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引种
第三章 林木引种

一. 引种的概念和意义
1、引种的概念
每个树种都有一定的自然分布范围,当它在自然区 内生长时,称乡土树种;当栽种到自然分布外时,被称 为该地区的外来树种。
把树种从原有的分布区扩展到分布区以外,或引种 外来树种,称引种。
1 )简单引种 : 引入地与原产地自然条件差异不大 或引入植株适应性广,只需采取简单地措施即能适应新 环境,并能正常生长发育。
4)肥水管理
南树北移:适当节制肥水,有利于提高的越冬性,使 其枝条较为充实,封顶期也有所提前。 北树南移:多施氮肥和追肥,用徒长的枝条以抵制短 日照的伤害。增加灌溉次数不仅增加了土壤湿度,同 时也提高了空气湿度和降低了地温,对于延迟封顶和 减少炎热也有一定的意义。 5)调节日照,改变生长节律
南树北移:适当早晚遮光,缩短日照,使组织充实。
2、降水和湿度
降水的多少,日照长度、强度和光的性质也 随之变化,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植物的生长和
南树北移时,生长季节内日照延长,影响封顶或促 进副枝萌生,从而减少养分的积累,妨碍组织的木质 化和入冬前保护物质的转化,降低抗寒性。 北树南移时,则恰恰相反,由于日照长度变短,促 使提早封顶,过早封顶,严重缩短了生长期,窒息了 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更加剧了南方暑热气候条件所 造成的不良后果。
发育,需要一定比例的昼夜交替,既所谓光周期现象。
4、风
考虑风蚀和台风的影响。 从无风向有风地区引种不易成功,我国内陆西北地 区风大是该地区引种的一个重要障碍,沿海地区引种应 考虑台风的影响。
5、土壤条件
主要考虑土壤含盐量和pH。 土壤pH决定了树种的分布范围,从而形成各种不同植 物群落。北方土壤的含盐量高或带碱性是引种上的限制 因素之一。
园艺植物育种学__第四章园艺植物的引种

第四章园艺植物的引种一、名词解释1.植物引种:指把植物品种或野生资源从一个地区引入另一个地区进行栽培或作为种质资源。
2.简单引种:由于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广,不改变其遗传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或者是原分布区与引入地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更适合植物的生长,植物生长正常甚至更好。
3.驯化引种:植物本身适应性很窄,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与原产地的差异太大,植物生长不正常直至死亡,但是经过精细的栽培管理,或结合杂交、诱变、选择等改良植物的措施,逐步改变遗传性以适应新的环境,使引进的植物正常生长。
4.植物生态型: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作用下通过遗传和变异而形成的对某些生态因子的特定需要或适应能力。
同一生态型的品种在生育期、抗逆性和适应性方面具有较多相似的特点。
5.气候生态型:是指在一定的气候因素下所形成的生态型。
6.土壤生态型:是在一定的土壤理化特性、含水量、含盐量、pH值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下形成的。
7.共栖生态型:是和生物因素相互影响、共处于一个环境中所形成的生态型。
二、填空题1.引种驯化的类型包括:简单引种和驯化引种。
2.从高纬度引种园艺植物到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栽培容易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温度的影响。
3.杜鹃植物引种到北方栽培可能出现生长缓慢,长势差的现象,其原因是因为杜鹃生长发育过程中喜好酸性类型土壤。
4.兰花、松树等园艺植物一般与土壤中的真菌形成共生关系,为保证引种成功,必要的措施是引入共生菌或客土。
5.目前,很多地方在农业产业化开发、城市绿化时大规模从国内外引种果树、园林观赏植物栽培,常因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不适宜而导致引种失败。
为规避上述风险,在大规模引种前,进行引种试验是整个引种环节中必要的6.为防止有害生物以及病原菌的传播,引种过程中,植物检疫环节是必须的。
7.园艺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作用下其生长发育过程会形成其特殊的生态型,根据其主要影响因素,可分为土壤生态型、气候生态型和共栖生态型三类。
3-引种驯化

一般认为基因型杂结合程度越高的类型, 般认为基因型杂结合程度越高的类型, 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 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原因是杂合程度高 的类型自体调节能力较强。 的类型自体调节能力较强。 例如,温州蜜柑是橙和桔的杂交种,其杂 例如,温州蜜柑是橙和桔的杂交种, 合程度较橙和桔高,因此, 合程度较橙和桔高,因此,在生产中表现出地 区适应性强,引种成功可能性大。 区适应性强,引种成功可能性大。
2)极温及持续时间
高温是北树南引的限制因子。 高温是北树南引的限制因子。 低温是南树北引的限制因子。 低温是南树北引的限制因子。 持续极温也是重要因子。 持续极温也是重要因子。 兰桉能忍受-7.3℃,但在- 如:兰桉能忍受-7.3℃,但在-5.4℃ 持续低温时,冻害严重。 持续低温时,冻害严重。
3)春化现象
(二)气候相似理论
德国慕尼黑大学林学家麦依尔教授 自然历史基础上的林木培育》1909年 在《自然历史基础上的林木培育》1909年 论述道: 论述道: 木本植物引种成功的最大可能性在于 树种原产地和新栽培地有气候条件相似的 地方。 地方。
福建引种概况
果树:短低温落叶果树(青花梨、早熟桃)、 )、柑桔 果树:短低温落叶果树(青花梨、早熟桃)、柑桔 脐橙和杂柑)、台湾木瓜等; )、台湾木瓜等 (脐橙和杂柑)、台湾木瓜等; 蔬菜:甘蓝、花椰菜、青花菜等; 蔬菜:甘蓝、花椰菜、青花菜等; 花卉:热带兰花(蝴蝶兰)、仙人掌等。 )、仙人掌等 花卉:热带兰花(蝴蝶兰)、仙人掌等。
2.
降水和湿度
水分是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水分是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包括年降水量、降水在四季的分布、 包括年降水量、降水在四季的分布、空气湿 度。
第4章 引种与驯化

6. 作好选择工作
引种实践-水稻引种
由南向北引种时,选择早稻早熟品种、中熟品 种 或对短日照品种反应迟钝的品种比较容易成 功。 北方水稻引至南方时,因遇高温和短日照,使
发育加快,抽穗期提早,生育期缩短,导致减
产。宜引晚熟品种,但一般不能进行引种生产。
引种实践-小麦引种
将北方的冬小麦引至南方,由于气温偏高日照变 短,往往不能顺利完成感温阶段,导致成熟期延 长,甚至不能抽穗结实。
三. 纬度、海拔、作物发育特性 与引种的关系
4、纬度、海拔: 低纬度:高温、短日照 高纬度:低温、长日照 海拔增加100m,相当于纬度增加1度。
第三节 引种的一般规律及方法
一 . 引种的一般规律
考虑作物的发育特性
注意作物对环境反应的敏感性
(一)低温长日性作物的引种规律
“春化”是主要因素 (1)原产高纬度地区的品种:向南引种,不能满 足春花的低温要求,迟熟或不抽穗 (2)原产低纬度地区的品种:向北引种,生育期 缩短,早熟,但易冻害 (3)冬播区春性品种:向春播区引种,适应,甚 至好于原产地,表现早熟、高产。因日照变长, 变强。但抗病性是一个推广的影响因素。
一. 作物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类型 二. 气候相似性原理 三. 生态环境和生态型相似性原理 四. 纬度、海拔及作物发育特性 与引种的关系
一、作物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类型
(1)生态因素: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有明 显的影响和直接作为作物所同化的因 素称之为生态因素。土、肥、水、温
(2)生态环境:综合起作用的一些生态 因素的复合体称之为生态环境
(一)低温长日性作物的引种规律
(4)春播区的春性品种:向冬播区引种,大多为 不适应。表现迟熟和结实不良,易受冻害。春 季光照不充足。 (5)高海拔地区的冬作作物品种:偏冬性,引种 到平原大多不适,反之有引种成功的可能性。
第五章 引种

5作好选择工作 品种被引进新的地区后,由于生态条件的 变化,常常会产生变异,所以必须进行选择, 以保持其种性,也可能从中选出新品种。 途径有:a. 去杂去劣、选优去劣 b.混合选择 c.单株选择
第四节 驯化的原理与方法 一.概念 驯化:人类对植物适应新的地理环境能力的 利用和改造。 二.植物驯化的原理与方法 米丘林“风土驯化学说”的基本原理: 生物体与其生存的环境之间存在着对立 统一的关系,生物体的遗传可塑性使得它可 以经过驯化而适应新的环境。
200~260 700~1250 >15
二. 重要生态因子及作物发育特性
1.温度 是起主导作用的限制性因子之一。一般来 说,温度升高能促进生长发育,提早成熟;温 度降低,会延长生育期。温度一般在北半球, 高纬度地区温度低于低纬度地区,高海拔地区 温度低于平原地区。 低温作物:(如小麦、大麦、油菜等) 高温作物:(如水稻、玉米、棉花、大豆等)
2.南种北引: 原产低纬度地区的高温短日作物品种 ,有春播、夏播、秋播。如水稻有早、中、晚之 分。一般,这类作物的春播品种感温性较强而感 光性较弱,引种到高纬度地区种植,常表现为迟 熟,营养器官增大;夏秋播品种,感光性强而感 温性弱,引种到高纬度地区种植,不能满足对光 照的要求,株、穗、粒较大,生育期推迟,存在 能否安全成熟的问题。 日照由短变长;温度由高变低;生育期由早变迟; ① 引早熟种; ② 引早稻作中稻或晚稻; ③ 晚稻引种距离不宜太大,引早熟种;
3 做好检疫工作 引种常是病虫害和杂草传播的重要途径,引入 育种材料时,很有可能同时带进本国或本地区所没 有的病虫和杂草,以致后患无穷。因此,各个国家 都很重视运用现有的仪器、设备和技术,用科学的 方法对引进和输出的植物及其产品进行疫病、害虫、 杂草等有害生物进行严格的检验、监督和处理。除 检疫外,新引进的品种材料还必须通过特设的检疫 圃,隔离种植,若在鉴定过程中发现有新的危险性 的病虫害,就要采取根除的措施,通过这样途径繁 殖而得的种子,才能用于试验。
第四章引种

二 引种驯化的原理
• 引种驯化的遗传学原理 • 引种驯化的生态学原理
第四章引种
引种的遗传学原理
• P=G+E (P:引种效果;G:植物的适应性;E:原产 地与引种地生态环境的差异)
• 引种驯化的遗传学原理就在于植物对环境条件的适 应性的大小及其遗传。
• 如果引种植物的适应性较宽,环境条件的变化在植 物适应性反应规范之内,就是“简单引种”。反之, 就是“驯化引种”。
等 • 凡是对光照长短敏感的种类和品种,通常以纬度相
近的地区引种为宜。 • 洋葱:北方洋葱引到南方种植,往往地上部分徒长,
鳞茎发育不良(北方通常在春季播种夏季长日照条 件下形成鳞茎)。
第四章引种
水分因子
• 我国不同地区的降水情况差异大。降水量递减(东 南沿海 西北内陆)
• 园艺作物引种:降水量大,空气湿度高的地区 降水量小,空气湿度低。改善灌溉条件获得成功, 反之不易成功(北繁和南繁)。
围。 • 5.利用生育期变化规律,提高了产量和效益,如南
麻北种(增产甚多)。 • 6.为系统育种提供了宝贵的原始材料,因为基因的
表达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在新的条件下一些原 来没有表现或表现不充分的基因型会显示出来。
第四章引种
引种的类型
• 简单引种:由于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广,可以不改 变植物的遗传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或者是 原分布区域与引入地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
第四章引种
主导生态因子
就是植物生长最重要的限制因子 • 温度:最冷月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有效积温 • 光照: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
洋葱(长日照作物)北方春播夏收-南方秋播春收 • 水分:东南向西北递减。 • 土壤:pH与含盐量 • 生物:菌根(兰花、松树)、传粉昆虫等。 Nhomakorabea第四章引种
第四章引种与选择育种

所谓驯化,则是人类对植物适应新的地理 环境能力的利用和改造。
由外地引人种苗或种子后,虽然已经用于 生产栽培,但不能达到开花、结实阶段, 或者根本就不能留种,这只能算是“引种 栽培”,不是引种驯化。 引种和驯化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既互 相联系又有区别。引种是驯化的前提,没 有引种,便无所谓驯化;驯化是引种的客 观需要,没有驯化,引种便不能彻底完成 使命。植物引种驯化是人类的一项技术经 济活动,有着明确的经济目的。
第一节 引种和驯化
一、引种的意义 引进适宜栽培的作物,丰富了我国的作物种 类。引进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强的作物优良品种, 经试验示范后,可直接在生产中利用,有效地提 高我国的作物产量和品质,并迅速产生巨大经济 效益。据佟大香和朱志华(2001)统计,目前我国 的主要栽培植物大约有600种,其中粮食、经济作 物约100种,果树、蔬菜作物约250种,牧草、; 绿肥作物约70种,花卉、药用作物约180余种。这 些栽培作物中,大约有近300种原产我国,另一半, 即约300多种是陆续从国外引进的。
生态条件可以分为若干类生态因子,如气 候生态因子、土壤生态因子等,其中气候 生态因子是首要的。因此,研究由温度、 日照、雨量等组成的气候生态因子对生物 体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生态型是指在同一物种变种范围内,在生 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等方面均与当地的主 要生态条件相适应,遗传结构也基本相似 的作物类型。 作物生态型按生态条件可分为气候生态型、 土壤生态型和共栖生态型。其中气候生态 型是最主要的生态型,它是在光照、温度、 湿度、雨量等生态因子的影响下形成的。
同一物种往往会有各种不同的生态型,如: 水稻中的籼稻(1ndica)是适应热带、亚热 带高温、高湿、短日照环境条件的气候生 态型;粳稻(Japonica)是适应温带和热带 高海拔、长日照环境条件的气候生态型。 不同生态型之间相互引种有一定的困难, 相同生态型之间相互引种则较易成功。
第四章 引种

Position on An chromosomes
chrA03:1360871-1364259 chrA10:1499851715003097
chrA03:6239956-6245205
chrA02:134262-138112 Position on Cn chromosomes chrC09:4636654546371080
CROP BREEDING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外来杂草共有107种,外来动物
40余种,从脊椎动物(哺乳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
、鱼类)到无脊椎动物(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等),
以及细菌、微生物、病毒中都能找到例证。目前我国
的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无一没有外
来种,除了极少数位于青藏高原的保护区外,几乎或
CROP BREEDING
外来物种入侵:从自然分布地区(可以是其他国 家和其他地区)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 引入,在当地的自然或人造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 我再生能力,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了明 显的损害或影响
CROP BREEDING
CROP BREEDING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原 产于美国北纬30度左右的地 区。上世纪20年代作为养殖 牛蛙的饲料被引入日本,随 后又被引入中国
纬度相同 由高海拔引入低海拔地区,表现为 植株比原产地高大;由低海拔引到高海拔地区, 则表现为植株矮小,生育期延长
小麦 低温长日照作物
CROP BREEDING
黄土高原或华北平原的冬小麦品种向南引种 不易通过春化阶段和感光阶段,或者延迟拔节、出穗 乃至成熟
南方的弱冬性小麦品种向北引种 不能安全越冬
CROP BREEDING
拟南芥开花的调控网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科技大学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园艺植物育种学计划学时 4授课章节第三章引种教学目的和要求:1. 正确理解引种的理论基础,把握影响引种成败的因素。
2. 掌握引种的程序与方法。
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引种的概念和意义第二节引种的原理第三节引种的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引种的遗传学原理、引种的方法1、多媒体结合板书。
2、将影响引种成功的生态因子介绍完后,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洛阳葡萄品种引种的生态因子分析),说明如何应用书本上的道理来解决实际生产问题。
3、在园艺植物引种规律的讲授中,采用大量图片帮助认识、理解这些植物引种的特点。
4、布置一次课后作业,帮助综合理解课堂内容。
作业与思考题:作业如果要引种一种热带果树到你家乡进行栽培,试论述其引种成功的可能性。
需考虑那些因素?如要保证引种成功,需采取哪些措施?思考题1、引种与驯化的含义有什么区别和联系?2、如何进行引种的试验研究,怎样才算引种成功?3、引种对我国的园艺生产产生了哪些影响?4、比较简单引种和驯化引种在遗传基础、引种方法上的不同。
5、各举出2~3个适地适树、改地适树、改树适地的例子,并说明各自做法的道理。
第三章引种第一节引种的概念和意义一、引种的概念引种驯化(introduction and domestiction):就是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自然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人为地迁移到其他地区种植的过程。
也就是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的植物种类、类型和品种。
把园艺植物资源引入其自然分布范围以外的地区栽培。
不同植物种类在自然界都有其一定的自然分布范围。
例如:同属蔷薇科的梅和杏,都有一定的自然分布范围。
梅花:我国的名花,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原产我国中部及西南部山区,梅花喜阳光、温暖、湿润,黄河以南可露地越冬。
图示:赏梅胜地:杭州的孤山、无锡的梅园、武汉的梅岭、南京的梅花山(虎丘晚粉)、广东的罗浮山(复瓣跳枝)。
杏:原产我国,栽培历史2600多年,耐寒、耐旱、耐瘠薄,喜温凉、干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黄河流域为中心产区。
南梅北杏。
梅从自然分布范围→黄河以北地区(引种)二、引种的类型在这种人为迁移的过程中, 植物对新的生态环境的反应大致有两种类型:(1)简单引种(introduction):直接引种。
从原产地直接引品种于引进地,不需要人工选择和培育,不改变其基因型,就能正常生长发育的引种。
由于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广,或者是原分布区与引入地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更适合植物的生长,以致植物不改变遗传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2)驯化引种(domestication):间接引种。
从原产地引入种子、实生苗、花粉于引进地,改变了原有植物的基因型,通过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培育,才能在引进地正常生长发育,用于栽培。
由于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很窄,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与原产地的差异太大,植物在自然状况下生长不正常或死亡,但通过人为的干预措施对植物的遗传特性进行逐步改良,使原本不能生存的植物可以适应新的环境而正常生长。
图示:油橄榄:原产地中海亚热带地区,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获得成功。
引种既包括简单引种, 也包括驯化引种;既包括栽培植物的引种与驯化,也包括野生植物的驯化。
三、引种的意义1 引种是栽培植物起源与演化的基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从游牧时代过渡到农耕时代,完全得益于可食的野生植物的驯化栽培。
园艺植物是人类为了提高生活和生存质量而驯化的,是与整个作物同步起源并演化、发展的。
将野生植物变为栽培植物,这是驯化;随着人类的迁徒与社会交往等,这些栽培植物从一地带到另一地,这是引种;引进的新的栽培植物为了适应新的生态环境而发生变异,经过选择使之适应新的环境,成为新的品种,也是驯化。
这些就是是栽培植物的演化与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栽培植物品种在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交换、引种,势必在更大程度上干预栽培植物的演化与发展。
现在栽培的植物都经历了从野生到栽培的过程。
杜鹃、山葡萄、猕猴桃,人类通过引种驯化、选择、培育,选出了许多的栽培品种,丰富了栽培植物的种类!2 引种是丰富并改变品种结构,提高生活质量的快速而有效的途径尽管引种不是创造新品种,但却是增加当地品种的最快捷的途径。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植物种类及其品种来说,我们并不清楚它们对生态条件的综合反应,也就是说,我们并不知道它们的适应性到底有多广,引种的潜力到底有多大。
只有通过引种试验,才能确认这种植物的适应性;其中包括了不少只经简单引种,即可推广应用的植物种类或品种。
中国虽然是很多园艺植物的起源中心,种类和品种极其丰富,但在生产中占重要地位的苹果、葡萄、番茄、甘蓝、马铃薯、悬铃木、茉莉花等都是在不同时期从国外引入的。
其中引入时期较早的种类,已选育出不少当地的品种类型;而引入时期较晚的种类,如洋梨、甜樱挑、青花菜、石刁柏等生产上至今仍以直接利用外引品种为主。
我国园艺植物的引种遍及世界。
来自非洲:马蹄莲、唐菖蒲、小苍兰、君子兰来自大洋洲:麦杆菊、桉树来自欧洲:金鱼草、雏菊、彩叶甘蓝、香石竹来自亚洲:鸡冠花、曼陀罗来自美洲:一串红、蒲苞花、矮牵牛图片至于国内地区间的引种,更对丰富生产上的种类及品种组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即使是生产上己具有较丰富种类品种的老产区,仍可从国内外引入比现有品种更为优良的品种直接用于生产。
垂柳:原产我国江南水乡。
雪松:树体大,树干通直,是著名的绿化观赏树。
自然分布于喜马拉雅山的西部,我国从1920年开始引种,目前在我国的分布范围是北起旅大,南到云南。
紫荆:原产黄河流域以南,现全国各地广泛栽培。
耐旱,忌涝、对氯气有一定的抗性,萌蘖性强,耐修剪。
木槿:别名朝开暮落花。
原产我国中部,现各地有栽培。
抗大气污染。
富士:单果重170一200g,易产生芽变的品种。
引种也是实现良种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3 引种可为各种育种途径提供丰富多彩的种质资源相对来说,除非基因克隆可不经驯化,从一地直接带到另一地,其他任何一种育种方法所需的原始材料或种质资源都要经过引种或驯化,才能得到或应用。
如果说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那么引种驯化则是育种工作的开路先锋。
广义的引种还包括引进种质资源,为育成更多、更好的新品种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如中国原产的华栗引入美国后,是该地抗栗疫病育种的重要资源。
需要注意的问题:外来生物的入侵问题※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凤眼莲:原产南美,净化污水的能手。
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我国,50~60年代曾作为猪饲料(水葫芦繁殖极快,取之不竭;其根系较发达,像羽毛状,能将水中的氮、磷和一些有害污染物吸收在体内)大力推广“水葫芦”,如今猪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再以水葫芦作青饲料,水体的富营养化给水葫芦的爆发营造了一个“富裕的家”,一年之内能“克隆”几千棵。
此后大量逸生。
近年来上海市大规模、季节性爆发水葫芦,已形成“一江葫芦向东流”的特殊“景观”。
每年9月中旬左右苏州河先出现水葫芦,11月黄浦江上出现水葫芦高峰,12月黄浦江再度出现高峰,每年上海政府会流失上亿元的治理费。
有时,成片的水葫芦会“聚众滋事”,形成30km长的“绿岛”,不仅淤塞河道、影响通航。
更为严重的是,浦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在宁波的不少河道里,在水葫芦上铺块木板就能站上个人。
水葫芦的再利用率也不高。
别看水葫芦的植株长得很大,其中95%是水。
试验表明:50kg生长旺季的水葫芦,烘干之后只能得到2.5kg的干物质;捞上岸像山那么一大堆,10天之后烂下来就是贴着地皮浅浅一层。
在昆明的滇池内,1994年它的覆盖面积达10km2,不但破坏了当地的水生植被,堵塞了水上交通,给当地的渔业和旅游业造成很大的损失,还严重损害了当地水生生态系统。
云南科学家曾尝试将水葫芦的干物质做成饭盒、茶杯,但重金属的含量超标、污染问题严重,不能使用。
※摧毁原生态系统、危害植物多样性紫茎泽兰:原产中美洲,被称为“绿色杀手”,繁殖能力极强,有它在的地方,其它植物难以生长,侵入农业植被、占领草场和采伐迹地,使所到之处成为一片“绿色沙漠”。
目前这种可怕植物已经将四川凉山州800万亩优良草场变成自己的王国,而且它们正以每年30公里的速度悄悄向成都逼近。
据资料显示:天然草场被紫茎泽兰入侵三年后覆盖程度可达90%以上,牧草几乎消失。
紫茎泽兰带冠毛的种子和花粉能引起马属动物哮喘病,尤其是种子上带钩的纤毛被牲畜吸入后直接往气管和肺部钻,引起牲畜组织坏死和死亡。
用紫茎泽兰的茎叶垫圈或下田作沤肥,可引起牲畜蹄子腐烂、人的手脚皮肤发炎。
紫茎泽兰危害相当大使幼树衰弱甚至死亡;使经济林推迟投产,效益下降;入侵田边地埂,就与庄稼争水、争肥、争阳光,造成入侵田块减产。
紫茎泽兰入侵120天后,土壤中的速效氮、磷、钾分别下降56%~96%、46%~53%、6%~33%,从而导致土壤肥力严重下降。
※影响遗传多样性随着生物环境的片断化,残存的次生植被被入侵种类分割、包围、渗透,使本土的生物种群进一步破碎化,造成物种的近亲繁殖和遗传漂移。
一枝黄花:一枝黄花可与假蓍紫苑杂交,产生新的后代。
四、引种成功的标准引种植物必须在引进地的一般栽培条件下,能够正常的生长发育,并可获得与原产地相当的产量与质量的产品,达到预定的经济效益才叫做引种成功。
引种成功的标准4个:①不需要特殊的保护设施,就能安全越冬或越夏;②没有降低其经济价值;③没有严重的病虫害;④能用原来的方法进行繁殖。
郁金香:原产土耳其和中亚细亚。
1593年引进荷兰,国花。
(郁金香、风车、奶酪、木鞋)四大国宝之一,郁金香大国,种球畅销120多个国家,出口量占全世界总出口量的80%以上。
荷兰栽培郁金香已有400多年。
全世界郁金香品种共有8100多个。
名称多得令人眼花缭乱。
郁金香喜欢在冷凉的气候生长,一般适温为17~20℃。
19世纪末上海开始引种郁金香,20世纪初南京、庐山也开始引种。
只能种1~2年,鳞茎退化严重。
我国目前没有自己培育的郁金香品种,我国至少有14种野生郁金香,是培育中国郁金香品种的物质基础。
郁金香在我国的栽培不能是引种成功。
榕树:原产热带。
气生根下垂,独木成林。
喜暖热多雨气候、酸性土壤,生长快、寿命长,华南地区常见的行道树及遮荫树,在我省的设施栽培不能是引种成功。
香蕉:香蕉是世界四大名果(葡萄、柑橘、香蕉、苹果)之一,是最重要的热带水果,栽培面积仅次于葡萄、柑桔、位居第三。
原产亚州东南部,即东南亚、马来西亚一带及中国。
中国的云南、广东、海南、福建及西藏的东南部均发现有野生香蕉的分布。
目前香蕉已迅速在世界各地发展,主要分布在东西两半球南北纬30°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少数分布在北纬30°以外。
全世界栽培香蕉的国家和地区达120个,其中主产区为中南美洲和亚洲。
十七世纪末最大的殖民帝国荷兰女王执政,印度等国都是其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