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7章 第1节 人体的运动教案 (新版)苏科版

合集下载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17.1《人体的运动》教案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17.1《人体的运动》教案教学设计

《人体的运动》◆教材分析第17章第1节“人体的支持与运动”的内容,是第16章第一节“人体的神经调节”的一个延伸与拓展,同时也可为本章第2节“动物的行为”的学习打下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的主要内容有“运动系统的组成”、“人体骨骼的构成”及“骨的基本结构”三部分。

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以问题探究为主线,安排了观察人体的骨骼组成和观察长骨的结构两个活动,让学生在观察、交流、讨论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使学生实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同时,教材在编写上还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和生物学有关的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所发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明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描述人体骨骼的组成;通过观察说明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描述骨连结的形式;通过观察说明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说出人体主要的骨骼肌及骨骼肌的结构和收缩特性。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长骨的结构以及进行有关骨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观察关节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体育锻炼对于运动系统的影响,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关节的结构和功能,人体主要的骨骼肌的名称和位置。

【教学难点】长骨适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

关节适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

◆课前准备课本,教参书,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我们来做一个屈肘动作,想一想,这个动作是由人体的哪些部分参与完成的?【新授】【讲解】骨运动系统骨连接骨骼肌【展示课件】人体的骨骼组成【布置】拼装人体骨骼模型【布置实验】观察长骨的结构取一块新鲜的猪的长骨(如股骨),用锯子把它纵向锯开,从外向内依次观察。

1.用解剖刀从骨的表面剥离出一层膜,这是骨膜。

用镊子拉一拉骨膜,感觉骨膜坚韧吗?观察骨膜的颜色,里面有血管吗?2.对照图16—2,观察长骨纵剖面上的骨松质和骨密质。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7.1 人体的运动 教案 (1)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7.1 人体的运动 教案 (1)

《人体的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人体的运动》是江苏科技出版社九年制义务教育八(上)中第十七章第一节的内容。

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三个内容: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人体骨骼的组成和骨的基本结构。

骨、骨连结和骨骼肌是人体运动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

骨依靠骨连结构成骨骼,骨骼肌附着在骨上,牵引所附着的骨产生运动。

骨骼这部分内容,教材从观察人体的骨骼组成入手,让学生对照自己的身体,认识人体骨骼可分为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指出骨骼由206块骨组成,骨和骨骼不是同一概念。

在学生形成骨骼概念的基础上,教材接着安排了观察长骨结构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认识骨的各部分结构以及这些结构所具有的功能。

二、学情分析在初一一年“自助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已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言表达能力和上台展示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本节课仍采用了“自助式”的教学模式,极大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八年级的学生对生物充满浓郁的兴趣。

本节课安排学生进行三个小活动,第一个活动是集体跟着老师做伸肘和屈肘动作;第二个是对照自己的身体认识人体骨骼的组成,并通过seewo知识配对进行检测;第三个活动是分小组观察猪长骨的实验;最后让学生自我总结列出知识框架。

让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活动中学到知识,增加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明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描述人体骨骼的组成;通过观察说明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长骨的结构以及进行有关骨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全体成员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人体骨骼的组成;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五、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互助学习、讲授法、问答法、实验法六、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分组:将一个班的学生(46人)分成8个小组,每组6人;2.制作多媒体课件;七、教学反思。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7.1 人体的运动 教案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7.1 人体的运动 教案

讲授新课:一、骨骼师:人体的骨有206块,指出骨、骨连结合称为骨骼。

问:骨与骨骼有什么区别?生:骨是单块的骨,骨骼是由多块骨通过骨连结组成的。

(骨骼可以是整个人体骨骼,也可以骨骼的某一部分,如上肢骨骼、躯干骨骼。

)师:人体的骨骼是由206块骨通过骨连结构成的。

1.观察人体的骨骼组成:观察图片,对照自己的身体,认识人体骨骼的组成。

问:看看人体骨骼可分为哪几大部分?每一部分包括哪些骨?生:对照身体,读图认图。

生:指着骨骼模型说出各部骨骼的名称。

问:头骨的各块骨只有一块下颌骨能活动,其余不能活动,各块头骨围成了一个空腔(颅腔),颅腔有什么重要器官?2、躯干骨中胸椎与肋骨、胸骨组成什么结构,它们围成了什么腔,腔里有哪些重要器官?那么人体的骨骼除了有运动、支持功能还有什么功能呢?生:保护作用。

师:指导阅读:DIY探究自己的足印。

问,足部的形状有什么特点?生:在人的骨骼中,足部的一些骨和足底的韧带、肌肉共同构成了一下向上弯曲的弓状结构——足弓。

问:人的行走方式?生:直立行走。

问:足弓对于直立行走有什么生理意义呢?(提示:赵州桥)生:体重全部由双足承受,足弓与承受直立行走的全身重量相适应。

师:补充,足弓还有利于增加直立行走的稳定性与平衡性,同时避免足底的神经和血管受到压迫。

师:指出什么是扁平足,扁平足的功能缺陷:长时间行走易疲倦,血管与神经受到压迫,易痛。

问:骨骼上你还能找出哪些是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提示1、观察上肢骨与下肢骨有什么明显区别?)生:下肢骨为什么比上肢骨粗壮(提示1:观察脊柱侧面观察的现象有什么不同?)生:侧面有弯曲师:指出人的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分别称为颈曲、胸曲、腰曲、骶曲),这些弯曲可保持人体重心位置,利于维持身体平衡;可增加脊柱的弹性,可以缓冲剧烈运动时对脑的震荡,是与人直立行走相适应的。

小结与直立行走适应的特点: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足弓,下肢骨粗壮。

[过渡]生:阅读小资料。

人体的骨骼非常坚固,却很轻,只占全身重量的14%,全身的肌肉重量一般要占体重的35%~40%。

17.1人体的运动教学设计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苏科版)

17.1人体的运动教学设计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苏科版)
(2)采用案例分析,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运动系统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3)采用实验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肌肉收缩、关节运动等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采用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出运动系统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如运动损伤、运动疲劳等。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与分析:观察骨骼、肌肉标本,分析其结构与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实践操作:进行肌肉收缩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肌肉运动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运动系统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能力;
(2)分层教学:将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
(3)激发兴趣:结合学生的兴趣,设计有趣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注重应用:强调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运动场景为切入点,如篮球、跳绳等,引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思考。
17.1人体的运动教学设计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苏科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骨骼、肌肉的组成及其作用,理解运动系统的基本原理;
2.掌握骨骼肌的收缩与放松原理,了解肌肉协调运动的过程;
3.掌握关节的结构与功能,了解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
4.理解神经系统对运动的调控作用,掌握运动神经传导的基本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7.1 人体的运动 教案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7.1 人体的运动 教案
进一步对长骨探究,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课堂是有限的。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激发学生课后探究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
板书:
17.1人体运动
运动系统
骨 、 骨连结、 骨骼肌
骨膜、骨质、骨髓
学生借助骨骼模型向大家讲解自己答案。
观看视频
六人一小组根据PPT方法提示进行观察研究。
小组内交流讨论结果。
汇报观察结果:
1.骨膜坚韧、上有血管、神经等。
2.骨松质位于骨两端,红色疏松,能承受一定的压力。
3.骨密质位于骨干,白色,致密坚硬,抗压力比较强。骨髓与造血有关。
小组学生进一步探究。
说出:长骨是一种中空的管状结构,这种结构既坚固又轻巧。
补充相应的板书
(二)触摸皮下骨,感受骨的形态大小;了解骨骼作用。
骨、骨骼肌、骨连结在运动系统中关系如何?我们首先学习骨。
在我们皮肤下,就可以摸到一些骨。大家仔细摸摸这些骨,它们的形态大小一样吗?骨骼是什么呢?
教师出示人体骨骼模型, PPT出示学习要求。
1.骨骼与骨一样吗?
2.人体骨骼可以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骨骼的的形态与功能一样吗?
骨骼模型的观察及视频的播放再一次加强:“人体各部分骨的形态大小各不相同;206块骨构成的骨骼相当于人体的支架。 不同部位骨骼的作用不同”的人体生物学事实。
百闻不如一见,更不如一做。“探究长骨结构实验”让学生自己观察认识骨结构,并与生活中的体验联系起来,使抽象知识具体化,从而加深理解骨的骨质结构与骨骼的支架、保护作用相适应。
板书
骨的形态大小各不相同,但是基本结构都是相似的,都具有:骨膜、骨质、骨髓。
(四)进一步探究:用镊子去掉骨髓腔中的骨髓
你发现了什么?这与长骨的支持和运动相适应吗?长骨在运动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7.1 人体的运动 教案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7.1 人体的运动 教案

课堂学习过程设一、导入这节课开始之前,我们请一位同学跟着音乐跳一段韵律操。

教师:首先感谢某某同学为我们带来这段表演,某某同学做的这几组动作和黄雨齐小朋友踢足球的动作,他们动作虽然不同,但是完成这些动作都需要哪些系统的参与,如何协调完成的呢?经过一单元的学习,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本节课,我们首先探究运动原理。

二、学习目标解读1.研读文本,说出运动系统的组成。

2.通过解剖鸭翅,观察长骨、关节和骨骼肌的结构,分析各结构之间的协作关系。

3.分享交流预防运动损伤至少三条建议。

四、自主、探究、合作1、浏览课本60页和《学习设计与指导》的实验步骤,了解解剖步骤,遵从由从外到里观察顺序,2、剖结构:分别观察鸭翅运动系统的各个结构,并分析与结构相对应的功能。

设计意图:从学生日常都要跳韵律操和踢足球图片导入本节课,激发学生思考运动原理,从而开展本节课。

【预设问题】学生对于鸭翅会有抵触心理,不愿意碰触。

【解决措施】1.提前培训学生,消除心认知内化实践生成迁移提升3、做运动:解剖观察后,分别做屈肘、伸肘、自然下垂和提重物四种动作,完成动作时用左手感受,说出不同动作下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伸缩状态4、提建议:提出预防运动损伤的一些建议。

5、小组长确保小组成员一直在讨论观察的状态,千万不要游离课堂之外。

注意:展示落实规范——规范运用双色笔勾画重点,要有方法规律的总结。

展示同学迅速到位,书写规范,使用学科语言,展示大方。

【引领提升】教师:同学们都已经完成探究案上的内容,相信同学们在探究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收获,你能跟我们分享你的收获?学生:分析组成长骨各个结构的特征。

(首先,解剖刀从骨的外面可以剥离一层薄膜是骨膜,骨膜坚韧其次骨膜下面是骨密质,骨密质质地坚硬,抗压能力强。

两端结构疏松,呈蜂窝状是骨松质,这种结构说明它能承受一定的压力。

骨松质和骨密质构成了骨质。

骨松质是红色,因为在骨松质中有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另外,用解剖刀除去中央部分的骨髓,可以看到中空的骨髓腔,并且骨髓腔中有黄色的液体。

生物八年级上册苏科版17.1 人体的运动 第一课时

生物八年级上册苏科版17.1 人体的运动  第一课时

第十七章第一节人体的运动第一课时二、观察长骨的结构观察图17—2,阅读课本P71的资料,与同学进行分析讨论:1、长骨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样的结构对于骨的支持功能有什么意义?2、发生骨折后,骨能愈合吗?为什么?精讲点拨人体能进行各种运动。

运动场上,我们能够灵活地运球投篮;健身房里,我们能够舒展健美的舞姿。

当身体感受器受到一定的刺激后,就可以作出相应的反应。

身体各部分的运动是一种最主要的反应。

人体进行的每一项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支配下,由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牵引所附着的骨,绕着骨连结活动而形成的。

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

人体的支架——骨骼一座大楼往往需要地基和墙体内的钢筋骨架来支撑。

在人体的内部也有一个类似的能够支撑身体并支持运动的支架,这就是人体的骨骼。

一.观察人体的骨骼组成人体的骨骼由206块骨连结而成。

它们分为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大部分。

人体的骨骼支持着身体并且保护着脑、脊髓以及心脏等内脏器官。

分布在全身各处的骨的形态、大小各不相同,但骨的基本结构却相同。

在人体的运动中长骨具有杠杆的作用。

我们以长骨为例来研究骨的结构。

二、观察长骨的结构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骨膜是骨表面的一层坚韧的结缔组织膜。

骨膜内含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

血管中的血液对骨有营养作用,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再生有重要作用。

骨折以后由于成骨细胞的作用骨能够愈合,这就是骨的再生。

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

骨密质致密而坚硬,在长骨中,骨密质大部分集中在骨干部分,抗压力很强;骨松质则分布在长骨两端的部分,结构疏松,呈蜂窝状,可以承受一定的压力。

长骨骨干的骨髓腔中和骨松质的空隙里都有骨髓。

幼年时期的骨髓呈红色,具有造血功能。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腔中的红骨髓逐渐变成黄骨髓,就失去了造血功能。

当人失血过多时,黄骨髓能够暂时转变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但骨松质中的骨髓始终是红骨髓,终身具有造血功能。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7.1 人体的运动 教案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7.1 人体的运动 教案
教师注重对学生合作小组的分工合作的指导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课札记
动、保护体形、支持体重和保护内部器官的作用。
3、小组活动二(看图+分析)
人体的骨骼由哪几部分组成?
头骨、躯干骨、四肢骨
4、你知道显微镜各部分结构的作用吗?
5、小组活动三
——熟悉自身的骨的分布
6、小组活动四(讨论+思考)
①人体的骨骼分为哪几大部分?人体的骨骼有哪些作用?
②如果不小心发生了骨折或肌肉拉伤的情况,还能进行正常运动吗?为什么?
③你能说说骨与骨骼有什么区别吗?
7、小组活动五(阅读+视频)
阅读课本P59,认识长骨的组成
骨膜、骨疏质、骨密质、骨髓
8、小组活动六(讨论+思考)
①骨膜作为骨的最外面一层,它有哪些作用呢?
②骨密质与骨疏质有什么不同?
③骨髓对人和动物有什么作用?
总课题
第6单元 第17章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
总4课时
第1课时
课 题
第一节 人体的运动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说明人体的运动依赖一定的结构。
2.描述人体的骨骼组成和观察长骨的结构。
3.通过观察长骨的结构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长骨适于运动的结构和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课札记
一、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舞蹈,“小精灵”领舞,全班同学一起动起来,想一想,这些舞蹈是由人体的哪些部分参与完成?你知道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我们的各种动作是怎样完成的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的运动
特点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骨骼肌部分,通过图介绍其分布、结构
通过亲身体验,感学生做屈肘动作引导学生分析:
图讨论:
的所有动作是否是一块肌肉
型?完成表
做屈肘和伸肘动作,
考:
节的结构
教后小记
在本节课中应用视频资料和人体的骨骼模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兴趣浓。

在学习骨骼时,使用了人体的骨骼模型并让学生结合自身身体来进行,重点区别了骨与骨骼的概念,从而学生很快就能分辨出脊柱属于骨骼,髋骨也是骨骼。

补充介绍了人体的四个生理弯曲,学生学习兴趣浓,求知欲强;学习长骨的结构时让学生阅读课本,观察课本中的图片和观看视频等使学生从多方面认识长骨的结构,从而也就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

同时结合生活实际:经常锻炼运动的人与不运动的恩在骨质的介绍关节结构时,补充了关节面的知识,完善了关节囊、关节腔的概念,使学生能很快的在图片上找到关节各结构所处的位置,领悟关节灵活牢固的原因,理解了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影响在本节课中设置了好几个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而且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培养论文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加上运用多媒体、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同时在问题的设置上,突出层次性,关注了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大家融入了课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