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合集下载

功率超声对纯铝凝固过程的影响及衰减特性分析

功率超声对纯铝凝固过程的影响及衰减特性分析

2009年 12月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D ec 2009第30卷 第4期Journa l of Zhengzhou U n i ve rsity (Eng ineer i ng Sc i ence)V o l 30 N o 4收稿日期:2009-01-01;修订日期:2009-07-13 基金项目:国家 863 科技计划项目(2008AA 03Z103)作者简介:胡仕成(1968-),男,湖南桃江人,中南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材料成型工艺及装备研究.文章编号:1671-6833(2009)04-0093-05功率超声对纯铝凝固过程的影响及衰减特性分析胡仕成,杨运猛,胡永清,付明志(中南大学现代复杂装备设计与极端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3)摘 要:研究了超声波对凝固过程的影响,探讨了不同超声功率对纯铝凝固过程冷却温度变化,声流和空化对细化晶粒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超声功率下处理的铸锭,凝固时间缩短,温度分布更加均匀,温度梯度场变小,在不同功率超声振动下凝固组织平均晶粒尺寸从500 m 变成为90 m,但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加细化程度不再明显.超声的衰减作用使铸锭不同位置的晶核细化程度有很大的不同,由于空化效应和声流搅拌双重作用效应,使凝固组织细化程度提高.关键词:功率超声;温度曲线;凝固组织;空化;声流中图分类号:TG 249.9,TB 559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铝工业的发展对基础纯铝板坯的组织要求越来越高,获得细小均匀的晶粒是能否获得高性能铝材的一个关键因素[1-2].超声波导入到液态金属中,金属内部形成剧烈的强迫对流,它改变凝固界面前的温度场和溶质浓度场,对凝固组织形态产生影响.相对于自然对流冷却,强迫对流冷却的强度可以达到它的数十倍.热对流引起熔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相互混合,造成熔体宏观运动后进行热量传递.超声波处理情况下,强迫对流对熔体冷却速率产生强大的影响,国外学者对金属的凝固过程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果[3-5].20世纪30年代,D .Loo m is 、W.W ood 和S .Dn il o v 等学者分别研究了超声振动对金属和有机物凝固过程的影响,随后P .A lekseev 、G.E skin 和O.Abra m ov 等人也分别对超声场下金属的凝固规律进行了探索[6-7].我国李喜孟、刘清梅[8-10]等采用不同超声处理方式处理,均发现超声处理能使具有不同点阵的金属晶粒细化,金属熔点较低晶粒形貌变化最大,随着材料熔化温度增加,细化效果减弱.将超声振动应用于合金铸造、铸轧是当前国际研究的热点[8-10],因此迫切需要对铝合金超声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以往的试验研究普遍表明,空化效应产生瞬时的高温、高压引发了巨大的能量起伏,在熔体中造成过冷,产生了大量的晶核;同时声流搅拌效应将冲蚀和打断长大的枝晶,促进溶质和碎小晶体的扩散.然而,超声对温度场的改变还没有深入研究,笔者主要研究在纯铝凝固过程中施加超声场,考察超声场下凝固过程温度的变化规律,并具体探讨不同超声振动对不同铸锭位置金属凝固组织细化程度的影响和超声衰减情况.1 试验材料、装置与试验方法1.1 试验材料与装置试验材料为工业纯铝大铸锭,材料的合金成分如表1所示.试验使用的超声设备包括:他激式超声波发生器,具有5个功率档位(105W 、135W 、170W 、200W 、240W );PZT 压电陶瓷换能器、变幅杆、钛合金工具杆、电阻丝加热炉及配套的温度控制记录仪、热电偶、坩埚、位移控制操作台、Leica 台式金相显微镜.整个试验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热电偶测量不同位置的冷却温度,并用温度控制记录仪分析采集数据.表1 试验用工业纯铝的合金成分Tab .1 A lloy co m positi on of indu strial purealu m i num i n exp er i m en t%组分S i M n Cu F e Z n A l质量分数0.0010.0010.0010.0860.01余量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1.2 试验方案将铝块置于石墨坩埚并放入电阻加热炉进行熔炼,待其完全熔化后,添加铝打渣剂打渣净化铝熔体.持续加热至850 ,移出石墨坩埚,在炉外自然空冷,待熔体温度降至785 时,对熔体进行超声处理.施振方式为铝熔体中心处顶部持续导入超声波.每次试验工作频率为19 0.5k H z,固定超声波发生器输出功率为:(a)自然冷却,(b)施加105W超声,(c)施加170W超声处理,(d)施加240W超声处理.分别测量不同功率超声振动对凝固温度曲线的变化,然后将不同功率超声下的样品从中间施振处对称切开,研磨、化学抛光后用强酸对观察面进行浸蚀处理,观察铸锭凝固组织.2 结果分析与讨论2.1 功率超声对冷却温度场的变化图2是实验测得的3条冷却曲线图.图中从上到下的冷却曲线依次代表3根不同的热电偶测出的温度变化数据,分别用T1~T3表示,最下方的曲线用T1表示,其最靠近埚壁,最上方的冷却曲线用T3表示,靠近超声波发生器.经过超声波处理的铝熔体比未经超声波处理的各点的时间差有很大的差距,第一拐弯处(液相线)到第二拐弯(固相线),在没有施加超声时凝固时间为572s,总凝固时间为2560s,坩埚壁到中心点最大温度差达到9 ;当施加超声功率105W时,第一拐弯处到第二拐弯凝固时间变化为370s,坩埚壁到中心点最大温度差减少到5 ;随着功率增加液相线到固相线时间变短,当94第4期胡仕成等 功率超声对纯铝凝固过程的影响及衰减特性分析功率增加到240W时,时间变化为260s,总的凝固时间为2020s,坩埚壁到中心点最大温度差减少到3 左右.这说明超声波的声流能有效改善熔体凝固温度场,当超声波导入到金属液中,由于在熔体中形成一定的声压喷流直接离开超声变幅杆的端面并在整个流体中形成环流,对金属液进行搅拌,提高了温度场分布的均匀性,减小了整体熔体的温度梯度. 2.2 功率超声对凝固组织的影响由图3可知,未加超声波形成的铸锭组织多为发达的树枝晶、柱状晶,晶粒尺寸粗大.引入功率超声波后,一次枝晶被打断,晶粒尺寸减小,但由于声功率较小,所形成的晶粒尺寸偏大,同时发现组织中仍存在许多枝晶网胞;当超声功率P= 170W时,二次枝晶也被打断,晶粒进一步细化,超声细化效果达到了最佳状态,若继续增大声功率,强烈的空化与声流效应使得铝熔体瞬时局部温度升高,延长了晶体的长大时间,晶粒尺寸变化不是很明显,超声细化效果没有增强.试验统计了单位面积上所有晶粒的线性尺寸,得到铸锭组织平均晶粒尺寸随超声功率变化的规律,如图4所示. 施加超声时,晶粒十分粗大,且组织分布较不均匀尺寸偏大.经超声波处理后铝凝固组织明显细化,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加,组织细化程度明显提高,但功率提高到一定程度,超声波的细化作用不再明显增强.当超声波功率在135W时,凝固组织一部分转化为树枝晶,同时还有部分等轴晶,晶粒尺寸明显缩小,但此时组织仍为连成一体的枝晶网胞,同时存有少部分的粗大晶粒;超声波功率为170W时,其凝固组织完全成等轴晶,树枝晶进一步被打碎,晶粒尺寸取于均匀,组织细化非常明显,240W时,凝固组织进一步细化不再明显. 2.3 功率超声对凝固组织有效细晶范围图5是观察区域晶粒尺寸分布示意图.图6是在金属凝固过程中施加功率超声获得细化金属组织,从图6可以看出:B-1~B-6在不同位置凝固组织细化程度存在很大的不同,在靠近超声波施加的地方即B-1至B-4位置,B-1处因为超声波径向作用不是很明显,因此有粗大的树枝晶、柱状晶细化不是很明显,B-2、B-3、B-4组织中粗大的树枝晶、柱状晶已被细小等轴晶取代,在远离振动源处B-5和B-6,晶粒开始变得比较粗大,但它们的显微组织明显不同于B-2和B -4.在改变超声输出功率得到的铸锭组织中,发现当超声输出功率越大时时,B-6处晶粒细化效果越好.2.4 功率超声对熔体凝固有效作用范围分析高能超声在熔体中传播时,由于声波和铝熔体粘滞力的交互作用,有限振幅衰减使液体从声95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图7 功率超声细晶有效作用范围F ig .7 T he u ltrason ic fi n e-grai n ed range源处开始在导入杆周围形成一定声压梯度,导致超声波变幅杆前端熔液的流动,熔体在容器中的单项流动的速度为[11]:v x =P l 2yl x(1)声流的最大速度能达到:v max =2 fA (2)式中: P 为声压在X 方向的衰减量; 为熔体黏度;l x ,l y 分别为容器X 和Y 方向上的长度;f 为频率;A 为变幅杆端面最大振幅.超声波产生的声流速度比质点振动速度小的多但亦能达到熔体热对流速度的数10倍.当功率超声的导入,一定能量的超声波在传递过程中,由于散射、折射及分子间振动摩擦吸收声能等原因,必然会产生衰减,反映在声压上,就是从工具杆端面沿声波传播方向形成一定的压力梯度,因此顺着压力梯度方向引发了熔体的环向流动,声流与热对流将发生强烈的交互作用,同时空化泡在崩溃时,泡壁运动速度非常高,能形成速度极大的微射流,加强了声流的搅拌效应.能够显著改变熔体温度梯度,可以明显提高温度场的均匀性.图8 超声声流效应F i g .8 E ffec t of ultras on i c acoustic strea m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声束扩散和散射以及介质吸收等会使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引起衰减,超声波传播距离的声强能产生空化有效作用距离x 为[12]x =3 c30k T +Q KI 0I b(3)式中:I b 为空化阀声强;I 0为超声波输入强度; 为原子在平衡位置的震动周期;k 为波尔滋曼常数;T 为熔体的绝对温度; 为相邻原子平衡位置间的平均距离;Q 为原子移动的激活能.超声的扩散衰减可以忽略,假设沿超声波的方向上能量是均匀的,在金属熔体中的冲击力与传播的距离之间的关系式为:F r =I m S exp [-2ax ] e 1/c(4)式中:I m 为实际功率强度;e 1为金属熔体吸收的功率超声能量,a 为衰减系数;S 为单位面积,c 为超声波速度.因此一定距离内在超声波作用下空化和声流效应对温度场的均布起到重要的作用,功率超声在金属熔体中的衰减作用力是非常明显的,在靠近工具头端,力很强,可以产生强烈的空化效应,从而可以改善金属的组织、细化晶粒和提高力学性能.然而随着超声在金属熔体中的传播.力的作用产生衰减.当力小到不能使金属熔体产生空化效应时,功率超声就不能对金属的凝固组织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达不到细化金属晶粒.2.5 超声对凝固组织细晶机理分析(1)超声波空化泡崩溃断裂理论.高能超声波形成了大量的空化气泡在一定的声压下崩溃,形成很高的激波和高速的微射流击碎正在长大的晶体或使较远处晶枝产生疲劳断裂,击碎的晶体散布在溶液中,成为新的晶体质点,通过声流和冲击波产生的搅拌力作用下又使其均匀弥散在熔体中,因此超声空化处理能明显细化金属组织晶枝,得到细化均匀的凝固组织.(2)空化泡长大和崩溃过程中形成有效过冷生核理论.超声波在产生空化泡半径在增大以及缩小过程中内部的蒸气由于从外部熔液中吸取热量而降低了空化泡的温度,这将导致空化泡表面的金属熔体温度降低,造成局部过冷,因此在空化泡附近形成晶核,使晶核的形核率增加;在空化气泡崩溃的过程中,会瞬间在极有限的体积内产生很大的温度梯度和压力梯度,空化效应产生瞬时的高温、高压引发了巨大的能量起伏,在这样复杂的条件下会形成局部过冷,生成晶粒.3 结论(1)超声空化和声流效应对凝固热过程的变96第4期胡仕成等 功率超声对纯铝凝固过程的影响及衰减特性分析化对金属形核和长大过程有很大的影响,最终在凝固组织中得到体现.(2)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时产生有限振幅衰减使介质从声源处开始形成一定的声压梯度,导致液体的快速流动.流动引起了质点快速传输和液态金属温度场的变化.由于压力梯度的改变,熔体在空间流动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流动场和压力场分布,加强了声流的搅拌效应.能够显著改变熔体温度梯度,可以明显提高温度场的均匀和晶核的扩散性.(3)高能超声能制备出晶粒均匀分布、细化的金属组织是因为空化泡瞬时产生的高压作用下形成的强冲击波微射流使熔体中成团的晶枝被击碎,实现了微观的均匀分散,使金属组织得到细化.参考文献:[1] ESK IN G,G SM.E ffect o f cav itati on m e lt treat m ent onthe struct ure refi ne m ent and property i m prov e m ent incast and defo r med hypereutec ti c A l-Si all oys[J].M a teria l s Sc ience Fo ru m,1997,242:65-70[2] 李军文,桃野正,付莹.超声功率对铸镜内的气孔及组织细化的影响[J].铸造,2007,(2):70-73. [3] 范金辉,翟启杰.物理场对金属凝固组织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2,12(1):11-15.[4] 马立群,舒光冀,陈 锋.金属熔体在超声场中凝固的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1995,13(4):2-7[5] 李英龙,李宝绵,刘永涛,等.功率超声对合金组织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9,9(4):719-722.[6] ES K I N G I.U ltrasonic treat m ent o f li ght a lloy m e lts[M].Am sterda m:Go rdon&Breach,1998:1-5. [7] ESK IN G I.U ltrasonic treat m ent of m o lten a l u m i num[M].M osco w:M eta ll urg i ya,1985:1-10.[8] PAN I,YO S H IDA M,SA S AK I G.U ltrasonic i nsertcasti ng of alu m inu m all oy[J].Sc ri pta M ater i a li a,2000,43(2):155-159.[9] A BRAM OV O V.So li dificati on o f m eta ls in an ultra-son ic fi e l d[M].M oscow:M e tall urg iya,1972:154-168[10]I R SI D.U ltrason ic can replace m ou l d osc ill ation dur i ngb illet Casti ng[J].Stee l T i m es Int,1989,10(5),45.[11]D I NG L,Q I F P,ZHA I Q J,T her m a l ana l y si s on the-soli d ifi cation process of Sn-Sb a ll oy under po w er u-ltrasonic[J].T he Chinese Journal o f N onfe rrous M e-ta ls.2003,27(7):1-2.[12]刘青梅.超声波对金属凝固特性及组织影响的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2007:101-102Effect of U ltrasonic Treat m ent on Solidification Characteristic andAnalysis the U ltrasonic Attenuation M echanis mHU Sh i-cheng,YANG Yun-m eng,HU Yong-qing,FU M ing-zh i(K ey Laboratory o fM ode rn Co m plex Equ i p m ent D esi gn and Ex tre m e M anufacturi ng,M i n i stry o f Education;Centra l Sout h U n-i versity,Changsha410083,Ch i na)Abst ract:U ltrason ic treat m ent on pure a l u m i n u m so li d ifi c ation process was studied.The coo li n g te m perature curves and cav itati o n and acoustic strea m refi n ed by u ltrason ic w as discussed.Experi m en tal resu lts sho w ed that so li d ification struct u res o f casti n g i n go t treated by u ltrasonic are re fi n ed si g nificantl y.The so li d ifi c ation process ti m e beco m es shorter and te m perature grad ient fi e l d s m aller,Average gra i n size w as90~500 m, W ith the i n creasing of u ltrason ic po w er,m ore refi n ed str ucture can be obtai n ed.H ow ever,w hen the ultrasonic po w er reaches a certain value and different positions o f the the casti n g ingo,t t h e effect o f re fi n i n g gra i n s does not increase sign ifi c antly.Cav itation effect can effecti v e l y functi o n and so li d ification str ucture can be refi n ed better a i d ed by ag itati n g effect of acousti c strea m.K ey w ords:po w er u ltrason ic;te mperature curve;so lidification str ucture;cav itati o n;acoustic strea m97。

自然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表ABC分类等

自然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表ABC分类等
生态学报
微生物学通报
生命的化学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实验生物学报(改名为: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水生生物学报
生物物理学报
生物技术通报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生物技术
生命科学
生态学杂志
古生物学报
生物学通报
植物学类核心期刊表
A 类
B 类
C 类
植物生态学报
5
云南植物研究
9
植物研究
植物生理学通讯
6
植物学通报
天津大学学报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工业版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国天然药物
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表
A 类
B 类
C 类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基础医学与临床
病毒学报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解剖学报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改名为中国免疫学杂志)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改名为: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国卫生统计
现代预防医学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卫生研究

FRAP法测定大枣枣皮红色素的总抗氧化能力_赵文恩

FRAP法测定大枣枣皮红色素的总抗氧化能力_赵文恩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721分光光度计 ,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 有限公
司 ;RE-52AA旋 转蒸发 器 , 上 海亚 荣生化 仪器 厂 ;501型超级恒温水浴 , 上海浦东荣丰科技仪器 有限公司 ;SHZ-D循环水式真空泵 , 巩义市予华 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PHS3 -3C型精密酸度计 , 上 海大普仪器有限公司 .
的碱水 提取效果 极浅黄色 橙黄色 深枣红色
0.2mol/L 的酸水
浅黄色
蒸馏水 黄色
采用 FRAP法测定不同溶剂提取的枣皮红色 素粗提物的抗氧化能力 , 结果如图 2所示 , 抗氧化 能力由高到低为 :0.8%NaOH粗提物 >50%乙醇粗 提物 >蒸馏水粗提物 >0.2 mol/LHCl粗提取 >乙 酸乙酯粗提物 .结果表明对于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 取 ,碱性水溶液效果最好 , 乙酸乙酯最差 , 并且这一 结果与枣皮红色素的提取效果是一致的 , 说明枣皮 红色素中含有抗氧化活性成分 , 并且枣皮红色素含 量与抗氧化活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同样 , 按照上述方法 , 以 0.1 ~ 1.6 mmol/L的 FeSO4 的标准溶液代替样品绘制标准曲线 .
2 结果与讨论
2.1 FeSO4 标准曲线的绘制 图 1为 FeSO4 标准曲线 , 由图 1可知 , FeSO4
浓度在 0.1 ~ 1.6 mmol/L范围内与其在 593 nm 处的吸光度 成良好 线性 关系 .直 线方程 为 :Y= 0.003 55 +0.303 71X;Y为 593 nm处的吸光度 , X 为 FeSO4 浓度 , mmol/L;相关系数 R2 =0.999 6. 因此以 593 nm处的吸光值换算成 FeSO4 当量浓 度是可行的 , 如果需要 , 允许个别测定点的 FRAP 值不在线性范围内 [ 6] .即样品最终的总抗氧化能 力以硫酸亚铁的当量浓度表示 , 单位为 mmol/L.

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车辆群事故伤害程度估计

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车辆群事故伤害程度估计

中图分类号:U49"_;X95"
文献标志码:#
!\DN: "0_"/505dIbtinb"35"‘3)//_202"b0/_00"
%!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交通事故严重程 度影响因素进行了许多研究!主要集中在高速 公路多车事故) 如张吉光等*"+ 从车辆追尾机理 分析为切入点!研究高速公路多车连环追尾事 故影响因素!但其只研究多车碰撞的特殊碰撞! 而且没有对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尹若愚*2+ 运用以随机森林模型为基础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方法!对多车碰撞事故痕迹进行仿真!发现成员 损伤部位与车速'碰撞角度等因素关联性大!但 其只研究了成员损伤部位与参数之间的关联 性!没有对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王佳丽*/+通过 对雾天高速公路连环追尾事故风险产生机理进 行研究!将追尾事故 风险划分为高'中'低 / 个 等级以进行评估!并建立了大雾天气下的追尾 事故风险传播模型)
在随机参数Logit模型中,估计的参数仅能够 对碰撞伤害程度受各因素影响的趋势予以反映, 而无法对碰撞伤害程度受各因素的影响大小作准 确衡量,因而在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后,对相关显 著变量仍需进行边际效应值的测算) 本文采用汤 左淦*8+提出的边际效应计算方法)
$!参数标定及模型结果分析
$5&!参数标定 本文随机参数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采用
靳文舟! 姚尹杰
" 华 南理工大学 土 木与交 通学 院!广 东 广州 6"834")
摘!要# 为了深入探究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公路车辆群事故伤害影响因素!提取美国得克萨斯州 28"3 年 的公路碰撞数据!从 4 个方面" 道路特性#驾驶员特性#车辆特征#环境因素$ 选择 2" 个备选因素!构建考

自然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表(A、B、C分类等)

自然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表(A、B、C分类等)

自然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表第四编自然科学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表编辑版word注:国内正式出版的英文版期刊分类参照其中文版分类执行编辑版word自然科学总论类核心期刊表数学类核心期刊表力学类核心期刊表物理类核心期刊表化学/晶体学类核心期刊表编辑版word测绘学类核心期刊表地球物理学类核心期刊表地质学类核心期刊表编辑版word海洋学类核心期刊表地理学类核心期刊表编辑版word生物科学综合类核心期刊表植物学类核心期刊表编辑版word第五编医药、卫生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表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表编辑版word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表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表编辑版word肿瘤学类核心期刊表药学类核心期刊表编辑版word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表第六编农业科学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表农业基础科学类核心期刊表农业工程类核心期刊表编辑版word植物保护类核心期刊表园艺类核心期刊表林业类核心期刊表编辑版word第七编工业技术工程技术类核心期刊表矿业工程(除煤矿开采)类核心期刊表编辑版word冶金工业类核心期刊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类核心期刊表编辑版word机械、仪表工业类核心期刊表能源与动力工程类核心期刊表电工技术类核心期刊表编辑版word无线电电子学类、电信技术类核心期刊表编辑版word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类核心期刊表一般性问题类核心期刊表编辑版word基本无机化学工业/硅酸盐工业类核心期刊表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纤维素质的化学加工工业类/其它化学工业类核心期刊表轻工业、手工业(除纺织工业、食品工业)类核心期刊表编辑版word纺织工业、染整工业类核心期刊表食品工业类核心期刊表编辑版word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表水利工程类核心期刊表编辑版word航空、航天类核心期刊表环境科学核心期刊表编辑版word安全科学类核心期刊交通运输综合类核心期刊D类:未列入A、B、C三类的其他正式出版的期刊、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CN、ISSN)(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编辑版word编辑版word。

基于多学习多目标鸽群优化的动态环境经济调度

基于多学习多目标鸽群优化的动态环境经济调度

中图分类号: TM734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 13705 / j.issn.1671-6833. 2019.04. 023
0 引言
近年来,为综合考虑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效 益和污染排放问题,并同时兼顾不同调度周期之 间的相互影响,动态环境经济调度( dynamic economic emission dispatch,DEED) 得到了众多研究 者的青睐[1-4]. DEED 兼顾了总调度周 期 内 污 染 排放和发电成本这两个相互竞争的目标,在满足 包括机组平衡约束、爬坡速率约束等多个等式和 不等式约束的前提下,通过分时段调配各个机组 的出力大小,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同时最小化. 显 然,DEED 是一种更实用、更符合实际短期调度需 求的模型,但这也使得 DEED 问题更加难以求解. 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的前提下,DEED 问题成为 一个典型的高维度、强耦合、非线性和非凸的多目 标优化问题(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 MOP) .
目前,依据所用优化算法的不同,对于多目标 DEED 问题的求解,大致可分为两类: 基于单目标 优化算法的求解方法和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的求 解方法. 基于单目标优化算法的求解利用约束条 件法[5]或权重系数法[6-7]等将多目标 DEED 问题
转化为单目标问题,以降低求解难度. 但该方法 无法在单次运行中为决策者提供多而优的选择方 案. 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的求解将 DEED 问题当 作一个真正的 MOP,应用启发式算法对两个目标 进行同时优化. 目前已经有文献报道的该类算法 包括 NSGA-Ⅱ[3]、改 进 的 NSGA-Ⅱ[8]、改 进 的 自 适应多目标差分算法 ( MAMODE) [4]、改进的基 于差分进化的混合化学反应算法( HCRO) [9]、改 进的细菌觅食算法[10]以及群搜索优化算法[11]等. 然而,针对复杂的 DEED 问题,设计出更优的优化 算法进一步改进其调度性能,将会是 DEED 领域 一个持续的研究重点.

2021年(第八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2021年(第八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2019年(第八版)北大中文核心目录欧阳光明(2021.03.07)序号中文刊名N/Q,T/X.综合性科学技术1 科学通报2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4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5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7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8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0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2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3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4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5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6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7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18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19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改名为:工程科学学报)20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1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2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3 天津大学学报(改名为: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4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5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6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7 重庆大学学报28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9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31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32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33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34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35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6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37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3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39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0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1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42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3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4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5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46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47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48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9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50 中国工程科学5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2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53 应用科学学报54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5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6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7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58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9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0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1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2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63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4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5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6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7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69 高技术通讯70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71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72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74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75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76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77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78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79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80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81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82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83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84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85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86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87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88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89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90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1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92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93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94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5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96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7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98 科学技术与工程99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0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1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2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103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104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5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106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7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08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109 科技通报110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1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2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113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114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5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116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改名为:中国科技论文) 117 燕山大学学报119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TB3.工程材料学1 复合材料学报2 无机材料学报3 材料导报4 功能材料5 材料工程6 材料研究学报7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8 玻璃钢/复合材料TG金属学与金属工艺13 航空材料学报19 材料科学与工艺TH机械、仪表工业1 机械工程学报2 摩擦学学报3 中国机械工程4 光学精密工程5 润滑与密封6 振动、测试与诊断7 机械设计8 机械科学与技术9 机械传动10 机械设计与研究11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12 仪器仪表学报13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14 机床与液压15 机械强度16 工程设计学报17 机械设计与制造18 轴承19 流体机械20 光学技术21 水泵技术22 现代制造工程23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4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5 液压与气动26 制造技术与机床27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TQ(除TQ11/TQ9).化学工业(除基本无机化学工业/其他化学工业)1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 化工学报3 高分子学报4 化工进展5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6 现代化工7 精细化工8 高分子通报9 膜科学与技术10 化工新型材料11 过程工程学报12 化学工程13 应用化学14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5 离子交换与吸附16 精细石油化工17 应用化工18 天然气化工(C1, 化学与化工)TQ2/TQ3.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精细与专用化学品工业1 塑料工业2 塑料3 热固性树脂4 工程塑料应用5 塑料科技6 中国塑料7 林产化学与工业8 合成树脂及塑料9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10 生物质化学工程11 聚氨酯工业12 合成橡胶工业TU建筑科学36 新型建筑材料V航空、航天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3 实验流体力学15 宇航材料工艺N/Q,T/X.综合性科学技术1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自然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表abc分类等

自然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表abc分类等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重庆大学学报)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天津大学学报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食用菌学报
中国南方果树
中国蔬菜
中国果树
林业类核心期刊表
A类
B类
C类
林业科学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竹子研究会刊
林业科学研究
浙江林学院学报
中国森林病虫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西北林学院学报
林业资源管理
福建林业学院学报
世界林业研究
浙江林业科技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中南林学院学报(改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林业实用技术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国外正式出版的非SCIE、EI收录的其他期刊(ISSN)
ISTP收录
注:国内正式出版的英文版期刊分类参照其中文版分类执行
自然科学总论类核心期刊表
A类
B类
C类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系统工程学报
实验技术与管理
中国科学基金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中国科技史杂志
自然辩证法研究
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改名为:系统管理学报)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自然科学进展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