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骨转移34208
恶性肿瘤骨转移ppt课件

概述:骨转移的影响
恶性肿瘤骨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
•
骨骨相关事件
skeletal-related events (SRE)
骨痛的重新出现或加剧 50%~90%
病理性骨折椎体压缩、变形
脊髓压迫 (SCC)
10%~40%
<10%
骨放疗(因骨痛或防治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 骨转移病灶进展 高钙血症 10%~20%
诊
断
15
骨转移诊断
16
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
有恶性 肿瘤骨 转移临 床表现a 或中晚 期恶性 肿瘤b
ECT
(-) 筛检 ECT
局部 症状
无 有
ECT (+)
确诊检查 •X平片 或 •CT 或 •MR 或 •PETCTc 选择 检查 骨活检
未确诊 骨转移
密切观察 定期复诊
骨转移
•常规检查:全 面体检,血常 规、血生化、 血钙和电解质 •选择检查:骨 代谢生化指标
10
骨转移常见症状
剧烈骨痛50%-90% 病理性骨折10%-52% 脊髓压迫<10% 活动严重受限 高钙血症10%-20%
骨细胞生理学
破骨细胞前体 RANK—RANKL
增殖 活化
成骨细胞
占据吸收空洞 合成
OPG
H+ 蛋白水解酶
破骨细胞
H+
骨基质 钙盐沉积 溶解的骨盐 消化的有机质 动态平衡 钙盐沉积的骨
一、综述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疾病进展的晚 期阶段,尤以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 结直肠癌等肿瘤常见,其发生率高达15 %~70%,其中骨转移患者1年内病理 骨折发生率为22%~52%%。骨转移伴 发的疼痛、骨折、功能障碍、心理障碍 等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转移的最佳治疗方法

骨转移的最佳治疗方法骨转移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并发症,其治疗方法的选择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情况。
本文将针对骨转移的最佳治疗方法进行详细探讨。
骨转移是指原发肿瘤细胞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侵入骨骼,从而引起骨骼局部的恶性肿瘤转移。
骨转移通常发生在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等多种癌症中,这些癌症在发展过程中,肿瘤细胞会通过血流或淋巴液转移到骨骼中生长,导致疼痛、骨折和功能障碍等症状。
治疗骨转移的最佳方法因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类型而异。
根据现有的临床研究和指南,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
首先,药物治疗是治疗骨转移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可以抑制癌细胞在骨骼中的生长和扩散,减轻疼痛和骨折的风险。
目前,广泛应用的药物治疗方法包括靶向治疗和化疗。
靶向治疗主要针对特定的肿瘤标志物或分子靶点进行干预,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扩散。
例如,对于骨转移的乳腺癌患者,靶向治疗药物如曲妥珠单抗和依维莫司等可以有效控制骨转移的进展和症状。
化疗药物通过干扰癌细胞的生命周期和繁殖过程,使其无法正常生长和分裂。
化疗在治疗骨转移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减轻疼痛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化疗的副作用较为明显,包括恶心、呕吐、脱发等不良反应,因此需谨慎选择适合患者的化疗方案。
其次,放射治疗也是治疗骨转移的重要手段之一。
放射治疗通过运用高能射线照射骨骼病变部位,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减轻疼痛和控制骨转移的进展。
放射治疗可以针对单个骨转移病灶进行局部治疗,也可以针对多个骨病灶进行全身放疗。
在选择放射治疗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疼痛程度、病变部位和病程等因素。
此外,放射治疗还可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以提高疗效。
最后,手术治疗在骨转移的治疗中有其特殊的应用价值。
对于存在骨折和局部肿块的患者,手术治疗可以通过置入内固定物或进行骨肿瘤切除手术来恢复骨骼的稳定性和功能。
手术治疗主要应用于单个骨转移灶且病情较好的患者,以改善患者的骨骼状态和生活质量。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骨转移放射治疗的体外照射常用剂量及分割方法 有三种:
300cGy/次,共10次; 400cGy/次,共5次; 800cGy/次,单次照射。(骨痛,短期缓解,生存短)
三种方法照射的效果及耐受性相似。骨转移单次照射技术 已取得较肯定的疗效,该方法尤其适于活动及搬动困难的晚期 癌症病人。值得注意的是放射治疗止痛显效需要一定的时间。 因此,对于在放射治疗明显显效前(约3个月内)的病人及放射治 疗不能完全控制疼痛的病人,仍然需要根据病人的疼痛程度使 用止痛药。
双磷酸盐类药物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 吸收作用减轻骨疼痛。
骨转移疼痛的止痛遵循三阶梯的五项原则
口服及无创途径给药 按阶梯给药 按时给药 个体化给药 注意细节
轻度疼痛
• 非甾体类抗炎药 • 含有阿片类、非甾体类抗炎镇痛的复合剂
中度疼痛
• 阿片类镇痛药(可待因、双氢可待因,同时予以 非甾体抗炎药或阿片及非甾抗炎镇痛药)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现状
1.乳腺癌、前列腺癌、鼻咽癌可达65-75%;
2.甲状腺癌60%、肺癌可达30-40%、肾癌20-25%、肝 癌13-41%;
3. 胃癌13%、结直肠癌1-7%。
主要发病机制: • 癌细胞转移至骨骼导致OPG-RANK/RANKL系统
的平衡破坏 • 恶性肿瘤细胞转移至骨骼并释放可溶性介质,激
况
PET-CT
• 能较灵敏的显示骨骼微转移灶,早期诊断骨转移 病变
• 可同时检查全身器官、淋巴结及软组织,从而全 面评估病变范围
检
• 组织病理学或细胞病理学检查是确诊骨转移的可 靠方法
• 针对骨转移灶,可明确诊断 • 对原发灶未获得病理者,有必要行骨活检 • 要避免病理性骨折
腺癌晚期骨转移治疗方案

一、引言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常出现骨转移,导致疼痛、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下降。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本文将对腺癌晚期骨转移的治疗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二、治疗方案1. 保守治疗(1)疼痛治疗:针对骨转移导致的疼痛,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弱阿片类药物或强阿片类药物进行治疗。
疼痛严重时,可考虑使用局部麻醉药或神经阻滞技术。
(2)康复治疗:通过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方法,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2. 药物治疗(1)化疗:化疗是治疗腺癌晚期骨转移的重要手段,可缓解病情、延长生存期。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氟尿嘧啶、顺铂、紫杉醇、多西他赛等。
化疗方案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类型进行调整。
(2)内分泌治疗: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常用的内分泌治疗药物包括他莫昔芬、氟维司群、来曲唑等。
(3)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通过抑制肿瘤细胞信号通路或关键蛋白,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目的。
针对腺癌晚期骨转移,可考虑以下靶向治疗药物:1)EGFR抑制剂:如厄洛替尼、奥希替尼等。
2)VEGF抑制剂:如贝伐珠单抗、瑞戈非尼等。
3)c-Met抑制剂:如索拉非尼、阿帕替尼等。
4)PI3K/AKT/mTOR通路抑制剂:如贝特匹林、西罗莫司等。
3. 放射治疗(1)外照射放疗:针对骨转移灶,可进行外照射放疗,缓解疼痛、防止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
放疗剂量和次数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对放疗的敏感性进行调整。
(2)近距离放疗:对于部分骨转移灶,可进行近距离放疗,如放射性粒子植入等。
近距离放疗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点。
4. 手术治疗(1)骨转移灶切除:对于部分骨转移灶,如良性肿瘤、孤立性转移灶等,可行手术切除,以缓解症状、防止病理性骨折等。
(2)骨重建手术:对于因骨转移导致的病理性骨折,可行骨重建手术,如钢板、髓内钉等内固定手术。
2008_骨转移解读包永星剖析

氯膦酸二钠(固令)用于辅助治疗乳腺癌 (ASCO)
2年期间
减少50%骨转移发生风险 HR = 0.496 (0. 272, 0.905) P = 0.020 5年期间 减少41%骨转移发生风险 HR = 0.592 (0.398, 0.882) P = 0.009
6 mg iv
4 mg iv
20
Bisphosphonates: Indications
Indication
高血钙
CLOD
镇痛
SREs
预防 骨转移
预防 复发转移
?
?
PAM ZOL IBAN
共识观点:何时使用双膦酸盐
共 识 观 点 推荐使用 双膦酸盐 不推荐使用 双膦酸盐 影像学诊断是骨破坏,即使没有症状 骨扫描异常,平片正常,但CT或MRI显示骨破坏
双膦酸盐临床疗效
Meta分析: • 绝大部分研究结果支持双膦酸盐可降低骨相关事 件的发生率 • 双膦酸盐降低锥体骨折、非锥体骨折、复合型骨
折、骨转移病灶的放疗、高钙血症有显著意义
双膦酸盐降低骨相关事件风险的 荟萃分析总 of p
OR
脊椎骨折 非脊椎骨折 混合骨折 放射治疗 SCC 骨手术治疗 高钙血症 0.692 0.653 0.653 0.674 0.714 0.689 0.544 0.571 0.540 0.547 0.573 0.470 0.463 0.364
Copyright restrictions may apply.
含氮类双膦酸盐用药时间和种类与 ONJ发生的关系
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之解读

肿瘤骨转移的产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肿瘤细胞随血流到达骨髓后;通过与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及骨基质细胞的相互作用;破坏骨组织;释放出骨组织中贮存的多种生长因子;使肿瘤细胞不断增生形成转移灶 可分为溶骨性 成骨性 混合性三种类型 一般说来;乳腺癌和肺癌的转移以溶骨性转移为主;前列腺癌95%则以成骨性转移为主 少数成骨性转移需与骨质增生相鉴别
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 专家共识之解读
恶性肿瘤骨转移及骨相关疾病
恶性肿瘤骨转移及骨相关疾病常见 骨转移及骨相关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减少骨相关事件;改善QoL;合理利用有限医疗资源;需要规范化综合治疗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CRPC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 全国多学科组成骨转移诊疗专家组
主要发生颌骨坏死双膦酸盐类型
报道病例
静脉制剂 帕米磷酸盐 唑来磷酸盐
口服制剂 阿伦磷酸盐
高风险
肿瘤类型 多发性骨髓瘤 乳腺癌 肺癌 前列腺癌
1203 patients 904 MM; 299 BC in survey Incidence of ONJ 6 2% and suspected ONJ 6 4%
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4项随机对照研究的系统分析 结果及评价: 病例数不多共325例;而且观察时间较短 放射性核素缓解疼痛持续时间1~6个月 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是不良反应 Roqué et al; Cochrane Review 2004
骨转移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
Meta分析:20项体外照射43种分次方式;8项放射性核素试验 结果: 1单次放疗与分次放疗止痛疗效无明显差异; 不良事件恶心呕吐;腹泻及骨折相似 2体外照射与放射性核素止痛效果相似 放射性核素或半身放疗可减少骨痛新病灶 McQuay et al;The Cochrane Library; Issue 2; 2005
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之解读

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之解读恶性肿瘤骨转移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的选择往往复杂多变。
为了提供准确而规范的诊疗指导,专家们制定了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本文将对这一共识进行详细的解读。
1.骨转移的定义恶性肿瘤骨转移指癌细胞侵袭骨组织,导致骨骼结构的改变和功能的丧失。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晚期的常见表现,常见原发癌种有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等。
临床上,骨转移可引起骨痛、骨折和高钙血症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痛苦和不良影响。
2.诊断标准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骨活检等多种方法。
临床症状包括骨痛、活动受限及骨折等,骨转移的存在往往需要通过X线、CT、核磁共振以及骨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来确定。
此外,骨活检是确诊骨转移的关键步骤,通过直接取得骨组织样本并行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是否存在癌细胞侵袭。
3.治疗原则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治疗原则包括控制疼痛、防治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具体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放疗和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包括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不同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放疗主要用于控制疼痛和预防骨折等并发症,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支持性治疗和病理性骨折的修复。
4.争议和共识在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疗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争议和不确定因素。
专家们在制定共识时对这些争议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达成了共识意见。
例如,在药物治疗中,关于化疗与靶向治疗的先后顺序及合理的联合应用,专家们根据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进行了权衡,并提出了相应的共识。
此外,共识还对一些重要问题给出了明确的指导,例如骨转移的分期、治疗时机的选择、监测指标的评估和随访策略的制定等。
这些指导将有助于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准确判断和处理骨转移患者,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5.科学解读共识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的制定是在对大量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
专家们根据权威的指南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共识。
骨转移性恶性肿瘤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骨转移性恶性肿瘤的病因治疗与预防骨转移性恶性肿瘤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将原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到骨骼并在骨骼中继续生长而形成的子肿瘤。
原发性肿瘤诊断明确,治疗后转移到骨骼,一般容易发现。
然而,当原发性肿瘤部位和症状隐藏时,转移性骨肿瘤作为主要医疗投诉时,诊断往往混淆,甚至转移性骨肿瘤作为骨原发性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
骨骼是肿瘤最常见的三个转移部位之一。
这种疾病多发生在51~60岁的老年人,男女比例为2.3:1。
儿童骨转移瘤主要来自肾上腺或交感神经节的神经细胞瘤。
常见于脊柱骨、骨盆和股骨。
乳腺癌、肺癌和前列腺癌是骨转移肿瘤中最常见的。
骨转移性恶性肿瘤(转移性骨肿瘤)是指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将原发于骨外器官或组织的恶性肿瘤转移到骨骼并继续生长形成子肿瘤。
40-60岁,多来自远处的癌转移,儿童则多来自成神经细胞瘤。
好发部位为躯干骨骼,常发生骨内转移的肿瘤依次为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肾癌等。
主要症状是疼痛、病理性骨折和脊髓压迫,疼痛是最常见的。
当癌症的转移部位在患者胸骨中部时,放射性疼痛可以围绕胸部和背部呈束带状。
当癌症的转移部位在患者的腰椎时,疼痛可以辐射到骶髂骨、髂前上棘和腹股沟的一侧或两侧。
如果疼痛辐射到腹股沟,会影响患者的膀胱功能或性功能障碍。
当癌症侵入骶骨时,会引起下腰或骶尾疼痛,有时疼痛也会辐射到会阴和肛门周围。
骨转移性恶性肿瘤的临床检查如下:1、X线检查:这种方法是骨骼检查中最常用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很难诊断骨转移癌的早期诊断。
一般只有当骨骼被癌症损伤1厘米以上,骨骼脱钙50%-70%时,X只有线平片才能观察到骨密度下降、骨小梁模糊或消失的局限性。
如果癌症侵犯了周围的软骨组织,X可观察局部软组织块影等晚期迹象。
2、同位素骨扫描:它是检查骨骼是否受到癌症侵袭的高度敏感的检查方法之一。
研究表明,同位素骨扫描可以进行X六个月前发现癌肿骨转移灶。
3、CT检查:这种方法可以让医生清楚地观察到癌症对骨骼的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恶性肿瘤骨转移治疗
治疗目的:
缓解疼痛,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预防或延缓骨相关事件的发生。
恶性肿瘤骨转移治疗
治疗原则:
无症状、多发骨转移或化疗敏感的骨转移应首 选化疗(负重骨除外) 负重骨转移, 病灶>3cm、有病理骨折或骨折倾 向、有神经压迫症状、预期存活,应先手术切 除固定后再放疗 多发骨转移化疗后,个别有症状病灶行局部放 疗,如多个部位有症状,可行半身照射或同位 素内照射 单发骨转移,明确诊断后可行放疗或手术
恶性肿瘤骨转移治疗
治疗前评估 骨 转 移 •骨疼痛评估 •骨转移病变范围评估 •骨折风险评估 •骨外转移及肿瘤病情评估 •全身情况评估 治疗 骨转移基础治疗 •对症支持治疗 •双膦酸盐 •±放射治疗 •±全身治疗 个体化选择治疗 •镇痛药物治疗+放疗 骨疼痛 + •骨转移基础治疗 (对症支持+双膦酸盐±全身治疗 多病灶 骨转移 •骨转移基础治疗 (对症支持+双膦酸盐±放疗±全身治疗) + 酌情选择全身放射性核素治疗
骨相关事件
恶性肿瘤骨转移常导致严重的骨骼病变,包括 骨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等 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SRE)
骨转移类型
溶骨性骨转移:破骨细胞的骨吸收,表现为溶骨 性病变,骨小梁破坏,呈低密度.除原发的MM外, 多为实体瘤的腺癌转移而来 成骨性骨转移:破骨细胞通过破坏骨表面准备位 点为成骨细胞提供构建肿瘤的基础.成骨细胞增生 活跃,钙过度沉积,表现骨密度增加.多见于前列腺 癌,乳腺癌,肺癌,肾癌和甲状腺癌. 混合性骨转移:包括上述两种改变.
前列腺癌(65%-75%),乳腺癌(65%-75%),肾 癌(20%-25%),随后为肺癌(30%-40%),甲状腺 癌(60%),鼻咽癌(67%-75%)。 多发性骨髓瘤累及骨骼所致的骨病发生率为70%95%。
常见的骨转移部位
依次为脊柱、骨盆、肋骨、颅骨、长骨近端
恶性肿瘤骨转移发病机制
恶性肿瘤骨转移到骨骼并释放可溶介质,激活 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激活的破骨细胞释放细 胞因子又进一步促进肿瘤细胞分泌骨溶解介质,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骨转移瘤的诊断
临床症状
疼痛, 以夜间痛、安静、休息时加重 疼痛早于X线改变 突发骨折为部分患者首发症状
生化改变
碱性磷酸酶升高:80%前列腺癌, 32~53%乳腺癌 酸性磷酸酶升高:60~70%前列腺癌
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
无 ECT(-) 局部症状
确诊恶性肿瘤骨 筛检 转移临床表现a (ECT) 或 中晚期恶性肿瘤b
慢性病
发生过程相当缓慢,正常细胞是在各种内因和 外因长期作用下发生恶变的。 在肿瘤发生以后我们希望把它变成一个可以控 制的慢性病。 要麽治愈;要麽长期带瘤保持正常生活质量。 肿瘤预防 姑息治疗
恶性肿瘤骨转移及骨相关疾病 临床诊断与治疗总论
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发生率
骨骼是继肺和肝之后第三常见的转移部位。有向骨 扩散倾向的肿瘤依次为:
骨转移瘤的诊断
CT检查
能清晰显示骨骼的结构 对骨皮质和骨的矿物质含量改变敏感 在评价骨盆,肩胛骨和肋骨的病灶优于MRI 但在观察早期骨髓受侵不如MRI
肝癌L1椎体和附件转移,CT 重建图象
肺癌肩胛骨转移
骨转移瘤的诊断
MRI
评价骨髓病变的最佳方法 能非常早期发现骨髓转移灶,敏感性与同位 素扫描相似,但特异性较高.如白血病,淋巴瘤 和骨髓瘤等. 对脊柱转移瘤, 不但能观察脊柱病变,还能清 楚显示脊髓的改变 能鉴别良性骨质疏松或肿瘤引起的骨折 MRI 上溶骨 性为T1W低信号,T2W高信号; 成骨性为T1W和 T2W均低信号
恶性肿瘤骨转移及骨相关 疾病临床诊疗
天津肿瘤医院沧州分院放疗科 袁香坤
2014-9
序言
WHO报告,2000年全球因癌症死亡已超过700 万,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2%。 2006年对临床肿瘤学来说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事 情: 国家卫生部公布在2006年恶性肿瘤死亡占 居民死亡首位。 WHO把肿瘤定位成一种可以控制的慢性疾 病;
T1W
T2W
转移瘤(溶骨型):T1W低、T2W高信号
cord
cord
T1W
tumor tumor
T2W
转移瘤伴压缩骨折
骨转移瘤的诊断
活检
骨的孤立病灶须鉴别原发或转移 成骨性转移须活检明确诊断 较小病灶可在CT或MRI引导下
骨转移疼痛
肿瘤相关因子释放破骨细胞活性
溶骨性骨质破坏 疼痛介质:前列腺素、乳酸、白介素II TNF 肿瘤侵犯骨膜、周围神经、软组织
注: a改善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对症支持治疗 b双膦酸盐治疗方案参见 C放射治疗原则及方案参见 D全身治疗包括: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 根据肿瘤病情及身体状况来决定抗肿瘤全身治疗 E遵循WHO癌痛治疗原则 F全身放射性核素治疗方案见 g高风险骨折: H手术适应症:预期生存≥3个月
诊断
检查方法: ECT X线平片 CT MR PET-CT 骨活检
骨转移瘤的诊断
X线平片
常用和经济方法,敏感性低,特异性高 三种典型表现:溶骨性,成骨性和混合性
椎 体 转 移 瘤
骨转移瘤的诊断
同位素骨扫描:
敏感性高(5%,3~6月 ),特异性相对低.有假 阳性3%~8%和假阴性约2% 表现为放射浓聚或减低区. 观察范围广,有下列作用: 肿瘤的分期 鉴别与疼痛有关的潜在病灶 分辨有症状病灶的部位
有
未确诊骨转移
密切观察 定期复诊
ECT(+)
确诊检查 •X-ray •MRI •CT •PET-CTc 骨转移 选择检查 •骨活检
•常规检查: 血常规、 血生化、 血钙和电 解质 •选择检查: 骨代谢生 化指标
治疗前评估 及治疗
a.骨转移的临床表现:骨疼痛、活动障碍、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及脊神经压迫、高钙血症等。 b.中晚期恶性肿瘤及高风险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 c.由于该检查费用昂贵,因此不推荐作为常规检查。
T1W
T2W
转移瘤(成骨型): T1W、T2W低信号
T1W
T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W
转移瘤(弥漫性骨髓侵润): T1W低、
T2W高信号
T1WI
T2WI
T2WI压脂
腰椎转移瘤(肺癌):男,54岁。T1WI上病变呈低信号, T2WI和T2WI压脂呈高信号。(正常骨髓T1WI上呈高信号, T2WI和T2WI压脂呈低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