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地理第4章文明旅游章末复习导学案湘教版选修3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四章文明旅游第二节出游前的准备教案(含解析)湘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第四章文明旅游第二节出游前的准备教案(含解析)湘教版选修3

第二节出游前的准备出游前的准备——————情景导入先思考———————进入炎炎夏季,沪上的盛夏“乡村旅游”也随之拉开帷幕。

上海市郊各区县都以景点互动的方式,设置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夏季乡村特色游活动。

游客可以在“蔬果采摘”中体验边摘边吃的乐趣;在“休闲垂钓”中当一回孤舟蓑笠翁;在“悠闲品茗”中悠闲地度过夏日绵长的午后;在“农家住宿”中感受农舍的质朴和久违的温馨;还可以与河、江、大海来个亲密接触。

思考探究:在选择旅游线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提示:①根据个人的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旅游;②如果时间和经济条件允许,可考虑几种类型结合,但要尽量缩短旅游线路,减少花费。

——————基础知识要记牢———————1.了解景观的主要特点(1)外出旅游的准备:必需物品的准备和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了解。

(2)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基本情况:①了解那里旅游景观的基本特点。

②收集有关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以及风土民情方面的资料。

2.明确景观的文化定位(1)人的主观经验和知识积累。

(2)对旅游景观的历史文化内涵的了解程度。

3.旅游线路的选择依据旅游目的、旅游时间、旅游交通工具、旅游跨越的空间范围、旅游经费而确定。

4.考虑和选择出游方案(1)选择旅游方案的前提:明确出游方式。

(2)出游方式:自主出游和跟团出游。

(3)跟团出游应注意的问题:①根据出游目的选择旅行社和“游览路线”。

②对旅行社的资质,尤其是接待能力和信誉进行认真考察。

——————重点难点掌握好———————一、了解景观的主要特点要尽可能多的收集有关旅游目的地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以及风土民情方面的资料,从而了解那里旅游景观的基本特点。

因为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基本特点后,可以更好地安排旅游活动,如参观对各景点旅游的先后顺序、时间多少分配等等,可用下图表示:二、明确景观的文化定位在旅游过程中,人们从旅游景观中得到审美享受的程度因人而异。

如下图所示:三、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路线普通的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时,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有效性,即以最少的金钱和时间获得最大的满足。

高中地理第4章文明旅游章末小结与测评学案湘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第4章文明旅游章末小结与测评学案湘教版选修3

第4章文明旅游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自我校对]①当代旅游者的基本条件②了解景观的主要特点③旅游路线的选择④旅游常识⑤旅游安全防范措施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

有3位旅游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前往下图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 196米),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

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

[解析]首先,通过图中经纬度和湖面的高程(3 196米)确定旅游地为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青海湖;其次,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旅游者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

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气压低、多大风等自然特征,决定了旅游者必须带足相应的生活用品。

[答案]海拔较高(3 000米以上),氧气含量偏低,需带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等;气压偏低,水的沸点低,需带高压锅等;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需备防寒衣物;此时该区域多大风,需备防风帐篷等。

动爱好者拟于8月前往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峡谷徒步旅游。

分析该时段在该地区峡谷徒步旅游可能遭遇的风险。

[解析]结合图中经纬度、海拔和河流流向等信息,可判断图示地区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8月属于夏季,该季节该地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出现山洪;该地地处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多地震,山体破碎,在强降水条件下可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青藏高原,山高谷深,地形复杂,植被茂密,人烟稀少,因而易迷失道路;此外,还有海拔高、空气稀薄带来的缺氧及蚊虫侵扰等问题。

[答案]该峡谷地形复杂、植被茂密、人烟稀少,易迷路;海拔高、缺氧,易发高原反应;8月份降水多,易遭遇洪水;山高谷深,易遭遇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河谷蚊虫较多,易受蚊虫侵扰。

高中地理-文明旅游学案 最新

高中地理-文明旅游学案 最新

第四章文明旅游章末总结学案(湘教版选修3)学习目标 1.明确当代旅游者的基本条件,知道我国古代著名旅游者。

2.知道出游前准备的主要内容,具备一定的旅游常识和导游基础知识,切实注意旅游安全。

专题一设计旅游线路旅游活动成功与否,旅游线路设计是关键之一。

旅游线路的设计,包括对旅游活动中游览景点、交通线路及相关的服务项目进行合理的路游览本省,最后从省城回家,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你为王老师设计一条自驾游的旅游线路。

(2)说明要准备的物品有哪些?(3)沿途打算停留的旅游城市及城市主要景点有哪些?(4)王老师这次活动准备用七天时间,应如何安排旅游日程?答案 (1)旅游线路:菏泽→青岛→曲阜→泰安→济南→菏泽。

(其他线路合理也可)(2)生活用品:衣服1~2套,旅游鞋1双,雨具、个人卫生用品适量,自己喜欢的食物、水果适量,饮用水或旅行用保温瓶等。

游览用品:山东省旅游图(各旅游城市旅游图到达目的地后购买)、指南针、照相机、摄像机、望远镜等。

其他:常用药品、身份证、手机、钱、针线包等。

(3)游览的主要景点青岛:海滨浴场、栈桥、崂山。

曲阜:孔府、孔林、孔庙。

泰安:岱庙、泰山。

济南:大明湖、千佛山。

(4)日程安排:第一天上午驾车到青岛,下午探亲访友,晚上住青岛。

第二天上午登崂山,下午去海滨浴场游泳、游栈桥,晚上住青岛。

第三天上午驾车去曲阜,下午游孔林、孔庙,晚上住曲阜。

第四天上午游孔府,午饭后驾车去泰安,下午登泰山,晚上住山上。

第五天上午下山,下午游岱庙,晚上住泰安。

第六天上午驾车去济南后游大明湖,下午登千佛山,晚上住济南。

第七天驾车返回菏泽。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旅游设计的相关内容。

第(1)题,旅游线路的设计必须符合从菏泽去青岛探亲回来时顺游本省,最后从省城回家的条件,同时选择路径应省时、省力、省费用。

第(2)题,准备的物品应包括生活用品、游览用品及其他物品。

第(3)题,结合旅游行程应包括青岛、济南、泰安、曲阜等城市的著名景点。

高中地理第4章文明旅游4.4旅游安全导学案湘教版选修3(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第4章文明旅游4.4旅游安全导学案湘教版选修3(2021年整理)

2018年高中地理第4章文明旅游4.4 旅游安全导学案湘教版选修3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高中地理第4章文明旅游4.4 旅游安全导学案湘教版选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高中地理第4章文明旅游4.4 旅游安全导学案湘教版选修3的全部内容。

4。

4旅游安全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掌握影响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

2。

了解旅游安全防范措施。

3。

说明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二、预习要点1。

重点: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有哪些2.难点:应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旅游安全三、预习问题暴雨季节在野外旅行时,应注意哪些安全隐患?旅游保险的种类有哪些?购买旅游保险有哪些意义?预习检测(一)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1.________与旅游安全。

2.________与旅游安全。

3.交通与旅游安全。

4.________与旅游安全。

5.________与旅游安全.(二)旅游安全防范措施1.注意________安全、________安全和当地________安全。

2.外出旅游购买________。

3.加强自我________和防范意识。

五、探究活动:主题一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材料一:泥石流冲毁的民房。

材料二:罗布泊地区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以其神秘色彩令人神往。

下图是“罗布泊地区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1)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有哪些?(2)材料一中的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哪些地区?多发生在什么季节?野外旅游时,突遇泥石流灾害,如何正确地逃生?(3)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到罗布泊地区旅游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主题二旅游安全防范措施材料一:目前旅游形式日趋多样化,自己驾车、骑自行车或徒步旅游的规模变大,人数增多;到野外去回归大自然的生态旅游、探险旅游等各项旅游活动更是异彩纷呈.材料二:2010年7月我国发生的三起严重旅游交通事故:镜头一:7月12日,辽宁一旅行团在内蒙古赤峰发生交通事故,造成7人死亡,13人重伤.镜头二:7月17日,浙江一旅行团在浙江省嵊州发生交通事故,造成4人死亡,3人重伤。

高中地理第四章文明旅游第三节旅游常识和导游基础知识教案(含解析)湘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第四章文明旅游第三节旅游常识和导游基础知识教案(含解析)湘教版选修3

第三节旅游常识和导游基础知识旅游常识——————情景导入先思考———————“驴友”一词源自网络。

“驴友”最初由新浪旅游论坛传出,是旅游的“旅”的谐音,泛指参加旅游自助游的朋友。

但现在更多是指背包客,就是那种背着背包,带着帐篷、睡袋穿越、宿营的户外爱好者。

简单地说,“驴友”就是户外运动的爱好者。

思考探究:“驴友”出游应该具备哪些主要的旅游常识?提示:要有团队精神,学会在野外自我保护,要善于社会交往。

——————基础知识要记牢———————1.结伴出游,要有团队精神(1)不提倡单独进行旅游。

(2)要甘苦与共、互谅互助的团队精神。

2.学会在野外活动中自我保护(1)行路方面:登山时,防滚石伤人。

(2)气象方面:防雷击、山洪。

(3)生物方面:防中毒、感染。

3.要善于社会交往(1)不能随意接受别人送给的食品和饮料。

(2)遇到外国人,要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

(3)遇有问题,使用通信工具求助。

—————— 重点难点掌握好 ———————[拓展提升]外出旅游八要领—————— 应用体验不可少 ———————5月19日,以“旅游促进发展,旅游促进扶贫,旅游促进和平”为主题的2016年中国旅游日汉中市主会场启动仪式在勉县诸葛古镇隆重举行。

据此完成1~2题。

1.在外出旅游前,旅游团队应该准备的工具有( )①通信工具 ②指南针 ③小药箱 ④旅游地图 ⑤衣服 ⑥银行卡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①③⑤⑥D .③④⑤⑥2.野外活动中自我保护的正确做法有( )①在登山遇雨时赶紧躲到大树下面避雨②打雷的天气用手机提醒亲朋好友注意安全③不随便品尝野菜④结伴旅游,在登山时保持适当距离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1.A 2.B 第1题,衣服、银行卡是个人应准备的,而非团队组织准备。

第2题,在登山遇雨时赶紧躲到大树下面避雨和打雷的天气用手机提醒亲朋好友注意安全可能会遭雷击。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位多次去过西藏的朋友介绍他的旅游经验:最好的季节是每年的8~10月;携带物品的原则是轻便、实用,如墨镜、遮阳帽和防晒霜等小而必备物品;衣物中,最好带上鸭绒服和防水服等;心、肺、脑和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不宜进入高原;最好携带吸氧用具等。

2018年高中地理第4章文明旅游4.1做合格的旅游者教案湘教版选修3

2018年高中地理第4章文明旅游4.1做合格的旅游者教案湘教版选修3
激发学生的兴趣
知识点一
1.当代旅游者的基本条件
2探究活动:学生王文浩想利用“十一”假期外出旅游,完成有关问题。
3.例题或练习
根据学生习题解答情况进行点拨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归纳总结当代旅游者的基 本条件:
1 .一定的文化素养。
2.较雄厚的经济基础。
3.必要的闲暇时间。
4 .适应出游 的 身体条件。
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加深学生的学习和记忆
板书设计
4.1做合格的旅游者
1、当代旅游者的基本条件二、中国当代著名旅游者
1.一定的化素养。1.汉代张骞
2.较雄厚的经济基础。 2.北魏郦道元
3.必要的闲暇时间。3.唐代玄奘
4.适应出游的身体条件。4.宋代沈括
5.明代郑和
6.明代徐霞客
教学反思
采用有益于学生接受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归纳,补充,总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知识点二
1.中国古代著名旅游者
2.探究活动:阅读课本,评价古代的著名的旅游者,说出自己的见解。
3.例题或练习
根据学生习题解答情况进行点拨
自主学习课本内容。
1.汉代张骞
2.北 魏郦道元
3.唐代玄奘
4.宋代沈括
5.明代郑和
6.明代徐霞客
本课小结
本节课重点分析成为合格旅游者的基本条件,同时需要 了解中国古代著名旅游者及其贡献。
4.1做合格的旅游者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当代做一名 合格旅游者的基本条件。
2.了解中国古代著名 的旅游者。
二、教 学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做一名合格旅游者的基本条件。
教学难点:
做一名合格旅游者的基本条件。
三、教学过程

2018年高中地理 第4章 文明旅游 4.4 旅游安全教案 湘教版选修3

2018年高中地理 第4章 文明旅游 4.4 旅游安全教案 湘教版选修3
导入
通过案例进 行新课的导入
激发学生的兴趣
知识点一
1.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
2探究活动:说说你身边出现的旅游方面的事故。
3.例题或练习
根据学生习题解答情况进行点拨
提示: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很多,自然因素主要是地形、气象气候等。另外,需了解旅游过程中的变化因素,如气象方面、交通变动、客流的变化、市场的不稳定等可能带来的影响。
2、气象、气候与旅游安全地治安安全3、加强自我医疗保护和防范意识
5、旅行社与旅游安全
教学反思
采用有益于学生接受学 习的方式,让学生归纳,补充,总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
1、地形与旅游安全
2、气象、气候与旅游安全
3、交通与旅游安全
4、景区与旅游安全
5、旅行社与旅游安全
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加深学 生的学习和记忆
知识点二
1.旅游安全防范措施
2.探究活动:根据你的经历,说说有关旅游安全注意事项。
自主学习课本内容,说明外出旅游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防护措施。
指定某小组展示。
1、注意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和当地治安安全。
2、外出旅游购买保险
3、加 强自我医疗保护和防范意识
本 课小结
旅游安全是保证旅游目的实现的重要因素。学习本节课,掌握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 ,及防范措施。
板书设计
4.4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
1、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二、旅游安全防范措施
1、地形与旅游安全1、注意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和当
4.4旅游安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影响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
2.了解旅游安全防范措施。
3.说明地形、气候、水文等条 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 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高中地理 第4章 文明旅游 4.2 出游前的准备导学案 湘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 第4章 文明旅游 4.2 出游前的准备导学案 湘教版选修3

4.2出游前的准备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学会收集旅游地的信息2. 学会选择和设计旅游路线二、预习要点1.重点:如何选择与设计旅游路线2.难点:如何选择与设计旅游路线三、预习问题1.到某地去旅游,应收集旅游地的哪些信息?如何收集?2. 老年人和青年人在旅游线路设计中有何不同?四、预习检测(一)必需________的准备如防雨防晒用具、相机、地图、衣服等。

(二)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1.了解________的主要特点事前多收集有关的________、________以及风土民情方面的资料。

2.明确景观的________(三)______的选择挑选所中意的旅游线路。

(四)出游方案的考虑和选择出游方式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参加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可以根据出游目的选择旅行社和“________”,也可以选择“自助旅游”的方式。

五、探究活动:主题旅游线路的选择与设计材料:暑假期间在菏泽工作的王老师打算回青岛探亲,来时顺路游览本省,最后从省城回家。

(1)请为王老师设计一条自驾车的旅游线路。

(2)沿途打算停留的旅游城市及城市主要景点有哪些?(3)王老师这次活动准备用七天时间,应如何安排旅游日程?二、随堂检测1.对于年老体弱的旅游者而言,下列旅游地点比较适宜的是()。

A.杭州西湖 B.黄山C.华山D.玉龙雪山2.家住重庆的一位退休教师欲乘火车到庐山旅游,距离最短的乘车路线是()。

A.襄渝线——焦柳线——湘黔线——京九线B.成昆线——宝成线——陇海线——京九线C.渝黔线——黔桂线——湘桂线——京广线——浙赣线——京九线D.渝黔线——湘黔线——浙赣线——京九线3.出游前要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进行了解。

下列描述其序号与所指名胜相符且排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奇松、怪石、云海、温泉②山奇、水秀、石美、洞异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A.①庐山②泰山③桂林④黄山B.①黄山②桂林③泰山④庐山C.①桂林②泰山③黄山④庐山D.①泰山②庐山③黄山④桂林济南某中学某班欲组织学生利用周末进行旅游登山活动,据此完成第4~5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文明旅游章末复习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结合自身旅游经历,分析成为合格旅游者的基本条件。

2.通过外出旅游前的物品准备和旅游资源信息,能设计从学校到某地的最佳旅游线路和旅游活动方案。

3.结合事例,说明如何在野外活动中学会自我保护。

4.掌握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列举旅游安全的应对措施。

二、预习要点
1.重点:合格旅游者的基本条件、能设计从学校到某地的最佳旅游线路和旅游活动方案。

2.难点:设计从学校到某地的最佳旅游线路和旅游活动方案。

三、预习问题
1.为什么旅游者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2.如何理解旅游上常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在出游前,应准备哪些方面的物品?
4.自然环境因素会影响旅游安全吗?
四、预习检测
近几年,颐和园的年平均接待量都在600万人次以上,这么大的游客量不仅使颐和园的文物古建筑超负荷承载,而且还损害了游人的游览质量,甚至造成了不安全的因素。

据此完成1~2题。

1.有关颐和园的旅游环境容量,说法正确的是( )
A.每年的旅游环境容量不能突破600万人
B.每年的旅游合理容量是600万人
C.每年的旅游极限容量是600万人
D.颐和园的旅游规模应控制在其旅游环境容量之内
2.为减轻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过大造成的环境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力建设旅游新设施,以吸纳更多的游客
B.提高飞机票、火车票等的价格,以限制旅游人数
C.对旅游景区实行分流管理,对易饱和区实行限流措施
D.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禁止游人入内
旅游安全对旅游活动来讲至关重要。

这不仅是旅游经营管理者的义务,也是旅游者自身的责任。

据此完成3~4题。

3.搞好旅游安全工作需要旅游经营管理者的努力,以下做法不属于旅游管理者所做的旅游安全防范工作是( )
A.设置旅游警示牌和旅游安全保护设施
B.建立旅游安全联动设施
C.完善救援机制
D.旅游者自带生活用品,避免上当受骗
4.确保旅游安全的关键是( )
A.增强旅游安全意识
B.加强预防与管理
C.做好自我防范
D.快速处理旅游安全事故
探究案
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分析当代旅游者的基本条件
探究问题:1.在当今社会,一个人要想成为合格的旅行者,通常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2.为什么人们喜欢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
3.为什么旅游线路设计与旅游日程安排是旅游活动计划的核心内容?
探究活动二:导游基础知识和旅游安全防范措施
探究问题:1.如果游客不熟悉当地情况,导游可以作旅游团的领队吗?
2.只要有好的导游词,就能当好一名导游员吗?
3.夏季进山旅游应选择何种地形宿营?为什么?
4.加强旅游安全防范仅是旅游者自身的事情吗?
二、随堂检测
1.某些景区面对急剧增多的游客,“黄金周”期间做出了限制游客人数的规定。

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
A.保护景区环境
B.限制到达当地的游客数量
C.控制当地的交通流量
D.保障旅游的质量
2.有关环境保护措施的正确说法有( )
A.法律法规是实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前提
B.环境评价为旅游环境保护提供保障
C.加强生态建设能有效地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D.为防治生态破坏必须加强生态工程的建设
3.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说法是( )
A.旅游可持续发展侧重后代人的利益
B.实质是协调旅游与生态的关系
C.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D.旅游可持续发展实行共同性原则
读某旅游线路示意图,完成4~5题。

4.a处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溶蚀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
5.游览庐山—路南石林段的景点,所经过的铁路干线依次是( )
A.京广线、湘黔线、焦柳线、南昆线
B.京九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C.襄渝线、焦柳线、京广线、浙赣线
D.陇海线、宝成线、成昆线、贵昆线
6.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面是某旅行社推出的一条旅游线路:
第一天从北京乘火车赴黄山。

宿火车上。

第二天抵黄山。

游览老街、翡翠谷。

宿山下。

第三天乘汽车赴黄山。

乘索道上山游览莲花峰、光明顶、飞来峰、玉屏楼、排云亭、一线天、百步云梯、迎客松。

步行下山,赴屯溪。

宿屯溪。

第四天乘车赴深度码头,乘船游千岛湖、锁岛、鸟岛、蛇岛。

乘车赴杭州。

宿杭州。

第五天杭州游览:西湖、灵隐寺、岳庙、六和塔。

乘火车返北京。

宿火车上。

第六天抵北京,行程结束。

(1)中国的世界遗产中,黄山是________遗产。

(2)游客随该旅行团旅游,游客的经济承受能力主要取决于(双选)( )
A.旅游动机B.经济收入
C.愿意支付的旅游费用 D.旅游交通方式
(3)北京游客参加该旅行团游览黄山、杭州,是因为(双选)( )
A.旅游地的知名度高B.经济距离短
C.自然环境差异大 D.旅行费用低
(4)根据旅行线路,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黄山的单纯旅行时间大约________天。

(5)从北京至黄山沿________线,从黄山至杭州合理的交通方式是________运输。

三、课堂小结
一、分析当代旅游者的基本条件
二、导游基础知识和旅游安全防范措施
参考答案
一、预习检测
1.D
2.C
3.D
4.C
二、随堂检测
1. A 【解析】每一景区都有一定的环境承载量,限制旅游人数在环境承载量之内,一方面保护了本区环境,另一方面保障了游客的旅游质量,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为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 D 【解析】公众参与是实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前提;科技进步为旅游环境保护提供了保障;加强环境监测和旅游环境评价,科学地制订环境保护规划,能有效地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为防治生态破坏,必须加强生态工程的建设,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区。

3. C 【解析】旅游可持续发展兼顾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实质是协调好旅游与生态、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关系;生态旅游实现了回归自然的出游动机,又实现了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旅游可持续发展实行代际公平原则。

4~5. C B 【解析】a处是著名的三峡地区,峡谷是地壳上升和流水侵蚀下切作用的产物,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的侵蚀作用。

庐山在江西九江附近,处在京九线上,由此向南经浙赣线到长沙,再由湘黔线向西到贵州观赏黄果树瀑布,最后由贵昆线到云南观赏路南石林。

6.
【答案】(1)文化与自然(2)BC (3)AC (4)2 (5)京九公路
【解析】第(1)题,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正式将黄山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另外还有泰山、武夷山、峨眉山—乐山大佛等。

第(2)题,游客的经济承受能力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游客自己的经济收入,二是游客自己愿意支付的旅游费用。

第(3)题,北京的游客之所以选择南方的黄山、杭州,一是因为南方与北方自然环境差异大、吸引力大;二是黄山、杭州知名度高,但经济距离较长、旅游费用较高。

第(4)题,结合材料即知所需时间。

第(5)题,考查基础知识点识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