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英语听说自主学习与自我语境构建研究

合集下载

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发布时间:2021-07-23T11:40:27.65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上作者:黄煌[导读]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工作得到创新发展,并且将新媒体与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工作有机结合,已经是当前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新媒体时代下的英语教学改革工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这对解决传统课堂教学局限性和弊端问题产生不利影响。

重庆移通学院黄煌摘要:新媒体时代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工作得到创新发展,并且将新媒体与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工作有机结合,已经是当前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新媒体时代下的英语教学改革工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这对解决传统课堂教学局限性和弊端问题产生不利影响。

所以,需要新媒体时代学校和教师正面应对所突出的问题,提升教学工作有效性。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引言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量不断增长,对于英语专业外交人才的要求与标准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因此,高校英语实践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英语理论知识的教学,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语言应用能力。

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不断转变教学思维与观念,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加强信息技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而有效地推动高校英语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1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优势新媒体时代发展过程中,给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很大影响,并且新媒体自身的教学优势和特点,也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让高校在新媒体时代下,提升育人效果和育人质量。

其中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结合新媒体时代的价值优势,主要从以下几点呈现出来。

其一,让教学方法和内容丰富化。

在新媒体时代下,可以构建英语听说读写平台,微博微信新媒体平台,让学生之间实现沟通交流零障碍的学习目标,同时,建立新媒体平台,也有利于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全面讨论英语教学内容,实现网络资源与传统媒体和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进而促进传统课堂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1 8 5—
中学习者采用怎样 的策 略。听力学 习策 略是 以语 言学 习策
度上取决于学习者在 平时学习中掌握 的单词 、 短语、 语调 、 语 法、 各种文化背景知识等情况的程度 。二是 在具 体的语 言环
首先 , 新媒体平 台为 自主学 习提供了有力 的环境氛 围支 持, 学 习者可 以随时随地运用各类听力策略培养 自己的英语
听力能力。
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模式 , 以学 生 自己作 为学 习主体 , 通过 学
生独立 的分析 、 探索 、 实践 、 质 问、 创新等方法 , 来实现学 习的
各种既定和潜在 目标 。因此 , “自主学 习” 这 一范畴 本身 就
2 0 1 3年 1 1月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 o u ma l o f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C o l l e g e o f E d u c a t i o n
N O V . 2 0 1 3 V0 1 . 3 2 No . 1 1
收稿 日期 : 2 0 1 3—0 9—1 3
二、 新 媒体环 境 下英语听 力 自主学 习策略的选择
与 使 用
听力效果 的好坏 ,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力活动 的全过程
基金项 目: 唐 山师范学 院科学 研究基金“ 新媒体环境下英语听力 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 ( 1 0 C 1 9 ) 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 董辉 ( 1 9 7 8 一 ) , 女, 河北唐山人 , 讲师 , 从事外语 教学 与研究 。
第3 2卷第 l 1期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7 8 3 6 . 2 0 1 3 . 1 1 . 0 8 1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英语词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英语词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英语词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者:文智敏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9年第37期摘要:“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词汇学习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大学生应当合理使用智能手机,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并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指导和协助下完成英语词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英语运用水平。

关键词:“互联网+” 大学生英语词汇自主学习能力引言词汇维系着语音和语法,是语言的建筑基石。

语言学习者离开了词汇的学习,就不能读懂文字传达的信息,也很难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

离开了词汇教学,外语教学也就无效益可言[1]。

在“互联网+”背景下,智能手机的普及开启了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新时代。

研究显示,大学生对手机APP开展英语词汇学习总体持肯定态度,且有明确的词汇学习意识,但在利用手机APP学习过程中易受广告等因素的干扰,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在学生开展英语APP词汇学习中加强引导和监督;大學生对英语移动学习的兴趣的持久度还不高,学校必须继续探索移动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互动交流,丰富网络英语词汇学习的不同APP和学习内容[2]。

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使用手机APP进行英语词汇或英语学习需要指导和监督。

因此在培养大学生英语词汇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发挥监督和指导作用、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

一、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现状由于词汇对于语言表达和理解的重要性,词汇教学是大学英语课堂必不可少的任务。

传统的课堂词汇教学包含词汇解释和例句列举、词汇学的理论知识、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等方面的知识,但是这些理论或策略都无法满足学生英语词汇学习个性化需求,不能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词汇学习能力。

对于英语词汇量偏少的学生来说,过多的词汇学理论和记忆策略会起反作用。

课堂开展词汇竞赛和游戏类活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和增加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但是不能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英语词汇的习惯,不利于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新媒体背景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应用研究_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_周健

新媒体背景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应用研究_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_周健

第22卷第2期2015年4月浙江传媒学院学报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Vol.22No.2April2015新媒体背景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应用研究———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周健摘要:现今新媒体的形态与内容不断发展,各种崭新的媒介符号不断进入到话语体系当中,参与意义的构建,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面临新的课题。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特性,结合交互设计理论,提出了“互动蜂窝模型”。

“互动蜂窝模型”包含时间、空间、审美、行为、情感、游戏性、反馈等七个要素,七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互动蜂窝模型”是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创新,既可以提高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效果,也可以在逻辑上指导如何设计更适合大学生使用的英语练习测试程序。

关键词:新媒体;多模态;话语分析;英语教学作者简介:周健,女,讲师,硕士。

(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6552(2015)02-0118-04一、话语分析与多模态话语分析“话语分析”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究其根源,“话语分析”理论来自于语言学的相关理论。

黄兴涛教授认为,在将语言学里的“话语”引入到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领域的过程中,巴赫金(M.M.Bakhtin)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福柯(Michel Foucault)则最终奠定了流行性“话语”的理论基础。

[1]当今新媒体的形态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内容日新月异,在此背景下,重新回归语言学本体,探讨话语分析理论,尤其是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词源上看,“话语”一词来源于英语“discourse”一词,在中世纪英语中对应的词语是“dis-cours”,而这一词语最早由中世纪拉丁语中的“discursus”演变而来。

新时代大学学术英语视听说教程

新时代大学学术英语视听说教程

新时代大学学术英语视听说教程1. 简介本教程是针对大学学生的学术英语视听说能力的提升而设计的。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学术英语已经成为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教程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在学术场景中的听说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学术阅读和写作能力。

2. 教学目标本教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如下:•培养学生在学术场景中的听力理解能力,提高听力技巧和速度;•培养学生在学术场景中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发音准确性和流利度;•帮助学生提高在学术阅读中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深度;•培养学生在学术写作中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和文笔表达。

3. 教学内容本教程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听力理解、口语表达、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

每个模块包含多个单元,每个单元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形式进行讲解和练习。

具体内容如下:模块一:听力理解•单元一:学术演讲听力•单元二:学术讲座听力•单元三:学术研讨会听力模块二:口语表达•单元一:学术演讲口语•单元二:学术讲座口语•单元三:学术研讨会口语模块三:阅读理解•单元一:学术论文阅读•单元二:学术论文分析•单元三:学术文献综述模块四:写作技巧•单元一:学术论文写作•单元二:学术报告写作•单元三:学术文章写作4. 教学方法本教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视频教学:通过精心制作的学术英语视频来进行教学,包括学术演讲录像、学术讲座录像等,以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听力练习:提供大量的听力练习材料,包括听力理解题、听力填空题等,帮助学生训练听力技巧和速度。

•口语练习:通过模拟学术场景的口语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包括学术演讲、学术讨论等。

•阅读练习:提供学术论文和文献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写作练习:提供学术论文和报告写作的练习题,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文笔表达。

浅谈新媒体资源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新媒体资源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新媒体资源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作者:孙鋆胡帅芮若轩薛冬冬来源:《知音励志·社科版》2016年第04期【关键词】英文电影配音;非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培养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是一所二本C类高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普遍偏低,尤其是听说能力远达不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

在几年的分层教学探讨和举办的英文电影配音赛事中,我们发现,我院多数学生依然有学习英语的热情,但学习积极性未被完全调动。

笔者希望通过分析目前学生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英文电影配音这种创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我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1 影响非英语专业学生听说的因素分析1.1 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英语专业学生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有机会与外教交流,通过模仿、对话等方式感受真正的英美音与异国文化。

但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则无法真切感受纯正英美发音。

虽然在平时的授课中,非英语专业学生可以和老师进行交流学习跨文化知识和相应背景知识,了解文化、习俗等,但书本及理论的学习往往具有局限性,致使学生在生活中几乎无法灵活运用课堂所学。

1.2 教学设配的配备不完善目前多数班级配有多媒体播放设备,但有些设备不配有光驱或不具备能录音、并进行配音播放比较的功能。

所以视听说课则成了形同虚设的影片观赏课,失去了开课的意义,学生也得不到听说的锻炼。

1.3 听与说严重脱节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定量的输入产生有效输出的变化。

非英语专业学生在一周四小节有限学习时间加上英语并非其本专业课程,所以英语听力和口语的学习少之又少,不受重视。

听是输入的过程,说是输出的过程,这两种技能是不可分割的。

1.4 英语基础差英语基础差源于多方面,如词汇积累不足,语法薄弱,对句子结构分析不到位,受汉语方言负迁移的影响导致英语语音发音有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导致英语写作无从下手,词不搭意,错误连篇。

我院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没有课文自主学习意识,从而形成了学习的恶性“怪圈” 。

基于英语学习平台的大学英语个性化自主学习模式建构

基于英语学习平台的大学英语个性化自主学习模式建构

基于英语学习平台的大学英语个性化自主学习模式建构大学生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

随着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大学生需要掌握一定水平的英语技能,以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和职业需求。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基于英语学习平台的大学英语个性化自主学习模式的建构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现状分析目前,大多数大学英语课程都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学生们在同一时间和地点接受相同的教学内容。

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

由于教学内容的统一性,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3.教师的教学负担较重。

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大量投入精力和时间,难以及时有效地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

建立基于英语学习平台的大学英语个性化自主学习模式迫在眉睫。

这种模式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自律性,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促进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全面发展。

二、模式构想1.个性化学习目标设置。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平台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推荐相关的学习资源和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个性化学习目标。

2.多元化学习资源。

平台上将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包括网络课程、教学视频、教学ppt、英语学习游戏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3.个性化学习指导。

平台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目标,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辅导。

学生可以随时向平台的专业教师求助,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获得针对性的学习建议。

4.学习动态跟踪和评价。

平台将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进度、学习成绩、学习习惯等,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分析报告。

平台还将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评估,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调整学习策略。

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英语教育

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英语教育

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英语教育作者:曾月莹来源:《神州·中旬刊》2017年第03期摘要:本文笔者首先分析了新媒体对大学英语教育产生的影响,并阐述了新媒体时代下大学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就如何优化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自己的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英语教育一、新媒体对大学英语教育产生的影响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杂质、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一种新兴媒体,主要通过电脑、手机和数字电视等终端途径传播信息和服务给用户。

[1]新媒体主要通过文字、图像、声音和影像等多元的形式,来进行跨媒体、跨时空的信息传播,具有互动性、全天候和全覆盖的特点。

新媒体的这些优势和特点也给大学英语教育带来了很多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丰富教学形式,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提高教学效率及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新媒体教学资源,可以将英语教学内容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元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从而在课堂上全方位的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教师也不再依赖传统的黑板,而是多利用新媒体和多媒体资源进行课件的准备和使用,教学效率进一步提升。

其次,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新媒体下学生能够通过电脑和手机等设备,结合自身的需要和兴趣,利用网络查找访问相关的资源来获取英语知识,开展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此外,大学英语教学也可利用新媒体的自身特点,搭建一个共享教学平台。

二、新媒体时代下大学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虽然新媒体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诸多积极的影响,但新媒体时代下大学英语教育也存在部分问题:第一,大学英语教学观念难以满足新媒体时代要求。

[2]受成长环境和受教育程度等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的部分教师特别是高龄教师,对新媒体的认知不深,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强,这部分教师在心理上对新媒体教学存在排斥,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不能主动合理地利用新媒体教学资源,创新思维和能力不足导致教学效果欠佳。

第二,对新媒体教学资源开发不足。

新媒体时代下各种信息资源都能够通过网络实现共享,这为大学英语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2019年40期总第480期高等教育研究ENGLISH ON CAMPUS新媒体时代大学英语听说自主学习与自我语境构建研究文/倪筱菊 汤树兰引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语言的习得和传播提供了更加快捷的途径,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学生创造了便捷的学习平台,打破了传统的学习时空的限制。

学习者通过数字媒体平台的音频、视频、文字内容学习,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方式,为英语语言学习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内容语境。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成为移动互联网数字技术活跃的使用者,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通过数字媒体如QQ、微信、学习APP进行自主学习积极地构建建自我语境和知识体系。

新媒体的交互性和即时性有利于学习者拓宽学习渠道,丰富了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手段。

学生不仅仅是传统的信息接收者,成为自主的信息筛选者、知识探索者,通过批判性的信息选择,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宁新颖,2018)。

目前,学生开展自主学习面临学习内容多样化,知识碎片化, 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专业的学习指导等问题。

语言学习大多停留在词汇、语法、语音、语调等知识层面上,缺乏语境构建。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集中在课文分析、语法讲解和词汇练习等方面,缺乏语用意识。

授课模式和教学内容单一化,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够,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学习信心和毅力欠缺,学习效果不显著。

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树立语用观念,运用语用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学生开展课外自主听力口语练习时,教师应发挥指导和促进作用,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应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帮助学生达到更高的发展水平。

2015年文秋芳教授在《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一文中展示了POA“学用一体说”的教学理念,“输出驱动假设”“输入促成假设”和“选择性学习假设”的教学假设以及“评价”的教学理论(文秋芳,2015)。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开放式的学习空间和教学环境,教师基于POA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学生进行线下学习和线上自主学习的混合式学习,促进传统面授课堂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互补,教学形态从一元化转向多元化,适应教育信息化变革的时代要求。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习者通过自主语言学习,在指导下构建自我语境,达到潜在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2001)。

教师在开展POA教学设计时,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拓展教学思路,作为生语言学习的引导者和监督者。

在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意义之后,教师应不断为学生创立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超越到潜在的发展水平。

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和指导学生构建语言习得的自我语境,包括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在课内与课外指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有效的语言输入和输出。

二、多媒体环境下基于POA 理论的英语语言习得自我语境构建本文以《大学英语听说3》课程的课外自主听力口语练习为例,教师通过POA模式设计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案,以输入促进输出,促进学生英语语言习得自我语境构建。

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该门课程的平时成绩满分为100分,课外自主听力口语练习占平时成绩的50%,内容包括英语趣配音、新闻录音、演讲模仿录音、名剧本表演视频录制、情景表演视频录制。

任课教师于开学第一周将课外自主听力口语练习内容安排发至班级QQ学习群,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

本文主要集中于研究情景表演视频录制部分的课外自主口语练习,基于POA教学理论进行听说教学设计,通过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探究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英语语言习得的学习方案,引导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语境的构建,提升学习效果。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为英语语言习得提供了便捷的学习方式和丰富的内容语境,提高英语学习的时效性。

本文以《大学英语听说3》课程的课外自主听力口语练习的情景表演视频录制为例,基于POA理论进行教学设计,以输入促输出,学用结合,学生通过线下课堂学习与线上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课外听力口语自主学习,促进英语语言习得自我语境的构建。

【关键词】新媒体;自我语境构建;自主学习;POA理论【作者简介】倪筱菊(1987-),女,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汤树兰(1976-),女,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二语习得,语用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新媒体时代英语语言习得自我语境构建行动研究”(项目编号:2019J0358)和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媒体时代基于POA的大学英语 ‘金课’构建行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2019年40期总第480期高等教育研究ENGLISH ON CAMPUS任课教师所教授的班级各班选出一名班长,由班长组织建立班级QQ学习群,作为网络在线教学和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

各班划分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人数为6至8人,并确立一名组长。

本文结合该课程第五单元“What’s the big idea?”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确定情景表演的话题为“What did you dream of doing or being when you were younger? How about now?”。

笔者以POA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开展新媒体时代下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实现语境自我构建。

POA理论的“输出驱动”假设认为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学习任务之后,会为产出目标而进行输入性学习,输出任务成为学生的学习驱动力(文秋芳,2015)。

笔者在进行本单元Sharing部分的教学之前,先将本次情景对话的话题和学习任务发送至QQ群,使学生明确产出任务,树立英语学习意识。

在进行线下课堂教学时,笔者对Sharing 部分的练习题1-3小题讲解之后时候,引导学生对课本内容里呈现的职业中英文表达进行归纳总结,教师进行适当补充,如engineer,accountant,designer, tourist guide等常用的职业中英文表达法。

笔者对练习题第四小题“What did they dream of doing or being when they were younger?”和第五小题“Would they describe their job as a dream job?”进行听说训练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视频,促进学生的视觉输入,学生边看边听,促进听觉输入,呈现立体化的语言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对重要表达法和句式进行重复训练,以听促说,听说结合,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语用意识,归纳总结描述梦想的词汇和表达法,构建语境。

教师通过开展互动式教学,学生自主举手发言,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消除课堂学习紧张和畏惧感。

教师引导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归纳。

描述曾经的梦想可用以下表达法:“I wanted to be...”; “When I was a child, I dreamt of being...”;“When I was younger, I loved..., and I was thinking of...”。

描述现在的职业感受可用如下表达句式:“It helps me achieve my dream.”; “It is a dream job, and every day is a different day.”; “It allows me to do what I always wanted to do”; “It is a dream job, because you get a lot of satisfaction”(郑树棠,2015)。

教师针对本次情景对话表演的题目,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课外口语练习。

各组长负责组织本小组成员完成情景表演的文本编写和视频录制,视频时长为4至5分钟。

根据POA教学理论的“输入促成假设”,教师应恰当地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输入性材料,拓展现有学生的知识和语言体系,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产出水平(文秋芳,2015)。

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情景表演的话题,把归纳总结知识点、第四和第五小题练习题的视频和文本、补充的课外知识、情景表演的视频制作要求发送至班级QQ学习群,开展师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进行线上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和辅导学生探究知识,边学边用。

POA理论的“选择性学习假设”认为学生根据自己的产出任务选择性地学习有用的知识部分进行处理、理解和记忆(文秋芳,2015)。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情景表演的视频录制任务。

第一,学生围绕话题要求,确定角色分配,完成本组视频表演的对话文本的编写和提交,鼓励创新。

教师在特定的时间之内开展线上教学,帮助学生修改对话文本、答疑解惑,学生进行反馈。

第二,通过小组讨论,明确分工,做好视频录制准备工作。

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校对语音语调,对于不确定的发音,学生通过QQ与任课教师交流,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第三,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运用手机等电子设备完成视频录制,并进行后期的字幕、动画、编辑等工作,由组长提交给班长,班长收齐后统一交给任课教师。

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任课教师开展师生合作式互评:小组自评,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

笔者将个小组的视频和拟定的评分标准发送至班级学习QQ群。

评分标准分为5个档次,满分为15分,评分细则包括语音、语调、内容的清晰度和流畅度、视频效果和制作技术等五项标准,每一项为3分。

各小组开展自评,两个组交叉互评。

组长自评和互评结果统一汇报给班长。

教师对每以小组的视频进行评价,并给出反馈意见和建议,班长负责统计工作。

综合个小组的分数后,教师选出较好的两个组的视频,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学习。

三、结语基于本次的课外自主口语学习的任务,笔者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通过教学反思进行总结。

新媒体时代下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开展线下课堂教学的同时,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师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进行线上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有助于为学生创建积极情感的教学语境,增进师生感情,减少学生的语言学习障碍。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克服学习障碍,激发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促进语言习得和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自我语境的构建。

参考文献:[1]宁新颖.论自媒体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管理[J].智库时代,2018.[2]王荣仙.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评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1.[3]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5]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3视听说教程(第三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