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学试卷
安徽电大《旅游资源概论》形考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喀斯特地貌在发育初期最常见的景观类型有峰丛、峰林。
【答案】:错误
2.延长旅游点生命周期的根本办法是
A.连续发展
B.延长成熟期
C.市场宣传
D.降价出售
【答案】:A
3.著名的旅游胜地黄果树瀑布位于()。
A.河北省
B.宁夏
C.甘肃省
D.贵州省
【答案】:D
4.不属于国内旅游的旅游活动是()
A.“河西走廊”游
B.宿迁-海南游
C.宿迁-港澳游
D.沭阳-泗洪游
【答案】:C
5.我国欣赏牡丹的旅游胜地是
A.山东菏泽
B.福建漳州
C.云南昆明
D.河南洛阳
【答案】:D
6.黄山“四绝”中属于天象与气候景观的是
A.云海
B.
C.奇松
D.怪石
【答案】:A
7.下列哪种活动属于旅游()
A.外籍教师来学院任教
B.农民异地打工
C.全国各地方来宿迁参观园博会。
专升本旅游学概论试卷

专升本旅游学概论试卷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不包括()A 旅行社B 旅游饭店C 旅游交通D 旅游景区2、旅游活动的主体是()A 旅游资源B 旅游设施C 旅游者D 旅游从业人员3、以下不属于旅游资源特点的是()A 多样性B 可转移性C 吸引力的定向性D 易损性4、国际旅游分为()A 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B 入境旅游和边境旅游C 过境旅游和出境旅游D 过境旅游和边境旅游5、旅游动机产生的主观条件是()A 可自由支配收入B 闲暇时间C 旅游需要D 身体条件6、以下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A 山岳景观B 江河湖泊C 园林建筑D 野生动物栖息地7、旅游市场细分的标准不包括()A 地理因素B 人口因素C 心理因素D 气候因素8、旅游规划的核心内容是()A 旅游资源评价B 旅游市场分析C 旅游产品开发D 旅游设施布局9、旅游对经济的消极影响不包括()A 引起物价上涨B 导致产业结构失衡C 造成外汇漏损D 促进文化交流10、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A 保护旅游资源B 满足游客需求C 促进经济增长D 加强旅游管理二、多选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旅游的本质属性包括()A 社会属性B 文化属性C 经济属性D 消费属性E 休闲属性2、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包括()A 独特性原则B 市场导向原则C 保护性原则D 综合性原则E 效益原则3、旅游交通的特点有()A 综合性B 区域性C 季节性D 替代性E 舒适性4、旅游饭店的类型根据经营方式可分为()A 商务型饭店B 度假型饭店C 连锁饭店D 独立经营饭店E 集团经营饭店5、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有()A 客源地因素B 目的地因素C 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互动因素D 政治因素E 个人因素6、旅游产品的特点包括()A 综合性B 无形性C 不可转移性D 不可储存性E 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7、旅游市场的特点有()A 全球性B 季节性C 波动性D 多样性E 异地性8、旅游对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包括()A 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B 保护和复兴传统文化C 促进教育的发展D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E 增进民族团结9、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包括()A 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与经济影响的理解B 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C 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的生活质量D 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E 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存在的环境质量10、旅游景区的类型包括()A 风景名胜区B 自然保护区C 主题公园D 森林公园E 博物馆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简述旅游的定义及其内涵。
《旅游资源学卷》试卷A( 含答案)

7.建设性破坏是指旅游业发展进程中开发不当等引发的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景区索道建设在中国是一种普遍性的旅游开发性破坏方式。( √ )(第七章)
8.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在空间上,必须进行全面开发,而且要基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的原则,进行功能分区。( × )(第八章)
9.中国的旅游资源管理,“风景名胜区”由建设部门管理,“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由林业部门管理(少部分“自然保护区”由环保部门管理),“文物保护区(单位)”由文化部门管理,“地质公园”由国土资源部门管理等。( √ )(第九章)
A.钱学森
B.卢云亭
C.吴必虎
D.保继刚
7.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前往浙江余村考察;4月1日,在听取汇报后,再次强调要践行( B )的理念。(第七章)
A.“共抓大保护,不要大开发”
B.“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C.“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D.“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科目:旅游资源学学院人文学院专业班级旅游2021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填空题(共9题,每题2分,共18分)
题号
旅游专业理论相关试题

旅游专业理论相关试题一、选择题1.旅游是指以下哪种行为?– A. 人们为了娱乐而离开家乡– B. 人们走出本地探访自然风景– C. 人们离开常住地游览或工作– D. 人们到外地度假休闲2.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消费市场?– A. 中国– B. 美国– C. 德国– D. 英国3.以下哪个层次不是旅游资源的划分等级?–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4.旅游发展的战略性地位表现在哪个方面?– A. 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B. 对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C. 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D. 对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5.下列哪个不属于旅游资源的分类?– A. 自然景观资源– B. 人文景观资源– C. 社会环境资源– D. 经济发展资源二、判断题1.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旅游业发展没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旅游是指人们走出常住地游览或工作。
()3.目前全球旅游业增长速度已经开始下降。
()4.旅游市场的规模主要由消费者需求决定。
()5.旅游发展过程中,社会环境资源的保护非常重要。
()三、问答题1.解释旅游资源的概念并列举其三个分类。
旅游资源是指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所需的、可以参观、观光或者利用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客观存在的可供人们游览、交流、互动、欣赏和研究的一切资源的总称。
旅游资源分为以下三个分类:–自然景观资源:指地球上与人类无关或者主要由自然形成的景观,如山脉、河流、湖泊、森林、动植物等。
–人文景观资源:指人类创造的具有文化、历史、艺术或者其他社会意义的景观,如古建筑、文化遗址、博物馆等。
–社会环境资源:指旅游活动所依托的社会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如交通、通信、住宿、餐饮等。
2.旅游发展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有哪些?旅游发展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就业:旅游业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包括酒店、餐饮、交通、导游等多个领域。
–增加财政收入:旅游业能够带动更多的消费和税收,为国家提供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旅游生态学试卷

-.名词解释1•生态旅游: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环境保护旅游和环境教育旅游的综合2•生态环境整体性:所谓整体性是指人类生存的大地,包括各种生物系统和生物栖息所依赖的自然环境系统,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有机体,每个系统的组成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3•生态旅游资源的原生性:是指生态旅游资源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原本自然生成的,它基本上未受人类干扰或很少受人类干扰。
4•生态环境功能:主要指生态旅游资源能够为生态旅游者提供气候坏境、山水环境、社会文化坏境等空间场所的功能。
5•生态旅游规划:指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将旅游发展目标、旅游开发项目和产品、旅游活动和路线纳入生态旅游这一总体理念中,并在空间上进行合理布局,目的在于推动生态旅游地环境、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协调发展所进行的规划设计。
二•填空题1•生态旅游是建立在(生态学)和(旅游学)基础上,是指导和促使生态旅游得以开展的理论。
2•结合生态旅游的定义,总结出生态旅游至少有四个功能(环境保护功能),(旅游发展功能),(社区发展功能),(环境教育功能)。
3•生态旅游是在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环境下开展的旅游活动,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4•绿色饭店时指那些为旅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要求和对人体健康无害的酒店。
5•生态旅游产品系统是指生态旅游区开发的对生态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满足各种旅游需求的吸引物的体系,包括(景区景点),(娱乐设施)等有形实体的设置和(社区形象),(民族文化)等无形吸引的挖掘。
6•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有(生命周期理论),(区位理论),(生态理论)可持续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和(景观生态学)理论。
7•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区开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侧重旅游功能、(保护功能)不足,(扶贫功能)有待完善和忽略(坏境教育)功能四个方面。
8•自然型生态旅游资源,主要(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世界园艺博览园等类型。
旅游学试题及答案

旅游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旅游学的定义是:A. 研究旅游相关产业的学科B. 研究旅游行为和旅游经济学的学科C. 研究旅游目的地的学科D. 研究旅游法规和管理的学科答案:B2. 旅游产业链的主要环节包括以下哪些部分:A. 旅游需求、旅游运输、旅游住宿、旅游餐饮B. 旅游需求、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娱乐C. 旅游需求、旅游运输、旅游住宿、旅游娱乐D. 旅游需求、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答案:C3. 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旅游设施B. 历史遗址、文化传统、旅游设施C. 自然风光、历史遗址、文化传统D. 自然风光、历史遗址、旅游设施答案:C4. 旅游行为的特点主要包括:A. 自愿性、非常规性、优先性B. 自愿性、非常规性、无偿性C. 临时性、非常规性、无偿性D. 临时性、非常规性、优先性答案:A5.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 旅游需求、旅游供给、旅游市场B. 旅游需求、旅游交通、旅游住宿C. 旅游需求、旅游产业链、旅游市场D. 旅游需求、旅游供给、旅游交通答案:A二、填空题1. 旅游需求主要由 ______ 和______ 两个方面组成。
答案:个人需求、社会需求2. 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是指旅游目的地所拥有的 ______、______ 和即时的 _____。
答案: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旅游设施3. 旅游消费主要分为 ______ 和______ 两个方面。
答案:旅游交通消费、旅游非交通消费4. 旅游经济效益主要包括 ______、______ 和______ 三个方面。
答案: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综合经济效益5. 旅游发展要考虑______、______ 和______ 三个方面的可持续性。
答案: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三、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旅游学学科的特点和研究内容。
答:旅游学是研究旅游行为和旅游经济学的学科,主要包括旅游需求、旅游供给、旅游市场、旅游目的地、旅游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旅游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旅游学》期末试卷姓名:班级:成绩:一、判断正误(请根据你的判断,在正确的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每小题1分,共10分)1.旅游景点、旅游客体、旅游媒介构成旅游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
()2.人类的旅游活动在时间层面上呈现季节性的特点,这是旅游产品与其他产品的不同之处。
()3.旅游是社会、政治、经济等现象的集合体,它也反映人类文化需求。
()4.人们可以利用余暇时间从事旅游活动。
因此,余暇时间构成了旅游者是否能实现旅游活动的又一重要客观条件。
()5.2005年我国各地区入境旅游接待量多的地区是广东()6.旅游劳务活动是旅游服务使用旅游设施和手段为旅游者提供便利的一种配套活动,是由旅游业衍生而出的,包括旅行社、旅游交通、饭店提供的服务。
()7.旅游具有地理集中性的特点,这是指旅游者总是集中在节假日外出旅游()8.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因地制宜。
从旅游资源的实际出发,按照客观的经济规律办事,目的是促进旅游业发展。
()9.以市场为导向的旅游开发不需要有政府干预和监督。
()旅游资源的构成、特色决定了旅游产品的开发方向,是旅游资源整体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来源。
()二、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优的,将其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是:()A.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B.九寨沟国家森林公园C.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D.五指山国家森林公园2、旅游业是由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要素的众多部门组成的综合性产业,其中()是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导致游客产生旅游动机并做出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A.旅游设施B.旅游服务C.旅游交通D.旅游景区3、新中国第一家面向外国来华旅客开展国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是:()A.中国康辉旅行社B.中国青年旅行社C.中国旅行社D.中国国际旅行社4、在我国涉外饭店的星级评定工作中,三星级饭店的评定是由()。A.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旅游局评定B.国家旅游局星级评定机构评定C.省市旅游局或国家旅游局评定均可D.由省市旅游局初评后,报国家旅游局确认5、潜在旅游需求向现实旅游需求转化的基本条件是()。A.旅游动机的产生B.外部环境的刺激C.文化教育的普及D.个人收入的增多6、旅游业供求平衡包括三个方面,其中旅游产品可供量与社会购买力相适应是()。A.供需效应上的平衡B.供需质量上的平衡C.供需数量上的平衡D.供需可比量的平衡7、被人们称之为“风景名胜”出口的旅游业,较之其它行业创汇的特殊功能是 ()A.循环销售B.综合销售C.连锁销售D.集团销售8、制定旅游政策必须从实际出发,又要高于实际,并能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00197自考《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卷(答案全面)

自考课程综合测验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试卷(课程代码 00197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旅游资源分类方案中最常见最广泛的是 ( )。
A.两分法 B 三分法 C 四分法 D 五分法 2.文物类旅游资源不具有的特点是 ( )。
A.形式多样性 B 相对集中性 C 可再生性 D 历史时代性 3.中国著名的文房四宝与其产地对应错误的是 ( )。
A.浙江湖州—湖笔 B 安徽黄山—徽墨 C.广东肇庆—端砚 D 北京宣化—宣纸 4.中国七大古都中最古老的是 ( )。
A.西安 B 洛阳 C 安阳 D 南京 5.基督教教堂的建筑风格中影响最为长久的是 ( )。
A.巴西利亚式 B 哥特式 C 拉丁十字式 D 洛可可式 6.云南上部座佛教寺院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是 ( )。
A.佛殿 B 藏经室 C 僧舍 D 佛塔 7.俑出现在封建社会初期,其中最多的是 ( )。
A.泥俑 B 石俑 C 陶俑 D 铜俑 8.西汉中期在墓葬建筑中出现的祭祀死者的场所是 ( )。
A.寝殿 B 墓阙 C 祠堂 D 地宫 9.我国现存最长的古桥是 ( )。
A.泉州安平桥 B 广东广济桥 C 福建洛阳桥 D 北京卢沟桥10.我国古代建筑中级别最高技艺最精湛的建筑类型是 ( )A.亭台 B 桥梁 C 楼阁 D 宫殿 11.被誉为“沙漠中的庞贝”的古城遗址是 ( )A.交河故城 B 楼兰古城 C 敦煌沙州古城 D 高昌古城 12.杜鹃花的寓意美体现为 ( )A.坚贞不屈 B 节高谦恭 C 富贵荣华 D 呕心沥血13.“旭日东升”是那座名山的四大奇观之一 ( ) A.泰山 B 黄山 C 华山 D 庐山 14.某一地方大气中各种现象和过程总称为 ( ) A 天气 B 节气 C 气象 D 气候 15.庐山香炉峰瀑布属于 ( )A 构造瀑布B 堰塞瀑布C 悬谷瀑布D 咯斯特瀑布 16.下列屋顶级别最高的是 ( )A 歇山顶B 悬山顶C 庑殿顶D 硬山顶 17.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其干流流经我国多少个省区市 ( ) A 8个 B 11个 C 14个 D 18个 18.以下名山和名峰对应错误的是 ( )A 华山南峰B 九华山天台峰C 黄山莲花峰D 泰山天都峰 1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明的是旅游资源的 ( ) A 幽静美 B 险峻美 C 奇特美 D 雄伟美 20.阴冷热变化引起的岩石崩解变化过程属于 ( ) A 物理风化 B 化学风化 C 生物风化 D 机械风化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旅游规划 ; 2、生态旅游 3可持续发展 4、旅游度假区 : 5、旅游资源:年级 班级 准考证号 姓名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旅游资源调查的重点是什么?2、旅游度假区的特征是什么?3、旅游资源调查的指导思想是什么?4、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的区别?四、论述题(计20分)传统区位理论在指导旅游开发规划时有什么问题?原因是什么?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旅游资源分类方案中最常见最广泛的是( 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念解释
1.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2.民俗风情:是泛指一个地区的居民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所表现的风俗习惯,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
3.乡村: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经济,社会和自然景观的地域综合体。
4.节事旅游:指特殊主题,规模不一,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区域内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能吸引区域内大量游客参与的集会活动。
5.环境容量:在不损害区域目标所规定的社会和生物状况的前提下,所允许使用资源的最大游客量。
二.简答
1.旅游资源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是什么?
旅游资源学是专门研究旅游资源的类型、形成机制、开发功能、合理保护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
<1>研究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2>研究旅游资源的特征与分类
<3>研究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4>研究旅游资源的合理保护对策
2.生物类旅游资源的旅游资源价值有哪些?
<1>观赏价值<2>科考与科普价值<3>优化环境的价值<4>医疗保健的价值
3.中国古村落的特征及地域分布规律?
中国古村落的特征:
4.泉点类旅游资源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5.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价值有哪些?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个性突出,品位高| 种类丰富多样| 现代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6.请论述旅游资源破坏的主要原因及保护的主要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