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园网的多媒体教学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最新大连大学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

最新大连大学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

第26卷 第4期2005年8月大连大学学报J OURNAL O F DAL I AN UN I VERS I TYVo.l26 No.4Aug.2005 大连大学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周增国,李春兰,王小庚,庞有军(大连大学校园网建设办公室,辽宁大连116622)*摘要:大连大学校园网是集现代通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传输与多媒体应用为一体,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全套网络服务的大型网络.本文从校园网的设计目标、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应用、网络安全等方面,介绍了大连大学校园网络的规划设计、网络建设、应用和发展等问题.关键词:校园网;系统设计;拓扑结构;网络安全;网络应用中图分类号:TP393.0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 2395(2005)04 0027 04D esign and realization for cam pus i n ternet of D alian Universit yZ HOU Zeng guo,L I Chun lan,WANG X iao geng,PANG You j u n(Net w ork Offi ce ofDali an Un i versity,D ali an116622,Ch i na)Abstract:The ca m pus internet o f D alian U n i ve rs i ty is a large-scaled i n ternet wh i ch can provide a ll the serv i cesneeded f o r teachi ng staff and students.In th i s campus i nte rnet,m odern communicati ons technology tog ethe r w iththe computer i nternet techno logy,da ta trans m ission and mu lti m edia applica ti on are comb i ned.F rom the v ie w po i nto f i nte rne t des i gn purpo ses and syste m a tica l structure i n i nternet as w ell as t he i nternet app licati on and i nternetsafe t y,som e proble m s o f desi gn,app licati on and deve l op m ent of the campus i nternet o fD a li an U niversity are i ntroduced in this paper.K ey word s:campus i nternet;sy stem desi gn;topo l ogy;i nterne t sa f e ty;i n ternet app licati on在信息化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应用的日益广泛,校园网已成为各高等院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校园网的建设规模和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层次等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1 设计原则、建设目标及需求1.1 设计原则1.1.1实用性实用性是校园网设计的第一原则.系统设计既要适应当前业务需求,又要适应今后发展的需要.网络系统适应异构联网,外设的选用应考虑适应不同的机种,系统的集成应具备与异种数据库的接口和互访功能,提供多种与外界数据源交换的渠道,实现数据转换、传递、转储等功能.1.1.2先进性系统设计符合国际标准,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和可替换性,为今后提供一个稳定的运行平台.因此要求设计的网络系统应具有先进的技术性,采用的网络技术要反映当前世界的发展潮流,且有良好的应用先例.*收稿日期:2005 06 22作者简介:周增国(1973-),男,工程师,硕士研究生28大连大学学报第26卷1.1.3开放性校园网的设计即要考虑当前的实际需要,也要对今后的设备、技术更新和用户新的要求实现开放,提高系统的适应能力,延长系统的生存期.即在网络硬环境上,主干应采用先进的网络交换技术及设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现有设备将来可降级使用,新设备可以方便地安装,即系统应具有主干升级、规模扩大、传输能力提高等多方面的平滑扩充能力;保证系统环境的标准性和可操作性;软件选型用先进的系统软件和目前较理想的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便于提高开发效率和进行二次开发等.1.1.4可靠性设备的硬件以及操作系统应具有很好的安全机制,设备能够在正常环境下稳定地运行,且在运行中可自动实现设备的相互替换,而不影响前台的应用.系统必须安全可靠,配置网络时应考虑全校网络系统的安全.1.1.5可管理性随着网络规模和复杂性的增大,网络管理必然成为校园网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应对网络用户、数据资料、网络安全、系统应用等实施有效管理,所有入网设备都应具有可管理性.1.2建设目标以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决策及办公的自动化为目标,将全校各种型号的计算机、各种标准的子网互联,使信息得到共享.集通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传输与多媒体传输为一体的 信息高速公路 ,建成一个先进、高速、现代化的校园网络.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一个功能完善的教学、科研、管理的数字化应用平台.1.3具体需求(1)主干网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各楼宇内主干网采用快速以太网技术,通过这两种核心技术将全校的所有办公室、教室、学生寝室等全部连入校园网.(2)采用10M的DDN专线接入互联网(I N TERNET/CERNET),提供各类网络服务功能,并具有较强的网络交换能力和远程接入能力.(3)WEB MA I L电子邮件系统.本系统使用了P OP3和S MTP协议,能够满足全校万余名师生员工对电子信箱的需求.(4)WEB功能.实现主页信息的发布和网络信息的浏览,进一步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和对学校的宣传.(5)文件服务.建立FTP服务器,对校内用户提供软件资源、影视歌曲、教学资源等文件服务,实现校内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6)提供远程用户(主要指市区内的附属单位和广大教师用户)拨号登陆校园网服务器的功能.(7)DNS域名解析服务.提供学校及校内各部门级子域名的解析服务功能.(8)计费功能.实现基于用户I P地址和网络账号的限流量的包月制计费制和不限流量的包月制计费制等计费方法.图1 校园网结构拓扑图第4期周增国等:大连大学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292 网络总体结构2.1主干网结构主干网采用千兆(G I G ABYTE)三层交换以太网,星型网络拓扑结构.以图书馆内网络中心的千兆三层交换机为中心,采用4~16芯的多模/单模光缆为传输介质,分别连接到全校的办公楼、教学楼、专家楼、南北区学生宿舍等50余座楼宇,形成了校园网的主干光缆通道,并且为所有的主干光缆都设计了线路冗余.楼体内采用快速以太网交换技术,实现交换机到桌面用户的100M连接,使全校近5000个网络用户节点都能够享受真正的高速网络互联.整个校园网按照功能可划分为内网和外网二部分.内网主要承担校园内部的各种应用,外网与互联网和中国教育科研网相连,提供WWW、DNS、E-MA I L等服务.内外网之间通过代理服务器和防火墙相连,并提供计费接口,以保证内网的安全性.2.2网络设备网络设备采用朗讯(AVAYA)公司的CA J UN系列交换机.(1)核心层交换机选用具有三层交换功能的CA J U N P580.该交换机支持千兆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技术,具备高带宽、无阻塞、优异的管理能力和可靠的多媒体支持等特点,可以极大限度地满足现在和未来网络的需求.该设备配有7个插槽,带宽可达45.76Gbps,提供6个可用的I/O插槽作为连接模块,并支持24个全双工千兆位以太网端口、120个10/100M bps以太网端口或60个光纤快速以太网端口.(2)汇聚层交换机选用CA J U N P330系列.该交换机支持千兆上联、堆叠和快速以太网,同时提供48个100M快速以太网端口.(3)接入层交换机采用支持千兆上联和快速以太网的CAJ UN P120堆叠式交换机,提供24个10/ 100M快速以太网端口.(4)主路由器选用C I SCO3640,实现与广域网(I N TERNET/CERNET)的连接;拔号路由选用C I SC O 2611,为校内外用户提供16个异步端口进行拔号上网.(5)I N TEL服务器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可扩展性、性能及价格上的众多优势,所以我们在校园网建设中选用了I N TEL机架式服务器.3 网络应用网络应用和网络资源的建设是网络建设的主要部分,建设校园网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并且建设自已丰富的网络应用.大连大学校园网络自开始建设就提供了通过校园网访问I N TERNET和校内网络资源的应用,并建立了学校自己的W EB站点.通过互联网广泛宣传大连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同时建立了E MA I L、WEB、FTP、用户费用查询、用户远程拨号、DNS部门级域名解析、视频点播系统、课件点播等服务.随着校园网应用的加强,将要建立学校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校内办公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同时图书馆的图书数据库等已经接入校园网,实现了在校园网所有的计算机上都能够进行图书、期刊等资料的检索和阅览.4 网络安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校园网应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大连大学校园网络在建设与应用过程中非常重视网络安全问题,并积极地采取了相应的安全措施.30 大连大学学报第26卷4.1建立防火墙在校园网的出口设立硬件防火墙NETEYE (网眼),防止外网非法用户的入侵.将其安装在连接数据库服务器的交换机和中心路由交换机C A J UN P580之间.对校园内部不同网络间的安全访问控制,可以通过虚拟网的划分和CA J U N P580上的安全控制机制来实现.同时将校园内部的相关服务器放置在防火墙内部,以确保校园网能够安全运行.图2 虚拟局域网结构示意图4.2VLAN 的划分利用VLAN (虚拟局域网)技术,将由交换机连接成的物理网络划分成多个逻辑子网.AVAYA 交换机提供了按照物理端口的MAC 地址、I P 地址、协议等多种方式划分VLAN 的功能.考虑到我校的I P 地址的数量(24个C 类),并根据我校校园网的应用需求和安全策略等方面的问题,将校园网分成42个VLAN.具体是按照学校的行政区域、物理位置和功能等方式划分VLAN,以便于统一管理;对于重要的部门单独划分一个VLAN,禁止VLAN 外的用户访问(如财务处);对于物理位置分散,而又需要划分在一个VLAN 内的用户,可以跨楼体或交换机将不同楼体或交换机端口下的节点划分在一个VLAN 中.VLAN 的划分在方便了校园网的维护和管理的同时也大大增强了网络的安全性.5 结束语目前,大连大学校园网己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校园网的各类应用在逐渐增加,网络运行比较稳定,实现了校园网的最初建设目标.校园网建设与应用是一个阶段性、时效性、持久性的工作,随着网络应用技术和学校需求的不断发展与提高,校园网的覆盖面会进一步扩大,我们将要增加校园网办公自动化、多媒体、绿色节目点播、网络教学等网络服务的应用,以增强大连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提高大连大学的综合实力.参考文献:[1]王竹林,等.校园网组建与管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张德庆.Internet 网络安全管理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1,21(8):43 45.[3]王威,邓捷,吕莹,等.网络安全与局域网安全解决方案[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1,2:41 43.。

基于WLAN的无线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WLAN的无线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WLAN的无线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0 引言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简称WLAN,经常使用于办公室、家庭以及机场候机厅等公共区域,甚至于大楼内部以及园区内部,典型距离覆盖几十米至几百米,目前采用的技术主要是IEEE 802.n 标准。

无线校园网在国内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无论是校园内部信息点的分布设计,还是校园内建筑物间的网络连接,无线网络技术都能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无线网络环境的引入,也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应用平台。

1 无线校园网应用需求分析现在大部分学校都已建有有线局域网,但是随着学校的发展,对现有的校园网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1)现代化教学需求。

现在学校大量开展网络化教学活动,很多精品课程或课件都要通过网络来获取,学生希望在任意时间、学校的任何地点访问网络教学资源,并进行提交作业等活动。

(2)端口数量的限制。

一般来说,有线局域网中如教室、图书馆、会议室等地方不可能布设太多信息点,随着学生中笔记本电脑的普及和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普及,这些地方往往在同一时刻有大量的电脑,而目前的有线校园网没有办法使学生在这些区域上网,而采用无线方式,在端口上连接无线接入点,不需布线就可以轻松地从一个端口扩展到几十甚至是几百个端口的应用。

(3)移动办公。

随着教职员工的移动办公设备越来越多,并且对移动办公的要求也比较高,如会议、校长办公等都适合使用无线局域网。

(4)临时性活动。

随着学校的办学层次的提高,学校的学术氛围也日益浓厚,对外交流日趋频繁,各种学术活动越来越多,除此之外,学校每年也都会举办一些其他的活动,如运动会、人才交流活动等。

由于这些应用的特殊性和灵活性,有线局域网将不能满足需求,无线局域网恰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处在网络中,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校园网。

2 无线校园网的设计原则校园无线网的设计原则建立在充分。

校园网网络构建方案范文设计和实现(学习案例)1

校园网网络构建方案范文设计和实现(学习案例)1

校园网网络构建方案范文设计和实现(学习案例)1姓名:某某某学号: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小组成员:指导教师:一、具体设计任务(1)题目:校园网网络构建方案设计与实现(2)任务:某高校现有两个地理位置分离的分校区,每个校区入网信息点有2000多个,现准备通过科教网接入因特网,但从科教网只申请到4个C类网络(222.191.1.0——222.191.4.0),为了安全,要求每个分校区的学生公寓子网和教师子网不在同一广播域。

同时,学校有若干台应用服务器,同时对内和对外提供Web等网络服务。

(3)要求:(1)分析以上情况,结合实验室条件,完成需求分析;(2)列出所需设备,设计完成网络拓扑结构图;(3)在实验环境下完成设备的具体配置;(4)调试验证。

二、基本思路及所涉及的相关理论(1)相关理论:●虚拟局域网VLAN的划分;●网络地址转换NAT(静态NAT配置、动态NAT配置及端口多路复用PAT);●路由表的配置(回址路由和默认路由);●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2)基本思路:●虚拟局域网VLAN[1]主要为了解决交换机在进行局域网互连时无法限制广播的问题。

这种技术可以把一个LAN划分成多个逻辑的LAN——VLAN,每个VLAN是一个广播域,VLAN内的主机间通信就和在一个LAN内一样,而VLAN间则不能直接互通。

所以通过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可以很好地达到把每个分校区的学生公寓子网和教师子网分在不同的广播域。

这样,广播报文被限制在一个VLAN内,使得学生公寓子网和教师子网不能直接通信。

所以,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不但增强了局域网的安全性,同时也灵活于构建虚拟工作组,用VLAN可以划分不同的用户到不同的工作组,同一工作组的用户也不必局限于某一固定的物理范围,所以也很好解决了该高校有两个地理位置分离的分校区的问题,使得网络构建和维护更方便灵活。

而且VLAN是在数据链路层的,划分子网是在网络层的,所以不同子网之间的VLAN即使是同名也不可以相互通信。

校园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校园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题目:某高校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13年8月目录摘要 (1)1 校园网络的需求分析 (3)1.1 应用背景需求分析 (3)1.2 业务需求分析 (3)1.3 管理需求分析 (3)1.4 网络安全需求分析 (3)2 校园网总体设计 (5)2.1 概述 (5)2.2 网络设备选型 (5)2.3 系统分析 (6)2.3.1 关键网络系统 (6)2.3.2 网络解决办法 (6)3 系统详细设计 (7)3.1 系统组成与拓扑结构 (7)3.1.1 IP地址及VLAN规划 (7)3.2 交换模块设计 (8)3.2.1 接入层交换服务的实现-配置接入层交换机 (9)3.2.2 汇聚层交换服务的实现-配置汇聚层交换机 (11)3.2.3 核心层交换服务的实现-配置核心层交换机 (12)3.3 广域网接入模块设计 (13)3.4 服务器模块设计 (15)3.4.1 WEB服务器配置 (16)3.4.2 FTP配置 (19)3.4.3 DHCP配置 (20)3.4.4 DNS 配置 (23)4 网络安全设置 (26)4.1 访问控制列表 (26)4.1.1 对外屏蔽简单网管协议 (26)4.1.2 对外屏蔽远程登录协议 (26)4.1.3 对外屏蔽其它不安全的协议或服务 (26)4.1.4 保护路由器自身安全 (27)4.1.5 配置访问控制列表 (27)4.2 端口聚合配置 (28)4.3 防火墙的设置 (28)5 校园网络系统的测试 (30)总结 (31)参考文献 (32)致谢 (33)某高校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校园网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

本论文结合我院校园网的现状,通过分析网络技术特点和目前校园网的普遍需求及实际应用,对进一步完善校园网做出了比较可行的设计。

在此次设计方案中,对实际校园网的设计进行了适当和必要的简化,将重点放在了网络主干的设计和服务器的架设上,并对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作了详细的配置。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系统设计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系统设计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系统设计作者:宋连昌来源:《广西教育·B版》2013年第06期【关键词】建构主义网络教学系统数据库系统【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B-0007-03当前,教育技术突飞猛进,现代教育理念日益革新,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革命把教育改革推到了时代的前沿。

在这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学校,各个部门都意识到了信息技术网络的重要性,因此,教育部提出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校校通”工程。

于是一批示范性高中率先建立了自己的校园计算机网,主要服务于信息技术教学、学校事务管理和互联网浏览。

但是,利用校园网直接服务于教学和学习方面还远远不足,校园网的真正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

本文试图从教学、计算机技术各方面论述一个原型教学系统的构建。

一、网络技术环境下的教学1.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面向教学的软件系统的关系现代教育技术与许多学科的理论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最直接的是视听教育理论和教育传播学理论。

近年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思想,以“学”为中心。

基于网络下的教学设计、教学系统应该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依据,以“学”为中心进行教学系统设计。

2.网络环境下教学特点基于网络的授课系统是利用网络作为载体进行教学的管理软件系统,它利用网络实现了分布式教学。

在服务器上运行的教学系统可以接受多个用户访问,使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

同时,利用这种教育网络教学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从而实现了自主学习。

这种基于网络的教学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信息资源永远是开放的;传播媒介是多向交流的;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知识是跨越时空限制的。

这一特点决定了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与全球化、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

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和实现-精品教育文档

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和实现-精品教育文档

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和实现一、引言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的网络教学平台,以网络课程为核心,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数字化校园环境的支持下,合理有效地利用学科教学资源,为实施全方位的教学提供服务,将网络教学与学校的课堂教学服务进行了有机的集成,从而使得教学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材料的展示变得灵活、形象与生动。

网络教学平台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式学习的有力工具,可以对教学过程进行连续的支持、跟踪与管理,目前已经成为高校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拓展。

网络教学通过网络技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回归教学的本质,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建立一个教与学的互动环境,激发教学双方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网络教学平台不仅是先进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水平的体现,更重要的是符合现代化教育的一般规律,能够为校园教学提供一个真正高效的现代化教育手段。

二、网络教学平台发展现状1.国外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状况目前在发达国家,有越来越多的大学采用网络进行辅助教学,国外著名大学对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也非常重视,一般都设置有专门的系统管理员,采用各种激励方式促进教师开发应用,积累了诸多开展网络教学的成功经验。

在国外,初期有许多网络教学平台软件提供商,很多大学自己也在开发。

目前经过市场残酷竞争的洗礼,仅存的几家网络平台提供商已经成为行业的主导者,他们占有极大的市场份额,其客户从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等著名大学,到一些政府机构、大公司等,应用十分广泛。

2.我国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现状部分国外厂商开发的网络教学平台价格比较昂贵,加之在某些功能方面与我国实际情况相脱离,因此,尽管其产品比较成熟,但是在我国还是难以推广。

目前,我国也已经涌现出众多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厂商,但是其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同时国内一些实力雄厚的著名大学也在做这一系统平台的研发。

但是国内绝大多数的大学,尽管具有雄厚的师资队伍和优秀的教育资源,但尚缺乏统一的、易用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这就使得其教学资源难以实现全校共享。

基于校园网的课程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校园网的课程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系统 内容 的设 计 以张海藩 编著 的“ 软件工 程导 论( 四版)为蓝 本 ,尽量 满足辅息量的辅助教学资源,在疑难知识点上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使学生能较容易地领会学习内容, 从而激发学习主动性 ,培养创新能力。“ 软件工程” 辅助教学系统的内容主要包括 : 课程视频讲授、网上 在线测试、 作业提交、 资源链接和互动交流等。 中课程视频讲授和资源链接模块包含 了该课程各个知 其 识点相关的电子文档 、 视频文件和学 习资源网址 ; 网上考试和作业提交模块提供课程学习效果 的自测和 平时作业的检查功能 ; 互动交流则用 留言板 、 电子 邮件和网上聊天室完成课程的在线答疑与教学意见收 集等功能。 13 教 学资源 设计 .
6 1
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式学习, 促进多面性思考和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 求。由于“ 软件工程” 辅助教学系统是一种基于教学资源支持型的平台, 它要从教学资源的信息量和涵盖 面,良好的表现形态 , 媒体的多样性 、互补性 和结合性等方面出发 , 将音频 、 视频 、 动画、 文本 、图形 等多媒体素材集成为电子图书、电子教案 、 语音解说、 视频演播和动画演示等知识形式 , 让不同的媒体 资源充分发挥 自 身的特点, 从不同的角度更好地反映该课程的教学内容 , 形成一体化的多媒体课程教学
文章 编号 :17— 59( 07) 20 6— 4 63 14 20 0 - 00 0
基于校 园网的课程辅助教学 系统 的设计与实现
张本 成
( 长江师范学院计算机科 学系,重庆 涪陵 480 ) 003 摘 要:运用网络技术、网页制作技术及动态交互技术,结合 “ 软件工程”课程的教 学实践,设计 并实现 了基于校 园网的辅助教 学系统,着重讨论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 、内容设计、学习资源设计、系统 功能设计和 系 统拓扑结构、系统开发工具、主要模块( 页面) 的实现技术等。 关键词 :辅助教 学;校 园网;软件工程

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文献综述

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题目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学生姓名* * *专业班级网络系统管理12-01 学号0院(系) * * 学院指导教师(职称) * * *(教授)完成时间 2016年 3月 25日关于校园网建设相关技术综述1 摘要自1995年中国教育教研网(CERNET)建成后,校园网的建设已经进入到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

校园网的建成和使用,对于提高教学和科研的质量、改善教学和科研条件、加快学校的信息化进程,开展多媒体教学与研究以及使教学多出人才、科研多出成果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其主要包括各种局域网的技术思想、网络设计方案、网络拓扑结构、布线系统、Intranet/Internet的应用、网络安全,网络系统的维护等内容。

各高校及其中小学都在筹备建设校园网,希望通过校园网的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

校园网络的建设对于学校来说是一项大的工程,必须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做到经济适用,技术先进、开放性能良好、投资强度合理、与国内外网络互联、能长期、稳定运行的高性能的校园网络。

2 校园网的发展过程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当中,高校校园网做为一个成功应用的实例,给学校的教学及管理带来了新的方式,成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发展平台,因此也成为教学和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国高校校园网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部分学校没有网络设备阶段,我国已经基本渡过这个阶段。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在大学校园网的覆盖率已经达到100%。

第二个阶段是学校网络设备处于比较杂乱的阶段,我国现有高校的大部分校园网都处在这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学校的校园网可以提供一个高效、安全的平台,为高校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这个阶段也是我们校园网发展的更高目标。

校园网的发展带着高等教育走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因此,搞好校园网络建设,对教学的改革及学习方法的改进十分重要,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3 发展校园网的重要性3.1校园网是信息交流的平台校园网是教育信息化、乃至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校园网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其作用的发挥程度如何,反映出一所学校、一个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 网就 是 Itre 在 校 的延 伸 。校 园 网 面 向 的 对象 主要 服 务 埘 nent
象 就 是 存 校 的 学 生 。 教 师 可 以 充 分 利 用 校 同 网这 一技 术 资 源 平 ・ 台 ( ) 过 多媒 休 网络 教 学 系统 在 校 同 I 实 现 同 步文 时授 课 。 1通 矧上 ( )教 师 把 知 识 内 容 做 成 多 媒 体 C I 学 课 件 放 到 校 同 网. , 2 A教 I 学 . 生 根 据 自 己的 实 际 学 习 情 况 冉 进 行 有 选 择 的 复 习 和 和 总 结 , 够 能 把 教 师讲 的 内 容 冉 进 一 步 强 化 , 现 异 步 按 需 点 播 教 学 深 件 ;A 文 CI 可 以是 以软 件 资 料 的彤 式 存 放 在 校 同 『 供 学 生 自由 下 载 ; 可 圳上 也
维普资讯

电 脑 知 识 与 技 术
基于校园网的多媒体教学设计与实现
范 效 亮 。 卫 军 杨
( 济宁职业技术 学院计算机 系, 山东 济宁 22 0 ) 7 0 0
摘要 : 文主 要 介 绍如 何把 校 园 网和 多媒 体 紧 密联 系起 来 , 现代 的 网络 技 术 和 多媒 体 技 术 应 用 到教 学和 实践 当 q 制 作 网 络 多媒 本 把 - 体 教 学软 件 需要 注 意的 问题 。发 挥 各 自的 优 势 为 教 学服 务 。
所 学 内笞 我们 要 充分 利 用 图 形 、 罔像 、 颁 、 视 动 等 多媒 体 肜式 ,
使 教学 内容 变 得 直 观 形 象 。但 我 f 应 该 注 意 以下 儿点 :1媒 体 能 『 】 ()
2设 计实 现原 理
It n t 一个强 大 的 交 互 式 _ 网 络 , 支 持 集 中 和 分 式 ne e 是 ・ r 蚁向 它
个 校 园 课堂 , 分 利 用计 算 机 多 媒 体 技 术 改 变 我 们 的教 学 方 式 充
和提 高 教 学 效 果 已经 成 为 教 箭 界 的 一 共 识 和教 育 发 展 的 一个 个 研 究 方 向 当 今 网络 技 术 得 到 迅 猛 发 展 , 其 在 lt n t 术 和 应 尤 n re技 e 川 片嘶 。现 在 大部 分 的 学 校 已经 建 立 了校 同 网 并且 连 人 lt nt ne e, r 怎 样 把 校 园 网络 应 J 到 多 媒 体 教 学 设 计 巾 , 这 些 大 量 的 资 金 投 f j 把 入 转 化 为教 学 效 率 和 学 习 效 果 提 高 的 凼 素 。让这 些 最 新 的 技 术 为 我 们 的教 肯 服 务成 为我 仃需 要 探 索 干 解 决 的 问题 。 】 ¨
知 识 点 、 点 、 点 进行 分析 和思 考 , 学 习 的 内 容 深 入浅 j 的交 莆 难 对 J j
待 , 导学生 形 成 正 确 的 思 维 。 引 32 .2要 充 分 利 用基 于 网络 网页 的 多媒 体 技 术 . 在教 学 设 计 中 , 了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 兴 趣 和深 入 浅 … 的 讲解 为
K ywo d : t r ; ut datahn ; s u t n I ein e rs NewokM lme i ec igI t ci a d s i nr o g
1 引 言
随 着计 算 机 在 现 代 教 学 中的 应 用 , 媒 体 教 学 已 经 渗 入到 每 多

_ 户 上 网学 习 . 有 时 空 限 制 , 以满 足 学 生 的 自主学 习需 求 。校 } } j 没 吖
否 在 网络 上快 捷 运 行 , 在 网络 的速 度 依 然 是 教 学 成 用 的 ・ 不 现 个
得 不 考虑 的现 实 问题 。 如在 阱解 一 个 化学 反 应 时 , 我们 尽 可 能 不 用 录像 视 频 而采 用 用 诸 如 f s 之 类 的 动 画 ,凼 为 用 f s 的 动 l h a l h做 a i 较小 , 叫比 比较 适 合 网络 1怏 捷 的播 放 。 ( ) 用 媒 体 的有 效 性 , 7 . 2使
Ab ta t e esy mot e o t o tc h ewo k a d mut da t hl, py te n t ok tc n lg n lme i t sr c: sa sy rarh w O c natte n t r n l me i i t a l h e r eh oo y a d mut da e Th l i g y p w i
c o o g o t a h n n r ciet e n atla o tn t r mu t d ac u s wa efc u eb n t p l a h s p r rt O t a hn ev c . h n l y t e c i g a d p a t . lte b u ewo k c h ‘ l me i o re r a t r .r g i o a p y e c u e o i t e c i g sr ie i i n i y
生 的认 知体 系 和 知识 内 容体 系结 构 体 系进 行组 织 。 ( ) 用 多 种 2运 策 略 激 发 学 学 习动 机 . 要 对 知 识 切 人 点 的 没计 是否 有 利 于引 主 导 学 生 的学 习 兴 趣 、 题 的 提 出 足 否 符合 学 牛 的思 维 方 式 。( ) 问 3 对
M ut da I s u t n l s n a d R e l ain o t r l me i n t ci a i n ai t n Ne wo k i r o De g z o
(nn o ao aTeh oo yC lgJnn 70 0C ia J i V ct nl cn lg ol e ii 2 2 0 多媒 体 教 学 ; 学设 计 教
中闰分 类号: 4 G6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9 3 4 (0 6 1 — 1 5 0 1 0 — 0 42 0 )4 0 7 — 2
F N a —i g YA ijn A Xi ln . NG we u o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