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课堂笔记

合集下载

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得宇宙1、人们常用模型来解释一些复杂得、瞧不见得、或者就是不易理解得事物与现象。

2、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即自西向东、无论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地轴得倾斜角度都保持不变、3、地球公转得周期为1年,地球公转导致地球上昼夜长短得变化与四季得变化、地球自转得周期为1天,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有了昼夜得交替出现。

4、1光年就就是光在真空中1年时间走过得距离。

1光年约就是9。

5万亿千米、5、秋夜比较显眼得星座就是东北方得仙后座,它主要有5颗亮星组成,形状像字母“W”、6、春季比较显眼得星座就是狮子座;夏天比较显眼得星座就是天蝎座;冬季比较显眼得星座就是猎户座、7、太阳系得八大行星从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就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其中木星得卫星数量最多,有62颗。

地球有一颗卫星,就就是月球、四季得变化与地球公转、地轴得倾斜有关。

8、火星与地球最为相似。

太阳得寿命约为100亿年。

9、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居于宇宙得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与恒星都围绕地球运转,这叫“地心说”、后来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学说。

第二单元时间得脚步1、原子钟就是现在最为准确得计时工具、但它瞧起来最没有钟得样子。

NISTF—1原子钟由170个部件组成,其中包括透镜、反射镜与激光器。

2、1656年,有摆得挂钟诞生于惠更斯得实验室内。

它就是以伽利略发现得摆得摆动具有规律性这个原理为基础而发明得。

3、摆往返一次为摆动一次;摆得快慢与摆线得长短有关,摆线越短,摆动越快,摆线越长,摆动越慢。

摆得快慢与摆锤得质量无关。

摆钟就就是利用摆得等时性原理工作得。

4、人们利用某些物体相对稳定得运动规律,发明了各种各样得钟表。

5、在同等条件下,水流具有相对得稳定性,水钟正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来工作得、水钟在中国又叫“刻漏"、“漏壶”、水钟有受水型与泄水型两种、6、1969年,第一快石英手表诞生。

最新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最新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最新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最新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的宇宙1.人们常用模型来解释一些复杂的、看不见的或不易理解的事物和现象。

2.在搜集整理资料时,应筛选掉那些无用、错误或无关的资料。

3.地球绕着太阳转,这叫做公转。

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即逆时针方向。

无论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地轴的倾斜角度都保持不变。

4.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年,地球公转导致地球上的季节和昼夜变化。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一天,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有了白天和黑夜。

5.一光年是光在真空中走过的距离,约为9.46万亿千米。

6.秋夜比较显眼的星座是东北方的“仙女座”,它主要由5颗亮星组成,形状像字母“W”。

7.春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猎户座”;夏天比较显眼的星座是“天鹅座”;冬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双子座”。

8.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从离太阳最近到最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其中土星有一道美丽的光环。

XXX也叫“启明星”、“长庚星”。

水星是距太阳最近的行星。

其中木星的卫星数量最多,有62颗。

地球有一颗卫星,就是月球。

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角度有关。

9.火星与地球最为相似。

火星的内部结构与地球一样。

10.古希腊哲学家XXX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转,这叫做“地心说”。

后来古希腊天文学家哥XXX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学说。

第二单元:时间的脚步1.原子钟是现在最为准确的计时工具。

2.日晷是人类最古老的计时工具。

3.我们共搜集了9种计时工具,按时间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古代钟,有日晷、沙漏、水运仪象台、水钟。

第二类是机械钟,包括怀表、机械摆钟、石英手表和原子钟。

4.它们是怎样计时的?日晷是利用太阳照射时,铁针投下的影子计时。

机械钟是利用齿轮的转动来计时。

摆钟是利用摆有规律的摆动来计时的。

石英表是利用石英晶体有规律的震动来计时的。

5.1656年,挂钟诞生于荷兰的实验室内。

2023年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2023年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2023 年最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学问点汇总〔填空题〕一、必背题。

1.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包括〔温度的凹凸〕、〔空气流淌的快慢〕和〔蒸发面积的大小〕等。

〔温度越高、空气流淌得越快、蒸发面积越大,水蒸发得越快。

〕2.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局部〕传向〔温度低的局部〕。

3.热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热不接触物体从热源直接散发出去的方式叫〔热辐射〕;热在液体和气体内部通过流淌传递的方式叫〔热对流〕:热通过相互接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局部传向温度低的局部的方式叫〔热传导〕。

.热在金属中是以〔热传导〕方式传递的,热在酒精中是以〔热对流〕方式传递的,热是以〔热辐射〕方式传递给太阳能热水器的。

4.不同材料的〔导热性〕是〔不同的〕。

像〔铜、铁、铝〕这样〔导热性好〕的物体叫作〔热的良导体〕;像〔木头、塑料〕这样〔导热性不好〕的物体叫作〔热的不良导体〕。

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

铁是热的〔良导体〕,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5.用一样材料做成的〔双层构造〕和〔单层构造〕的物体,在一样时间内,〔双层构造〕温度变化幅度小。

6.〔单层玻璃〕由于内外外表颜色等对保温效果的影温差较大,加上玻璃内外的空气都可以对流,〔热传导〕速度较快。

〔双层玻璃〕每层玻璃内外外表的温差都相对减小,加上承受适宜的间隔可以有效防止夹层中空气的对流,静止的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保温〕效果大大增加。

7.影响〔热传递〕的因素有很多,物体的〔材料和构造〕都会影响热的传递,人们可依据保温或散热的需要,选择使用不同的材料或构造。

8.〔物体〕〔刺激〕〔感觉器官〕〔神经传递〕〔大脑〕→〔感知物体〕9.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从〔感觉〕开头的。

各种〔感官〕受到物体的刺激后,会产生不同的感觉信号并通过〔神经〕传递给〔大脑〕,〔大脑〕对接收到的各种信号进展〔综合、推断〕,就形成了对事物的〔整体认知〕。

最新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小小机械师》知识点及练习

最新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小小机械师》知识点及练习

第五单元《小小机械师》知识点:1.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

通常情况下使用工具(省力、省时、安全)。

2.凡是能够通过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等方式来节省我们的力量、方便我们工作的工具和装置统称(为机械)。

3.当我们将伙伴用跷跷板翘起来时,跷跷板就是一种最简单的机械,叫杠杆。

杠杆上有三个点,起支撑作用的固定点叫支点,自己对杠杆用力的点叫动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阻力点。

杠杆都可以在力的作用下绕着支点转动。

4.使用杠杆工作时,如果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所用的动力大小会小于阻力,也就是省力;反之,不省力。

5.滑轮是一个边缘有槽、可绕轴转动的轮子。

旗杆、桅杆顶端的装置是一种简单机械,叫滑轮。

像旗杆顶端的滑轮那样被固定在一个地方,叫定滑轮。

还有的滑轮可以和重物同时移动,叫动滑轮。

6.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改变力的大小;动滑轮的作用是可以省力,但不改变用力方向。

7.像汽车方向盘这样由一个轴和一个轮组成的装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叫轮轴。

人们在使用时,有时在轮上用力带动轴一起转动;有时在轴上用力,带动轮一起转动。

阀门和船舵都是用轮带动轴转动。

8.用轮带动轴转动时,轮轴有省力的作用。

用轴带动轮转动时,轮轴不省力。

9.有时为了克服垂直提升重物的困难,我们采用搭建一个倾斜的坡来解决,这种倾斜的坡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叫斜面。

10.斜面可以省力。

斜面的倾斜角度越小越省力。

11. 杠杆、滑轮、轮轴、斜面都是生产生活中最常用的简单机械。

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人们常常将这些简单机械进行组合,从而设计出更省力的装置。

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面和水龙头运用相同原理的工具是()。

A.老虎钳B.方向盘C菜刀2..箭头处表示动力点,下列三种情况中最省力的是()。

3.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入厂房,工人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4.科学课堂上,对于“用斧子砍木头”这件事,奇奇、妙妙和探探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你认为谁的说法是正确的() A.探探认为“用斧子砍木头”是利用了滑轮的原理。

02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归纳 新

02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归纳    新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1、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宇宙)的一部分。

2、人们常用(模型)来解释一些复杂的、看不见的,或者是不易理解的事物或现象。

3、在表达与交流时,(模型)的成功运用,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地球)绕着(太阳)转,叫做(公转)。

5、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距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6、搜集或整理资料时,对那些过时、重复、错误或无关的资料,应(筛选掉)。

7、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亮、行星和恒星都围绕着地球运转,这叫(“地心说”)。

后来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学说。

8、秋夜的星空,最好辨认的是东北方的(仙后座)。

它主要由(5)颗明亮的星组成,形状像字母(“W”)。

9、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即(自西向东)。

无论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地轴的倾斜角度(保持不变)。

10、地球公转的周期为(1年),公转的轨道形状为(椭圆)。

11、地球(公转)导致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等。

12、判断:昼夜交替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

(对)13、太阳带着整个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转动。

14、判断:太阳系不在银河系中心,更不在宇宙中心。

(对)15、太阳是(50亿年)前由星际云瓦解后的一团小星际云塌缩而成的,它的寿命约为(100亿年)。

16、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金星也叫(启明星)、(长庚星)。

17、1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1年时间走过的距离)。

1光年大约是(9.5万亿)千米。

18、判断:光年不是时间单位,而是长度单位。

(对)19、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卫星数量最多的是(木星),其次是(土星),地球有(1)颗卫星,是(月球)。

20、判断:(木星)的卫星最多,它两边的行星的卫星越来越少。

(对)21、四季变化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22、秋季的夜空里(仙后座)最耀眼,而春天夜空中最明显的是(狮子座),夏天是(天蝎座),冬天是(猎户座)。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科学五年级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的宇宙1、人们常用模型来解释一些复杂的、看不见的、或者是不易理解的事物和现象。

在表达与交流时,模型的成功运用,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即自西向东。

无论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地轴的倾斜角度都保持不变。

3、地球公转的周期为1年(365天),地球公转导致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1天,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有了昼夜的交替出现。

4、 1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1年时间走过的距离。

1光年约是9.5万亿千米。

5、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海王星。

其中木星的卫星数量最多,有62颗。

地球有一颗卫星,就是月球。

行星的卫星数量与行星本身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卫星就越多。

水星、金星上没有卫星。

6、秋夜比较显眼的星座是东北方的仙后座,它主要有5颗亮星组成,形状像字母“W”。

7、春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狮子座;夏天比较显眼的星座是天蝎座;冬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猎户座。

8、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从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其中周围自然卫星最多的是木星。

9、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10、火星和地球最为相似。

太阳的寿命约为100亿年。

1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转,这叫“地心说”。

后来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学说。

12、太阳带着整个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转动。

太阳系不在银河系中心,更不在宇宙中心。

太阳是50亿年前有星际云瓦解后的一团小星际云塌缩而成的。

第二单元时间的脚步1、 NISTF-1原子钟由170个部件组成,其中包括透镜、反射镜和激光器。

原子钟是现在最为准确的计时工具。

日晷是人类最古老的计时工具。

2、1656年,有摆的挂钟诞生于惠更斯的实验室内。

它是以伽利略发现的摆的摆动具有规律性这个原理为基础而发明的。

3、摆往返一次为摆动一次。

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人体司令部》知识点(2022秋)

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人体司令部》知识点(2022秋)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人体司令部》知识点1.人体通过(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来感知世界。

(光线、声音、气味)等外界刺激是人体感知事物的前提条件。

2.人体内有担负指挥和协调工作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和神经)等。

3.脑在我们的头部,藏在头骨里。

脑由(大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构成。

4.脊髓在我们的背部中央,藏在(脊柱)里,与脑相连。

5. 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从(感觉)开始的。

各种感官受到物体的刺激后,会产生不同的感觉信号并通过神经传递给大脑,大脑对接收到的各种信号进行综合、判断,就形成了对事物的整体认知。

6.钱币流通过程中一般沾染有大量细菌、病毒,接触钱币之后要及时洗手。

7.我们用眼睛观察物体时,眼球中的(晶状体)把物体的像清晰地呈现在(视网膜)上,我们就能看清物体。

8.眼睛的睫状肌可以调节晶状体的厚度,从而使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

但是,不健康的用眼方式会导致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使(晶状体过度变厚),从而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这就是(近视形成的原因)。

9.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大脑经过思考和决策,会支配着我们(克服困难,坚持行动,去实现预定的目标),这种心理过程就是意志的体现。

10.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

大脑包括(大脑左半球和大脑右半球)。

大脑:能根据感官发来的信息进行认知和决策,控制人体的行为,如进行学习、记忆和判断、推理等活动。

小脑:能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脑干:能控制呼吸和心跳。

11.人脑具有高级功能,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

脑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协调指挥人体各系统分工配合,共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12.如何保护脑部健康?答:保证充足的睡眠,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避免长期的精神压力,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结;经常参加体育镦炼和劳动;经常动脑筋想问题;户外运动需要保护好头部,避免外界的剧烈冲撞。

这些都有利于脑健康。

1。

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课堂笔记

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课堂笔记

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课堂笔记1、制作“宇宙”模型1、人们常用来解释一些复杂的、看不见的、或者是不易理解的事物和现象。

(P3)2、修改模型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转,这叫“”。

后来古希腊天文学家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学说。

(P5)2、地球方向与方向一致,即。

无论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地轴的倾斜角度都保持不变。

(P5)3、地球的周期为,地球导致地球上、等。

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四季是由于地球公转、地轴倾斜使得太阳直射地球上不同区域形成的。

(P5)4、春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夏天比较显眼的星座是;秋夜比较显眼的星座是东北方的,它主要有颗亮星组成,形状像字母“”;冬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

(P5)5、太阳的寿命约为100亿年。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从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

(P5)6、光年是个。

1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1年时间走过的距离。

1光年约是千米。

(P5)7、天文学家发现,所有遥远的星系正远离我们的银河系而去,说明到目前为止,宇宙还在。

(P8)8、火星和地球最为相似。

2004年,“”号和“”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

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人员,已经设计了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P10)第二单元时间的脚步1、精确时间的步伐1、是现在最为准确的计时工具。

NISTF-1原子钟由170个部件组成,其中包括透镜、反射镜和激光器。

(P12)2、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工具是我国古代的。

(P13)2、钟摆的秘密1、1656年,有摆的挂钟诞生于的实验室内。

它是以发现的摆的摆动具有规律性这个原理为基础而发明的。

(P17)2、摆往返一次为;摆的快慢与有关,摆线越,摆动越,摆线越,摆动越。

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无关。

摆钟就是利用原理工作的。

(P17)3、小水钟1、水钟在又叫“”、“”。

根据它们的工作方式,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记录泄水的时间(),一种是记录注水的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
限宇宙
1、制作“宇宙”模型1、人们常用来解释一些复杂的、看不见的、或者是不易理解的事物和现象。

(P3)
2、修改模型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
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转,这叫“”。

后来古希腊天文学家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学说。

(P5)
2、地球方向与方向一致,即。

无论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地轴的倾斜角度都保持不变。

(P5)
3、地球的周期为,地球导致地球上、等。

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地轴的倾斜有
关,四季是由于地球公转、地轴倾斜使得太阳直射地球上不同区域形成的。

(P5)
4、春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夏天比较显眼的星座是;秋夜比较显眼的星座是东北方的,它主要有颗亮星组成,形状像字母“”;冬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

(P5)
5、太阳的寿命约为100亿年。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从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

(P5)
6、光年是个。

1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1年时间走过的距离。

1光年约是千米。

(P5)
7、天文学家发现,所有遥远的星系正远离我们的银河系而去,说明到目前为
止,宇宙还在。

(P8)
8、火星和地球最为相似。

2004年,“”号和“”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人员,已经设计了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P10)
第二单元时间的脚步
1、精确时间的步伐1、是现在最为准确的计时工具。

NISTF-1原子钟由
170个部件组成,其中包括透镜、反射镜和激光器。

(P12)
2、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工具是我国古代的。

(P13)
2、钟摆的秘密
1、1656年,有摆的挂钟诞生于的实验室内。

它是以发现的摆的摆动具有规律性这个原理为基础而发明的。

(P17)
2、摆往返一次为;摆的快慢与有关,摆线越,摆动越,摆线越,摆动越。

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无关。

摆钟就是利用原理工作的。

(P17)
3、小水钟
1、水钟在中国又叫“”、“”。

根据它们的工作方式,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记录泄水的时间(),一种是记录注水的时间()。

(P)
2、在同等条件下,水流具有,水钟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来工作的。

(P19)
4、小小钟表设计师1、1969年,第一快诞生。

原理是处于电路之中的石英晶体,能产生频率稳定的振动。

(P21)
2、人们利用,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钟表。

(P22)
3、生物钟现象:。

(P23)
4、生物钟对人体健康影响是非常大的。

科学研究发现,生物钟紊乱的时候,人会、甚至。

因此,科学地认识生物钟,并顺应生物钟,对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是有帮助的。

(P23)
第三单元热能考察之旅
1、寻找热能
1、人们从里获得热能,来
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

每人每天大约需要多千焦的热能。

(P27)
2、人们经常用“”作为食物中的热能单位。

1千卡=千焦。

(P27)
3、每天摄取足够的热能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但吸收过多的热能或消耗太少,会使热能在体内转化成脂肪积存下来,导致。

(P27)
2、体积变化之谜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是为纪念瑞典天文学家的贡献而确定的。

(P32)
2、物体一般都具有、)的性质。

可也有少数例外情况,比如水在时体积最小,因为水在之间时,水具有的性质。

(P33)
3、冬暖夏凉的房子1、热总是从的物体传向的物体,而不会从低温的物体传向高温的物体。

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P38)
2、热传递的方式的有三种:、、。

(P39)
3、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有时要散热,有时要生热。

(P40)
4、由于大气中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地球的本领减弱,使地球大气温度,这就是“温室效应”。

(P41)
5、“温室效应”会给我们带来严重的影响:;。

(P41)第四单元生命的旅程
1、我从哪里来
1、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P45)
2、胎儿在中慢慢长大。

子宫里有一根,它把妈妈身体中的和输送给小宝宝。

(P46)
3、爸爸提供的精子与妈妈的卵细胞结合,产生。

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并来到妈妈的子宫。

进过的孕育,“我”从妈妈的肚子中被“产出”。

(P47)
4、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些动物是的,如;有些动物是的,如、、、等。

(P47)
2、我们在成长
1、通常将人的成长阶段划分为:(0-3岁)、(3-6岁)、(6-12岁)、(12-15岁)、(15-28岁)、(28岁以上)人在时期和岁之间,生长比较快.。

(P50)
3、生命的周期
2、蝴蝶的一生要经历、、、
四个阶段。

(P52)
3、每种生物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阶段,科学家们把这种阶段性的变化过程叫做“”或“”(P52)
第五单元地球在变脸1、从“天圆地方”说起1、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形的,地是方形的,这一学说被称为“”。

(P56)2、公元前300多年,古希
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长期的观察,得出结论“”。

(P56)
3、1519年,麦哲伦和他的船员们,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

他们用自己亲身实践证实了。

(P56)
4、现在,宇航员从太空拍摄的照片也证明了。

(P56)
5、地球由外到内包括、和
三层。

大多数地震是由的活动造成的。

(P57)
6、地球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有的星球。

地球的表面大约被海水覆盖,约是陆地。

(P58)
2、地球在“变脸”1、地球的“脸”是指地球的外貌,简称“”。

(P59)2、我国甘肃省西北边有雅丹地貌。

(P60)
3、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者。

(P61)
3、地球“变脸”之谜1、作用主要是温度、大气、水等因素引起的。

(P63)
4、地球“变脸”带来的……
1、是地壳在长期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产物,一般分为、、等。

(P65)
2、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础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
展的重要保障。

主要有等8种。

是古代的变化成的。

能源矿产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我们要节约利用。

(P65)3、孔雀石是,用它可以炼;石膏是,就是用它做的。

(P65)
4、岩石的硬度分10个等级,最硬,硬度为5,最软,硬度为1。

(P65)
6、我国东汉科学家发明
的,据说能显示出地震发生的方位。

(P70)
第六单元开心游乐场
1、走进游乐场
1、力是无处不在的。

物体间的推、拉、提、压、吸引、排斥都是。

力不但有,还有。

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

地球对物体有向下的。

(P77)
2、蹦床里的学问
1、力的大小可以用来测
量。

力的单位:。

(P78)2、物体受到外力时,要发生形状的变化,同时会产生一种抵抗形变的力,这种力叫做。

当外力消失后,它们还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

(P78)3、在一定限度内,物体的形状变化越,产生的就越。

(P81)
3、滑梯里的学问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受到的阻碍滑动的力,叫做。

它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和它们之间的有关。

两个物体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反之摩擦力就越大,物体越重,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摩擦力就越小。

(P81)
2、摩擦力有时很有用,需要设法;有时又有危害,必
须设法。

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例子:鞋底和轮胎都有凹凸的条纹,体操运动员或举重运动员在比赛之前,手上要抹上碳酸镁粉,在冰雪路上行驶的车辆上装上防滑链,在自行车转动轴处加上润滑油减小摩擦力,锁打不开了,加一点炭粉。

(P84)
4、我们的游乐器材
1、轮船浮在水上,受到了;火箭升空,是的作用;冲击平原是,水力也能发电,三峡水力发电站完工后,发的电能照亮半个中国。

指南针能指南北,是的作用。

(P89)
第七单元生生不息的原
动力
1、光合作用是如何发现的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
上一切生命生生不息的。

在阳光的作用下,植物的绿叶利用和,合成碳水化合物,产生了。

(P92)
2、我也能当科学家1、在一个密封的玻璃瓶养着鱼和一些水草,一年过去了,小鱼还活得很好,这是为什么?
在生态瓶内植物能吸收并释放出。

而小鱼生长则需要
吸收植物产生的和,同时排出和,供植物生长需要。

(P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