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重重复复》(经典教案)人教版小学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重重复复》教学设计 (2)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重重复复》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第2课重重复复》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重复纹样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材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重复纹样,并尝试自己设计重复纹样,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重复纹样有了一些感知,但对其设计和创造能力尚未充分发展。
本节课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提高他们对重复纹样的认识和创新能力。
同时,学生在之前的美术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绘画技巧,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重复纹样的概念,学会设计简单的重复纹样,提高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设计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重复纹样的设计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创新设计独特的重复纹样。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重复纹样,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2.示范法:教师展示设计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设计心得,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4.评价法:学生自评、互评,提高学生审美评价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范例、绘画工具、素材图片等。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素材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重复纹样,如衣物、家具、建筑等,引导学生发现并关注重复纹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重复纹样的基本设计方法。
同时,教师讲解重复纹样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重复纹样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设计一个简单的重复纹样,边示范边讲解设计步骤。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设计自己的重复纹样。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进行自评、互评。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重重复复》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重重复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重复的概念,学会运用重复的方法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重复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重复的概念,即在一定的规律下,重复使用某一元素或组合,形成有规律的视觉效果。
2. 重复的方法:教授学生运用重复的方法进行创作,如大小重复、方向重复、形状重复等。
3. 重复的应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重复现象,如建筑、装饰、广告等,学会将重复的方法应用于实际创作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重复的概念和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创作中。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重复现象,并学会运用重复的方法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图片、实物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重复现象,如建筑、装饰、广告等,引导学生发现重复的视觉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教授:讲解重复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了解重复的规律和特点。
同时,通过实例演示,教授学生如何运用重复的方法进行创作。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运用重复的方法创作一幅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六、板书设计1.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重重复复》2.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等内容。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重复现象,并尝试运用重复的方法进行创作。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重重复复》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重重复复》教案教学目的:1.认识平面构成的简单形成重复,了解重复图案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素养。
2.学会设计简单的重复图案,训练抽象构成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实物中的重复排列,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重复排列的设计方法。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景,诱导发现,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现在有一家设计公司要开发一种新的项目,想请同学们帮忙搞设计,你们有信心吗?一会儿,就在我们班级进行评比,选出设计作品送给设计公司,你们说好吗?师: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公司要求我们设计什么?我们先看一幅画就知道了。
1. 教师出示课件范图,让学生发现重复排列的特点。
师: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
这幅画有什么特点?(点击课件)①老师点击鼠标,鱼儿向左重复连续排列。
②点击鼠标,鱼儿向右重复连续排列。
③点击鼠标,鱼儿向上重复连续排列。
④点击鼠标,鱼儿向下重复连续排列。
2.引导学生概括出重复的概念。
师:谁能把刚才看到的说一说?小结:像这样,把一个基本形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反复连续的排列的图案叫重复图案。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和设计公司要设计的内容。
板书课题:重重复复。
三、观察质疑,操作交流,讲授新课。
1. 让学生根据所学的二方连续纹样,摆出一些重复的基本形式。
师:重复构成的规律,真特别。
下面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把老师这儿的泡塑鱼排列一下,这些鱼儿还可以怎么排列着游?下面的学生,拿出信封里的鱼儿,在方格垫板上摆一摆。
把你们所想的都摆出来。
教师随着学生演示完毕,逐步把骨式图贴于黑板上。
引导学生小结:重复排列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2. 发挥学生的想象里在一次让学生摆出不同的重复形式。
师:鱼儿除了这几种排列外,还有其他的排列方式吗?同学再摆一摆,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还有多种重复排列的方式,待学生操作完毕,各组派代表把鱼的排列图展示给全班同学欣赏。
四、自由想象,小组创作,进行课堂练习。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2课《重重复复》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2套

人教版美术课教案授课内容: 三年级下册第2课《重重复复》授课班级:指导教师:授课教师:学校: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人教版第2课《重重复复》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重重复复》是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第二课内容,就教材范例内容来看,本课要求学生能掌握简单常见的上下左右的重复排列的方法。
并能利用绘画、剪贴、实物排列等方式创作重复排列图案。
二、学生分析小学三年级有一定观察力和造型能力,在思想上比较有主见能自主的学习。
逻辑思维上慢慢变得成熟,能发现生活中、美术作品中的“规律”美,并能运用简单的规律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
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重复排列图案的概念。
2.了解基本的重复排列图案的方法。
3.能用绘画和剪贴的方式制作重复排列图案。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物图案观察、模仿排列图案、尝试在原图案上进行改变,变化出不同图案这几个环节一步步让学生自主探索创作重复排列图案的方法。
2.通过对教具的使用及课件作品的欣赏,观察思考制作怎样的单位图形和如何快速剪出多个单位图形。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相互启发,培养学生主人翁精神以及团队合作精神,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引导学生在创作中学会鉴赏美,提高审美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灵感来自生活,同时也回馈于生活。
四、教学重点:能运用几种基本排列的方法排列出简单的重复排列图案。
教学难点:设计新颖的单位图形和在排列图形时进行更多的变化。
五、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教具:课件、工具箱。
2.学生准备学具:油画棒、彩色笔、图画书。
六、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师:上课前先请大家随着优美的音乐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课件播放图片)师:这些图片上的花纹好看吗?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看出来了吗?谁来说一说?生回答。
师小结:它们都是许多个同样的图形有规律地重复排列而成的。
这种图案就是重复排列图案。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课:重重复复(课件出示课题《重重复复》)(板书:重重复复)(二).发展阶段:师:重复排列图案常被用来装饰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如之前图片中的衣服袜子等等,你们在我们教室里能找到它们的身影吗?生观察后回答引出:“老师的工具箱上的图案也是重复排列图案。
人教小学美术三下《第2课重重复复》wrod教案 (4)

重重複複授課年級:小學三年級(下期)課時:1課時教學目標:1.能感知圖形與圖案的關係並能進行回憶、想像。
2.會用剪紙的方法完成一幅圖案。
(主要目標)3.有創作的欲望,並從中感到快樂。
(主要目標)教學內容:知識點:圖案是由單個的圖形有規律的重複排列形成的關鍵字:圖形圖案重複技能點:將不同顏色的紙分別折疊、剪出相同的圖形,有規律地將這些圖形進行重複排列,創作出自己心中想要表現的圖案。
教學材料:典型材料:小學三年級美術課本第三課的圖片和文字、符號。
強化材料:ppt展示的部分網路圖片延伸及檢測材料:來自互聯網的精美設計圖片(設計形式主要是圖形的重複排列)教學重點:學生學會用重複並有規律的排列方式設計出圖案作品。
教學難點:“重複”這個抽象的字眼通過實際操作具象化。
教學方法:啟發思考、設疑、對比、引導、講解、展示、歸納總結教學過程:知識點導入:“品”字導入。
老師在黑板上寫上一個“品”字,提問:同學們想一想,“品”字有什麼特點嗎?同學們紛紛討論發言,並肯定他們的回答,如果有偏得較遠的地方老師進行引導:我們從這個字可以得出三個特點:第一,它是“口”字的重複,第二,它是有規律的重複,老師講這三個“口”字換了位置排列,它就不是字了,第三,它是一個字。
大家想想,有這三個特點的字是不是很多啊,同學們紛紛回答(晶、森、……),老師轉向主題:那我們來看看生活中除了字外,有這三個特點的事物有哪些?老師出示一些重複構成的圖案進行引導。
(2分鐘)知識點揭示:展示ppt :請大家看看利用重複單一的圖形構成的圖案:它們有簡單的幾何型圖案,有複雜的二方連續圖案,還有精美的包裝設計圖案……這些漂亮的圖案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美化我們的生活。
然而,不是所有圖形重複都能給我們生活增加美感,大家請看:展示ppt(都是重複中很難看的圖片),所以我們的重複需要……學生異口同聲:有規律,好,那到底我們怎麼來理解“有規律”呢?學生回答,老師肯定學生的回答,老師解答: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它,上下左右重複、一排一排的重複、一行一行的重複、間隔性重複、對角線重複、半覆蓋式重複、……(展示ppt相關圖片)、現在我相信大家都很想自己也製作一幅精美的圖案為我們的班級或者學校增加美感,那是不是我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呢?老師告訴大家,我們學習要講究方法,循序漸進,一口不能吃一個胖子,所以我們先學會製作幾何圖案,把幾何圖案做得夠好了,再去嘗試做更加複雜一些的二方連續的圖案,有植物類的、有動物類的、有相互組合的……現在我給大家講一下作業要求:(1)製作一幅有美感、有創意的圖案作品。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2课 重重复复》 人教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2课重重复复》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为《重重复复》,属于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的内容。
课程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和创作,理解重复的概念,并能运用重复元素进行美术创作。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重复的概念,能够在作品中灵活运用重复元素。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3. 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重复的概念,并能在作品中灵活运用。
2.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重复现象,并将其运用到美术创作中。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实物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重复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新课:讲解重复的概念,并展示一些运用重复元素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3. 练习:让学生运用重复元素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邀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复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重重复复》2. 课题: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3. 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重复的概念,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美术素养。
4. 教学难点:理解重复的概念,观察生活中的重复现象,并将其运用到美术创作中。
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练习、展示、总结。
作业设计1. 让学生运用重复元素进行美术创作,作品不限形式和材料。
2. 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重复现象,并尝试将其运用到作品中。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和创作,使他们理解和掌握了重复的概念,并能在作品中灵活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他们的美术素养。
同时,通过展示和评价,学生不仅学会了欣赏他人的作品,也提升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重重复复》教学设计(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重重复复》教学设计 (1)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的第二课《第2课重重复复》。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身边的重复元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图片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复元素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他们能够运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但是,他们对重复元素的理解和应用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提高。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也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重复元素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复元素的理解和应用。
2.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身边的重复元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复元素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2.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重复元素来创作美术作品。
3.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发现和表达重复元素的美。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的相关资料。
2.彩笔、水粉等绘画工具和材料。
3.身边的重复元素图片和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身边的重复元素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重复元素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更多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重复元素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重复元素来创作美术作品。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重复元素的美。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巩固对重复元素的理解和应用。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创新,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重复元素的美。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复元素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内容。
小学美术《重重复复》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重复的概念:通过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重复现象,使学生明确重复的概念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举例:衣服上的花纹、地砖铺设等,引导学生发现重复元素的美感。
(2)掌握基本形的重复设计:学习利用基本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进行重复组合,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图案。
二、核心素养目标
《重重复复》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和创新实践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1.图像识读:观察并识别生活中各种重复图形和图案,提高视觉敏感度和识图能力。
2.美术表现:运用基本形进行重复设计,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美术作品,提升绘画表现力。
3.审美判断:学会从重复美和规律性角度欣赏和分析作品,形成独特的审美观。
小学美术《重重复复》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重重复复》教案,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章《图形的重复》。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重复的图形和图案,了解重复美和规律性;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并掌握运用基本形进行重复设计的方法;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运用重复元素创作有趣的美术作品。教学内容涉及以下方面: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重重复复》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重复的图形和图案?”比如衣服上的花纹、地砖的铺设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重复图形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重复图形相关的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美术下册《重重复复》教案
教学目标:
、认识平面构成的简单形成重复,了解重复图案的艺术
特色,提高审美素养。
2、学会设计简单的重复图案,训练抽象构成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实物中的重复排列,引导学生
把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掌握重复排列的设计方法。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具学具:绘画用具、剪纸用具等
一导入::
同学们好!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对新朋友还有他们的兄弟姐妹! 首先来介绍这对新朋友, 他俩的名字分别叫重重和复复. 他们像双胞胎吗?是不是长的一模一样啊?我们再来看看他们的兄弟姐妹, 是不是和他俩长得也一模一样?
提出问题: 同学们,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能不能找到和
重重复复他们一样的物品或图案呢?
同学回答并提出鼓励
二讲授新课:
老师也带大家欣赏一下生活中有重复图案的图片
提问: 通过欣赏这些图片, 大家看看这些美丽的图案是
怎么形成的呢?
同学回答:
小结: 这些图案是由一个单独的图形向左右上下重复有规律的排列组成的!
创意实践: 请同学上黑板给大家表演排列出有规律的美
丽的图案
对同学的创意提出评价和建议
我们再来欣赏一下重复的图案在生活中的运用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看了同学的创意作品, 我们今天在班上也来进行个设计
比赛好不好?我们最后比一比哪个小组做的最好?
小组做好了选一个代表进行展示, 大家来评奖并提出建议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的设计比赛非常成功, 大家分工合作, 既学会了图案的搭配, 又为作品都展示了自己的创意!
反思:
这一课要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平面构成的简单重复,了
解重复图案的艺术特色,学习设计简单的重复图案,训练学
生抽象构成的能力。
根据内容的多少,我将此课分两课时进
行。
在讲授新课:这一环节里,学生通过观察、拼摆,对重
重复复的几种排列方式较容易理解,但是从图案设计的角度
来考虑就有很多方面要注意了。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
分认识重复的规律。
比如:两个图形之间的数量,间距,方向,颜色,不同的排列得到的效果也不一样。
在以基本形进
行重复排列的时候就要考虑到颜色,数量,方向的变化。
可
以变一种,也可以几种一起变。
这样画面效果才会丰富生动。
在完成作业时,大多学生都能较好地运用规律,但有学生思
路不开阔,或者设计的作品不整体,色彩搭配不合理,出现散,乱的毛病。
针对这种情况,我觉得要解决图案整体考虑
的问题。
另外,我觉得让学生理解重复的图案这个概念并认
识到图案如何才能美观这一点比较重要,而我在教学中没有
重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