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的传说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教案】日月潭的传说教学目标:1. 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2. 探索日月潭的传说故事。

3. 理解传说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

4. 培养学生对于传说故事的欣赏和解读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日月潭的地理环境。

2. 理解传说故事的寓意。

3. 学会归纳总结传说故事的要点。

教学难点:1. 理解传说故事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2. 学会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总结传说故事。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

2. 相关图片或视频素材。

3. 传说故事的分析内容。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0分钟)1. 准备一些有关日月潭的图片,并展示给学生。

2. 向学生简要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3. 引导学生讨论对日月潭的第一印象和了解。

Step 2: 情景呈现(15分钟)1. 分享日月潭的一种传说故事,并播放相关视频或展示图片。

2. 学生观看视频或图片后,老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学生对该故事的第一反应。

3. 引导学生对这个故事进行简要的概述。

Step 3: 传说分析(25分钟)1. 老师带领学生对该传说故事逐段进行分析,探讨故事中所隐藏的文化内涵和道德观念。

2. 教师通过提问和鼓励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发现故事中的寓意和启示,并理解其与生活的联系。

Step 4: 总结归纳(15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对所学的传说故事进行总结归纳。

2. 学生用简洁的语言,简要描述故事情节和故事所传递的文化内涵。

Step 5: 拓展延伸(20分钟)1.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另一则传说故事,进行研究和分享。

2. 学生可以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活动,如绘画、写作或朗读,表达对传说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Step 6: 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和学生一同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重点和难点。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日月潭这个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并通过传说故事的学习,深入了解了其中的文化内涵和道德观念。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名称由来和基本概况。

(2)培养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词汇和句型表达日月潭相关知识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了解日月潭的传说。

(2)运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地展示日月潭的美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台湾同胞的友好感情。

(3)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名称由来和基本概况。

(2)培养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词汇和句型表达日月潭相关知识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词汇:日月潭、玉山、高山族、邵族、阿里山、神话、传说等。

(2)句型:介绍日月潭的位置、特点和传说。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日月潭的相关知识。

2. 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手段,直观地展示日月潭的美景。

4.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由来。

(2)引导学生关注日月潭的美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日月潭的基本概况。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特点和传说。

(2)各组汇报,教师点评。

4.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编写一个关于日月潭的简短故事。

2. 调查身边的朋友,了解他们对于日月潭的认识和看法。

3. 收集有关日月潭的资料,下一节课分享给大家。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 2.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通过了解大尖和水社克服重重困难救出了太阳和月亮的动人故事,学习他们不畏强暴、不畏艰辛的精神。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学习课时: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 2.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一、导入课题 (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 ,你们知道什么是传说吗? (指的是民间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某事的论述和评价。)请你举个例子说说,我们都学过或听过哪些传说?(《鲁班学艺》等)那这篇课文将的是关于什么的传说呢?(日月潭) 2、介绍日月潭 日月潭位于台湾省中部的南投县鱼池乡,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潭中有个小岛叫珠仔岛,将湖分为两半。北面为日潭,南面为月潭,因为轮廓近似月亮和太阳而得名。周围有大尖山和水社山等环抱,树木葱茏,是台湾省著名的旅游和疗养的胜地。 3、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给生字注上声调。 (2) 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纠正错误的读音。拯是后鼻音,潭是前鼻音。 (3) 再读课文,交流讨论: (1)写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美丽的自然景色。 (2-5)写日月潭的传说。 (6)写大尖山、水社山和日月潭的名字的由来。 (4) 学生再读课文,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和觉得重要的地方作上记号。 4、学习第一段。 指名读第一段。读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些什么?是从哪一句中知道的? (知道了日月潭是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泊。知道了日月潭的景色很美知道了日月潭还有一个传说。) 5、指导书写。 商字的里面要和滴字的里面区别。注意漆的下半部分的书写。筹字注意要写得紧凑一些。 6、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通过了解大尖和水社克服重重困难救出了太阳和月亮的动人故事,学习他们不畏强暴、不畏艰辛的精神。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一、复习生字(复习巩固) 二、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通过课前预习,查阅资料,日月潭在哪里你们都知道了吗? 2.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日月潭,去看一看那里美丽的风景。(教师解说第一自然段1、2句)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日月潭究竟还有什么动人的传说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2~6自然段。 4.能用最简洁的话概括这个传说吗?(大尖哥和水社姐拯救日月) 5.课文是如何具体描述这个传说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谁来读读这个故事的起因? 三、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两条恶龙吞食了日月,天地间漆黑一团(板书:漆黑一团),人们分不清白天、黑夜。这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困难。所以人们必须要杀死恶龙,救出日月。 2.为了降伏恶龙,拯救日月,人们聚集在一起商量办法。 (1)为了降伏恶龙,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请你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人们商量拯救日月的语句。 (2)出示人们说的两句话。指名读。 (3)人们商量出来的办法是什么?(只有请到水性特别好的人,只有拿到阿里山里的金斧头和金剪刀,才能制服恶龙,暂时能恶龙。) 3.出示两个问句。引读两句问话。 4.此时,人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焦急的,无可奈何的)书上用了哪个词?“一筹莫展” 5.就在人们一筹莫展、心急如焚,甚至有点绝望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板书:挺身而出 (1)你觉得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需要什么?(勇气,战胜恶龙的决心) (2)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把这句话读好。齐读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大尖哥和水社姐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那么这两位英雄是如何降服恶龙,拯救日月的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学生自读。 (1)他们是如何拿到金斧头和金剪刀的?(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齐读 (2)展开想象,体验艰苦 (发挥想象力把故事说得更生动)比较句子 出示:他们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同学们,看看这两句哪句好?为什么?除了感受到得到金斧头、金剪刀是那么来之不易,也感受到人物的不畏艰险,为民除害的品质。 (4)继续交流 当他们拿着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回到潭边。他们又冒着生命威胁降伏恶龙。他们是怎样降伏恶龙的。(板书:降伏恶龙)指导朗读(男女生分读) 五、学习第5--6自然段 4.让我们带着份崇敬之情,读读课文的最后两个小节。 六、分享幸福,与书相伴(能讲述故事) 七、作业 1.把这个动人的传说说给爸爸妈妈听; 2. 大尖哥和水社姐是如何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的,又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写在补充习题上。 板书设计: 23 日月潭的传说 漆黑一团 一筹莫展 挺身而出 降伏恶龙 为民造福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

教案名称:《日月潭的传说》教学目标:1. 了解日月潭的历史和传说。

2. 发展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技能。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听懂和理解日月潭的传说和历史。

2. 学生能够运用英语口语进行简单的对话表达。

3. 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和适当拓展。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体验到日月潭传说的神秘和美丽之处。

2. 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好日月潭的有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2. 教师准备好相关的课件和教学辅助材料。

3. 学生准备好笔记本,笔和纸。

教学过程:Step 1. 激发兴趣(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日月潭的图片和视频,给学生介绍有关日月潭的传说和历史,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日月潭和台湾的美丽风景。

Step 2. 听力训练(15分钟)教师播放有关日月潭的介绍录音,并让学生听力练习,提高学生听懂和理解英语口语的能力。

录音文本:The Sun Moon Lake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aiwan. It is the largest body of water in Taiwan. Legend has it that the lake was formed when the gods of the sun and the moon had a fierce battle, and in the end, the moon god was defeated and was forced to retreat to the earth, which then filledwith water to create the Sun Moon Lake.Step 3. 口语练习(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要求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表达,并且根据日月潭的传说发挥想象和创造,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介绍台湾著名风景名胜区——日月潭的传说故事。

通过学习该传说故事,学生将能够了解日月潭的形成原因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教学目标:1. 通过听故事的形式,了解日月潭的传说故事。

2. 了解日月潭的形成原因。

3. 理解传说故事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1. 学习日月潭的传说故事。

2. 探讨日月潭的形成原因。

教学准备:1. PPT或教学素材有关日月潭的图片。

2. 传说故事文本。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 利用PPT或教学素材展示日月潭的图片,向学生展示日月潭的美丽景色,引发学生对日月潭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日月潭吗?它的名字很特别,你们知道为什么吗?”Step 2:故事讲述1. 将传说故事讲述给学生听。

可以分角色进行故事演绎,提高故事的趣味性。

2. 通过讲述,引导学生了解日月潭的形成原因。

例如:“阳明山的一位仙女因为深爱着这美丽的地方,在死后变成了月亮,而她的丈夫变成了太阳。

他们在水面上相遇,每天都会喜悦地跳舞。

这就是为什么这里被称为日月潭的原因。

”Step 3:讨论与解读1. 引导学生讨论日月潭的传说故事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例如:“这个故事讲述了爱情和美丽之间的连接,还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2.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例如:“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有什么意义?你们能从中学到什么?”Step 4:拓展活动1. 学生自由创作:可以要求学生以日月潭的传说故事为题材,创作一篇小故事或是绘制一幅插图,展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力。

2. 日月潭之旅:可以组织一次班级活动,实地参观日月潭,让学生亲身感受这个传说故事所描绘的景色和氛围。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讨论环节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2. 对学生的创作作品进行评价,评估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能力。

《日月潭》公开课教案

《日月潭》公开课教案

《日月潭》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日月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景色特点以及传说故事。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地图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

(2)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日月潭的美丽景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分角色扮演,让学生参与到课文故事的角色扮演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宝岛台湾和美丽景色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日月潭》,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景色特点以及传说故事。

难点: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准备:1. 课文音频、视频资料。

2. 日月潭图片、地图。

3. 生字词卡片。

4. 角色扮演道具。

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音频、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感知日月潭的美景。

(2)展示日月潭的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

2. 学习课文(1)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分段讲解课文,让学生理解日月潭的景色特点和传说故事。

(3)重点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

3. 课堂练习(1)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参与到课文故事的角色扮演中。

五、课后作业: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日月潭》。

2. 绘制一幅日月潭的风景画,并配以文字描述。

3. 家庭作业:了解我国其他著名的旅游景点,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对于问题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角色扮演评估:在角色扮演活动中,观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1. 课堂互动:在课堂上,是否提供了充分的机会让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学生的参与度如何?2. 教学方法: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是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3. 作业设计:课后作业是否能够有效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八、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带领学生去当地的风景名胜地进行实地观察和学习,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丽和祖国的大好河山。

日月潭的传说表格式教案

日月潭的传说表格式教案

日月潭的传说一、背景知识介绍1.1 日月潭的地理位置•日月潭位于台湾南投县鱼池乡境内,是台湾最大的淡水湖。

•日月潭呈月牙形状,西侧形如日轮,东侧形如月轮,因此得名日月潭。

•潭面海拔约760公尺,周长约32公里,面积约7.93平方公里。

1.2 日月潭的历史传说•据传日月潭曾是原住民泰雅族神话中的一块岩石,被人类不断破坏后流下泪水,最后形成了今天的日月潭。

•另外还有一种传说:曾有一对情人因种种原因无法在一起,最终选择在日月潭相见后自尽,他们的眼泪化作了日月潭水域。

1.3 相关课程标准•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说和故事,了解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信仰。

•发现自然景观和传说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探讨生态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关注生态保护问题。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传说。

•理解“泰雅族神话”和“情侣自尽”的两种传说,并加深对台湾原住民文化的认识。

•了解生态保护及其重要性。

2.2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从传说和地理环境的角度认识自然景观,并对自然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听取他人观点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信仰。

•培养学生的爱好和兴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引导学生关注生态保护问题,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课时设置日月潭的地理位置介绍 1 1日月潭的历史传说介绍 1 1传说的内涵分析 1 1生态环境与保护 1 1总结讨论 1 1四、教学方法•独立思考:老师讲解完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传说,让学生自主思考传说背后的内涵和故事中所体现的文化和信仰。

•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内交流彼此听取的观点,讨论生态环境与保护措施。

•教师示范:通过图片、图表和视频等方式,对日月潭的特点和景观进行形象化描述和展示。

五、教学过程5.1 自主思考•让学生听取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传说介绍后,每人独立思考传说故事背后的内涵和故事中所体现的文化和信仰,并写下自己的观点。

小三年级语文《日月潭的传说》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三年级语文《日月潭的传说》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三年级语文《日月潭的传说》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1.小三年级语文《日月潭的传说》原文很久很久以前,台湾岛上有一对年轻的夫妇,男的叫大尖,女的叫水社。

他们住在一条大河旁,以打鱼为生。

有一天,红彤彤的太阳挂在湛蓝的天空,大尖和水社正忙着收网。

忽然,天空轰隆一声巨响,地动山摇。

一眨眼,太阳不见了,大地顿时一片黑暗。

大尖和水社摸着黑,好半天才回到了家。

晚上,一轮明月升上了天空,夫妻俩借着月光补网。

突然,又一声轰隆巨响,月亮也不见了。

从这天起,天上没有了太阳和月亮,分不清白天和黑夜。

花不开,草不绿,鸟不叫,庄稼也不长了。

大尖和水社决心去找回太阳和月亮。

他们点起火把,翻过一座座高山,越过一条条河流,穿过一片片密林。

不知走了多少路,也不知换了多少火把,终于来到一座大山下。

他们向前一看,啊,不远处忽明忽暗!“太阳和月亮一定在那里!”他俩想。

夫妻俩往前跑去,路上碰到一位老爷爷。

老爷爷告诉他们:那边有个很深的水潭,水潭里有两条恶龙,公龙吞了太阳,母龙吞了月亮。

它们俩像玩儿球似的,把太阳和月亮,一会儿吞进去,一会儿吐出来。

大尖和水社说:“我们翻山越岭,就是来找太阳月亮。

恶龙再凶,我们也要跟它们斗。

”老爷爷说:“好,有志气!你们先到阿里山去,那里埋着金斧头和金剪子,有了这两件宝物就能降伏恶龙。

”大尖和水社一口气跑到阿里山,把山底下的金斧头和金剪子挖出来,又马上回到大水潭边。

两条恶龙正好又在玩儿太阳和月亮。

大尖马金斧头往水潭里一扔,公龙的脑袋被劈开了;水社把金剪子一扔,母龙的脑袋被剪掉了。

太阳和月亮从它们的嘴里滚了出来。

大尖抱起太阳,抛向空中,又拔起一棵棕榈树,把太阳顶上了天。

水社抱起月亮,往天上一抛,也拔了一棵棕榈树,把月亮顶上了天。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大水潭叫日月潭了。

2.小三年级语文《日月潭的传说》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尖和水社不畏艰险、舍己为人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月潭的传说 一、复习、概述课文主要内容 师: 今天我们继续欣赏日月潭的美丽传说,齐读课题。 师:这是一篇传说,像这样的课文该怎么学呢? (学生无语) 师:老师有一秘诀,可仔细听好了,一般人我不告诉他。(轻声说)带着想象读书。 师:你听到了什么? 生:带着想象去读书。(随后齐读。) 师:传说描绘着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想象, 寄托着他们的美丽理想。 因此要带着想象去读书, 去还原,去感受,去体验。 板书:想象。 师: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想象力。首先请读读词语, 你能读准确吗?注意要带着想象去 读词,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面,一组词语就是一个故事。 出示 龙吞日月 漆黑一团 降伏恶龙 一筹莫展 挺身而出 千辛万苦 化作青山 永远守卫 师:读的真好呀!一组词语的朗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 两条 恶龙吞吃了日月,天地间漆黑一团。人们为了降伏恶龙,聚在一起商量办法,一筹莫展。这 时候,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 他们吃尽千辛万苦, 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杀死了恶龙, 救出了日月,他们却因为吃了龙肉化作了青山,永远地守卫在日月潭的两边。 来,让我们一起通过读词语把这个动人的传说演绎出来吧。(齐读词语) 二、导读第一自然段 师:大家动情的朗读,把我们都带到了美丽的去日月潭边。 ( 播放课件,日月潭图片 ) 生欣赏不由发出惊叹“哇,真美啊!”。 师:读读课文第一小节,看看课文怎样描绘这美丽的风光。 师:作者只用了两个词青山环抱, 树木葱茏两个词就概括地写出日月潭的美丽, 真是惜墨如 金,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 生读书。 师:日月潭不仅风景秀美,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板书:动人 师:(出示) 请同学们细细品读课文 2-5 自然段,想一想这个传说中的什么地方打动了你? 把打动你的词句画下来,反复读一读你画下来词句,再想一想从这些词句中你读出了什么。 三、读好故事(读出精彩 读出想象) (一) 交流第一处 让我们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进行细致地读书交流。 出示: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

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1. 理解词义 师:把目光再缩小一些,各自读读,在这句话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个词语? 生:“挺

身而出” 师:(边板书边追问),“挺身而出”是什么意思? 生:勇敢地站出来。

2.理解环境,读出想象

当时发生了什么事?大尖哥和水社姐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挺身而出的呢? (学生自由交流,答到龙吞日月的时候老师顺势导入第二节。出示: ) (1)太阳和月亮没有了,人间会变成什么样呀?(生活在寒冷中,分不清是白 天还是黑夜,也没有吃的粮食) 过渡:没有了太阳和月亮,百姓们陷入了无边的黑暗,看来降伏恶龙已经刻不容 缓了。为了降伏恶龙,拯救日月,人们想出了什么办法? 办法是有的,可降伏恶龙的人好找么?大家商量了几天几夜还是没有办法, 用书 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一一一筹莫展。 就在这个时候,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妖龙。 这是一条怎样的恶龙呀?(凶狠、厉害、残忍) 大尖哥和水社姐水社姐只是凡人,他们能打的败妖龙吗? 那天晚上,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家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是谁在和他们争吵呢? 是他们的老妈妈。 老妈妈说:孩子,恶龙那么厉害,你们打不过他们的。 大尖哥和水社姐: 老妈妈说:固然你们的水性很好,但是到哪里去找金剪刀和金斧头呢? 大尖哥和水社姐: 老妈妈说:就算有了金剪刀和金斧头,恶龙本领那么高强,你们可是九死一生呀! 若是你们回不来了,让我这个八十岁的老妈妈怎么活呀? 大尖哥和水社姐: 师小结:明知此去困难重重,凶多吉少,偏要站出来,不退缩,这就是 挺身而出 从“挺身而出”,你读出大尖哥和水社姐是怎样的人 ?

勇敢的人、舍已为民的人、不怕牺牲的人。 让我们把对大尖哥和水社姐的敬意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 拿起语文书,朗读课文的第三小节。

4.小结学法

师:“挺身而出”一词带给我们多少丰富的想象! 我们品味着词语、想象着课文情境, 感受 到勇敢的大尖哥和水社姐。课文还有那些地方让你感动?。 交流第二处

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 金斧头和金剪刀。”

师:这句话中的哪几个词语让你产生丰富的想象?出示: 生: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 师:让我们把目光停留在这些词语上。读一读, 师:同学们,你知道阿里山是一座怎样的山吗?(边介绍边出示图片文字) 阿里山由十八座大山组成,最高峰达到 2600多米。山上树木茂密、荆棘丛生。 师:根据刚才的介绍,再来读这个词,“ 翻山越岭”这都是些什么样的山岭? 生:陡峭、险峻、有悬崖绝壁 师:攀越山岭的时候有太阳吗?四周漆黑一团,能够照亮的只有两支火把,他们可能遇到 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生:差点摔进山崖,他们抓住了一条枯藤又爬了上来。 生:火把也可能引来野兽的袭击。 师:他们是怎样战胜野兽的? 生:用火把赶走它们,用砍刀砍死它们。带着想象,读好这个词:翻山越岭 师:再看第二个词“披荆斩棘”,“荆棘”是什么样的植物? 生:带刺的植物。 师:读了这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大尖哥和水社姐可能被被荆棘刺得遍鳞伤。带着想象,读好这个词: 披荆斩棘 师:“千辛万苦”,他们究竟吃了多少苦呢?让我们展开的想象。 四周漆黑一团,大尖哥和水社姐举着火把翻山越岭, 也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 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许……他们真是 吃尽了千辛万苦。 生自由想象后,同桌交流。 (板书“千辛万苦”) 师:就这么三个词,十二个字,可却留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 在整个路途大尖哥和水社 姐遇到了无数的险境,他们是凭借什么一次又一次的战胜了灾难, 化险为夷了呢?(不怕牺 牲、坚持不懈) 在困难面前,大尖哥和水社姐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降伏恶龙,拯救日月。 师:从“终于”一词,你读出了什么呀?(来之不易)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读出大尖哥和水社姐舍生忘死的精神, 读出我们对他们 深深的崇敬之情。 交流第三处 1.巩固方法,自主学习

师:金剪刀和金斧头是拿到了, 大尖哥和水社姐能战胜可怕、 凶猛的恶龙吗?老师想请同学 用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的方式自学文章的这个部分, 哪些词语你让联想到了什么?先圈画出来 词语来,再慢慢地读一读想一想。 “回到潭边,他俩又冒着生命危险, 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 大尖哥用 金斧头砍死了他们, 水社姐用金剪刀剪开了龙肚子, 救出了太阳和月亮, 人们重又见到了光 明。” 生自主学习后交流。 2. 交流所得,读出激战 生:我从“冒着”看出不怕牺牲的大尖哥和水社姐。 生:我从“纵身”读出

他们很坚决勇敢。 生:我从“三天三夜”知道他们战斗了很长时间。 师:三天三夜的激战啊, 他们累不累?三天三夜不眨眼, 他们困不困?三天三夜什么也没吃, 他们饿不饿?“三天三夜”,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再困再饿再累,也要 -- (齐说) 降伏恶龙,拯救日月。 师:展开想象,再读读这场激烈的战斗。 生读。 师:多么艰难的寻找,多么的艰险的激战啊,请同学完整地读读这一节。 交流第四处 1. 自读自悟,读传情感 师:故事有一个我们都不愿看到的结局,轻声读读,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

出示: 大尖哥和水社姐又累又饿,便用龙肉来充饥。 他们吃下龙肉后,身子就一个劲地往上长,转 眼间,大尖歌和水社姐就化作了两座青山,永远地守卫在潭的两边。 学生读书, 师:说说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 生:我的心里很难过。 师:你们的心声, 已经被变成这两座山峰的大尖哥和水社姐听到了, 瞧他们来到了我们的身 边,大尖哥和水社姐他们后悔么?想想他们会对我们说些什么呢? 师:假如还有其它的恶龙,他们还敢不敢吞吃日月。(板书:永远守卫) 师:让我们读好这一部分吧:(引读)大尖哥和水社姐又累又饿, 生齐读:便用龙肉来充饥。他们吃下龙肉后,身子就一个劲地往上长,转眼间,大尖歌和水 社姐就化作了两座青山,永远地守卫在潭的两边。 三、走出传说,认识传说 师:为了纪念这两位为民造福的年轻英雄, 人们就把这两座山叫做大尖山和水社山。 把这个 潭叫作日月潭。 (板书:为民造福。) 师:将来有一天,你能够去台湾,到了日月潭 , 你一定会看到两座山 , 那就是―― (生)大 尖山和水社山 你一定想到两个人,他们是——(生)大尖哥和水社姐。你一定能听到一 个动人的传说一一(生)日月潭的传说。 师:这个动人的传说,不知流传了多少年,不知打动过多少人,再次完整地读读课文,结合 板书想一想,这个传说真正打动你的是什么? 生:是大尖哥、水社姐为民造福的精神、不畏牺牲的精神、惩邪除恶的精神。 师:不仅大尖哥水社姐有这种精神, 在我国古代神话及许多的传说中, 都有这样的人物, 们都有这样的精神,比如哪吒, 生:沉香、后羿、夸父、孙悟空…… 师:是的,传说中的这些人物都有这种精神,他们为了人民的幸福,不畏艰难险阻,惩邪除 恶勇往直前……古代生活在穷苦环境中的人们借助传说中的英雄寄托着自己美好的愿望, 种英雄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劳动人民。 四、拓展 这则传说在宝岛台湾广为流传, 当地还流传着这样的一则民谣呢, 老师把它作了改编。 们轻声读一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它摘抄下来,读一读和课文作个比较。 一对好夫妻 勤劳又勇敢 红日被它吞 明月被它咽 饥了餐野果 渴了饮山泉 踏破九双鞋 闯过九重(ch o ng)关 化作两山峰 守卫日月潭

有个美传说 千秋万代传 远方有恶龙 藏在深水潭 勇敢两夫妻 匆匆把路赶 攀上九险峰 跨过九天涧 斩除两恶龙 坚守深水潭

同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