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公共关系的事例
公共关系学经典案例分析

公共关系学经典案例分析公共关系学是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相互沟通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通过对经典案例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公共关系学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并从中获得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本文将分析几个公共关系学领域的经典案例,探讨它们的背景、挑战与解决方案,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启示。
案例一:台湾“口罩之乡”背景介绍:在2019年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医疗物资成为紧缺资源。
台湾作为全球重要的医疗物资供应地,迅速成为了“口罩之乡”。
然而,在应对这一医疗危机的过程中,台湾面临着诸多挑战。
挑战:首先,全球的需求激增导致了市场供应链的紧张和物资短缺。
其次,众多突发事件使得台湾政府和企业面临巨大的压力,需要迅速调整产能和增加物资生产。
第三,媒体和公众对于物资的追踪报道和关注使得舆论压力剧增,要求政府和企业提供更及时、透明的信息。
解决方案:台湾政府和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些挑战。
首先,政府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协调资源分配和生产计划,确保物资供应的稳定。
其次,政府利用社交媒体和其他渠道,向公众传达信息,回应关切并提供公众所需的信息。
最后,台湾政府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实施物资互助和共享,有效提高了物资供应能力。
案例二:马拉松比赛组织的危机管理背景介绍:马拉松比赛是一项受欢迎的大型运动盛事,涉及到大量的参与者、赞助商和媒体关注。
然而,在比赛组织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危机,如安全事故、天气异常等,给组织者和参与者带来巨大的挑战。
挑战:首先,马拉松比赛的参与者众多,安全管理和保障成为首要问题。
其次,天气等自然因素可能对比赛产生不利影响,如暴雨和高温。
第三,组织者需要同时应对媒体和公众的关注,避免负面的舆论效应。
解决方案:马拉松比赛组织者需要制定详细的危机管理计划,确保参与者的安全与顺利进行比赛。
首先,组织者应与相关部门和专业机构合作,进行科学、全面的安全评估与预防。
其次,比赛组织者应考虑制定恰当的天气应对措施,如调整比赛时间或路线,确保参赛者的安全。
有关公共关系事例

有关公共关系事例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与公众之间互动、传播和合作的过程,目的是增强组织在公众中的信任和形象。
一个好的公共关系战略可以增强品牌声誉、促进公众支持和利益相关者参与。
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在当前社会变得尤为突出,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关于公共关系事例的实例分析。
一、H&M服装品牌广告失误事件2018年,瑞典时尚品牌H&M发布一则“最酷猴子”广告,被指控种族歧视。
广告展示一个黑人男孩穿着一件印有“谁都不想成为有孔然而黑人却选择了这种方式”的印花衫,引起了公众的不满。
随后,全球范围内的消费者和网友开始对H&M发起抵制行动,激烈的声讨甚至让H&M关闭部分门店。
H&M的公共关系团队迅速回应,发布公开道歉信,对借此事引起的误解和困惑表示诚挚歉意,并承诺会展开全面内部检讨与改进。
同时,H&M还开展了与社会各界的对话,听取各方建议。
最终,H&M的公共关系战略和道歉策略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品牌也逐步恢复了信任和声誉。
二、星巴克被指控种族歧视事件2018年4月,美国菁英黑人团体Multiple CEE发布一份声明,指控星巴克一家位于费城的门店员工种族歧视两名非洲裔美国顾客。
此事引起全美社会的广泛关注,Starbucks被迫关闭14000家门店全面进行“反种族歧视培训”。
Starbucks的公共关系团队在事件发生后迅速采取行动,颁布了公开声明,表达了遗憾和道歉之情,因为这个事件的发生与星巴克的核心价值观相违背,并承诺将对公司内部大规模培训进行全球范围内的推广。
通过一系列媒体、社交网络和社区宣传和谈判,Starbucks成功地恢复了品牌声誉,赢得了消费者对其品牌和业务的信任。
三、豆瓣网事件2018年,豆瓣网是中国一个知名文艺类网站,旗下的豆瓣阅读是一家提供电子书、电子杂志等服务的公司。
该公司定位针对小众人群,推出虚构文学无捆绑包月服务,广告语为“比买一本书更健康,比看抖音更有营养”。
公共关系危机公关案例

公共关系危机公关案例公共关系危机是指企业或组织在经营活动中突发的负面事件或问题,对企业或组织的声誉和形象造成严重影响,需要通过公关手段进行应对和解决的情况。
下面列举了10个公共关系危机公关案例。
1.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失联事件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MH370航班从吉隆坡飞往北京途中失联。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关切,对马来西亚航空公司造成了巨大的声誉危机。
面对舆论的压力,航空公司采取了积极的公关措施,包括与家属进行沟通、发布相关信息、组织新闻发布会等,以尽量减少负面影响。
2. 沃尔玛食品安全问题2014年,沃尔玛在中国销售的部分猪肉产品被发现含有不合格的添加剂。
这一问题引发了公众的担忧和质疑,对沃尔玛的声誉造成了严重影响。
沃尔玛积极回应公众关切,采取了召回产品、公开道歉、加强供应链管理等措施,恢复了公众对其产品质量的信任。
3. 三鹿奶粉事件2008年,中国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被检测出含有有害物质三聚氰胺,导致大量婴儿中毒甚至死亡。
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的愤怒和抵制,对三鹿集团造成了巨大的声誉危机。
三鹿集团迅速召回产品、公开道歉,并赔偿受害者,同时加强了质量管理和监管机制,努力恢复公众对其品牌的信任。
4. 美国曼恩公司石油泄漏事件2010年,美国曼恩公司在墨西哥湾的钻井平台发生爆炸事故,导致大量石油泄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谴责,对曼恩公司造成了严重的声誉危机。
曼恩公司积极应对危机,采取了控制泄漏、清理污染、赔偿受害者等措施,并加强了环境保护措施,以恢复公众对其环保形象的信任。
5. 优步司机性侵事件2014年,优步的一名司机在印度德里性侵了一名乘客,引发了公众对优步安全性的质疑和抵制。
优步迅速采取了停止该司机服务、加强司机背景调查、提供安全措施等措施,并加强了与公众的沟通和认知,以恢复公众对其服务的信任。
6. 可口可乐PEPSI广告事件1993年,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发布了一则广告,声称喝可乐可以预防SARS病毒。
公共关系危机公关案例

公共关系危机公关案例公共关系危机是指企业或组织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事件或突发情况,对企业形象、声誉和利益造成重大威胁。
为了有效化解危机,公关危机管理团队需要迅速采取措施,通过妥善的危机公关策略和沟通手段,恢复企业形象,保护企业利益。
下面列举了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关系危机公关案例。
1. 江苏洪泽湖“毒豆芽”事件2011年,江苏洪泽湖一家农场生产的豆芽被检测出含有有毒农药,引发广泛关注。
农场迅速采取措施停产销毁受污染的豆芽,并公开道歉,承诺加强质量管理。
同时,积极与政府、消费者和媒体沟通,提供真实信息,恢复公众对产品的信心。
2. 联邦快递包裹投递事故2018年,一起发生在中国的联邦快递包裹投递事故引发公众质疑和抵制。
联邦快递迅速回应事件,道歉并承诺全面调查,同时与政府合作,采取措施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通过积极的公关策略,联邦快递最终恢复了在中国市场的形象和声誉。
3. 美的集团灾难公关2013年,美的集团一家工厂发生火灾事故,造成多人死亡和财产损失。
美的集团在公关方面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向公众道歉,并成立了灾难救援专项小组,为受灾员工和家属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援助。
同时,积极与媒体沟通,及时发布真实信息,有效控制舆论,维护了企业形象。
4. 大众尾气排放丑闻2015年,大众汽车因尾气排放造假丑闻受到全球范围的关注和谴责。
大众汽车采取了全面的危机公关策略,包括全面召回受影响车辆、公开道歉、解雇相关负责人等。
同时,加强与政府、媒体和消费者的沟通,恢复公众对企业的信任。
5. 苹果公司iPhone电池门事件2017年,苹果公司因降低老款iPhone手机性能而引发用户不满和诉讼。
苹果公司迅速回应事件,推出电池更换计划、降低更换费用等措施,同时向用户公开道歉,并加强与用户的沟通,恢复用户对品牌的信心。
6. 三鹿奶粉事件2008年,三鹿集团因奶粉中含有有害物质三聚氰胺,导致大量婴儿患上尿毒症,引发公众强烈愤慨和抵制。
公共关系的案例

公共关系的案例公共关系是组织与其内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和维护良好关系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关系对于各种组织和机构来说都非常重要,它们可以通过公共关系活动来提升自己的形象、增强公众的认同感,并最终实现自身的目标。
下面是10个符合要求的公共关系案例。
1. “雪中送炭”——企业在灾难中的援助某公司在一次自然灾害中,主动向受灾地区捐赠资金和物资,帮助灾民重建家园。
通过对外宣传和媒体的报道,企业形象得到了大幅提升,公众对该企业的好感度和认可度明显提高,进而推动了销售和市场份额的增长。
2. “义务环保”——企业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某企业主动参与环境保护活动,例如组织员工参与垃圾清理、树木种植等公益活动。
通过这些行动,企业展示出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增加了公众对企业的好感度和信任感,进而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3. “公益广告”——企业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某企业制作并发布公益广告,关注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公益广告的宣传和传播,企业在公众中树立了社会责任感和公益形象,增加了公众对企业的认同和支持。
4. “危机公关”——企业应对负面事件某企业发生了一起负面事件,例如产品质量问题或员工违法行为。
企业立即采取措施,公开道歉并展示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行动。
通过及时、有效的危机公关措施,企业能够有效控制危机,修复声誉,恢复公众对企业的信任。
5. “员工参与”——企业鼓励员工参与公益活动某企业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福利。
通过员工的参与,企业展示了对员工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形象。
6. “行业合作”——企业与其他组织合作开展公益活动某企业与其他行业组织合作,共同开展公益活动,如环保行动、扶贫助学等。
通过行业合作,企业能够扩大公益活动的影响力,提高企业的社会声誉和形象。
7. “社交媒体互动”——企业通过社交媒体与公众互动某企业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与公众进行互动,回答公众的问题和关注点,并及时回应负面评论。
2023年公共关系案例

2023年公共关系案例
2023年公共关系案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
1. 华为与孟晚舟事件: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引发了广泛的国际关注和争议。
华为公司采取了一系列公关措施,包括发表声明、组织媒体见面会等,以维护公司的形象和声誉。
2. 瑞幸咖啡造假事件:瑞幸咖啡被曝出财务造假,引发了广泛的舆论关注和质疑。
瑞幸咖啡采取了一系列公关措施,包括道歉、赔偿、重组等,以挽回消费者的信任和形象。
3. 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特斯拉汽车被曝出刹车失灵,引发了广泛的舆论关注和质疑。
特斯拉公司采取了一系列公关措施,包括发表声明、组织媒体见面会、提供技术支持等,以挽回消费者的信任和形象。
4. 星巴克食品安全事件:星巴克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舆论关注和质疑。
星巴克公司采取了一系列公关措施,包括道歉、赔偿、整改等,以挽回消费者的信任和形象。
5. 美团外卖骑手事件:美团外卖被曝出骑手不规范配送的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舆论关注和质疑。
美团外卖采取了一系列公关措施,包括发表声明、加强监管等,以挽回消费者的信任和形象。
以上是一些2023年公共关系案例的介绍,这些案例涉及到了多个行业和领域,包括科技、金融、餐饮等。
这些案例都表明了公共关系在维护企业形象和声誉方面的重要性。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20例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20例1. 奥运会形象重塑: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中国面临着国际媒体的质疑和批评。
为了重塑国际形象,中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国际媒体关系,提供主动透明的信息,并组织媒体参观奥运会场馆及其他地方,以改变外界对中国的认知。
2. 快餐危机公关:2014年,某快餐连锁企业在媒体报道中被曝光使用过期食材,引发公众质疑。
该企业迅速回应危机,公开道歉、召回产品、展开全面调查,并加强质量管理体系,赢得公众信任。
3. 银行丑闻后的公共关系危机:某银行因内部腐败和财务不端丑闻而陷入公共关系危机。
银行采取了开放沟通的策略,主动向媒体提供信息,组织内部调查,解雇相关人员,并加强内部监管和道德教育,扭转了公众对银行的负面印象。
4. 社交媒体危机管理:某电视台主持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种族歧视言论,引发公众愤慨和抵制。
电视台迅速对该主持人进行停职处理,并公开道歉,积极与社交媒体用户进行互动,以恢复信任。
5. 环境保护倡议:某汽车制造商在环保组织的抗议下,被指责为环境破坏主义者。
为改变这一形象,该厂商加大环保投入,开展绿色技术研发,并与环保组织合作,改善企业形象,增强公众对其的信任。
6. 艺人丑闻公关处理:某知名艺人涉嫌非法行为被曝光,在公众中引发了广泛争议。
其所属经纪公司迅速停止合作,并公开道歉,承诺加强对艺人的管理和监督,以维护企业形象。
7. 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某食品公司因产品质量问题被曝光,引发公众关注。
该公司立即展开调查,并公开回应事件,加强产品安全措施,与消费者建立长期沟通机制,以恢复公众信任。
8. 公益事业公关:某慈善机构因财务不透明和项目执行问题受到质疑。
该机构积极公开财务报告,展示项目成果,并主动与公民社会组织合作,加强自律与监督,恢复公众对其的信心。
9. 就业歧视事件公关处理:某知名企业被曝光存在就业歧视问题,引发公众和员工的不满。
该企业迅速回应,展开内部调查,加强内部培训与教育,并公开承诺改善招聘和就业公平,以赢得员工和公众的支持。
10个经典公共关系案例

10个经典公共关系案例1. 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泰坦尼克号是一艘豪华巨轮,1912年在首次航行时撞上冰山而沉没,造成1500多人丧生。
这起事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讨论,船公司和船厂受到了巨大的舆论压力,被指责为安全措施不足。
这一事件使得公众对船舶安全性的关注度大幅提升,各国政府也加强了对航海安全的监管。
2. 可口可乐公司的新可乐配方在1985年,可口可乐公司决定推出一种新的可乐配方,取代了100多年来一直使用的经典配方。
然而,新配方的推出引发了广泛的抵制和公众不满。
公众认为新配方的味道不如经典配方,可口可乐公司不得不在数月后回归经典配方。
这一事件对可口可乐公司的品牌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也引发了对市场调研和消费者反馈的重视。
3. 三星Note 7手机爆炸事件三星Note 7是一款智能手机,在2016年因电池问题引发爆炸和起火事件。
这一事件导致三星公司被迫召回和停产Note 7手机,并造成了巨大的声誉损失和经济损失。
三星公司在处理这一事件时,面临了公众的质疑和监管机构的调查,需要通过透明和积极的公共关系措施来修复品牌形象。
4. 马来西亚航空MH370航班失踪事件2014年,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MH370航班在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途中失踪,至今仍未找到明确的失踪原因和残骸。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调查,马航公司在处理这一事件时受到了舆论的压力和质疑。
他们需要通过公共关系手段与家属、媒体和公众保持沟通,并采取措施来提高航空安全性和事件调查的透明度。
5. 大众柴油排放门事件2015年,大众汽车被曝光在柴油车的尾气排放测试中作弊,导致实际排放远远超过法定标准。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对汽车行业的关注和调查,大众公司面临巨额罚款和声誉损失。
他们采取了公开道歉、召回受影响车辆并加强监管等公共关系措施,以修复品牌形象和恢复公众信任。
6. 苹果公司与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数据加密争议2016年,苹果公司因拒绝协助美国联邦调查局解锁一部恐怖分子使用的iPhone而引发了一场公众争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公共关系的案例
山西苯胺泄漏迟报事件
2012年12月31日,山西长治市潞城市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生一起苯胺泄漏事故。
经初步核查,当时泄漏总量约为38.7吨,发现泄漏后,有关方面同时关闭管道入口出口,并关闭了企业排污口下游的一个干涸水库,截留了30吨的苯胺,另有8.7吨苯胺排入浊漳河。
1月5日下午,山西省委宣传部称山西省政府接到此次泄漏报告,报告称泄漏苯胺可能随河水流出省外。
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省级应急处置小组,启动了事故调查处置工作,要求长治市和有关部门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封堵源头,清理污染物,加强对污染物的全面检测,防止有新的污染物向下游扩散,积极做好与兄弟省市的沟通、协助、预警工作,共同处理好这起泄漏事故。
1月6日,山西省长治市市长张保说,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苯胺泄漏以来,长治市政府和天脊煤化工集团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在浊漳河河道中打了三个焦炭坝,对水质污染物进行活性炭吸附清理,设置了5个监测点,每两个小时上报一次监测数据,同时沿着河流深入河北境内80公里进行水质监测。
长治市通报称,泄漏在山西境内辐射流域约80公里,波及约2万人。
泄漏事件导致河北邯郸因此发生停水和居民抢购瓶装水,河南安阳境内红旗渠等部分水体有苯胺、挥发酚等因子检出和超标。
1月7日,山西官方首次明确回应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苯胺泄漏事故。
山西省长治市长张保表示,事故在12月31日发生,直到1月5日才得以披露,主要是因为当地政府对污染事故严重性认识不足,因此向公众道歉。
民众质疑为何事发5天才通报事故,长治市有关负责人表示是按规定报告的,长治市新闻办主任称,“我们都是按照规定程序报的,并不是晚报5天。
发生了污染以后,只要污染不出长治的边界好像就不用往省里报,自己处理就行,出边界了这才需要报,再详细的我也不是很清楚。
”当地宣布对4名事故直接责任人撤职处理。
湖南岳阳”天价切糕”
12月3日10点21分,岳阳警方官方微博@岳阳公安警事发布一则警情快讯,“村民凌某在购买新疆人核桃仁糖果时,因语言沟通不畅造成误会,双方口角导致肢体冲突引发群体殴打事件。
事件造成二人轻伤,损坏核桃仁糖果约16万。
加损坏的摩托车和受伤人员共计20万。
目前@平江公安天岳派出所将凌某刑事拘留,十六名新疆人员财物得到赔偿并被遣返回新疆。
……”
该微博一发布,立即引发大家对切糕的关注。
网民调侃:16万元的切糕堪比硬通货。
当天下午,@岳阳公安警事将该微博删除。
12月5日,@岳阳公安警事针对“天价切糕事件”再发长微博:“2012年12月3日,‘岳阳公安警事’微博发布一则关于平江县城关镇天岳村村民凌某等与新疆籍商贩发生纠纷的信息,引起了网友质疑。
经查,11月21日岳阳市平江县发生一起因买卖纠纷引发故意损害他人财物并殴打他人的案件。
平江县公安局对伙同他人持械殴打新疆籍商贩并故意损毁其财物的当事人凌某等予以依法处理。
经物价、司法鉴定,被损的16台三轮摩托车、车上核桃仁糖果5520斤的损失以及受害人医疗费用共计15万余元。
此前‘岳阳公安警事’微博工作人员未经核实发布不准确信息,在此表示歉意。
”
此微博发出后即遭转发近1000条,但@岳阳公安警事于上午10点15分前已经删掉该微博,现其微博内容最新一条则为12月3日的内容,“切糕”微博已全面清除。
有媒体记者致电岳阳市公安局宣传科,工作人员表示,由于无法确认记者身份,拒绝接受采访。
她称,岳阳市公安局将根据公安部的指示,给予让人满意的答复。
针对致歉微博为何发出不久后被删除的问题,她表示不方便回答。
12月5日,岳阳警方在接受采访时提供了“天价切糕”的明细。
伤者阿雷轻微伤,全休6天,后段医药费400元;伤者斯迪克轻微伤,全休15天,后段医药费700元。
损坏核桃仁糖果5520斤,96600元。
被损摩托车16台,损失6825元。
16名新疆籍商贩返程路费、误工费、伤者营养费等。
四项总计15.2万元。
已由平江县政府先行垫付。
12月5日下午,“新华视点”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岳阳警方公布赔偿款明细:补偿款分为四项,总计15.2万元。
第一项是人员受伤及补偿情况:伤者阿雷,轻微伤,全休6天,后段医药费400元;伤者斯迪克,轻微伤,全休15天,后段医药费700元。
第二项是物品损失及补偿情况:损坏的核桃仁糖果5520斤,经物价部门鉴定为96600元。
第三项是摩托车和工具损失及补偿情况:被损摩托车16台(事发前在长沙购买的报废车),鉴定损失共为6825元。
第四项是16名新疆籍商贩返程路费、误工费、伤者营养费等。
岳阳公安局工作人员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确认:涉事的村民凌某正在拘押中,16名商贩得到赔偿已返回新疆。
三亚”宰客门”事件
2012年1月28日,微博实名认证用户罗迪发布微博称:“朋友一家3口前天在三亚吃海鲜,3个普通的菜被宰近4000元。
他说是被出租车推荐的。
邻座一哥们指着池里一条大鱼刚问价,店家手脚麻利将鱼捞出摔晕,一称11斤,每斤580元共6000多元。
那哥们刚想说理,出来几个大汉,只好收声认栽”。
该微博发布后,引起网友的热议,一些网友纷纷转帖并留言称自己也遭遇过类似情况。
不少网友还反映在三亚不但吃饭被宰,当地还存在出租车司机不打表、司机假日期间拉客人有回扣以及宾馆天价住宿费等乱象截至29日下午6时30分,这条微博在网上已被转发4万多次。
1月29日下午,罗迪再次发微博表示,没想到这个帖子产生了如此之大的反响,作为海南人,他是恨其不争。
1月29日,三亚工商、物价、公安、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5部门先后介入调查此事。
29日上午,三亚市工商局得知此微博后,立即联系当事人高某(罗迪的朋友),获知涉事宰客海鲜排档的具体位置和名称,以及其他相关情况;成立专案组开展查处工作,封存了该店近期的销售台账,依据春节前工商所与该店签订的责任状,督促该店立即自行停业,进行内部整顿。
1月29日下午,三亚市政府新闻办的官方微博连发3条,回应了此次“春节宰客”事件,引发网友热议。
第一条微博:@三亚市政府新闻办:节后上班第一天,发现新浪微博《在三亚吃海鲜被宰,引发热议》,跟帖人数至中午三万多人。
这条微博引起三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批示:要迅速深入调查,决不容忍欺客宰客现象影响三亚,影响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形象。
第二条微博:@三亚市政府新闻办:三亚市工商和物价部门迅速行动,紧急召开了专题会议,联系微博作者罗迪,并通过罗迪找到了高先生(罗迪不是亲历者,高先生才是)和那家海鲜店。
已勒令该店停业整顿,调查组已进店调查取证和处理。
三亚对欺客宰客行为,决不姑息,严罚不贷。
第三条微博:@三亚市政府新闻办:感谢游客、网民和媒体对三亚的关注、关心和热爱。
今年春节黄金周在食品卫生、诚信经营等方面三亚没有接到一个投诉、举报电话(注:零投诉),说明整个旅游市场秩序稳定、良好。
由于其回应的内容存在争议,每条微博都遭到大量网友嘲笑、质疑。
截至当晚22时,这3条微博合计已被转发近2万次,评论近1万条。
1月30日下午,三亚市新闻办在其官方微博公布了三亚市工商局春节期间12315值班情况:1月22日,共接到消费者申诉举报、咨询电话70个,受理申诉举报43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9%。
其中:普通餐饮8件,与去年同期持平;普通购物13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3%;普通服务16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74%;其他类
5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3%。
已成功调解30件,撤诉5件;移转2件;正在处理中6件。
而之前微博提及的“零投诉”实际为海鲜排档、水果零投诉。
其官方微博向网友道歉:“上一条微博表述有误,是我们工作的失误,敬请广大网友见谅”——媒体代言为“我们错了”
1月31日,三亚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春节黄金周旅游接待工作媒体通报会,通报近期备受关注的游客春节期间在三亚被宰事件的进展情况。
三亚政府部门表示,由于没有更确切的证据,海鲜宰客事件查办工作存在很大的困难,希望罗迪和高先生能与三亚工商局联系,提供更有力的证据,一旦查实,将依法吊销该店营业执照。
同时还表示,对于恶意攻击三亚的人,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月1日上午10时,三亚市委市政府举行媒体见面会,海南省副省长、三亚市委书记姜斯宪对于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游客反映的海鲜排挡、出租车及个别景区“宰客”现象向大家表示歉意。
2月2日上午,针对网上曝光的“海岛渔村”的消费单据,三亚市物价、工商等部门已介入调查,该店也已停业。
2月2日,三亚市物价局公布三亚海鲜品社会平均批发参考价格,作为海鲜排档销售价格的计算依据。
从2月7日召开的三亚市政府常务会议上获悉,对于微博上爆出三亚凤凰富林渔村海鲜排档涉嫌欺客宰客的事件,三亚市工商部门经多方调查取证发现该店确实存在欺客宰客、误导消费行为,将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给予最高额度罚款。
2月8日,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三亚市价格主管部门决定对海岛渔村海鲜城处以5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3月22日,海南省假日旅游管理领导小组召开会议,该省多部门负责人会诊三亚“宰客门”之病因,寻求改善旅游环境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