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复习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五2.1细胞膜和流动镶嵌模型课时提升作业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02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知识点

第5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知识点1 生物膜的结构1.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连线)2.与生物膜成分相关问题的分析(1)成分与功能相适应(2)表现:①镶嵌性:膜的基本结构是由脂质双分子层镶嵌蛋白质构成的。
②不对称性:膜两侧的分子性质和结构不相同,如糖蛋白只分布于细胞膜外表面,在细胞膜的内表面没有分布。
3.单层磷脂分子层水界面排列及搅拌后图解如下。
因此,磷脂双分子层在水-空气界面上展开后的表面积是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提醒】若选用人的肝细胞、鸡、蛙的红细胞以及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等,则磷脂形成的单分子层面积将大大超过膜面积的2倍。
4.膜的结构特点及其验证(1)结构特点:①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②原因: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运动的。
(2)膜结构特点的实验验证——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如下图)上述实验现象可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提醒】(1)各种生物膜的基本组成成分相同:蛋白质和磷脂。
(2)生物膜的3大功能: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和能量转换。
生物膜上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其功能越复杂。
(3)三幅常考模型图:知识点2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被动运输(1)概念: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
(2)类型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特点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进出细胞实例水、O2、CO2、甘油、乙醇、苯等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提醒】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相比(1)相同点:都顺浓度梯度方向运输,不消耗代谢能量。
(2)区别:自由扩散由磷脂双分子层决定,不需要载体帮助;协助扩散需要载体的帮助。
2.主动运输(1)运输方向: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
(2)基本条件①细胞膜上相应载体蛋白的协助。
②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3)生理意义: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3.大分子物质的运输(1)胞吞: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2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及物质运输第5讲细胞膜

解析 (2)水分子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这种借助膜上转运 蛋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的物质扩散方式称为协助扩散。(3)细胞膜上的 H+-ATP酶能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H+泵出细胞,导致细胞外的H+增 多,pH下降;载体蛋白在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4)胰岛B细 胞分泌的胰岛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 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引起靶细胞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5)植物根细胞吸收磷酸盐为主动运输,主动 运输需要细胞呼吸供能,而温度降低会导致呼吸酶的活性降低,进而降低细 胞呼吸速率,最终降低了磷酸盐的吸收速率。
解析 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而细胞 功能的复杂程度与各种细胞器功能密不可分,A项错误;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升高有助于囊泡的形成和破损细胞膜的修复,B项正确;溶酶体中的酶能分 解受损的细胞器,分解产物有些被回收利用,有些被运出细胞,C项错误;溶 酶体膜与细胞膜相融合的基础是生物膜的流动性,属于生物膜的结构特 性,D项错误。
(2)神经鞘细胞膜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比其他细胞膜低,请从结构与功能观 角度分析原因。 提示 神经鞘细胞膜功能相对简单。膜的功能越复杂,所含蛋白质的种类和 数量越多,功能越简单,所含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少。
(3)破坏膜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 生物膜主要是由脂质、蛋白质和少许糖类组成的,凡能引起蛋白质变 性、脂质溶解的因素均能导致生物膜结构被破坏而失去控制作用。破坏 膜结构的因素有高温、强酸、强碱、过度低温、脂溶剂、蛋白酶等。 (4)分析该表格能得到哪些结论?(至少2点) 提示 由表可推知:①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或蛋白质和脂质 是生物膜不可或缺的成分,二者的运动构成膜的流动性)。②不同细胞膜中 蛋白质的含量会有所不同——功能越复杂的膜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越高(或 表内所列的生物膜中,线粒体内膜的功能最复杂,神经鞘细胞膜的功能最简 单)。③高尔基体和内质网之间的信息交流可能与二者膜上的糖类有关。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2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及物质运输课时规范练5细胞膜

课时规范练5 细胞膜必备学问基础练1.(2024·广东梅州统考)流淌镶嵌模型是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细胞膜结构模型,下列有关该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B.蛋白质分子或镶或嵌或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的表面或其中C.细胞膜具有流淌性,缘由是全部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可以运动D.流淌镶嵌模型能说明细胞生长、分裂和运动等现象2.下图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①②③表示组成细胞膜的物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位于细胞膜的外表,具有识别、通讯的作用B.②可参加物质的运输,对物质运输具有选择性C.③由磷脂分子组成,其脂肪酸“尾”部是亲水的D.物质①②③的运动使细胞膜具有确定的流淌性3.(2024·河北石家庄一模)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淌镶嵌模型认为蛋白质分子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B.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结构模型能很好地说明细胞的变形运动C.细胞膜内、外表面的糖类分子叫作糖被D.膜蛋白可能与物质运输、信息沟通等功能有关4.(2024·湖北武汉模拟)由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可以作为药物的运载体(如图所示),将药物运输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药物甲、乙分别是脂溶性药物和水溶性药物B.该脂质体具有确定的流淌性,可以与细胞膜融合,从而将药物送入细胞C.该脂质体的选择透过性大于细胞膜D.该脂质体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5.细胞膜限制着细胞与四周环境的联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C.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的功能就越多D.细胞膜的流淌镶嵌模型的提出揭示了膜内外结构的对称性6.(2024·河北一模)下列有关细胞间信息沟通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邻细胞均通过细胞膜的干脆接触传递信息B.假如没有信息沟通,多细胞生物体不行能作为一个整体完成生命活动C.某些信号分子如性激素等可以进入细胞内,干脆参加细胞代谢D.细胞分泌的化学信号分子都须要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7.(2024·江苏南京模拟)探讨发觉新冠病毒蛋白质外壳外存在一层病毒包膜,该包膜来源于宿主细胞膜,包膜上的糖蛋白S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ACE2结合是其侵入细胞的基础,探讨还发觉吸烟会引起肺部细胞的ACE2含量显著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包膜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其结构符合流淌镶嵌模型B.糖蛋白S与受体ACE2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可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沟通C.在新冠病毒侵入人体细胞的过程中,受体ACE2的作用体现了蛋白质的运输功能D.与不吸烟人群相比,吸烟人群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更低8.(2024·广东深圳统考)荧光分子标记细胞的膜蛋白后,用高能激光束照耀,照耀部位的荧光分子将发生不行逆破坏从而出现“漂白”,一段时间后,漂白区又重新出现荧光。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结构和物质运输第5讲细胞膜__系统的边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名师课件新人教

解析:选 D。线粒体、叶绿体膜是由双层膜构成的,细胞膜 是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的;动物细胞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 动性,钠、钾离子的进出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膜上 的糖蛋白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不能将信息分子转移到细胞 内;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 中脂质的运输。
4.荧光漂白恢复技术在细胞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包括 三个步骤:绿色荧光染料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细胞膜上呈 现一定强度的绿色;激光照射猝灭(漂白)膜上部分绿色荧光; 检测猝灭部位荧光再现速率。实验过程如下图甲,结果如图 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填写组成细胞膜的物质或结构 a.___糖__蛋__白____,b.__磷__脂__双__分__子__层____,c.蛋白质。 (2)图中 c 的分布形式 a.镶嵌在[b]__磷__脂__双__分__子__层____的表面; b.部分或全部____嵌__入_____ b 中; c.____贯__穿_____于整个 b 中。
3.(2016·高考海南卷)科学家用两种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小 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这两种标记细胞进行融合。细 胞刚发生融合时,两种荧光染料在融合细胞表面对等分布(即 各占半边),最后在融合细胞表面均匀分布。这一实验现象支 持的结论是( ) A.膜蛋白能自主翻转 B.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膜蛋白可以作为载体蛋白
解析:选 B。作为界膜的细胞膜不仅使生命进化到细胞的形 式,也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在进化中具有重要 作用;图中③只表示了通过载体蛋白的跨膜运输,没有表示 胞吞和胞吐作用;激素调控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 与功能④有关;植物细胞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细胞通讯。
2.细胞膜的成分 细 胞 膜_蛋糖__白类_脂_质(_质_(约__约2_%_4(~0%约1)05%0:%)与)细_胆_胞_固_膜_醇磷_功_(脂_能_主_密_要(切是主相动要关物)细胞膜具有)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 第1课 细胞膜和流动镶嵌模型高效

第1课细胞膜和流动镶嵌模型高效演练·创新预测预测点1.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1.最新研究表明,由光驱动的分子转子被用来在单个细胞的膜上钻孔,有望将治疗试剂运送到这些细胞中,或者直接诱导这些细胞死亡,如图为钻孔过程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转子钻孔需要钻开细胞膜上的磷脂双分子层B.必须钻孔后才可以运送治疗试剂说明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分子转子与特定细胞膜识别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D.分子转子的驱动需要线粒体提供ATP【解析】选D。
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因此钻孔需钻开磷脂双分子层,A正确;钻孔后治疗试剂的进入说明了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B正确;细胞膜的识别作用取决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C正确;分子转子是光能驱动的,不需要线粒体提供ATP,D错误。
2.研究者对哺乳动物红细胞膜上不同种类的磷脂分子(SM、PC、PS、PE、PI、CI)含量进行了测定,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膜功能复杂程度取决于磷脂分子的种类B.磷脂分子在磷脂双分子层中不对称分布C.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与磷脂分子的运动无关D.小分子均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磷脂组成的膜结构【解析】选B 。
膜功能复杂程度取决于蛋白质分子的种类和数量;由题图可知,磷脂分子在磷脂双分子层中不对称分布;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与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运动有关;无机盐离子一般以主动运输方式运输。
3.下列有关生物“支架”或“骨架”的说法,错误的是( )A.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碱基对B.生物大分子的骨架是碳链C.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D.真核细胞的骨架由蛋白质组成【解析】选A 。
DNA 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A 错误;生物大分子的骨架是碳链,B 正确;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C 正确;真核细胞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D 正确。
预测点2.与细胞膜有关的实验4.为探究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某同学以红甜菜根(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中曲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细胞膜和流动镶嵌模型

2.(2017·保定模拟)膜蛋白是一类结构独特的蛋白质,它镶嵌于膜脂的特性使 这一蛋白处于细胞与外界的交界部位,是细胞执行各种功能的物质基础.下图 为人体组织细胞细胞膜上3种膜蛋白与磷脂双分子层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模
A 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A和B的跨膜区段的氨基酸很可能具有较强的亲水性 B.若膜蛋白A具有信息传递功能,则该蛋白可能是胰岛素的受体 C.若蛋白B具有运输功能,其运输物质的过程中可能消耗ATP D.若蛋白C具有催化功能,其活性的高低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
(3)功能特性
①特点:具有__选___择_ 透过性
.
②原因:遗传特性 决定
决定 载体种类、数量
选择透过性
③影响因素: 内因: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外因:温度、pH、O2等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实例:
植物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神经细胞对K+的吸收 和Na+的排出
特别提醒 (1)糖类主要与蛋白质和脂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和糖脂,都 与细胞识别作用有关. (2)细胞膜结构图示中糖蛋白的多糖侧链是判断生物膜 内、外侧的依据,多糖侧链所在的一侧为细胞膜外侧,另 一侧则为细胞膜内侧.
布在膜的基本支架上.
高考母题变式 变式1 不同结构的生物膜在组成和功能上的差别细胞膜与胞内的 细胞器膜相比,糖类的含量为什么比较高
_因___为___细__胞___膜__能___进___行__细___胞__间___的___信__息___交__流___,依靠的是 _细___胞___膜__上___的__糖___蛋. 白
(2)实验原理:细胞_吸__水__涨___破_ 离心 获得细胞膜.
(3)选材原因. ①无___细__胞_ 壁 _,细胞易吸水涨破. ②无___核__膜___和__各__种__细___胞器膜__,易制得纯净的细胞膜.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高三一轮生物复习)

3.下图表示各种细胞膜组成成分的含量由该图示能审读到何种结论?(至 少写2条)
提示 由图可推知:①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②不同细胞膜 中蛋白质的含量会有所不同——功能越复杂者膜蛋白含量相对越高。
4.功能分析
5.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功能特性及相互关系
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关系 (1)区别:流动性是生物膜的结构特点,选择透过性是生物
第一讲细胞膜与细胞核 (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考点1 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及功能特性 1.对其结构的探索历程
2.流动镶嵌模型
3.细胞膜的成分
约50%
约40%
功能越复杂
约2%~10%
信 息交流有关―→膜的外侧,细胞器膜和 细胞膜内侧不存在,可用于确定细胞膜膜内外位置。
例2:下列过程未体现生物膜信息传递功能的是( )。 A.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B.抗原刺激引发记忆细胞增殖分化 C.胰岛素调节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 D.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
解析 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体现 生物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未体现生物膜信息传递功能,选A。B、C、D中的抗原、 胰岛素、神经递质都是通过细胞膜表面的受体接受信息而引发相应生理效应的。 答案 A
2.下列哪种细胞其生物膜中磷脂分子提取出来并铺展于空气—水界面上 时,单分子层面积可为原细胞表面积的2倍?请说明理由。 ①大肠杆菌 ②蛙的红细胞 ③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④兔成熟的红细胞 ⑤酵母菌
提示 ①④。大肠杆菌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除细胞膜外,再无核 膜、细胞器膜等其他生物膜,故其生物膜中磷脂分子提出并铺展于空气 —水界面上时,其单分子层面积恰为原细胞表面积的2倍,而②③⑤所述 及的细胞除细胞膜外还有其他生物膜,则其磷脂分子铺展后应远大于细 胞膜表面积的2倍。
高考生物复习 专题02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方法策略

第5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方法导航】
本讲题是高考的常考点,是理解结构和功能相统一原理的很好内容,该知识点处于复习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并且承前启后,基于细胞膜的结构,又基于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等知识。
主要考察物质的主动运输方式及相关的图解。
在复习时,应注意:
(1)考查内容若为跨膜运输方式时,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此时应注意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观,以物质进出细胞为主线,系统复习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及物质输入、输出的比较,从而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
(2)以图表、曲线形式分析考查跨膜运输方式时,往往侧重能力的考查,多数是以图表分析、曲线分析或实验分析形式进行综合考查,但偶尔也会有选择题形式出现,此时需要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探究”。
“解读图表”实现对相邻学科知识的迁移,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加深知识的理解,培养识图的能力。
(3)列表比较法: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方式的比较。
常将环境因素对物质跨膜运输速率的影响用柱状图、曲线图或模式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做题时一定要正确的提取出相关信息。
高考常常创设一定的情境,结合图形、图表呈现某种因素对物质进出细胞速率的影响,进而辨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或结合组成细胞常见的化合物考查影响其进出细胞的因素,间接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膜和流动镶嵌模型(4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1.(2017·周口模拟)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构成生物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B.生物膜的功能都是由膜蛋白决定的C.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可在生物膜上产生ATPD.核糖体上蛋白质的合成与其膜上的酶有关【解析】选C。
构成生物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A错误;生物膜的功能主要是由膜蛋白决定的,B错误;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均可产生ATP,C正确;核糖体无膜结构,D错误。
【易错提醒】(1)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膜的成分及含量不完全相同:如动物细胞膜中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而植物细胞膜中则没有。
(2)细胞膜的成分并不是不可变的:如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的成分发生变化,糖蛋白含量下降,产生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等物质。
2.(2017·聊城模拟)如图表示各种膜的组成成分含量,该图不能说明的是( )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B.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膜的功能有关C.膜的功能越简单,所含蛋白质的数量越少D.膜的功能越复杂,所含糖类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解析】选D。
由题图可知,构成人红细胞膜、小鼠肝细胞膜和变形虫细胞膜的成分中,脂质和蛋白质的含量都远远高于糖类,说明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A正确。
在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中,不含糖类,但蛋白质的含量显著高于脂质,这与这些膜结构上附着大量的酶有关,B正确。
对于不同的膜而言,功能不同,蛋白质数量也不同,髓鞘中蛋白质数量最低,其他膜结构中蛋白质数量较高,说明膜的蛋白质数量与功能复杂程度有关,膜的功能越简单,蛋白质数量越少,膜的功能越复杂,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C正确、D错误。
3.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成分,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②与③是静止不动的B.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C.葡萄糖通过细胞膜需要②的协助D.细胞识别与①糖蛋白有关【解析】选A。
由题图可知,①是糖蛋白,②是蛋白质,③是磷脂双分子层,其中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细胞膜中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这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即流动性,故A错误,B正确;葡萄糖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这二者都需要②载体蛋白的协助,C正确;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D正确。
【延伸探究】只有图中③构成的膜,葡萄糖分子能不能穿过?水分子呢?提示:葡萄糖分子不能穿过,水分子可以。
4.(2017·长沙模拟)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的功能只与蛋白质有关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和保护、润滑作用C.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可改变其组成,不改变其通透性D.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间功能协调性的实现完全依赖于信息交流【解析】选B。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主要与蛋白质有关,A错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和保护、润滑作用,B正确;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会破坏细胞膜中的蛋白质,改变其通透性,C错误;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间功能协调性的实现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及信息交流,D错误。
5.下图1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通道蛋白是横跨生物膜的亲水性通道,允许适当大小的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
图2表示磷脂在细胞膜内外两侧分布的百分比。
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266()A.图1所示生物膜最可能是细胞膜B.丁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C.物质通过离子通道不需要消耗ATPD.由图1和图2可知,膜脂和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解析】选B。
图1中丁是糖蛋白,分布于细胞膜外表面,故图1所示生物膜最可能是细胞膜,A正确,B 错误;由题干信息及图1可知,物质顺浓度梯度通过通道蛋白不消耗ATP,C正确;由图1和图2可知,膜的成分在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D正确。
【知识总结】生物膜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特性特点原因实例一定的流动性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部分蛋白质分子不是静止的,而是可以运动的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细胞融合选择透过性遗传特性决定载体蛋白的种类、数量决定植物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选择透过性6.细胞的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识别等重要生理功能。
下列图中,可正确表示不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功能的是( )【解题指南】(1)关键知识:细胞膜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识别等重要生理功能,主要与膜蛋白有关,如物质运输——载体蛋白,信息传递——受体蛋白等。
受体蛋白具有特异性,如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受体,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受体,抗原——抗原受体等。
(2)图示错误信息:图A细胞膜上O2与血红蛋白结合;图B抗原与抗体结合;图C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受体结合。
【解析】选D。
本题考查细胞的膜蛋白的分布及其相应功能。
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在细胞膜上,A项错误;抗原对T淋巴细胞来说是信号分子,通过T淋巴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来接受,而不是抗体,B 项错误;受体具有特异性,胰高血糖素应作用于胰岛B细胞上的胰高血糖素受体,而不是胰岛素受体,C 项错误;骨骼肌作为反射弧中的效应器,细胞膜上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同时葡萄糖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协助,D项正确。
7.下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此图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是无法观察到的B.此图无法判断哪侧是膜内,哪侧是膜外C.大多数①与②可以运动,所以形成的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若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膜进行标记,一般标记在②上【解析】选D。
题图结构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A正确;题图中没有糖蛋白,无法判断细胞膜的内侧和外侧,B正确;由于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题图中①是蛋白质分子,②是磷脂双分子层,如果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膜进行标记,一般标记在①蛋白质分子上,D错误。
8.下列有关细胞膜制备及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家鸡的红细胞是最佳的实验材料B.若选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应先用镊子去除细胞壁C.制备细胞膜应先利用吸水涨破法,再利用离心法获取D.可以用高倍镜直接观察【解析】选C。
家鸡的红细胞有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因此不能用家鸡的红细胞为实验材料,A错误;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需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B错误;制备细胞膜应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利用吸水涨破法,再用离心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C正确;用显微镜观察时,需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目标并移到视野中央后,再用高倍镜观察,D错误。
9.(2017·长沙模拟)下列关于细胞的信息分子及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267A.激素类信息分子的跨膜运输都以主动运输方式进行B.植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是通过胞间连丝来实现的C.吞噬细胞与T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可通过直接接触实现D.精子和卵细胞间的相互识别是通过体液运输方式进行的【解析】选C。
激素类信息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多样,A错误;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是细胞间物质运输的通道,也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桥梁,但植物细胞也可以通过激素来进行信息交流,B错误;吞噬细胞与T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可通过直接接触实现,C正确;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属于细胞间的直接交流,D错误。
【易错提醒】A项中激素类信息分子包括蛋白质类激素、氨基酸衍生物类、固醇类等,蛋白质类激素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固醇类激素则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行。
10.(2017·合肥模拟)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是制备细胞膜的良好材料B.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C.细胞膜的功能之一是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D.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用台盼蓝染色,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解析】选D。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是制备细胞膜的良好材料,A正确;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B正确;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从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C正确;利用染色排除法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时,由于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使用台盼蓝染色,活的动物细胞不会被染成蓝色,D错误。
11.(能力挑战题)(2017·铁岭模拟)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利用不同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
如图是相关实验记录,据此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当温度增加到15℃以上时,膜的流动性发生变化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在膜表面运动C.温度对膜蛋白的扩散有影响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解析】选D。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因此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嵌合体的形成是两种细胞的膜蛋白发生相对运动的结果,当温度增加到15℃以上时,形成嵌合体的比例明显增大,说明温度对膜蛋白的运动有影响,温度升高,膜蛋白相对运动加剧,细胞膜流动性增强。
图示数据能说明当温度增加到15℃以上时,温度越高形成的嵌合体越多,而不是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5分)12.(20分)下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回答: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268(1)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①________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②________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C表示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④__________相互连接,具有__________的作用。
(4)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之间都维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地生存。
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交换,也依赖于信息的交流。
【解析】(1)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①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②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
(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通道④胞间连丝,这说明了植物细胞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流。
(4)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之间都维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地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