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经验:外汇汇率中间价如何确认

合集下载

外汇汇率

外汇汇率

根据我国外币统帐法的会计处理要求,一般可以采用当日汇率法与期初汇率法两种处理方法。

1,当日汇率法:每笔外币业务发生时按当日市场汇率折算为人民币记账本位币。

平时不需要确认汇兑损益。

每月期末时所有外币账户的余额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外汇中间价进行调整,折合后的人民币金额与人民币帐面金额的差额,确认汇兑损益。

2,期初汇率法:每笔外币业务发生时按月初(当月1日中间价)汇率折算为人民币记账本位币,每月期末时对所有外币账户的余额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外汇中间价进行调整,折合后的人民币金额与人民币帐面金额的差额,确认汇兑损益。

3, 2010年的UTC账务处理,我是按照当日汇率法记账。

(即银行水单的实际汇率记账,期末没有按中间价调整汇兑损益。

所以在2010年做年报清算时要进行全年汇兑损益的调整。

12月报表不需要调整)4, 2010年出口销售收入是按FOB成交价,CIF国外运保费是计入应付账款的二级明细科目借贷方记账(结账多余金额记入营业费用)。

考虑到总公司每月统计方便的需要,2011年的自营出口销售收入记账方式改为以出口合同的FOB与CIF实际入账金额,发生CIF运保杂费时依据实际发生的金额红冲出口销售收入/国外运保杂费(二级明细科目),也是出口会计记账通常的采用方法。

结账时发生应收美金出口销售收入时,(2010年与2011年相同)按照结帐日的外汇汇率记账人民币,到账收款日发生的收汇款按照当日汇率记账,同时结转汇差入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特此汇报Grace期初账面199987.5美元*6.83=1365914.63元结汇190000美元*6.8273=1297187.00元账面余额9987.5美元(68727.63元)到月末你可以按照当期汇率计算汇兑损益即9987.5美元*当期汇率(期末)-68727.63,入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1)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1)

【例题】乙有限责任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2×15年6月1日,乙公司与美国甲公司签订投资合同,甲公司将向乙公司出资2000000美元,占乙公司注册资本的23%;甲公司的出资款将在合同签订后一年内分两次汇到乙公司账上;合同约定汇率为1美元=6.5元人民币。

当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6.45元人民币。

2×15年9月10日,乙公司收到甲公司汇来的第一期出资款,当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6.35元人民币。

有关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美元 6350000(1000000×6.35)贷:实收资本 63500002×16年5月25日,乙公司收到甲公司汇来的第二期出资款,当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6.4元人民币。

有关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美元6400000(1000000×6.4)贷:实收资本 64000003.借入或者借出外币资金【例题】国内乙公司选定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其外币交易采用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

2×15年7月18日乙公司从中国工商银行借入1200万欧元,期限为6个月,年利率为6%,当日的即期汇率为1欧元=10元人民币。

假定借入的欧元暂存银行。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以万元为单位):借:银行存款——欧元12000(1200×10)贷:短期借款——欧元 120004.外币兑换【例题】乙有限责任公司以人民币额为记账本位币,对外币交易采用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2×15年6月1日,将50000美元到银行兑换为人民币,银行当日的美元买入价为1美元=6.55元人民币,中间价为1美元=6.60元人民币。

本例中,企业与银行发生货币兑换,兑换所用汇率为银行的买入价,而通常记账所用的即期汇率为中间价,由于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有关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人民币327500(50000×6.55)财务费用——汇兑差额2500贷:银行存款——美元330000(50000×6.6)【例题】甲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对外币交易采用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美元汇率中间价计算方法

美元汇率中间价计算方法

美元汇率中间价计算方法外汇市场是一个重要的国际金融市场,汇率是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美元是最重要的储备货币,因此,美元汇率的波动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为了便于跨国贸易以及资本流动,各国中央银行需要确定一个公正、稳定、透明的美元汇率中间价。

本文将详细介绍美元汇率中间价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举例说明,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1. 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定义美元汇率中间价是指在外汇市场上,购买和销售美元之间的平均交易汇率,由各国中央银行经过一系列的计算和衡量得出。

它是市场供求关系的体现和对市场价格的合理平衡,也是其他货币兑换美元的参考价值。

2. 美元汇率中间价的计算方法美元汇率中间价的计算方法通常由各国中央银行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的货币政策制定。

一般而言,计算美元汇率中间价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市场参与者:中央银行首先需要确定参与汇率计算的市场参与者,通常包括商业银行、外汇经纪商和其他金融机构。

(2)收集市场数据:中央银行通过市场调研、询问参与者等方式,收集大量的市场实时数据,包括买入和卖出美元的报价等。

(3)筛选数据:根据收集到的市场数据,中央银行会进行筛选和清洗,排除可能存在的异常报价和非合理交易。

(4)计算算术平均数:对于筛选后的数据,中央银行会计算其算术平均数,也就是将所有报价加总并除以报价数量。

(5)排除离群值:在计算算术平均数之后,中央银行还需要排除可能存在的离群值,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6)确认汇率中间价:最后,中央银行根据以上步骤得出的最终数据,确认美元汇率的中间价,并将其公布于市场。

3. 示例说明为了更好地理解美元汇率中间价的计算方法,我们以国家A为例进行解释。

国家A的中央银行每日公布美元汇率中间价,步骤如下:(1)确定市场参与者:国家A的中央银行选择了国内六家商业银行、三家外汇经纪商和两家大型金融机构作为市场参与者。

(2)收集市场数据:中央银行每日通过市场调研,要求参与者提供当日的买入和卖出美元的报价。

什么是汇率的中间价、买入价和卖出价?

什么是汇率的中间价、买入价和卖出价?

什么是汇率的中间价、买入价和卖出价?银行的外汇牌价一般是4个,外汇现汇买入价格外汇现汇卖出价格外汇现钞买入价格外汇现钞卖出价格,他们的价格相加并求平均数,就得到现汇中间价和现钞中间价外汇中间价又叫中间汇率,是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的平均数。

其计算公式为:中间汇率=(买入汇率+卖出汇率)&2。

远期汇率是远期外汇买卖所使用的汇率。

所谓远期外汇买卖,是指外汇买卖双方成交后并不立即交割,而是到约定的日期再进行交割的外汇交易。

这种交易在交割时,双方按原来约定的汇率进行交割,不受汇率变动的影响。

买入、卖出价是从银行的角度来看的。

你向银行售汇时,对于银行来说是买入,叫买入价;你向银行换汇,银行是卖出,叫卖出价;而计算外汇牌价时,取两者的平均数,叫中间价。

还有一个叫钞买价(也叫钞价),是你向银行售外币现金的价格。

因为银行买入外币现金的成本周转大于外汇,所以钞买价远低于汇买价。

银行除贷款赚钱外,还赚这卖出和买入外汇的差价。

远期汇率是以即期汇率为基础的,即用即期汇率的“升水”、“贴水”、“平价”来表示。

一般情况下,远期汇率的标价方法是仅标出远期的升水数或贴水数。

在直接标价法的情况下,远期汇率如果是升水,就在即期汇率的基础上,加上升水数,即为远期汇率;如果是远期贴水,就在即期汇率的基础上减去贴水数,即为远期汇率。

远期汇率也有买入价和卖出价,所以远期汇率的升水数或贴水数,也都有大小两个数。

在直接标价法的情况下,远期汇率如果是升水,则把升水数的小数加入即期汇率的买入价,把升水数的大数加入即期汇率的卖出价。

在间接标价法下,如果远期升水,则从即期汇率的卖出价减去升水数的大数,从即期汇率的卖入价减去升水数的小数。

在间接标价法的情况下,如果远期升贴水数是大数在前,小数在后,即说明是远期升水;如是小数在前,大数在后,即说明是远期贴水。

外汇牌价指国家统一管理外汇的机构公布的本国货币单位兑换他国货币单位的比率。

在中国,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前一日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形成的价格,每日公布人民币对其他主要国家汇率的中间价。

会计操作实战外币业务的核算与汇兑差异调整

会计操作实战外币业务的核算与汇兑差异调整

会计操作实战外币业务的核算与汇兑差异调整外币业务是指企业在日常运营中使用的货币不是本国货币的业务。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外币业务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进行外币业务的核算过程中,会计人员需要注意外币的兑换汇率以及相应的汇兑差异调整。

本文将对会计操作实战外币业务的核算方法和汇兑差异调整进行讨论,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外币业务的处理方法。

一、外币业务核算的基本原则在进行外币业务核算时,会计人员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实体货币原则:外币业务必须以原币为基础进行核算,即按照交易当时的汇率进行转换,并记录在册。

2.稳定货币原则: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外币资产和负债按照稳定汇率进行计价,以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减少因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

3.外币兑换损益原则:利用外币对本币进行兑换产生的汇兑损益应列入当期损益。

二、外币业务核算方法1.外币的确认和计量在核算外币业务时,首先需要确认外币的类型和金额,并按照外币兑本币的汇率进行计量。

企业通常使用现汇或即期汇率作为外币兑换比例。

确认外币后,应按照原币金额在本币账户中进行记录。

以某企业向国外供应商采购原材料为例,采购金额为美元10,000美元,假设当时的汇率是1美元=6.5人民币,根据以上信息,会计人员应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核算:借:原材料采购账户(本币) 65,000元贷:美元银行存款账户 10,000美元2. 外币银行账户的处理企业在经营中往往会开设外币银行账户,用以处理与外币业务相关的收入和支出。

在核算外币银行账户时,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需要按照当时的汇率计算相应的人民币金额,并在银行存款账户中进行记录。

其次,企业在进行外币汇入或汇出时,需要注意兑换的差异。

兑换差异是指由于汇率波动导致的银行兑换成本或收益,在核算时需按照实际金额进行处理。

以某企业向境外客户销售产品为例,销售金额为欧元5,000欧元,假设当时的汇率是1欧元=7.8人民币,假设销售所得欧元存入外币银行账户。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问题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问题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问题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交易的核算程序(⼀)外币交易的概念外币交易,是指企业发⽣的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包括买⼊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借⼊或者借出外币资⾦和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

(⼆)外币核算的基本程序企业发⽣外币交易时,其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为:1.将外币⾦额采⽤交易发⽣⽇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额。

2.期末,将所有外币货币性项⽬的外币余额,按照期末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额,并与原记账本位币⾦额相⽐较,其差额确认为汇兑差额。

3.结算外币货币性项⽬时,将其外币计算⾦额按照当⽇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额,并与原记账本位币⾦额相⽐较,其差额记⼊“财务费⽤——汇兑差额”科⽬。

⼆、即期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即期汇率,通常是指中国⼈民银⾏公布的当⽇⼈民币外汇牌价的中间价。

企业发⽣的外币兑换业务或涉及外币兑换的交易事项,应当按照交易实际采⽤的汇率(即银⾏买⼊价或卖出价)折算。

外币⼈民币买⼊价卖出价US$100 640 650中间价$1=¥6.45(即期汇率)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是指按照系统合理的⽅法确定的、与交易发⽣⽇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通常是指当期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等。

企业通常应当采⽤即期汇率进⾏折算。

汇率变动不⼤的,也可以采⽤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进⾏折算。

三、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初始确认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交易发⽣⽇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额;也可以采⽤按照系统合理的⽅法确定的、与交易发⽣⽇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的资本,应当采⽤交易发⽣⽇即期汇率折算,不得采⽤合同约定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外币投⼊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项⽬的记账本位币⾦额之间不产⽣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教材【例20-3】甲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增值税⼀般纳税企业,选择确定的记账本位币为⼈民币,其外币交易采⽤交易⽇即期汇率折算。

【税会实务】收到外币计算税款时如何确认汇率

【税会实务】收到外币计算税款时如何确认汇率

【税会实务】收到外币计算税款时如何确认汇率【问题】1、境外企业来华提供劳务,由我公司代扣代缴营业税,合同为外币,请问以何日汇率折算为人民币计税?如果我要补缴以前漏缴的营业税税款,又该按什么汇率折合人民币?是按纳税义务发生当时的汇率,还是按补缴时的汇率?2、外籍员工工资按何日汇率折算为人民币计算个人所得税?是发放月的上月最后一日,还是填开完税凭证(也就是纳税申报)的上月最后一日?3、以外币增资(按照一定的章程规定分次注入资金),在计算印花税时应按何日汇率折合?是记账当天的汇率吗?还是按照第一次?【解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纳税人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营业额的,其营业额的人民币折合率可以选择营业额发生的当天或者当月1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纳税人应当在事先确定采用何种折合率,确定后1年内不得变更。

你公司代扣代缴的营业税和补缴以前应缴未缴的营业税税款,如合同为外币,都要按照营业额发生的当天或者当月1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来确定营业额,且在事先确定采用何种折合率后1年内不得变更。

营业额发生的时间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但有些情况下存在差异,如对按税法规定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已实现,但款项没有收到的情况下,其营业额发生的时间应按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执行;对纳税人取得的预收款,营业额发生的时间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也有差异,纳税人营业额的人民币折合率应选择收到预收款的当天或收到预收款当月1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来确定营业额。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第十九条规定,应纳税凭证所载金额为外国货币的,纳税人应按照凭证书立当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外汇牌价折合人民币,计算应纳税额。

因此,以外币增资的,应以记账当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外汇牌价折合人民币,计算应纳税额。

根据《大连市地方税务局关于明确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通知》(大地税函〔2008〕14号)规定,纳税人所得为外币的,按照扣缴义务人支付所得并实际扣缴税款月份的上月最后一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牌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做账实操-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分录

做账实操-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分录

做账实操-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分录企业因外汇业务收到美金的,具体账务处理如下:1、收到外汇款时,同时登记美元和人民币账户:借:银行存款—美元户贷:应收账款—客户名称2、美元结汇的时:借:银行存款—人民币财务费用—汇兑损益(以差额计入)贷: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美元户3、如果企业每月进行一次调汇的,需按汇率情况进行调整:(1)当期汇率小于账面汇率时,说明汇率降低:①对于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资产类项目会产生损失,则将损失计入“财务费用”科目借方,分录如下: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贷: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②对于应付账款等负债类科目,也会减少支出,则将减少部分计入“财务费用”科目借方,并用红字填列,分录为: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红字)贷:应付账款(2)当期汇率大于账面汇率时,说明汇率升高:①对于资产类项目相当于增值,可将增值部分计入“财务费用”科目借方并用红字填列,分录为:借:财务费用-汇兑收益(红字)贷: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②对于应付账款等负债类项目,也会增加支出,可将增加部分计入“财务费用”借方,分录为: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贷:应付账款股利、预收账款、合同资产、合同负债等债权债务外币账户。

也就是说,在业务发生处理记账凭证时,应该同时登记外币和本位币。

三、外币业务发生时应该用什么汇率1、在发生外币业务时,外币的折算按特定汇率,包括即期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

许多人可能会认为可以用月初汇率,这是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现在会计准则只能用即期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不能用月初汇率了。

2、即期汇率,是指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当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查询外汇管理局门户网站即可。

3、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是指的是根据系统合理确定的近似于交易当日的即期汇率,通常指当期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等。

在交易日汇率无法取得的情况下,采用近似汇率。

像规模特别大的外资企业、证券公司等,当天经济业务必须当天处理完毕,如果当天外汇管理局网站汇率还没有出来,只能采用过去一定工作日即期汇率计算出似于交易当日的即期汇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汇汇率中间价如何确认
企业无论在对外付汇时,还是在对外收汇时,总是需要涉及到外汇汇率的确认问题。

财务处理时,一般采用的是汇率中间价。

在实务中,许多人对外汇汇率中间价是怎么回事不太了解,使用错误的情况不少,本文结合实际中的两个常见问题,梳理一下确认方式。

 一、外汇中间价是怎么公布的?
 1.公布单位:
 由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对外公布。

 2.公布时间:
 每个工作日上午9:15。

注意:是每个工作日,不是每天公布的。

另外,汇率
中间价只有工作日当日有,不存在当月或者当周等其他时间段的中间价。

 3.适用时段:
 公布的当日汇率中间价适用于该中间价发布后到下一个汇率中间价发布前的时段。

 二、外汇汇率中间价怎么查询?
 需要查询汇率中间价的,虽然各个银行等机构都有转发的中间价信息,但仍建议到中国货币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主办)或者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人民币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