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朗(唑来膦酸)在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进展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效果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效果骨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常伴随着疼痛、功能障碍和骨折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传统的放疗治疗骨转移患者疼痛有效,但无法改善肿瘤的局部控制和生存率。
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ZA)是一种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已经在骨转移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效果。
唑来膦酸是一种 bisphosphonate 类药物,具有显著的抑制骨吸收作用。
它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而减少骨重塑,同时增加了骨密度。
唑来膦酸还能减少血液中钙的排泄,有效地预防或治疗高钙血症。
研究表明,唑来膦酸可以减轻骨转移患者的疼痛,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放疗是治疗骨转移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显著缓解疼痛,但对于局部控制和生存率的改善效果有限。
唑来膦酸与放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案被广泛应用于骨转移患者的临床实践中。
许多研究表明,唑来膦酸联合放疗可以显著改善骨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
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患者相比单独放疗能够显著减缓疼痛程度,并且延长疼痛缓解的时间。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还能有效降低骨转移患者的骨折风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另一项研究观察到,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患者可显著提高其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
唑来膦酸还能减少骨转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如高钙血症和骨髓抑制等。
虽然唑来膦酸联合放疗在治疗骨转移患者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疗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肌骨痛、发热、疲劳等。
在应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物学特征和临床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副作用。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
它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骨折风险,改善生活质量,还能提高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
关于唑来膦酸联合放疗的最佳治疗方案和剂量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观察

K.A multicenter
发热6例,体温37~38.5℃;全身肌肉酸痛10例,对症 处理后缓解;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均在正 常范围内。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电解质检 查均在正常范围内,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 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0.5%(8/41),主要表现为发热(6例)、骨关节疼痛(2例)、 恶心(3例),发热体温37.5—38.5。C,应用退热药物可降温。 对照组无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and
open
label clinical trial
of
of
zoh2dronic
acid
4mg in patients with
hyperealcemia
malignancy[J].Jpn J Clin
Oneol,2005,35(1):28—33. [3]Witter SL,Javeed M,Crisp
改善情况、骨转移灶治疗作用比较,均采用,检验,a=o.05。 2结果
2.1止痛作用 治疗组根据疼痛分级,其中CRl0例,PR27例,NR4例, 总有效率为90.2%(37/41)。对照组CR6例,PR21例,NRIO 例,总有效率为73.0%(27/37),两组止痛疗效的比较差异
万方数据
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观察
of
breast
c&nceY
cells:evidence for
paelitaxel[J].Br J Cancer。2001。84(8):1126—
1134.
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临床观察作者:艾兰·塔拉干拜合提努尔·阿帕尔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23期摘要: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在我院接受骨转移治疗的66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我院的入院编号进行随机抽签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患者,对实验组33例实施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患者则进行帕米膦酸二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一次性给药27 d之后骨痛的变化情况。
结果实验组33例患者在经过唑来膦酸治疗后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8.5%、93.9%,而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6.4%、75.8%;实验组患者的治疗起效时间为(3.89±2.86)d,疗效维持时间为(28.36±2.39)d,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在实验过程中两组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症状是发热、肌肉关节疼痛、恶心等,但反应程度较轻,不需进行特殊的处理。
两个研究小组患者的治疗相关数据具有明显差异,P关键词:唑来膦酸;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疗效恶性肿瘤晚期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就是骨转移,临床症状主要就是出现骨痛、病理性骨折以及高钙血症等,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有着直接的威胁[1]。
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主要采取的药物就是双磷酸盐类药物,由于该类药物能够有效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动,所以在实际的治疗中使用比较广泛[2]。
本研究着重探讨了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将在我院接受骨转移治疗的66例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33例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唑来膦酸治疗之后在治疗效果上取得了比较积极的结果,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恶性肿瘤骨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66例患者均是经过临床确诊的骨转移患者,依据我院的入院编号对66例患者进行随机抽签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患者,实验组中15例男性患者和18例女性患者,年龄48~75岁;对照组中14例男性患者和19例女性患者,年龄50~73岁,对实验组33例患者应用唑来膦酸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实施帕米膦酸二钠治疗。
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疗效证据分析

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疗效证据分析
一)提出问题:与帕米膦酸二钠相比,采用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是否效果更好?
二)文献检索
以帕米膦酸二钠唑来膦酸随机对照为检索词进行检索。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美国国立医学生物信息中心PubMed数据库(PubMed)、美国国立卫生院临床试验数据库(Clinicaltrials.gov)
三)文献选择
1)将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疼痛的患者分为唑来膦酸组和帕米膦酸二钠组,比较缓解疼痛的疗效、不良反应、起效时间、止痛维持时间为主要评价目的的试验文献;
(2)国内杂志公开发表的文献;
(3)各适应症病例疗效判定参照疼痛评价标准执行,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例数(包括有效和显效)及总有效率的文献。
四)结果
1)唑来膦酸与帕米嶙膦二钠相比,缓解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更有效。
2)与帕米膦酸二钠相比,唑来膦酸的不良反应较少。
3)与帕米膦酸二钠相比,唑来膦酸起效时间较短。
4)唑来膦酸和帕米膦酸二钠止痛维持时间没有显著差异。
五)结论
与帕米膦酸二钠相比,采用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更有效,不良反应更少,起效更快,但止痛维持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效果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效果恶性肿瘤骨转移是指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灶向骨组织扩散形成的继发性骨肿瘤。
该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治疗难度大,并且常常出现转移病灶无法完全消除、复发和转移的情况。
唑来膦酸是一种新型的骨吸收抑制药物,可以通过抑制骨吸收来减轻疼痛、增强骨密度,有效延缓骨转移病变的进展。
本文旨在探究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效果。
1. 研究背景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发病机制复杂,包括肿瘤细胞通过循环系统进入骨髓和直接扩散入骨组织两种方式。
转移的肿瘤细胞可以通过破坏骨质,导致疼痛、易骨折等严重症状,同时促进肿瘤的发展。
放疗是目前常用的骨转移治疗方法,但单一的放疗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容易产生放射性骨坏死的副作用,同时放疗只能减轻短时间内的疼痛,难以根除骨转移病变。
因此,急需寻找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
唑来膦酸是一种二磷酸盐,可以抑制骨吸收,减缓骨转移病变的进展。
该药物通过抑制骨排泄过程的钙离子沉积,降低钙浓度,以活性磷酸的形式作为钙化控制因子,从而减轻疼痛、增强骨密度。
与此同时,唑来膦酸还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在骨髓中的发育,进而减轻疼痛并阻止肿瘤细胞的转移。
放疗是通过使用高能量的电磁波来杀死癌细胞。
放疗可以对癌细胞和周围的组织部位进行精确的定位,减少放疗对健康组织的损伤,从而使得治疗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放射治疗与骨转移患者中的骨药物治疗联合使用,可在增强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放疗对周围正常组织的创伤。
目前已经有多项临床研究探究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效果。
其中一项研究表明,将唑来膦酸与放疗相结合后,可以有效地控制恶性肿瘤骨转移,并且获得良好的疗效和生存率。
该研究共包括234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其中115例接受了唑来膦酸与放疗相结合治疗,其他患者接受了放疗或单一药物治疗。
研究结果表明,唑来膦酸联合放疗组的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单一药物或放疗组。
其中,唑来膦酸联合放疗组的疼痛缓解率达到96.5%,远高于其他两个组的缓解率。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效果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效果恶性肿瘤骨转移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放疗和药物治疗是目前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主要治疗方法,尤其是放疗的效果好,但存在放疗后疼痛再次出现等问题。
唑来膦酸是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通过抑制骨髓中的成骨细胞,减少骨转移和骨疼痛的发生。
本文旨在探讨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效果。
一、患者与方法本次研究共纳入50名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均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符合以下条件:1)年龄在18-75岁之间;2)有骨转移的证据和相关症状,如骨疼痛、活动受限等;3)未接受过唑来膦酸治疗;4)具有较好遵医行为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将50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名。
对照组接受常规放疗治疗,观察组接受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两组均接受相同的基础治疗和支持治疗。
二、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2Gy/次,5次/周,共20次的放疗治疗,疗程为4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唑来膦酸,每次10mg,每月一次静脉注射,连续治疗6个月。
三、评估指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骨疼痛、生活质量(生活能力、体力、情绪、社交能力等)、血常规、肝肾功能、放射学评价等指标。
四、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疼痛等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能力、体力、情绪、社交能力等都较对照组有所提高,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
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在两组间差异不大。
16周后,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疼痛缓解率、复发率等评估指标差异不大。
五、讨论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可显著缓解疼痛和改善生活质量。
唑来膦酸能有效抑制骨髓中的成骨细胞,减少骨转移和骨疼痛的发生,而放疗则能破坏肿瘤细胞和部分正常细胞,促使癌细胞凋亡。
唑来膦酸和放疗的组合治疗,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但唑来膦酸具有一定的肝肾毒性,需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和用量,并对患者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
此外,本研究样本量较小,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和延长观察时间,以进一步评价唑来膦酸联合放疗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效果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效果【摘要】恶性肿瘤骨转移是一种常见的转移性肿瘤,治疗挑战重重。
本文探讨了唑来膦酸联合放疗在治疗这一疾病过程中的作用。
唑来膦酸通过抑制骨髓细胞的增殖和促进凋亡,具有抗肿瘤作用。
结合放疗,可以有效控制疼痛,减缓疾病进展,提高生存质量。
临床研究表明,唑来膦酸联合放疗不仅有效减少骨转移相关并发症发生,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和肝功能异常,需及时监测和对策。
在规范化应用下,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有望成为恶性肿瘤骨转移治疗的重要手段,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完善治疗策略,并探索更多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关键词:唑来膦酸、放疗、恶性肿瘤、骨转移、联合治疗、临床应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临床前景、规范化应用、价值评估、研究方向、临床应用前景、结论。
1. 引言1.1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治疗挑战恶性肿瘤骨转移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危害。
由于骨转移部位通常是骨骼承受力较大的部位,患者常常出现剧痛、骨折、骨质疏松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治疗难度也相对较大,常规的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对骨转移病灶的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容易出现复发或转移的情况。
患者的疼痛管理、骨质疏松的防治等问题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挑战。
1.2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的治疗理论基础唑来膦酸联合放疗的治疗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唑来膦酸的作用抑制骨重吸收细胞的功能,减少骨骼破坏,从而保护患者的骨质结构;二是通过放疗直接杀死肿瘤细胞,减少肿瘤体积,缓解肿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和侵袭,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这两种治疗方式的结合应用,相辅相成,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为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和机遇。
2. 正文2.1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的临床应用研究唑来膦酸联合放疗的临床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和预后的评估。
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52例疗效观察

治疗期 间患者有无流感样症状 ( 发热 , 乏 , 疲 骨痛 , 肌痛 , 关节痛 ) 恶心 、 、 呕吐 , 患 者进行 心 、 、 对 肝 肾功 能和血 钙监测 及骨相关事件 等不 良反应 。
2 结 果 2 1 止 痛 效 果 .
生,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现将我科 20 0 7年 1 一 09年 9月 月 20
轻或加重 ; 效 ( R) 疼痛 无减轻 或加 重 。有效 率 为 C 无 N , R+
P R病例 占全部病例的百分数 。 1 3 2 依照 KP .. S标 准评分进行评 价 显效 : 活动能力 改善 92个级差 ; 有效 : 活动能力改善 ≥1个级差 ; 效 : 无 活动能力 改善 <1 个级差 。有效率 为显效和有效病例 占全部病例的百
现代肿瘤 医学
21 0 0年 1 第 1 2月 8卷
・
2 5・ 48
囹论著 摘登 囹
唑来 膦 酸 治疗 恶 性肿 瘤 骨 转 移 5 2例 疗效 观 察
杜 娟
【 关键词 】 唑来膦酸 ; 性肿 瘤 ; 恶 骨转移 【 中图分 类号 】703 R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62— 92 21 )2 28 — 2 17 49 一(00 1 — 45 0
使用唑来膦酸治疗 5 2例恶性肿 瘤骨转移患者 , 总结如 下。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一般资料 .
全组 5 2例 患 者 均 为 骨 转 移 患 者 , 中 男 3 其 2例 , 2 女 0
骨痛 完 全 缓 解 率 ( 9 5 3 % , 分 缓 解 率 ( 9 5 ) 1/ 2) 7 部 1/ 2
用 止 痛药 。与 上 述 文 献 结 果 相 近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恶性肿瘤骨转移很常见
全球5年内骨转移患者数 (千人)1
骨转移的发生率2
中位生存(月)2-4
多发性骨髓瘤 肾癌 黑色素瘤 膀胱癌 甲状腺癌 肺癌 乳腺癌 前列腺癌
144 480 533 1000 475 1394 3860 1555
70-95 20-25 14-45
40 60 30-40 65-75 65-75
无SRE数据 KPS和骨痛的改善趋势 镇痛药用量 (P = .042)
无SRE数据 75% 的患者镇痛药用量减少或稳定 血钙 (P = .03) 碱性磷酸酶ALP (P = NS)
无SRE数据 镇痛药用量和血钙 (P ≤ .05)
Rankovic et al 帕米膦酸(30 -
(2002)5
骨转移如果不经治疗,SRE将严重威胁肿瘤患者
患者, %
46%
50
40
Hale Waihona Puke 34%3022%
全部SREs(除高钙血症) 病理性骨折 骨放疗 骨手术 脊髓压迫
20
10
5%
4%
n = 250
0
随机对照试验中安慰剂组21个月的结果
Rosen LS, et al. Cancer. 2004;100:2613-2621.
60 mg vs 基线)
开放、单臂
20
无SRE数据 60% 的患者疼痛缓解
1. Rosen LS, et al. Cancer. 2004;100(12):2613-2621; 2. Piga A, et al. J Exp Clin Cancer Res. 1998;17(2):213-217; 3.
9
艾朗®治疗NSCLC和其他实体瘤 骨转移的III 期临床研究(011研究)
n = 257 唑来膦酸 4 mg ,1次/ 3周
+ 每日口服维生素 D 400 IU 和钙剂 500 mg
随
机
化 n = 266 唑来膦酸 8mg ,1次/ 3周
分
组
+每日口服维生素 D 400 IU 和钙剂 500 mg
5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治疗目标
双膦酸盐(BP)在肿瘤骨转移治疗中的地位
双膦酸盐治疗肺癌骨转移
8
双膦酸盐治疗肺癌骨转移的研究
研究
药物
研究方法
Rosen et al (2004)1
唑来膦酸(4 mg/月 vs 安
慰剂)
RCT
Piga et al (1998)2
Kiagia et al (2006)3
6-54 12 6 6-9 48 6-7
19-25 12-53
1. Ferlay J, et al. IARC Globocan 2002. http://www-depR.iaErFc.EfrR; 2E. NCColeEm1a-n4RE. Cancer Treat Rev. 2001;27(3):165-176;
Kiagia M, et al. Anticancer Res. 2006;26(4B):3133-3136; 4. Kritikos K, et al. J Clin Oncol. 2005;23(16 suppl):798s.
Abstract 8283; 5. Rankovic B, et al. Vojnosanit Pregl. 2002;59(1):33-36.
骨放疗
患者发生顽固性疼痛,影响对原发癌治疗 针对脊髓压迫的放疗需要每天重复进行4 骨髓抑制、血细胞减少、肺炎4
脊髓压迫 顽固性的剧痛5 不可逆转的瘫痪6 止痛药慢性成瘾6
骨手术 延长住院日,死亡率增加2,影响对原发癌治疗 恶性高钙血症 心衰,昏迷,死亡
1. Gainor BJ, et al. Clin Orthop Relat Res. 1983; 2. Jacofsky et al. J Orthop Trauma. 2004; 3. Saad F, et al. Presented at: ECCO; October 30-November 3, 2005; Paris, France. Abstract 1265.; 4. Smith JA, et al. Urology. 1999; 5. Coleman RE. Cancer. 1997; 6. Abrahm JL. J Support Oncol. 2004.
n = 250
安慰剂 ,1次/ 3周
+每日口服维生素 D 400 IU 和钙剂 500 mg
0
9 个月
21 个月
核心分析
最终分析
根据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其他实体肿瘤相比进行分层
Rosen LS, et al. Cancer. 2004;100(12):2613-2621.
10
艾朗®降低SRE的发生率和次数
NSCLC或其他实体瘤骨转移的III期临床研究,接受唑来膦酸或安慰剂治疗, 1次/3周,21个月
• ~50% 的患者为NSCLC,~7% 为SCLC
每年SRE#发生次数
患者, %
P = .012
3
2.71
2.5
2
1.74
1.5
1
0.5
0
50 46 39
40
34 29
30
20
10
0 全部SREs* 骨放疗
口服氯曲膦酸 (1,600 mg/d vs 安慰剂)
伊班膦酸(4 mg vs 安慰剂)
随机对照 开放、单臂
Kritikos et al (2003)4
伊班膦酸,帕 米膦酸
对照
患者数
773 (n = 378 in
NSCLC stratum)
17
32
伊班膦酸, 5 帕米膦酸, 5
结果
SRE发生率 (P = .039) 骨并发症发生率 (P = .012) SREs风险 (P = .003) 至首次SREs时间 (P = .009) 至首次病理性骨折时间 (P = .020)
22 16
骨折
唑来膦酸 4mg 安慰剂
54
43
P < .05
4 0
骨手术 脊髓压迫 高钙血症
#SREs:包含高钙血症
*SREs:未包含高钙血症
Data from Rosen LS, et al. Cancer. 2004;100(12):2613-2621.
3. Coleman RE. Cancer. 1997;80(8 suppl):1588-1594; 4. Zekri J, et al. Int J Oncol. 2001;19(2):379-382.
2
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发生各种SREs风险
3
骨相关事件导致严重后果
病理性骨折 骨折长期不能愈合1 手术加固修复,骨骼置换2,死亡风险增加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