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病例分析_seminar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体会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体会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合并心力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作为临床护士,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患者的护理,并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
在实践中,我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有以下体会。
及时评估患者病情。
对于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护士应该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以及意识状态等。
通过评估患者病情的变化,护士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及时干预患者病情。
心力衰竭是心肌梗死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特征是心排血量减少和肺淤血。
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心悸、颈静脉怒张等症状时,护士应立即采取措施,如给予氧气、卧床休息、调整体位等,以缓解患者的症状。
加强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
护士应该耐心倾听患者的抱怨和疑虑,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增强治疗的合作性和依从性。
合理用药。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护士应该了解各种药物的作用、剂量和不良反应等,对于患者接受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不适反应,及时记录和汇报给医生,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合作团队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等。
护士应积极与其他医护人员合作,分享患者的信息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我们应该及时评估患者病情,及时干预患者病情,加强心理护理,合理用药和合作团队护理。
通过不懈努力,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我们可以帮助患者渡过危险期,恢复健康。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30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3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诊断,针对临床治疗过程及时机展开研究和探讨。
方法:本次医学研究活动所研究的对象为抽选我院2011年03月份至2012年04月份期间,在院就诊治疗的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患者共计30例,以其住院时原始病历资料作为实验活动的基础数据来源。
这30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悸、心律失常、心慌、恶心呕吐、上肢麻木、抽搐、呼吸困难等等。
对患者行心电图、二维超声波心动图、血清乳酸脱氢酶、x线胸片等医学检查。
对患者的病症进行确诊。
医护人员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治疗方法的不同,以自愿选择治疗方法为原则,随机将患者分为了两个治疗小组,分别为,及时治疗组:患者共15例,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立刻进行抢救,同时展开检测诊断,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
对照组:患者共15例,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测,确诊后,2小时后再开始治疗。
结果:通过诊治,及时治疗组:15例患者中,治愈9例,有效4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15例患者中,治愈5例,有效5例,死亡5例,总有效率66.67%。
结论:在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治疗中,及时给予抢救和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降低死亡的发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左心衰竭;胸闷;胸痛;二维超声波心动图;治疗时机【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8-233-021前言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它是由于患者冠状动脉发生病变,而引发心肌严重缺血的症状,造成心肌急性坏死。
心肌梗死发病的同时很容易出现并发左心衰竭的症状,给患者治疗带来麻烦的同时,也使生命进一步造成了威胁。
随着如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也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如何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成为目前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心肌梗死后心衰病例分享

治疗过程
8.1 转入ICU
上午: 患者镇静状态,持续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
辅助通气,气管内可吸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氧浓度 100%,血氧饱和度85%。血气分析:PH 7.20, PaCO2 53mmHg,PaO2 61mmHg。
下午:氧浓度80%,血氧饱和度96%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血压110/80mmHg 胺碘酮------心率80-100次/分
心脏彩超:LVEF 26%,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左房 大,二尖瓣少-中量反流,三尖瓣少量反流。
பைடு நூலகம்
hsTnI
CK-MB
肌红蛋白 BNP
8.3
7.8535 4.50
787.1
487
治疗过程
8.4 ICU
患者镇静状态,持续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 气,氧浓度50%,血氧饱和度97%。血气分析:PH 7.20,PaCO2 53mmHg,PaO2 61mmHg。
胸痛检验项目:血常规:白细胞 7.65×10^9/L,红细胞 5.18×10^9/L,血红蛋白 156g/L,血小板 240×10^9/L ,中性粒细胞数 5.88×10^9/L;肾功能+电解质:肌酐 48 μmol/L,尿素氮 6.7mmol/L,尿酸 286μmol/L,钾 4.4mmol/L ,钠 145mmol/L,氯 105mmol/L。
病例特点
查体:T 36.1℃,P 120次/分,R 20次/分,BP 132/103mmHg
神志清,面容与表情烦躁,全身湿冷,双肺呼吸音粗 ,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心界正常,心律齐整,心音 亢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 。双下肢无水肿。
入院体查
入院后辅助检查
POCT:TnI 0.31mg/L,NT-proBNP 1770ng/ml, D-dimer 0.367mg/L。
一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病例分析PPT课件

2咳嗽Βιβλιοθήκη 咳痰 咯血3乏力4
少尿 肌酐升高
5
病例介绍
患者陶某,男,37岁,因“发作性胸痛1天余”于 2013-10-22 10:58入院。
病例特点:
患者于2013年10月21日21:00始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胸骨后疼 痛,呈压榨痛,伴出汗,伴胸闷、气短,症状持续不缓解。
入院心电图:窦性心律,I、AVL、V1-V5导联ST段抬高0.050.15mv。
口服 口服
静脉输液
口服 口服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区别
不同抗血小板药物的激活途径
9
机制的比较
分类 与P2Y12受体结合的可
逆性
激活
起效时间 作用持续时间 择期手术前停药时间
氯吡格雷 噻吩并吡啶类
不可逆
前体药物 受代谢限制
2-4小时 3-10天
7天
分子结构
噻吩并吡啶环
替格瑞洛(倍林达) 环戊基三唑嘧啶类 可逆
改用:聚乙二醇4000散 10g 1/晚
通便灵胶囊 0.5g 1/晚
泮托拉唑钠粉针 80mg 1/日
奥美拉唑片 20mg 1/日
复方酸枣仁颗粒 8g 2/日
地西泮片 2.5mg 3/日
13
利尿剂的区别
➢呋塞米:88%肾代谢,静脉极量320-400mg,口服极 量600mg。容易利尿剂抵抗。
➢托拉塞米:80%肝代谢,对肝损害大。长效,极少出 现利尿抵抗。排钾作用为呋塞米1/3。静脉10min起效, 作用5~8小时。心衰极量80mg/日;肾衰200mg/日。
扩冠 抑制心率 稳定斑块、调脂
改善循环 营养心肌
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 1/日 替格瑞洛片 90mg 2/日
依诺肝素钠注射液 40mg 2/日
一例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衰及肾衰的康复ppt课件

未来可能利用细胞和组织工程技术,实现受损心 肌和肾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个体化治疗
基于基因组学和大数据分析,实现疾病的精准诊 断和个体化治疗,提高康复效果。
提高公众对相关疾病的认知
健康教育
通过媒体、社区活动等形式普及心肌 梗塞、心衰和肾衰等疾病的预防和早 期识别知识。
培训医护人员
提高医护人员对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 疗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 治。
透析治疗
对于严重的肾衰竭患者,可能需 要接受透析治疗,通过机器替代 肾脏的功能,清除体内的毒素和 多余水分。
康复训练
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患者可 以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康复训练, 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心肺功能 和促进血液循环。
肾衰的饮食与生活建议
饮食调整
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磷、低蛋白质的饮食原则,控制摄入的热量和水分 ,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康复计划
在病情稳定后,制定个性 化的康复计划,包括有氧 运动、药物治疗、饮食调 整和生活方式改变等。
02
急性心肌梗塞的病理 生理
心肌梗塞的发生机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痉挛
冠状动脉内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 或闭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 。
某些情况下,冠状动脉发生痉挛,导 致血管暂时闭塞,引起心肌缺血和梗 塞。
降低血压,改善心脏舒张功能,减少心肌肥厚。
利尿剂
降低心脏前负荷,减少液体潴留,缓解心衰症状。
β受体拮抗剂
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心脏耗氧量。
正性肌力药物
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缓解心衰症状。
心衰的非药物治疗
机械通气
对于严重心衰患者,机械通气可以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心脏负担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26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26例临床分析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左心衰竭的发生机制及其具有的临床特征。
方法:26名病人在选择住院治疗的2周内都进行二维超声心电图诊断,对病人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房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开展严密观察,通过NYHA分级标准对病人的住院以及出院的心功能状况进行等级评定。
结果:26名中,急性非Q波性梗死的病人有22(92.31%),无痛性梗死的患者有20(76.92%),有并发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病人有3例(11.54%);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中LVEF不小于40%的有12例,小于40%的9例。
对其中的15例病人进行随访,有5名病人在半年里死亡,占11.54%。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多属于无痛性梗死,在检测心电图时大部分患者的图像显示为急性非Q波性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的机制是患者的左室收缩、舒张的功能遭到很大的损害。
标签: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并发左心衰竭在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一方面有着较高的病死概率,另一方面急性心肌梗死比较难进行及时诊断。
我们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左心衰竭的发生机制及其具有的临床特征,目的是为了对这一类型的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一些资料参考。
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資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26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为研究对象,病人均为临床资料完整并且没有合并其他心脏病。
其中,男女分别为16、10,患者的年龄在67到89岁之间,平均年龄是(73.7 6.8)岁。
1.2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一、患者出现持续缺血性胸痛时间大于20分钟,即使使用舌下含硝酸甘油也没有出现缓解;没有出现胸痛的病人也满足了急性心肌梗死的血清心肌酶以及心电图的动态衍变标准;二、在对病人进行动态观察的时候发现患者的心肌酶出现升高。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有下壁或者前壁两个部位,如果患者两部位皆有,就统一归到前壁一列。
急性心肌梗塞并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并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并心力衰竭的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急性心肌梗塞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样本,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联合给予患者卡维地洛治疗。
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7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3.87%。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将卡维地洛联合应用到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提高治疗有效率。
标签: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卡维地洛心肌梗塞为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患者冠状动脉供血量减少或中断,心肌缺血问题严重。
心力衰竭為心肌梗死患者常见合并症,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导致患者死亡。
本文于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并心力衰竭患者62例作为样本,观察了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于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并心力衰竭患者62例作为样本,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31例:男15例,女16例。
年龄45~77岁,平均(62.30±1.08)岁。
对照组31例:男16例,女15例。
年龄46~73岁,平均(62.31±1.10)岁。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1)患者已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
(2)患者均伴随心力衰竭。
(3)无肝、肾等其他系统重大疾病。
(4)自愿参与研究。
1.3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1)给予患者阿司匹林口服。
(2)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其硝普钠静脉滴注。
(3)加强心电监护,并给予患者吸氧。
(4)必要时给予利尿剂治疗。
(5)合并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给予患者卡维地洛治疗:(1)给予患者卡维地洛6.25 mg治疗,2次/d,给药方法为口服。
(2)根据患者心率情况增减药量。
(3)服药一定时间后,心率仍在90次/min以上者,需将药量增加至12.5 mg。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40例分析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40例分析标签:急性心肌梗死;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急性左心衰竭不仅病死率高,而且误诊率高,通过分析其临床特点并探讨发病机制,以期对此类AMI的诊断和治疗有所裨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40例老年AMI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65-85岁,平均74.5岁,均符合WHO关于AMI及急性左心衰竭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硝酸甘油10-20 μg/(min·kg)静点及强心利尿、溶栓、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入院2周内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房、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按NYHA分级评价患者入院、出院时心功能状况,随访21例患者。
2 结果2.1 AMI特点30例(75.00%)为无痛性心梗[1,2],34例(80.5%)为急性非透壁性梗死,36例(90.00%)为前壁梗死,4例下壁梗死,4例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40例中16例及时诊断,24例根据心电图演变和血清酶学升高而确诊。
2.2 急性左心衰竭的特点40例患者发病时心功能均为Ⅳ级,就诊时全部明确诊断急性左心衰竭。
2.3 心功能状况及预后出院后NYHA Ⅲ级24例,Ⅱ级16例,超声心动图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60.5±12.0)mm,左房舒张末期内径(38±6.5) mm,LVEF(42±13)%,LVEF<40% 16例,LVEF≥40% 20例,4例未做。
随访21例,平均随访12个月,死亡8例,死亡事件均发生在半年内。
2.4 冠心病史及并存病40例均有劳力性心绞痛病史,30例(75.0%)发病前1周内有心绞痛史,18例(45.0%)有陈旧性心肌梗死(OMI)史。
26例(65.0%)合并高血压,20例(50.0%)合并糖尿病,14例(35.0%)同时并存高血压和糖尿病,24例(60.0%)并存高脂血症,32例(80.0%)有吸烟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院心电图:窦性心律,I、AVL、V1-V5导联ST段抬高0.050.15mv。
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300U/L↑、血清磷酸肌酸激酶 1600U/L↑、超敏TNT 2.95ng/mL↑;B型钠尿肽1023.83pg/mL↑。
Company Logo
临床表现
1 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
2
咳嗽 咳痰 咯血
3
乏力
4
少尿 肌酐升高
Company Logo
病例介绍
患者陶某,男,37岁,因“发作性胸痛1天余”于 2013-10-22 10:58入院。
病例特点:
抗凝
依诺肝素钠注射液 40mg 2/日
抑酸、保护胃黏膜 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泮托拉唑钠粉针 80mg 1/日
扩冠
0.9%氯化钠注射液 100ml + 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 20mg 1/日
抑制心率
酒石酸美托洛尔 6.25mg 2/日
Hale Waihona Puke 稳定斑块、调脂阿托伐他汀钙片 40mg 1/晚
改善循环 营养心肌
Company Logo
药学监护10月23日D2
患者今日感胸闷气短,乏力,半卧位,心率95次/ 分,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罗音。
临时:托拉塞米注射液 40mg
呋塞米40mg 16:00 21:00
0.9%氯化钠注射液20ml+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 0.2mg
加用:呋噻米片 20mg 3/日
抗凝
依诺肝素钠注射液 40mg 2/日
抑酸、保护胃黏膜 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泮托拉唑钠粉针 80mg 1/日
扩冠
0.9%氯化钠注射液 100ml + 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 20mg 1/日
抑制心率
酒石酸美托洛尔 6.25mg 2/日
稳定斑块、调脂
阿托伐他汀钙片 40mg 1/晚
改善循环 营养心肌
一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 心衰患者的病例分析
LOGO
主要内容
1
疾病介绍
2
病例简介
3
药学监护
Company Logo
疾病介绍
心肌梗死MI:冠状动脉 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 所引起的心肌坏死。
心衰:由于心脏器质性或 功能性疾病损害心室充盈 和射血能力而引起的一组 临床综合征。
既往否认高血压病史,否认糖尿病病史。吸烟史15年,每日20 支,无饮酒史。否认药物过敏史。查体:T:36.6℃,P:78次/分, R:14次/分,BP:119/67mmHg,平卧位。
Company Logo
病例介绍
临床诊断: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1急性广泛前壁、高侧壁心肌梗死 1.2Killip I级
替格瑞洛(倍林达) 环戊基三唑嘧啶类 可逆
活性药物 不受代谢限制
30分钟 3-4天
5天
Company Logo
初始用药方案10月22日
作用
药物名称
服用方式
抗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 1/日 替格瑞洛片 90mg 2/日
5%葡萄糖注射液2250ml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 10ml 静 脉输液 1/日
0.9%氯化钠注射液20ml + 磷酸肌酸钠粉针 1g 静脉注 射 2/日
口服 口服 皮下注射 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 口服 口服
静脉输液
安眠 通便
复方酸枣仁颗粒 8g 2/日 聚乙二醇4000散 10g 1/晚
口服
Company Logo
口服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区别
不同抗血小板药物的激活途径
Company Logo
机制的比较
分类 与P2Y12受体结合的可
逆性
激活 起效时间 作用持续时间 择期手术前停药时间
氯吡格雷 噻吩并吡啶类
不可逆
前体药物 受代谢限制
2-4小时 3-10天
7天
分子结构
噻吩并吡啶环
口服
他汀类区别
Ø阿托伐他汀:脂溶性,对血糖影响最大,还可诱发老年痴呆。 半衰期较长可以在早晨服用。 Ø瑞舒伐他汀:水溶性,对肾损害小,降脂效果最强。 Ø辛伐他汀:脂溶性,降脂效果弱于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 价格相对低。 Ø普伐他汀:水溶性,对肝损害小。不通过细胞色素P450代谢。 因此与其他药物合用时不容易产生相互作用。通过肝、肾两条 途径进行清除,所以肝或肾功能不全患者可通过改变排泄途径 而清除。 Ø洛伐他汀:与食物同服,因为食物可增加此药物的生物利用 度。
鉴别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有胸痛症状,但时间一 般不超过半小时,心电图有一过性ST段压低,心肌酶、 TNT结果正常
Company Logo
初始用药方案10月22日
作用
药物名称
服用方式
抗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 1/日 替格瑞洛片 90mg 2/日
5%葡萄糖注射液2250ml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 10ml 静 脉输液 1/日
0.9%氯化钠注射液20ml + 磷酸肌酸钠粉针 1g 静脉注 射 2/日
口服 口服 皮下注射 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 口服 口服
静脉输液
安眠 通便
复方酸枣仁颗粒 8g 2/日 聚乙二醇4000散 10g 1/晚
口服
Company Logo
螺内酯 20mg 1/日
0.9%氯化钠注射液50ml+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 0.5mg 1/日
改用:聚乙二醇4000散 10g 1/晚
心源通性便休灵克胶囊 0.5g 1/晚
泮托拉唑钠粉针 80mg 1/日
奥美拉唑片 20mg 1/日
复方酸枣仁颗粒 8g 2/日
Company Logo
病因
心力衰竭是急性心肌梗塞常 见和重要的并发症之一 。
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心力衰竭 的机理,主要是由于心肌梗塞坏 死导致的心肌收缩功能减低,引 起心排血量下降和外周灌注不足, 左室舒张末期容量的增加或左室 顺应性下降造成左房压升高,临 床出现心力衰竭和肺瘀血,故心 肌梗塞的面积大小是影响心力衰 竭是否发生和严重程度如何的直 接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