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委会考试黄河试题大全

合集下载

黄委会 黄河基础知识

黄委会 黄河基础知识

1.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省(自治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公里。

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包括内流区4.2万平方公里)。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还是世界第五长河。

2.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是刘家峡水电站。

3.黄河流域的暴雨,主要集中于盛夏的7、8月。

4.黄河下游难以治理的症结是泥沙。

5.黄河堤防的主要作用是防洪。

6.黄河洪水按其成因可分为:暴雨洪水和冰凌洪水。

7.黄河流域的灾害主要有:洪灾和旱灾。

8.黄河各河段的特点是:水主要来自上游,泥沙主要来自中游,历史上灾害主要发生在下游。

9.黄河下游滩区是下游河道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防洪治河方面,滩区具有行洪、滞洪和沉沙三种功能。

10.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黄河下游日渐开发,为了发展生产的需要,沿河诸侯先后筑堤,黄河下游堤防始建于春秋。

11. 民国22年(1933年)黄河大水,下游决口数十处,洪水泛及5省,灾民数十万,当年9月成立黄河水利委员会,首任委员长是李仪祉。

他第一次提出了黄河上中下游全面进行治理的方略。

第一次提出调水调沙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首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

第一次提出治沙应着重控制粗泥沙的是清华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钱宁。

12.黄河下游河道经历了多次改道,1855年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渤海,形成现行河道。

13.黄河下游河道具有河道上宽下窄、比降上陡下缓、排洪能力上大下小的特点。

按照河道特点,黄河下游河道可分为:游荡型、过渡型、弯曲型和河口型4类。

14. 黄河暴雨洪水主要来自中游地区和上游兰州以上地区,三门峡以上来水为主的洪水称为“上大洪水”,以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来水为主的洪水称为“下大洪水”,“上大洪水”与“下大洪水”不遭遇。

15.在黄河干流上游最早进行固定位置和水位定量观测与记载的地点是:今青铜峡水库坝址。

黄委会考试专业课辅导:黄河知识300问之提防险情

黄委会考试专业课辅导:黄河知识300问之提防险情

黄委会考试专业课辅导:黄河知识300问之提防险情【导读】2015黄委会考试内容为,行测公基专业课。

河南华图收集了黄河知识300问供大家学习,希望考出优异成绩。

黄河知识300问三、堤防险情101.堤防九大险情指的是什么?答:漫溢、渗水、管涌、漏洞、滑坡、跌窝、坍塌、裂缝、风浪。

102.什么是漫溢?答:洪水从大堤顶部漫过,从上而下急骤冲刷堤身导致溃堤决口的危急险情。

103.堤防漫溢的原因有哪些?答:(1)上游发生超标准洪水,洪水位超过堤顶;(2)河道内存在有阻水障碍物,水位雍高超过堤顶;(3)因河道淤积,水位抬高超过堤顶;(4)风浪或主流坐弯,引起水位雍高超过堤顶;(5)堤防施工碾压不实和基础沉陷,致使堤防的高度不足。

104.漫溢险情的抢护原则是什么?答:力争在洪水到来之前在堤项完成抢筑子埝。

105.漫溢险情的抢护方法有哪些?答:纯土子埝、土袋子埝、桩柳子埝、柳石枕子埝。

106.抢修子埝时应注意什么?答:(1)要保证抢修子埝的质量;(2)抢修子埝要全线同步施工;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3)对抢修的子埝要严密巡查,加强防守,发现问题及时抢护。

107.什么是渗水?答:在较高水位及较长历时渗压作用下,背水堤坡及坡脚附近出现土壤潮湿或发软、有水渗出的现象。

108.堤防渗水的原因有哪些?答:(1)水位超过堤防设计标准;(2)提身断面不足;(3)堤身土质多沙,透水性强;(4)筑堤时碾压不实;(5)堤身、堤基有隐患等。

109.堤防渗水抢护的原则是什么?答:临水截渗,背水导渗。

110.堤防渗水险情的抢护方法是什么?答:导渗沟法、反滤层法、透水后戗法、临水截渗法。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黄河知识试题

黄河知识试题

1、在国务院批复的《黄河流域近期重点治理规划》中,黄河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是洪水威胁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和(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

2、黄河治理的4个指标是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和(河床不抬高)3、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干支流调水进入黄河上游,是补充黄河水资源不足、解决黄河流域乃至西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的重大战略措施。

4、国家出台的关于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第一部行政法规是(黄河水量管理调度条例)。

5、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强黄河水利科研发展,根据治黄发展的需求,(1950 )年成立了黄委会泥沙研究所,1991年更名为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重点开展以河流泥沙为中心的多学科、综合性水利科研工作。

1 / 346、实体模型试验在治黄发展和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目前已相继建成了包括(小浪底至陶城铺河段河道模型)、小浪底库区模型、三门峡库区模型、部分概化模型、基础研究试验水槽和土壤侵蚀土槽等在内的诸多实体模型。

7、黄河水文观测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大禹治水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就以(树木)标志水位。

8、在黄河干流上游最早进行固定位置和水位定量观测与记载的地点是今青铜峡水库坝址)。

9、从民国时期开始按近代水文科学知识布设水文测站和进行水文观测。

黄河干流最早的水文站是陕县水文站和(泺口水文站)10、因为泥沙问题,世界很多水文测验仪器在黄河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黄委经过近两年的协同攻关,黄河水文泥沙测验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实现了河流泥沙含沙量在线连续施测。

这种在线泥沙测验仪器名称是(振动式测沙仪)2 / 3411、黄河流域的灾害主要有洪灾和(旱灾)1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三大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14、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防治总体上分为三类不同区域,即:重点治理区、重点预防保护区和(耕作措施)。

15、黄河流域用水大户是(农业16、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入河排污量迅速增加,主要污染物是(COD )和氨氮。

黄河水利委员会事业单位招聘黄河基础知识测验题(一)

黄河水利委员会事业单位招聘黄河基础知识测验题(一)

黄河水利委员会事业单位招聘黄河基础知识测验题(一)河南事业单位考试群: 221526441一、单项选择(共40道)1、我国将每年的( A )定为中国水周。

A、 3月22~28日B、 4月22~28日C、 5月22~28日D、 7月22~28日2、水的主要用途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 B )。

A、灌溉用水B、生态用水C、采矿用水D、航运用水3、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某地区逐年可恢复和( A )的淡水资源。

A、更新B、开采C、储存D、消耗4、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 B )。

A、多年平均降水量B、多年平均径流总量C、年降水量和蒸发量之比D、多年平均蒸发量5、我国《水法》中所称水资源,包括( A )。

A、地表水和地下水B、淡水和海水C、地表水和土壤水D、江河水和地下水6、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全国水资源的( A )%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

A、81B、51C、91D、7113、跨流域调水,应当进行全面规划和科学论证,统筹兼顾调出和调入流域的用水需要,防止对( A )造成破坏。

A、生态和环境B、交通C、通信设施D、农业14、我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由( A )负责解释。

A、水利部B、流域管理机构C、建设部门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15、下列不需要申请取水许可的情形是:( D )。

A、直接从地下取水B、直接从江河取水C、直接从湖泊取水D、为畜禽饮用取水16、地下水的开采量超过( B ),造成地下水水位待续下降,或因开发利用地下水引发了环境地质灾害或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是判定地下水超采和划定地下水超采区的依据。

A、补给量B、可开采量C、天然资源量D、降水入渗补给量。

(完整word版)黄河基础知识及习题(完整版)

(完整word版)黄河基础知识及习题(完整版)

黄委考试黄河基础知识黄河中国古代也称河,发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垦利县注入渤海。

干流河道全长5464千米,仅次于长江,为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还是世界第五长河.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千米;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为中游,河长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千米.(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种说法,这里采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划分方案)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域东西长1900千米,南北宽1100千米,总面积达752443平方千米。

黄河多年平均流量1774。

5立方米/秒,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径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亩均水量324立方米。

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输沙量达39。

1亿吨(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

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黄河长度 5464 km ,源头海拔 4800 m ,平均流量 1774。

5 m³/s ,流域面积 752443 km²,源头青海省,注入渤海,流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维系炎黄子孙的血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的象征.黄河,像一头脊背穹起,昂首欲跃的雄狮,从青藏高原越过青、甘两省的崇山峻岭;横跨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奔腾于晋、陕之间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龙门”而出,在西岳华山脚下调头东去,横穿华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滨。

它流经9个省、区,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1000多条溪川,行程5464公里,流域面积达75万多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河.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黄河平均年径流总量仅574亿立方米,在中国河流中居第八位。

黄河水利委员会事业单位招聘黄河基础知识测验题(二)

黄河水利委员会事业单位招聘黄河基础知识测验题(二)

黄河水利委员会事业单位招聘黄河基础知识测验题(二)黄委会备考群:22152644217、国家保护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植被,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和( B ),改善生态环境。

A、环境污染B、水体污染C、大气污染D、土壤污染18、国家建立饮用水( C )保护区制度。

A、水质B、水量C、水源D、水域19、水污染会导致( C )。

A、资源型缺水B、工程型缺水C、水质型缺水D、浪费性缺水30、国家对水工程建设移民实行开发性移民的方针,按照( C )的原则,妥善安排移民的生产和生活,保护移民的合法权益。

A、前期补偿、补助B、后期扶持C、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扶持相结合D、生产扶持与生活扶持相结合31、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成果包括发明专利、( B )、工程设计。

A、技术创造B、技术设计C、开发规划D、工程运行32、我国《水土保持法》所称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 D )和治理措施。

A、控制B、管理C、保护D、预防33、根据《水土保持法》,止在( C )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

A、15B、20C、25D、3034、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修建铁路、公路、水工程,开办矿山企业、电力企业和其他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须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的( C )方案。

A、环境保护B、水资源规划C、水土保持D、项目规划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35、对荒山、荒沟、荒丘、荒滩水土流失的治理实行承包的,应当按照( C )原则,签订水土保持承包治理合同。

A、政府进行合理补贴B、个人独自承担费用C、谁承包治理谁受益D、谁受益谁承包治理36、建国以来到2006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已达到1.2857亿千瓦,在电力总装机容量中占( A )。

A、21%B、31%C、41%D、51%37、水电站自动化的直接目的是( B )。

2013黄委会考试黄河基础知识大全

2013黄委会考试黄河基础知识大全

54、传说大禹治理黄河时的三件宝是河图、开山斧和避水剑。

55、黄河以泥沙多、含沙量高闻名于世,干流实测最大含沙量是911kg/m3。

(三门峡站,1977年)56、黄河来沙量年际变化很大,实测最大年沙量是39亿t。

(1933年陕县站)57、西汉末年的贾让应诏上书《治河策》,提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河三策,这三策是上策、中策、下策。

上策:滞洪改河;中策:筑渠分流;下策:加高培厚堤防。

58、潘季驯是明代著名的治河专家,四次总理河道,先后治河近10 年。

他第一次把治沙提到黄河治理方略的高度,凝练了“以河治河,以水攻沙”的治河方略,即“束水攻沙”的方策。

59、三门峡水库1960年9月开始蓄水后,淤积问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极大关注。

为统一思想,尽快作出治黄决策,解决三门峡水库淤积问题,周恩来亲自主持召开了治黄会议。

60、《黄河水量调度条例》于2006年7月5日国务院第142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6年8月1日起施行。

61、根据《黑河干流水量调度管理办法》,水利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指导黑河干流水量调度工作。

62、水文循环的三要素是降雨、径流和蒸发。

63、黄河是资源性缺水的河流,河川径流量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2%。

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小于长江、珠江、松花江)。

64、2008年,黄委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发展目标与努力方向,即四个转向:把黄河洪水泥沙管理的重点转向塑造协调的水沙关系,把水资源管理与调度的重点转向实现黄河功能性不断流,把水资源保护的重点转向提高监督管理水平和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把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保持的重点转向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治理。

65、针对新的形势,在努力迈向“四个重点转向”新阶段的过程中,我委提出了工作领域要统筹上中下游、突出六项重点,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体现七个并重。

66、在2010年全河工作会议上,我委提出了要实施最严格的流域管理制度。

其主要内容是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最严格的河道管理制度和最严格的水土保持监督监测制度。

黄河测试题

黄河测试题

黄河测试题
1. 黄河的发源地是哪里?
A. 青藏高原
B. 四川盆地
C. 黄土高原
D. 内蒙古高原
2. 黄河在中国的哪条河流中被称为“母亲河”?
A. 长江
B. 黄河
C. 珠江
D. 松花江
3. 黄河全长约多少公里?
A. 2000公里
B. 3000公里
C. 4000公里
D. 5000公里
4. 黄河最终流入哪个海洋?
A. 东海
B. 南海
C. 渤海
D. 黄海
5. 黄河的泥沙含量非常高,这主要是因为流经的哪个地区?
A. 黄土高原
B. 青藏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 四川盆地
6. 黄河的哪个河段被称为“九曲黄河”?
A. 上游
B. 中游
C. 下游
D. 全部
7. 黄河的哪一段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水源?
A. 上游
B. 中游
C. 下游
D. 没有
8. 黄河的哪一段河流是黄河文明的发源地?
A. 黄河上游
B. 黄河中游
C. 黄河下游
D. 黄河全段
9. 黄河的哪一次改道被称为“黄河夺淮入海”?
A. 公元前602年
B. 公元1194年
C. 公元1855年
D. 公元1938年
10. 黄河的哪一项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A. 三门峡水利枢纽
B. 都江堰
C. 小浪底水利枢纽
D. 黄河大堤
答案:
1. A
2. B
3. C
4. C
5. A
6. B
7. D
8. B
9. C
10. 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委考试黄河知识试题1、我们黄河母亲出生于青藏高原巴颜克拉山被麓海拔 4500米的雅拉达泽山以东约古宗列盆地呀。

冰川时期造山运动诞生了黄河母亲,至今已有120多万岁了。

从 1972年以来,黄河母亲26次连续断奶,当时饿得你是嗷嗷直哭啊。

2、2003年在郑州召开的《首届黄河国际论坛大会》,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实现人水和谐相处”的新理念,使我们的治黄事业进入了一个历史新纪元。

3、数字黄河的原理:就是把黄河转换成4S信息数据输入计算机,想了解黄河一点便知。

4S是数字黄河的专业术语RS、GCS、GPS、GIS,分别代表遥感测量、地理定位、数据处理、定量分析四大系统。

4、这1493是什么意思?这可是三条黄河的缩写。

1493是数字黄河新设想,概括地讲就是围绕一个终极目标实现“四不”标准,采取九条措施,建设“三条黄河”啊。

5、标准化堤防三线建设,“绿树抱大堤,碧水映翠柳”,我们黄河的山是绿的,堤是绿的。

6、黄河风光:具有代表性的就有十五大名山,九大胜水和八大奇观。

十五大名山——阿尼玛卿山、巴颜克拉山、白云山、六盘山、贺兰山、祁连山、太白山、吕梁山、太行山、秦岭、阴山、邙山、嵩山、华山、泰山。

7、九大胜水:有五湖四海,有姊妹湖、青海湖、东平湖、大明湖啊。

四海——乌良素海、星宿海、青海和渤海八大奇观有黄河石林、龙门石窟、壶口瀑布、墩皇莫高窟、白石崖溶洞、三门峡、小浪底、黄河水体纪念馆。

8.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 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

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

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关于黄河的神话:1、、人们说黄河是“铜头铁尾豆腐腰”。

啥是豆腐腰?即是说从花园口向下到台前县孙口,这一段黄河经常决堤泛滥,大堤像豆腐一样松软,经不起风浪。

9.黄河断流始自1972年山东省利津,后来日趋严重。

1972~1998年的27年间,下游有21次断流,特别是90年代,年年断流,且首次断流的时间提前、断流时间和距离不断延长。

断流严重的1997年,山东利津站全年断流13次、累计2 26天,330天无黄河水入海,断流起点已上延到开封柳园口附近,全长704公里,占黄河下游河道长度的90%。

不仅如此,黄河中游各主要支流也相继出现断流。

黄河源头1997年开始出现断流,扎陵湖至鄂陵湖河段1999年春也出现了首次断流,完全暴露的河段达8公里。

10从水文上看,黄河断流属于水量季节性变化。

但实质上,断流是人类对水资源用量超过其自然限度,是人类需求与脆弱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反映。

用水量剧增是黄河断流的根本原因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特别是90年代以来,降雨、径流偏少,人均和亩均水量都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干旱是黄河断流的自然原因。

11,年倾泻16亿吨泥沙90%来自黄土高原每年倾泻16亿吨泥沙,90%来自黄土高原这些沟壑。

每年流失的 16亿吨泥土,绝不仅仅是把一条河染成触目惊心的黄色。

它随水而下,淤塞了湖泊,冲决了丘陵,抬高了河床,涤荡了平原。

12. 我国以占全球6%的径流量、9%的耕地,保障了占全球21%人口的温饱和经济社会发展。

资料三黄河长达5464千米,流域面积达到752442.76平方公里,流经9个省区,呈巨大的“几”字型。

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约古宗列渠是黄河的正源,源头于巴颜喀拉山脉的雅拉达泽峰,干流长度4675千米,平均流量1774.5 立方米/秒,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

上、中游分界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镇,中、下游分界点是河南省的旧孟津。

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一般为500米,较窄处只有50米,水深一般为2.5米,有的地方的深度只有1.2~1.5米。

主要支流黄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厉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无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

其中渭河为黄河的最大支流。

主要湖泊有扎陵湖、鄂陵湖、乌梁素海、东平湖。

干流水利枢纽* 三门峡水利枢纽:山西平陆、河南三门峡市交界处,1960年投入使用* 三盛公水利枢纽:内蒙古磴口,1966年投入使用* 青铜峡水利枢纽:宁夏青铜峡市,1968年投入使用* 刘家峡水电站:甘肃永靖,1974年投入使用* 盐锅峡水利枢纽:甘肃永靖,1975年投入使用* 天桥水利枢纽:山西保德、陕西府谷交界处,1977年投入使用* 八盘峡水利枢纽:甘肃兰州,1980年投入使用* 龙羊峡水电站:青海共和,1992年投入使用* 大峡水利枢纽:甘肃兰州,1998年投入使用* 李峡水利枢纽:青海化隆,1999年投入使用* 万家寨水利枢纽:山西偏关、内蒙古准格尔旗交界处,1999年投入使用* 小浪底水利枢纽:河南济源和孟津交界处,2001年投入使用桥梁* 济南黄河斜拉桥:山东省济南市北侧。

1978年12月开工,1981年底建成。

曾更换几次钢索。

* 济南黄河公路桥:山东省济南市北郊。

1978年12月开工,1982年7月正式投入运营* 济南黄河浮桥:只在非汛期(夏汛和凌汛)使用,位于市北洛口渡口,免费使用。

* 兰州黄河铁桥:甘肃省兰州市城北。

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竣工于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

* 郑州黄河桥:河南省郑州市以北5.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四个不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试题一1、在国务院批复的《黄河流域近期重点治理规划》中,黄河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是洪水威胁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和(B )。

A、水污染加剧B、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C、管理落后2、黄河治理的4个指标是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和(D)。

A、环境不恶化B、水土不流失C、大堤不加高D、河床不抬高3、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长江(A )干支流调水进入黄河上游,是补充黄河水资源不足、解决黄河流域乃至西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的重大战略措施。

A、上游B、中游C、下游4、国家出台的关于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第一部行政法规是(C)。

A、黄河河口管理办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C、黄河水量管理调度条例D、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5、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强黄河水利科研发展,根据治黄发展的需求,(B)年成立了黄委会泥沙研究所,1991年更名为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重点开展以河流泥沙为中心的多学科、综合性水利科研工作。

A、1949B、1950C、1951D、19526、实体模型试验在治黄发展和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目前已相继建成了包括( D )、小浪底库区模型、三门峡库区模型、部分概化模型、基础研究试验水槽和土壤侵蚀土槽等在内的诸多实体模型。

A、河口河段模型B、宁蒙河段模型C、黑山峡河段模型D、小浪底至陶城铺河段河道模型7、黄河水文观测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大禹治水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就以(A )标志水位。

A、树木B、石头C、浮竹排8、在黄河干流上游最早进行固定位置和水位定量观测与记载的地点是( D)。

A、今刘家峡水库坝址B、今龙羊峡水库坝址C、今沙坡头水库坝址D、今青铜峡水库坝址9、从民国时期开始按近代水文科学知识布设水文测站和进行水文观测。

黄河干流最早的水文站是陕县水文站和( B )A、陆浑水文站B、泺口水文站C、五龙口水文站D、小浪底水文站10、因为泥沙问题,世界很多水文测验仪器在黄河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黄委经过近两年的协同攻关,黄河水文泥沙测验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实现了河流泥沙含沙量在线连续施测。

这种在线泥沙测验仪器名称是(C)。

A、雷达测速枪B、电波流速仪C、振动式测沙仪D、声学流速仪11、黄河流域的灾害主要有洪灾和( D )。

A、虫灾B、地质灾害C、涝灾D、旱灾12、黄河各河段的特点是:水主要来自上游,泥沙主要来自中游,历史上灾害主要发生在(C )。

A、上游B、中游C、下游D、上中下游1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三大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A)。

A、耕作措施B、管理措施C、治沙措施D、经济措施14、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防治总体上分为三类不同区域,即:重点治理区、重点预防保护区和(B )。

A、重点禁牧区B、重点监督区C、重点生态移民区D、重点监测区15、黄河流域用水大户是( B)。

A、工业B、农业C、生活用水16、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入河排污量迅速增加,主要污染物是( D )和氨氮。

A、BODB、重金属C、氯气D、COD17、目前,入黄排污口排放达标率低,污染源主要为( A )。

A、工业点源污染B、工业面源污染C、农业点源污染D、农业面源污染18、黄河支流众多,直接入黄的一级主要支流有( D )条。

A、206B、304C、276D、11119、我委获得水利部重点实验室的是(C)。

A、黄河水文重点实验B、黄河堤防重点实验室C、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D、黄河河床演变重点实验室20、黄河下游滩区是下游河道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防洪治河方面,滩区具有行洪、滞洪和( D )三种功能。

A、居住B、保安全C、抗洪D、沉沙21、黄河下游滩区居住大量群众,截止2007年底,下游滩区总人口是( B )万人。

A150B、189.5C、210 D、502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黄河下游日渐开发,为了发展生产的需要,沿河诸侯先后筑堤。

黄河下游堤防始建于( A )。

A、春秋B、元朝C、明朝D、唐朝23、民国22年(1933年)黄河大水,下游决口数十处,洪水泛及5省,灾民数十万,当年9月成立黄河水利委员会,首任委员长是( C )。

A、王化云B、张瑞瑾C、李仪祉D、张含英24、黄河下游河道经历了多次改道,(D)年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渤海,形成现行河道。

A、1911 B、1898C、1937 D、185525、黄河下游河道具有河道上宽下窄、( A )、排洪能力上大下小的特点。

A、比降上陡下B、用水上多下少C、滩区地多人少26、在“96.8”洪水期间,花园口站最高洪水位94.73m,为该站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高水位。

在这次洪水中,花园口站出现的洪峰流量是(C)m3/s。

A、9200B、10260C、7860D、870027、黄河自然断流始于1972年,自1972年至1998年的28年中,黄河下游共发生22年断流。

黄河断流历时最长的年份是1997年,利津断流时间长达(A)天。

A、226B、145C、158D、21228、经国务院同意,授权黄委负责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管理工作。

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始于(B)年。

A、1997B、1999C、2000D、200129、2002~2010年汛前,进行了以小浪底水库为主的调水调沙试验和生产运行,共进行( D )次调水调沙。

A、7 B、8 C、9D、1030、为了使黄河中游两岸滩地有限的容积发挥更大的减淤作用,2004年,开展了黄河小北干流连伯滩放淤试验,基本实现了( C )的试验目标,为今后大规模放淤积累了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