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矿井通风10矿井通风网络中的风量分配与调节

合集下载

通风课后习题

通风课后习题

《通风安全学》课程复习思考题与习题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安全工程系编二00六年三月《通风安全学》复习思考题与习题第一章矿井空气1-1地面空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矿井空气与地面空气有何区别?1-2氧气有哪些性质?造成矿井空气中氧浓度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3矿井空气中常见的有害气体有哪些?《煤矿安全规程》对矿井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最高容许浓度有哪些具体规定?1-4 CO有哪些性质?试说明CO对人体的危害以及矿井空气中CO的主要来源。

1-5防止井下有害气体中毒应采取哪些措施?1-6什么叫矿井气候条件?简述气候条件对人体热平衡的影响。

1-7何谓卡他度?从事采掘劳动时适宜的卡他度值为多少?1-8《煤矿安全规程》对矿井空气的质量有那些具体规定?1-9某矿一采煤工作面CO2的绝对涌出量为7.56m3/min,当供风量为850m3/min时,问该工作面回风流中CO2浓度为多少?能否进行正常工作。

1-10井下空气中,按体积计CO浓度不得超过0.0024%,试将体积浓度Cv(%)换算为0℃及101325Pa状态下的质量浓度Cm(mg/m3)。

第二章矿井空气流动基本理论2-1 说明影响空气密度大小的主要因素,压力和温度相同的干空气与湿空气相比,哪种空气的密度大,为什么?2-2 何谓空气的静压,它是怎样产生的?说明其物理意义和单位。

2-3 何谓空气的重力位能?说明其物理意义和单位。

2-4 简述绝对压力和相对压力的概念,为什么在正压通风中断面上某点的相对全压大于相对静压;而在负压通风中断面某点的相对全压小于相对静压?2-5 试述能量方程中各项的物理意义。

2-6 在用压差计法测定通风阻力,当两断面相等时,为什么压差计的读数就等于通风阻力?2-7 动能校正系数的意义是什么?在通风工程计算中为什么可以不考虑动能系数?2-8 分别叙述在单位质量和单位体积流体能量方程中,风流的状态变化过程是怎样反映的?2-9 为什么风道入口断面的绝对全压可认为等于入口外面的大气压(或绝对静压),风道出口断面的绝对静压等于出口外面的大气压(或绝对静压)?2-10 抽出式通风矿井的主要通风机为什么要外接扩散器?扩散器安装有效的条件是什么?2-11 作为通风动力的通风机全压在克服风道通风阻力中起什么作用?已知通风机的进出口断面上的全压如何求算通风机全压?2-12 用压差计法测定通风阻力时,如果胶皮管中的空气温度大于井巷中的空气温度,测出的压差是否等于通风阻力?偏大还是偏小?=12.1324N/m3)γ=1.2380kg/m3,v=0.8078m3/kg,ρ为75%,求空气的密度、比容和重率。

第197篇 通风安全考试要点 课后习题答案 第5章 矿井通风网络中风量分配与调节2022

第197篇 通风安全考试要点 课后习题答案 第5章 矿井通风网络中风量分配与调节2022

第197篇通风安全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矿井通风网络中风量分配与调节5.1什么是通风网络。

其主要构成元素是什么。

用图论的方法对通风系统进行抽象描述,把通风系统变成一个由线、点及其属性组成的系统,称为通风网络。

构成元素:1.分支,表示一段通风井巷的有向线段,线段的方向代表井巷中的风流方向。

2.节点。

两条或两条以上分支的交点,每个节点有惟一编号。

3.路。

由若干条方向相同的分支首尾相连而成的线路。

4.回路。

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分支首尾相连形成的闭合线路称为回路。

若回路中除始末节点重合外,无其他重复节点,则称为基本回路,简称回路。

5.树。

任意两点间至少存在一条通路但不含回路的一类特殊图。

包含通风网络的全部节点的树称为其生成树,简称树。

在网络图中去掉生成树后余下的子图称为余树。

6.割集。

网络分支的一个子集。

将割集中的边从网络图中移去后,将使网络图成为两个分离的部分。

若某割集s中恰好含有生成树t中的一个树枝,则称s为关于生成树t的基本割集。

5.2如何绘制通风网络图。

对于给定矿井其形状是否固定不变。

1.节点编号.。

在通风系统上给井巷交汇点标上特定的节点号。

某些距离较近,阻力很小的几个节点,可简化为一个节点。

2.绘制草图。

在图纸上画出节点符号,并用单线条连接有风流连通的节点。

3.图形整理。

按照正确、美观的原则对网络图进行修改。

网络图总的形状基本为“椭圆形”。

5.3简述风路、回路、生成树、余树、割集等基本概念的含义。

风路:由若干条方向相同的分支首尾相连而成的线路。

回路:两条或两条以上分支首尾相连形成的闭合线路为回路。

树:任意两节点间至少存在一条通路但不含回路的一类特殊图。

包含通风网络的全部节点的树称为生成树。

在网络图中去掉生成树后余下的子图称为余树。

割集是网络分支的一个子集,将割集中的边从网络图中移去后,将使网络图成为两个分离的部分。

5.4基本关联矩阵、独立回路矩阵、独立割集矩阵有何关系?基本关联矩阵表示网络分支ej与节点vi关系的矩阵。

煤矿矿井通风风量的计算与调节

煤矿矿井通风风量的计算与调节

煤矿矿井通风风量的计算与调节煤矿是我国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矿工的安全和矿井的正常运营,合理的通风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煤矿矿井通风风量的计算与调节是通风系统中的关键环节,本文将探讨通风风量的计算方法,并介绍矿井通风的调节原则和方法。

一、煤矿矿井通风风量的计算煤矿矿井通风风量的计算是根据矿井内的气体需求量和风力机的排风能力进行的。

通风风量的计算一般分为下风口通风风量和上风口通风风量两部分。

1. 下风口通风风量的计算下风口通风风量的计算需要考虑矿井投入的各种用电设备以及运输机械的需氧量和废气量。

根据矿井的现场实际情况,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下风口通风风量:通风风量 = 用电设备氧气需量 + 运输机械氧气需量 + 废气风量其中,用电设备氧气需量可以通过设备的额定功率和单位功率消耗氧气量来计算;运输机械氧气需量可以通过运输机械的用气量和单位用气量来计算;废气风量可以根据矿井内瓦斯、粉尘等气体的产量来计算。

2. 上风口通风风量的计算上风口通风风量的计算与下风口通风风量的计算方法类似,需要考虑矿井内瓦斯的产量和需排除的废气量。

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上风口通风风量:通风风量 = 瓦斯产量 + 废气风量瓦斯产量可以通过煤层的产气量和单位产气量来计算;废气风量可以根据矿井中其他气体的产量来计算。

二、矿井通风的调节原则和方法矿井通风的调节是为了保证矿井内空气质量的合格和矿工的安全。

通风系统的调节需要根据矿井的具体情况和矿井工作面的通风需求进行。

1. 通风系统的合理布局合理的通风系统布局是矿井通风调节的基础。

矿井通风系统应该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矿井工作面的布置和矿井内的气体分布情况来设计。

通风系统的管线布置应当合理,避免管线过长或者弯曲导致风阻增大。

2. 通风系统的风机调节通风系统的风机是通风调节的关键设备。

风机的运行状态对通风风量的稳定性和调节性有重要影响。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调节风机的转速或者叶片的角度来控制通风风量。

第7章矿井通风网路中风流基本定律和风量自然分配

第7章矿井通风网路中风流基本定律和风量自然分配

的若干条等风压线,在等风压线上将1、2分支阻力h1、h2叠加,得到并 联风路的等效阻力特性曲线上的点;
3、将所有等风压线上的点联成曲线R3,即为并联风路的等效阻力特性曲 线。
•H
•R1 •R2
•R1+R2
•2
•1•R1
•R2 •2
•1
•Q 第7章矿井通风网路中风流基本定律 和风量自然分配
例题:某个通风网络如图所示,已知各条 巷道的风阻R1=0.25, R2=0.34, R3=0.46 N s2/m8,巷道1的风量Q1=65m/s。求BC、 BD风路自然分配的风量及风路ABC、 ABD的阻力为多少?
2、根据串联风路“风量相等,阻力叠加”的原则,作平行于h轴
的若干条等风量线,在等风量线上将1、2分支阻力h1、h2叠加, 得到串联风路的等效阻力特性曲线上的点;
3、将所有等风量线上的点联成曲线R3,即为串联风路的等效阻
力特性曲线。
•H •R1+R2
•R2
•3
•R1
•R2 •2
•2
•R1 •1 •1
第7章矿井通风网路中风流•Q基本定律
改。
第7章矿井通风网路中风流基本定律 和风量自然分配
第7章矿井通风网路中风流基本定律 和风量自然分配
四、基本定律
1 风量平衡定律 是指在稳态通风条件下,单位时间流入某节点
的空气质量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空气质量;或者说, 流入与流出某节点的各分支的质量流量的代数和等 于零。
第7章矿井通风网路中风流基本定律 和风量自然分配
特例:对于两条巷道并联风量自然分配
第7章矿井通风网路中风流基本定律 和风量自然分配
第7章矿井通风网路中风流基本定律 和风量自然分配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
4
矿井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部分
1、矿井瓦斯防治 2、矿井火灾防治 3、矿井粉尘灾害 4、矿井水防治
5
主要参考书目
1.黄元平《矿井通风》 2.赵以蕙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 3.张国枢《通风安全学》 4.王德明 《矿井通风与安全》 5.俞启香《矿井瓦斯防治》 6.《中国矿井通风工程图集》 7.《煤矿安全规程》
36
毒理和临床表现
一氧化碳(CO) CO + Hb → HbCO
亲和力 HbCO ﹥HbO2 300倍 解离速度 HbCO ﹤HbO2 3600倍
37
毒理和临床表现
(1)CO所致组织缺氧及其程度取决于以下因素:
①HbCO饱和度:空气中 CO 浓度愈高,肺泡 气中 CO分压愈大,血液中 HbCO饱和度愈高。
35
HbCO指数
CO随空气吸入后,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循环, 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和血液外的其他 某些含铁蛋白质(如肌红蛋白、二价铁的细 胞素等)形成可逆性的结合。由于其与血红 蛋白的亲和力要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 240倍,故把血液内氧合血红蛋白中的氧排 挤出来,而形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又 由于碳氧血红蛋白的离解比氧合血红蛋白 (HbO2)的离解慢3600倍,故HbCO较之 HbO2更为稳定。
46
2.1.7 硫化氢(H2S)
硫化氢无色、微甜、有浓烈的臭鸡蛋味, 当空气中浓度达到0.0001%即可嗅到。硫化氢 相对密度为1.19,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 一个体积的水可溶解2.5个体积的硫化氢,可 能积存于旧巷积水中。空气中硫化氢浓度为 4.3%~45.5%时有爆炸危险。
31
二氧化碳对人呼吸的影响
在抢救遇难者进行人工输氧时,往往要在氧 气中加入5%的二氧化碳,以刺激遇难者的呼 吸机能。

通风安全学1通风安全学

通风安全学1通风安全学

惰性稀有气体氦、 惰性稀有气体氦、 氖、氩、氪、 氙等计在氮气中
二、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基本性质
新鲜空气:井巷中用风地点以前、受污染程度较轻的进风巷道内的空气, 新鲜空气:井巷中用风地点以前、受污染程度较轻的进风巷道内的空气, 污浊空气:通过用风地点以后、受污染程度较重的回风巷道内的空气, 污浊空气:通过用风地点以后、受污染程度较重的回风巷道内的空气, 1.氧气(O2) 氧气(O 氧气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所需要的气体, 氧气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所需要的气体,人体维持正常生命过程所需 的氧气量,取决于人的体质、精神状态和劳动强度等。 的氧气量,取决于人的体质、精神状态和劳动强度等。 人体输氧量与劳动强度的关系 劳动强度 休 息 轻 劳 动 中度劳动 重 劳 动 极重劳动 呼吸空气量(L/min) 氧气消耗量(L/min) 呼吸空气量(L/min) 氧气消耗量(L/min) 6-15 2020-25 3030-40 4040-60 4040-80 0.2- 0.2-0.4 0.60.6-1.0 1.21.2-2.6 1.81.8-2.4 2.52.5-3.1
第 11 章 矿尘防治
矿尘及其性质、 §1 矿尘及其性质、尘肺病 §2 煤尘爆炸及其预防 §3 综合防尘措施
第12 章
矿山防水
地面防水、 地面防水、井下防水及其处理
第 13 章 矿山救护
§1 矿山救护队 §2 矿工自救 §3 现场急救
第一章 矿井空气
本章重点: 本章重点: 1、空气成分; 、空气成分; 2、矿井有害气体、来源及最高允许浓度; 、矿井有害气体、来源及最高允许浓度; 3、矿井气候条件 、
第一 节
一、地面空气的组成
矿井空气成份
定义:地面空气进入矿井以后即称为矿井空气。 定义:地面空气进入矿井以后即称为矿井空气。 矿井空气 地面空气是由干空气和水蒸汽组成的混合气体,亦称为湿空气。 地面空气是由干空气和水蒸汽组成的混合气体,亦称为湿空气。 干空气 组成的混合气体 湿空气 干空气是指完全不含有水蒸汽的空气,由氧、 干空气是指完全不含有水蒸汽的空气,由氧、氮、二氧化碳、氩、氖和其他一些微 是指完全不含有水蒸汽的空气 二氧化碳、 量气体所组成的混合气体。干空气的组成成分比较稳定,其主要成分如下。 量气体所组成的混合气体。干空气的组成成分比较稳定,其主要成分如下。 湿空气中含有水蒸气,但其含量的变化会引起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状态变化。 湿空气中含有水蒸气,但其含量的变化会引起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状态变化。 气体成分 氧气(O2) 氧气(O2) 氮气(N2) 氮气(N2) 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CO2) 按体积计/% 按体积计/% 20.96 79.0 0.04 按质量计/% 按质量计/% 23.32 76.71 0.06 备 注

矿井通风理论

矿井通风理论

第二节 空气物理性质与状态参数
井下空气由干空气、水蒸气和有害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有 害气体的含量小,成分复杂,变化大,在工程上将井下气体当 作空气和有害气体的混合气体来分析。
空气物理性质:空气在受到力和热的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 与其他物质的特性。
表征空气物理性质的物理量有两类:
– 一是空气物性参数,包括气体常数、比热容和黏度等,这些物性参 数随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变化而变化;
– 有些情况下,根据具体条件采取其他措施,如抽放瓦斯, 煤体注入石灰水以减少H2S和SO2 ,防止煤炭自燃等。
– 爆破后空气中CO、CO2、NO2等气体浓度往往超过安全浓 度,除了采取水炮泥、喷雾洒水等措施外,必须等炮烟 吹散后方可进入掘进工作面。当发生爆炸、火灾、煤与 瓦斯突出等事故时,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通常是致命 的,空中氧气浓度低于安全浓度应佩带自救器。
矿井通风理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全工程系
目录
第一章 井下空气 第一节 井下空气的成分 第二节 空气的物理性质与状态参数 第三节 井下气候条件
第二章 通风系统 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 第二节 采区通风系统
第三章 通风动力 第一节 矿用通风机的原理和构造 第二节 主要通风机的附属装置 第三节 通风机的实际特性曲线 第四节 自然风压及其利用
–(2)氮气
无色、无味、无臭气体,相对密度0.97,微溶于水, 不助燃,无毒。地层中涌出的氮气可增加空气中的含 量。
–(3)井下空气中常见有毒、有害气体
一氧化碳(C0)、二氧化氮(NO2)、硫化氢(H2S)、甲烷 (CH4)等。来源是爆破生成的炮烟、矿物氧化、火灾、 爆炸以及柴油机工作产生的废气等。
(六)含湿量
– 通风工程中,湿度变化,总质量也变化。在含有1kg干

通风网络图及风量分配

通风网络图及风量分配

模块三通风网络图及风量分配一、名词解释 1.矿井通风网络;2.串联通风;3.并联通风;4.角联通风; 5.通风网络图。

二、填空题1、通风网络中,井巷风流的基本连接形式有、和3种,通风设计中应尽量采用的连接形式是。

2、风量平衡四年定律的一般数学表达式的含义是。

3、风压平衡定律的一般数学表达式的含义是。

4、串联通风的特性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①;②;③;④。

5.并联通风的特性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①;②;③;④。

6、有5段风阻均为25kg/m7的巷道,把它们串联在一起时的风阻为 kg/m7;把它们并联在一起时的风阻为 kg/m7,前者是后者的倍。

7、将两条通风条件完全相同(R1=R2,Q1=Q2)的巷道分别构成串联风路和并联网络,通过简要的计算可知:并联网络的总风阻仅为串联风路总风阻的;并联网络的总风压为串联风路总风压的,也就是说并联通风比串联通风的通风动力要节省,而总风量却大了倍,这充分说明,并联网络通风比串联风路通风在经济上要优越得多。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在并联网络中,流入各分支巷道的风量与各分支巷道的风阻成反比,即风阻较大的分支巷道自然流入的风量较小,风阻较小的分支巷道自然流入的风量较大。

( )2.简单角联网络中,对角巷道的风流方向的变化取决于临近巷道风阻之比,而与对角巷道本身的风阻大小无关。

( ) 3.不管在什么地方,对角通风系统都是有害的。

( )四、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空格中)1.两条风阻值相等的巷道,若按串联或并联2种不同的连接方法构成串联或并联网络,其总风阻值相差倍。

(1) 4 (2) 8 (3) 162.如图5—1所示,对角巷道中风流由B→C的条件是图5-1 简单的角联网络3.在图5—1中,若h3>h1,则对角巷道中的风流。

(1)由B→C; (2)由C→B; (3)停滞五、简答题1.什么叫风量自然分配?在并联网络中,流入各分支巷道的风量受哪些因素的制约?自然分配的风量不能满足生产要求时,怎么办?2.简述简单角联网络的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
矿井风量分配基本规律
矿井通风网络 1节点:两条或两条以上分支的交点; 矿井通风网络简图 2.分支(边、弧):两节点间的连线,也叫风道,在风网图上, 用单线表示分支。 3.路(通路、道路):由若干条方向相同的分文首尾相连而成的 线路。 4.回路和网孔: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分支首尾相连形成的闭合线路 。 5.树:是指任意两节点问至少存在一条通路但不含回路的一类特 殊图。 6.割集:割集是网络分支的一个子集。 7. 弦:在任一风网的每棵树中,每增加一个分支就构成一个独立 回路或网孔,这种分支叫做弦。
3.按人数计算 Qpi 4 N 4.按工作面气温计算 Qpi=60vS
5.低瓦斯矿井综采工作面所需风量 Qpi 200 K1 K2 K3 K4 按最低风速0.25m/s计算 Q 240S 6.按工作面风速计算 按最低风速4m/s计算 Q 240S
pi min pi min
风量平衡定律
3
2
1 4 5 6
1 2
4 5 7 8 6
3
节点示意图
回路示意图
当不考虑风流密度变化时,图中节点4处的风量平衡方程为:
Q14 Q24 Q34 -Q45 -Q46 0
回路2-4-5-7-2的各邻接分支的风量满足如下关系: Q12 Q34 Q56 Q78 或 Q12 Q34 Q56 Q78 0 n 写为一般式: Qi 0 上式表明:流入节点、回路或网孔的风量与流出节点、回路或 网孔的风量的代数和等于零。一般取流入的风量为正,流出的 风量为负。
降阻调节法:优点是使矿井总风阻减少。
增压调节法:在风阻大、风量不足的风路上安设辅助 通风机,客服该巷道的部分阻力,以提高其风量的方 法。
矿井总风量调节
采取的措施是: (1)改变主要通风机的工作特性; (2)改变矿井网路的总风阻值。
1.改变主要通风机的工作特性 通常采用改变主要通风机转速或叶片安装角;对于有前导扇 的扇风机,可以通过改变前导器叶片角度的方法。必要时可更 换性能更适合的主要通风机。 2.改变矿井网路的总风阻值 矿井投产初期,所需风量少。对于离心式主要通风机,用风 硐中的闸门增加风阻以降低风量,可降低主要通风机的功率, 减少电耗。但相比之下,用降低风机转速的办法减少风量更有 利于节省电能。
7.备用采面需要风量计算 备用采面的需风量通常取为产量相同的生产采面的需风量之半。
掘进工作面需风量 1.按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Qei 100qpei Kei 2.按炸药量计算 Qei 25 Aei
3.按局部风机的吸风量计算 Qei Qfi Ii
4.按人数计算 Qei 4Nei 5.按风速进行验算 Qei 0.15 60 Sei 每个岩巷掘进面的风量不得小于: Qei 0.25 60 Sei 每个煤巷或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的风量不得小于: 每个岩巷、煤巷或半煤岩巷掘进面的风量不得大于:Qei 4 60 Sei 硐室需风量 A N 60 N Q = 1.发热量大的机电硐室所需风量: 60 C t C t
采区所需总风量(Qm)是采区内各用风地点所需风量之和,并 乘以适当系数。即 Qm Qpi Qei QBi QOi K m
回采工作面的需风量 1.按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工作面风量 2.按炸药量计算
Qpi 25 Api
1 Qpi KCH 4 QCH 4 C1 100
n i 1 i f n
阻力定律 风流在通风网络中流动,绝大多数属于完全紊流状态,其阻力定 律遵守平方关系,即:
hi RiQi2
10.2
矿井通风网络的基本形式
串联通风网络: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风路彼此首尾 相联结,中间没有风流分会点的线路称为串联通风 网路。 并联通风网络: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风路从同一节 点分开,又到同一节点汇合而成的总风路。 角联通风网络:指内部存在角联分支的网络。角联 分支(对角分支)是指位于风网的任意两条有向通路 之间、且不与两通路的公共节点相连的分支。 复杂通风网络:新风在被送到各用风地点之前,以 及各用风地点用过的回风,都要经过许多风路,形 成复杂通风网络。
s s ec
2.火药库所需风量:Qfc 4V 60
p
p
3.其他硐室所需风量:采区绞车房、变电所60~80m3/min,充电硐 室100~200m3/min。
通风构筑物:通过风流的通风构筑物,隔断风流的通风构筑物。 绕道式风桥 风桥
混凝土风桥
铁筒风桥
通 风 构 筑 物
引风导风板 导风板 降阻导风板 汇流导风板 密闭:在需要堵截风流和交通的巷道内,须设置密闭。 碰撞式自动风门 风门 气动或水动风门 电动风门
i 1
风压平衡定律
回路2-4-5-7-2中分支的风压方程为: h24 h45 h57 h27 写成一般的数学式为:
h
i 1
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i
0
上式表明:回路或网孔中,不同方向的风流,它们的风压或阻力 的代数和等于零。一般取顺时针方向风流的风压为正,逆时针方 向风流的风压为负。 风压平衡定律在网孔或回路中有机械风压和自然风压存在时同样 适用。此时的风压平衡方程为: h h h 0
形式
10.3
矿井需风量及风量调节
矿井需风量:矿井总进风量按下列要求分别计算,然后取 其中最大值。 (1)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确保能为井下每人 每分钟供给4m3的新鲜风量,即 Qkj=4×N×Kkt (2)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他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 计算,即 Qkj=(Qc+ Qj+ Qd+ Qq)×Kkt
矿井通风网络图 回执步骤: (1)节点编号。 (2)绘制草图。 (3)图形整理。 满足原则: (1)用风地点并排布置在网络图中部,进风节点位于其下边(进 风井口节点位于最下部),回风节点在网络图的上部,风机出 口节点在最上部; (2)分支方向(除地面伪分支外)基本部应由下至上; (3)分支间的交叉尽可能少; (4)节点与节点之间应有一定的间距; (5)网络固总的形状基本为“椭圆”形。
f R L
减少漏风,提高有效风量 目的:有效利用分量,优化资源利用。
矿井风量调节 按照其范围的大小分类:局部风量调节和矿井总风量调节。
局 部 风 量 调 节
增阻调节法:耗能调节法。目前使用最普遍的局部调 节风量的方法。 注意事项:(1)调节风门应尽量安设在回风巷道中,以 免妨碍运输。(2)在复杂的风网中,要注意调节风门位 置的选择,防止重复设置,避免增大风压和电耗。
矿井漏风率及有效风量率 漏风分类 按地点:外部漏风与内部漏风; 按漏风形式:局部漏风与连续分布漏风。 矿井漏风率与有效风量率 有效风量:所有独立回风的用风地点(采掘工作面、硐室及其 他用风巷道等)实际得到的风量之和,称为矿井的有效风量QR 。 矿井漏风率:未送入用风地点就由通风机排出的总漏风称为 矿井的总漏风量QL。 Q Q Q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