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上《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word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消息二则》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消息二则》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举例解释:
-在概括段落大意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每个段落的主题句,从而更好地理解整个文章结构。
-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对学生的观点给予积极评价,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对于课后作业,教师可以提前预测学生可能遇到的难题,并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讲解,确保学生理解透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课文。首先,通过导入新课环节,我试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新闻有更深入的了解。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发现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1.关于理论介绍,我意识到学生在理解新闻基本概念时,可能还需要更多具体的例子来帮助他们形象地认识新闻的特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准备更多贴近生活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客观性。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新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2.教学难点
-段落大意概括: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把握能力较弱,需要教师指导如何概括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课文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如“为什么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解放战争的一个重要节点?”等,对学生思辨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要求较高。
-课后作业:针对课文内容布置相关练习题,学生可能对某些题目感到困惑,需要教师进行解答。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4)(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4)(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一)教学目的一、引导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前辈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英勇奋斗的精神。

二、掌握消息的特点,学习课文简明生动的语言。

教学设想一、教学重点是学习消息的体裁特点和课文简明生动的语言。

二、按照“理解·分析——揣摩·运用——一积累·联想”的顺序组织安排教学活动,使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统一起来。

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介绍消息这种文体。

理清课文结构,领会课文各部分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步骤一、介绍文体。

二、课内预习。

要求学生根据“预习提示”预习课文。

提出预习要求:①从“预习提示”中了解这篇消息发表的历史背景。

②找出课文的标题、导语和主体,分清主体部分的层次。

③注意读准“预习提示”中提出的一些字的字音。

三、朗读课文。

朗读后教师作必要的指导,并正音正字:获(di2)港获(huo4)得锐不可当(dang1)当(ddng4)真要塞(sai4)阻塞(se4)堵塞(se4)歼(jian1)灭阡(qian1)陌纤(xian1)维溃(kui4)退匾(kui4)乏馈(kui4)赠四、理解·分析。

提问:这篇消息的标题有什么特点?明确:本文的标题只有正题,没有引题、副题。

这个标题明确、简练、突出,传递了全文最主要的信息。

“百万大军”“横渡”的用语,表现了磅礴的气势,充满了胜利的豪情。

提问:找出本文的导语,并具体说说它在文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到“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是导语部分,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

①本文主体部分分哪几个层次?②这几个层次是怎样紧密衔接在一起的?③这几层意思为什么按现在这样的顺序来安排?为什么不先说西路军、后说中路军?。

讨论后明确:①主体部分分三个层次:从“20日夜起”至“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为第1层,写中路军渡江情况;从“21日下午五时起”至“不起丝毫作用”为第2层,写西路军渡江情况;从“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到最后为第3层,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教案

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教案

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教案2作者:陆海峰●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结构。

3、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4、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重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学习准备: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

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走进新闻。

在社会生活中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或者出现了一个有意义的新事物,如果我们要尽快地把它告诉尽可能多的人,可以采用怎样的办法呢?(报纸上、电视上或者广播里发布消息。

)是啊,在现代社会里,新闻在传播信息方面起着巨大作用。

“新闻”这个名称,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

消息(新闻)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四条。

一是事实说话。

正如陆定一同志所说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二是迅速及时。

迅速,是指它能很快地向读者(或听众、观众)传播;及时,是指快而得当,适合需要。

三是高潮在前。

写消息时,通常把最主要、最新鲜、人们最关心的事实写在前面,把比较次要的内容写在后面,形成所谓“倒金字塔”式的结构。

四是简明扼要。

简明,就是既简洁又明白;扼要,就是准确地把握住事物的主要之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课文,就充分体现了上述特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由毛泽东亲自撰写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精选13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精选13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精选13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篇1 【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结构和特点。

标题通常是新闻内容的提要;导语是事件的概述;主体是具体事件的介绍。

能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别指出相关部分,划出主体部分层次,并进行有表情的朗读。

新闻报道要遵循真实、及时、准确的原则。

2.学会阅读新闻。

读标题,能迅速抓住主要内容;读导语,能较详细了解新闻要素(内容概述);读主体,能细致全面了解新闻内容。

3.尝试新闻的写作。

4.在了解文章背景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自己从中获得的启示。

【教学重难点】1.了解新闻的结构和特点。

2.学习阅读新闻的方法。

3.主体部分材料的组织和结构的安排(难点)。

【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听读、默读、朗读等多种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

【课前准备】1.自我解决生字词,查阅有关渡江战役的背景材料。

2.学生每人准备一份报纸。

3.开展“校园采访”活动,收集校园内新近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事。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今天,人民生活幸福,祖国繁荣富强,在改革开放的的年代里,流水发出了欢笑,山岗也变得年轻,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巨人的雄姿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可是,我们怎能忘记那过去的一页,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情景。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你从朗读中听出了哪些信息?(理清新闻六要素)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作战。

经过与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

西路军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人教版语文八上《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教版语文八上《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闻两则》导学案一、导入明确预习目标。

通过一节课时间的预习,达到如下目标:①能熟读课文,熟悉文章写作背景。

②掌握生字词及文学常识。

③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目的,谈自己学文章之后的感受及体会。

④摘抄积累新闻的有关知识。

二、预习过程学习活动一:重点字词检测。

1,自读课文1至2遍,划出生字、生词,然后查、写、记生字词在预习笔记本上。

学习活动二:整体把握,文体把握,结构把握。

2 了解写作背景:大声诵读课文,要求读得投入,读出感情,可一人读,也可合作;可以坐着,也可以站着。

3. 分析课文,并把对文章的感受和体会写在预习笔记上,教师强调如下问题:①课文内容a、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b. 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c、具体说说新闻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②划分课文结构。

③文体知识:参考课后习题一新闻的作用,新闻的结构,新闻的写法,新闻的特点是什么?学习活动三:问题的探究4、品析新闻语言的特点,完成课后习题二5、说说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品味两则新闻语言的特点,完成课后练习三。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学生全班交流,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给予鼓励。

学习活动四:课内精段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 )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 )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6.选段中括号里应填的词语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7.文中“至发电时止”从新闻角度考虑,它的作用是什么?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9.文中画线句“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包含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具体分析。

最新整理初二语文上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教案设计(人教版)

最新整理初二语文上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教案设计(人教版)

最新整理初二语文上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教案设计(人教版)《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新闻作品,内容不局限于南阳的解放,而是由南阳解放说开去,叙述了一年多来中原战局的巨大变化,中原我军的巨大胜利。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上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教案设计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学生讲述有关解放南阳的历史背景,教师作适当补充。

二、整体感知范读课文,出示下列问题,四人小组讨论交流:a.在文中圈点标记出新闻的六要素。

b.找出本则新闻的导语和主体。

a.人物:中原我军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地点:南阳事件发生的原因:蒋军因全局溃败,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和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

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被迫弃城南逃。

经过与结果:自去年七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大意正确即可)b.导语为“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其余部分为主体。

三、重点研讨1、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并标记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a.本文题目为“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文章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还概述了一年多来南线解放军的战绩?b.文章可分为哪几个部分?试概括出各层大意。

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上述题目。

提问,教师总结。

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

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守敌为什么弃城南逃。

第一层为第一句话,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

第二层:“南阳为古宛县……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的重要战略地位。

八年级语文上册1新闻两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1新闻两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1 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学习目标】1.什么是新闻?它有何特点?2.如何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3.本文是怎样体现新闻特点的?【重点难点】重点:1.新闻的“六要素”和“五部分结构”分别是什么?2.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难点:1.本文是怎样体现新闻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思想性的?2.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的气势和一往无前的精神。

【预习指导】1.收集报纸上的三则新闻,自行归纳新闻特点。

2.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识记字词。

3.自读课后练习一,了解新闻结构的五部分。

【预习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歼.灭()要塞.()锐不可当.()荻.港()2.新闻的“五部分结构”分别是指:、、、、;新闻的特点是:、、。

【知识勾连】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学建议】一、教学预设1.学情预设:生活中学生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已广泛接触过新闻这一体裁。

作为课文,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因此,就有关新闻的知识和课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会快速阅读新闻。

2.建议课时:1—2课时,第二篇略讲或不讲。

3.教学中怎样发挥教师的个人所长(1)教师利用朗读优势,对新闻作有气势的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师可利用自己阅历丰富这一优势,联系相关历史史实,以突出新闻在生活中的重要。

二、课堂流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导入一:同学们展示自己收集的报纸新闻,七嘴八舌话新闻的特点导入新课。

导入二:愉快的暑假过去了,大家能把假期中发生的有意义的事说来给同学们分享吗?记住只说要点,不展开,可以按照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主要经过和结果来说。

环节二:课堂探究1.结合新闻的五部分结构,在文章中找出这五部分结构。

突破方式:A.引导学生反复看课后练习一,并勾画明确新闻的五部分结构,强调导语的位置。

B.学生自读课文,对号入座,在本则新闻中找出相应的五部分结构。

C.小组内交流;D.学生举手发言或教师抽答,教师点拨,明确答案。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学案 (14)(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学案 (14)(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消息二则》导学案课文毛泽东两则新闻把我们带回到革命战争年代。

在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阶段中,我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两则新闻高屋建瓴,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洁,感情色彩鲜明,是新闻作品中的瑰宝,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

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新华社郑州1948年11月5日电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两则》导学案一、导入明确预习目标。

通过一节课时间的预习,达到如下目标:①能熟读课文,熟悉文章写作背景。

②掌握生字词及文学常识。

③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目的,谈自己学文章之后的感受及体会。

④摘抄积累新闻的有关知识。

二、预习过程学习活动一:重点字词检测。

1,自读课文1至2遍,划出生字、生词,然后查、写、记生字词在预习笔记本上。

学习活动二:整体把握,文体把握,结构把握。

2 了解写作背景:大声诵读课文,要求读得投入,读出感情,可一人读,也可合作;可以坐着,也可以站着。

3. 分析课文,并把对文章的感受和体会写在预习笔记上,教师强调如下问题:①课文内容a、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b. 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c、具体说说新闻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②划分课文结构。

③文体知识:参考课后习题一新闻的作用,新闻的结构,新闻的写法,新闻的特点是什么?学习活动三:问题的探究4、品析新闻语言的特点,完成课后习题二5、说说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品味两则新闻语言的特点,完成课后练习三。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学生全班交流,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给予鼓励。

学习活动四:课内精段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 )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 )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6.选段中括号里应填的词语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7.文中“至发电时止”从新闻角度考虑,它的作用是什么?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9.文中画线句“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包含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具体分析。

(二)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南阳为古宛县.…………从此,河南全境,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闽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

10.这则消息最核心的内容应是什么?11.本段表达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2.用横线画出说明的文字。

这段说明文字主要介绍了什么?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学习活动五:拓展延伸。

请阅读新闻,然后回答下面各题。

安员医院创一项亚洲之最患者肺移植后安度两周年本报讯(通讯员卢晓娣)近日,北京安员医院胸外科的医务人员为一位亚洲肺移植存活最长的患者举行了一次生日贺会,祝贺他换肺后安度两周年和49岁生日。

两年前,患者冀书春喘憋严重,口唇绀紫,在休息状态下,也感到呼吸困难,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且病情恶化很快。

经当地医院就诊,难以治愈,慕名至安员医院求治。

入院后经医生诊断,肺听诊双侧有少量水泡音,肺功能检查显示通气功能严重损害。

患者活动3分钟后心率由90次/ 分升到142次/ 分,医生明确诊断为待发肺纤维化。

而治疗此症的惟一办法就是换肺。

1995年2月23日,安员医院全院各科通力协作,成功地为冀书春施行了肺移植术。

术后曾出现并发症,以及排异感染,但一次次被安员医院的医护人员治愈。

患者恢复很快,肺核扫描见移植的左肺遍气及血流灌注均佳。

目前患者生活已经完全自理,能到室外活动,且恢复轻工作。

冀书春见到笔者时非常高兴地说:我每天都外出散步,锻炼身体。

今年初,下大雪,我在雪地上一走就是几里地。

我还去了天安门广场,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去天安门,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13、本篇新闻的主标题是什么?14、本篇新闻的导语是什么?15、新闻的主体是什么?16、本篇新闻的背景和结语是什么?17、本篇新闻的最后一段作用是什么?学习活动六:自由交流,解决疑难。

18、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其他同学交流,进一步理解、分析,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达对文本的理解。

19、展示感想。

学习了这一篇文章之后,你认为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学习目标是什么,你展示哪些内容,用什么形式来展示?你的疑问?让学生发言,谈一下展示设想。

(写一则小新闻)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课外阅读。

20、整理补充预习笔记《新闻两则》教案一、导入明确预习目标。

通过一节课时间的预习,达到如下目标:①能熟读课文,熟悉文章写作背景。

②掌握生字词及文学常识。

③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目的,谈自己学文章之后的感受及体会。

④摘抄积累新闻的有关知识。

二、预习过程学习活动一:重点字词检测。

1,自读课文1至2遍,划出生字、生词,然后查、写、记生字词在预习笔记本上。

学习活动二:整体把握,文体把握,结构把握。

2 了解写作背景:大声诵读课文,要求读得投入,读出感情,可一人读,也可合作;可以坐着,也可以站着。

3. 分析课文,并把对文章的感受和体会写在预习笔记上,教师可强调如下问题:①课文内容a、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b. 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前线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经过:三路大军横渡长江结果: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人物:中原我军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地点:南阳事件发生的原因:困守南阳的敌军被迫弃城南逃经过: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

结果:河南基本解放。

c、具体说说新闻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②课文结构(两部分)。

③文体知识:参考课后习题一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学习活动三:问题的探究4、品析新闻语言的特点,完成课后习题二5、说说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不同之处?品味两则新闻语言的特点,完成课后练习三。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学生全班交流,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给予鼓励。

学习活动四:课内精段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 )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 )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6.选段中括号里应填的词语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至发电时止”从新闻角度考虑,它的作用是什么?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9.文中画线句“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包含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具体分析。

(二)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南阳为古宛县.……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

10.这则消息最核心的内容应是什么?11.本段表达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2.用横线画出说明的文字。

这段说明文字主要介绍了什么?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二、(--)6.占领控制封锁切断7.明确具体地交代时间,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8.我东路军渡江战役取得了胜利9.充满了讽刺意味汤恩伯本是来督战的,结果不但无战可督,而且全军覆没,狼狈不堪(二)10.中原我军占领南阳11.在记叙中穿插说明12.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

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

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

介绍背景,说明南阳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突出解放南阳的重要意义。

学习活动五:拓展延伸。

请阅读新闻,然后回答下面各题。

安员医院创一项亚洲之最患者肺移植后安度两周年本报讯(通讯员卢晓娣)近日,北京安员医院胸外科的医务人员为一位亚洲肺移植存活最长的患者举行了一次生日贺会,祝贺他换肺后安度两周年和49岁生日。

两年前,患者冀书春喘憋严重,口唇绀紫,在休息状态下,也感到呼吸困难,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且病情恶化很快。

经当地医院就诊,难以治愈,慕名至安员医院求治。

入院后经医生诊断,肺听诊双侧有少量水泡音,肺功能检查显示通气功能严重损害。

患者活动3分钟后心率由90次/ 分升到142次/ 分,医生明确诊断为待发肺纤维化。

而治疗此症的惟一办法就是换肺。

1995年2月23日,安员医院全院各科通力协作,成功地为冀书春施行了肺移植术。

术后曾出现并发症,以及排异感染,但一次次被安员医院的医护人员治愈。

患者恢复很快,肺核扫描见移植的左肺遍气及血流灌注均佳。

目前患者生活已经完全自理,能到室外活动,且恢复轻工作。

冀书春见到笔者时非常高兴地说:我每天都外出散步,锻炼身体。

今年初,下大雪,我在雪地上一走就是几里地。

我还去了天安门广场,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去天安门,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13、本篇新闻的主标题是什么?14、本篇新闻的导语是什么?15、新闻的主体是什么?16、本篇新闻的背景和结语是什么?17、本篇新闻的最后一段作用是什么?答案:13主标题是“患者肺移植后安渡两周年”,引标题是“安员医院创一项亚洲之最”。

14除“…本报讯‟和(通讯员卢晓娣)”外正文的第一段文字。

15第2~3段。

16是含在主体当中的。

17 用与主要内容有关的次要消息,使这篇新闻报导更显深入全面。

学习活动六:自由交流,解决疑难。

18、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其他同学交流,进一步理解、分析,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达对文本的理解。

19、展示感想。

学习了这一篇文章之后,你认为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学习目标是什么,你展示哪些内容,用什么形式来展示?你的疑问?让学生发言,谈一下展示设想。

(写一则小新闻)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课外阅读。

20、整理补充预习笔记《新闻两则》展示课一、明确学习目标两分钟交流《新闻两则》的学习目标,学生讨论总结出几条。

预设有如下几方面: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交流展示1、小组交流一下预习的内容,准备展示你的风采。

2、主要学习目标,共性问题的解答,做到生生互动,答疑、评价。

教师点拨。

3、拓展延伸: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

仿照课文学习小组内阅读分析。

明确: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