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学考选考科目历史考试说明
2022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

2022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翻检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
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
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B.嫡庶子孙为天下大宗C.“天下为公”D.“郡”“国”并行2.秦兵马俑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威武雄壮的阵生动再现了秦统一中国的磅礴气势。
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体现了A.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B.实用性与装饰性精确巧妙地结合C.鲜明的民本意识和高超的表现技巧D.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3.中国是丝的国度,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丝绸文明。
至汉,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
在某汉代考古遗址发现有一件素纱禅衣,重量仅49克。
识图(右为汉代局部示意图)判断,该遗址位于A.①B.②C.③D.④4.《汉书》称颂汉武帝:“雄材大略……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他在位期间A.推行科举制B.令各郡国建立学校C.不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D.重新确立儒学为正统思想5.唐代书法在风格上兼容南北,达到一个新高度。
其中,由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创立的欧体、颜体和柳体等书法字体,被后世学习与临摹。
他们自创一格的“书法字体”属于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草书6.宋代曾规定:“市舶司监官及知州、通判等,今后不得收买蕃商杂货及物色。
如违,当重置之法。
”据此可知当时A.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B.海外商业运输发展迅速C.朝廷决定市的设立废止D.政府规范管理海外贸易7.清初思想巨人王夫之在“气一元论”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他强调A.“心外无理”B.“宇宙便是吾心”C.“人是万物的尺度”D.“天地之化日新”8.学习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判断下列有关清代科技发展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使用支撑式指北罗盘用于方向测定B.创造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C.避暑山庄、圆明园的营造展现出高超的建筑技术D.使用铜活字印制的最大的一部书是《古今图书集成》9.右图为著名表演艺术家谭鑫培(1847-1917年)中年时代《定山》剧照。
2019年12月浙江省学考选考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押题)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附答题卡

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押题)历史押题卷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学者许倬云认为“春秋之世,国家与社会逐渐分道扬镳,分道扬镳的前面一部分是封建秩序与宗法制度的分离,后面一部分则是封邦建国成了君主国家,最后变成了统一的大帝国。
”下列有关“封建秩序与宗法分离”的结果表述正确的是A.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墨家思想盛行B.礼崩乐坏,嫡长子继承制被完全破坏C.井田制彻底瓦解,各国纷纷变法图强D.诸侯争霸,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2.汉高祖六年诏书:“狱之疑者,吏或不敢决,有罪者久而不论,无罪者久系不绝。
且今以来,县道官狱疑者,各谳所属二千石官,二千石官以其罪名当报之;所不能决者,皆移廷尉,廷尉亦当报之;廷尉所不能决,谨具为奏,傅所当比律令以闻。
”下列官职与“廷尉”职能一致的是A.司寇B.刺史C.参知政事D.太尉3.宋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
下列选项中属于宋代商业革命的是A.海上丝绸之路开辟B.城市盛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C.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兴起D.茶馆酒楼等常常营业到三更4.右表与元朝的行政制度有关,与空格处①②③对应的是A.中书省、主管民族事务、监御史B.行中书省、主管民族事务、监御史C.宣政院、主管军事、御史台D.中书省、主管军事、御史台5.当代学者徐定宝在《黄宗羲评传》中写道“阳明心学倡导‘心外无物’、‘心外无学’……肯定主体道德意识对道德行为的性质起着决定的作用,引导人们走出圣贤与经典为中心的章句之学的死胡同,点明儒学伦理精神处于世人自己的心灵之中……在明代中后期的文化思想界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浙江省2020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试题历史(Word版 含答案)

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诗经·大雅》祭祀乐歌有谓:“文王在上,於昭于天。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文王陟(升)降,在帝左右。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
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诗文形象地反映了西周的政治风格。
下列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①神权与王权结合②“传贤”演化为“传子”③以旧邦维护政治联系④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
右图所示之东汉字砖,有学者研究认为系行书之滥觞肇迹,盛行于晋代。
据此判断A.行书介于篆书与草书之间B.行书肇自甲骨金文并吸收草书之长C.行书之体介于楷书与草书D.行书兼具隶书之对称与楷书之方正3.根据右图所示判断,该冶铁供风形式始于A.战国B.西汉C.东汉D.元代4.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
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
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
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A.相权有所分散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C.“外朝”参议要政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5.有学者认为:“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上,两宋时期更为开放的城市设计导致了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出现。
而这相应地促进了本地市场和全国商业的发展”。
这种“更为开放”“全天候”的城市景象表现在A.夜市经营实现常态化B.“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C.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监管D.原有“市”的管理足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6.今天人们有关明朝的印象中,除了锦衣卫、飞鱼服、绣春刀外,还有不能不提的政治体制的重大变化。
恰是这种变化,形塑了明朝的政治生态。
下列项中,属于这种变化的是①罢除丞相②设立内阁③设司礼监④六部直属皇帝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7.研究表明,有清一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无疑是军机处的设立。
浙江省绍兴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千金方》D.《本草纲目》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被认为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它首次从哲学的角度解释了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摒弃了疾病由魔鬼影响而生的迷信观念,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2011年,《黄帝内经》入选《世界的记忆》名录,体现了其在医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A项正确;《伤寒杂病论》提出辩证施治的思想,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作者孙思邈,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024年11月绍兴市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8页,选择题部分1-5页;非选择题部分6-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C.世俗审美影响艺术风格D.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一部分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国)。据材料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时期战争不断,人们生活痛苦,壁画场景悲惨残酷、阴森庄严,隋唐时期经济发达,统一盛世,佛国景象色调华贵绚烂,氛围热闹欢腾,晚唐五代时期经过战乱,人们渴望现实生活,生活题材绘画占据重要位置,这反映了世俗审美影响艺术风格,C项正确;A项体现的是材料的表象,不是本质,排除A项;佛教开始本土化发展的历程是在东汉时期,排除B项;材料的绘画不只是体现佛教文化,还有风俗画,D项以点代面,排除D项。故选C项。
浙江省2024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附解析

浙江省2024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I(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列出的1.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
这一时期()A.种植粟和水稻,掌握养蚕缫丝技术B.邦国林立,早期国家形成并发展C.先后出现精美玉器、青铜器和铁器D.氏族成员平等,未出现阶级分化2.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下列项中,由老子提出且体现朴素唯物观的是()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1896年,法国某考察团进入四川,留下了记载:“在彭山县进入了令人赞叹的成都平原——它遍地庄稼,人口稠密……繁荣富庶,令人难以置信,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当地人充分领悟、广泛使用的灌溉体系。
”这一“灌溉体系”得益于()A.都江堰的修建B.芍陂的兴建C.郑国渠的兴修D.灵渠的开凿4.史载:“(西)汉成帝初置尚书五人,其一人为仆射,四人分为四曹:常侍曹(主公卿),二千石曹(主郡国二千石),民曹(主凡吏民上书),客曹(主外国夷狄)。
后又置三公曹(主断狱),是为五曹。
”由此可知()A.尚书台正式确立为新行政中枢B.汉成帝开始设立中朝削弱相权C.尚书各曹掌握朝廷的重要职能D.尚书仆射控制中朝威胁到皇权5.据《通典》记载,西汉末人口约6000万,历经700余年之发展,至唐中期鼎盛的天宝年间,人口约5300万,才大体接近西汉末的数字。
关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产工具、技术长期停滞不前B.政局长期动荡、战乱频繁C.疆域变化不定、人口不断外迁D.土地兼并、南北经济衰退6.明朝万历年间,浙江人李乐致仕回乡(嘉湖地区)后,感慨道:“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
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
”“余乡二三百里内,自丁酉至丁未,若辈皆好穿丝绸绉纱湖罗,且色染大类妇人。
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历史科目考试(解析版)

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C )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法家思想主张奖励耕战、富国强兵,故C项正确;儒家思想主张德政,道家主张无为,墨家主张非攻,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BD三项。
2.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
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
”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 A )A. 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B. 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C. 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D. 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详解】“划清了界限……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表明汉代与秦朝原有的体制已经不同,但实际上却又是对秦朝体制的重建,因此涉及于此的体制是郡国并行制,既有秦朝郡县制的内容,又有分封诸侯的内容,故A项正确;B项是汉代创新的,与题意不符合。
C项涉及的是君主专制,与材料强调中央集权不符。
对官吏的监督的体制秦朝也有,故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3.盛唐时代,可算得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文学艺术达到鼎盛。
后人歌咏唐代灿烂文化星空中“双子星座”的典型诗文是( D )A. “颜柳二公书尤多”B. “唐之文章称韩柳”C. “奔放雄杰有若苏辛”D. “李杜诗篇万口传”【详解】“李杜诗篇万口传”指的是李白与杜甫的诗,二人可以作为唐代诗歌发展的代表之一,故D项正确;“颜柳二公书尤多”是指颜真卿与柳公权的书法,不属于诗文,排除A项;“唐之文章称韩柳”是指韩愈、柳宗元,其主要成就是散文,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奔放雄杰有若苏辛”指苏轼、辛弃疾,二人是宋朝人物,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C项。
浙江省2015-2017年高考选考各学科考纲说明及考试范围

浙江省2015-2017年高考各学科考试范围浙江省2015-2017届高考各学科考试范围
备注:
1. 2015、2016届使用《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2版)》,2017届使用《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
2.《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语文、数学学科必修模块和限定性选修模块列入高考的内容。
英语学科根据国家英语考试要求另行确定。
各学科必修课程教学指导意见列为“基本要求”的教学内容,属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必考题的考试范围,限定性选修模块和必修课程教学指导意见中列为“发展要求”的教学内容,属于高考选考科目加试题考试范围。
浙江省普通高中2019学考选考(4月)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徐老师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选择题部分―、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史,史家选择了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如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孔子、孟子、荀子等。
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①政治制度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②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③儒家思想较早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④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2.中国是诗的国度,每一时期都有内涵深厚、风格新异的优秀作品问世,都有文辞隽永的诗句流传。
下列诗句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是()A.“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 B.“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C.“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一说“china”的发音源出唐朝时期的昌南(今景德镇)。
唐朝昌南除出产青瓷之外,名列前茅的瓷器还有()A.粉彩瓷B.黑瓷C.青花瓷D.白瓷4.“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记录了唐朝民间商贸的景况。
下列项中对其解读错误的是()A.草市的作用已十分显著 B.草市逐渐成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C.草市已成为海外贸易的重要形式D.草市大多集中在水运方便的地方5.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一大贡献,历经三千多年演化与进步,形成的主要第1页字体是()①甲骨文②行书③小篆④金文⑤隶书⑥草书⑦楷书A.②⑤⑦B.②③⑤⑥⑦C.①②③⑤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6.顾炎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他曾有诗云:“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诗中所体现的情怀是()A.“经世致用” B.“人心一点灵明”C.“循天下之公”D.“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7.有学者认为:“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知识考核要求 知识考核要求分四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识记、理解、 分析、综合,其含义如下: a一识记:再认或再现重要的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 件、历史结论、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基本线索及历史图 表等历史基础知识。 b一理解:领会、领悟和解释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概 念、历史结论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基本线索等。 c一分析:分析、比较和概括相关历史知识,把握各历史 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区别其本质,概括其特点。
d一综合:对不同专题、课的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 评析,运用唯物史观和所学知识、方法,说明论证有关问题。
(二)能力考核要求 能力考核要求分为四个方面十二类,分别表述如下: 1.获取和解读信息 (1)理解试题所提供的图文材料和答题要求。 (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 (1)辨别历史事实,做出历史解释。 (2)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与人物 (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概括历史人物的活动。 (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或评价历史人物。 (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C
史影响
专题
考试内容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 济危机 (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爆发的社会根源和主要影响 (2)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 的原因、经过 (3)比较德、日两国法西斯专政 建立的异同 ▲2.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 (1)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埃塞
考试要求 必考 加试
b b C
b
(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
C
史意义
C
(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1.美苏争锋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b
(2)“德国分裂”、“朝鲜战
争”、“古巴导弹危机”
b
(3)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
C
后同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九(下)、▲2.新兴力量的崛起
当 (1)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基本过程
b
今世界政(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3.民主政治的扩展 (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考试要
求
必考
加 试
C b
b b C
b C
b b C
b C
C C
C
b
(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b
(3)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C
(4)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d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八、解放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b
0 二 时间与标志
b
世 次 (2)波兰、法国迅速溃败的原因
b
纪 世 (3)敦刻尔克撤退、不列颠之战
的 两 次 世 界 大 战
界 大 战
▲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1)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 发及其影响
(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
其意义
▲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
C C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 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开考2次。考试的对象是2014年 秋季入学的高中在校学生,以及相关的往届生、社会人员和外 省在我省的异地高考学生。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 ·历史》是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 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历史(2014版)》的要求,按照学 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选考科目考试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本省高中 历史教学的实际制定而成的。
b b bC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中国代表团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万 五、现 隆会议
C b
代中 ▲2.外交关系的突破
国的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h
外 (2)中美关系正常化
b
关系 (3)中日邦交正常化
b
▲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b
人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和重大意义
C
类的阳光 ▲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大道 (1)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b
(2)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C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3)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和 第 条件
C
(9)八七会议的召开和会议内容
b
(10)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及其意义
b
(11)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C
▲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1)中围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四、现 (4)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
C
代中 (5)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b b C
— ▲2.旷日持久的战争
次 (1)欧洲三条战线的主要交战国
b
世 (2)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b
界 (3)第一次世界大战演变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原因
C
大 ▲3.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战 (1)美国参战、中国参战、俄国退出战争
b
(2)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间和标志
b
九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1)光荣革命 (2)《权利法案》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4)《王位继承法》 七、近代 (5)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及其作用 西 ▲2.美国1787年宪法 方民主政 (1)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作用 治的确立 (2)比较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与发展 (3)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4.论证和探讨问题 (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2)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3)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品质考核要求 品质考核要求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考核要求,具体分述 如下: (1)深刻理解人文主义精神.树立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 人文意识: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具 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 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2)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 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 具有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 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 生理想。
b
治格局的▲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多极化 (1)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
趋势
(2)“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形 成及其具体表现 (3)欧盟成立的标志及其影响 (4)中国综合国力增长和国际地 位提高的主要表现 (5)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
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及其意
C
义
▲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瓜岛战役、意大利投降、库
尔斯克会战、诺曼底战役及其影
响
C
(2)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
C
尔塔会议、《波茨坦公告》及其
b
主要内容
(3)德国、日本的投降
▲8.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
影响
(1)德、日法西斯犯下的主要暴 行
b
(2)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危害
必修1
专题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必考 加试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b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C
▲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秦的统一
b
(2)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
b
▲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一、古 (1)汉朝州刺史的设置 代中 (2)唐朝三省六部制 国的政 (3)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 治 (4)元朝行省制度 制度 (5)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
三、近 ▲3.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试要求 必考 加试
b b C C
b b
b
b b C b C
b b b b C
代中 (1)五四运动
C
国的民 (2)中国共产党“一大”
b
主 (3)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b
革命 (4)国民革命
b
(5)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b
(6)红军长征及其意义
b
(7)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
b
(8)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点
b b b b d
(6)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7)中国古代的世官制、察举制与科举制
C d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1)明朝C
(3)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C
(4)清朝的边疆政策
C
专题
考试内容
▲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1)鸦片战争的背景 (2)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 (3)《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 二、近 要内容及其危害 代中 (4)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国维护 ▲2.中同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国 (1)黄海海战 家主权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的 (3)左宗棠收复新疆 斗争 ▲3.伟大的抗日战争 (1)卢沟桥事变 (2)南京大屠杀、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4)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 (5)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2.辛亥革命 (1)中同同盟会的成立 (2)武昌起义的爆发 (3)中华民国的建立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C
国的政 ▲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