉结正常或较小。 见于二尖瓣病变、房缺、肺动脉狭窄、肺心病、 缩窄性心包炎,以二尖瓣狭窄最常见、典型。
心脏摄片
• X线摄片: ① 正位片 ② 右前斜位(服钡) ③ 左前斜位 ④ 左侧位(服钡)
正位片:后前位(PA)立位片,靶片距离为2米
a:右前斜位(服钡片) :从PA向左旋转45°,服钡摄片 b:左前斜位:从PA向右旋转60°
左侧位:从PA向右旋转90°
CT检查
• 螺旋CT及CT血管造影
– 显示心脏大血管形态及心功能评价 – 冠心病、胸部大血管疾病(肺动脉栓塞、主动脉
医学影像学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大血管、周围血管 心脏搏动、瓣口开闭、血液流动
影像检查技术
1. X线:
①平片-可整体显示心脏位置、形态、大小、边缘、轮廓,全面评价 肺血循环改变,无法观察各房室壁和腔内解剖结构,基本筛选方 法;
②X线造影-“金标准”,有创检查,手术前或介入治疗前应用。
2. 超声:方便、便宜,动态显示解剖和运动,对心功能和血 流测量分析;心血管疾病首选手段;
夹层、主动脉瘤及畸形)、心脏瓣膜病、心脏肿 瘤、心肌病
MRI检查
1. 脉冲序列
① 自旋回波:常规序列 ② 快速自旋回波:提高成像速度 ③ 梯度回波:心功能评价、血流测量等
2. 心肌灌注成像
分析对比剂通过心肌不同时期的信号强度改变,判断 心肌血流灌注及心肌活性异常
二、正常影像表现
• X线:心脏摄片 • CT • MR
心胸比率 正常男性0.43±0.04 女性0.45±0.03 平均0.44 • 0.51-0.55:轻度增大 • 0.56-0.60:中度增大 • 0.60以上:重度增大
测量心胸比率为最常使用的判断心脏增大的 方法。 心胸比率受横膈位置的影响较大。
(二)心脏运动和血流异常
超声可实时动态、直观地显示心脏的 运动和心腔内的血流状态,是观察心 脏运动和血流异常的首选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