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FP病例标本送检表
流感样病例标本原始登记送检表

流感样病例标本原始登记送检表
流感样病例标本原始登记送检表
填表人:单位:
注:1.采集地:填写标本采集地的县区名称;
2.现住址:至少须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
现住址是指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不是户藉所在地。
3.标本种类:A: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抽取物、咽漱液和鼻洗液;B:血清标本C.尸检标本
4.标本来源:(1)国家级流感样病例监测哨点医院,(2)非国家级流感样病例监测哨点医院,(3)流感样病例暴发监测,(4)其他。
5.家长姓名仅儿童病例填写;年龄分月和年。
6.备注:若标本来源为“流感样病例暴发监测”,请注明暴发事件的名称。
7.原始编号:各哨点医院或疾控中心确定原始编号规则,注意核对此表的原始编号要与采样管上的原始编号一致。
AFP专家诊断用表

附件1:省级AFP病例分类专家诊断小组活动报告一、基本情况:1.活动日期:2.活动地点:3.参加人员:表1 省级AFP病例专家诊断小组名单二、审查AFP病例情况表2 省级AFP病例分类专家诊断小组对AFP病例审查分类小结表3 省级AFP分类专家诊断小组审查排除的非脊髓灰质炎病例小结.* 格林-巴利综合症表4 概述针对所发现的呈集中分布的临床符合病例和/或高危AFP病例所开展的调查三、重点分析的AFP病例及其基本情况四、主要结论与评价五、建议报告人:报告时间:年月日附件2:河北省AFP病例个案调查表病例国标编码县(市、区)调查日期:年月日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阳/阴):年月日是/否计划生育是否参加保偿散居/集体/流动人口家长姓名:二、就诊与报告(在相应处划“√”)发病(发热)日期:年月日麻痹日期:年月日最早报告医院或单位:报告日期:年月日报告人:病例报告来源:医院报告/主动监测/病人自来/上级反馈县防疫站接到报告日期:年月日,上报日期:年月日市防疫站接到报告日期:年月日,省防疫站接到报告日期:年月日病人是/否住院?入院日期:年月日,医院名称:住院号:三、临床症状和体征(在相应处划“√”)发热:有/无,如“有”共天,最高体温:℃,麻痹发生时是/否伴发热注射史:有/无,如“有”于麻痹前小时(指最后一次注射),状况:有无下列症状:咽喉肿痛/头痛/恶心/呕吐/多汗/腹泻/肌肉痛/颈项强直/呼吸困难/吞咽障碍/面肌麻痹/眼斜视/意识障碍/语言障碍/膀胱障碍/便秘/感觉异常(请注明)其它症状:病理反射:有/无,如“有”请注明名称:麻痹起始部位:近端/远端/近远端同时麻痹初起发展至最严重天数天四、接触史有/无类似病例接触史,如“有”,该病例姓名:住址:五、免疫史发病前累计服脊灰疫苗次数:次,最近一次服苗日期:年月日六、初步诊断脊灰/格林巴利综合征(GBS)/脊髓炎/创伤性神经炎/其它(请注明)七、采样记录接触者粪便标本采集地点:,共采集份,最近服苗日期:日八、其它需说明的问题说明:本调查表仅限于诊断小组使用,填写需要依据病例回忆和以往个案调查表内容,不得缺项。
AFP病例主动监测记录表

AFP、麻疹病例主动监测记录表
年乡(镇)0—15岁常住人口各年龄统计表
年乡(镇)0—15岁流动人口各年龄统计表
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卡
(接种单位存根)
一、家庭情况
父亲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
母亲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
家庭住址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组(路、巷)号室
户籍所在地省市县乡(镇、街道)村(居委会)
二、儿童情况
姓名性别(男□女□)出生日期年月日时
三、新生儿疫苗接种情况
第1针乙肝疫苗:接种日期年月日时,疫苗种类:酵母□ CHO□
接种剂量μg 疫苗生产单位批号
失效期年月日接种者签名
卡介苗:接种日期年月日时接种剂量 ml
疫苗生产单位批号失效期年月接种者签名
接生单位(盖章)
转卡日期年月日
………………………………………………………………………………………………………………
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卡
(报送新生儿居住地的接种单位)
一、家庭情况
父亲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
母亲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
家庭住址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组(路、巷)号室
户籍所在地省市县乡(镇、街道)村(居委会)
二、儿童情况
姓名性别(男□女□)出生日期年月日时
三、新生儿疫苗接种情况
第1针乙肝疫苗:接种日期年月日时,疫苗种类:酵母□ CHO□
接种剂量μg 疫苗生产单位批号
失效期年月日接种者签名
卡介苗:接种日期年月日时接种剂量 ml
疫苗生产单位批号失效期年月接种者签名
接生单位(盖章)
转卡日期年月日
年乡(镇)新生儿出生情况分月统计表。
AFP监测

例的主动监测; • 3、在疾控机构指导下组织开展对预防保健科、儿科、神经
内科、传染科、病案室等相关科室和人员的AFP监测培训; • 4、协助疾控机构进行AFP病例调查标本采集并开展主动监
测工作; • 5、收集、补充AFP病例的临床资料提供给辖区疾控机构。
病例报告流程
登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病例报告后在48小时内完成个案调查
合格便:麻痹后14天内采集双份便,
标本克数5克,冰冻保存
监测疾病种类
•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 单神经炎
• 格林巴利综合症(感染性多 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 神经丛炎
•
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 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
•
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软瘫,高钾软 瘫,正常钾软瘫)
据。
AFP的概念和定义…
AFP Acute
诠 释
Flaccid
Paralysis
急性 弛缓性 麻痹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 高危AFP病例 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 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病例
监测病例概念
AFP监测方案

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为进一步落实《2003-2010年全国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行动计划》,更好地发挥急性弛缓性麻痹(以下简称AFP)监测系统的作用,特制定本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1.及时发现输入性脊灰野病毒,采取措施防止病毒传播,保持无脊灰状态。
2.及时发现脊灰疫苗衍生病毒(以下简称VDPV)及其循环,采取措施控制病毒进一步传播。
3.评价免疫工作质量,发现薄弱环节。
4.监测脊灰病毒变异情况,为调整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
二、监测内容(一)监测病例定义1.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AFP病例的诊断要点: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常见的AFP病例包括以下疾病:(1)脊髓灰质炎;(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5)神经根炎;(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7)单神经炎;(8)神经丛炎;(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11)急性多发性肌炎;(12)肉毒中毒;(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14)短暂性肢体麻痹。
2.高危AFP病例年龄小于5岁、接种OPV次数少于3次或服苗史不详、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的AFP病例;或临床怀疑为脊灰的病例。
3.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同一县(区)或相邻县(区)发现2例或2例以上的临床符合病例,发病时间间隔2个月以内。
4.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病例(简称VDPV病例)AFP病例大便标本分离到VDPV。
该病毒与原始疫苗株病毒相比,VP1区全基因序列变异介于1%~15%之间。
如发生2例或2例以上相关的VDPV病例,则视为VDPV循环(cVDPVs)。
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

附件1: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为进一步落实《2003-2010年全国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行动计划》,更好地发挥急性弛缓性麻痹(以下简称AFP)监测系统的作用,特制定本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1.及时发现输入性脊灰野病毒,采取措施防止病毒传播,保持无脊灰状态。
2.及时发现脊灰疫苗衍生病毒(以下简称VDPV)及其循环,采取措施控制病毒进一步传播。
3.评价免疫工作质量,发现薄弱环节。
4.监测脊灰病毒变异情况,为调整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
二、病例定义与分类(一)监测病例定义1.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AFP病例的诊断要点: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常见的AFP病例包括以下疾病:(1)脊髓灰质炎;(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5)神经根炎;(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7)单神经炎;(8)神经丛炎;(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11)急性多发性肌炎;(12)肉毒中毒;(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14)短暂性肢体麻痹。
2.高危AFP病例年龄小于5岁、接种OPV次数少于3次或服苗史不详、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的AFP病例;或临床怀疑为脊灰的病例。
3.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同一县(区)或相邻县(区)发现2例或2例以上的临床符合病例,发病时间间隔2个月以内。
4.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病例(简称VDPV病例)AFP病例大便标本分离到VDPV。
该病毒与原始疫苗株病毒相比,VP1区全基因序列变异介于1%~15%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AFP病例标本送检表
患者姓名:
地址: 省(市) 市(地) 县(区) 乡(镇/街道) 村(居)
ID No.: 性别: 出生日期: / /
AFP病例编号(T1A) 1=AFP病例 AFP便标本份数(1,2)
2=接触者 或接触者编号(1-5)
接触日期(只限接触者):20 / /
病例出现麻痹日期: 20 / /
已服苗次数:
麻痹前最后一次服苗日期:20 / /
采便前最后一次服苗日期:20 / /
收集便标本单位: 1 乡级 2 县级 3 地级 4 省级
收集标本人姓名:
采便日期:(1) 20 / / (2) 20 / /
送检标本保存状态: (1)冰冻保存 (2)4~ 8℃保存 (3)未冷藏
标本送出日期 20 / / 送标本者姓名:
(以上各项由省级以下送检单位填写)
(以下各项仅由省级填写)
省级实验室收到标本日期:20 / / 收到标本者姓名:
粪便标本运送情况: (1)冰未融化 (2) 冰已融化或未加冰
标本重量:(1)约 (克) (2)约 (克)
AFP病例标本送检表填表说明
1. 病例ID号:应与流行病个案调查表一致;
2. 地址应详细填写;
3. 接触日期为与病例接触的最早日期;
4. 在麻痹出现的日期中,无麻痹者则填写发热日期;
5. 已服苗次数:包括常规及强化免疫次数的总数;
填表同时应填好“标本运送标签”,并和标本一起送往省级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