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应急通信技术系统的应用研究
基于北斗的交通路网应急通信协同指挥系统设计和实现

通信网络技术现严重的损坏。
因此,在对应急指挥系统进行设计时,需要分析该应急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高带宽、低延时、高效率的传输需求。
接着,选择利用多卫星技术融合以及功能互补的方式,实现Ku 频段便携式终端以及静中通车载式终端等设备作为中星A 6宽带卫星的接入方式;而窄带卫星的接入方式,主要借助天通手持机设备与北斗终端群设备等实现了通信连接,并由此构建一个能够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的应急通信平台,能够充分满足重特大灾害发生后,现场应急通信方面的需求。
针对交通路网的应急通信系统设计规划,能够有效解决灾害发生之后,在无公网状态下,实现图像、音视频以及短信数据等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交互,从而构建了一种前方点位、移动应急以及后方固定等通信的指挥平台,为灾害现场的救援奠定了 基础[4]。
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从系统的总体架构上来看,基于北斗技术所提出的一体化应急通信指挥系统的总体设计,主要由用户层、应用层、终端层和网络层等4个部分组成,具体如图1所示。
同时,本系统的设计还包括了不同类型用户、远程指挥、数据服务、应急指挥云平台以及空天地一体应急卫星网络系统等。
其中,终端层设计通过不同类型终端设备实现了对灾害现场的前端数据采集与传输等服务;网络层设计通过对交通行业专网以及地面公网的融合,为应急通信传输提供了稳定的传输线路,还实现了前、后方间应急指挥中信息的实时互通。
应用层的设计主要针对交通路网对应急通信协同指挥系统的设计需求,提供了灾害点位的实时数据采集、应急指挥调度、实时定位、次生灾害的预警以及现场信息的实时回传等功能和服务。
2.1 应急移动通信网络设计2.1.1 空天地一体应急通信网络系统该应急通信网络系统,主要通过将北斗卫星、天通卫星、宽带卫星、地面通信等技术进行融合,打破了应急通信大容量、高速率以及低延时的传输要求,使得多网资源的融合带宽达到了1 MHz 以上,实现了应急通信。
同时,还利用地面传感感知设备、通信传输技术、北斗短报文通信技术等,实现了空天地一体卫星通信网络系统的建设,使得三方面之间进行有机结合,充分满足了灾害范围区域内的现场应急通信无缝覆盖、无缝衔接以及通信不间断的传输 需求[5]。
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技术发展背景深远。
本文分析了卫星通信在自然灾害、医疗救援、交通事故、军事和国际救援中的应用情况。
其在这些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救援效率,拯救了许多生命。
结论部分探讨了卫星通信技术在应急通信中的重要性,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总结了本文的观点。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作用将变得更加重要,为应急救援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
【关键词】卫星通信、应急通信、自然灾害、医疗救援、交通事故、军事、国际救援、技术发展、重要性、发展趋势、结论1. 引言1.1 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研究的重要性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自然灾害频发、医疗救援需求增加以及交通事故、军事应急和国际救援等情况的发生,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在应急通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卫星通信具有全球覆盖的优势,能够在地面基础设施受到破坏或通信网络中断的情况下仍能保持通讯连通性。
这对于灾难发生后的信息传递和救援协调至关重要。
卫星通信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不受地理位置限制,能够实现即时通讯和数据传输。
在医疗救援等紧急情况下,卫星通信可以提供及时的支持和指导,帮助救援人员更有效地展开救援工作。
卫星通信在交通事故救援中也有着重要作用,可以提供实时的通讯和定位信息,加快救援速度,减少事故损失和救援时间。
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研究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救援效率、减轻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卫星通信技术,将能够提升应急通信的整体水平,更好地应对各种紧急情况的发生和应对。
1.2 卫星通信技术发展的历史背景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随着人们对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地面通信开始显现出限制和瓶颈。
为了弥补地面通信的不足,人们开始探索利用卫星进行通信传输。
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这标志着卫星通信技术的诞生。
浅谈新建铁路长大隧道应急通信系统的技术与应用

19Internet Communication互联网+通信一、引言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如今火车已经成为我国人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铁路线路的增加,必然伴随着隧道的急剧增加。
在长大隧道(5KM 及以上隧道)发生灾害时,应急通信系统成为事故现场人员与指挥人员间主要的通信手段。
救援指挥人员、事故现场人员能通过隧道应急通信系统使用语音、图像等通信功能,确保救援更迅速,尽可能降低伤害及损失。
二、长大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对应急通信系统的设置要求根据《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规范》(TB10020-2017)“7.3应急通信”要求:隧道应急通信应包括有线应急电话、视频监控等系统,同时应充分利用铁路专用移动通信、公众移动通信等无线通信设施[1]。
国铁集团发布的《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补充规定》铁建设〔2021〕150号要求:6.1.6疏散线路上的平行导坑、斜井、横洞及横通道等应经技术经济比选后设置应急电话或铁路专用移动通信设施。
6.17隧道口、紧急救援站、紧急出口及应急避难所等设施的出入口宜设置视频采集点[2]。
三、长大隧道应急通信系统方案探讨本文以新建铁路广梅汕铁路汕头站至汕头广澳港区铁路的汕头海湾隧道为例,探讨长大隧道应急通信系统方案的设置。
汕头海湾隧道全长9.97km,为双轨道隧道,隧道内2号斜井作为疏散救援通道(含60米避难所)。
汕头海湾隧道的应急通信系统由隧道事故报警电话、隧道综合视频监控系统、GSM-R 系统以及应急通信系统现场设备组成。
(一)隧道事故报警电话1.系统组成浅谈新建铁路长大隧道应急通信系统的技术与应用汕头海湾隧道事故报警电话系统新设值班台、现场主机、报警电话分机以及传输通道,隧道应急中心设备利用广州调度所既有隧道应急中心设备。
2.系统设置方案由于本线区间无新设基站及传输设备,汕头海湾隧道事故报警电话现场主机设置在临线的汕汕铁路DK164+945基站处,利用汕汕铁路基站传输系统的FE (2×2M)传输通道接入广州调度所既有隧道应急中心设备,相应对中心设备扩容,并在应急中心设置中心值班台,实现紧急情况下与调度所的列调员的电话报警和定位报警功能。
应急通信系统应用场景

应急通信系统应用场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应急通信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应急通信系统是一种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保障人们通信需求的系统,它能够在自然灾害、社会紧急事件等情况下提供快速、可靠的通信服务,为人们提供帮助和救援。
下面将介绍几个应急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
1. 自然灾害中的应急通信系统应用场景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预测和控制的,如地震、洪水、飓风等。
在这些灾害发生后,通信设施往往会遭受严重破坏,导致人们无法正常通信。
而应急通信系统则可以在灾害发生后迅速启动,通过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手段,为受灾地区提供通信支持。
这样,受灾群众可以及时与外界联系,向救援人员发送求救信息,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同时,应急通信系统还可以提供灾后重建的信息传输,帮助相关部门进行救援和恢复工作。
2. 公共安全事件中的应急通信系统应用场景公共安全事件是指危及社会公共安全的事件,如恐怖袭击、火灾、交通事故等。
在这些事件发生后,通常会导致现场的通信中断或者网络拥堵,给救援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应急通信系统可以在这些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通过优先通信、抢占信道等技术手段,确保救援人员之间的通信畅通无阻。
同时,应急通信系统还可以提供实时视频传输、定位导航等功能,帮助救援人员快速准确地定位事发地点,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3. 偏远地区的应急通信系统应用场景偏远地区通常交通不便,通信设施相对薄弱,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很难及时获得救援。
应急通信系统可以通过卫星通信、无线电通信等手段,为偏远地区提供通信支持。
这样,偏远地区的居民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向救援人员发送求救信号,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以便救援人员能够快速到达并提供帮助。
4. 特殊行业的应急通信系统应用场景特殊行业如石油、矿山、军队等,由于工作环境特殊,通信需求也较高。
在这些行业中,应急通信系统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可靠的通信支持。
例如,在石油平台上,应急通信系统可以通过卫星通信,为工作人员提供语音和数据通信,以确保他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向外界求助。
地铁紧急通信系统在应用中需注意的细节研究

在地铁 紧急通信系统建设 中 ,除注重 固定 紧急通信 系统 外 , 临时组 网紧急通信系统也是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临时组网紧急通
保障紧急情况下地 紧急通信是地铁 突发行 紧急情况下 的必要 通信方式 , 是保障 信 系统弥补固定组 网设 备损 坏对通信 的影响 , 救援工作 、 紧急救助的特殊通信手段 。地 铁工程作为人 群密集型 铁通 信需 求。引入大面积辐射型通信 主机 、 建立远程无线 通信信 场地 ,地铁运行过程 中的突发 事件对救援工作有着 极高 的要求 。 号辐射装置是满足地铁 紧急通信需求 的关键 。临时组 网设备的选
的开 展 。受 地 铁 工程 地 形 特 点 影 响 , 突 发 事 件 的发 生 极 易 造 成 内 用要点 , 保 障地铁通信安全。 3 地 铁 紧 急 通 信 系 统技 术 应 用 注 意 事 项 的分 析 部通信 系统 的损坏 , 进而影响突发事件的救援工作。因此 , 在地铁
通信工程建设 过程中 , 必须强化 紧急通信 系统 的设 置。利用现代
向地下延伸的组网技术 , 通过无线基站 的建设使各基站 间能 作 的基 础。针对地铁紧急通信 系统 的重 要性 , 现代地铁通信 系统 础上 , 组 建中应强化 紧急通信系统设计。通过现代紧急通信系统技术应 够实现信息通信。该项技术应用过程中应注重主机站的设置 , 以主 用, 提高地铁 紧急通信 系统技术水 平 、 保障应 急情 况下 地铁通 信 机站与各分基站通信组网为基础,保障紧急通信系统的通信需求。 需 求。针对地铁运行特殊性 、 地铁交通行业特殊性 , 地铁紧急通信 在无线基站技术应用 中, 需要注重站间沟通及主站与基站沟通系统 的设计。 通过站间通信 、 跨站通信的设计 , 避免单一基站损坏或故障 系统 的建设 中必须 针对可能 发生灾害 对通信 系统 的影 响确定 紧
智慧应急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2021年7期科技创新与应用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应用科技智慧应急系统的研究及应用伊长新(山东胜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东营257000)前言智慧应急越来越成为我们改进管理和服务的重要选择。
智慧应急系统基于智慧应急信息平台建设,采用物联网,大数据,移动应用等先进信息化技术,建设国内领先的应急管理与智慧信息系统,助力实现日常管理看得见,说得清,管得住,“战时”指挥连得通,调得动,打得赢,运用科技力量,提高城市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
1智慧应急系统的研究智慧应急的提出,是智慧城市概念的重要部分,新一代通信技术、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高端软件,在智慧应急建设框架中得以应用。
根据智慧城市推进要求,利用智慧应急系统达到实施数字化安全监管和应急管理的目标任务,以数字化安全监管平台和应急指挥平台为基础,依托智慧城市大数据分析能力和现有的物联网感知技术,进行智慧应急系统的拓展和探索。
系统依托智慧应急综合指挥调度中心项目,融合数字化安全监管、应急指挥等业务平台,纵向打通与上级应急管理部门的联接,横向实现与水利、气象、网格化、交通、消防等领域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建设数字化安全监管平台。
通过视频会议、应急指挥、会商决策等功能,打造集应急资源管理、结构化预案、应急值守、应急处置、重点重大企业监控、一张图指挥、舆情管理等为一体的智慧数字化安全监管平台,包括以下内容:(1)建立围绕事发现场全面覆盖的感知体系,提高现场指挥调度和应急处置能力,应急通信指挥平台可在短时间内建立起现场救援和指挥中心,与后方各级应急指挥部门建立起稳定、高效的网络传输通道,实现音视频信息的上通下达,为处置决策提供技术保障。
(2)建设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体系,解决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落实不到位、企业可燃有毒气体报警装置、液位计等装置装而不用、报警不处置等日常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通信系统的设计

收稿日期:2017-12-01 作者简介:李松懋(1996-),男,四川巴中人,本科,研究方向:交通运输。
·170·
第 4期
李松懋:城市轨道交通应急通信系统的设计
总第 290期
更加清晰的 了 解 现 场 情 况,除 了 实 时 查 看 信 息,还 能录制信息,以供事故分析使用。
此模块还能进行数据导入,将历史事故数据导 入系统得到应急预案数据。同时,根据管理员的不 同权限可以对设备数据进行增加、删除和修改。
1 应急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案
1.1 系统的设计目标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通信系统在发生应急灾害
时,能够全面、准确的对现场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将 采集到的数据传送到指挥调度中心,为救援调度指 挥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此系统将各个自动化子系 统能够实现网络互通和资源共享,各个子系统能够 对相关的设备进行可视化管理,这样各个子系统不 再是独立的,而 是 相 互 关 联 的,能 够 最 大 限 度 的 在 应急情况下进行临时组网,快速有效的进行数据传 输,提高救援效率。
VSAT卫星通信系统及其应用研究

 ̄SAT 是 指 直 接 设 在 使用 地 点 并 可 直接 联 接 用 户 设 备 的小 型 卫 星 通 信地球站,利用 VSAT此系统进行通信具有灵活性强 、可靠性高、使用 方便及小站可直接装在用户端等特点,利用 VSAT用户数据终端可直接 和计算机联网 ,完成数据传递 、文件交换、图像传输等通信任务,从而 摆脱 了远距离通信地面 中断站 的问题。VSAT卫星通信系统是应急通信保 障系统 中的佼佼者。
一 、 VSAT 系统 的 组 成 VSAT卫星通信系统 由空间和地面两部分组成 。空间 VSAT卫星通信 系统 的空间部分就是卫星 ,一般使用地球静 止轨道通信卫星 ,卫星可 以 工作在不同的频段 ,如 C、Ku和 l(a频段。星上转发器的发射功率应尽 量大,以使 VSAT地面终端的天线尺寸尽量小 。地面 VSAT卫星通信系统 的地面部分 由中枢站 、远端站和网络控制单元组成 ,其中中枢站的作 用 是汇集卫星来的数据然后 向各个远端站分发数据 ,远端站是卫星通信 网 络的主体 ,VSAT卫星通信 网就是 由许多远端站组成 的,这些站越多每个 站分摊的费用就越低。一般远端站直接安装于用户处 。与用户的终端设 备连接。 二 、VSAT卫 星通 信 网络 的 优 点 VSAT卫星通信系统通常指天线 口径为 2.5m左右的小型卫星终端站 , VSAT系统可工作在 c波段或 Ku波段 。VSAT卫星通信网的主要优点如
VSAT卫星通信 系统及其应用研究
尹 闪 闪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 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河北 石 家庄 050081
【摘 要 】文章介绍 了 VSAT系统 的组成 ,VSAT通信 的优 点和 系统参数 ,最后论 述了 VSAT卫星通信 网络在 交通安全应急通信 系统 中的应用。 【关键词 】VSAT卫星转发器 交通安全应 急通信 系统 中图分类号 :TN927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067(2013)16-48-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3 期 5
收 稿 日期:O 8 1— 3 2 O — 0 0
交 通 应 急 通 信 技 术 系 统 的 应 用 研 究
张建亮
( 山两 省交通信息通信公司 , 山两太原 ,3 0 6 000 )
摘 要 : 应 急 通 信指 挥 角度 , 从 依托 山西 高速 公路 机 电 通 信 系统 建 设 及 保 障 经 验 , 结合
讲电话 ) 间的话务通信 以及 监控 、 之 收费 系统的数据 、 、 传真 同像等非话
业务提供传输通道 。高速公路沿线 的站点呈带状分布 , 适合于 S H链彤 D
网和环网结构 , 传输设备通 过带 交叉连接功能的分插复川 器和主十单模
光纤构建成一个具有 自愈功能的链状环网 , 网络结构上保证 网络 的安 从 全性 , 网络节点是分捕 复用器( M) AD 。目前 , 通信设备级单元保护对重要 单板进行 1 “热备份 ) + 。
交换 局采州 大容量 、 少局所的方式。各交换机易于扩容并具备多种 业务功 能 , 通过灵活组 网向全网提供业 务 , 充分考 虑信息新技 术对通信 网网络 的影 响 , 提升 网络 的整体效率 与效益 , 网络综 合成本降低 并具 使
有 可 持 续 性 1 地 域 覆 盖 优 势 . 2
1l 1 ,+ 保护 ,并提供两纤单 向通道保护环 和两纤 双向复用段保护环 , 保
证各站业务畅通。
I1 .2 . 交换 接 入
山两 高速公路光纤通信 系统是 以省局为 巾心 , 各个 片区巾心局 为分 巾心, 连接各收费站局 , 采 光纤数字传输 系统会 同程控 交换 系统 , 形成
一
套全数字综合业务通信系统。 高速公 路十线传输 系统根据实际公路网
从 全网的角度考虑 ,山两省高速公路 通信系统是 以省高管局 为中 心, 各个 片区中心局为分接点连 接各收费站局 , 采用 光纤数字传输 系统 会同程控交换 系统形成一套全数字综 合业务通信 系统 。 这样可大大减少
交换设 备的数量 , 于网络优化。 利 按 分区汇接 的建 网思路 , 少巾继 通道的 占用 . 减 采用两级结构 , 在一
目前我 省高速公 路北起大 同 、 到运 城 、 南 晋城 , 役盖 了我 省全部 l 1 个地市 , 近期规划的人字骨架 、 儿横将进一步扩展我省县域覆盖牢 。 几环 到“ 十一五 ” . 省高 速公路通 车里程将达到 40 0 m。建设巾的 山西 末 全 0 k
网络级业 务保护对于省 内十线及重要 的高 速公路业务 接入层采 用
2 6(I : O 一l . OO )19 J 1
[ ] 沈光亮. 5 面向பைடு நூலகம்者的信息集成服务模式构 建 [ ] 情 报探索 ,0 5 J, 2 0
( )7 — 3 1 :0 7 .
[ ] 毕强 , 9 史海燕. 网络信息 集成服务研 究综述 [] J. 情报理论 与实践 ,
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 等多种保护方式 , 进行 自动保护倒换和 自动保护倒
1 省 域范 围应 急通信 的可 能性
11 高速公路的光纤通信网络 .
l1 干 线传 输 _. 1
换恢复 . 自动保护倒换时间一般小于 l , 0一 以保证 网络运 行的稳定性 和 安全性 。对于一般的支线采 H线性组 网的方式 , j 为线性网络提供线路 l :
M /) 4 b , 芯光纤组 战 l 1 s 用 + 链状网 , 同步数字 网采_ T — 6分捕 复 }SM l + I l { j
器 ( M)终端 复. 器( M) AD 、 H 和再 生巾继器( E 。泫系统能将 低速率数 { F R G)
个省网 巾设置一 个巾心局 、 干个分 巾心局 ; 若 分巾心交换机之 间采 用网
新 技 术 应 用 , 讨 了跨 区域 依 托 高速 公 路 完善 的通 信 网络 、 入 V A 、 星 应 急 通 信 、 探 引 S 1卫 架构 高 速 公路 沿 线 无线 应 急 通 信 系统 的 应急 通 信 应 用 方 式 。 关 键词 : 交通 应 急 通信 系统 ; 速公 路 ; 纤 通信 ; 急 指挥 高 光 应 中图 分 类 号 : 4 1 U 9.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 章编 号:0 5 6 3 ( 0 8 3 — 0 2 0 l0 — 0 3 2 0 )5 0 5 — 3
S IT C F R TO E E O M N’ E O O Y C— E H1 O MA IND V L P E '& C N M N I
20 年 第 l 卷 08 8
结构, 是千线传输 系统的具体应, , 【 十线传输 系统 主要提供各条高速 公 } I
路的信息数据传输通道 。考虑到各交换机之 间互 连的巾继量 、 各收费站
上报收费数据的数量 、 图像监控通道的使州及以后新业务 的拓展, 干线传
输采用 同步数字体 系( D , S H)传输 信号 采用 S M— 6 速率 为 24 83 0 T J( 8 .2
状网方式 , 省中心之 间也采 网状网的组网 。在一个路段内设置一台 各 L } _ j 交换设 备, 务可通过接人设 备提供所 辖路段内的管理处 、 业 收费站 、 服务
区。
字 信号 复_成高速率数字信号 , 过光缆实现 大容量的传输 , } H 通 井具 有交
叉连接系统的灵活系统结构和综合的网络管理 系统 。光纤数字传输系统 为 山两省 高速公 路沿线设施 ( 如程控交换 机 、 诸 业务 电话 、 令电话 、 指 对
环型网的组网方案 . 选掸两纤单向通道保护环 、 两纤双 向通道保护环 、 两
省交 通通信 々网使 高速公路通信 系统 延伸进各地市城 区 ,成功解决 了
“ 入市最后一公里” 问题 , 通信网络真正实现 了大范闹广域微盖。 资源集 成服务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0 0( :8 5 . J. 20 4)4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