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戏曲学导师介绍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戏曲学导师介绍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戏曲学导师介绍

戏剧戏曲学著名导师

刘荫柏,满族, 1941 年生,黑龙江拜泉县人。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学会理事、中国关汉卿研究会理事、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常务理事。出版著作《魏征》、《李泌》、《马致远及其剧作论考》、《元杂剧史》、《洪升研究》、《中国古代杂技》、《中国武侠小说》、《西游记研究资料》、《封神演义导读》。并以上官云龙笔名写过武侠小说。 1996 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王安奎,笔名安葵。男,汉族,辽宁省盖州人,共产党员。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现任《戏曲研究》主编、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昆剧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大学兼职教授。已出版的专著有:《当代戏曲作家论》、《新时期戏曲创作论》、《戏曲拉奥孔》、《海边评剧》、《张庚评传》。参加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当代中国戏曲》的写作,任编写组负责人。任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当代戏曲史》负责人。《昆曲艺术大典·历史理论点》主编,《戏曲理论与戏曲思维》《昆曲创作与理论》(与人合作)。

章诒和,曾用名章愚,章愚愚,女,1942年9月生,汉族,安徽桐城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1963年毕业于中国戏曲研究院戏文系,1979年调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中国俗文学会理事。主要成果:专著《师友集》、《中国戏曲艺术通论》(合著)、《中国俗文学概论》(合著)、《中国戏曲》(合著,主编兼主笔)。

姜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协会副主席、分党组书记。国家一级演员。少年时就读于北京灯市口中学,毕业后,上山下乡到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十六团, 1975年被选到黑龙江代表队,次年参加全国曲艺汇演,后被中国广播艺术团选中,在国家级一级说唱团当相声演员,从师马季。1978年创作相声《如此照相》获全国曲艺大奖一等奖,同年年底,当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 1983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邀请他当主持人,自此,他的艺术生涯又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十几年来,他奉献了一个又一个精品相声:诗歌与爱情、错走了这一步、虎口遐想、电梯风波、着急、学唱歌、照相…… 1985年,姜昆当选中国曲艺家协会的副主席、中国广播说唱团团长,并被选为中华青年联合会常委。作为中国的第八代相声传人,他在中国以现实知识为特征,在相声界竖起了一面旗帜,作品雅俗共赏,言意新颖,内涵丰富,笑料隽永,他高超的艺术表现,使他获得了中国唱片界的最高荣誉——“金唱片奖”。 1995年,他辞去了中国广播说唱团团长的职务,担任中华曲艺学会会长,潜心在相声领域,编辑了200万字的《中国传统相声大全》,成为研究中国相声珍贵的权威性资料。 而他创作的《姜昆相声集》是中国相声人手一册的教科书。1998年,他出版自传《笑面人生》, 第一年销售就突破四十五万册大关,在中国销售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同年,他创办了中国相声网,把世界的笑引向中国,把中国的笑洒向世界。2001年他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及研究生院硕士导师。致力于曲艺通史和理论的编写和出版,由他主持、数十位全国曲艺史论研究专家合作完成的国家级中国曲艺史论,历时三年完成。史论分《中国曲艺通史》与《中国曲艺概论》两卷,堪称近年来曲艺研究领域的集大成之作。 2004年11月至今,姜昆担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

胡芝风,女,1938年12月出生上海,汉族,浙江绍兴人,共产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一级演员,中国剧协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 10岁开始在读书的同时学习京剧和昆剧,曾得到周信芳先生的指导,后拜梅兰芳先生为师。1956年毕业于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同年就读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59年底经清华大学同意,缀学演戏。1960年在苏州市京剧团担任主演,后兼任团长。曾主持改编、导演并主演的戏有《李慧娘》、《百花公主》、《白蛇传》、《灰阑记》等。1981年《李慧娘》获文化部嘉奖,并拍摄成同名电影,获文化部“最佳戏曲电影片奖”。1985年至1987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理论研究班进修,后调在该院,从事理论研究和导演工作。1993年创办“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任副会长兼秘书长,现任会长。1995年至2003年曾创办《中国演员报》社,任社长。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成果:著有《艺海风帆》、《胡芝风谈艺》、《戏曲演员创造角色论》、《戏曲艺术二度创作论》、《戏曲舞台艺术创作规律》;改编剧本《李慧娘》、《百花公主》、《灰阑记》、《双玉蝉》、《杜十娘》等。曾应邀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等院校,以及到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奥尔胡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演艺学院等高等院校讲学。经胡芝风导演的剧目中,有10多位主演获“梅花奖”等国家级奖项

刘文峰,男,1953年生,山西省临县人。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1978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从事戏曲史论研究。曾承担国家社科重大科研项目《中国戏曲志》的编辑出版工作和《全国剧种剧团现状调查》、《中国近代戏曲史》、《西北人文资源数据库·民间戏曲》等国家重点项目,出版有《山陕商人与梆子戏》、《梨园英华》、《百年梨园春秋》、《中国戏曲文化图典》、《中国戏曲文化史》等戏曲专著。2000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系统优秀专家称号。

刘彦君,女,1954年生,河北安国人,文学博士。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戏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范围:中国戏曲史、戏曲文学、东西方戏剧比较、戏剧评论。主要著作有:《栏杆拍遍---古代剧作家心路》、《梅兰芳传》、《东西方戏剧进程》、《图说中国戏剧史》、《中国戏曲发展史》、《中外戏剧史》、《中国戏曲简史》。

刘祯,文学(戏剧学)博士,研究员。1963年5月出生于内蒙古,汉族。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戏曲研究》主编,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兼职教授,同济大学兼职教授,中山大学传统戏曲与非物质遗产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第一届文化部青联委员。主要从事戏剧史论及民间文化、宗教祭祀戏剧等方面的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民间目连文化》(巴蜀书社1997年出版。该书系本人独立承担的国家“八五”社会科学(艺术类)青年基金课题,后经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学术委员会评审,列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丛书”,1999年获首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勾栏人生》(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该书系国家“九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华夏审美风尚史”之第七卷(元代卷),由本人独立承担完成。2001年“华夏审美风尚史”丛书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民间戏剧与戏曲史学论》(台湾国家出版社2005年4月)、《昆曲与文人文化》(与人合作,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4月)、《北京戏剧通史·辽金元卷》(本卷主编主撰,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徐文长小

品》(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元曲精选》(三册,与人合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5年),主编《东方戏剧论文集》(巴蜀书社1999年)等。发表论文评论百余篇,论文曾于1997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第四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曾应邀到韩国、俄罗斯、越南、台湾、香港等国家、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学术考察。

马也,男,1949年生,黑龙江海伦县人。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文化部优秀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主要工作:参加国家及中国艺术研究院重点科研项目的写作及研究;《光明日报》专题作家;理论与批评的写作及研究;电视片及电视剧的写作。著有《戏剧时空论》、《戏剧人类学论稿》、《亚细亚之光》,国家重点项目《中国近代戏曲史》(分支主编),电视剧《擎天柱》(八集编剧,获飞天奖)、电视剧《战国》(32集,文学顾问,编剧之一)电视片《战争与和平》(10集,总编导,总撰稿)等,发表论文及评论多篇。

毛小雨,男,1964年生,河南开封人。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编著出版《胡连翠导演艺术》、《中国戏曲脸谱艺术》(获国家级最高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和国家图书奖提名)。专著有:《印度雕塑》、《虚幻与现实之间:元杂剧“神佛道化”戏论稿》《印度壁画》《印度艺术》。摄影作品集:《印度建筑艺术》《中国人眼中的印度》。译著《古代印度戏剧》、《印度现代戏剧简述》、《巴西20世纪戏剧概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戏剧》、《乔治·格什温传》、《张协状元》、《漫画汉英语言精华——唐宋诗》、《漫画汉英语言精华——唐宋词》、《商代文明》。获奖论文:《元杂剧中佛教戏研究》,获中国艺术研究院中青年论文评奖二等奖;《现代戏的文化心理选择》,获田汉戏剧奖;《艺术的青春探索之旅》,获梅兰芳诞辰100周年征文奖,印度视觉媒体协会2005年度终身成就奖。

宋宝珍,女,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1982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1986年获得该校文学学士学位,此后开始攻读该校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于1989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同年6月到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话剧理论与历史的研究,并于2003年获得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戏剧戏曲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成果有:《二十世纪中国话剧回眸》、《世界艺术史·话剧卷》、《残缺的戏剧翅膀·中国现代戏剧理论批评史稿》、《澳门戏剧》、《论中国话剧的审美现代性》、《洪深传》、《田汉评传》、《中国话剧史》等,所完成的论著、论文,多次获奖。

贾志刚,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评议委员会委员,中国戏曲导演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生于1954年4月12日,籍贯辽宁省沈阳市。198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文艺编辑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3年至1985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担任记者、编辑。1988年和1993年先后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文学硕士和文学博士学位。出版过学术专著《迈向现代的古老戏剧》、《戏曲体验论》、《昆曲表演艺术论》(合著),参加了《中国当代戏曲史》、《中国戏曲表演史论》、《新时期文艺主潮论》、《黄河文化丛书 .艺术卷》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有关章节的撰写,均已出版。发表学术论文及评论文章60多篇。自1996年以来先后担任第十一届全国戏曲电视剧评奖委员会委员和1998年大众电视金鹰奖戏曲电视剧初评评委以及其他奖项的

评委。目前,担负着《中国戏曲近代史》、《中国京剧百科全书》等国家“十五”重点科研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的科研工作。

吴文科,男,汉族。1963年3月生于甘肃省清水县。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7年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专事曲艺研究,长期参与主持国家社科研究重大项目暨艺术科研重点项目《中国曲艺志》(29卷)的编纂工作,历任该项目总编辑部副主任、主任,并因贡献卓著两度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表彰,分别获得“编审成果奖”和“特殊贡献个人奖”。出版《“说唱”义证》、《中国曲艺艺术论》、《中国曲艺通论》和《中国曲艺史》(合著)、《中国曲艺、杂技、木偶戏、皮影戏》(合著)等专著多种,发表理论和评论文章300多篇。其中,专著《中国曲艺艺术论》获“中国图书奖”;《中国曲艺通论》获“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论文《相声发展的现实理路:盘点与清理》和《中国曲艺:当下困境与发展对策》分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艺评论奖”的“评论奖”和“理论奖”。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副主任。为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国说唱文艺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俗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鼓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曲艺”学科主编,《曲艺》杂志编委。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评议委员会委员。

何玉人,女,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文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长期从事中国近、当代戏曲研究和戏曲创作理论研究工作。著有《新时期中国戏曲创作概论》、《昆曲创作与理论》、《戏剧创作理论探寻》、《20世纪的中国戏剧》等。发表论文70余篇200多万字。其中,《关于戏曲与文学的思考》、《新时期戏曲喜剧创作论》、《论周长赋的历史剧创作》、《中国戏曲现代性刍议》等论文先后获“王国维戏曲论文奖”、“田汉戏剧奖·论文奖”等多项全国、省级艺术科研优秀论文奖。曾受聘《陕西日报·文艺部秦岭副刊》特约撰稿人。先后参加国家重点课题《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生存现状调查》的调查撰写工作;国家重点课题《西部人文资源基础数据库·〈戏曲卷·甘肃〉》部分的撰写工作;任重点课题《昆曲艺术大典·历史理论卷》副主编及清代部分的编撰工作。独立承担、完成国家“十五”年度课题《勃发与超越——中国戏曲创作研究》。曾担任、出席省级文艺研究会秘书长、文艺理论家协会理事、创作理论中心组成员、青年文艺创作会议代表、直属机关第四、第五次党代会代表,文联党代会代表。多次被评为先

进科研工作者及优秀共产党员。

智慧树知到《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 1、戏曲属于何种艺术? A:时间艺术 B:空间艺术 C:综合艺术 D:表演艺术 正确答案:综合艺术 2、《宋元戏曲史》的作者是? A:吴梅 B:王国维 C:王季烈 D:钱南扬 正确答案:王国维 3、音乐属于何种艺术? A:时间艺术 B:空间艺术 C:综合艺术 D:造型艺术 正确答案:时间艺术 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戏曲艺术的写意性的表现? A:表现内容的写意性

B:舞台时空的虚拟性 C:舞台形象的程式化 D:剧本语言的艺术性 正确答案:剧本语言的艺术性 5、越剧是哪个省份的地方戏? A:浙江 B: 山东 C:江苏 D:广东 正确答案:浙江 第二章 1、戏曲行当中扮演文职官员或帝王形象者,称为。A:老生 B:巾生 C:大官生 D:小官生 正确答案:大官生 2、《西厢记》中的张生属于以下行当中的哪一种?A:老生 B: 巾生 C:大官生 D:小官生

正确答案:巾生 3、《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属于以下行当中的哪一种?A:小旦 B:贴旦 C:正旦 D:武旦 正确答案:小旦 4、戏曲行当中扮演奸臣形象者,称为。 A:正净 B:副净 C:白净 D:毛净 正确答案:白净 5、戏曲脚色中扮演诙谐幽默者,称为____ 。 A:生 B:旦 C:净 D:丑 正确答案:丑 第三章 1、中国戏曲中,生旦化妆的主要目的是。 A:夸张

B:美悦 C:虚拟 D:象征 正确答案:B 2、中国戏曲中,关羽脸谱的主色是。A:黑色 B:白色 C:红色 D:金色 正确答案:C 3、中国戏曲中,男性人物的胡须叫做。A:胡子 B:须 C:夹嘴 D:髯口 正确答案:D 4、中国戏曲中。武将所穿的衣服叫做。A:铠 B:甲 C:靠 D:盔 正确答案:C

最新戏剧戏曲学专业实习报告

戏剧戏曲学 专业实习报告 学院: 专业:戏剧戏曲学 学生姓名:杜青道学号: 14880121 指导教师:杜晓峰职称:教授 完成时间:2016年5月10日 本范文适合所有戏剧戏曲学专业实习报告,首页不显示页码,正文部分的标题更改之后,在目录上右键->更新域,就会自动更新目录。正文内容根据自己需要修改

目录 一、实习目的 (2) 二、实习时间 (2) 三、实习地点 (2) 四、实习单位 (3) 五、实习主要内容 (3) 六、实习总结 (4) (1)实习体会 (5) (2)实习反思 (6) (3)实习心得 (7) 七、致谢 (8)

一、实习目的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用人单位对戏剧戏曲学专业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戏剧戏曲学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戏剧戏曲学专业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参加戏剧戏曲学专业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 通过戏剧戏曲学专业毕业实习,能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戏剧戏曲学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提高调查研究、文献检索和搜集资料的能力,提高戏剧戏曲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协同合作及组织工作的能力,同时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戏剧戏曲学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二、实习时间 201×年02月01日~201×年03月15日 (修改成自己戏剧戏曲学专业实习时间) 三、实习地点 杭州市滨江经济开发区江南大道 (修改成自己戏剧戏曲学专业实习地点)

四、实习单位 杭州市振石教育集团(修改成自己戏剧戏曲学专业实习单位) 此处可以继续添加具体你戏剧戏曲学专业实习单位的详细介绍 五、实习主要内容 我很荣幸进入杭州市振石教育集团(修改成自己戏剧戏曲学专业实习单位)开展毕业实习。为了更好地适应从学生到一个具备完善职业技能的工作人员,实习单位主管领导首先给我们分发戏剧戏曲学专业相关岗位从业相关知识材料进行一些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并安排专门的老同事对岗位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专项培训。 在实习过程,单位安排的了杜老师作为技术指导,杜老师是位非常和蔼亲切的人,他也是戏剧戏曲学专业毕业的,从事戏剧戏曲学领域工作已经有十年。他先带领我们熟悉工作环境和戏剧戏曲学专业岗位的相关业务,之后他亲切的和我们交谈关于实习工作性质以及戏剧戏曲学专业课堂上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容易遇到的问题。杜老师带领我们认识实习单位的其他工作人员,并让我们虚心地向这些辛勤地在戏剧戏曲学专业工作岗位上的前辈学习,在遇到不懂得问题后要积极请教前辈。 在单位实习期间,我从事的戏剧戏曲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之外,还负责协助人事部部的日常工作,包括制定计划,利用戏剧戏曲学知识处理相关文书。具体实习内容过程如下:

中国戏曲发展历史赏析

中国戏曲发展历史赏析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戏曲,就像我国的一部部历史,只有懂得欣赏它的人,只有懂得关注它的人,只有懂得挖掘它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他们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戏曲是我们的国宝,戏曲是我们的国粹,戏曲是我们的国剧。 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剧目是《东海黄公》,据张衡《西京赋》云:“东海黄公,赤刀奥祝,翼厌白虎,卒不能救。挟邪作蛊,于是不售。”中国戏曲的发展经历了从秦汉时期到唐代(中后期),到宋代,继而到成熟期的元代和处于繁荣起的明清时候。 《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大面》、《兰陵王》《拨头》《苏莫遮》等都是当时当时流行的的汉代歌舞戏。中唐以后,是戏曲的成熟期,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到了元代,是到了戏曲的成熟期。逐渐产生了职业艺术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的宋杂剧和金院本,“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元杂剧得以呈一代之盛,艺术发展和社会现实从两个方面提供了契机。从艺术的自身发展来看,戏剧经过漫长的孕育和迟缓的流程,已经有了很厚实的积累,在内部结构和外在表现上都达到了成熟。在有才华的艺术家眼里,剧坛艺苑是一块等待他们去耕耘的新土地。从社会现实方面来看,元蒙统治者废除科举制度,不仅断绝了知识分子跻身仕途的可能,而且把他们贬到低下的地位,这些修养颇高的文化人,被沉入社会底层。在疏远经史,冷淡诗文的无可奈何之中,他们只有到勾栏瓦舍去打发光阴、去寻求生路。于是,新兴的元

2019年中国古典戏曲艺术尔雅课后章节测试上

第一章中国戏曲的美学特征已完成成绩:100.0分1 【单选题】戏曲属于何种艺术? ?A、时间艺术 ?B、空间艺术 ?C、综合艺术 ?D、表演艺术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宋元戏曲史》的作者是? ?A、吴梅 ?B、王国维 ?C、王季烈 ?D、钱南扬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3 【单选题】音乐属于何种艺术? ?A、时间艺术 ?B、空间艺术 ?C、综合艺术 ?D、造型艺术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4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戏曲艺术的写意性的表现? ?A、表现内容的写意性 ?B、舞台时空的虚拟性 ?C、舞台形象的程式化 ?D、剧本语言的艺术性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第二章中国戏曲的脚色体制已完成成绩:100.0分1 【单选题】戏曲行当中扮演文职官员或帝王形象者,称为____ 。?A、老生 ?B、巾生 ?C、大官生 ?D、小官生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单选题】《西厢记》中的张生属于以下行当中的哪一种? ?A、老生 ?B、巾生 ?C、大官生 ?D、小官生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3 【单选题】《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属于以下行当中的哪一种? ?A、小旦 ?B、贴旦 ?C、正旦 ?D、武旦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4 【单选题】戏曲脚色中扮演诙谐幽默者,称为____ 。 ?A、生 ?B、旦 ?C、净 ?D、丑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第三章中国戏曲的化妆与服饰已完成成绩:100.0分1 【单选题】中国戏曲中,关羽脸谱的主色是____ 。 ?A、黑色 ?B、白色 ?C、红色 ?D、金色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单选题】中国戏曲中,男性人物的胡须叫做____ 。 ?A、胡子 ?B、须 ?C、夹嘴 ?D、髯口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3 【单选题】中国戏曲中。武将所穿的衣服叫做____ 。 ?A、铠 ?B、甲 ?C、靠 ?D、盔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4 【单选题】中国戏曲中,官生所穿的鞋子叫做____ 。 ?A、厚底靴 ?B、福字履 ?C、薄底靴 ?D、登云履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中国戏剧的主要艺术特点

中国戏剧的主要艺术特点 授课: 十中杜建萍时间: 2004年5月12日第四节课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 以广东的地方大戏粤剧为例子,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戏剧的三个主要艺术特点: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程式性”的学习和理解。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知道并能理解中国戏剧的三个主要艺术特点: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 2.能力培养目标:能从直观的欣赏感受中,对比、归纳出理性的认识。 3.情感培养目标:重新激发学生对中国戏剧的欣赏兴趣。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语(略) 二.进入本课内容学习 1.介绍艺术特点之一:综合性 (1)、让学生欣赏一个粤剧表演片段,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A.在这片段中,你接触到了哪些不同的艺术种类?(分别从“听”和“看”两方面进行考虑。) B.猜一猜,这第一个艺术特点是什么? (2)、请学生回答以上问题,老师作适当的引导。 (3)文字解释什么是综合性。 (4)简单说说粤剧的“唱、念、做、打”,并配合欣赏有关的片段。 2.介绍艺术特点之二:虚拟性 (1)、游戏活动: 请学生即兴模拟表演以下片段: 休息天,你约上一位好友到郊外游玩。当你们看见一条浅浅的小溪里有许多好看的小鱼时非常高兴,一起跳到水里捉鱼。小鱼很难捉,你正在灰心丧气之时,看见有条特别漂亮的小鱼刚好游到你跟前,你猛扑过去要捉住它,却与你的朋友撞在一起了。 要求:两人配合表演,可自由发挥,合理地增加部分细节内容。 (2)、由以上活动引入“虚拟性”的讲解 ①、提出问题: A.这即兴的模拟表演片段中,主要由一个场景(小溪、小鱼)和两个人构成,请问他们两者中,谁是真实存在的,谁是虚拟存在的? B.猜一猜,这第二个艺术特点是什么? ②、请学生回答以上问题,老师作适当的引导。 ③、文字解释什么是虚拟性,并配合欣赏有关的片段。 3.介绍艺术特点之三:程式性

戏曲鉴赏心得

戏曲鉴赏心得 戏曲鉴赏心得一:戏剧鉴赏的心得 戏剧是通过演员表演故事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综合艺术。它是以演员艺术为中心同时又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的综合体。我国的戏剧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从先秦以前的巫舞,到汉代的角抵戏、晋时的参军戏、北齐的踏摇娘、唐朝的滑稽戏。一直到宋元杂剧,戏剧这种艺术形式才基本成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戏剧博采众家之长,从各种艺术中汲取了丰富的文化养料。经过长期的酝酿.我国的戏剧最终形成并逐步走向成熟,倍受民众青睐,甚至不胫而走,享誉海外.可谓成绩斐然。其中不乏有社会历史的偶然因素推波助澜,但主要还是因为戏剧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具体表现在其丰富多彩、广泛深刻的功能方面。戏剧的功能不仅体现在它形象生动、避实就虚的艺术形式.而且体现在它社会关照、理性思考的具体内容。 戏剧的艺术魅力首先在于它形象生动、雅俗共赏;其次在于它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更在于它张扬社会理性.成为播撒于民众心底的及时雨。戏剧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娱乐功能、教化功能、传承功能。 一、娱乐功能 戏剧的娱乐功能是显而易见的,是促使广大观众走进剧场或戏院的根本动因。因为戏剧是一种最终以舞台呈现的形式与观众见面的艺术。它的直观性极强,接受者的层次又极为复杂。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文化素养、艺术修养并不高,因此.我们戏剧的娱乐大门要比其它艺术门类敞开得更大一些。这是从外部因素,也就是观众对戏剧的接受方面来考虑戏剧的娱乐功能。进一步从内部因素,也就是戏剧自身来说,戏剧的娱乐功能是与生俱来的,从最初的傩舞娱神,到之后的角抵戏、参军戏、滑稽戏等,逐渐地由娱神为主转变为以娱人为主,在此过程中,戏剧的娱乐功能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只是娱乐的对象由神变为人。人逐渐成为戏剧艺术的欣赏主体和接受主体。因此,戏剧就更多地考虑人们的娱乐因素,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使人们得到充分的享受和欢娱。 二、教化功能 戏剧的娱乐功能是不容忽视的,但决不能认为它是戏剧最重要的,或者是唯一的功能。

南京大学考研真题戏剧戏曲学

一名词解释 1.阿里斯托芬 2.李渔 3.景深 4.特吕弗 5.纪录片 6.类型片 7.《棋子》 8.台湾新电影 9.《伪君子》 10. 二简答题 A组 1.什么是镜框式舞台 2.《日出》的故事梗概 3.《茶馆》的戏剧结构 B组 1.什么是作者论? 2.小津安二郎的电影风格 3.什么是独立电影 三论述题 A组 1.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悲剧冲突的认识。 2.从编剧技巧角度来分析《压迫》(或《获虎之夜》)的技巧。 B组 1.结合最近你所看的电视剧,总结电视剧有什么特征? 2.题目忘记了。 剧本写作 《今夜谁也不许离开》为题写一个小戏,可以是舞台剧小品或者是微电影剧本。 名词解释: 1、春柳社 2、闲情偶寄 3、荒诞派戏剧 4、戏剧情境 5、北京人艺 6、纪录片 7、特写 8、奇观电影 9、斯皮尔伯格 10《太阳照常升起》 简答题(二选一)第一组: 1、简述戏剧冲突 2、《原野》是一部怎么样的作品 3、 19世纪社会问题剧的社会意义 第二组 1、方位与角度对电影的影响 2、美国喜剧电影特点 3、介绍一部贾樟柯的电影论述题(也是二选一)第一组: 1、简述崇高与悲剧的关系

2、易卜生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影响 第二组 1、电影与电视的区别 2、梅里爱对电影的贡献 专业课二,剧本创作 炎热的夏天傍晚,一件普通旅馆的客房内,一个中年女人正在打开旅行箱。她刚到此地,前两天儿子的大学辅导员要求和她见面说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这时,敲门声响起…….. 要求:舞台剧剧本,地点房间内,人物以中年妇女为主可根据剧情添加,题目自拟 一、名词解释必做 1、《闲情偶寄》 2、莫里哀 3、安提戈尼 4、残酷戏剧 5、6、爱森斯坦 7、国防电影 8、 9、 10、 二、简答题选 4 个 1、悲剧美感的特征 2、长镜头理论 3、 4、 三、论述,选 2 个 1、试分析正剧理论与近代文化的动力关系 2、阐述布莱希特的“史诗理论” 3、为什么说“电影是物质现实的复原”(克拉考尔) 4、为什么说电视是大众艺术? 名词解释: 左传 四库全书 四大南戏 残酷戏剧 边城 爱森斯坦 国防电影 简答 《围城》思想内容 《天下第一楼》的悲剧性 现代叙事和好莱坞经典叙事的区别 纪录电影的美学特征 论述《野鸭》在易卜生剧作中有何重要意义? 电影语言的发展历程 专业课二:评论写作老舍《茶馆》《长生殿》费穆《小城之春》 名词解释 第四堵墙 缀白裘 角色制 荒诞派戏剧

2019尔雅戏曲鉴赏吴乾浩

2019尔雅戏曲鉴赏吴乾浩答案 戏曲是什么 1 第一个被评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中国哪种戏曲? A、黄梅戏 B、昆曲 C、京剧 D、豫剧 正确答案:C 2 在哪一年,我国戏曲的代表被评为首批世界非物质遗产?() A、1999年 B、1998年 C、2001年 D、2000年 正确答案:C 3【多选题】依然在演出,并完整保留原貌的不包括()。 A、中国戏曲 B、印度梵剧 C、希腊悲剧 D、希腊喜剧 正确答案:BCD 4 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是艺术的一般分类。() 正确答案:√ 5 中国戏曲是一种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 正确答案:√ 戏曲——以歌舞演故事 1 中国戏曲的构成部分不包括()。 A、做 B、唱 C、喝 D、念 正确答案:C 2 哪一部书籍中记录了“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A、《论语》 B、《尚书》 C、《杂谈》 D、《天工开物》 正确答案:B 3 多少年前形成了戏曲?() A、800年前 B、1000年前 C、600年前 D、700年前 正确答案:B 4 中国戏曲的起源过程悠久而骄人。() 正确答案:√ 5 元朝中期开始形成我们现在认同的戏曲形式。()正确答案:× 优戏——从“优孟衣冠”到“参军戏” 1 我国哪个朝代出现了参军戏?() A、元代 B、春秋 C、五胡十六国 D、宋代 正确答案:C 2 戏曲中哪种表现手段不能用来表现孙叔敖?() A、唱歌 B、说话 C、模拟人物 D、跳舞 正确答案:D 3 后来用什么来指称参军戏?() A、唐戏 B、歌戏 C、杂剧

D、军戏 正确答案:C 4 哪一种人物的职责类似现代的导演职责?() A、影戏 B、戏头 C、负末 D、负影 正确答案:A 5 参军戏中的领头人物是负静。() 正确答案:× 宋元南戏——人伦戏剧 1 谁提出了间离效果?() A、黄佐临 B、斯坦尼斯拉夫司斯基 C、布莱希特 D、梅兰芳 正确答案:C 2 哪个戏种中出现了剧本?() A、杂戏 B、优 C、北戏 D、南戏 正确答案:C 3 下面哪一项是戏曲成熟的主要标志?() A、剧本 B、唱歌 C、戏票 D、旁白 正确答案:A 4 《荆钗记》不属于杂戏。() 正确答案:√ 5

戏曲表演的艺术特征(资料)

中国的传统戏剧有一个独特的称谓:“戏曲”。历史上首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元代的陶宗仪,他在《南村辍耕录?院本名目》中写道:“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诨、词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但这里所说的戏曲是专指元杂剧产生以前的宋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至近代的京剧和所有地方戏在内的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通称。 戏曲的艺术特征主要有: 1、综合性 戏曲作为表演艺术,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综合。 各种不同的艺术在戏曲中是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例如戏曲中的服装和化妆,除用以刻画人物外,还成了帮助和加强表演的有力手段。水袖、帽翅、翎子以及水发、髯口等,都不仅仅是人物的装饰,而且是戏曲演员美化动作、表现人物微妙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工具。戏曲的这种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高度综合性的特点,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逐渐形成的。 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拥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从艺术因素的构成看,戏曲的发展来源主要有 3个:歌舞、滑稽戏和说唱。由于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有把各种不同的表演艺术集中在一个场所进行演出的传统习惯,这就促进了各种艺术的交流和结合。它的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使中国戏曲富有特殊的魅力。它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 唱:是戏曲演出中剧中人物进行内心情感抒发或叙事的主要方式,根据不同的剧种,采用不同的音乐形式。就唱词而言,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为曲牌体,如昆曲、高腔等;一为板腔体,如京剧、评剧、各类梆子戏等。 念:是戏曲演出中对人物间的对白或独白的总称,是一种诗歌化、音乐化的戏剧语言。一般的剧种所用念白与剧种所在省份的地方音大致相同。京剧念白有京白、韵白之分,前者用湖广音、中州韵,后者用北京方音稍加变化。昆曲则用韵白或苏白。 做:是对戏曲演员的身段、表情、气派、风度等表演的总称。是戏曲表演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舞台行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戏曲的做,多为程式性的动作,大都写意。 打:指戏曲中对点头场面的表现手段,也叫“开打”,有时表现两人的对打,有的则是集体的战争场面。戏曲的开打具有极强的舞蹈性、程式性和表现性,也多写意而非写实。 打:指戏曲中对点头场面的表现手段,也叫“开打”,有时表现两人的对打,有的则是集体的战争场面。戏曲的开打具有极强的舞蹈性、程式性和表现性,也多写意而非写实。2、写意性 “写意”这个词在绘画中是与“工笔”相对的,用于戏曲则应与“写实”相对。据此,可以说中国戏曲是一种写意的舞台艺术,它不是写实的。戏曲把无限丰富的生活内容凝炼成为极其有限的舞台形象,把实境升华为意境,让观众见一叶而知秋,这是中国戏曲的内在美学规律。许多生活内容,戏曲并不赋与舞台形象,却在观众的想象中展露。“目见”极少,“想见”极多,而“想见”却来自“目见”,戏曲就是在这种虚与实的统一中显现出一幅幅的生活图画。戏曲的音乐、表演、舞美,无不具有写意性。仅从面部化妆看,花脸中的“碎脸”,像个花鸡蛋;马武的胡子是红的;窦尔墩的脸是蓝的;青面虎的脸是绿的。在实际生活中谁也没见过那幅面容,但它却能显现性格特征,这就是戏曲造型的“意象”,而非“实象”。观众决不会说“他不像人” 因为“意象”是从“实象”来的,是“实象”的高度提炼与夸张。它比“实象”更为鲜

浅谈对中国戏曲的认识教学文案

浅谈对中国戏曲的认识 通过选修本门课程,我更好的了解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通过老师对戏曲的讲解,我更好地提高了对戏曲艺术的认识,不但可以增长我们这方面的知识,拓宽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振奋民族精神、提高艺术素质,同时还能培养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由文字、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等因素综合形成的一门戏剧艺术。它与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中国戏曲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在我的印象中,戏曲文化一直是我国艺术宝库里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作为中华名族的一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了解﹑继承和传播这笔文化。也许你并不擅长表演它,但这并不妨碍你去欣赏它﹑喜爱它。也许你并不擅长品味它,但这并不妨碍你去认识它﹑了解它。 纵观戏曲的历史,戏曲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是很繁盛的一种文化形式。从平民百姓到官宦之家都喜欢,而且很多人都懂。戏曲从诞生起就是最广大的劳动人民的艺术,具有很广

泛的民间性的特点。戏曲虽然涉及的主题大多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表现的也多是忠孝节义等道德伦理价值观念,但是却反映了几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传统戏剧里蕴涵着传统的价值评判,传递着一个时代对历史、对现实的思考,又拥有中国独特的表演体系。这些东西,本身就是来源和生长在我们这片土地上的,有着我们传统血脉的根本,是一种文化的源。因此,欣赏戏曲,更多的是欣赏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这也说明了戏剧赏析中的两种境界。所谓“看热闹”,也就是看到戏剧表面上的一些东西,往往注意离奇的故事以及热闹的打斗场面等。所谓“看门道”,就是注意戏剧艺术的审美特性,对戏剧冲突、人物形象、舞台对话以及各个剧种的特定表现技巧作充分的玩味与鉴赏,看到戏剧真正的美学价值。这就需要鉴赏者有健全的文化感官、广博的艺术修养和鉴赏的情感动力。总而言之,不管是看热闹还是看门道,都是对戏曲赏析,赏析者也都能从戏曲中品出各自的味儿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正是这种特性,使得中国戏曲雅俗共赏,不仅被文人墨客所称道,也能广泛地流传于平常百姓之间。 中国戏曲集中国各民族文化之大成,是经过无数艺术家继往开来不断创新积累的结晶,是博大精深的艺术体系,并且戏曲文化的发展史体现了中国民族艺术文化发展过程,我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戏曲学导师介绍

戏剧戏曲学著名导师 刘荫柏,满族, 1941 年生,黑龙江拜泉县人。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学会理事、中国关汉卿研究会理事、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常务理事。出版著作《魏征》、《李泌》、《马致远及其剧作论考》、《元杂剧史》、《洪升研究》、《中国古代杂技》、《中国武侠小说》、《西游记研究资料》、《封神演义导读》。并以上官云龙笔名写过武侠小说。 1996 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王安奎,笔名安葵。男,汉族,辽宁省盖州人,共产党员。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现任《戏曲研究》主编、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昆剧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大学兼职教授。已出版的专著有:《当代戏曲作家论》、《新时期戏曲创作论》、《戏曲拉奥孔》、《海边评剧》、《张庚评传》。参加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当代中国戏曲》的写作,任编写组负责人。任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当代戏曲史》负责人。《昆曲艺术大典·历史理论点》主编,《戏曲理论与戏曲思维》《昆曲创作与理论》(与人合作)。 章诒和,曾用名章愚,章愚愚,女,1942年9月生,汉族,安徽桐城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1963年毕业于中国戏曲研究院戏文系,1979年调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中国俗文学会理事。主要成果:专著《师友集》、《中国戏曲艺术通论》(合著)、《中国俗文学概论》(合著)、《中国戏曲》(合著,主编兼主笔)。 姜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协会副主席、分党组书记。国家一级演员。少年时就读于北京灯市口中学,毕业后,上山下乡到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十六团, 1975年被选到黑龙江代表队,次年参加全国曲艺汇演,后被中国广播艺术团选中,在国家级一级说唱团当相声演员,从师马季。1978年创作相声《如此照相》获全国曲艺大奖一等奖,同年年底,当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 1983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邀请他当主持人,自此,他的艺术生涯又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十几年来,他奉献了一个又一个精品相声:诗歌与爱情、错走了这一步、虎口遐想、电梯风波、着急、学唱歌、照相…… 1985年,姜昆当选中国曲艺家协会的副主席、中国广播说唱团团长,并被选为中华青年联合会常委。作为中国的第八代相声传人,他在中国以现实知识为特征,在相声界竖起了一面旗帜,作品雅俗共赏,言意新颖,内涵丰富,笑料隽永,他高超的艺术表现,使他获得了中国唱片界的最高荣誉——“金唱片奖”。 1995年,他辞去了中国广播说唱团团长的职务,担任中华曲艺学会会长,潜心在相声领域,编辑了200万字的《中国传统相声大全》,成为研究中国相声珍贵的权威性资料。 而他创作的《姜昆相声集》是中国相声人手一册的教科书。1998年,他出版自传《笑面人生》, 第一年销售就突破四十五万册大关,在中国销售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同年,他创办了中国相声网,把世界的笑引向中国,把中国的笑洒向世界。2001年他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及研究生院硕士导师。致力于曲艺通史和理论的编写和出版,由他主持、数十位全国曲艺史论研究专家合作完成的国家级中国曲艺史论,历时三年完成。史论分《中国曲艺通史》与《中国曲艺概论》两卷,堪称近年来曲艺研究领域的集大成之作。 2004年11月至今,姜昆担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

中国戏曲鉴赏

从起初对中国戏曲文化的陌生,到现在对中国戏曲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这个过程与选修中国戏曲鉴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老师对中国戏曲的绘声绘色的讲解是转变我对戏曲态度的最根本的原因,每次上课老师总会带给我们丰富新颖的内容,从昆曲中描写南宁太守之女杜丽娘与贫寒书生柳梦梅之间爱情故事的《牡丹亭》到代表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的《西厢记》;从京剧中一代大师梅兰芳的《贵妃醉酒》到超脱时空形态的《杨门女将》再到传唱至今,经久不衰的《赵氏孤儿》。每一次的戏剧欣赏都是一次神奇的旅程,带我们领略中国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中国传统戏剧是我国的国宝,国粹,它代表着我国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情。百年沧桑在上面形成了烙印,百年变幻使它更添一色。人们在其中找到明亮的镜子,在其中找到古社会的制度,享受文化和智慧的熏陶,沉浸在另一个世界。我国传统戏剧反映了中国众多英才猛将,巾帼英雄,它们凝聚了我国人民多少辛勤的汗水,它们是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戏曲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大学生,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继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并向世界传播中国戏曲文化。我们应向全世界人民证明:中国是一个文明之国,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向世界证明:中国文化不容忽视,让全世界知道世界上有个国家叫中国,那儿曾有许许多多勤劳的中国人,他们用他们最真挚的心和英雄们伟大或凄凉的故事凝成了伟大美妙的中国传统戏剧。 除了老师绘声绘色的介绍戏曲名段之外,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老师向我们展示的朱镕基老先生退休后与京剧艺术相关的生活照片,照片中的朱镕基面相温和慈祥,过去的严厉与严肃淡去了不少,当了七年副总理和五年总理的朱镕基,退休后,一下子从公众视野中销声匿迹。人们无数次设想这位昔日威风八面的铁腕人物,离开轰轰烈烈的政治舞台后,其退休生活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从照片里能很容易的看出他对京剧的热爱,他拉着胡琴唱着京戏,过着一个退休老人该有的惬意幸福的生活。 还有一段不可不提的就是老师对样板戏的介绍,所谓样板戏,指一批创作于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主要反映传统政治立场的作品,其政治意义远超过文化价值。样板戏的影响力在文革达到顶峰,不仅是国家当时唯一允许出现的文艺作品。因为这样的历史背景,其具有相当的争议性,同时由于其时代的象征,在老一辈人中仍具有生命力。被确定为样板戏的文艺作品只有8个,它们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等,还记得在《红灯记》和《沙家浜》的片段欣赏中演员们标准扎实的唱功和精准到位的表演功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样板戏被称为“红色经典”,样板戏开了一个戏曲表现程式改革的先河。对传统程式在现代生活中的表现,对现代人物利用程式进行的艺术创造,以及对音乐、舞台美术等方面的改革,应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戏曲改革、戏曲现代化的最高成就。 这一学期的中国戏曲鉴赏之旅就此即将告一段落,但我相信,我对中国戏曲文化的了解却仅仅开始,在未来还有更多宝贵丰富的戏曲文化等待我去了解去探索,古老的中国历史如此悠久,先辈为我们留下了无数文明,古迹,风俗,民情,如今,外国来宾来到我们这个大中国,首先要欣赏的就是令人啧啧称赞的京剧,他们游览了一部分的“大中国”,总要了解各式各样的民间戏剧,因为京剧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上留下蛛丝马迹,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国历史,中国风情,中国文化,不仅仅是我,我们还要呼吁更多的人留住我们的国粹,最后感谢老师在课上为我们做出的中国戏曲文化的精彩介绍。

《中国古典戏曲艺术》2019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中国古典戏曲艺术》2019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第1章单元测试 1、戏曲属于何种艺术? 答案:综合艺术 2、《宋元戏曲史》的作者是? 答案:王国维 3、音乐属于何种艺术? 答案:时间艺术 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戏曲艺术的写意性的表现? 答案:剧本语言的艺术性 5、越剧是哪个省份的地方戏? 答案:浙江 第2章单元测试 1、戏曲行当中扮演文职官员或帝王形象者,称为。

2、《西厢记》中的张生属于以下行当中的哪一种?答案:巾生 3、《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属于以下行当中的哪一种? 答案:小旦 4、戏曲行当中扮演奸臣形象者,称为。 答案:白净 5、戏曲脚色中扮演诙谐幽默者,称为____ 。 答案:丑 第3章单元测试 1、中国戏曲中,生旦化妆的主要目的是。 答案:美悦 2、中国戏曲中,关羽脸谱的主色是。 答案:红色 3、中国戏曲中,男性人物的胡须叫做。

4、中国戏曲中。武将所穿的衣服叫做。 答案:红色 5、中国戏曲中,官生所穿的鞋子叫做 ____ 。 答案:厚底靴 第4章单元测试 1、明代前期的“四大声腔”指的是。 答案: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 2、“四大声腔”中,哪一种成为明清最盛行的声腔? 答案:D 3、改良昆山腔的曲师是。 答案:D 4、以下几点钟,不属于南曲特点的是。 答案:字多腔少 5、昆曲的主奏乐器是。

答案:A 第5章单元测试 1、魏良辅云“曲有三绝”,以下不属于“三绝”的是哪一个?答案:启口轻圆 2、老生演唱时,使用的是。 答案:A 3、在演唱时,“收音”称为一个字的。 答案:字尾 4、以下不属于“五法”的是。 答案:建筑 5、站立步式属于“五法”中的。 答案:步 第6章单元测试 1、下图属于哪种舞台样式? 答案:芍药

中国戏曲介绍与欣赏礼仪

一、中国戏曲介绍: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是传统文化中一朵经久不衰的奇芭。中国戏曲由音乐、舞蹈、文学、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戏曲在中国源远流长,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讲究唱、做、念、打,富于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别于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河北梆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但是近几年来,戏剧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日趋衰弱,受到了新生艺术的冲击。尤其港台歌曲大量涌入内地,学生追星捧星,趋之若骛,对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却是知之甚少。 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做“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中国戏曲 现代戏剧主要指的是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舞剧等,话剧是主体,外国戏剧一般专指话剧。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 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元代——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元杂剧是在民间戏曲肥沃土壤上,继承和发展前代各种文学艺术的成就,经过教坊、行院、伶人、乐师及“书会”人才的共同努力,而改进和创造出来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在形上,元杂剧用北曲四大套数安排故事情节,不连贯处,则用楔子结合,形成了一本四折一楔的通常格式(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剧中独有的长篇,共写了五本二十一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必要时另加“楔子”。结尾用两句、四句或八句诗句概括全剧的内容,叫“题目正名”。每折包括曲词、说白(宾白)和科(科泛)三部分。曲词是按导师情需要的曲牌填写的文字,也叫曲文、唱词或歌词。其作用是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全部曲词都押同一韵脚。说白是用说话形式表达剧情或交代人物关系的一种艺术手段,分对白(角色之间的对话)、独白(角色独自抒发个人感情和愿望的话)和旁白(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带白(插在曲词中的说白)等。科是动作、表情等。一本剧通常由正末或正旦一人来唱,其它脚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 戏曲角色: 末:男角。元杂剧中的正末是剧中的男性主角。

《中国戏曲艺术赏析》课后感想

《中国戏曲艺术赏析》课后感想 艺术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故而我毅然选择了《中国戏曲艺术赏析》这门课程。白驹过隙,日月穿梭,短短两周浅尝中国戏曲艺术的魅力后,感觉艺术特别是中国传统艺术对自身发展的影响竟是如此的巨大。 仍记得对戏曲的印象最初是在儿时启蒙读本的漫画上,再后来就到了小学历史课本的只言片句,接着是中学语文课堂上《窦娥冤》的文言文,现在终于又在大学的课堂上闪现了戏曲的迷人身影。从最初“优孟衣冠”的历史典籍引出有关戏曲来源的讲解,到课程中老师言传身教的展示以实化虚,化无为有和以实代虚,无中生有的戏曲特征,再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戏曲行当概述,以及唱、念、做、打四种戏曲表演中的艺术手段简介,还有那紧贴教学内容的戏曲视频赏析,可以说这一中国戏曲艺术之旅收获颇多。 《西厢记》、《白蛇传》、《野猪林》、《惠州女人》、《女驸马》、《贵妃醉酒》……一幕幕精彩的剧情、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真是一颦、一笑、一嗔、一怒皆成戏。特别是中国古典戏曲乃至整个古典文学创作领域的杰作——《西厢记》,它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精妙的艺术风格使这部作品七百年来一直雄踞“一流”的宝座。其无与伦比的语言艺术,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吸取了这些古典诗词的精华,又吸收了当时(元代)

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经过提炼加工,博取众长,从而形成自身华美秀丽的语言艺术特色。《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既丰富多彩,又极有文采风华,两者完美结合,而且通俗、合律、自然流畅,代表了中国古典戏曲“文采派”语言艺术的最高成就。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的、有机的戏剧艺术。戏曲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也是美学的集成。它是通过声乐、舞蹈、神容、服饰、装饰美来让观众感受人物的精神世界,戏曲的观众不是用生活真实美来衡量戏曲美的,所以其形式美立足于传神达意。学会感受戏曲之中的美,能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审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改造社会,美化生活,完善人性。 在这个文化交流、冲击甚至冲突异常激烈的时代,作为世界最早三大戏剧体系之一的中国戏曲,历经岁月的沉淀,古老的戏曲艺术必将会被更多人钟爱和传诵,永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智慧树知到《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章节测试 [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戏曲属于何种艺术? A:时间艺术 B:空间艺术 C:综合艺术 D:表演艺术 正确答案:综合艺术 2、《宋元戏曲史》的作者是? A:吴梅 B:王国维 C:王季烈 D:钱南扬 正确答案:王国维 3、音乐属于何种艺术? A:时间艺术 B:空间艺术 C:综合艺术 D:造型艺术 正确答案:时间艺术

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戏曲艺术的写意性的表现? A:表现内容的写意性 B:舞台时空的虚拟性 C:舞台形象的程式化 D:剧本语言的艺术性 正确答案:剧本语言的艺术性 5、越剧是哪个省份的地方戏? A:浙江 B: 山东 C:江苏 D:广东 正确答案:浙江 第二章 1、戏曲行当中扮演文职官员或帝王形象者,称为。 A:老生 B:巾生 C:大官生 D:小官生 正确答案:大官生 2、《西厢记》中的张生属于以下行当中的哪一种? A:老生 B: 巾生

C:大官生 D:小官生 正确答案:巾生 3、《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属于以下行当中的哪一种? A:小旦 B:贴旦 C:正旦 D:武旦 正确答案:小旦 4、戏曲行当中扮演奸臣形象者,称为。 A:正净 B:副净 C:白净 D:毛净 正确答案:白净 5、戏曲脚色中扮演诙谐幽默者,称为____ 。 A:生 B:旦 C:净 D:丑 正确答案:丑 第三章

1、中国戏曲中,生旦化妆的主要目的是。 A:夸张 B:美悦 C:虚拟 D:象征 正确答案:B 2、中国戏曲中,关羽脸谱的主色是。 A:黑色 B:白色 C:红色 D:金色 正确答案:C 3、中国戏曲中,男性人物的胡须叫做。 A:胡子 B:须 C:夹嘴 D:髯口 正确答案:D 4、中国戏曲中。武将所穿的衣服叫做。 A:铠 B:甲 C:靠

戏曲的特点

艺术学基础知识|戏曲的特点 戏曲的特点在世界上,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都被称为三种古老的戏剧艺术。中国戏曲是生命力最为旺盛的一种,而其他两种都已经退出舞台。虚拟性虚拟性又叫写意性,中国戏曲的虚拟性,既是戏曲舞台简陋、舞美技术落后的局限性带来的结果,也是而且主要是“虚实相生”“以形写神”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积淀的产物。它极大的解放了作家、舞台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观众的艺术想象力,从而使戏曲的审美价值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1.戏曲舞台的时空具有虚拟性。就时间而言,如《文昭关》中伍子胥的几段唱,台上十几分钟,而代表的却是漫漫长夜。就空间而言,在戏曲的舞台上演员跑几个圆场,便代表行了很长的路,已从一个地方到了另一个地方,戏谚云“三五步行遍天下”是也。 2.戏曲演员表演时多用虚拟动作。戏曲舞台不用实物只用部分实物,依靠某些特定的表演动作暗示出舞台上并不存在的实物或情境。所有虚掉的一切,都是由演员用动作引导、在观众的想象中出现的。 3.场景、环境的虚拟传统的戏曲舞台上一般只设有“一桌二椅”。“一桌二椅”虽然简单,但是运用广泛,既可作为不同场合的桌椅,也可作为山、楼、床、门等的代用物。

程式性戏曲程式性是指戏曲的脚色行当、表演身段、剧本结构、音乐唱腔、服装打扮都有一些特殊的固定规则。程式来源于生活,但它又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对生活经过提炼、概括、美化而形成的,是对生活的规范化。 1.戏曲演员的脚色行当具有程式化的特点。戏曲一般都划分为生、旦、净、丑等四种基本类型,每种类型还可以分出更加细致的角色。 2.戏曲演员的表演动作具有程式化的特点。起霸:沈采所作的《千金记》,起霸是其中的一出戏,表现的是气吞山河、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出征垓下之前,整盔束甲,检查自己上阵前的准备情况。走边:表现武士侠客、绿林好汉轻装夜行或潜行疾走的表演程式。 3.戏曲音乐、唱腔和器乐伴奏也是有一些基本固定的曲牌和板式。 综合性戏曲艺术既包括时间艺术,又包括空间艺术。综合性还体现在它精湛的表演艺术上。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艺术。它涵盖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工艺、武术、杂技等各种门类的艺术因素,各种艺术因素都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成为帮助和加强表演、刻画人物形象的有机手段,从而使中国戏曲具有独特的魅力。

中国戏曲艺术与审美文化传统及其对中华总体美学的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513068335.html, 中国戏曲艺术与审美文化传统及其对中华总体美学的意义 作者:程宏宇 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35期 摘要:认识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必须对古典戏曲的原生态历史进行总结,论析中国戏曲与审美艺术传统的相关问题,从戏曲艺术学科自身发展着眼,扫描中国戏曲美学总体发展及其趋势,揭示其对中华总体美学的深远意义和多元化价值。本文是一篇专题研究中国戏曲艺术与审美文化传统的论文,笔者扫描了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对古典戏曲的原生态历史进行了小结,析论了中国戏曲与审美艺术传统的相关问题,进而从戏曲艺术学科自身发展来看,统观中国戏曲美学总体发展及其趋势。 关键词:中国戏曲审美传统传承创新 一、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戏曲的渊源可以一直上溯到原始时期。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戏曲经历了萌芽、滋长、发展、成熟等几个重要阶段。13世纪初步进入成熟时期。20世纪中叶,基于我国戏剧将曲词、说唱、舞蹈、音乐、表演甚至杂技、武术、美术等有机地融为一体的高度综合性的艺术特征,戏剧史研究者将宋元间流行的“戏曲”一语,作为我国传统戏剧的统称,包括宋金以来的杂剧、南戏、传承和各种地方戏曲在内。 关于戏曲的起源,学术界历来有巫优说、原始歌舞说、百戏说、傀儡说及外来说等多种观点,迄今尚无定论。一般说来。我国戏曲既然是一种不断积淀创新而成的综合性很强的艺术样式,其兴起因素就不应当是单一和孤立的,而应该是诗歌、音乐、舞蹈、表演、说唱等多种艺术成分长期交融聚合的结果。如果要发掘我国戏曲来源,则需从先秦歌舞、两汉百戏、六朝俗讲等一路寻索而来,同时也要兼顾诗词、歌赋、史传、说话等雅俗文艺样式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驱鬼驱灾的傩仪也与戏曲有密切的渊源关系。汉代民间流行的角抵戏《东海黄公》便是从傩仪中派生出来的。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祭神鬼活动之中的戏剧表演成分逐渐增加,其中的歌舞和技艺表演大有挣脱宗教仪式的外壳而风行于世的趋势。以科白、滑稽为主的参军戏源于后汉,至唐渐成格局。参军戏起源于后汉,至唐渐成格局。参军戏是与歌舞并行的一种滑稽表演。它与上古以来的优戏有内在的血缘关系。 北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晚唐五代以来将近百年的战乱分裂局面,开启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作为宋代文化全面繁荣的重要标志,传统的雅文化与新兴的都市文化交相争辉,砥砺磨合,进而在广泛的艺术领域中并行突进。这种文化氛围,为结胎滋生于随唐之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