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全部古诗词赏析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词重点汇总,收藏了,期中复习必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词重点汇总,收藏了,期中复习必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代诗歌注释鉴赏【原文】关雎(周南)关关雎鸠⑴,在河之洲⑵。
窈窕淑女⑶,君子好逑⑷。
参差荇菜⑸,左右流之⑹。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⑺。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⑻。
悠哉悠哉⑼,辗转反侧⑽。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⑾。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⑿。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⒀。
[1]【注释】⑴关关:鸟鸣声。
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名,一般认为就是鱼鹰,传说它们雌雄形影不离。
⑵洲:水中的陆地。
⑶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⑷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
逑,配偶。
⑸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⑹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
⑺寤寐(wù mèi):醒和睡。
指日日夜夜。
寤,醒觉。
寐,入睡。
⑻思服:思念。
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⑼悠哉(yōu 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
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
哉,语气助词。
⑽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
辗,古字作展。
展转,即反侧。
反侧,犹翻覆。
⑾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友:用作动词,此有亲近之意。
⑿芼(mào):择取,挑选。
⒀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她快乐。
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写作背景】《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诗作赏析】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完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赏析(学生用)

一、阅读《诗经· 蒹葭》,达成( 1)—( 3)题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旺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有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2)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点?(3)意中人的踪影飘忽不定,你由此感觉到诗歌创造了什么样的境界?请简要剖析。
二、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梦寐以求,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展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统率《关雎》全篇的诗句是2. 本诗用来形容漂亮和善的姑娘的成语是。
3.《关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4、《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运用这类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5、《关雎》大批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足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频频朗诵,并领会其作用。
6、本诗环绕一个求字,写一个。
7、诗中想念情人令人记忆犹新的一个细节是,经过频频写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且仔细珍爱的短语是:。
8.诗中写河洲的水鸟,写采摘荇菜,起什么作用?9.诗中描绘感情波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10.谈谈你对琴瑟友之的友字的理解。
11.品读《诗经关雎》的诗句,参照有关链接,简析《关雎》的境界美。
12.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办感人民如何的思想感情?( 2 分)13.诗中有很多句式同样相像的重章叠句,这类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 分)1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2023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必背古诗词梳理及重点赏析考生读背版

2023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必背古诗词梳理及重点赏析考生读背版(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翻译: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
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
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
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
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
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古诗词赏析材料梳理与复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材料梳理与复习一、《关雎》1、诗歌大意雎鸠鸟不停的鸣叫,在那河中的小岛上,文静美好的姑娘啊,是小伙儿好的配偶。
长长短短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捞取,文静美好的姑娘啊,日日夜夜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愿,日日夜夜心头在牵挂,思念悠悠没完没了,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采摘。
文静美好的姑娘啊,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近。
长长短短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仔细挑选。
文静美好的姑娘啊,敲钟击鼓使她快乐。
2、赏析: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运用比兴的手法,与眼前淑女时而向左时而向右采摘荇菜的动作,隐喻君子对淑女锲而不舍的追求。
3、赏析: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通过君子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来表现君子对姑娘的深深思念,也体现求之不得的苦闷和焦灼。
4、赏析: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想象,幻由情生,写出饱受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与淑女相亲相爱的和谐情景。
5、赏析,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想象,写君子对未来与淑女结婚时的欢快,热闹,愉悦的场景。
6、表现手法:比兴、虚实结合、重章叠句。
7、重章叠句的好处:既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读来朗朗上口,又突出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充分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8、思想感情:全诗叙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幻想的过程,写出了他求之不得的焦虑和苦闷,以及幻想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以及幸福生活的追求。
二、《蒹葭》1、诗歌大意:芦苇茂密水边长,深秋白露结成霜。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崎岖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水边长,太阳初升露未干。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岸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险峻难攀登。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间。
芦苇茂密水边长,太阳初升露珠滴。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岸边立。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弯曲难走通。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边。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鉴赏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鉴赏一、《诗经·蒹葭》(1)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答:①托物起兴(比兴手法)。
②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2)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答:①他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漫长而曲折,逆流而上,去寻找意中人。
(3)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答:营造了飘渺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苍苍的蒹葭,茫茫的XXX十分谐调,二、XXX《诗经》1.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窈窕淑女。
3.《关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4、《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
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远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能够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协调恩爱。
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产生接洽关系。
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融会的艺术境界。
5、《关雎》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6、本诗环绕一个求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寻求。
1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②不怕艰难险阻,勇于寻求爱情,感情固执专一。
把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衬托得生动感人。
7、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辗转反侧,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且细心呵护的短语是:采之、芼之、友之、乐之。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附练习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附练习题))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古诗词整理关雎《诗经》关关雎鸠(jū jiū),在河之洲。
窈窕(yǎo tiǎo)淑女,君子好逑(hǎo qiú)。
参差荇(xìng)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wù mèi)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jiān jiā))《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xī)。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式微《诗经》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子衿《诗经》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nìng)不嗣(yí)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táo)兮达(tà)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jí),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 )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lài)此都寂,但余钟磬(qìng)音。
送友人 (唐)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材料梳理与复习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材料梳理与复习一、《关雎》1、诗歌大意雎鸠鸟不停的鸣叫,在那河中的小岛上,文静美好的姑娘啊,是小伙儿好的配偶。
长长短短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捞取,文静美好的姑娘啊,日日夜夜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愿,日日夜夜心头在牵挂,思念悠悠没完没了,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采摘。
文静美好的姑娘啊,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近。
长长短短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仔细挑选。
文静美好的姑娘啊,敲钟击鼓使她快乐。
2、赏析: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运用比兴的手法,与眼前淑女时而向左时而向右采摘荇菜的动作,隐喻君子对淑女锲而不舍的追求。
3、赏析: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通过君子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来表现君子对姑娘的深深思念,也体现求之不得的苦闷和焦灼。
4、赏析: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想象,幻由情生,写出饱受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与淑女相亲相爱的和谐情景。
5、赏析,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想象,写君子对未来与淑女结婚时的欢快,热闹,愉悦的场景。
6、表现手法:比兴、虚实结合、重章叠句。
7、重章叠句的好处:既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读来朗朗上口,又突出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充分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8、思想感情:全诗叙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幻想的过程,写出了他求之不得的焦虑和苦闷,以及幻想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以及幸福生活的追求。
二、《蒹葭》1、诗歌大意:芦苇茂密水边长,深秋白露结成霜。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崎岖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水边长,太阳初升露未干。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岸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险峻难攀登。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间。
芦苇茂密水边长,太阳初升露珠滴。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岸边立。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弯曲难走通。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边。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下册诗词赏析汇总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下册诗词赏析汇总部编语文八年级上下册诗词赏析汇总八年级上册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主题】全诗通过对萧瑟恬静的秋景描写,表现了作者的百无聊赖的彷徨和孤独无依的抑郁心情。
【写法】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用几个动词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尾联运用典故,表达了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的苦闷与惆怅,只好追怀古代了隐士,抒发了孤独无依的抑郁之情,同时兼有不问世事的闲适思想。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主题】这首七言律诗通过诗人在仕途失意之际游览黄鹤楼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伤今之情,抒写了游子的乡愁。
【写法】前两联,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的格局,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逆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则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颔联先写黄鹤之杳然不见,在远望天际,寻觅黄鹤踪影之时,顺势转换为对天际白云的描绘,转换自然,毫无痕迹。
从句中两个"空"字,可以体会到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的情感。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版八诗词赏析 一、 式 微 《诗 经》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译文: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在艺术上,这首诗有两个特点。 一是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
二是以韵脚烘托情感气氛。诗共二章十句,不仅句句用韵,而且每章换韵,故而全诗词气紧凑,节奏短促,情调急迫,充分表达出了服劳役者的苦痛心情以及他们日益增强的背弃暴政的决心。
全诗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以重章叠句营造特别的氛围,直抒胸臆,抒发了服劳役者苦痛心情以及他们日益增强的背弃暴政的决心。
二、子 衿 《诗 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译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 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 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 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 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我来回踱着步子呵, 在这高高城楼上啊。 一天不见你的面呵, 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作品鉴赏 >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眼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划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讯、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像,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白,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
这首诗是《诗经》众多情爱诗歌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它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女主人公在诗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即对情人的思念。这在《诗经》以后的历代文学作品中是少见的。
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评析】古代送别诗大都情调低沉、忧伤。该诗却一反悲伤的风格,充满昂扬豪迈的精神。特别是颈联,写知心朋友同在四海之内,即使相隔天涯也如同近邻。形象精炼,意气风发,成为千古名句。 【练习】 。 1、本诗出自《王子安集》。作者是唐朝代诗人王勃,他和骆宾王、卢照邻、杨炯并称为“初唐四杰”。
2.说说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 答: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这首诗不同于其它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给友人以安慰和鼓励。
3.此诗是一首送别诗,全诗表达了与知己的惜别之情,抒发了对朋友远行的留恋慰勉之情,体现出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风烟”突出了杜少府任所的卑湿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险。“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
5、颈联蕴含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的哲理,真正的友谊是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的,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这一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的不朽名句。
6.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B )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7.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8.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2分) “辅”示例: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1分)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望”示例:“望”字跨越时空,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1分)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同时也为下文面对离别时的乐观积极态度作铺垫。
9、本诗中的破题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10、本诗中最能体现作者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的一联诗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寄予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四、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本诗的作者是 唐 代著名的诗人孟浩然 。 2.本诗前四句描绘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后四句写 渴望出仕和希望得到对方援引 的心情。 3.描绘“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所展现的画面。 [ 水汽蒸腾笼罩整个云梦大泽,洞庭湖水波涛汹涌彷彿就要撼动岳阳城一般。 4.杜甫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之美,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与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句中的“蒸”和“撼”两个动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蒸”是“弥漫”之意,写出了水气蒸腾笼罩云梦泽的朦胧景象,突出了洞庭湖的壮阔; “撼”是“摇动”之意,运用夸张,写出了波涛翻滚汹涌的气势,突出了洞庭湖的壮观。 6.分析尾联的表达技巧,并说说它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化用了“临渊羡鱼”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得到张丞相的举荐,入朝为官,报效朝廷的思想
7.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诗人借望洞庭湖有感,婉转地向张九龄表白了自己的心愿,前四句描绘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后四句抒写渴望出仕和希望得到对方援引的心情。
五、关 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窈窕淑女。 3.《关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想象中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4、《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5、《关雎》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用了重章叠句的方式,在内容和主题上: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在诗歌表现力上:这种手法具有回环反复的表达效果,极富含蓄美、意境美、回环美、音乐美。带给人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 6、本诗围绕一个“求”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 7、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辗转反侧,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且细心呵护的短语是:采之、芼之、友之、乐之。
阅读练习一: 1.诗中写河洲的水鸟,写采摘荇菜,起什么作用? 2.诗中描写感情波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琴瑟友之的友字的理解。 4.品读《诗经关雎》的诗句,参照相关链接,简析《关雎》的意境美。 5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6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分) 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引起后文(或:起兴作用) 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3.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她,把她当成知音、知己,和她相亲相爱。(意思接近即可) 4.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诗经》中的许多诗歌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描绘出一个个优美的意境。
5.(2分)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对美满生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6.可以充分表达诗人思想感情(1分)。(2)增加诗歌节奏感和音乐美(1分)。 7.解析:这是《诗经》中的第一首诗,对其主旨历来有不同的理解,现在一般认为是一首爱情诗,描写青年男子对理想爱人的追求。雎鸠,是一种水鸟,传说这种鸟儿雌雄相爱,情真意专,形影不离。
答案:这四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首句借雎鸟一声声的相互和鸣起兴,引起男子无限的情思,想到那位美丽贤淑的少女,正是自己理想的佳偶。
阅读练习二: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2)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参考答案:
(1)运用兴的艺术手法(1分)。如本诗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双成对的雎鸠鸟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鸠鸟的和鸣联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2分)。(答出比兴兴寄重章叠句并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