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省初中学业考试说明(科学考试目标)
2016年省考试说明解读

试题难度
年度 容易题
2015年
中等题 较难题
2 1
7
共同学习 共同进步!
(2,4) (2,5)
(3,3)
(3,4) (3,5)
(4,3)
(4,4) (4,5)
(5,3)
(5,4) (5,5)
(6,3)
(6,4) (6,5)6(1,源自)(2,6)(3,6)
(4,6)
(5,6)
(6,6)
昆明市中考要求树形图如下:
计 算 概 率
画数形图时从上往下画或从左往右 画都可以,不写“开始”、不画箭 头不扣分。 树形图中得到的所有可能出现的结 果: 二层分支用二维坐标的形式表示: 如(1,2) 三层分支用三维坐标的形式表示: 如(1,1,2)
看一看:P31例15、 P81第24题、 P94 第92题
合并“圆及有关概念”与“弧、 弦、圆心角、圆周角” (1)→ ( 2)
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圆
看一看:P82第37题由2014年圆与圆的 位置关系改为圆锥侧面积
尺规作图 增1条基本作图
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增1条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 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
(三)具体内容与考试要求细目列表
具体内容 有理数及其大 小比较 实数 ( 2) 删有效数字 增最简二次根式概念,P19例5 二次根式四则运算增分母有理化 增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法则 增最简分式概念 知识技能要求 (3) P34第10题
整式与分式
方程与方程组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不提方程中分式不超过两个
2016年《省考试说明解读》
2016年4月
一、考试性质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1.是考查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要求的水平考试 2.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
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科学

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科学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201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科学红色部分为与2017年相比增加或修改的内容本《说明》以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要求的程度,为确定学生的初中科学学业水平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
一、考试范围和要求(一)考试范围以《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内容标准为考试范围,内容涉及“科学探究”、“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五个领域,并适当删去一些难度较高、与学生后续学习相关性不大的内容,以适度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二)考试要求初中科学毕业升学考试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考查提出科学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制定探究方案,获取事实与证据,解释、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等科学探究的能力,考查观察、比较、分类、应用数学、测量、预测、推论、形成操作性定义、解释数据、控制变量、实验等科学探究的过程技能,以及初步的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常见的自然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具体的情境考查学生在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效果。
根据课程标准三维目标分类,初中毕业生科学学业考试的考试水平要求如下:(1)知识性考试水平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了解水平(用a表示)、理解水平(用b表示)和应用水平(用C表示)。
了解水平(a): 能说出知识的要点或事物的基本特征,并能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它们(知道、描述、说出、指认、辨认、识别、举例、列举等)。
理解水平(b): 能阐述知识的内涵,把握其内在逻辑关系,能用于解释简单现象或进行简单计算,能作出简单的解释、说明、形式的转换、结果的预测等(概述、解释、说明、理解、比较、区别、对比、表述、认识、懂得等)。
2016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科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6年绍兴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 学本卷可能用到的公式和相对原子质量:密度:ρ=m V ,速度:v =st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压强:p =F S ,欧姆定律:I =U R ,功:W =Fs ,功率:P =Wt, 重力:G =mg ,浮力:F 浮=G 排液=ρ液gV 排液 电功:W =UIt ,电功率:P =UI , 杠杆平衡条件:F 1l 1=F 2l 2 ρ水=×10 3千克/米3g 取10牛/千克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 Ca -40 Fe -56 Cu -64 Zn -65卷I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下列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4种生物的细胞中都具有的结构是"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核D. 叶绿体 2.下列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直接影响的是A. 耀斑增强时地球上的短波通讯会受到明显影响 B .引发火山喷发 C. 引起板块张裂 D. 造成地震频发 3.如图物体的成分主要是有机物的是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核D. 叶绿体】4.下列杠杆能平衡的是(杆重和摩擦均不计)A B C D5.下列利用空气某成分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B.氮气可以制造化肥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6.如图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A.有可燃物B.有助燃剂}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可燃物与火焰直接接触7.关于光学显微镜使用时出现的现象与相应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重新制作装片B.对光时发现视野较暗——将凹面镜换成平面镜C.要观察的细胞在视野左下方的边缘——将装片往右上方移动D.低倍镜下观察到细胞有重叠——换用高倍镜观察8.如图分类检索表中,鸽子的位置是A.B.】C.D.9.下列现象由惯性造成的是A.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慢慢停下B.紧急刹车时,站在车上的乘客向前倾倒C.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D.下落的乒乓球触地反弹10.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图是[A. 皮肤的屏障作用B. 溶菌酶溶解病毒C. 吞噬细胞吞噬病菌D. 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11.将塑料包装带撕成细丝后,上端打结,然后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等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希望做成下图的各种情形,其中无法完成的是A. B. C. D.12.控制变量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实验中变量控制不合理的是A.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B.研究压力效果的相关因素,C.研究摩擦力的相关因素D.研究种子的呼吸作用13.如图是温度自动报警器工作电路,在水银温度计上部插入一段金属丝,当温度达到金属丝下端所指示的温度时A.铃响,灯不亮B.铃不响,灯不亮C.铃响,灯亮D铃不响,灯亮14.现有10克CuO和ZnO的混合物,下列实验方案,不能确定CuO质量分数的是A.将混合物与足量H2充分反应,冷却后测出剩余固体质量(B.将混合物与足量CO充分反应,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测出NaOH溶液质量的增加值 C.将混合物完全溶于稀H2SO4,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测出剩余固体质量D.将混合物完全溶于稀H2SO4,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测出所得固体质量15.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能成立的是:①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先大于后小于物体移动距离;②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③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④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另一个清晰的像。
2016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初中科学考试说明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初中科学》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
各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素质、文化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考核,突出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教师招聘考试《初中科学》要考核科学教学内容(含高中、高等教育深入的内容)和科学教材教法等方面应具有的能力。
(一)科学教学内容1.理解科学的能力(1)能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能认识科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的表达形式(包含文字、数学公式、图表、图解等)。
(3)能理解科学概念、原理和规律等的含义,以及它们的适用条件。
(4)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科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1)能独立完成“考试范围与要求”中的初中科学实验。
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科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科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能力。
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3.获取信息的能力(1)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科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科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科学新进展。
4.综合运用能力(1)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科学状态、过程和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2)能够把一个较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3)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科学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科学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浙江省2017年与2016年中考科学《中考说明》考试变化

浙江省2017年与2016年科学《中考说明》考试目标变化情况一、总体情况2017年科学课程《中考说明》与2016年相比,在考试范围和要求、考试形式上没有改变,主要的变化是在考试目标上,而考试目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上,具体变化的内容如下:二、考试内容和要求的变化(一)科学探究部分1、第2项提出猜想和假设第④条:了解猜想和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考试要求从b→a2、第3项制定探究方案第②条:新: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对所研究问题中的各种变量进行确认与分类,应用控制变量方法来设计实验。
旧: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对所研究问题中的各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调节变量、无关变量)进行确认与分类,应用控制变量方法来设计实验。
3、第4项获取事实与证据第①条:新:能从多种信息中选择有关信息旧:说明食物具有辨识的特征和属性4、第6项表达与交流原有3个条目改为2个条目,删除了原第①条:对所提出的问题、研究的内容、观察到的事物,作出有条理的、科学性的概述(b)。
(二)生命科学部分主题1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5、(一)单元:观察对众多样的生物——第1项观察生物第①条:新:结合生物的基本特征,识别常见生物与非生物。
旧:结合常见生物的形态与生活习性,识别生物与非生物。
6、(二)单元:构成生物体的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第2项细胞与生命活动第①条:说出细胞分裂的特点及其意义;第②条:说出细胞分化的特点及其意义,考试要求从b→a。
主题2 生物体物质和能量转换7、(一)单元:绿色植物的物质和能量转换——第2项绿色植物的物质和能量转换,原共5个条目改为4个条目第③条:新:描述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转化及其重要意义旧:描述呼吸作用中的物质变化及其反应过程删除原第④条:知道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a)。
主题3 生命活动调节8、第2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原有共4个条目改为3个条目第①条:新:说出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旧:识别神经系统的组成层次和主要功能删除原第①条:说出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a)主题5 人、健康与环境9、(二)单元:健康与环境——第2项防护与急救第②条:新:列举触电、溺水、异物堵塞气管、蛇虫咬伤等急救的基本方法,增加了溺水、异物堵塞气管的急救基本方法。
2016年浙江省初中学业考试说明书(科学考试目标)

④说明农业生产(合理灌溉、合理施肥、种子处理等)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原理
a
b
a
a
b
(二)人体的物质和能量转换
▲1.人体的消化
①描述消化系统的结构和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
②列举消化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③说明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a
a
b
▲2.人体的呼吸
①描述人体呼吸时气体交换的场所和过程
①列举动物的生殖方式
②知道动物克隆技术的进展
a
a
(四)遗传与进化
▲1.遗传与变异
①识别遗传与变异的现象
②说出遗传物质的作用
③描述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④列举常见遗传性疾病
⑤列举遗传和变异在育种方面的应用
a
a
a
a
a
▲2.生物的进化
①知道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②列举生物进化现象
③说出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②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值
③知道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a
a
a
▲3.氧气、二氧化碳
①概述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②说明氧气的实验室制备及检验方法
③说明氧气的用途及与其性质的关系
④概述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⑤说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及检验方法
⑥说明二氧化碳的用途及与其性质的关系
b
b
b
b
b
b
▲4.臭氧层、温室效应
②运用文字、符号、图表、模型、公式等解释并概括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③理解表达和交流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b
c
b
(二)生命科学
主题1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浙江省衢州市2016年中考科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2016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衢州科学卷)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K-39 Ca-40 Mn-55 Fe-56 Cu-64卷Ⅰ说明:本卷共有一大题,15小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1-10题每小题3分。
11-15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绿色生活”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
下列行为中符合该理念的是……………( )A .随意丢弃废旧电池B .大量燃放烟花爆竹C .将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水池中D .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2.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涉及到不少科学知识,自行车的表面有凸凹不平的花纹是为了( )A .增大压力B .增大摩擦C .减小压力D .减小摩擦3.我国将于2020年前后发射火星探测器。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如图),它是太阳系的一颗…………………………………………………………………………………………( )A .恒星B .行星C .卫星D .彗星4.如图是“追风者”磁悬浮列车悬浮原理的示意图。
该列车通过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悬浮在轨道上方,以提高运行速度。
这里的相互作用是指……………( ) A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B .同名磁极相互吸引C .异名磁极相互排斥D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5.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同的生理活动,其中③表示的是………( )A .光合作用B .蒸腾作用C .呼吸作用D .水分的吸收和运输6.如图所示的植物结构中,属于器官这一结构层次的是…………………( ) 7.宝岛台湾是地震多发地区,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引发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 .板块的碰撞和张裂B .海浪的冲刷C .台风的影响D .气温的变化8.浙江大学制造出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超轻物质,其内部像海绵一样多孔隙,故名“碳海绵”。
2016年科学中考考试说明文字版

2016年科学中考考试说明吴志东(化学地理):一:根据省考纲进行了考试说明修改,杭州市不能违背浙江省考试说明二:教材做了修订,考试细则根据教材进行了修订。
考试细则修订原则:1.加强对实验的考核2.根据教材3.命题以能力为主,知识为辅,但更加注重能力,方法,过程,体现学生的思维过程。
4.保持稳定,不增加学生教材负担。
考试细则修订形式:1.增加考试条目,减少删除,改变的考试条目,从而考试的试卷做调整,三个地方改变:1.主客观题题数,选择题20题,全3分,主观题增加一题(实验题),2.总题数变为37题,3.主观题分数120分。
主观题更加适合考核学生的思维过程。
考试细则修订后不变的:1.试卷的难度0.75,去年杭州是0.68,跟去年难度相比要偏容易,2.总分不变,3.考试时间不变4.各个板块分值分布不变,理、化、生、地理、综合,物理65,化学55,生物约32,地理6,综合约23分。
三:考试细则修改的内容:容易题占70%,难度0.7以上,稍难题20%,难度0.4到0.7,较难题10%,0.4以下,杭州市0.4以下的几乎是不太有,有的话是命题失误。
考试细则的具体变化:1,增加举例说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等能影响物质的性质。
比如说温度改变了溶解度改变了,温度压强改变了物质的沸点改变了,要能举例说明。
2.固体溶解度曲线删除了,增加了溶解度表,但溶解度曲线不会单独考,但识别直角坐标图的能力初中生是要掌握的并运用,3.增加列举吸附净化水的方法,学生能说出有哪几种方法,4.改动:中和反应的词条没有了,改成了酸和碱反应,但对酸和碱反应的实质等要求不变5.有机物:变动,1.知道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2.知道天然石油、煤炭在生活中的意义及使用情况和环境污染的关系。
增加了矿物能源在生活中的正面的和负面的意义。
以前考刚矿物能源的成因不要了。
6.增加:说出原子中质子和电子的关系,就是说出原子中两者的数量关系是相等,7.增加:知道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a
主题5 人、健康与环境
单元
考 试 内 容
考试要求
(一)人体保健
▲1.人类的健康
①知道健康的概念
②识别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③指认计划免疫和人工免疫
④说出营养素的作用
⑤建立平衡膳食的观点
⑥通过了解吸烟、酗酒、吸毒等不良嗜好的危害性,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a
a
a
a
c
c
▲2.人类常见疾病
知道引起冠心病、肿瘤、高血压等常见疾病的主要因素及其预防措施
④知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
④说明农业生产(合理灌溉、合理施肥、种子处理等)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原理
a
b
a
a
b
(二)人体的物质和能量转换
▲1.人体的消化
①描述消化系统的结构和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
②列举消化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③说明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a
a
b
▲2.人体的呼吸
①描述人体呼吸时气体交换的场所和过程
a
a
(五)常见的化合物
▲1.单质和化合物
①知道单质的概念
②知道典型金属(镁、铁等)和非金属(碳、硫、磷、氢气等)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产物
③知道化合物的概念
④区别单质和化合物
⑤认识常见的化合物
a
a
a
b
b
▲2.重要的盐
概述一些常见的盐(如食盐、纯碱、碳酸钙等)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b
▲3.酸和碱
①概述常见的酸、碱的主要性质
③例举金属、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
②运用文字、符号、图表、模型、公式等解释并概括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③理解表达和交流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b
c
b
(二)生命科学
主题1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单元
考 试 内 容
考试要求
(一)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
▲1.观察生物
①结合常见生物的形态与生活习性,识别常见的生物与非生物
②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生物
③说出细菌、真菌、藻类、苔藓、蕨类的主要特点
①描述大气层中臭氧层的作用
②说明温室效应的成因
③关注温室效应的利弊
a
b
b
▲5.空气污染
①列举空气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②列举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
③知道空气质量指数的主要内容
a
a
a
(四)金属
▲1.金属和非金属
①区别金属与非金属
②列举金属和非金属主要性质差异(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金属光泽等)
b
a
▲2.金属活动性顺序
①看图指认绿色植物根、茎、叶的结构
②知道缺失氮、磷、钾等矿物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③说出植物体对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过程
④说出植物体对水的吸收、利用和散失过程
a
a
a
a
▲2.绿色植物的物质和能量转换
①描述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及及简要过程
②认识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及其重要意义
③描述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及其反应过程
①概述金属与酸、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
②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③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说明某些现象
b
b
b
▲3.金属的防腐
①列举金属腐蚀条件
②列举防止金属腐蚀的常用方法
a
a
▲4.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
①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
②知道回收废弃金属的意义
a
a
▲5.金属材料的发展
①知道合金的概念
②知道改善金属材料性能的主要方法
③将变量转化为可感知、可量度的事物、现象和方法(行为),说明在实验中如何测量一个变量,说明需要“做什么”和“怎么做”,
④理解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C
C
C
b
▲4.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依据
①说明事实具有可辨识的特征和属性
②能使用基本仪器(刻度尺、量筒、天平、秒表、温度计、显微镜、电流表、电压表、普及型天文望远镜等)进行安全操作
a
(二)健康与环境
▲1.传染病
①知道常见的传染病的特点
②列举常见的传染病
③说明传染病的传播环节及其预防措施
a
a
b
▲2.防护与急救
①知道环境毒物和防毒的措施
②列举触电、蛇虫咬伤等急救的基本方法
③知道安全用药的常识
a
a
a
(三)人类与生态环境
▲1.人口问题
①了解自然环境的人口承载量
②认识人口过度增长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
⑦能用物质粒子模型简要解释汽化和液化现象
a
a
a
a
b
a
c
▲6.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
①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②列举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一些因素
③说出物质的溶解度的含义(不要求溶解度的计算)
b
a
a
(二)水
▲1.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①知道水电解后的产物,描述水的组成
②描述水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水能电解、水与氧化物反应等)
③依据某一属性(或规则)进行有计划地观察;由不同的角度或方法进行一系列比较和测量观察;能针对变量的性质,采取合适的测量策略
④会记录和处理观察、测量的结果
⑤理解实验对科学探究的作用
b
b
b
b
b
▲5.解释、检验与评价
①将证据与科学知识建立联系,得出基本符合证据的解释
②区别与预测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并作出简单的解释
③知道水是良好的溶剂,并能列举其他常见的溶剂
a
a
a
▲2. 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①说出溶液的组成
②说明溶液的特点
③区别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a
b
b
▲3.溶质的质量分数
①说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
②应用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进行简单计算
③按要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说明有关配制方案、步骤与操作方法
②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值
③知道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a
a
a
▲3.氧气、二氧化碳
①概述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②说明氧气的实验室制备及检验方法
③说明氧气的用途及与其性质的关系
④概述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⑤说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及检验方法
⑥说明二氧化碳的用途及与其性质的关系
b
b
b
b
b
b
▲4.臭氧层、温室效应
a
a
a
a
b
主题4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单元
考 试 内 容
考试要求
(一)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1.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方式
①列举细菌和真菌的繁殖形式
②了解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方式在生产中的应用
a
a
(二)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1.植物的生殖方式
①列举绿色植物的生殖方式
②知道嫁接、扦插等生殖方式在生产中的应用
a
a
▲2.植物的发育
③对探究过程和证据获得方式、方法、过程做出合适评价,能说明反常结果和证据的不可靠,或解释证据是否充分支持结论
④对观察和测量的精确性作出评价,能提出增加证据可靠性或获得进一步证据的相关探究的具体改进建议
⑤理解科学探究需要运用科学原理、模型和理论
b
b
c
c
b
▲6.表达与交流
①对所提出的问题、研究的内容、观察到的事物作有条理的、科学性的概述
b
c
b
▲4.水污染
①关注水体污染及防治
②列举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③树立水是生命之源的观点
④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防止水污染的责任感
b
a
c
c
(三)空气
▲1.空气的主要成分
①知道大气压的概念
②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
③举例说出空气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a
a
b
▲2.大气压
①列举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方法
②概述酸、碱的相似性质,并说明原因
③说出常见的酸、碱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
④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⑤认识酸和碱反应的实质,举例说明酸、碱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⑥说出酸、碱使用的注意事项
b
b
a
b
b
a
(六)常见的有机物
▲有机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①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②辨认无机物和有机物
③知道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
a
b
b
▲3.组织、器官和系统
①知道组织是如何形成的,说出动植物的主要组织
②描述器官和系统的组成
a
a
(三)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1.生物的分类
①说出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分类等级
②识别分类的依据
a
a
▲2.生物与环境
①识别常见的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包括植被)
②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a
b
▲3.生态系统
④知道天然气、石油、煤等物质在生活中的意义、使用情况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a
a
a
a
主题2 物质的结构
单元
考 试 内 容
考试要求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
▲1.构成物质的微粒
说出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a
▲2.原子的组成
①说出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②说出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a
a
▲3.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