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历史试题(扫描版)(附答案)
2023年上期期末检测九年级历史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上期期末检测历 史 试 题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每小题1分,共25分)1.观察图1,指出尼罗河定期泛滥孕育的文明以及它的代表性文明是( )A. 古巴比伦、空中花园B. 古印度、佛教C. 古中国、青铜器D. 古埃及、金字塔2.法典规定: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理发师应断指。
该法典是( )A.《查士丁尼法典》 B .《汉谟拉比法典》C.《民法典》 D .《权利法案》3.他的任务为照顾牛羊,办理施舍,提供祭品,研究吠陀,经营买卖,以款贷人,耕种土地。
他属于(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首陀罗 D .吠舍4.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下列与伯里克利时代无关的( )A .经济发达,国力强B .文化繁荣C .帝国庞大D .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5. 图2是关于罗马的共和制的图解,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A. 三者之间,存在制约关系B. 公元前49年,屋大维控制元老院C. 元老院主持日常事务D. 决策权掌握在公民大会6.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表1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 )表17.下面是某学生对亚里士多德的相关知识进行的整理,其中错误的是 ( )A .古希腊哲学家B .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C .创立了逻辑学D .提出了“原子论”8. 属于古代阿拉伯人对世界的贡献的一组是 ( )A. 《荷马史诗》、阿拉伯数字B. 《医学集成》、楔形文字C. 《天方夜谭》、象形文字D. 《医典》、阿拉伯数字9. 他是城市居民中的一员,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靠出卖产品换取其他生活用品维持生活。
他的身份是 A. 手工业者 B. 银行家 C. 商人 D.领主10. 十一二世纪,在西欧一些城市出现市民与封建主斗争的根本原因是 ( )A. 封建主加紧对市民的剥削B. 阶级矛盾尖锐C. 市民阶级形成D. 商品经济的发展11. 12世纪,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可打印!含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可打印!含答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1.图中的著名历史遗迹(⽂物)能体现的主题是( )A.欧洲⽂明的起源 B.世界⽂明的多样化C.法律的历史渊源 D.古代多彩建筑艺术2.1901年,法国考古学家发掘了⼀段镌刻在⽯柱上的⽂字,它的结语如是声明:“⼀部敬神的、正当的成⽂法律,由我——作为保护者的国王——汉谟拉⽐传授给这⽚⼟地。
”“这⽚⼟地”位于()A.尼罗河流域 B.印度河流域C.两河流域 D.黄河流域3.“贱民不得在公⽤的⽔井中汲⽔,……不准⽤公⽤渡船和道路……个别地⽅贱民要在外出时⼀⾯⾛⼀⾯敲⽊板,以警告别⼈,避免他们的⾝影污染⾼贵者。
”材料反映的是()A.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 B.古巴⽐伦王国的君主专制C.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D.古代埃及法⽼的⽆上权威4.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进⼀步完善。
在下图⽅框中应该填写的机构是( )A.四百⼈议事会 B.元⽼院 C.参议院 D.公民⼤会5.有⼈评价某部法律:“它对已经存在的习惯法的最主要的规矩作了⽆关紧要的补充和修订,公布了更有社会意义和迄今为⽌仅为贵族所知的引起争论的规则,使之成为可以有章可循的法规。
”该法律是()A.《汉谟拉⽐法典》 B.《⼗⼆铜表法》C.《拿破仑法典》 D.《民法⼤全》6.西⽅历史学家在研究西欧封建社会时说道:“在⼀定程度上,封君封⾂制是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替代品,这⼀制度使得社会连成⼀个整体,有了某种秩序,从上到下形成了所谓责任的'链条’。
由于有效忠关系、经济联系,这种链条⼗分紧密。
”西⽅历史学家所说的“链条”其实是指()A.布帛 B.兵役 C.⼟地 D.⾦钱7.有史学家认为:“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个富有活⼒的阶段。
”其“活⼒”表现为()A.城市复兴和市民阶层产⽣ B.教权削弱和⽂艺复兴开始C.经济发展和世界市场开辟 D.旧制度危机和资产阶级⾰命8.645年,孝德天皇在⽇本史上第⼀次使⽤年号“⼤化”。
九年级(上)历史期末检测试卷含答案

C.选拔官吏的需要
D.教师和学生行会的出现
【答案】C
9.它促进了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发展,维护了主权,防止了社会的分裂使日本从东亚的后发展国家,迅速成为东亚强国。“它”指的是()
A.幕府统治B.明治维新C.大化改新D.日本庄园
【答案】C
10.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欧洲人称之为“中世纪”。下列图片反映的事物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21.《古代罗马的扩张示意图》中①处是_________(地名);《阿拉伯帝国示意图》中②处是________(地名)。
【答案】① 罗马②.巴格达
22.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__________(人物),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_________(人物)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人“天堂”。
【转向大西洋】
材料二
据统计,1850年,英国在海外投资为2亿英镑,1875年增至14亿英镑,到1913年已达40亿英镑,相当于英国财富的1/4。1904年英国在殖民地开设的银行已达2279家,1910年增至5499家。
——王荣堂、姜德昌编《世界近代史》
(2)从《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中,你可得出哪些信息?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大量向海外投资引发的后果。
九年级(上)历史期末检测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共四大题,28小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0道试题,每题2分,计40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的陵墓,反映了他的无限权力。该陵墓是()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1

1九年级历史上期末质量检测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28小题,每题2分,共56分)1、埃及被称为“尼罗河的馈赠”。
下列属于尼罗河流域文明成果的是( ) A .金字塔 B .汉谟拉比法典 C .阿拉伯数字 D .造纸术2、现存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A .禹法典B .汉谟拉比法典C .拿破仑法典D .图特摩斯法典 3、标志罗马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的事件是( )A .恺撒夺取政权B .斯巴达克起义被镇压C .恺撒被刺D .屋大维建立元首制4、要想从网上探究古代阿拉伯的有关情况,下列不适合作为关键词在“百度”中搜索的是 A .阿拉伯数字 B .穆罕默德 C .《天方夜谭》 D .伯利克里5、马拉松长跑与下列哪次战争有关 ( )A .特洛伊战争B .希波战争C .普法战争D .英法百年战争 6、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记数法的是古代 ( )A .阿拉伯人B .印度人C .埃及人D .希腊人 7、把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到欧洲的是 ( )A .罗马人B .印度人C .阿拉伯人D .意大利人 8、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
下列所举哪一项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A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B .马可·波罗来华C .罗马帝国的扩张D .希波战争 9、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是 ( ) A .《天方夜谭》 B .《神曲》 C .《荷马史诗》 D .《俄底浦斯王》 、10、阿基米德说“如果能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句话精辟地阐明了他在物理学方面一大贡献,即提出 ( )A .万有引力定律B .质能转化原理C .阿基米德定律D .杠杆原理 、11、下列不是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作品的是 ( ) A .《蒙娜丽莎》 B .《哈姆雷特》 C .《罗密欧与朱丽叶》 D .《荷马史诗》 、12、最早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是A .达·伽马B .哥伦布C .麦哲伦D .迪亚士13、历史上有很多概念由于误解往往名不副实,下列名称不属于这一类的是( ) A .三角贸易 B .印第安人 C .阿拉伯数字 D .文艺复兴 14标志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开始确立的是( ) A .处死国王查理一世B 英国建立共和国C .1688年宫廷政变 D .《权利法案》颁布15、美国独立后,华盛顿拒绝了有些人提出的实行君主立宪制和担任国王的主张,首创联邦制,成为美国杰出的政治家。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把正确选项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2分,共36分)1.三星堆以历史久远、文物精美、文化独特、神秘莫测而成为古老东方文明的代表,并引起世人的瞩目。
而与三星堆同处北纬30毅左右的金字塔也代表着一个文明古国的文明发展。
对此,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这一文明古国指古巴比伦B.象形文字是这一古国的文明发展见证C.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D.这一文明古国的天文学发展也取得了重大成就2.某班级要进行一场关于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话剧表演,他们采用的台词应该是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C.“条条大路通罗马”D.“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3.江山代有才人出,凯撒被刺后,有个青年才俊迅速成长,并于公元前27年建立了罗马帝国,元老院又授予他“奥古斯都”及“元首”的称号,从此元首和执政官合二为一。
这位青年才俊是A.汉尼拔B.屋大维C.汉谟拉比D.亚历山大4.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
下列关于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成就的描述准确的一项是A.《掷铁饼者》的创作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B.儒略历以古巴比伦太阳历为蓝本,一直保持沿用至今C.《十二铜表法》构建起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D.大竞技场吸收了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5.教皇盖拉西说:“治理现世有两大系统,一为教士的神权,一为人主的君权……君主必须由教主代向天主负责。
”这种观点反映了中世纪欧洲A.当时神权大于王权B.教皇和国王相互扶持利用C.王权与神权地位平等D.国王毫无权力6.庄园不仅是一块地产,而且是一个政治单位。
贵族领主在庄园里,不仅有司法权,还有经营权、行政管理权,因而庄园俨然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组织。
上述情况描述的是A.欧洲原始社会B.欧洲封建社会C.欧洲奴隶社会D.欧洲资本主义社会7.“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欧洲中世纪的谚语。
说明中世纪的欧洲城市A.已不受国王管辖B.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C.相对独立和自治D.空气比较清新8.六七世纪,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贵族、豪门势力强大,政局混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日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实行民主政治B.进行大化改新C.推行封君与封臣制D.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9.文艺复兴的意大利文是“Rinascimento”,“ri”有“重新”之意,“nascere”是出生的意思,原意为某种东西的再生。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全册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全册综合检测试卷[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
下列承载着古埃及文明历史的文字是( )A.甲骨文B.字母文字C.楔形文字D.象形文字2.乔达摩·悉达多看到走投无路的乞丐、痛苦不堪的病人、暴露荒郊的尸体时,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感到人生皆苦,于是离家修行,创立宗教,并提出( )A.种姓制度B.众生平等C.奴隶私有D.民主政治3.“左图右史”道出了图与史的关系。
以下文字能与下图互相印证的是( )A.人类文明的开端B.亚洲的封建社会C.古代世界的战争D.古代的科技与思想文化4.意大利历史学家格罗索曾指出:“《十二铜表法》的形成……恰恰应当归功于一定的历史要求,这种要求从外部对法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他所说的外部推动指的是( )A.公民与自由民之间的斗争B.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斗争C.贵族与平民之间的斗争D.罗马居民与外邦人之间的斗争5.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
留给欧洲的“文明”主要是指( )A.长治久安的治国经验B.最早的民主政治国家C.最为完美的雕刻艺术D.法制建设的理论6.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实行改革后,出现了下图所示的情况。
其中维系各阶层之间关系的纽带是( )A.权力B.忠诚C.土地的封赐D.军队7.从10世纪起,西欧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等,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最重大的意义是( )A.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B.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C.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D.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8.查士丁尼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查士丁尼对后世的最大贡献是 ( )A.使民主政治达到顶峰B.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C.对罗马法进行了系统整理D.制定了儒略历9.九年级(1)班正在开展主题为“大化改新”的班会。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4 页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试题班级: 姓名: 得分:一、选择题(2分×20=40分) 1.“她处于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境内,她的民主制度又被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的源头。
”这里的“她”是指A .罗马B .雅典C .斯巴达D .伦敦 2.脍炙人口的名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出自A .《荷马史诗》B .《俄底浦斯王》C .《天方夜谭》D .《古兰经》 3.《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
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古国是A .古代埃及B .古巴比伦C .古代印度D .古代中国4.在世界文明的交响乐曲中,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见证了东西方A.《马可·波罗行记》B.《天方夜谭》C.《荷马史诗》D.《俄底浦斯王》 5.数字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最早创造从0到9十个数字计数法的是 A .阿拉伯人 B .埃及人 C .巴比伦人 D .印度人 6.14世纪开始,欧洲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的陈腐 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史称A .文艺复兴B .启蒙运动C .新文化运动D .百家争鸣 7.右图是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画面人物的神态恬静端庄,她“神秘的微 笑”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该作品体现的时代精神是A .妇女解放B .自由主义C .人文主义D .改革创新 8.17-18世纪欧洲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下列哪一历史 人物是这一运动中的思想家?A .莎士比亚B .伏尔泰C .凡•高D .贝多芬 9.右图是1893年美国发行的世界上第一套纪念邮票之一。
这张邮票记载着这样一段历史:经过漫长的航行后,他和同伴于1492年10月12日突然发现远处有陆地,于是高兴地前往,到了近处一看,原来是一座海岛,这个岛就是现在美洲加勒比海上巴哈马群岛中的瓜纳哈尼岛。
文中的“他”指的是A .达·伽马B .哥伦布C .麦哲伦D .迪亚士10.法国国旗是一面从左至右,蓝、白、红垂直排列的三色旗,其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和博爱。
统编版初三历史上册期末质量测试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初三历史上册期末质量测试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关于我国远古时期北京人生活状况的叙述,错误的是:A. 群居生活B. 使用打制石器C. 种植水稻D. 使用天然火答案:C解析: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
但他们还没有学会种植水稻,水稻种植是河姆渡人的成就。
2.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答案:B解析: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 铁器的广泛使用B. 牛耕的推广C. 水利工程的兴修D. 铁犁牛耕的出现答案:D解析: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
铁犁牛耕是我国古代农业的最主要生产方式,是农耕文化的主要特点,在农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使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4.下列关于分封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B. 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C.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D. 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可以任意设置官职,建立武装,征派赋役,并有很大独立性答案:D解析: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享有较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但受封者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