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九年级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答案
河北省保定市2014届九年级下学期五校联考 语文答案

2014年保定市五校联合体初三毕业班摸底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第一部分(1—6题,21分)1.(1)直挂云帆济沧海(2)会挽雕弓如满月(3)再而衰彼竭我盈(4)示例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示例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2.(1)①qì②cù(每空1分)(2)示例:品尝茶,走进无边无际的文化花海,我们便会顿觉清爽怡人,神清气爽,总能在醇厚的鲜香中体会到什么(2分)3.C4.B5.②④①③⑤6.(1)示例:“嫦娥”抱“玉兔”,飞上广寒宫(2)示例:“嫦娥三号”“玉兔号”化用我国古代神话故事“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增强了人类探月工程的传奇色彩,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蕴。
第二部分(7—25题,49分)7.诗经芦苇8.那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颜色苍青;那晶莹透亮的露珠已凝结成白花花的浓霜。
9.主人公是一个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矢志不渝的人。
10.(1)用脚踢(2)通“德”,感激(3)严重(4)端着、拿着11.D12.(1)这就是所说的丧失了人的天性。
(2)我就是因为不愿意吃带有侮辱性施舍的食物,才落到这般地步的!1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标题:不吃嗟来之食。
14.舍生取义。
具体、明确地否定了见利忘义的价值观。
15.(1)√(2)×16.不能。
“大概”表示估计,说明每年会有三分之二的藏冰融化只是估算,并不十分确定,若删去,就显得太绝对了,也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7.用力多者功远。
(或“没有超人的付出,就没有超人的成绩。
”)18.举例论证(1分)。
列举了司马光勤奋好学的事例作论据,证明了“用力多者收功远”的论点,具体、通俗易懂、有说服力(2分)19.作者先通过司马光总结的经验提出中心论点,接着列举古代的史学家司马光,诗人杜甫、杜牧,现代画家吴冠中的事例作为论据,最后总结得出论点。
20.示例:贾岛用诗表达自己写作的心迹:“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2014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4年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
共6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论语》)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李商隐《无题》)3.□□□□□□□。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陆游《游山西村》)5.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颇有豪士为文“狂越时空,洒落不羁”的特点。
文中所绘之景秀丽奇绝,各具情态,其中描绘山高水清的语句是:□□□□,□□□□。
6.北朝民歌以粗犷豪放见长,善于表现英武豪迈气概,《木兰诗》就是其中代表性作品。
诗中用夸张手法表现木兰不远万里,跨越雄关险隘,迅速急迫地奔赴战场的句子是:□□□□□,□□□□□。
7.冬之肃杀,春之繁盛,总是相悖的。
然岑参“奇造幽致,所得往往超拔孤秀,度越常情”,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一夜和风春花竞放之景,比喻边塞冬雪奇观的诗句是:□□□□□□□,□□□□□□□。
8.学者张潮有言,“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意为关心人民与社会,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妙语。
白居易力倡新乐府“规讽时事”,关心民生疾苦,在《卖炭翁》中饱含怜惜之情,体悟卖炭老人之忧的语句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014年九年级语文试卷

盐城市二○一四年初中毕业与升学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命题人:城南校区陈生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卷面总分为150分。
考试形式为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1)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 ▲ ____。
(《望江南》)(2)_____ ▲ ___,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3)___ ▲ ___,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4)马作的卢飞快,____ ▲ __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____ ▲___ _,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秋思》)(6)与《西游记》中孙悟空说的“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意思大体相似的句子是“▲?”(用《陈涉世家》中原话回答)(7)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在南阳“躬耕陇亩”,这时他的处世思想是这样的:“▲,▲。
”用《出师表》中原话回答。
(8)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可清人赵翼却在《论诗》中另辟蹊径,用“▲,▲”道出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风骚的创作真谛。
(9)《诸葛亮集》中有这样一句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意思一致。
(10)《观刈麦》诗中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同样表现隐含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2.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生活是一首歌,yíxuá着人生的足迹和希望;生活是一杯酒,饱含着人生的清chú燃烧着人生的chō( 1 ) ▲ ( 2 ) ▲ ( 3 ) ▲ ( 4 )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范仲淹这种豁达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2014年天津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14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30分。
1—3小题,每题2分;4—11小题,每题3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匀称.(chèn)干涸.(gù)吹毛求疵.(cī)B.归省.(shěng)娴.熟(xián)义愤填膺.(yīng)C.伫.立(zhù)眷.念(juàn)相得益彰.(zhāng)D.阴霾.(mái)拮据.(jū)忍俊不禁.(jìn)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生命的历程中,人们往往丢掉当时觉得不重要的东西,抛掷时毫无;等到时光逐渐流去,失去的东西在流光中却不停地,在回忆里逐渐被放大。
时光虽缓,渐渐也远逝了,等有一天终于,光阴却已永不回头。
A.惋惜闪烁醒悟B.怜惜闪耀醒悟C.怜惜闪烁悔恨D.惋惜闪耀悔恨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歌曲。
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船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
B.“假如回到童年”话题征集活动,意在让人们回顾童年,真实感受时代的进步。
C.长篇报告文学《大美昆曲》是一部赞美中国戏曲艺术,讴歌民族优秀文化的作品。
D.是让你的生命更加朝气勃勃?还是让暮气滋长而举步不前?拷问着人生的选择。
5.下面情境中,小晨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情境]小晨和小鹏约好周末一同去科技馆参观。
小晨去小鹏家找他,小鹏的奶奶开了门。
A.我要找一下小鹏。
我和他去科技馆参观。
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黄冈市2014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一、古诗词名句填写(8 分,每小题1 分)1. 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2.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
(崔颢《黄鹤楼》)3.杜甫的《望岳》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抒胸臆, 表达自己的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景象,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______。
”6.离愁是对相聚的期盼,正如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所写:______,______。
7.历代文人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悠悠流水,拨动了几多情思。
请调动你的文学积累,写出与水有关的连续两句古诗句:______, ______。
8.许多仁人志士都抱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阐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林则徐在《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表达了“______,______”的报国志向。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23 分)9.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2 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明犯中华,虽远必诛。
10.根据提示将对应的汉字按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 分)坚如pán()石:像巨大的石头那样坚固。
形容非常牢固,不可动摇。
东施效pín():指盲目模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qìng()竹难书:形容事实极多,难以写尽(多指罪恶)。
tāo()光养晦:指隐藏自己的才能、锋芒,不使外露。
飞扬跋hù():原意为放荡高傲,不受约束。
后指骄横放纵。
扶正chù()邪:扶持正气,除去邪恶。
1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2 分)A. 静谧.(mì) 峰峦.(nuán) 骸.(hái)骨锲而不舍.(qiè)B. 收敛.liǎn)菡萏.(dàn)叱咤chà)毛骨悚.然(sǒng)C. 门楣.(méi) 糍粑.(bā)蝉蜕.(tuì)吹毛求疵.(cī)D. 砭骨(biān)鲑.鱼(guì)倜傥.(tǎng)销声匿.迹(nì)12.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 分)A.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2014届初中毕业模拟考试语 文(含答案)

2014届初中毕业模拟考试语文(含答案)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
共6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口口口口口。
(《诗经·蒹葭》)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杜甫《春望》)4.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孔子见贤思齐,以贤为师,曾有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求教的佳话。
《论语》中能体现这一思想的句子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6.真诚的友谊不会因离别而愁苦,不会因距离而淡漠。
只要心怀挚情,千山万水不再遥远。
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对此是这样表述的: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7.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把酒问月,感月之阴晴圆缺,悟人之悲欢离合,从而生发出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8.梁衡说:“好文章是一个人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全部知识和阅历的结晶,是他生命的写照。
”《岳阳楼记》就是这样的典范,范仲淹在此文中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政治理想提炼为: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震寰宇而醒人智,承千古而启后人。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重庆市201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B卷)(含答案)

重庆市2014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B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l.根据拼音,在下列括号中填入正确的汉字。
(4分)(1)读书人的bó( )学多才、儒雅之气,缘其汲取了无数人的经验与智慧的精华。
(2)春风吹拂,xiān( )细的柳丝飘飞,风姿婀娜,如诗如画。
(3)垂钓是一种闲情,赏月是一种yì( )致,都讲究一个“静”字。
(4)小桥流水,是江南古镇的风情;红装素guǒ( ),是塞北原野的美景。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A.差.使(chāi) 脚踝.(huái)气冲斗.牛(dòu)B.荒僻.( bì) 鉴.赏(jiàn) 尽态极妍.(yán)C.梦寐.(mâi)狡黠.(xiá) 头晕.目眩(hūn)D.酝酿.( niàng) 亢.奋(kàng) 瞻.前顾后(zhān)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那块白玉通体晶莹,玲珑剔透....,仿佛是少女羊脂般细腻的皮肤,温润圆滑。
B.人粪如果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必定会受益匪浅....,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片宁静的天空,更是与万物的心灵交流。
C.历史上美丽的楼兰古国,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D.四面山的望乡台瀑布,飞珠溅玉,与周围的山峰互相映衬,真是别具匠心....。
4.根据语境,下列三句话,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一位学生向老师请教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法。
老师说:“,,创业酌用兵家之权变,,行文当如纵横家之灵活。
采百家之学问而集于一身,必成贤者。
”①治事应持法家之严明②待人应守儒家之诚信③读书当如墨家之兼爱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5.对下列两个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l)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2014年初中毕业班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三明市清流县2014年初中毕业班模拟测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2分)(一)古诗文积累(12分,每空格一分)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
(12分)(1)、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分)(2)、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1分)(3)、,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1分)(4)、飞来峰上千寻塔,。
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2分)(5)、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到“此事古难全”,其中的“此事”指的是:,。
(2分)(6)、《论语十则》中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3分)。
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2分)(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2——5题。
(10分)菜地里的葱一行一行的,排列得很整齐很好看。
到了夜晚,它们就把月光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早晨,它们就把露珠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冬天,它们就把雪排列成一行一行。
好些爱写田园诗的秀才们看见了,就学着葱的做法,把文字排列成一行一行。
后来,我那种地的父亲看见书上一行一行的字,问我:“这写的是什么?为啥不连在一起写呢?多浪费纸啊?”我说:“这是诗,诗就是一行一行的。
”我父亲说:“原来,你们在纸上学我种葱哩,一行一行的。
”你听过豆荚炸裂的声音吗?那是世上最饱满、最幸福、最美好的炸裂声:来到一个向阳的山坡,安静地面对一片为着灵魂的丰盈.和喜悦而缄默着的天真嘴唇的大豆啦、绿豆啦、小豆啦、红豆啦,听它们那被太阳的一句笑话逗得突然炸响的“噼噼啪啪”的笑声,那狂喜的、幸福的炸裂!美好的灵感,炸得满地都是。
诗,还用得着你去苦思冥.想吗?面朝土地,谦gōng地低下头来,拾进篮子里的,全是好诗。
乡村寂寞吗?有时候是有一点的,但很快就被蛙歌填满了;蛙歌退场,寂寞降临,但很快又被及时降临的鸟声填满了;鸟声稀疏,寂寞再度袭击爷爷的日子,但是,更多的蛙歌和鸟声同时降临了,超额填补了这并不是严重的寂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答案 第1页(共2页)
2014年九年级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参考答案
1.(15分)(1)溯洄从之(2)受命于败军之际(3)心远地自偏(4)赢得生前身后名(5)
浊酒一杯家万里(6)往来无白丁 (7) 黑云压城城欲摧(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
俱欢颜。(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10)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
时。
2.A(2分)
3.C (2分)
4.(3分)示例:
①那天凌晨,狂风暴雨横扫山崖,泥石流滚滚而下。
②在危急情况下,解放军战士及时把崖下村民从险境中抢救出来
③至今人们还清楚地记得,那个极为动人的场面。
(每句1分,符合题意即可)
5.(3分) 李逵 (1分) 示例: 仗义耿直,莽撞性急 (2分,每点1分,符合人
物性格特点,意对即可)
二、(一)
6.(1)示例:被贬官(1分)
7.(2)示例:抒发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1分)
(二)
8.(2分)(1) shì (1分) (2) 示例:一鼓作气,彼竭我盈,再衰三竭,辙乱旗靡(其一即
可,1分。有其他成语亦可)
9.(2分) 示例:(1)驱:驱车追赶(2)敌:抵抗
10.(4分)(1)示例: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弱了;等到第
三次击鼓时士气就耗尽了。(2分,意对即可)
(2)示例:敌人远远看见火光很多,以为是汉军的救兵到了,大为震惊。(2分,意对即可)
11.(3分)视其辙乱,望其旗靡(1分,用原文回答);示例:廉范命令士兵各缚扎多个火炬
星列军营,提前吃了早饭晨袭敌营。(先用疑兵之术,挫敌士气;然后袭击,以少胜多)。(2
分,意对即可)
(三)
12. (3分)示例:①“橡皮树”书中夹着外婆绣花的图样;“橡皮树”夹着父亲从北平的来
信。②母亲把黄历背得滚瓜烂熟。③母亲每天都在念“佛经”。④《本草纲目》是母亲做学问
的书。母亲说起《本草纲目》来头头是道。(答出一件事情得1分,答出3件事情即可)
13.(2分)示例:运用夸张的手法(1分),突出强调了樱桃的鲜红,赞美了外婆的刺绣的水
平之高。(1分)(意对即可)
14.(2分)示例:黄历表现了母亲在生活中的谨小慎微(祈求平安度日);也是母亲在算计
着父亲回家的日子(等待父亲回来)。(答对一点得1分)
15.(4分)示例(1):这一小段文字既有对母亲的神态描写,也有对经堂的环境描写。通过
写母亲“脸上浮起微笑,仿佛已经度了终身,登了彼岸了”这一神态,塑造了一个善良质朴
的母亲的形象;而经堂环境的冷清和我内心的孤寂,又侧面烘托出母亲内心的复杂情感。
示例(2):神态描写、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法。作者通过对母亲念完佛经后超脱的神态
九年级语文答案 第2页(共2页)
描写、对父亲不在家里的空荡冷清的环境描写和“我”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母亲盼望父亲归
来而不得只能靠佛教来安慰自己,排解内心的孤寂和痛苦的情感。
(能写出两种描写手法得2分,表达效果分析正确得2分。意思对即可。)
16.(2分)示例:不矛盾。示例:母亲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但她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
的生活知识,(比如她能把黄历背得滚瓜烂熟。《本草纲目》母亲说来头头是道。从这个角度
上看,母亲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人。(1分)这样写,表达了我对母亲的赞美,我为母亲骄傲的
感情。(1分)
(四)
17.(3分)示例:肺的娇气与挑剔;鼻子的呼吸功能;现象到本质。(一点1分,意对即可)
18.(2分)示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不能。就功能的重要性而言,鼻子“呼吸”优
先于“嗅觉”,前文也是先写呼吸后写嗅觉的。(1分,意对即可,只答“不能”不得分)
19.(3分)示例:闻香治病;保护眼睛;调节情绪(只答“缓解紧张”或“缓解悲愤”均不
给分)。(一点1分,意对即可)
(五)
20.(2分)示例:感恩是一种内心的觉悟。(意对即可)
21.(2分)示例:计较太多,是因为欲望太多。(意对即可)
22. (3分)道理论证。(1分)示例:照应前文“计较太多,是因为欲望太多。”使论证更具
体可信、更有说服力。(2分,意近即可)
23.(1分)示例:指人生中的苦难、不公和挫折等(意对即可)
24.(2分)示例:生活中不要太计较自己的得失,面对苦难、不公和挫折,要能够换一种心
态,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这样才会更好地体察和珍惜身边
的一切,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乐于感受平凡中的美丽,才会真正懂得感恩。(意近即可)
三、写作(50分)
25.作文等第:A等 45~50分 B等 40~44分 C等 30~39分 D等 29以
下
评分细则:
一、内容(25分)思想健康向上,感情真切朴实,材料典型,富有生活气息。
二、语言(15分)表达准确、流畅、富有文采
三、结构(10分)条理清晰、结构完整
四、扣分说明:①5个错别字扣1分,重现不计扣到2分为止;②标点符号不规范,如一“,”
到底等扣1-2分;③字数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④卷面不整洁,书写潦草,酌情
扣1-3分。
综合以上评分细则酌情按等第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