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术课件_1
摄影技术与艺术第三章:构图1

三角形构图之正三角
正三角形, 象金字塔一 样,底边与 画幅的横线 平行,两条 斜边向上汇 聚,其尖端 有一种向上 的动感。
三角形构图之反三角
反三角形与正三角 形相比,效果完全 相反,它具有一种 强烈地极不稳定的 感觉
直角灵便
直角三角形,就是侧三角形,是不等边的三角形。直角 三角形式构图一般是以画面的一个竖边为三角形的直线, 底边为横线,立在画面一侧。直角三角形式构图,大都 注意被摄物的方向性。景物的运动方向或面向应对三角 形的斜边,使运动物体的前面或景物的面向前留有空间, 给以出路。 直角三角形式构图,在横幅或竖幅画面中均可选用, 其特点是竖边直线可显示景物之高耸,底边横线又具有 稳实、安定感,并且富有运动感,具有正三角形式和倒 三角形式构图的双重优势,同时左右直角灵活多变,很 受摄影家们的喜爱,所以使用较多
1、不同的摄距与画面的效果
•不同的摄距会带来画面景别变化:远景、全 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不同的景别有不同的擅长表现力,一般来讲 “远取其势、近取神”。
远景:被摄景物范围广阔深远,擅长于表现于景物的气势 主要以大自然为表现对象,强调整体性而忽略其细节
全景:被摄景物范围小于远景,擅于表现景物的全貌及其 所处的环境特点。
《万里长城永不倒》这幅照片,就是直角三角形式构图。左直边是 年久失修坍塌了的一个敌楼,底边的长城虽然已不整齐,但仍然牢 固而稳当地座立在群山之中,远处长城蜿蜒起伏在群山峻岭之巅, 更加显得雄伟壮观,年代久远。直角三角形式构图的特点,不论从 外形上还是内涵上均在这幅照片中得到了展示。
对角线构图组 成的画央,能 够引导读者视 线沿着线条的 指向运动,使 画面增强运动 感,使被摄景 物产生活力。
均衡式构图,给人以宁静和平稳感,但又没有绝 对对称的那种呆板无生气,所以是摄影家们在构 图中常用的形式,均衡也成了摄影构图的基本要 求之一。 要使画面均衡。形成均衡式构图,关键是要 选好均衡点(均衡物)。什么是均衡点呢?这要 从艺术效果上去找,只要位置恰当,小的物体可 以去与大的物体相均衡,远的物体也可与近的物 体求均衡,动的物体也可以去均衡静的物体,低 的景物同样可均衡高的景物。效果好坏与作者的 审美能力、艺术素质有关,要多加实践和学习, 一定会掌握这种构图形式,用好这种艺术技巧。
曝光基本知识课件 (一)

曝光基本知识课件 (一)
曝光基本知识课件是一种专门介绍照片曝光的教学资料。
在数码摄影时代,曝光是摄影师必须掌握的重要技术之一。
曝光过度或者曝光不足,都会导致照片质量下降。
因此,学习曝光基本知识课件,对于提高摄影技术和提高照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 曝光的基本概念
1. 曝光的定义和原理;
2. 曝光的三个要素:光圈、快门和感光度;
3. 三要素之间的数值关系,如何协调。
二. 曝光的测量和调节
1. 如何选择正确的测光模式;
2. 如何进行实时测光;
3. 如何进行曝光补偿;
4. 如何利用灰卡和曝光时钟调整曝光参数。
三. 曝光的影响因素
1. 光线和阴影的影响;
2. 拍摄环境和氛围对曝光的影响;
3. 色彩对曝光的影响;
4. 相机功能对曝光的影响。
四. 各种场景的曝光技巧
1. 背光场景的曝光方式;
2. 景深和光圈大小的关系;
3. 快门对拍摄动态的影响。
五. 曝光的常见错误和解决方法
1. 暗部曝光、过曝和噪点的解决方法;
2. 光影对比较强的场景下如何进行合理曝光。
通过学习曝光基本知识课件,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曝光技术,提高拍
摄质量。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些基本知识,以更多的创意方式来
进行摄影创作。
例如,可以上手动模式下的摄影,将不同曝光参数下
的照片进行比较,学会将曝光参数进行运用以及选取正确的曝光参数。
最后,学习曝光基本知识课件是学习摄影的必备。
它不仅对于初学者
非常有用,对于已经掌握摄影技巧的人来说,也能够起到进一步提高
拍摄技能的作用。
第一讲、摄影与摄影艺术1

第一讲、摄影与摄影艺术一、摄影与摄影艺术摄影是一种最通俗易懂的世界语言,它不受国界、民族、语言的限制,是人人都能看得懂的,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扫除了人们跨入摄影大门的一切障碍,是参与的人数最多,人们投入的兴趣最大的一门艺术。
因此,每个学期选修摄影艺术与技法的同学都很多。
什么是摄影、摄影与摄影艺术的关系?摄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与科学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光学研究的成果,感光化学的结晶、精密加工技术的进步,微电子的发展都无一例外地被应用于摄影领域。
现代摄影渗透到人们的工作、学习、科研、生产、生活和文体娱乐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感情、积累知识、认识世界的有力工具。
因此,摄影首先是一门技术。
含义一,摄影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发展的产物,它是建立在现代物理学、感光化学、机械制造、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的基础上,是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
摄影机、感光材料等物质条件,只是一种工具手段,在没有外部条件影响的情况下,它的机械、物理、化学等效应具有“千篇一律”的重复性,只是一种复制工具。
这同画家所用的画笔、颜料、纸墨等具有相似、相同的物质性与效应。
摄影术这类记录、复制工具,由于使用的目的、条件不同,往往呈现出不同的特性。
如果把它作为记录手段,诸如翻拍文件、图纸等,虽然根据需要可以呈现大小不等的变形,但是基本上仍然是原物的复写,这同复印机进行复印的性质一样,所以,它仍然没有超出纪录手段的界限。
含义二,会用、用好照相机是一门技术,现代照相机型号五花八门,多得不胜枚举,有机械的、有数字式的,有专业的、有发烧友的、有普及型的,了解各种各样的照相机,掌握它们的性能,会用、用好这些不同相机是一门技术。
估计曝光是一门技术,一年有四季,天有阴晴雨雪,一天当中,光线条件不同该怎样曝光,而且同一时间,不同景物该如何曝光?掌握好,运用好是一技术。
暗房工艺是一门技术,暗房分为传统暗房,电子暗房,传统暗房是传统摄影的后道工序,电子暗房就是计算机中的图像处理器。
中国传媒大学摄影课程1PPT课件

16
美 国 的 《 读 者 文 摘 》
17
中 国 的 《 读 者 》
18
北京的报纸
• 《北京日报》、《北京晚报》、 《晨报》 、《信报》 、《午报》 、 《京华时报》、 《竞报》 、《新京 报》 、《北京青年报》 、《北京科 技报》、 《北京法制报》、 《北京 教育报》 、《北京娱乐信报》 …… 。
• 1976年唐山大地震美国的情报卫星就已 经拍摄了照片。
• 普查卫星、资源卫星可以拍摄分辨率达 到30厘米的地面目标。用于工农业生产。
• 气象卫星可以拍摄气象云图分析天气。
• 通讯卫星可以传真数码照片。
28
29
30
31
32
现在都有什么人在学习摄影
• 艺术院校:电影、电视摄影、编导、 制作;
4
• 文革十年动乱期间。全中国只 有两种报纸,一种杂志,被称 为“两报一刊”。
• 这就是著名的——《人民日 报》、《解放军报》和《红旗》 杂志。
5
• 现在全国已经有超过7,000种杂志,超 过8,000种报纸。总共超过15,000家平面 媒体。
• 现在报纸的平均版数为32版,每一版的 照片数量平均为5幅,仅中国国内报纸 上的照片用量就已经达到了1,280,000 (128万)张。不重复的数量是20万幅。
《摄影构图》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绪论
• 我们已经进入了“读图时 代”。
• 平面媒体和网络离不开摄 影。
《摄影技术与艺术》 第一章摄影概论

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1902-1984),1902年2月20日 生于美国旧金山,原籍新英格兰。是二十世纪美国乃至世界 享有盛誉的风光摄影家、摄影教育家、自然环境保护者,著 名的“区域曝光法”的创始人,也是主张“纯摄影”的 “f/64小组”的发起人之一。
2、湿版法 1851年,英国伦敦的阿切尔发现将硝化棉溶于乙醚和酒精
的火棉胶,再把碘化钾溶于火棉胶后马上涂布在干净的玻璃上, 装入照相机曝光,经显影、定影后得到一张玻璃底片。
火棉胶调制后须立刻使用,干了以后就不再感光,所以这 种摄影方法称为“湿版法”。湿版法操作虽然麻烦,但成本低, 为银版法的十二分之一,曝光比银版法快,影像清晰度也高, 玻璃底片又可以大量印制照片。
一、小孔成像的起源
摄影是人类近代史上的一项伟大的发明。它的发明,源 自于一个物体现象——小孔成像。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杰出 的科学家墨翟和他的学生作了世界上第一例小孔成像实验, 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墨翟在其所著的《墨经》中记载 到:“景到(倒),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
1545年,荷兰医生兼数学家夫利秀斯,在他所著的《宇 宙之光和空间几何学》一书中发表了世界上最早的暗箱(针 孔成像)图解以来,人们就开始认此暗箱当做绘画工具来使 用,把影像反射到放在画板的纸上,描绘出一幅实景画像。
1881年,乔治·伊斯曼和合作伙伴正式成立了伊斯曼柯 达公司,最终成就为一个全球性的企业。
135相机诞生
二、数码摄影阶段
数码摄影,又称数字化摄影,是相对于传统摄影来定 义的,是指在相机的构件中使用光电耦合器(CCD)等替代 传统胶片来记录影像的技术。
1973年11月,索尼公司正式开始了 “电子眼”CCD的研究工作,在不断技 术积累的基础上它于1981年推出了全球 第一台不用感光胶片的电子相机——静 态视频“马维卡(MABIKA)”。该相机 使用了10 mm×12 mm的CCD薄片,分 辨率仅为570× 490(27.9万)像素,首 次将光信号改为电子信号传输。
医学影像技术《3.第一篇 第二章 第三节 1.医用X线胶片》

X线检查技术教案
课题名称3第一篇第二章第三节
线胶片
课次:3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医用X线胶片的分类
1 直接摄影用胶片
〔1〕感蓝胶片:
不添加感色剂,故此类胶片也称色盲片。
需配合发蓝色荧光的增感屏使用,其吸收光谱的峰值
约为42021。
〔2〕感绿胶片:配合发绿色荧光的增感屏使用的胶片,其吸收光谱的峰值约为550nm。
感绿胶片的最大特点是与稀土增感屏组合下感度高。
2.激光打印及热敏成像胶片
〔1〕激光胶片:
用于记录激光扫描图像
可感受红色激光、红外线激光或记录氦氖激光图像。
〔2〕热敏胶片:
对可见光不感光,直接热成像方式使用的胶片。
3.影像增强器记录胶片
〔1〕荧光电影胶片
〔2〕荧光屏图像及荧光缩影胶片
〔二〕医用X线胶片的结构
〔1〕感光乳剂层
〔2〕片基:
〔3〕附加层:
熟悉各层的作用
2.激光胶片
讲述
多媒体演示
教师引导分析讨论
结合实际答复下列
问题
学生讨论
激光打印的工作原理
3.热敏干式胶片的结构〔三〕成像参数
1.胶片特性曲线的意义
2特性曲线的组成
〔四〕胶片感光测定方法〔五〕感光材料的感光性能1.本底灰雾
2.感光度〔S〕
3.反差系数〔γ值〕4.最大密度〔Dma〕5.宽容度〔L〕
教师总结归纳
多媒体演示
课后小结:
1、X线胶片的光谱
特性和结构
2、反差与宽容度之
间的关系
学生讨论
完成课后作业。
摄影技术——高速摄影[1]
![摄影技术——高速摄影[1]](https://img.taocdn.com/s3/m/c07b8eb54028915f804dc2bd.png)
空间信息量
一幅图像有若干个像元组成,不同的摄影 系统具有不同的像元数。假如像元数为Z, 每个像元由于图像的灰度和色度差别,又 分成K个信息级,在信息理论中,把的以2 为底的对数,定义为空间信息量:
I R log 2 K Z Z log 2 K
信息量的单位为比特。对目视而论, 人眼能分辨200个左右的灰度级和 1000个左右的色度级,这样对应的K 值就可达200×1000=2×105。
通常又可以十分清晰地分为以下三类:
间歇式 光学补偿式 转镜式
这三种相机的拍摄频率依次大幅度增高。
间歇式高速摄影机
相机有一个输片机构、收片机构与光学系统。
间歇式电影摄影机
普通间歇式电影摄影机的标准频率为24幅 /秒,而间歇式高速摄影机的摄影频率为 100~1000幅/秒或更高一些。
底片通常长约200~300米,持续拍摄约数 分钟。
我们通常看到的体育运动的慢动作,早先 都是用这类摄影机拍摄的。如果将高速拍 摄的胶片用普通的电影机放映,则时间放 大率约为4~40倍,也可以用专门的判读 仪测出运动的多种参数。
间歇式高速摄影机的主要特点
(1)光学系统结构简单,光能量达到充分 利用;
什么是高速摄影?
人眼的时间分辨能力只有1/24s。而电影 摄影与放映的频率选为24幅/s,正是利 用这一特点,以不连续的放映使人获得连 续的感受。但对于许多高速运动的物体或 瞬变现象,受到人眼时间分辨率的限制, 我们无法看清过程。
而高速摄影,能把高速运动现象的发生、 发展和运动规律等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的面 前,是一种有效的记录方式和研究方法。
工业上也缺少不了这种摄影技术,事实上, 由于有了这种技术,人们才能够使一些生产过 程得到改善,因为在这些生产过程中,速度是 至关重要的。比如,在向玻璃瓶中灌饮料时, 如果灌装速度过快,就可能导致容器破碎,但 如果过程过于缓慢,那么成本就会提高。所以, 为了看得更清楚一点,获得更科学的设计方案, 必须拍一些照片,以显示出生产线上的薄弱环 节。
摄影与摄像技术

摄影构图
逆光
逆光可以将人物和其他的形象从背景中分 离出来。 逆光构图很重要的一条是使画面产生深色 背景,否则轮廓线就不醒目。逆光在造型 上还有利于表现动物的群体。
灰淡—隐约可见; 深黑—突出; 白亮—轮廓消失
摄影构图
逆光
摄影构图
逆光拍人像
反 光 板 补 光
面部色泽暗淡无神
发丝可以更闪亮,肤色更动人
摄影构图
Hale Waihona Puke 侧光摄影构图侧光
摄影构图
侧逆光
侧逆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侧后方,能使 被摄体的一侧产生轮廓线条,使主体与背 景分离,从而加强画面的立体感、空间感。
摄影构图
侧逆光
摄影构图
逆光
摄影构图
逆光
逆光:又称“背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 正后方,逆光能使被摄体产生生动的轮廓 线条,使主体与背景分离,从而使画面产 生立体感、空间感。 逆光比顺光暗二级。
摄影构图
光比
光比指被摄体主要部位的亮部与暗部的受 光量差别,通常指主光与辅光的差别。 光比大,反差就大,有利于表现“硬”的 效果;光比小,反差就小,有利于表现 “柔”的效果。
摄影构图
光色
光色指“光的颜色”或者说“色光成分”。 通常把光色称为“色温”。光色无论在表 达上还是在技术上都是重要的,光色决定 了光的冷暖感,这方面能引起许多感情上 的联想。光色对构图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彩 色摄影中。
摄影用光
摄影构图
第六章
摄影用光
摄影用光的基本目的
为了满足曝光的需要而提供足够的照明; 为了控制被摄体再现的效果。
光给人的感觉具有较重要的表达性,有些 光是硬的、刺目的、聚集的、直接的;有 些光是软的、柔和的、散射的、间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广角与超广角镜头
广角镜头:焦距小于底片对角线像幅尺寸、视角 大于60o的镜头。又称:短焦距镜头 广角镜头分为(135相机为例): 24mm<f<35mm 视角60o—85o 普通广角 12mm<f<17mm 视角大于120o 超广角 6 mm<f<16mm 视角180o—220o 鱼眼镜头
瞬 间 常 驻
3、摄影的应用
1)、新闻和大众传播业 2)、艺术 (1)艺术创作 (2)艺术品的翻拍和出版 (3)作为画家写生的工具 3)、科学研究
新 闻 图 片
艺 术 创 作
艺 术 创 作
对角线构图
S型构图
4、镜头
焦距——透镜中心到其焦点的距离
88
影响景深的因素及规律
影响景深的主要因素有光圈,焦距和摄距
1、景深与光圈成反比
光圈小,景深大;光圈大,景深小
F2为大光圈,景深小
F16为小光圈,景深大。
2、景深与镜头焦距成反比
焦距长,景深小;焦距短,景深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广角镜头景深大,轻便相机均采用。
景深的应用
1、大景深的应用
展现较大范围的景物
2、小景深的应用 采用小景深可以使主体前后的景物的影像虚 化,使它们变得模糊、朦胧、虚幻、柔和。常 用于以下方面: ①、通过虚化前景、后景来突出主体 使主体突出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同时使画 面简洁、明快、干净、简练。 ②、利用小景深使画面中的局部虚化,留给 观众丰富的想象余地,使整个画面更加含蓄朦 胧、韵味无穷,既富有诗情画意,又令人浮想 联翩。
5、镜头的选择
1)、 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焦距长度接近相机画幅对角线长度的镜头
135相机底片尺寸36*24mm,对角线长度=362+242=43 它的标准镜头焦距范围40mm—58mm。视角40o到55o
例:海鸥DF-1标镜焦距58mm,视角46o 凤凰205E标镜焦距50mm,视角45o
标准镜头效果:成像质量高,画面影像较真切、自然
76
77
(三)、单镜头反光相机
属于专业型的, 120 、 135 的都有, 120机体积大,造价高,可拆卸后背,主 要用于室内摄影,如影楼大都使用。由 于后背可更换,可旋转、口径大、画幅 大,广泛用于商业摄影,广告摄影,婚 纱摄影等要求较高的摄影。
78
79
80
135机的特点是使用了反光镜和五棱镜, 取景和成像都使用一个镜头进行,相对120单 反机体积要小。
单位通常用mm(毫米)来表示 常用的镜头: 35-80mm 长焦镜头:70-210mm
口径与大口径的优点
有效口径:是表示镜头的最大进光孔 与焦距的比值,也就是镜 头的最大相对口径。
大口径的优点
(1)便于在暗弱的光线下手持相机用现场光拍摄
(2)便于摄取小景深、虚实结合的效果
(3)便于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
139
怪异昆虫
大光圈,使背景虚化,利用景深突出主体。
快门速度——快门开启的时间
指光线扫过胶片的时间(曝光时间)
1、快门速度标记 快门速度标记有: 1,2,4,8,15,30,60,125,250,500, 1000,……
快门速度标记被刻写在快门速度盘上,快门速度 的实际值是这些标定值的倒数。
快门的作用:
6、相机
从取景方式分
旁轴平视取景 双镜头反光取景 单镜头反光
68
(一)、双镜头120反光相机
有两个镜头,下面成像,上面取景及 聚焦,两个镜头联动,在70年代至80年代 曾风靡一时,曾得到广泛应用。
69
70
71
现在此类相机已基本淘汰,但毕竟在照 相机的发展历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
72
主要优点: ① 结构简单、坚固、耐用。 ②取景器朝上,便于低角度拍摄。 ③使用滤镜时不影响取景。 ④画幅大,适合于大幅照片的制作。 主要缺点: ①体积大,笨重,操作不方便。 ②两个镜头存在视差,特别近距离时误差较大。 ③取景器呈横向反像,不利于跟踪拍摄。 ④一般不能更换镜头。
聚 焦
聚焦的位置不同, 照片中清楚的范围 不同
聚 焦
拍摄构图
水平角度不同
垂直角度不同
距离远近不同
作 业
两组照片
第一组:平拍、仰拍、俯拍
第二组:正拍、侧拍、背拍
注意构图
全景
中景
近景
特写
2015年10月1日星期四
张一
zy6096@
1、控制进光时间,这是快门的基本作用。 2、影响成像清晰度,这也是快门的重要作用。
如在动体摄影中,要想使动体清晰就要使用 高速度把动体“凝固“下来,要想表现动感, 就要使用较慢的速度,使动体虚糊,使主体 与背景之间产生明显对比。
曝光时间
106
107
109
光圈
——用于控制镜头通光量大小的装置。
光圈系数的概念是:有效光孔与焦距之比 的倒数
焦距 光圈系数 孔径
焦距 孔径 光圈系数
f F d
f d F
如焦距是f=50mm,则F1、F2、F4、F8各档的孔径为50、25、12.5、 6.25mm。
可见光圈系数越大,孔径越小,反之,光圈系数越小,光孔越大。
1、光圈的作用
84
(八)、数字相机
与传统相机相比,不用胶卷,不 需暗房,没有化学污染,可以立拍立 现,后期处理方便。后面我们会用较 大篇幅专门介绍。
85
86
景 深
景深后界
景深前界
后景深 景 深
前景深
景深的最近点称为景深的前界,最远点称 为景深后界,景深前界至主体之间称为前景深, 景深后界至主体称为后景深;理论和实践证明, 后景深大于前景深。
广角镜头的主要特性和用途:
(1)景深大,用于清晰地拍摄纵深大的被摄体。
(2)视角大,用于近距离拍摄广阔的景物范围。 (3)纵深景物的近大远小比例强烈,透视感强。
(4)影像畸变像差较大,特别是画面边缘部分。
3)、 远摄与超远摄镜头
远摄:焦距长于底片像幅对角线尺寸、视角小于 人眼的正常视角,也称望远镜头或长焦镜头。 远摄镜头分为: f<150mm 150mm<f<300mm 300mm<f 中焦镜头 长焦镜头 超长焦镜头
摄影技术与技巧
——把平常的选题变成不平常的作品
我们生活中并不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罗丹
参考书目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上下册
—中国摄影出版社
《迈克尔·弗里曼摄影师三部曲》
—人民邮电出版社
《摄影技术》 于然,于琪林 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摄影技术》 黄启智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81
82
主要优点:
①、无视差,取景器是正像。 ②、便于准确聚焦,由于取景与成像来自 同一束光线。 ③、可更换镜头,使一个相机顶几个相 机用,这对专业人员来说是很重要的。
83
主要缺点: ①、振动大,主要来自预置式自动光圈、反光 镜、帘幕快门的同时动作。 ②、曝光瞬间,反光镜抬起,取景器中看不到 影像,故低速时要使用三脚架。 ③、构造复杂、成本高、体积大、重量大。 这类相机是专业人员和业余爱好者的首选, 现代相机已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如自动聚焦, 自动测光,自动卷片等自动化功能,可以说是 趋于完美。唯一的不足就是价格较贵。
由于“小孔”不能很大,那么影像的亮度和 清晰度就受到限制,这样逐渐由镜头(凸透镜) 取代了小孔;为了控制曝光量,又设置了光圈和 快门;为了影象的清晰度,又设置了聚焦装置; 为了使曝光准确又装置了测光装置等,这样就形 成了不同类型的照相机。
2、摄影的特性
1)、纪实性 2)、瞬间的长驻性
纪实
瞬 间 常 驻
授课内容
摄影师的思想
—摄影的构思、审美、创作思路
构图
—构图基础、几何之美、色彩、图案、空间、技术知识
光线
—日光、人造光、光线的风格
曝光 —技术知识、测光、高级曝光、创意曝光
基础知识
1、照相机的原理
照相机的原理,是由“小孔成像”的原理 发展而来的 。 最初的照相机就是一个不透光的盒子一端 开一小孔,在箱内的另一端装置感光胶片, 物体通过小孔在胶片上成像,即可拍成照片
(1)调节进光亮 (2)调节景深效果 (3)影响成像质量
2、光圈的调节
调节光圈适宜逐档慢速调节,不易过快过猛。
光圈和快门的配合
光圈和快门都是控制进光量的,但除此之外,它们 还起着不同的作用,光圈起着控制景深的作用,快 门起着影响成像清晰度的作用。二者需要相互搭配, 紧密配合,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以运动的汽车和远山组成的画面为例,经过测光用F11、1/125能得到准 确曝光。那么用F8、1/250,F16、1/60的组合都可以曝光,但效果不同。 F8、1/250的组合使汽车清晰,远山模湖。 F16、1/60的组合使远山清晰,汽车模湖。
孔羽蝶翅
远摄镜头的主要特性和用途:
(1)景深小,用于拍摄虚实结合的影像。
(2)视角小,用于远距离拍摄景物的较大影 像,不易干扰被摄体。 (3)纵深景物的近大远小比例缩小。 (4)影像畸变像差较小,适合人像摄影。 (5)镜头沉,不易拿稳而震动,影象不清晰
变 焦
(推 拉)
被摄对象距离相机不变,焦 距变化,其照片中对象大小 随着变化。
73
(二)、旁轴平视取景相机
这类相机120、135的都有,取景不 通过镜头,有专门的取景器。
74
像
素
主要优点:
①取景器亮。便于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使用,并可始终看到影象。 ②构造简单、轻便小巧,照价低,便于携带,目前大部分自动相机都采 用该结构。 ③镜头快门,无反光镜,振动小,声音小。
主要缺点: ①有误差 ②一般不能换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