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图像专题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课件:图像信息题(78张PPT)

1.反应物的质量变化图图像
重难点
图1
图2
分析: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质量不断减小,若有反应物过量,则图像如图1所示;若反应物恰 好完全反应,则图像如图2所示。
2.生成物的质量变化图像
重难点
图像
图3
图4
生成物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增大;两种物质均能和另一种物质发生学反应时,先判
当反应结束后,生成物的质量达到最大 断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先发生反应的生成物质量 分析
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都减小到零
1.横轴是时间 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
图1
图2
图3
分析:(1)向室温下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 出热量,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溶质析出,所以溶质质量减小;反应结束后,溶液 温度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逐渐增大,但由于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 氢氧化钙时,消耗了一定量的水,所以溶质质量比初始时小,如图1所示。
65 188
189 64
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固体质量减小,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1.横轴是氧化钙的质量
类型 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CaO
图像
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CaO
CaO加入水中后,发生反应CaO+H2O Ca(OH)2,生成的Ca(OH)2溶解在水中,溶质质量 CaO加入饱和石灰水中,发生反应CaO+H2O 和溶液质量均增大;当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质质量 Ca(OH)2,CaO消耗了饱和溶液中的水,而使饱和 分析 和溶液质量都达到最大值;继续加入CaO,CaO 溶液因溶剂减小而析出Ca(OH)2固体,溶质质量 消耗溶剂水,Ca(OH)2析出,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 和溶液质量都开始逐渐减小;当CaO将溶液中的 都开始逐渐减小;当CaO将溶液中的水消耗完时,水消耗完时,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都减小到零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 图像题(含解析)

专题1 图像题9. (2018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9题,2分)下列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向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B.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C. 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D. 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答案】D【解析】本题是一道化学图像题,考查实验过程中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
A. 开始反应时,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水,溶液中增加了稀硫酸中的溶剂和生成的水,氧化铜反应完毕后,只增加稀硫酸溶液中溶剂,故A正确;B. 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开始时,金属都有剩余,酸相同且不足量,所以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生成的氯化镁和氯化亚铁的质量中,氯化亚铁质量更大。
故B正确;C. 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生石灰与饱和石灰水中的溶剂反应,使饱和溶液中溶剂减少,溶质析出,反应完毕后,溶液恢复到原温度,依然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C正确;D. 开始红磷燃烧放出热量,气体膨胀,气压变大,随着反应的进行,瓶中气体减少,降低,气压减小,最终瓶内的气压小于瓶内起始气压,故D错误。
(2018河北省,题号7,分值2)图3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①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B.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C.③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D.④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答案】C【解析】A、铜不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并产生氢气,故A选项错误;B、金属过量,所以浓度大的稀硫酸产生的氢气多,故B选项错误;C、等量的足量的金属与等量的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相同,并且镁比锌活泼,所以镁反应速率较快,C选项正确;D、等量的镁和锌与足量的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镁产生的氢气较多,并且镁的速率较快,故D选项错误。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图像题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_和天然气。
(2) 可以封存在海洋里,但会引起海水酸化,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由上图可知,为提高甲醇的产率,合成甲醇应选择的最佳条件为______。
C. 锥形瓶中产生气泡证明过氧化氢分解生成了氧气
D. 相对湿度减小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11.图像能直观表达各种变化关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下列对有关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加水
B.②表示一定的温度时,向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并搅拌
C.③表示电解水
D.④表示加热分解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图像题
1. 茶叶所含咖啡因(C8H10N4O2)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大小关系如图,其中表示氮元素质量分数的是
A. aB. bC. cD. d
2. 甲、乙,丙三种均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t1℃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在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Ⅱ.实验室获取氧气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2)利用高锰酸钾法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为_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为了防止加热时固体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应在___________放一溶液。
③向上述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0.2g二氧化锰,用排水法收集并读取每2分钟获得的氧气体积。
中考化学常考的图表图像题.doc

中考化学常考的图表图像题图表图像题常考分析图像题主要涉及:一、“元素格”信息认识;二、粒子(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三、粒子微观示意图;四、溶解度曲线图;五、反应过程(进程)相关量变化图即“坐标图”;六、环保、安全图标等。
表格题主要涉及:一、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变化情况数据表格;二、溶解度数值、pH数值表。
策略攻略一、图像类(一)“元素格”信息认识周期表中元素位置信息主要包括“四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
(二)粒子结构示意图主要关注“三区别”:1.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的区别:一是从“汉字”的偏旁来识别;二是看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目,当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时为金属元素,当最外层电子数大于等于4时,为非金属元素。
2.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原子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不同: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弧线上的数字之和(即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离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的数字与弧线上的数字不相等,当里大于外时,为阳离子,当外大于里时为阴离子。
3.原子稳定结构与离子的区别:当最外层电子数为8时(第一电子层是2电子)为原子稳定结构(里外数目是相等的);离子时,“里外不等”,其示意图中最外层仍为稳定结构。
(三)粒子微观示意图涉及反应过程微粒示意图,主要从反应类型、质量守恒定律微观解释角度考查。
(四)溶解度曲线图:详见第十单元核心知识(五)反应过程相关量变化图可分为气体图、沉淀图、稀释图、pH值变化图、质量分数变化图、反应速率图等。
(六)环保、安全图标二、表格类(一)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变化情况数据表格“比较前后质量差,质量减少反应物、质量增加生成物,质量不变催化剂,或是反应不参加;反应类型看种类,多变一来是化合,一变多来是分解;质量变化是定比,前后总和必相等”。
(二)溶解度数值、pH数值表主要是作为信息给出,考查对信息解读和处理,及运用数值表的能力等。
【注意事项】1.要看清图像属于何种类型,认真读清图像中各种信息。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图像专题 13张

加入溶液的溶质
NaOH NaOH NaOH Na2CO3 Na2CO3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图像专题 13张
四 溶解的图像
1、向一不饱和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NaCl,请 做出如下图像。
溶
质
质 量
0 加入
NaCl的 质量
溶 剂 质 量
0 加入
NaCl的 质量
溶
质
质
量
分 数
0
加入的
NaCl质
量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图像专题 13张
•
7. 学习了这篇传记让我们了解到了沈 从文从 小如何 “读社 会这本 大书” ,感受 到他青 春期的 悲欢得 失。由 于传主 生活经 历的太 多苦难 ,加上 作者在 回忆中 不时融 入淳厚 的情感 ,让我 们读来 有某种 沉重与 辛酸, 也让我 们学生 受到启 发:对 于强者 ,生活 中的风 霜雨雪 也和阳 光雨露 一样, 都从不 同侧面 或者以 不同的 方式滋 润着我 们的生 命,现 实中的 曲折、 坎坷、 苦难可 能拓展 人的精 神空间 ,让人 能更加 以阔大 的心胸 与坚强 的意志 ,去感 受生命 ,理解 生活的 意义。
化学图像专题
一、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图像
1、某同学用两份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其中一份 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他发现加入二氧化锰的氯酸钾 先产生氧气;没有加入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后产生氧气.请 画出图像。
产物质量由反应物决定:KClO3质量 相同,O2质量相同
氧
气
MnO2是催化剂,加快反应速度。
质
反应速度:看角度。角度越大,
二
碳
氧
酸
化
钙
碳
沉
淀
0
0
专题08 坐标图像问题-2024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核心考点讲解与必刷题型(解析版)

专题08 坐标图像问题【题型一】溶液pH的变化图像[例题1](2023•莒县一模)小明同学用氢氧化钙和盐酸做酸碱中和反应后,对反应后的溶液成分进行探究,她向一定质量的反应后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
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pH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中和反应后溶液中含有HClB.图中AB段会有白色沉淀生成C.图中C点处溶质的种类最少D.图中CD段可知Na2CO3溶液显碱性【解答】解:A、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后溶液的pH小于7,说明溶液显酸性,溶液是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B、图中AB段,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有气体产生,没有白色沉淀生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C、C点处,碳酸钠与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图中C点处溶质的种类最少,溶质是氯化钠,故选项说法正确。
D、图中CD段,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溶液显碱性,pH大于7,可知Na2CO3溶液显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例题2](2024•碑林区校级一模)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它们是否发生了反应呢?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甲所示实验进行探究。
他们在盛有一定量X溶液的烧杯中放置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然后开启电磁搅拌器,从滴定管中逐滴加入Y溶液;计算机显示两种传感器所得的数据曲线如图乙和图丙。
【实验分析】(1)写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由图乙可知,图甲滴定管中的Y溶液是((选填(NaOH溶液”或(稀盐酸”)。
(3)关于图乙、图丙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图乙中c点表示的溶液中Na+和Cl﹣微粒数目相同B.取图丙中d点的溶液,加入碳酸钠溶液,会产生气泡C.取图乙a点的溶液,进行蒸发结晶,再将所得固体溶于水,测得溶液的pH=7,可以得出稀盐酸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4)图丁是图甲中NaOH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则反应前的(”表示的微粒是(填微粒符号)。
初中化学图像习题专题以及联系及其详细答案

初中化学图像习题专题以及联系及其详细答案用函数图像表示一些化学(物理)现象发生的过程具有形象、直观、简洁的特点。
通过对图像试题的分析,能较好地考查学生抽象、概括、分析判断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图像题是中考及化学竞赛中必不可少的一类题,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pH的变化;导电情况的分析;沉淀量与气体量关系计算;跨学科知识应用;溶液有关问题等等。
以用直角坐标系表示的曲线变化图形式出现的最多. 【方法点拨】解答曲线题关键要抓住曲线的起点、转折点、终点,由图像表示的意义与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并从中发现变化规律和趋势,把握了事物变化的规律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一、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图像例1、现有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已知在20℃~30℃间,A与B有相同的溶解度;在70℃时A、C溶解度相同。
(1)请在溶解度曲线中标出物质的标号;(2)在1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3)在50℃时,三种物质的质量均为85g,分别放入100g水中形成溶液,其中__的溶液为饱和溶液,___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4)要从A和B的混合物中提纯A,可采用____方法。
[解析]溶解度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某一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时在水里的溶解度,可画出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图像-溶解度曲线,这类图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溶解度曲线意义的了解,通过观察溶解度曲线可获得以下信息:①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②不同种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③同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何受温度变化的影响;④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相交点的意义。
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发现和利用这些基础知识后,这类题不难得出正确答案.参考答案:(1)略;(2)由大到小C、B、A;(3)A、B;C (4)降温结晶。
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图像例2、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稀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搅拌,在此过程中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w)与加入氯化钠质量(m)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其中图像正确的是()[解析]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
九年级化学 中考复习专题 坐标图像题 习题练习(包含答案)

坐标图像题1. 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盛有硫酸的烧杯中D.由b点到c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2.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某个量y随稀硫酸的加入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y表示( )A.沉淀的质量B.氢氧化钡的质量C.溶液的pHD.溶质的质量3.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至过量,如下图所示,则纵坐标表示( )A.溶液的质量B.稀硫酸的质量C.硫酸钡的质量D.溶剂的质量4. 烧杯内原有某物质,向其中加入物质X,X的质量与变量Y的关系如图,下列一定能正确反映X、Y对应关系的是( )选项烧杯内原有物质X YNaClA NaCl溶液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固体NH4NO3B水液体的温度固体C硫酸锌溶液镁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D稀硫酸氧化镁溶剂中氧元素的质量5. 已知:常温下CaCl2、NaCl的水溶液均呈中性。
向含有HCl与C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过量的X,溶液pH与滴入X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A.水B.氢氧化钠溶液C.纯碱溶液D.硝酸银溶液6.向一定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B.E点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C.AB段有沉淀生成D.F点溶液的pH>77. 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滴加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a~c克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2NaCl+CaCO3↓B.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b克时,溶液中含三种溶质C.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克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大D.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c克时,溶液呈中性8.向盛有HCl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至过量,下列4个图象能正确反应烧杯内的某些物理量变化趋势的是(B)A.①③B.①②④C.②④D.①②③9.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A.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B.向一定浓度的H2SO4溶液中加水稀释C.向一定质量的锌粒中加入稀盐酸D.向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某温度下,将一定量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B.相同质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分别与足量的固体反应C.向一定量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往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加入铁粉至过量11.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的是( )A.向盐酸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B.将形状相同、质量相等的铁和锌分别加入足量的质量和浓度都相等的稀硫酸中C.加热KClO3(加入少量MnO2)固体混合物制取O2D.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1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实验操作的是( )A.电解水B.向一定量稀硫酸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C.向两份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不断加入镁粉和锌粉D.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13.下列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B.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C.向pH=2的稀盐酸中加入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钾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1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将表面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B.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C.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锌粉D.向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15.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化学反应原理的是( )A B C DA.等质量的铝和锌与等质量分数、足量的稀硫酸反应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水C.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铁粉D.在密闭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足量氧气充分燃烧1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A.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至过量B.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 ]治疗胃酸过多时胃液pH的情况C.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铜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D.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17.下列曲线的变化趋势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A.用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B.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C.将足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中D.取4 g氧化铜和1 g木炭粉放入试管中,做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18.下列四个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A.向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过量B.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C.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D.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答案】1-5:DDCDC 6-10:BBBCD 11-15:DBBAC 16-18:C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