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吸附作用
n33磁铁参数

n33磁铁参数一、什么是n33磁铁?n33磁铁是一种常见的磁铁,它的名称中的“n33”代表了其磁性能力。
n33磁铁属于永磁材料,具有较高的磁性能力和稳定性。
二、n33磁铁的特性1. 磁力强度高:n33磁铁具有较高的磁力强度,能够吸引和吸附铁质物体。
2. 稳定性好:n33磁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易退磁,可以长时间保持其磁性能。
3. 抗腐蚀性强:n33磁铁通常采用镀锌或涂覆保护层的方式,使其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够在潮湿环境中长时间使用。
4. 加工性能好:n33磁铁可以通过切割、钻孔、铣削等方式进行加工,便于制作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磁铁产品。
三、n33磁铁的应用1. 电机与发电机:n33磁铁常用于电机与发电机中,用于产生磁场,实现电能转换。
2. 传感器与探测器:n33磁铁可用于制作传感器与探测器,用于检测磁场、测量位置和速度等。
3. 磁力吸附:n33磁铁的强磁性能使其成为磁力吸附产品的理想选择,如磁力吸附钩、磁力吸附座等。
4. 医疗器械:n33磁铁在医疗器械中有广泛应用,如磁共振成像(MRI)设备、磁疗仪等。
5. 电子产品:n33磁铁也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如扬声器、电磁继电器等。
四、n33磁铁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n33磁铁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用于实验室中的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等,还可以应用于地球物理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
例如,在地球物理学中,磁铁可以用于磁力测量、地磁学研究等;在生物医学中,磁铁可以用于磁性药物输送、磁共振成像等。
n33磁铁的稳定性和磁力强度使其成为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实验工具。
五、总结n33磁铁是一种常见的磁铁,具有较高的磁力强度和稳定性。
它在电机、传感器、磁力吸附、医疗器械和电子产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同时,n33磁铁在科学研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n33磁铁的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磁铁的特性和应用,为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支持和指导。
第三章重金属污染及其生态效应

迁移转化:
进入土壤的Pb2+容易被有机质和黏土矿物所吸附。 不同土壤对铅的吸附能力如下:黑土(771.6 μg/g) >褐土(770.9 μg/g)>红壤(425.0 μg/g);腐殖质 对铅的吸附能力明显高于黏土矿物。铅也和配位 体形成稳定的金属配合物和螯合物。土壤中铅主 要以Pb(OH)2、PbCO3、PbSO4固体形式存在。 而在土壤溶液中可溶性铅的含量很低,故土壤中 铅的迁移能力较弱,生物有效性较低。当土壤pH 降低时,部分被吸附的铅可以释放出来,使铅的 迁移能力提高,生物有效性增加。在酸性土壤中, 植物对铅的吸收累积大于在碱性土壤中。
土壤吸附和pH影响:三价铬进入土壤后,90%以上迅速 被土壤吸附固定,以铬和铁氢氧化物的混合物或被封闭在 铁的氧化物中,故土壤中三价铬难以迁移。六价铬进入土 壤后大部分游离在土壤溶液中,仅有8.5%~36.2%被土壤 胶体吸附固定。土壤溶液中,三价铬的溶解度取决于pH。 当pH大于4时,三价铬溶解度降低;当pH 5.5时,全部沉 淀;在碱性溶液中形成铬的多羟基化合物。此外,在pH 较低时,铬能形成有机配合物,迁移能力增强。
小白菜中Cu的含量与施泥量呈显著的正相关,且
不同部位对Cu的吸收有所差异。Cu在小白菜中 的富集为根部大于茎叶,这可能与根系和Cu离子 直接接触有关。由此可见,在利用污泥堆肥时最 好避开利用根部的植物。
(1)通过短期及中期淋溶后发现,污泥土地利用
会增加土壤中的Cu含量,但主要集中在上层土壤 中;而长期淋溶后,各层土壤中的相对Cu含量有 了明显的增加,如长期施用污泥,则Cu在土壤中 的积累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a)通过挥发作用进入大气 (b)受水特别是酸雨的淋溶或地表径流作用,重金属进入地 表水和地下水,影响水生生物 。 (c)植物吸收并积累土壤中的重金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水处理必备基础知识

50条水处理必备基础知识1、什么是水体自净?水体自净:受污染的河流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或转化,水体恢复到原有的状态,或者从最初的超过水质标准降低到等于水质标准。
2、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有哪些?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就是采用各种手段和技术,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分离去除,回收利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
一般分为给水处理和污水处理。
3、现在污水处理技术有哪些?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
4、五个水的测量指标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有氧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作用,降解有机物所需的氧量。
是表示污水被有机物污染的综合指标。
理论需氧量(thOD):水中某一种有机物的理论需氧量。
通常是指将有机物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所需氧量的理论值(即按完全氧化反应式计算出的需氧量)。
总需氧量(TOD):是指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02的mg/L表示。
化学需氧量(COD):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
废水、废水处理厂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的物质(一般为有机物)的氧当量。
总有机碳(TOC):是指水体中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含碳的总量。
5、什么情况采用生化法处理?一般认为BOD/COD值大于0.3的污水才适于采用生化法处理。
6、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是什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物理指标:色,浑浊度,臭和味。
7、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是发生在淡水中,由水体中氮、磷、钾含量过高导致藻类突然性过度增殖的一种自然现象。
水体富营养化形成原因主要是氮、磷、钾等元素排入到流速缓慢、更新周期长的地表水体,使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地生长繁殖,使有机物产生的速度远远超过消耗速度,水体中有机物积蓄,破坏水生生态平衡的过程。
8、什么叫溶解氧?溶解在水体中的氧被称溶解氧。
上海市2018-2019学年初三化学一模汇编身边的化学物质-填空题-含答案

2019初三一模汇编-身边的化学物质【填空题】(青浦)26.生产、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现有:氦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请按要求用上述物质的化学式回答:①常用作灭火剂的物质是(1);(填化学式)②能作有色光源的物质是(2);(填化学式)③会引起酸雨的物质是(3);(填化学式)④能作为清洁能源的物质是(4);(填化学式)⑤能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的物质是(5)。
(填化学式)26.(本题5分)(1)CO2(2)He(3)SO2(4)H2(5)CO(杨浦)25.(8分)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可供人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____。
(2)75%的医用酒精的溶剂是___________。
(3)石墨能做干电池的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_______________性。
(4)化石燃料主要有煤、石油和_______,绿色能源有___________(写一种),倡导“低碳出行”是为了减少___________的排放。
(5)取一瓶“雪碧”的上、下两层溶液,密度分别为ρ1、ρ2 ,则ρ1____ρ2(填“>”、“<”或“=”),打开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5.(8分)(1)O2(2)水(3)导电(4)天然气;风能(合理即可);二氧化碳(5)=;瓶内气压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金山)3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① 大雾天气导致呼吸道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1) 。
A.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① PM2.5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2) 作用。
① 请从“A.二氧化碳B.稀盐酸C.大理石D.氖气”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用做建筑材料的(3) ;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的(4) ;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5) 。
① 请用化学式填写下列生活中涉及到的物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6) ;作燃料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7) ;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胆矾(8) ;用于制温度计的水银(9) 。
金团簇

亚纳米尺寸的金团簇对CO的催化氧化由于金团簇的有良好地催化活性,从发现以来,大量的工作都在探究影响金团簇催化活性的具体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金团簇的尺度、电子状态、活性位点和基底的类型和结构等。
由于实验上暂时无法测量金团簇的具体结构,所以这些因素的具体作用未完全清晰。
3个金原子到20个金团子的金团簇在过去的几十年内被研究的较多。
这些团簇的准确结构的发现促进了对他们催化活性的研究。
虽然小尺寸的金团簇(气相或者在基底上)都已经被详细的研究过,但是由于中等或者大尺寸的金团簇的精确结构没有准确的数据。
对于这种原子数目大于20的金团簇,关于他们的理论研究比较少。
由于缺少准确的结构数据,所以与结构有关的催化金团簇的的反应的定量的表征一直欠缺。
最近,通过实验和量子化学计算的方法,直径在1纳米左右的金团簇,它们包含的原子个数在27-35和55-64(不包括29和31)的结构已经清晰。
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金团簇对CO催化氧化的吸附能、反应途径和能垒,这些金团簇包括中性和,的Au16-Au18、Au20、Au27、Au28、Au30、Au32-Au35。
通过光电子能谱和密度泛函理论可以确定这些团簇阴离子的状态。
这篇文章中,我们第一次全面的对金团簇的点对点和原子对原子的吸附进行量化研究。
这篇文章中我们还会揭示在原子层面上金团簇的活性位点—尺寸—活性的关系。
金团簇在气相和氧化基底上的活性会有很大的不同,在这篇文章中,由于计算的缘故,只对气相的金团簇进行研究,基底效应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
CO和O2的吸附能我们计算中性的和阴离子的金团簇对CO和O2的点对点吸附能,得到了一个金团簇对CO和O2的吸附能数据库。
这些金团簇包括Au16-Au20,Au27、Au28、Au30、Au32-Au35.Au16-Au20(金字塔形的空笼结构)。
,和中性的Au16-Au19和Au20对CO 和O2的吸附能在图一中表示。
金团簇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的吸附能。
汞和砷的迁移转化

●汞土壤中汞的背景值为0.01~0.15 μg/g。
除来源于母岩以外,汞主要来自污染源,如含汞农药的施用、污水灌溉等,故各地土壤中汞含量差异较大。
来自污染源的汞首先进入土壤表层。
土壤胶体及有机质对汞的吸附作用相当强,汞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弱,往往积累于表层,而在剖面中呈不均匀分布。
土壤中的汞不易随水流失,但易挥发至大气中,许多因素可以影响汞的挥发。
土壤中的汞按其化学形态可分为金属汞、无机汞和有机汞,在正常的pE和pH范围内,土壤中汞以零价汞形式存在。
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态的汞可以相互转化。
进入土壤的一些无机汞可分解而生成金属汞,当土壤在还原条件下,有机汞可降解为金属汞。
一般情况下,土壤中都能发生Hg2+===Hg2++HgO反应,新生成的汞可能挥发。
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汞可以任何形态稳定存在。
在厌氧条件下,部分汞可转化为可溶性甲基汞或气态二甲基汞。
阳离子态汞易被土壤吸附,许多汞盐如磷酸汞、碳酸汞和硫化汞的溶解度亦很低。
在还原条件下,Hg2+与H2S生成极难溶的HgS;金属汞也可被硫酸还原细菌变成硫化汞;所有这些都可阻止汞在土壤中的移动。
当氧气充足时,硫化汞又可慢慢氧化成亚硫酸盐和硫酸盐。
以阴离子形式存在的汞,如HgCl3-、HgCl42-也可被带正电荷的氧化铁、氢氧化铁或黏土矿物的边缘所吸附。
分子态的汞,如HgCl2,也可以被吸附在Fe,Mn的氢氧化物上。
Hg(OH)2溶解度小,可以被土壤强烈的保留。
由于汞化合物和土壤组分间强烈的相互作用,除了还原成金属汞以蒸气挥发外,其他形态的汞在土壤中的迁移很缓慢。
在土壤中汞主要以气相在孔隙中扩散。
总体而言,汞比其他有毒金属容易迁移。
当汞被土壤有机质螯合时,亦会发生一定的水平和垂直移动。
汞是危害植物生长的元素。
土壤中含汞量过高,它不但能在植物体内积累,还会对植物产生毒害。
通常有机汞和无机汞化合物以及蒸气汞都会引起植物中毒。
例如,汞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产生危害。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水稻的水培实验表明,采用含汞为0.074 μg/mL的培养液处理水稻,产量开始下降,秕谷率增加;以0.74 μg/mL浓度处理时,水稻根部已开始受害,并随着试验浓度的增加,根部更加扭曲,呈褐色,有锈斑;当介质含汞为7.4 μg/mL时,水稻叶子发黄,分蘖受抑制,植株高度变矮,根系发育不良。
第4章 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的吸附作用

4.1 固体自稀溶液中吸附的特点
4.1.2 稀溶液吸附 3.吸附量及其测定 (1)固体自溶液中的吸附量测定(浓差法): 对于二组分稀溶液,一般的关系是:
n0 x2 2 x1 1 x2 m
式中,Δx2=x20-x2,x代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下标1 和2分别表示溶剂和溶质,下标0表示吸附前溶液的数量, n代表物质的量,m代表吸附剂的量。
10
4.1 固体自稀溶液中吸附的特点
4.1.1 固体表面特点 3. 固体表面的电性质 固体与液体接触后可因多种原因而使固体表面带 有某种电荷,原因如下: (1)电离作用 硅胶在弱酸性和碱性电解质中,表面硅酸电离而 使其带负电 活性炭表面的一些含氧基团在水中也可电离,在 中性介质中通常带负电
3
概述
吸附剂: 具有吸附能力的固体物质。 吸附质: 被吸附的物质。 在研究表面活件剂在固液界面吸附时通常把表面 活性剂叫做吸附质,固体叫做吸附剂。 注意: 吸附只发生在相界面上,被吸附的物质并 不进入到固体内部,否则就称为吸收。如镍-氢电 池中储氢材料对氢气的吸收等,而非简单的吸附。 物理吸附: 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以范德华力相互 作用而发生的吸附。
132固体自稀溶液中吸附的特点固体表面特点低表面能固体和高表面能固体固体表面能mjm固体表面能mjm聚六氟丙烯18聚对苯二甲43聚四氟乙烯195石英325石蜡255氧化锡440聚乙烯355184010132固体自稀溶液中吸附的特点固体表面特点固体表面的电性质固体与液体接触后可因多种原因而使固体表面带有某种电荷原因如下
11
4.1 固体自稀溶液中吸附的特点
4.1.1 固体表面特点
3. 固体表面的电性质 (2)选择性吸附 有些固体优先自水吸附H+或OH-而使其带正电或 负电。
不同类型活性炭吸附计算表

150008040106251.123041.91616E-051.002500kg吸附质/kg吸附剂(厂家提供)0.35kg吸附质/kg吸附剂(实验获得)0.1取值0.57000.2≤400≤0.8100x100x1000.93(Q/3600)/A1.041666667L*B40.90.5m~0.9m A*Z(或L*B*Z)3.6取值2取值2( Vs*ρs*XT1)/(C/1000000*Q*η)161.2903226C 0*Q/1000000*η*t180(u* C0/1000000)/( ρs*XT1) 1.66667E-06Z/Uc/3600150t'接近t 0.8经验公式:945.1*u 1.055×Z789.3536096u/ε 2.083333333附床计算1、 废气成分:乙酸乙酯、异丙醇、醋酸酯、丙醇等1.一般空塔流速0.8~1.2m/s时,动活性XT1=(0.75~0.8)XT,流速越快,动活性越小,公司取8%~10%标准上规定:固定床吸附剂 颗粒性炭0.2-0.6 纤维状吸附剂(活性炭纤维毡)0.1-0.15 蜂窝状吸附剂0.7-1.2层高中间需要留一定空间,使热量分散,局部碳层过热烧炭被吸附物沸点升高,吸附量增加(规公式算值备注(4*ε)/[a*(1-ε)]0.0057142866/a0.008571429(1-ε)2/ε32μ*u/d p20.271677211(1-ε)/ε22ρ0*u2/d p142.1672454d p*ρ0*u/μ523.29470341046.589407≤2500△P=(150*A*B+1.75*C*D)*Z521.1796698、醋酸正丙活性速越快,动活性越小,颗粒型活维状吸附剂(活性炭 蜂窝状吸附剂0.7-.2使热量均匀热烧炭加(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吸附
吸附在颗粒表面的离子, 在一定条件下, 可被液体中另一 种离子所替换, 因此物理化学吸附又称“离子交换”。
化学吸附
液相中的离子依靠键力强的化学键、憎水键、氢键结合 到固体表面的吸附叫化学吸附,是一种不可逆反应。
2
离子交换吸附(Ion Exchange Adsorption)
岩土颗粒表面带有负(或正)电荷,能够吸附阳(或阴)离 子。一定条件下,颗粒将吸附地下水中某些阳(或阴)离 子,而将其原来吸附的部分阳(或阴) 离子转入地下水中, 这一过程叫离子交换吸附作用。
Substitution for a cation in a mineral by one of lesser positive charge. This type of charge is considered to be fixed.
This negative charge can be balanced by the sorption of cations from solution.
3 影响岩土的吸附能力的因素 :
吸附剂的种类 : 2:1 粘土矿物(蒙脱石、伊利石)、1:1 粘土矿物(高岭土)、有机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土 壤、砂)。 岩土的比表面积 (颗粒愈细,比表面积愈大,CEC越高 )
pH值:一般来说,随着水溶液pH值的增加,土壤表面 的可变负电荷量增多,其CEC相应增加。
矿物表面形成电荷.
低pH值条件下,矿物表面的羟基可与水溶液中的H+通过发 生络合作用, 在固体表面形成表面正电荷: S—OH + H+ ←→ S—OH2+ 随着pH值的升高,H+将重新返回到溶液中,这时矿物表面 的羟基甚至可通过下式离解出其原有的H+,进而在固体 表面形成负电荷: S—OH + OH- ←→ S—O- + H2O
粘土矿物 绿泥石 伊利石
CEC(meq/100g) 10~40 10~40 砂
土壤
CEC(meq/100g) 2~ 7 2~18
砂质肥土
高岭石 蒙脱石
蛭石 氧化物及氢氧 化物 土壤有机质
3~15 80~150
100~150 2~ 6 >200
肥土 粉沙质肥土
粘土质肥土 粘土
8~22 9~27
4~32 5~60
一、吸附作用
1、吸附机理和种类
固体为什么能够对地下水中的溶质产生吸附作用?
固体表面电荷的形成的两种主要方式 :
同晶代换; 表面络合作用
(1)同晶代换:在粘土矿物晶格的形成过程中,部分晶
格中的中央离子,被其它价数的直径大小相近的阳离子取代。 如四面体中央的Si4+被Al3+代替,八面体中央的Al3+被Mg2+代 替,就产生了剩余的负电荷。 所产生的负电荷位于硅酸盐层的晶格中,不受外界溶液(水 溶液pH值及其成分)的影响,称为永久电荷或层电荷。
通过络合反应在固体表面形成的电荷可随着水溶液pH值及 其成分的变化而变化。
把以这种方式在固体表面所形成的电荷称为可变电荷 (Variable Charge)。
氢氧化物、高岭石等粘土矿物、一些有机质能够在 其表面形成可变电荷。
有机质表面的负电荷
吸附的三种主要种类: 物理吸附
由于固体表面带电荷, 固体颗粒表面靠静电引力吸附液 相异性离子的现象。
较高pH值条件下,固体表面形成表面负电荷,吸附阳离子:
S—OH + OH- ←→ S—O- + H2O 这表明,固体颗粒表面电荷,无论从其性质或数量来讲,都 是介质pH值的函数;必定存在这样的一个pH中间值,该pH 值点的表面电荷为零,这一状态称为电荷零点。该状态下的 pH值称为零点电位pH值,记为pHzpc。
4 离子吸附能力(离子吸附亲和力)大小顺序:
H+>Fe3+> Al3+>Ca2+> Mg2+>K+> Na+
离子价越高,吸附能(力)越强; 电价相同,吸附能(力)随离子水化半径的减小而增大 。 H+的特殊性, H+越多,对其它阳离子的阻力越强。 当地下水中某种离子的相对浓度增大,则该离子置换岩土 所吸附离子的能力也随之增大。
如:当含Ca2+为主的地下水,进入主要吸附有Na+的岩土时,水中的 Ca2+便置换岩土所吸附的一部分Na+,使地下水中Na+增多而Ca2+减 少。
F->PO43->HPO42->HCO3->H2BO3->SO42->Cl->NO3(Cl-和NO3-最不易被吸附)
5 零点电位pH值(pHzpc)
低pH值条件下,固体表面形成表面正电荷,吸附阴离子: S—OH + H+ ←→ minerals (e.g., smectites, illite ) can acquire significant fixed charge through ionic substitutions.
(2)表面络合作用:
1:1 clay minerals such as kaolinite do not generally exhibit much ionic substitution. Thus, 1:1 clay minerals do not possess fixed surface charge. They may acquire variable surface charge through surface complexation reactions. 通过矿物表面的功能团与水中离子间的化学反应在
(1)几个基本概念 吸附剂(Sorbent ): 凡能吸附液相中溶解离子的固 体均成为吸附剂。
粘土矿物,铁、铝和锰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有机物, 胶体等。
吸附质(Sorbate) :被吸附剂所吸附的溶解离 子称为吸附质。
离子交换容量(EC):表征吸附剂吸附能力的参数。 分为,阳离子交换容量(CEC)和阴离子交换容量 (AEC) 阳离子交换容量(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每百克干土(岩)所含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 毫克当量数。单位为:meq/100g 通常都是通过实验来测定吸附剂的阳离子交换容量。 由于样品中常含有多种吸附剂,形成综合吸附能力, 实验测定往往是唯一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