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含答案

南昌二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举行500m直道龙舟大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获得第一名的龙舟,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一定最大B.第一名的龙舟,平均速度一定最大C.以龙舟为参考系,岸上站立的观众是静止的D.研究队员的划桨动作,可将队员看成质点2.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的位置坐标x与时间t的关系为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x t t26点()A.第1s内的位移大小是7m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C.3s末质点速度减为0 D.质点2s末的速度与4s末速度相同3.汽车以某一速度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经历4.5s停下,最后1s内的位移为2m,则刹车前的初速度和刹车过程的位移分别为()A.18m/s,40.5m B.20m/s,45.0m C.18m/s,45.0m D.20m/s,40.5m4.如图,一长为L=4m的长方形木块在水平面上以加速度a=2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A、B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木块前端P先到达A点,之后经过0.5s时间整个木块通过了A点,而前端P到达B点后,整个木块通过B点所用时间则为0.2s那木块前端P在A、B之间运动所需时间为()A.6s B.6.05s C.6.1s D.6.15s5.一质点在t=0时刻从坐标原点出发,沿x轴正方向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t=1s时到达x=5m的位置,速度大小为v1,此时加速度立即反向,加速度大小变为a2,t=3 s时质点恰好回到原点,速度大小为v2,则()A.a2=3a1 B.v2=3v1C.质点向x轴正方向运动的时间为2s D.质点向x轴正方向运动最远到x=9m的位置6.如图所示为A、B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A质点的图像为直线,B质点的图像为过原点的抛物线,两图像交点C、D坐标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两物体速度相等B.时间段内B质点的平均速度小于A质点匀速运动的速度C.两物体速度相等的时刻一定在时间内的中间时刻D.A在B前面且离B最远时,B的位移为7.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精校Word版含答案)

南昌二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地理试卷命题人:邝晓东审题人:朱伟强一、单选题。
下图是某地某日不同时刻(甲图是14时,乙图是20时)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M点的数值,可能是()A.1 003或1 007 B.1 005或1 009 C.1 007或1 009 D.1 009或1 011 2.从14时至20时,图中R地气压变化与天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A.气压升高,晴朗天气B.气压升高,阴雨天气C.气压降低,晴朗天气D.气压降低,阴雨天气3.从14时至20时,有关a、b、c、d四地风向和风速变化叙述与实际相符的是()A.a地偏北风,风力变小B.b地偏南风,风力变大C.c地偏北风,风力变小D.d地偏南风,风力变小下图为晴天我国某绿洲与周围沙漠气温日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4~6题。
4.该图所示的月份可能是()A.1月B.3月C.7月D.11月5.该绿洲可能位于()A.吐鲁番盆地 B.腾格里沙漠 C.呼伦贝尔草原 D.鄂尔多斯高原6.关于图中情况捕述正确的是()A.第一天9:00-15:00之间地面风从沙漠吹向绿洲B.第一天0:00-6:00之间地面风从绿洲吹向沙漠C.第二天0:00-6:00之间地面风从沙漠吹向绿洲D.第二天9:00-15:00之间地面风从沙漠吹向绿洲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之比同1的差。
下表是“2001年和2012年长沙市产业结构偏离度表”,回答7~8题。
2001年和2012年长沙市产业结构偏离度表7.根据信息,可以判定()A.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产业增加值比重呈正相关B.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产业就业比重呈负相关C.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表明该产业还具有一定的劳动力吸纳优势D.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值,表明该产业的产值高,吸引了大量劳动力8.据表中信息推测长沙市2012年以后一段时间内()A.第三产业发展快速,吸引大量劳动力B.工业化继续推动城市化发展C.农业生产受到限制,产值将下降D.劳动力过剩,人口向外流动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南昌二中2021—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现象,属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A.导线通电后其下方的小磁针发生偏转B.通电导线AB在磁场中运动C.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D.金属杆切割磁感线时,电流表指针偏转【答案】D【解析】【分析】电磁感应现象的是指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变化时,产生感应电动势或感应电流的现象.【详解】A图中导线通电后,其下方的小磁针受到磁场的作用力而发生偏转,说明电流能产生磁场,是电流的磁效应现象,不是电磁感应现象。
故A错误。
B图中通电导线AB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作用而运动,不是电磁感应现象。
故B错误。
C图中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作用而发生转动,不是电磁感应现象。
故C 错误。
D图中金属杆切割磁感线时,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
故D正确。
故选D。
2.如图所示,相同长度的同一材料导线做成不同形状的的单匝线圈,有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圆形,将它们放在同一直线边界匀强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现以相同的速度v将线圈从磁场中匀速拉出,当线圈的一半在磁场中时,线圈与磁场边界交点间电压最小的是【答案】A【解析】【分析】线圈与磁场边界交点间电压是外电压,等于感应电动势的一半,根据有效切割长度分析感应电动势,确定哪种情况的感应电动势最小,即可作出判断.【详解】设导线的总长度为S。
A图中:设正方形边长为L,则4L=S,有效切割长度L=S/4;B图中:设正三角形的边长为a,则3a=S,a=S/3,有效切割长度L=asin60°=S;C图中:设圆的直径为d,则πd=S,有效切割长度;D 图中:设正方形边长为l,有效切割长度为;由数学知识可知,A图中有效切割长度最小,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小,则线圈与磁场边界交点间电压最小。
故A正确。
故选A。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运用数学知识确定有效的切割长度,分析感应电动势的关系,要注意线圈与磁场边界交点间电压是外电压,不是内电压.3.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法拉第圆盘发电机的原理如图所示,将一个圆形金属盘放置在电磁铁的两个磁极之间,并使盘面与磁感线垂直,盘的边缘附近和中心分别装有与金属盘接触良好的电刷A、B,两电刷与灵敏电流计相连.当金属盘绕中心轴按图示方向转动时,则A.穿过铜盘的磁通量不变,电刷B的电势高于电刷A的电势B.若仅将电刷B向盘边缘移动,使电刷A、B之间距离增大,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将变小C.若仅将滑动变阻器滑动头向左滑动,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将变小D.金属盘转动的转速越大,维持其做匀速转动所需外力做功的功率越小【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右手定则判断AB间感应电流方向,即可知道电势高低.仅减小电刷A、B 之间的距离,感应电动势将减小,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变小.提高转速,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分析将滑动变阻器滑动头向左滑,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如何变化.【详解】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产生的磁场方向向右,由右手定则判断可知,金属盘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从B到A,则电刷A的电势高于电刷B的电势,故A 错误。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

南昌二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物理试卷(满分:110分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1~8单选,9~12多选,每小题4分,共计48分,选对不全2分,错选或未选0分)1.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也为正B.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越来越大C.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大D.加速度为零,速度也可能发生变化2.关于质点位移、路程、速度、速率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做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就一定相等B. 一个物体做曲线运动,则它的速度可能不变C. 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一段时间物体的平均速率与平均速度大小一定相等D. 平均速率一定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3.南昌二中物理著名陈伟平老师某日早上8:00从学校开车带着刘老师出发去梅岭研究运动学,仪表盘上显示行驶45km后在9:30到达梅岭某处山脚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研究汽车经过短桥的时间时可以将车视为质点B. 车在高速路上行驶时,坐在陈老师车上的刘老师却感觉车没动,他是以自己为参考系C. 这里的8:00和9:30指的是时刻,之间的间隔是时间,但因为时间不可以倒流,所以时间是矢量D. 根据题中数据可以求出陈老师开车全程行驶的平均速度4.控制汽车油耗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手段之一,各国相继出台在不久的将来禁售燃油车的相关政策,而大力研发电动汽车。
一电动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当车速v≤10m/s、且与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使电动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
在上述条件下,若某一电动汽车以10m/s 的速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启动了“全力自动刹车”后其加速度大小为4m/s 2,则从开始经1s 与3s 过程中,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A. 1∶3B. 2∶3C. 1∶6D.16∶255.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均为16 m 的路程,第一段用时4 s ,第二段用时2 s ,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A.23 m/s 2B.43m/s 2 C.89 m/s 2 D.169m/s 2 6.某跳伞运动员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上跳下,他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在空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他的运动情况分析不正确的是( )A .0~10 s 内加速度向下,10~15 s 内加速度向上B.0~10 s、10~15 s内都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速运动C.0~10 s内下落的距离大于100 mD.10~15 s内下落的距离大于75 m7. 目前我省交警部门开展的“车让人”活动深入人心,不遵守“车让人”的驾驶员将受到罚款、扣分的严厉处罚,如图所示,以8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有一位老人正在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车头距离停车线8 m.该车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驾驶员立即刹车制动,则t=2 s时,汽车离停车线的距离为2 mB.如果在距停车线6 m处开始刹车制动,汽车能在停车线处停下C.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4 s,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停下D.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2 s,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停下8.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的时间为t ,位移为x ,该质点的x t 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a bB. t=0时,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aC. t=0到t=b 这段时间质点的平均速度为0D. t=0到t=b 这段时间质点的路程为4ab9.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 车和b 车,其位移-时间图象分别为图中直线a 和曲线b ,由图可知( )A. b 车运动过程中方向发生了改变B. 在t 1时刻a 车与b 车速度相同C. t 1到t 3时间内a 车与b 车的平均速度相等D. t 1到t 2时间内有一时刻两车的速度相同10.运动学中有人认为引入“加速度的变化率”没有必要,然而现在有人指出“加速度的变化率”能引起人的心理效应,车辆的平稳加速(即加速度基本不变)使人感到舒服,否则人感到不舒服.关于“加速度的变化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运动学角度的定义,“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应是m/s 3B. 加速度的变化率为0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C. 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t 图象,表示的是物体的速度在减小D. 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t 图象,已知物体在t =0时速度为5 m/s ,则2 s 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11.一物体以5 m/s 的初速度在光滑斜面上向上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2 m/s 2,设斜面足够长,经过t 时间物体位移的大小为4 m ,则时间t 可能为( )A.1 sB.3 sC.4 sD.5+412s12.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相等的部分,一物体由A点从静止释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v B∶v C∶v D∶v E=1∶2∶3∶2B.物体到达各点经历的时间t E=2t B=2t C=2 3 t DC.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v=v B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 B-V A=V C-V B=V D -V C=V E-V 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13.在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公式qE F=可知,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放在该点的检验电荷所受的电场力F 的大小成正比,与检验电荷的电量q 成反比B .由公式qWU A AB B =可知,电场中A 、B 两点间电势差U AB 与在这两点之间移动电荷时电场力所做的功W AB 成正比,与电荷的电量q 成反比C .在库仑定律的表达式221rQ Q k F =中, 21r Q k 是点电荷1Q 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2Q 处的场强大小;而22r Q k是点电荷2Q 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1Q 处的场强大小 D .公式dE U=中的d 为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为U 的两点间的距离2.在地球表面上某一区域,用细线悬挂在一小磁针的重心位置,周围没有其他磁,静止时发现小磁针的N 极总是指向北偏下方向,则该区域的位置可能是( )A .赤道B .南半球(极区除外)C .北半球(极区除外)D .北极附近3.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的A 极板与灵敏静电计相接,极板B 接地.若极板B 稍向上移动一点,由观察到静电计指针的变化作出电容器电容变小的依据是 ( )A.极板上的电荷量几乎不变,两极间的电压变小B.极板上的电荷量几乎不变,两极间的电压变大C.两极间的电压不变,极板上电荷量变小D.两极间的电压不变,极板上电荷量变大4.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 的直流电连接,下极板接地。
一带负电油滴被固定于电容器中的P 点。
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则下述正确的是 ( )A.电容器带电量会增多B.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会增大C. P 点的电势将降低D.带点油滴的电势能将减少5.如图所示,H 11(核内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H 21 (核内有一个质子,一个中子),H 31 (核内有一个质子,两个中子)和e 42H (核内有两个质子,两个中子)四种原子核的混合粒子沿平行板电容器两板中线OO /射入板间的匀强电场中,射出后都打在同一个与OO /垂直的荧光屏上,使荧光屏上出现亮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它们射入电场时的速度相等,在荧光屏上将出现4个亮点B .若它们射入电场时的动量相等,在荧光屏上将出现4个亮点C .若它们射入电场时的动能相等,在荧光屏上将出现4个亮点D .若它们都是从静止开始由同一加速电场加速后再射入此偏转电场的,则在荧光屏上将出现4个亮点6.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为d ,极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心有一个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物理试题(一)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物理试题(一)1.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实例分析,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铁路的转弯处,外轨比内轨高的原因是为了利用轮缘与内轨的侧压力助火车转弯B.“水流星”表演中,通过最高点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受重力作用C.汽车通过凹形桥的最低点时,汽车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D.脱水桶的脱水原理是水滴受到的离心力大于它受到的向心力,从而沿切线方向甩出2.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赛场上,梅西在一次主罚定位球时,踢出的足球划出一条完美弧线,轨迹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足球在飞行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空中只受到重力的作用B.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C.合外力的方向沿轨迹切线方向,速度方向指向轨迹内侧D.合外力方向指向轨迹内侧,速度方向沿轨迹切线方向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有一竖直光滑杆,杆上套有一圆环,地面上放一物块,圆环和物块由绕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
现物块在外力作用下以速度向右匀速移动,某时刻连接圆环和物块的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此时圆环的速度大小为()A.B.C.D.4.如图所示,一辆汽车驶上一圈弧形的拱桥,当汽车以30m/s的速度经过桥顶时,恰好对桥顶没有压力。
若汽车以10m/s的速度经过桥顶,则汽车对桥项的压力与汽车自身重力之比为()A.8:9 B.9:8 C.1:3 D.3:15.有一条可视为质点的渡船匀速横渡一条河宽为180m的河流,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水流速度为4m/s,则该小船()A.小船渡河最短位移180m B.小船渡河最短位移300mC.小船渡河的最短时间36s D.小船渡河的最短时间等于60s6.如图所示,在水平匀速转动的圆盘图心正上方一定高度处,若向同一方向以相同速度每秒抛出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发现小球仅在盘边缘共有6个均匀对称分布的落点,则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可能是()A.B.C.D.7. 2019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夺冠,如图为排球比赛场地示意图.其长度为L,宽度s,球网高度为h.现女排队员在底线中点正上方沿水平方向发球,发球点高度为1.5h,排球做平抛运动(排球可看做质点,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关于排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过网的最小初速度为B.能落在界内的最大位移为C.能过网面不出界的最大初速度为D.能落在界内的最大末速度为8.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成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即把整条曲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替。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江西省南昌市其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时间:100分钟满分:11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7题,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8-12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对几种物理现象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A.砸钉子时不用橡皮锤,只是因为橡皮锤太轻B.跳高时在沙坑里填沙,是为了减小冲量C.在推车时推不动是因为推力的冲量为零D.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受到相同的制动力的作用,两个物体将同时停下来2.一个盒子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内置一静止的小物体,如图所示。
现给物体一初速度。
此后,小物体与盒子的前后壁发生多次碰撞,最终达到共同速度v=v0/3。
据此可求得盒内小物体质量与盒子质量之比为()A.1 :2 B.2 :1 C.4 :1 D.1 :43.甲球与乙球同向运动相碰,甲球的速度削减,乙球的速度增加了,则甲、乙两球质量之比是( )A.B.C. D.4.有一种杂技表演叫“飞车走壁”,由杂技演员驾驶摩托车沿圆台形表演台的内侧壁高速行驶,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虚线圆表示摩托车的行驶轨迹,轨迹离地面的高度为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越高,摩托车对侧壁的压力将越大B.h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将越大C.h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将越大D.h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将越大5.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和事实的是( )A.开普勒在大量数据的探讨基础上,推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牛顿通过扭秤试验结合“志向模型”物理思想测得引力常量GC.天王星是亚当斯和开普勒共同探讨推算出来的,后人称其为“笔尖下发觉的行星”D.在地球表面可以放射一颗卫星,绕地球运行周期小于84分钟6.如图甲所示,小球用不行伸长的轻绳连接后绕固定点O 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经过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此时绳子的拉力大小为F T ,拉力F T 与速度的平方v 2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图象中的数据a 和b 包括重力加速度g 都为已知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数据a 与小球的质量有关B .数据b 与圆周轨道半径无关C .比值ba只与小球的质量有关,与圆周轨道半径无关D .利用数据a 、b 和g 不能求出小球的质量和圆周轨道半径 7.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 的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 动.通过力和速度传感器监测到推力F 、物体速度v 随 时间t 改变的规律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取g =10 m/s 2,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物体的质量m =0.5 kgB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0 C .第2 s 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2 JD .前2 s 内推力F 做功的平均功率P -=3 W8.摩擦传动是传动装置中的一个重要模型,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水平放置的轮盘靠摩擦传动,其中O 、O ′分别为两轮盘的轴心,已知r 甲∶r 乙=3∶1,且在正常工作时两轮盘不打滑.今在两轮盘上分别放置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滑块A 、B ,两滑块与轮盘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两滑块到轴心O 、O ′的距离分别为R A 、R B ,且R A =2R B .若轮盘乙由静止起先缓慢地转动,且转速渐渐增大,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滑块相对轮盘起先滑动前,A 、B 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ωA ∶ωB =1∶3 B .滑块相对轮盘起先滑动前,A 、B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 A ∶a B =1∶3C .转速增大后最终滑块A 先发生相对滑动D .转速增大后最终滑块B 先发生相对滑动9.如图所示,某次放射远地圆轨道卫星时,先让卫星进入一个近地的圆轨道Ⅰ,在此轨道正常运行时,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 1、周期为T 1、经过p 点的速度大小为1V 、加速度大小为1a ;然后在P 点点火加速,进入椭圆形转移轨道Ⅱ,在此轨道正常运行时,卫星的周期为T 2,经过p 点的速度大小为2V 、加速度大小为2a ,经过Q 点速度大小为3V ;稳定运行数圈后达远地点Q 时再次点火加速,进入远地圆轨道Ⅲ在此轨道正常运行时,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 3、周期为T 3、经过Q 点速度大小为4V (轨道Ⅱ的近地点和远地点分别为轨道Ⅰ上的P 点、轨道Ⅲ上的Q 点).已知R 3=2R 1,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T 2=33T 1B .T 2=338T 3 C .21a a =D .3412V V V V >>>10.被誉为“嫦娥5号”的“探路尖兵”载人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当着陆,标记着我国已全面突破和驾驭航天器以接近其次宇宙速度的高速载人返回关键技术,为“嫦娥5号”任务顺当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动奠定了坚实基础.已知人造航天器在月球表面上空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时间t(t 小于航天器的绕行周期),航天器运动的弧长为s ,航天器与月球的中心连线扫过角度为θ,引力常量为G ,则( ) A .航天器的轨道半径为θsB .航天器的环绕周期为2πtθC .月球的质量为s3Gt 2θD .月球的密度为3θ24Gt211.如图所示,质量为2m 的物体B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B 的左边固定有轻质弹簧,质量为m 的物体A 以速度v 向物体B 运动并与弹簧发生作用,从物体A 接触弹簧起先到离开弹簧的过程中,物体A 、B 始终沿同始终线运动,以初速度v 方向为正,则( ) A .此过程中弹簧对物体B 的冲量大小大于弹簧对物体A 的冲量大小 B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13mv 2C .此过程弹簧对物体B 的冲量为23mvD .物体A 离开弹簧后的速度为-13v12.如图所示,质量m =1 kg 的物体从高为h =0.2 m 的光滑轨道上P 点由静止起先下滑,滑到水平传送带上的A 点,物体和皮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传送带AB 之间的距离为L =5 m ,传送带始终以v =4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则( )A .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时间是1.5 sB .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做了2 J 功C .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产生2 J 热量D .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带动传送带转动的电动机多做了10 J 功二、试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13.某试验小组要探究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获得速度的关系,选取的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1)除了图中已有的试验器材外,还须要导线、开关、刻度尺和________电源(填“沟通”或“直流”)(2)试验主要步骤如下:①试验时,为使小车所受合力等于橡皮筋的拉力,在未连接橡皮筋前木板的左端用小木块垫起,使木板倾斜合适的角度,启动电源,轻推小车,得到的纸带应当是________(填甲或乙)(如图2)②小车在一条橡皮筋的作用下由静止弹出,沿木板运动,此过程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③再分别改用完全相同的2条、3条…橡皮筋作用于小车,每次由静止释放小车时橡皮筋的________(填写相应试验条件),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2W、3W…④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分别求出小车每次获得的最大速度v1、v2、v3 (3)试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应选用纸带的________(AG或GK)部分进行测量⑤作出W-v图象,则符合实际的图象是________.(如图4)1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探讨重锤的自由落体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1)在试验得到的纸带中,我们选用如图所示的起点O与相邻点之间距离约为2 mm的纸带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中A、B、C、D、E、F、G为七个相邻的原始点,F点是第n个点.设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表达式可以用在本试验中计算F点速度v F的是________.A.v F=g(nT) B.v F=2gh nC.v F=h n+1-h n-1D.2T(2)若代入图中所测的数据,求得12v 2n 在误差范围内等于________(用已知量和图中测出的物理量表示),即可验证重锤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即使在操作及测量无误的前提下,所求12v 2n 也肯定会略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后者的计算值,这是试验存在系统误差的必定结果.三、计算题 (共5小题,8+8+10+10+10=4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目,答案中应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在高速马路的拐弯处,通常路面都是外高内低,如图所示,在某路段汽车向左拐弯,司机左侧的路面比右侧的路面低一些。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含答案 精品

南昌二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中考试高一英语试卷第Ⅰ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 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请听下面5段对话,选出最佳选项。
1. What time is it now?A. 8:25.B. 8:45.C. 9:15.2.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 In a restaurant.B. In a shop.C. In a hotel.3. What does the man mean?A. He will go into town.B. He doesn’t live with his parents.C. He has moved to a new house.4. What lesson will the woman miss?A. Art.B. Maths.C. Geography.5.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A repairman.B. The stairs.C. An elevator.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选出最佳选项。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6、7题。
6.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he man to do?A. Use the manager’s printer.B. Have a meal together.C. Fix her computer.7. When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 In the morning.B. In the afternoon.C. In the evening. 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at is the weather probably like now?A. Rainy.B. Cloudy.C. Sunny.9. Where will the tourists go first after they leave Big Ben?A. Madame Tussauds.B. Tower of London.C. The London Eye.请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二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物理试卷一.选择题。
(4分×12=48分)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7题,在给出的多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8-12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某气体的摩尔质量是M ,标准状态下的摩尔体积为V ,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该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MVB. 该气体每个分子的质量为AN M C. 每个气体分子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AV N D. 该气体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为AN V【答案】C 【解析】【详解】该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MV,选项A 正确;该气体每个分子的质量为A N M ,选项B 正确;每个气体分子在标准状态下所占据的空间的体积为A V N ,选项C 错误;该气体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为A NV,选项D 正确;此题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C.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显微镜观察到花粉颗粒在水中做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 在一锅水中撒一些胡椒粉,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水中的胡椒粉在不停翻滚,说明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C.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每个分子动能都增大D.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同时也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用显微镜观察到花粉颗粒在水中做布朗运动,反映了水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选项A错误;胡椒粉在水中不停翻滚不属于布朗运动,选项B错误;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就越大,但非每个分子动能都增大,选项C错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同时也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选项D正确.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两分子间的距离在增大时,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必减小B. 两分子从相距无穷远到靠得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合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C. 两分子从相距无穷远到靠得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合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D. 两分子从相距无穷远到靠得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答案】A【解析】【详解】当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减小;当二者的合力表现为分子引力时,随距离的增大,合力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两分子从相距无穷远到靠得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合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选项B正确;两分子从相距无穷远到靠得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合力先是引力做正功,后是斥力做负功,则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选项CD正确;此题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A.4.如图所示为分子势能E p与分子间间距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理想气体的分子间平均距离为r2B. 液态油酸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为r1C. 液体表面处分子间平均距离比r2略大D. 处于熔点的晶体熔化吸热过程中,分子间的平均距离r会增大【答案】C【解析】【详解】理想气体的分子势能为零,对应的分子间平均距离为大于r2,故A错误;液态油酸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为大于r1,故B错误;r2处分子力为零,液体表面处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平均距离应该比r2略大,故C正确;处于熔点的晶体熔化吸热过程中,分子大小没有发生变化但分子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故D错误。
5.如图所示,带有活塞的气缸中封闭着一定质量的气体(不考虑分子势能).将一个热敏电阻(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置于气缸中,热敏电阻与气缸外的欧姆表连接,气缸和活塞均具有良好的绝热性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拉动活塞使气缸内气体体积增大,需加一定的拉力,说明气体分子间有引力B. 若拉动活塞使气缸内气体体积增大,则欧姆表读数将变小C. 若发现欧姆表读数变大,则气缸内气体内能一定增大D. 若发现欧姆表读数变大,则气缸内气体内能一定减小【答案】D【解析】【详解】若拉动活塞使气缸内气体体积增大,则需加一定的力,是克服内外气压差做功,不能说明气体分子间有引力,故A错误;若拉动活塞使气缸内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温度降低,故欧姆表读数将变大,故B错误;欧姆表读数变大,说明气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故D正确,C错误;故选D。
6.取一横截面积是3×10-2m 2的圆筒,筒内装水0.6kg ,用它来测量射到地面的太阳能. 某天中午在太阳光照射下2min 后,水的温度升高了1k.已知射到大气顶层的太阳能只有约42%的到达地面,另外约58%被大气吸收或反射而未到达地面. 设直射到水面的太阳能均被水吸收,则太阳辐射的功率最接近于下列的哪一个值(太阳与地球间距离约为1.5×1011m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k )( ) A. 1.2×1026J/s B. 4.7×1026J/s C. 2.8×1028J/s D. 5.5×1028J/s 【答案】B 【解析】【详解】横截面积是3×10-2m 2的圆筒在2min 内吸收的热量为 Q =cm △t =4.2×103×0.6×1J=2.52×103J ;在阳光直射下,地球表面每平方米每秒钟获得的能量为3222.5210700J/m s 310120Q E St -⨯===⋅⨯⨯();每平方米每秒钟射到大气顶层的太阳能总量为 042%E E =;太阳辐射的功率为 P =E 0•4πr 2;代入数据解得,P =4.7×1026W ,故选B 。
7.气缸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开始处于A 状态,在体积不变时变到B 状态,再在温度不变时变到C 状态,最后在压强不变时回到A 状态,各图中不能反映上述过程的是( )A.B.C.D.【答案】A 【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从A 到B 体积不变,从B 到C 温度不变,从C 到A 压强不变,则BCD 图都能反映这种变化过程;而A 图中从A 到B 体积不变,从B 到C 压强不变,从C 到A 温度不变,故选项A 不能反映这一变化过程;故选A.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增大B. 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和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C. 制作晶体管、集成电路只能用单晶体D. 玻璃管道裂口放在火上烧熔,它的尖端就变圆,是因为熔化的玻璃,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表面要收缩到最小的缘故E. 如果附着层的液体分子间距离跟表面层一样,都是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则此时表现为浸润现象【答案】BCD【解析】【详解】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不变,则分子平均动能不变,选项A错误;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和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选项B正确;晶体管、集成电路要求材料的内部分子排列必须是有序的,多晶体和非晶体内部分子排列没有次序,故只能用单晶体,故C正确。
玻璃管道裂口放在火上烧熔,它的尖端就变圆,是因为熔化的玻璃,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表面要收缩到最小的缘故,D正确;浸润现象是由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附着层内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时,液体分子间为引力,与固体间表现为不浸润,故E错误。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使未饱和汽变成饱和汽,可采用降低温度方法B. 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越接近饱和汽压C. 密闭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及其饱和蒸汽,若温度升高,同时增大容器的容积,饱和汽压可能会减小D. 干湿泡湿度计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度,空气湿度越大,则两温度读数相差越大E. 绝对湿度一定的情况下,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大【答案】CDE【解析】【详解】饱和汽压是物质的一个重要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本性和温度,温度越高,饱和气压越大,则使未饱和汽变成饱和汽,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故A正确;根据相对湿度的特点可知,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越接近饱和汽压,故B正确;温度升高,饱和气压增大,故C错误;湿温度计下端包有湿纱布,湿纱布上的水分要蒸发,蒸发是一种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所以湿温度计的示数较低,且空气湿度越大,湿纱布上的水分蒸发越慢,则两温度读数相差越小,选项D错误;在绝对湿度一定的情况下,气温升高时,饱和湿度增加,故相对湿度一定减小,故E错误;此题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CDE.10.关于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理想气体,内能一定相同B. 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若温度降低,要保持压强不变,则一定要增加分子的数密度C. 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增大,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的总冲量一定增大D. 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绝热膨胀过程中,温度一定升高E. 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答案】BCE【解析】【详解】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由于分子总数不一定相同,则内能不一定相同,选项A错误;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若温度降低,要保持压强不变,则气体的体积减小,则一定要增加分子的数密度,选项B正确;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的冲量在数值上等于压强,则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增大,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的总冲量一定增大,选项C正确;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绝热膨胀过程中,由于对外做功且与外界无热交换,则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一定降低,选项D错误;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对外做功,则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选项E正确。
11.关于永动机和热力学定律的讨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第二类永动机违反能量守恒定律B. 一切自发的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减小的方向进行C. 利用浅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的温度差制造一种热机,将海水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是可能的D. 用活塞压缩气缸里的气体,对气体做了2 . 0×105 J 的功,若气体向外界放出0 .5×105J 的热量,则气体内能增加了1.5×105J E.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答案】CDE 【解析】【详解】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是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选项A 错误;根据熵原理,一切自发的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选项B 错误;利用浅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的温度差制造一种热机,将海水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是可能的,选项C 正确;用活塞压缩气缸里的气体,对气体做了 2.0×105 J 的功,若气体向外界放出0.5×105J 的热量,根据TV可得5552.010J0.510J =1.510JE ∆=⨯-⨯⨯,即气体内能增加了1.5×105J ,选项D 正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选项E 正确.1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处在温度为290K 的A 状态,经历如图的A →B →C →A 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的过程中,每个气体分子的动能都增加B. B →C 的过程中,气体温度先升高后降低C. C →A 的过程中,气体内能一定减小D. C →A 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100JE. 气体达到B 状态时的温度为580K 【答案】BCD 【解析】【详解】A 到B 过程中,体积不变,根据查理定律,压强增加,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但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加,故A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