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水准测量作业指导书

工程部水准测量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批准日期:2012年04月发布日期:2012年04月南通星光测绘服务有限公司目录一、水准测量原理 (1)二、水准测量外业工作 (1)(一)、水准点及水准测量路线形式 (1)(二)、水准测量的实施 (2)(三)、水准等级: (7)(四)、水准测量的检核 (7)三、水准测量的内业 (8)(一)、附合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及成果计算 (9)(二)、闭合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9)(三)、水准测量的精度 (10)四、水准测量的误差 (12)(一)、仪器误差 (12)(二)、观测误差 (12)五、外界条件的影响 (13)六、水准测量时应注意的事项 (14)一、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是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高差的方法。
在地面两点间安置水准仪,观测竖立在两点上的水准标尺,按尺上读数推算两点间的高差。
通常由水准原点或任一已知高程点出发,沿选定的水准路线逐站测定各点的高程。
由于不同高程的水准面不平行,沿不同路线测得的两点间高差将有差异,所以在整理国家水准测量成果时,须按所采用的正常高系统加以必要的改正,以求得正确的高程。
二、水准测量外业工作(一)、水准点及水准测量路线形式为了统一全国的高程系统和满足各种测量的需要,测绘部门在全国各地埋设并测定了很多高程点,这些点称为水准点(Bench Mark),简记为BM。
水准测量通常是从水准点引测其它点的高程。
水准点有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
国家等级水准点一般用石料或钢筋混凝土制成,深埋到地面冻结线以下。
在标石的顶面设有用不锈钢或其它不易锈蚀材料制成的半球状标志。
有些水准点也可设置在稳定的墙脚上,称为墙上水准点。
建筑工地上的永久性水准点一般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制成,临时性的水准点可用地面上突出的坚硬岩石或用大木桩打入地下,校顶钉以半球形铁钉。
埋设水准点后,应绘出水准点与附近固定建筑物或其它地物的关系图,在图上还要写明水准点的编号和高程,称为点之记,以便于日后寻找水准点位置之用。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 技能竞赛规程

心之所向,所向披靡“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测量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测绘测量(二等水准测量、一级电磁波测距导线测量、1:500数字测图)二、竞赛目的1.展示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学生应用实践的能力,促进社会对测绘类相关专业的了解,提升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促进学生的就业质量,提高就业水平。
2.引导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测绘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专业建设,积极探索测绘行业高端技能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
3.检验和展示参赛选手对测绘知识、技能的掌握及运用能力,检验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外业数据采集以及内业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综合能力。
4.检验学生对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各参赛院校组织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适应实践需求的应变能力,进一步促进测绘类专业教学改革。
为全国开设测绘类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提供交流教育教学成果与经验的平台。
三、竞赛方式与内容1.竞赛方式竞赛采用技能操作和理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理论考试成绩不计入技能竞赛的决赛成绩,但按照国家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作为申请测绘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依据。
竞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个赛项的参赛队由4名选手组成,须为同校在籍学生,其中队长1名,性别和年级不限,每个赛项至多1名指导教师。
所有指导工作应在竞赛前完成。
比赛过程中,指导老师应在比赛场地之外,不得在比赛过程中对参赛队员指导。
参赛选手的座位、批次和场地均由竞赛委员会组织抽签决定。
所有参赛选手均需携带身份证和参赛证,参加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
赛场开放,但观众必须在指定地点观摩比赛,不得以任何理由进入赛场。
2.竞赛内容1)理论考试以“工程测量员”国家职业标准中规定的高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为基础,结合高等院校测绘类专业及课程的教学和学生未来就业岗位需要的实际进行考核。
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上机考试的方式进行,时间为120分钟。
二等水准测量

沉降观测(二等水准测量)实训一、目的1、通过一条水准环线的施测,掌握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记录,使所学知识得到一次实际的应用。
2、熟悉精密水准测量的作业组织和一般作业规程。
二、要求1、熟悉D S1型水准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铟瓦尺的读数方法及掌握测量过程中的技术要领;2、掌握计算环线闭和差。
三、仪器及工具D S1型精密水准仪一台,铟瓦水准尺一对,尺垫一副,扶杆四根,50m皮尺一把,记录板一块,自备铅笔,小刀和记录手薄。
1、精密水准仪的构造精密水准仪主要用于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和高精度的工程测量中,例如建筑物沉降观测,大型精密设备安装等测量工作。
精密水准仪的构造与D S3水准仪基本相同,也是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三部分组成。
其不同之点是:水准管分划值较小,一般为10"/2m m;望远镜放大率较大,一般不小于40倍;望远镜的亮度好,仪器结构稳定,受温度的变化影响小等。
为了提高读数精度,精密水准仪设有光学测微器,如所示是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它由平行玻璃板、传动杆、测微轮和测微尺等部件组成。
平行玻璃板装置在望远镜物镜前,其旋转轴与平行玻璃板的两个平面相平行,并与望远镜的视准轴成正交。
平行玻璃板通过传动杆与测微尺相连。
测微尺上有100个分格,它与水准尺上一个分格(1c m或5m m)相对应,所以测微时能直接读到0.1m m (或0.05m m)。
当平行玻璃板与视线正交时,视线将不受平行玻璃板的影响,对准水准尺上B处,读数为146(c m)+a。
转动测微带动传动杆,使平行玻璃板绕旋转轴俯仰一个小角,这时视线不再与平行玻璃板面垂直,而受平等玻璃板折射的影响,使得视线上下平移。
当视线下移对准水准尺上146c m分划时,从测微分划尺上可读出a的数值。
如所示是我国北京测绘仪器厂生产的D S1级水准仪,光学测微器最小读数为0.05m m。
2、精密水准尺的构造精密水准仪必须配有精密水准尺。
这种水准尺一般都是在木质尺身的槽内,引张一根因瓦合金带。
二等水准测量

2.1 外业观测限差
等级
仪器 类型
标准视线长 度(m)
前后视距差 (m)
任一测站上 前后视距累 积差(m)
视线高度
光学 数字
一等 DSZ05、 ≤30 DS05 ≤50 ≥4且 ≤30 ≥3且 ≤50
光学
≤0.5
数字
≤1.0
光学
≤1.5
数字
≤3.0
光学 (下丝)
≥0.5
数字水 准仪重 复测量 次数
h
标尺读数
基本分划①
(4) (2) (7)
辅助分划②
(5) (6) (8)
· · · ·
基+K 减辅
备 考
(11)
810 995 815 -23
162 077 085
· · ·
(12)
802 010 792 085
后
1
26.20 -0.45 26.65 0.17
162 076 085
·
前 后-前
-
804
1、往、返测奇数站照准标尺顺序为: a) 后视标尺 b) 前视标尺 c) 前视标尺 d) 后视标尺 2、往、返测偶数站照准标尺顺序为: a) 前视标尺 b) 后视标尺 c) 后视标尺 d) 前视标尺
3.1 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程序
一测站操作程序
一测站操作程序如下(以奇数站为例)
a) 首先将仪器整平(望远镜垂直轴旋转,圆气泡始终位于指标环中央)
二等水准测量实习
主要内容
1 2 实习安排 二等水准测量限差要求
3
二等水准测量外业施测
4 5 内业数据处理 数字水准仪
1.1 实习的目的与要求
1、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实际动手能力 2、掌握利用数字水准仪进行二等水准测量的数据采集程序
二等水准测量设计和技术要求

二等水准测量设计和技术要求1. 水准网的布设1.1水准网的技术设计水准网布设前,必须进行技术设计,获得水准网和水准路线的最佳布设方案。
技术设计的要求、内容和审批程序按照ZD A75 001《测绘技术设计规定》执行。
1. 2高程系统和高程基准水准点的高程采用正常高系统,按照1985国家高程基准起算。
海上岛屿不能与国家高程网直接连测时,可建立局部水准原点,根据岛上验潮站平均海 水面的观测确定其高程,作为该岛屿及其附近岛屿的高程基准。
凡采用局部水准原点测定的水准点高程,应在水准点成果表中注明,并说明局部高程基准的有关情况。
1. 3水准测量的精度每公里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M 和每公里水准测量的全中误差W M 一般不得超过表1 规定的数值。
∆M 和W M 的计算方法见后面式(1)和式(2)规定。
2. 选点与埋石2.1选点选定水准路线时,应尽量沿坡度较小的公路、大路进行,应避开土质松软的地段和磁场甚强的地段,应避开行人、车辆来往繁多的街道和大的火车站等,应尽量避免通过大的河流、湖泊、沼泽与峡谷等障碍物;选定水准点时,必须能保证点位地基坚实稳定、安全僻静,并利于标石长期保存与观测。
每一个水准点点位选定后,应设立一个注有点号、标石类型的点位标志,并按规定填绘点之记;在选定水准路线的过程中,须按规定绘制水准路线图;对于水准网的结点,还须按规定格式填绘结点接测图。
3. 2埋石水准标石,含基岩水准标石、基本水准标石和普通水准标石三大类型。
根据其制作材料和埋石规格的不同,可分别为表2所列十一种标石。
标石的埋石类型可根据实地情况及相应的规定要求选定、埋设和整饰。
4.仪器的技术要求4.1仪器的选用二等水准测量中使用的仪器按表3规定执行。
4.3仪器技术指标二等水准测量中所用仪器其技术指标按表4规定执行。
表4中自动安平水准仪磁致误差,指自动安平水准仪在磁感应强度.05mT的水平方向上的稳恒磁场作用下,引起视线的最大偏差。
5.水准观测5.1观测方式二等水准测量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
三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手簿

K +黑 -红/m
平均高 差/m
备注
视距差D/m
K 1= K 2=
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手簿
后尺 测站 测点 下丝 上丝 后视距 水准尺读数/m 下丝 上丝 方向及 前视距 尺号 黑面 红面 累积差∑d/m 前尺 后2 前1 后-前 后1 前2 后-前 后2 前1 后-前 后1 前2 后-前 后2 前1 后-前 后1 前2 后-前 后2 前1 后-前 后1 前2 后-前 后2 前1 后-前 每 页 检 核
K +黑 -红/m
平均高 差/m
备注
视距D/m
K 1= K 2=
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手簿
后尺 测站 测点 下丝 上丝 后视距 水准尺读数/m 下丝 上丝 方向及 前视距 尺号 黑面 红面 累积差∑d/m 前尺 后1 前2 后-前 后2 前1 后-前 后1 前2 后-前 后2 前1 后-前 后1 前2 后-前 后2 前1 后-前 后1 前2 后-前 后2 前1 后-前 后1 前2 后-前 后2 前1 后-前 后1 前2 后-前
测绘常用记录表格样本

一记录表格1上水管道实地调查表上水管道实地调查表测区:图幅号:权属单位:调查者(检查者):记录者:作业日期:2污(雨)水管道实地调查表污(雨)水管道实地调查表测区:图幅号:权属单位:调查者(检查者):记录者:作业日期:煤气管道实地调查表测区:图幅号:权属单位:调查者(检查者):记录者:作业日期:电力管道实地调查表测区:图幅号:权属单位:调查者(检查者):记录者:作业日期:电信管道实地调查表测区:图幅号:权属单位:调查者(检查者):记录者:作业日期:工业管道实地调查表测区:图幅号:权属单位:调查者(检查者):记录者:作业日期:7新增地下管线调查成果表新增地下管线调查成果表测区:调查者:记录者:调查日期:8房屋查丈原图房屋查丈原图查丈人:年月日深圳市研究研究院9水准测量观测手簿()等水准测量观测手簿测自:测至:第页总第页观测者:记录者:仪器型号:仪器号:10导线外业观测手簿()级导线水平角手簿仪器型号:观测者:测站:气温:第页()级导线垂直角手簿()级导线边长手簿11地界测量外业记录12水准标尺分米分划误差的测定水准标尺分米分划误差的测定标尺:年月日观测者:检查尺:记录者:13水准标尺名义米长的测定水准标尺名义米长的测定标尺:年月日观测者:检查尺:记录者:14倾斜观测记录表倾斜观测记录表15界桩放(测)点关系略图界桩放(测)点关系略图测量起算成果测量放点计算及检测结果16 边长和方位角计算表边长和方位角计算表二检查表格1测量技术检查卡片测量技术检查卡片2 地下管线接边点数据对比统计表地下管线接边点数据对比统计表测区:注:表中N为新探测或本测区管线点成果;W为原探测或邻测区管线点成果制表:制表日期:检查者:检查日期:3明显管线点检查记录表明显管线点检查记录表测区:施工单位:检查:记录:年月日4隐蔽管线点检查记录表隐蔽管线点检查记录表测区:施工单位:检查:记录:年月日5导线精度统计表统计者:校对:6隐蔽管线点开挖检查记录表隐蔽管线点开挖检查记录表测区:7 测绘项目成果校审验收表测绘项目成果校审验收表8项目检查验收表9测绘工程技术设计书评审记录测绘工程技术设计书评审记录10零星测绘工程质量审核记录深圳市勘察研究院零星测绘工程质量审核记录11测绘施工环境安全检查记录表测绘施工环境安全检查记录表受检负责人签字12房产测绘校审过程记录表房产测绘检审过程记录表13水准精度统计表14测绘工程质量整改通知单测绘工程质量整改通知单15管线探查工作量及质检量统计表管线探查工作量及质检量统计表测区:月份:施工单位:检查级别:年月日三计算表格1高程计算高程计算计算者检验者2三角高程路线计算三角高程路线计算3经纬仪导线计算表计算者:检查者:4待定点、水平角、垂直角观测记录计算表待定点、水平角、垂直角观测记录计算表第页测站:日期:仪器:X:Y四成果表格1管线点成果表管线点成果表管线类型:图幅号:权属单位:制表:校对:检查:2水平位移量统计表3 导线点成果表制表 : 校对 :4沉降点高程及沉降量统计表沉降点高程及沉降量统计表()5倾斜量统计表制表:校对:目录一记录表格 (1)1上水管道实地调查表 (1)2污(雨)水管道实地调查表 (2)3煤气管道实地调查表 (3)4电力管道实地调查表 (4)5电信管道实地调查表 (5)6工业管道实地调查表 (6)7新增地下管线调查成果表 (7)8房屋查丈原图 (8)9水准测量观测手簿 (9)10导线外业观测手簿 (10)11地界测量外业记录 (11)12水准标尺分米分划误差的测定 (12)13水准标尺名义米长的测定 (13)14倾斜观测记录表 (14)15界桩放(测)点关系略图 (15)16边长和方位角计算表 (17)二检查表格 (18)1测量技术检查卡片 (18)2地下管线接边点数据对比统计表 (19)3明显管线点检查记录表 (20)4隐蔽管线点检查记录表 (21)5导线精度统计表 (22)6隐蔽管线点开挖检查记录表 (23)7测绘项目成果校审验收表 (24)8项目检查验收表 (25)9测绘工程技术设计书评审记录 (26)10零星测绘工程质量审核记录 (27)11测绘施工环境安全检查记录表 (28)12房产测绘校审过程记录表 (29)13水准精度统计表 (30)14测绘工程质量整改通知单 (31)15管线探查工作量及质检量统计表 (32)三计算表格 (33)1高程计算 (33)2三角高程路线计算 (34)3经纬仪导线计算表 (35)4待定点、水平角、垂直角观测记录计算表 (36)四成果表格 (37)1管线点成果表 (37)2水平位移量统计表 (38)3导线点成果表 (39)4沉降点高程及沉降量统计表 (40)5倾斜量统计表 (41)测绘常用记录表格样本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测绘公司2007.10。
测 量 员 手 簿

测量员手簿一、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次序上:先控制后细部所有测量工作都必须遵循以上原则,也是测量的工作次序。
二、控制测量的程序由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细部三、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水平距离:S水平夹角:β高差:h称为三个基本观测量在测量过程中应遵循“随时检查、杜绝错误”的原则。
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距离测量、角度测量、高差测量。
坐标系统:国家三角测量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统。
平面坐标系统:国家三角测量平面坐标系统采用高斯--克吕格平面坐标系统.三角函数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余弦,记作cos cos=邻边/斜边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正切,记作tan tan=对边/邻边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正弦,记作sin sin=对边/斜边弧度(rad)已知弧度计算弧长的公式:已知弧度÷(180°÷π)×半径已知弧长计算弧度的公式:已知弧长÷半径×(180°÷π)象限角(R)及方位角(α)Array象限角:直线与X轴的夹角(R=0~90°)象限角RAB=arctan(ΔXAB2+ΔYAB2)方位角:从标准方向起,顺时针量到直线所成的夹角。
从0°~360方位角αAB=该角所在的象限加上相应的数值(如下)当增量x正;y正,那就是在第一象限当增量x负;y正,那就是在第二象限加180°(方位角)当增量x负;y负,那就是在第三象限加180°(方位角)当增量x正;y负,那就是在第四象限加360°(方位角)控制测量小地区控制测量1.相关的概念:控制网:就是在测区内选择一些有控制意义的点(称为控制点)构成的几何图形。
按功能分为: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
按规模分为: 国家控制网、城市控制网、小区域控制网和图根控制网。
国家控制网分为:一、二、三、四等4个级别。
小地区控制网:是指在面积小于15m2 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