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荷载作用下单桩摩阻力数值模拟

合集下载

单桩不同加载条件下有限元模拟及侧摩阻力分析

单桩不同加载条件下有限元模拟及侧摩阻力分析

e t ,s t o l fc n s ir snb A dt n t g es ua0 o te t ilai e o t rs bt r o em e adceqi t ue aoal. n e ,h uht m l i fh mc od gm t , eses e h d ol e s d se n e h o r h i tn s n h h t d
加 载 方式进 行数 值模 拟 , 出桩 上 部荷 载 传递过 程 中桩及 桩 周岩 土体 应 力及 位移 , 出各 单元 的应 得 求
力应变, 确定出桩侧法向应力 , 结合桩土之 间摩擦试验的参数 , 根据莫 尔 一库仑理论求 出桩侧摩 阻 力。最后将有限元数值模拟和 自 平衡 实测侧摩阻力值进行对 比, 验证 了在 选用合理的模 型和物理 力学参数的基础上, 有限元计算的侧摩 阻力值和实测值较吻合, 通过有 限元方法计算获得 的单桩侧 摩阻力值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和实用性。
XU n。NAIL i Ya e
( os ut nad C lg 。 r i ei l
U i rt nei v sy,C agh n 10 2 , h ncu 3 0 6


A sr c : hs p p ra pid te pa t n ls c F M o s lt g s t o dn t o n e - aa c d me o fs ge b t a t T i a e p l h ls c a d eat E t i ai ti la ig me d a d s l b l e td o i l e i i mu n a c h f n h n pl .I u e o tc lme tt i l ae te ds o t u a e b t e n pl d s i a d c mb n d te s u t r h r c r t s o i e t sd c na tee n s o mu t c n n e f c e e i a oln o ie t cue c a a ti i f h i i w en h r e sc s . a1 k mas h u c me 训 o1 ] mc s .T e 0 t f d o so s f ain o es b l ] e o d ta es l b l c d me o i d c icd t t e aal d n o f h r c d a t t e - aa e td i f l on ie n h oh f f n h n e

桩组负摩阻力的数值模拟

桩组负摩阻力的数值模拟

Numerical Modelling of Negative Skin Friction on Pile Groups
Y. K. Chow, C. H. Lim & G. P. Karunaratne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10 Kent Ridge Crescent, Singapore 0511 (Received 9 August 1994; revised version received 16 February
Computers and Geofechnics, Vol. 18, No. 3, pp. 201-224, 1996 Copyright 0 1996 Ekvier Science Ltd Printed in Great Britain. All rights reserved 0266-352X/96$1 5.00 + 0.00 0266-352X(95)00029-1 ELSEVIER
Id)
Fig. 1. Pile group subject to negative skin friction: (a) problem considered; (b) consolidation of upper soil les on soil.
201
202
Y. K. Chow et al.
Recognizing the group effects on negative skin friction on piles has led Broms [3], Combarieu [4] and Briaud et al. [5] to suggest empirical methods to determine the distribution of downdrag loads among group piles. These empirical methods are, however, developed based on limited data and do not provide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behaviour of pile groups subject to negative skin friction. Poulos and Davis [6] and Kuwabara and Poulos [7] developed a simplified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to analyse negative skin friction on end-bearing pile groups utilizing Mindlin’s [8] solu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mirror image” technique. This approach is, however, confined to piles bearing on a rigid stratum such as sound rock. Chin [9] and Chow et al. [LO]extended the method of analysis to the more practical situation in which the piles are socketed into a stiffer compressible stratum by using the fundamental point force solutions of Chan et al. [l I] for a layered soil. These theoretical methods enable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influencing the downdrag loads on group piles to be studied in a rational and systematic manner. The approach proposed by Chin [9] and Chow et al. [lo] is, however, complicated to implement and the computer program can be time-consuming to run for large pile groups. There is therefore a need to develop simplified methods suitable for routine analysis of negative skin friction on pile groups. In this paper, simplified methods of analysis are examined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se methods assessed by comparison with solutions obtained from more rigorous approaches. METHODS OF ANALYSIS The problem considered is a pile group which penetrates a consolidating upper soil layer to socket into a stiffer lower bearing stratum (see Fig. 1). The

基于ABAQUS软件的单桩静载试验数值模拟

基于ABAQUS软件的单桩静载试验数值模拟

AB AQU S s o f t wa r e
GAO L u—c h a o, YE S h e n g—y a n g
( C o l l e g e o f Me c h a n i c s a n d Ma t e i r a l s , H o h a i U n i v e r s i t y , J a i a n g s u N a n j i n g 2 1 0 0 9 8 , C h i n a )
减 少; 桩 土相 互作 用 变化也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高桩极 限承载 力 的手段 。
关 键词 : 单桩 极 限承 载力 ; A B A Q U S ; 摩擦 系数 ; Q—s曲线
中图分 类号 : T U 4 7 3 . 1 文献标 识码 : A
Nu me r i c a l s i mu l a t i o n o f t h e s i n g l e p i l e s t a t i c l o a d t e s t b a s e d o n
b y c o m b i n i n g w i t h t h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d a t a o f a c t u l a p r o j e c t , s e l e c t e d o f p i l e a n d s o i l me c h a n i c s p a r a m e —
Abs t r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l a w o f u l t i ma t e b e a in r g c a p a c i t y o f t he p i l e a n d n u me ic r l a s i mu l a t i o n

竖向荷载下钻孔灌注桩单桩的数值模拟分析

竖向荷载下钻孔灌注桩单桩的数值模拟分析

第 5 6期 /

力等 : 竖向荷载 下钻孔灌注桩单桩的数值模拟分析
7 5


一 一
7 3
图 1 Mo r olm h— uo b屈 服 模 型 C
图 2 偏 应 力平 面上 屈 服 面 的形 状
而摩 擦 角 控 制 着 材料 在 仃平 面 上 的屈 服 形状 , 图 2 见 。当摩 擦 角 的取值 范 围不 同时 , h-o— Mor u C
lm o b模 型 也会 表现 出不 同的性状 。 1 2 桩基 试 验概 况与 有 限元模 型 的建立 . 试验时 , 由电动高 压油 泵 给置 于试桩 面 的油 压千斤 顶逐 级加 、 载 , 卸 其情 况 见 表 1 千斤 顶作 用 线通 , 过试 桩 中心 。并取 5个 不 同 的桩基 截面 进行 内力 测试 。
工程总 队, 河北 保定 0 1 5 ) 70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要: 针对某工程实例 , 利用 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 了单 桩桩 一土体系有 限元模 型 , 析 了桩土模 分
型 的荷 载 一沉降 曲线及桩侧与桩端 阻力的传递规律 。结 果表 明 , 拟分析结 果 与桩基静 载试 验数据仍 模 存在一 定误 差 , 并对误差产 生原因进行 了理论分析 , 分析 结果对 桩土模 拟及单 桩设计 有一定 参考 价值 , 也为群桩基 础分析奠定 了基础 。 关 键 词 : 一土有限元模型 ; 比分析 ; 桩 对 数值分析
分析方法主要有 : 荷载传递法 、 弹性理论法 、 剪切位移法及各种数值分析方法…。数值模拟方法主要是 将整体进行离散 , 然后通过模拟桩 一 土本构关系进行计算 , 所得到 的结果一般 比较合理 , 此方法也存在

单桩-土相互作用非线性数值分析模型

单桩-土相互作用非线性数值分析模型

单桩-土相互作用非线性数值分析模型刘亚明;司炳君;何福【摘要】基于OpenSees数值分析平台,建立了单桩-土非线性数值分析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桩身的非线性以及桩-土之间的非线性力学特性,桩-土之间的非线性水平相互作用通过p-y弹簧单元来模拟.结合水平荷载作用下桩-土相互作用拟静力试验结果,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并对位于不同地下深度处砂土的水平抗力-位移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桩顶水平力-位移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均吻合较好,验证了单桩-土非线性数值分析模型的准确性.此外,在地表以下4倍桩径范围内,砂土-桩水平相互作用力学性能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6倍桩径以下深度,呈线弹性状态.【期刊名称】《防灾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20)002【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桥梁抗震;桩-土相互作用;数值分析;p-y弹簧单元;OpenSees【作者】刘亚明;司炳君;何福【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辽宁大连 116024;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辽宁大连 116024;防灾科技学院防灾工程系,河北三河 065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3180 引言桩基础是桥梁工程中常用的基础形式,但由于埋置于地下,强震后其破坏形态难以评估。

而在地震作用下,桩-土之间会产生一系列接触、分离、再接触等复杂力学行为,进而对上部桥梁结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汶川地震后,诸多桥墩发生了严重的倾斜破坏,但墩身本身震害并不严重,是否由于桩-土间的非线性反应引起了墩顶的残余位移值得关注[1]。

因此,桩-土之间相互作用一直是桥梁抗震领域中热点问题,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积极探讨。

Penzien等[2]提出土-桩-桥梁结构相互作用集中质量分析模型,模型中将土与结构简化为多质点系,桩-土之间相互作用由水平桩土相互作用弹簧和阻尼器表示。

该模型只适用于单桩结构,且地震波输入较为复杂,因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单桩在压与拔荷载下桩侧摩阻力发展机理研究

单桩在压与拔荷载下桩侧摩阻力发展机理研究

单桩在压与拔荷载下桩侧摩阻力发展机理研究
单桩在压与拔荷载下的桩侧摩阻力发展机理研究是针对单根桩在不同载荷作用下,研究桩侧摩阻力的变化规律和机理的研究。

在桩侧承受压载荷时,桩身与土体之间会出现摩擦力。

随着荷载的增加,桩侧摩阻力也会增加。

这是由于土体中的颗粒间会随着荷载作用而发生重新排列,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增加了桩侧摩阻力。

在桩侧承受拔载荷时,桩身与土体之间会产生吸力。

随着荷载的增加,桩侧摩阻力也会增加。

这是由于土体孔隙中的水分会被排出,形成负压吸力,使得土体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从而减小了桩侧摩阻力。

研究桩侧摩阻力发展机理的方法主要包括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

室内试验通常通过模型桩或者真实桩在土槽或者土槽模型中进行,测量桩侧摩阻力的变化。

数值模拟则通过数值计算方法,模拟桩与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得到不同荷载下桩侧摩阻力的变化规律。

研究桩侧摩阻力发展机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桩身与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优化桩基设计,确保桩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不同桩型侧摩阻力及端阻力的浅析

不同桩型侧摩阻力及端阻力的浅析

不同桩型侧摩阻力及端阻力的浅析摘要:通过对工程实例中的桩身内力测试,得出不同荷载作用下桩基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发挥的比例,并对摩擦桩和端承桩两种不同的桩型进行横向类比,分析两种桩型侧阻力和端阻力发挥比例的特点。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端承桩摩擦桩侧摩阻力端阻力桩身内力后注浆1前言桩基础是一种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的深基础形式。

随着工业技术和工程建设的发展,桩的类型和成桩工艺、桩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桩的承载力与桩体结构的检测技术等方面均有飞速发展,使得桩与桩基础应用更为广发,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更是基于此,在我国幅员辽阔的热土上,万丈高楼起于垒土,沟壑变通途。

场地无坚硬持力层,或岩层埋置较深,受场地施工条件限制等原因时,工程中常常用到摩擦桩。

蒋建平[1]在桩底填塞草袋的方法对纯摩擦桩和端承摩擦桩进行了试验对比,根据荷载及沉降曲线,得出纯摩擦桩的沉降相较于端承摩擦桩要大,单桩承载力相较于端承摩擦桩要弱的结论。

但实际工程中,桩基很少存在纯摩擦桩,往往为端承摩擦桩,而场地存在坚硬土层时,则采用端承桩,桩侧土层也能提供侧摩阻力,因此,端承摩擦桩和摩擦端承桩的侧阻力和端阻力是如何工作的常常让人混淆,笔者根据实例对两者间的特点进行简单的分析。

2桩身内力测试原理及方法2.1测试原理1、假定同一断面钢筋与混凝土的变形相同,桩身全长混凝土弹性模量相同[2]。

2、桩身轴力P计算公式为:zPz =EC·AC·εC+ES·AS·εS=(EC·AC+ES·AS)·εS(1)式中:EC 为钢筋混凝土弹性模量,ES为钢筋弹性模量,AC为同一断面出钢筋混凝土面积,AS 为钢筋面积,εC、εS为同一断面钢筋与混凝土的应变(由于假定同一断面的钢筋与混凝土的变形一致,不出现裂缝的情况下,εC =εS)。

3、桩侧摩阻力fi计算公式为:fi =(PZi-PZi+1)/Ai(2)式中:fi 为i断面至i+1断面之间的桩侧摩阻力(Kpa),PZi为i断面的轴力(KN,i=1、2、3……),Ai为i断面至i+1断面之间的桩侧面积。

数值模拟在机场后压浆桩基承载力分析中的应用

数值模拟在机场后压浆桩基承载力分析中的应用

数值模拟在机场后压浆桩基承载力分析中的应用摘要:文章以某机场后压浆钻孔灌注桩为工程背景,利用基于快速拉格朗差分法的flac3d软件对不压浆桩、桩侧压浆桩、桩底压浆桩和桩侧桩底联合压浆桩的受力承载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分析数值模拟结果,对四种桩的承载力特性和桩身受力机理进行了研究,为机场桩基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abstract: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irportpost-grouting piles as example, the article carries on analytical research on the load-bearing character of grouting piles by means of flac3d software based on 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compares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no grouting, grouting on side, grouting on the bottom and grouting on both side and bottom,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optimize the design of the airport piles.关键词: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数值模拟;桩受力机理key words: bored cast-in-place pile;post grouting;numerical stimulation;load-bearing character中图分类号:tu47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1-0038-030 引言后压浆技术现广泛应用于机场的桩基工程中,通过后压浆能明显改善由成孔工艺造成的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等固有缺陷,显著提高桩身的承载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 ) Q0 t= +W +A0i m 。 s2 n
1 有 限元模型 基本假 定及 材料 参数
其 中, t为实 际加载 在桩顶 荷载 , P ; 为加 载在桩 顶 Q( ) kaQ
竖 向荷载作用下 的桩土相互作用简 化为轴对称 的平面模型 。 的恒载 ; 为 动力 荷载 的平 衡荷 载值 ,P ; 为 动力荷 载 的半 W k aA。
第3 6卷 第 1 9期 20 10 年 7 月
山 西 建 筑
sI - ARCHI NXI TECn J RI
V0. 6No. 9 13 1
J 1 2 1 u . 00
・1 5 ・ 0
文 章编 号 :0 96 2 {00)90 0 —3 10 —8 5 2 1 1—1 50
的要求 , 在长期活载作用下其承载能力的变化 规律是直接关 系到 计及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统 计分析 , 到活载 比例 为 2 %~4 %。 得 0 0 如何对 桥 梁 进 行 加 固 和 改 造 的 关 键 问 题 之 一。 本 文 采 用 两种土层 中的荷载计算结果见表 2 。 AA B QUS 限元数值模拟软件 , 有 针对桩长为 2 桩径 1m 的桥 0m、 表 2 不同土层 荷载参数表 MP a
4% 0
0. 4 8 0. 4 8
弹性模量 E m) a 28e .5 4
6 6 /0
泊松 比 y 0 17 .6
0 3 .5
粘聚力 C/P 1a 【

摩擦角 ()
2 0
剪胀角 ()
O1 .
2下 :
关键词 : 循环荷载 , 阻力 , 载比 摩 荷
中图分类 号: U4 3 1 T 7 . 文献标识码 : A 土; 桩为弹性材料 。材料参数见表 1 。
0 引言
我 国早期修建的桥梁 随着设 计荷 载等级不 断提 高迫切 需要 2 荷 载确定
进行加 固与改造 , 这样才能满足 日益 繁重的交通运输要 求。桩基 2 1 荷 载值 的确 定 . 础作为桥梁基础的主要形式之一 , 其承载能力 是否满足更 高荷载 根据使用状 态下 的桥梁桩基础 的受力特性 , 对现有的桥梁设
第一步采用锚杆静压桩对整个基础进 行加固处理 , 然后在倾
2 岩土工程与路基[ . M]北京 : 中国铁道 出版社 ,0 6 20 . 斜 的部位采取分区段封桩 的办法 , 即在沉降量较 大的一侧先 封闭 [ ] 龙 卫 . 3 土力学地基基 础 [ . 4版 . 京: M] 第 北 清华 大学 出版 桩孔 , 使锚杆静压桩提供的桩基反力 首先作用 在沉降量较 大一侧 [ ] 陈希哲.
的基础上 , 通过房屋 的沉 降观测 , 纠偏完成 后再 封 闭另 一侧 桩 待 头, 使整个桩体共同受力 。
第二步采用适宜 的纠偏方法进行纠偏 。
社 。 0 4. 20
[ ] 龚晓南. 4 地基 处理 新技 术[ . M] 西安 : 陕西科 学技 术 出版社 ,
2 6. 00
5 结 语
S u y o h s o ia u l i o n a i n s r n t n ng a e i to e tfc to t d n t e hit rc lb id ng f u d to t e g he i nd d v a i n r c i a i n i
XIJa g l S n g n in -i n HIXi - a g 、 Di ^
Ab ta t src :Th o n ain po l soc re itr a uligweea ay e ,teg a n eal o tn fhso c l ulig e poain efu d t rbma cu rdi hso clb i n r n lz d h o l d d ti cn e to i r a i n x lrt o n i d a ti b d o 、ihpo l fu d t nweeito u e ,c mbn t eo crigrao so i oi l uligfu d t npo l , e ea e it nrc vt rbe o n i r rd cd o m a o n ie wi t cu r esn f s rc i n n ai rbe sv rl vai e — d h h n h t a b d o o m d o
参考文献 :
斜建筑 物进行顶 升纠偏 , 需对顶升 支承梁体系 、 施工平 面 、 顶升量 支持 , 延长历史建筑 的寿命 , 在今后 的工程 建设 中要综合 运用 多
4 历史 建筑 基础加 固纠偏 的主 要设 计思路 和 方法

般采用先加固再纠偏 的方 法。
[ ] 汝军红 . 史建筑保 护导 则与保护技 术研 究—— 沈阳近代 1 历 建筑保护利用的理论 与实践[ . D] 天津 : 津大学,0 7 天 20 .
梁桩基在不同土层 、 不同循环 荷载作用 下的变化情 况进行 了数值
模拟分析。
表 1 材 料 参数
材料 桩
黏土
土弹性 模 量
6 6 0
极限荷 载值
42 . 42 .
设计荷 载值
21 . 21 .
2% 0
0. 2 4 04 .2
活载值 3% O
06 .3 O 6 .3
循 环 荷 载 作 用 下 单桩 摩 阻 力数值 模 拟
曹新恒 程志强 马 晶
摘 要 : 于桩土相互作用原理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 A AQ , 基 B US 针对 不同土层 中的桩基 的侧摩 阻力 进行 了不同荷载 比
的循环加载模 拟分 析, 结果表 明: 循环荷载作用下桩侧摩 阻力会有所提高。
k at S 桩身采用 C X R单元 、 A4 桩周 土采用 C X R单元。桩周 土为匀质 幅值 ,P ; 为加载时 间,。 A8 固, 通过分级托换 , 成全封 闭 的顶 升支承 梁 ( ) 系。对 已倾 形 柱 体
和顶升频率进行设计 。 历史建筑 加固及 纠偏 的研究 可为历 史建筑 的保护 提供技术 学科 知识 , 使基础加 固纠偏工程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