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宁国市津河中学、广德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5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津河中学、广德实验中学联考高二(下)月考物理试卷(5月份)

2014-2015学年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津河中学、广德实验中学联考高二(下)月考物理试卷(5月份)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如图所示,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和B紧挨着一起匀速下滑,A与B的接触面光滑.已知A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2倍,斜面倾角为α,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A.tanαB.C.tanαD.【答案】A【解析】解:设每个物体的质量为m,B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2mgsinα=2μmgcosα+μmgcosα解得μ=故选:A.对AB整体进行研究,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本题是力平衡问题,研究对象也可以采用隔离法研究,要注意斜面对两个物体的支持力相等.2.对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同一接触面上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弹力必有摩擦力B.有摩擦力必有弹力C.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弹力成正比D.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答案】B【解析】解:A、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中,必须接触挤压,所以有摩擦力必有弹力,而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故A错误,B正确.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静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无关,故C错误;D、摩擦力是阻碍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故其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故D错误;故选:B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接触、挤压、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可知有摩擦力必有弹力,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弹力的方向相互垂直.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以及知道滑动摩擦力才与弹力成正比,同时注意明确摩擦力可以和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相互垂直.3.如图所示,建筑工人安装搭手架进行高空作业,有一名建筑工人由于不慎将抓在手中的一根长5m的铁杆在竖直状态下脱落了,使其做自由落体运动,铁杆在下落过程中经过某一楼层面可视为点的时间为0.2s.铁杆下落时其下端到该楼层的高度h为()(g取10m/s2,不计楼层面的厚度)A.6mB.6.2mC.28.8mD.10m【答案】C【解析】解:(1)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得:则解得:t=2.4s所以铁杆下落时其下端到该楼层的高度为故选:C.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铁杆下端到达楼层面的速度,结合速度位移公式求出距离楼层面的高度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4.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开始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物体运动的v-t图象中,正确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解:在0~1s内,a1=1m/s2,物体从静止开始正向匀加速运动,速度图象是一条直线,1s末速度v1=a1t=1m/s,在1s~2s内,a2=-1m/s2,物体将仍沿正方向运动,但要减速,2s末时速度v2=v1+a2t=0,2s~3s内重复0~1s内运动情况,3s~4s内重复1s~2s内运动情况,故选:C.在0~1s内,物体从静止开始沿加速度方向匀加速运动,在1s~2s内,加速度反向,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所以做匀减速运动,到2s末时速度为零.2s~3s内加速度变为正向,物体又从静止开始沿加速度方向匀加速运动,重复0~1s 内运动情况,3s~4s内重复1s~2s内运动情况.根据加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找出对应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结合物体的初状态状态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5.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后速度大小变为10m/s,在这1s内物体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平均速度的大小可能是7m/sB.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C.速度变化量大小可能小于4m/s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10m/s2【答案】C【解析】解:由题,v0=4m/s,v1=10m/s,v2=-10m/s则△v1=v1-v0=6m/s,△v2=v2-v0=-14m/s由平均速度的定义有:===7m/s,故A正确加速度为a1===6m/s2a2===-14m/s2故D正确位移s=得,s1==7m或s2==3m,故B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题中末速度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也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末速度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值,根据速度变化和加速度公式可求出两个可能值本题重点考查矢量的方向性,以初速度为正方向,当末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为正值;反之,为负值6.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一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在半圆柱体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现使MN保持竖直并且缓慢地向右平移,在Q滑落到地面之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B.P对Q的弹力逐渐增大C.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减小D.Q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答案】B【解析】解:A、B、对圆柱体Q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杆MN的支持力和半球P对Q的支持力,如图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杆MN的支持力方向不变、大小变,半球P对Q的支持力方向和大小都变,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得到N1=mgtanθ由于θ不断增大,故N1不断增大,N2也不断增大;故A错误,B正确;C、对PQ整体受力分析,受到总重力、MN杆的支持力N1,地面的支持力N3,地面的静摩擦力f,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N1=mgtanθ由于θ不断增大,故f不断增大,故C错误;D、物体Q一直保持静止,故D错误;故选:B.先对圆柱体Q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杆MN的支持力和半球P对Q的支持力,其中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杆MN的支持力方向不变、大小变,半球P对Q的支持力方向和大小都变,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并运用合成法得到各个力的变化规律;最后对PQ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得到地面对整体的摩擦力情况.本题关键先对物体Q,再对物体PQ整体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出各个力的表达式进行分析处理.7.磁通量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重要物理量,如图所示,通过恒定电流的导线MN与闭合线框共面,第一次将线框由1平移到2,第二次将线框绕cd边翻转到2,设先后两次通过线框的磁通量变化分别为△Φ1和△Φ2,则()A.△Φ1>△Φ2B.△Φ1=△Φ2C.△Φ1<△Φ2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解:设在位置Ⅰ时磁通量大小为Φ1,位置Ⅱ时磁通量大小为Φ2.第一次将金属框由Ⅰ平移到Ⅱ,穿过线框的磁感线方向没有改变,磁通量变化量△Φ1=Φ1-Φ2;第二次将金属框绕cd边翻转到Ⅱ,穿过线框的磁感线的方向发生改变,磁通量变化量△Φ2=Φ1+Φ2;△Φ1<△Φ2故C正确.故选:C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出磁场的方向.第一次将金属框由Ⅰ平移到Ⅱ,穿过线框的磁感线方向没有改变,磁通量变化量大小等于两个位置磁通量的差值;第二次将金属框绕cd边翻转到Ⅱ,穿过线框的磁感线的方向发生改变,磁通量变化量大小等于两个位置磁通量绝对值之和.本题关键要掌握磁通量的一般计算公式Φ=BS cosα,α是线圈与磁场垂直方向的夹角.8.如图所示,一个菱形的导体线框沿着自己的对角邻匀速运动,穿过具有一定宽度的匀强磁场区城,已知对角线AC的长度为磁场宽度的两位且与磁场边界垂直.下面对于线框中感应电流随时间交化的图象(电流以ABCD顺序流向为正方向,从C点进人磁场开始计时)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解:线圈在进磁场的过程中,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BCD方向,即为正值,在出磁场的过程中,根据楞次定律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DCBA,即为负值.在线圈进入磁场的前一半的过程中,切割的有效长度均匀增大,感应电动势均匀增大,则感应电流均匀增大,在线圈进入磁场的后一半过程中,切割的有效长度均匀减小,感应电动势均匀减小,则感应电流均匀减小;在线圈出磁场的前一半的过程中,切割的有效长度均匀增大,感应电流均匀增大,在线圈出磁场的后一半的过程中,切割的有效长度均匀减小,感应电流均匀减小.故B 正确,A、C、D错误.故选:B.先根据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再结合切割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公式判断感应电动势的变化,从而结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变化.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以及知道在切割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公式E=BL v中,L为有效长度.9.一个电阻接在10V的直流电源上,它的发热功率是P,当接到电压为u=10sinωt V 的交流电源上,它的发热功率是()A.0.25PB.0.5PC.pD.2p【答案】B【解析】解:一个电阻接在10V的直流电源上,它的发热功率是P,知P=.当接到电压为u=10sinωt V的交流电源上,有效值为,则发热功率.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根据电压的瞬时表达式得出峰值的大小,从而得出有效值的大小,结合功率公式求出发热功率的大小.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峰值和有效值的关系,知道求解热量、热功率时运用有效值进行计算.10.单匝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穿过线圈的磁通量Φ随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A.在t=0时刻,线圈中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也最大B.在t=1×10-2s时刻,感应电动势最小C.在t=2×10-2s时刻,感应电动势为零D.在0~2×10-2s时间内,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为零【答案】C【解析】解:A、t=0时刻,线圈中磁通量最大,Φ的变化率达最小,感应电动势最小,故A错误;B、在t=1×10-2s时刻,磁通量为零,但Φ的变化率达最大,感应电动势最大,故B 错误;C、在t=2×10-2s时刻,Φ的变化率为零,感应电动势为零,故C正确;D、在0-2×10-2ss时间内,磁通量变化不为零,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不为零,故D错误;故选:C.线圈在中性面时磁通量最大,电动势最小,与中性面垂直时,通过的磁通量最小,电动势为最大.本题关键是记住两个特殊位置:在中性面时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最小,电动势方向改变;垂直中性面位置磁通量为零,但电动势最大11.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电阻为r的金属圆环,放在图示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圆环直径为d,长为L,电阻为的金属棒ab放在圆环上,以速度v0向左运动,当ab棒运动到图示虚线位置时,金属棒两端电势差为()A.0B.BL vC.BL vD.BL v【答案】D【解析】解:当ab棒以v向左运动到图示虚线位置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BL v0,外电路总电阻为:R==,金属棒两端的电势差是外电压,由串联电路分压规律得金属棒两端电势差为:U=E=•BL v=BL v.故选:D.金属棒向左运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相当于电源,由E=BL v求出感应电动势.由并联电路特点求出外电路电阻,然后应用欧姆定律求出金属棒两端电势差.电磁感应与电路知识的综合,分清金属棒两端电势差是外电压还是内电压是关键.12.如图甲所示,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L1、L2、L3、L4为四只规格均为“9V,6W”的相同灯泡,各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输入端交变电压的u-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压表的示数为36 VB.电流表的示数为2 AC.四只灯泡均能正常发光D.变压器副线圈两端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 H z【答案】A【解析】解:A、由输入端交变电压u的图象,可求出有效值36V,由原、副线圈匝数之比3:1,可得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3:1,电流之比1:3,设灯泡两端电压为U,所以U+3U=36V,则U=9V,因此原线圈电压即电压表的示数为27V,副线圈电压为9V,四只灯泡均能正常发光.电流表的读数为I=3×A=2A,A错误BC正确.D、由图象知交流电的周期为0.02s,变压器副线圈两端交变电流的频率50H z,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闭合电路动态分析中,电源部分是由变压器提供,其它仍用闭合电路殴姆定律.当断开开关S时,导致总电阻发生变化,而电压不变,则可判断出电路中的电流及电压如何变化.同时当电路中有变压器时,只要将变压器的有效值求出,则就相当于一个新的恒定电源,其值就是刚才的有效值理想变压器是理想化模型,一是不计线圈内阻;二是没有出现漏磁现象.同时运用闭合电路殴姆定律来分析随着电阻变化时电流、电压如何变化.分析的思路先干路后支路,以不变应万变.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变压器的原线圈与灯泡串联后接入交流中,所以图象的有效值不是原线圈的有效值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13.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两个分力F1、F2的夹角要尽量大些B.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适当大些C.同次实验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D.实验时弹簧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刻度线(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结点的位置.图中______ 是力F1与F2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__ 是力F1与F2的合力的实验值.通过把它们比较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答案】BD;F;F【解析】解:A、在实验中两个分力的夹角大小适当,在作图时有利于减小误差即可,并非越大越好,故A错误;B、适当增加橡皮条的拉力,可以减小偶然误差对其影响,故B正确;C、要保证两个弹簧称的拉力与一个弹簧称的拉力效果相同,橡皮条要沿相同方向伸长量相同,则O点的位置应固定,故C错误;D、为了减小实验中摩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同时读数时注意视线要正对弹簧刻度,故D正确.故选:BD.(2)用平行四边形画出来的是理论值,和橡皮筋同线的那个是实际值,所以:F是理论值;F 是实际值.该实验的实验目的就是比较F1、F2合力的理论值和实验值是否相等.故答案为:(1)BD;(2)F、F在实验中使用一根弹簧秤拉细线与两根弹簧秤拉细线的作用效果要相同(即橡皮条拉到同一位置),而细线的作用是画出力的方向,弹簧秤能测出力的大小.因此细线的长度没有限制,弹簧秤的示数也没有要求,两细线的夹角不要太小也不要太大,但拉弹簧秤时必须保证与木板平面平行.本实验采用是等效替代的思维方法.实验中要保证一个合力与两个分力效果相同,结点O的位置必须相同,同时要明确实验原理和步骤,以及知道实验的注意事项.14.在“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是50H 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7个计数点A、B、C、D、E、F、G,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点到A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小车在B点的速度v B= ______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______m/s2.【答案】0.25;1.0【解析】解:因为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v B==m/s=0.25m/s根据运动学公式得:△x=at2,a===.m/s2=1.0m/s2.故答案为:0.25,1.0.有纸带处理的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有纸带处理的力学实验,通常都要求解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是基本问题,一定要掌握.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15.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2m/s2,它在某1s内通过的距离是15m,问:(1)物体在这1s以前已运动了多长时间?(2)物体在这1s以前已经通过了多少位移?【答案】解:(1)设这1s前物体运动了t s.则据题有:a(t+1)2-at2=15将a=2m/s2代入,得:t=7s(2)这一秒前已经通过的位移:x=at2=49m答:(1)物体在这1s以前已运动了7s时间.(2)物体在这1s以前已经通过了49m位移.【解析】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解时间和位移.熟练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明确任意一秒内位移与总位移的关系.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用一轻绳挂在水平轻杆BC的C端,B端用铰链连接,C点由轻绳AC系住,已知AC、BC夹角为θ,则轻绳AC上的张力和轻杆BC上的压力大小分别为多少?【答案】解:对B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T=F=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对杆的压力为;答:轻绳AC上的张力和轻杆BC上的压力大小分别为、.【解析】对C点受力分析,受物体的拉力(等于G)、轻杆对C点的弹力和绳AC的拉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并结合合成法列式求解两个弹力,最后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到轻杆和绳子各自在C端受到的作用力.本题关键是对物体受力分析后运用合成法求解,也可以用分解法作图求解,基础问题.17.发电机转子是匝数n=100,边长L=20cm的正方形线圈,置于磁感应强度B=0.5T 的匀强磁场中,绕着垂直磁场方向的轴以ω=100π(rad/s)的角速度转动,当转到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开始计时.线圈的电阻r=1Ω,外电路电阻R=99Ω.试求:(1)写出交变电流瞬时值表达式;(2)外电阻上消耗的功率;(3)从计时开始,线圈转过过程中,通过外电阻的电荷量是多少?【答案】解:(1)电动势的最大值:U m=n BωL2=200π=628(V),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 m==6.28A,故交变电流瞬时值表达式为:i=6.28sin100π(A).(2)因电流的有效值I=,由P=I2R得外电阻上的消耗功率:P=()2R=198π2W.(3)从计时开始到线圈转过过程中,平均感应电动势由得:,而平均电流:,所以通过外电阻的电荷量:q=C.答:(1)写出交变电流瞬时值表达式为i=6.28sin100πt(A);(2)外电阻上消耗的功率为198π2W;(3)从计时开始,线圈转过过程中,通过外电阻的电荷量为0.01C.【解析】(1)先根据U m=n BωL2求出最大值,再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出电流,进而求出交变电流瞬时值表达式;(2)先求出电流的有效值,根据P=I2R得外电阻上的消耗功率;(3)求通过外电阻的电荷量要用平均电流,根据电荷量等于平均电流乘以时间即可.本题主要考查了交变电流的瞬时表达式的求解方法,注意功率要用有效值,通过电阻的电量用平均值.18.如图所示,一平面框架与水平面成37 角,宽L=0.4m,上、下两端各有一个电阻R0=1Ω,框架的其他部分电阻不计,框架足够长.垂直于框平面的方向存在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2T.ab为金属杆,其长度为L=0.4m,质量m=0.8kg,电阻r=0.5Ω,棒与框架的动摩擦因数μ=0.5.由静止开始下滑,直到速度达到最大的过程中,上端电阻R0产生的热量Q0=0.375J(已知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1)杆ab的最大速度;(2)从开始到速度最大的过程中ab杆沿斜面下滑的距离;在该过程中通过ab的电荷量.【答案】解:(1)当ab杆匀速运动时速度最大,杆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与安培力的作用,由平衡条件得:BIL+μmgcosθ=mgsinaθ,最大感应电流:流过R0的最大电流为I0=0.25A,感应电动势:ε=IR总=0.5×2V=1.0V,此时杆的速度为:;,(2)由能量守恒得:总代入数据解得下滑的距离S=12.65m;流过导体棒的电量:q=I△t,△t=,感应电流:I==总代入数据解得:q=1.265C;答:(1)ab杆的最大速度为2.5m/s;(2)从开始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通过上端电阻R0的电量为1.265C.【解析】(1)ab杆匀速运动时速度最大,由安培力公式求出安培力,然后由平衡条件求出最大速度.(2)求出感应电流,由电流定义式求出电荷量.该题是电磁感应的综合应用,涉及到受力平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以及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综合性相对较强,要求的能力也比较高.高中物理试卷第11页,共11页。
宁国津河中学、广德实验中学联考试卷

宁国津河中学、广德实验中学、广德三中2012级高一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命题人:杨祥海审题人:杨明梅第Ⅰ卷阅读题(66分)一、论述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永远的烛之武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
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
郑国终于转危为安。
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
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反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
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
195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烛之武退秦师》告诉了我们答案。
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
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
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
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
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景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样一个让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安徽省宁国市津河中学、广德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5月联考政治试卷

津中、广实2013级高二年级联考政治学科试卷2015.5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50分。
)1、“亲,你大学本科毕业不?办公软件使用熟练不?英语交流顺溜不?驾照有木有?快来看,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招人啦!”这则出自外交部的招聘广告引发疯狂转载和热议。
当今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这说明( )①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②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③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①③ B.①④ C.②③D.②④2、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人们乡愁的寄托。
推进城镇化要突出独特的村居风貌、传统的风土人情和田园风光,尊重农耕文明,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
这样做的原因是(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传统村落具有明显的文化区域特征③乡土文化是优秀文化的集中表现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民族精神,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
“一打就垮”和“不打自垮”都说明了必须提高( )A.国家的民族精神B.国家的文化竞争力 C.国家的科技水平 D.国家的综合实力4、读一本好书就仿佛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
我们要有选择地读书,在有限的时间里读更多的好书。
通过读一些优秀书籍,感悟人生道理,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这主要说明了( ) A.人们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往往是积极主动的 B.文化在有些时候对人是没有影响的C.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5、在一个“读首诗再睡觉”的微信公众号上,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
优美的图片、悦耳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
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②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③大众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A.①③ B.①④ C.②③D.②④6、第六届非洲工艺品博览会在尼日利亚首都举办,代表中国首次参加的南京工艺品剪纸、云锦、秦淮彩灯等在现场大受欢迎,销售火爆。
安徽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
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
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
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很好看。
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
所以到了晋朝,真书(又叫做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形。
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
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
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
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章草,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
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
当时许多碑刻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
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祠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的拓本送给外国使臣。
当时的文人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
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
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宁国市津河中学、广德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5月联考试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广德实验中学、津河中学高一年级联考语文学科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用0.5毫米墨色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1-3题。
共 9分打开中国画的天地,在烟云腾迁、古木逶迤之后,总有一种幽幽的寒意。
明文徵明说:“古之高人逸士,往往喜弄笔作山水以自娱,然多写雪景。
”中国画家又爱画寒林,秋日的疏木,冬日的枯槎,春日的老芽初发,都被笼上了一层寒意。
王维就是大量以寒入画的画家,也可以说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个将雪景作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画家,《宣和画谱》卷十著录的王维雪景图就有26幅。
在唐代,开创泼墨之体的王洽的画,也使人有“云霞卷舒,烟雨惨淡”之感;另一位水墨创始人项容,其作《寒松漱石图》,也表现出对荒寒境界的重视。
五代时,荒寒趣味成了山水画家的自觉审美追求。
生于南方的董源,画作重秋的高远和冬的严凝之境,使得他在少雪之乡而多画雪,于温润之地而多出冷寒。
宋代山水画家得荒寒骨气的,最可称范宽、郭熙二人,范的雪景足称高格,从其《雪景寒林图》中,可见雪意中混莽而又荒寒的韵味;而郭特工山水寒林,于营丘寒林之外,别构一种灵奇。
清代黄公望以苍莽、王蒙以细密、吴镇以阴沉湿漉的气氛,共筑冷的世界;如王蒙的《夏日山居图》,写夏山之景,丝毫没有浓郁葱茏之感,相反使人感到阴沉冷寂,气氛苍莽。
中国画的荒寒韵味,也体现在其他画科。
在竹画中,竹的寒痕冷意素为画界所重,如吴桢自题竹画云:“亭亭月下阴,挺挺霜中节,寂寂空山深,不改四时叶。
”画梅又以墨梅、雪梅为尚,如扬补之的墨梅,清气冷韵,令人绝倒,黄庭坚以“嫩寒清晓,行孤村篱落间”许之。
菊画也不忘求冷追寒,画史中有所谓冷菊之称。
中国画对于荒寒的推重,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将荒寒作为一种审美趣尚,喜欢作寒景,出寒意,使得雪景屡出,寒林叠现;二是将荒寒作为典型气氛,不仅于雪景寒林中寻其荒寒寂寥之趣,也给不同的题材笼上寒意;三是将荒寒作为最高境界,绘画境界有多种,而荒寒雄视众境之巅。
英语卷·2017届安徽省宁国市津河中学、广德实验中学高一5月联考(2015.05)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广德实验中学、津河中学高一年级联考英语学科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10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 B, 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1.When will the man pick up the woman?A. At 10:30.B. At 10:50.C. At 11:05.2.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jacket?A. Small.B. Heavy.C. Big3.Where is Mary?A. She is in her bedroom.B. She is out somewhere.C. She is in thekitchen.4. Where is the woman now?A. In a gym.B. In a store.C. In a restaurant.5. How much will the man pay in total?A. $ 4.B. $ 6.C. $ 8.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6,7两题。
6. What kind of hotel is the man looking for?A. An inexpensive hotel.B. A comfortable hotel.C. A modern hotel.7. How long will the man stay in the hotel?A. One night.B. Two nights.C. Three nights.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安徽省宁国市津河中学、广德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5月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津中、广实2013级高二年级联考生物学科试卷2015.5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1.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
在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中,无须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 )A. 人工合成目的基因B.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C.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D.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2.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只有通过检测和鉴定才能知道。
下列属于目的基因的检测的是()①检测受体细胞是否含有目的基因②检测受体细胞是否有致病基因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信使RNA④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出蛋白质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3.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抗虫棉,下列导入目的基因的做法正确的是()①将毒素蛋白注射到棉花的受精卵中②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注射到棉花的受精卵中③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质粒重组导入细菌,用该细菌感染棉花体细胞,再进行组织培养④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质粒重组,注射到棉花子房中,并进入受精卵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4.一环状DNA分子,设其长度为1,已知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该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A、B、C三处。
如果该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0.2、0.3、0.5三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
现有多个上述DNA分子,若在每个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切后,这些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线状DNA的种类数是( )A.4 B.8C.6 D.75.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基因工程中,PCR技术可用于任何目的基因的获取,且能迅速获得大量目的基因B.植物体细胞杂交时,可取两种植物的愈伤组织细胞直接进行诱导融合C.动物细胞培养时,常取传10代以内的细胞使用或保存,因其分化程度低,全能性高D.培养转基因动物、克隆动物、试管动物都需要用到动物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6.下列关于转基因动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将外源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内,提高动物的生长速率B.可将肠乳糖酶基因导入奶牛基因组,降低乳汁中乳糖的含量,进而改善畜产品的品质C.可利用转基因技术制成乳腺生物反应器,使哺乳动物的产奶量增加D.可以利用转基因动物作为器官移植的供体7.下列有关蛋白质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收集大量的蛋白质分子结构的信息,以便分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B.可以预测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生物功能C.根据特定的生物功能,设计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和空间结构D.根据人们的需要,直接对氨基酸的分子结构进行改造8.图甲、乙中的箭头表示三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amp 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neo表示新霉素抗性基因。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津河中学、广德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物理试卷(5月份)【解析版】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津河中学、广德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联考物理试卷(5月份)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4分,共40分)1.(4分)对质点运动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平抛运动是加速度每时每刻都改变的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C.某时刻质点的加速度为零,则此时刻质点的速度一定为零D.某时刻质点的加速度为零,则此时刻质点的速度不一定为零2.(4分)下列关于平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平抛运动是非匀变速运动B.平抛运动是水平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C.平抛运动是匀速曲线运动D.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有可能是竖直向下的3.(4分)2013年12月2日,我国探月卫星“嫦娥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此飞行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地面发射后奔向月球,先在轨道I上运行,在P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Q为轨道Ⅱ上的近月点,则“嫦娥三号”在轨道Ⅱ上()A.运行的周期小于在轨道I上运行的周期B.从P到Q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减小C.经过P的速度大于在轨道I上经过P的速度D.经过P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I上经过P的加速度4.(4分)关于万有引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万有引力是开普勒首先发现的B.只有质量极大的天体间才有万有引力,质量较小的物体间没有万有引力C.地面附近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就是万有引力D.重力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力并不是万有引力5.(4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在安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A.保证小球飞出时,速度既不太大,也不太小B.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水平C.保证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每次都相等D.保证小球运动的轨道是一条抛物线[]6.(4分)火车转弯做圆周运动,如果外轨和内轨一样高,火车能匀速通过弯道做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火车通过弯道向心力的来源是外轨的水平弹力,所以外轨容易磨损B.火车通过弯道向心力的来源是内轨的水平弹力,所以内轨容易磨损C.火车通过弯道向心力的来源是火车的重力,所以内外轨道均不磨损D.以上三种说法都是错误的7.(4分)关于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正确说法是()A.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改变B.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C.速度的大小改变,方向不变D.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改变8.(4分)如图所示,天车下吊着两个质量都是m的工件A和B,系A的吊绳较短(但仍可将A可作质点),系B的吊绳较长,若天车运动到P处突然停止,则两吊绳所受拉力F A、F B的大小关系是()A.F A>F B B.F A=F B=mg C.F A<F B D.F B=F A>mg9.(4分)如图所示,用细线吊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锥摆运动,关于小球受力,正确的是()A.受重力、拉力、向心力B.受重力、拉力C.受重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0.(4分)如图所示,物体做平抛运动时,描述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v y(取向下为正)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B.C.D.二、实验题(每空3分共15分)11.(9分)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实验简要步骤如下:A.让小球多次从位置上滚下,记下小球碰到铅笔笔尖的一系列位置.B.按图安装好器材,注意,记下平抛初位置O点和过O点的竖直线.C.取下白纸,以O为原点,以竖直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运动物体的轨迹.(1)完成上述步骤,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2)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12.(6分)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用L、g表示),其值是.(g取9.8m/s2)三、计算题:(第13题10分,14题10分,15题10,16题15分)13.(10分)在水平路上骑摩托车的人,遇到一个壕沟,宽5m,高度差为0.8m,如图所示,摩托车的速度至少要有多大,才能越过这个壕沟?(g取10m/s2)14.(10分)质量为m=2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5N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了l=2m.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g=10m/s.求:(1)推力F所做的功;(2)摩擦力所做的功;(3)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15.(10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0.5kg的小球,用0.4m长的细线拴住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求:(1)当小球在圆上最高点速度为4m/s时,细线的拉力是多少?(2)当小球在圆下最低点速度为4m/s时,细线的拉力是多少?(g=10m/s2)16.(15分)两颗人造地球卫星,都在圆形轨道上运行,质量之比为m A:m B=1:2,轨道半径之比r A:r B=1:2,求它们的(1)线速度之比v A:v B(2)角速度之比ωA:ωB(3)周期之比T A:T B(4)向心加速度之比a A:a B.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津河中学、广德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联考物理试卷(5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4分,共40分)1.(4分)对质点运动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来源:]A.平抛运动是加速度每时每刻都改变的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来源:]C.某时刻质点的加速度为零,则此时刻质点的速度一定为零D.某时刻质点的加速度为零,则此时刻质点的速度不一定为零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道物体的合力方向决定物体加速度方向.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解答:解:A、物体做平抛运动,物体只受重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平抛运动的加速度就是重力加速度,所以平抛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故A错误.B、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就是向心加速度,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不断改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加速度每时每刻都改变的运动.故B错误.C、某时刻质点的加速度为零,则此时刻质点的速度不一定为零,例如匀速直线运动,故C 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要知道由物体的合力与质量决定加速度以及加速度的物理意义.2.(4分)下列关于平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平抛运动是非匀变速运动B.平抛运动是水平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C.平抛运动是匀速曲线运动D.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有可能是竖直向下的考点:平抛运动.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不变,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解答:解:A、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不变,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故A错误,C错误.B、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故B正确.D、平抛运动落地时,水平方向上有分速度,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平抛运动落地的速度方向不可能竖直向下,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基础题.3.(4分)2013年12月2日,我国探月卫星“嫦娥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此飞行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地面发射后奔向月球,先在轨道I上运行,在P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Q为轨道Ⅱ上的近月点,则“嫦娥三号”在轨道Ⅱ上()A.运行的周期小于在轨道I上运行的周期B.从P到Q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减小C.经过P的速度大于在轨道I上经过P的速度D.经过P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I上经过P的加速度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分析: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这是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在轨道Ⅱ上运行时,根据万有引力做功情况判断P到Q的速度变化.从轨道Ⅰ上P点进入轨道Ⅱ需减速,使得万有引力大于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比较经过P点的加速度大小解答:解:A、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轨道的半长轴越大,则周期越大,故A错误;B、“嫦娥三号”从P到Q的过程中月球的万有引力做正功,速率不断增大.故B错误;C、“嫦娥三号”在轨道Ⅰ上的P点减速,使万有引力大于向心力,做近心运动才能进入轨道Ⅱ,故在轨道Ⅱ上经过P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P的速度,故C错误.D、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ma,得a=,由此可知在轨道Ⅱ上经过P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Ⅰ上经过P的加速度,故D错误.故选:A点评:在轨道Ⅱ上从P到Q的过程中速率大小比较,也可以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比较,远月点速度大、近月点的速度小.要能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通过比较所受的万有引力比较加速度的大小4.(4分)关于万有引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万有引力是开普勒首先发现的B.只有质量极大的天体间才有万有引力,质量较小的物体间没有万有引力C.地面附近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就是万有引力D.重力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力并不是万有引力[]考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和万有引力恒量的测定.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分析:万有引力是牛顿首先发现的.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有万有引力.地面附近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由于万有引力而产生的,它只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解答:解:A、万有引力是牛顿首先发现的,开普勒描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提出开普勒三定律,故A错误.B、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有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定律具有普适性,故B错误.CD、地面附近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由于万有引力而产生的,它只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了解基本的物理学史,掌握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重力是由于万有引力而产生的,它只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5.(4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在安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A.保证小球飞出时,速度既不太大,也不太小B.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水平C.保证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每次都相等D.保证小球运动的轨道是一条抛物线考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专题:实验题.分析:在实验中让小球在固定斜槽滚下后,做平抛运动,记录下平抛后运动轨迹.然后在运动轨迹上标出特殊点,对此进行处理,由于是同一个轨迹,因此要求抛出的小球初速度是相同的,所以在实验时必须确保抛出速度方向是水平的,同时固定的斜槽要在竖直面.解答:解: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很关键的地方是要保证小球能够水平飞出,只有水平飞出时小球才做平抛运动,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在实验中如何实现让小球做平抛运动是关键,因此实验中关键是斜槽末端槽口的切线保持水平及固定后的斜槽要竖直.6.(4分)火车转弯做圆周运动,如果外轨和内轨一样高,火车能匀速通过弯道做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火车通过弯道向心力的来源是外轨的水平弹力,所以外轨容易磨损B.火车通过弯道向心力的来源是内轨的水平弹力,所以内轨容易磨损C.火车通过弯道向心力的来源是火车的重力,所以内外轨道均不磨损[]D.以上三种说法都是错误的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专题:牛顿第二定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分析:当内外轨一样高,火车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相等,火车拐弯靠外轨的水平弹力提供向心力.解答:解:火车在弯道做匀速圆周运动,靠合力提供向心力,因为内外轨一样高,所以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合力为外轨的水平弹力,所以外轨容易磨损.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向心力的来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分析.[]7.(4分)关于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正确说法是()A.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改变B.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C.速度的大小改变,方向不变D.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改变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解答:解: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8.(4分)如图所示,天车下吊着两个质量都是m的工件A和B,系A的吊绳较短(但仍可将A可作质点),系B的吊绳较长,若天车运动到P处突然停止,则两吊绳所受拉力F A、F B的大小关系是()A.F A>F B B.F A=F B=mg C.F A<F B D.F B=F A>mg考点:向心力.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天车运动到P处突然停止时,A、B由于惯性,要继续运动,都将做圆周运动,根据合力提供向心力,求出拉力,从而比较出F A、F B的大小关系.[]解答:解:天车运动到P处突然停止时,A、B以相同的速度将做圆周运动,设原来的速度为v,绳长为L.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得:F=mg+m,因为A的绳长小于B的绳长,则A的拉力大于B的拉力,即F A>F B>mg.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判断出天车突然停止时A、B的运动情况,以及知道圆周运动径向的合力提供向心力.9.(4分)如图所示,用细线吊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锥摆运动,关于小球受力,正确的是()A.受重力、拉力、向心力B.受重力、拉力C.受重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先对小球进行运动分析,做匀速圆周运动,再找出合力的方向,进一步对小球受力分析!解答:解: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小球受重力、和绳子的拉力,由于它们的合力总是指向圆心并使得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故在物理学上,将这个合力就叫做向心力,即向心力是按照力的效果命名的,这里是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故选B.点评:向心力是效果力,匀速圆周运动中由合外力提供,是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不是重复受力!10.(4分)如图所示,物体做平抛运动时,描述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v y(取向下为正)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B.C.D.考点:平抛运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由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分析可以求出.解答:解: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竖直方向的速度为v y=gt,所以速度与时间成正比,所以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就是考查了平抛运动的规律,根据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就可以求出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比较简单.二、实验题(每空3分共15分)11.(9分)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实验简要步骤如下:A.让小球多次从同一位置上滚下,记下小球碰到铅笔笔尖的一系列位置.B.按图安装好器材,注意调整斜槽末端水平,记下平抛初位置O点和过O点的竖直线.C.取下白纸,以O为原点,以竖直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运动物体的轨迹.(1)完成上述步骤,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2)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B,A,C.考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专题:实验题.分析:(1)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确保小球每次抛出的初速度相同,而且初速度是水平的,因此实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两点.(2)实验步骤的排列要符合逻辑顺序,不能颠三倒四,要便于操作.解答:解:(1)该是实验中要保证每次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相同,这就要求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相同,而且初速度是水平的,因此在具体实验操作中要调整斜槽末端水平,同时让小多次从同一位置无初速度的释放.故答案为:同一;调整斜槽末端水平.(2)实验操作中要先安装仪器,然后进行实验操作,故实验顺序为:B,A,C.故答案为:A、同一;B、调整斜槽末端水平;(2)B,A,C.点评:关于平抛运动实验要掌握实验的注意事项、实验步骤、实验原理,要亲自动手实验,体会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12.(6分)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2(用L、g表示),其值是0.70m/s.(g取9.8m/s2)考点:平抛运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平抛运动的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从图中可以看出:a、b、c、d 4个点间的水平位移均相等为2L,因此这4个点是等时间间隔点,v0=,而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两段相邻的位移之差是一个定值△y=gT2=L,联立方程即可解出.解答:解:从图中看出,a、b、c、d 4个点间的水平位移均相等,是x=2L,因此这4个点是等时间间隔点.竖直方向两段相邻位移之差是个定值,即△y=gT2=L,再根据v0=解出v0=2代入数据得v0=0.70m/s.[]故答案为:2;0.70m/s.点评:本题考查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要求同学们能够从图中读出有用信息,再根据平抛运动的基本公式解题,难度适中.三、计算题:(第13题10分,14题10分,15题10,16题15分)13.(10分)在水平路上骑摩托车的人,遇到一个壕沟,宽5m,高度差为0.8m,如图所示,摩托车的速度至少要有多大,才能越过这个壕沟?(g取10m/s2)考点:平抛运动.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高度求出运动的时间,结合水平位移求出摩托车的最小速度.解答:解:若摩托车恰好越过壕沟,则由平抛运动规律知:竖直方向:水平方向:x=v0t代入数据解得:v0=12.5m/s答:摩托车的速度至少为12.5m/s.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知道平抛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初速度和时间共同决定水平位移.14.(10分)质量为m=2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5N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了l=2m.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g=10m/s.求:(1)推力F所做的功;(2)摩擦力所做的功;(3)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考点:功的计算.专题:功的计算专题.分析:(1)由功的公式可直接求出推力的功;(2)先由摩擦力公式求解摩擦力,再由功的公式求解摩擦力的功;(3)总功等于各力做功的代数和,注意摩擦力做负功.解答:解:(1)推力的功为:W=FL=5×2=10J;(2)摩擦力为:f=μmg=0.1×20=2N;摩擦力做功为:W f=﹣fl=﹣2×2=﹣4J;(3)外力所做的总功:W总=W+W f=10﹣4=6J答:(1)推力F所做的功为10J;[](2)摩擦力所做的功为﹣4J;(3)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为6J.点评:本题考查功的计算,要注意功是标量,但功有正功,当力与位移夹角为钝角时力即做负功.15.(10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0.5kg的小球,用0.4m长的细线拴住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求:(1)当小球在圆上最高点速度为4m/s时,细线的拉力是多少?(2)当小球在圆下最低点速度为4m/s时,细线的拉力是多少?(g=10m/s2)考点:向心力.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1)小球在最高点靠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细线的拉力.(2)在最低点靠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细线的拉力.解答:解:(1)在最高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N=15N.(2)在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N=45N.答:(1)细线的拉力为15N.(2)细线的拉力为45N.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小球做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16.(15分)两颗人造地球卫星,都在圆形轨道上运行,质量之比为m A:m B=1:2,轨道半径之比r A:r B=1:2,求它们的(1)线速度之比v A:v B(2)角速度之比ωA:ωB(3)周期之比T A:T B(4)向心加速度之比a A:a B.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专题:人造卫星问题.分析: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此分析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与半径的有关系,从而由半径得出结论.解答:解: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所以有:所以:(1)由线速度知=(2)由角速度ω=知(3)由周期T=知(4)由向心加速度a=知答:(1)(2)(3)[](4)点评: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熟悉万有引力公式和向心力表达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注意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与环绕天体质量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津中、广实2013级高二年级联考语文学科试卷2015.5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往来的重要通道,在世界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引人高度关注。
在我国,谈到海上丝绸之路,人们想到的往往是扬州、泉州等举世闻名的出海港口所在地,或是德化窑、龙泉窑、越窑等东南沿海地区的古代瓷器生产地。
这些地方在国家的支持下,都相继建立了博物馆,使当地居民和中外游客可以在那里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古代文明,畅想当时的中国与世界的交往。
然而,海上丝绸之路并不仅仅是出发港口和到达港口,还理所当然地包括航路以及海路上停靠港口。
海南岛附近的海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在海上丝绸之路交通中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位于海南万宁市境内近海的大洲岛,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便是在海南岛以东海域航行船只的避风港。
如今,在大洲岛周围的海底,沉睡着多条古船,它们是海南岛曾在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历史见证,向人们诉说着大洲岛乃至古代海南岛民众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与往来这里的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交流的故事。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海南岛,除位于海口的海南省博物馆之外,几乎没有其他与文化有关的公立博物馆,更没有一处与海上丝绸之路甚至与海洋文化有关的博物馆。
近年来,到海南岛旅游的国内外游客与日俱增,这里正在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但是,迄今为止,人们在海南,能看到蓝天、白云、椰林、海水、沙滩,却看不到海南岛古代先民们生活的变迁,更看不到海南岛的先民们在海上丝绸之路以及与南太平洋诸岛上居民交流方面发挥的作用,作出的贡献。
博物馆的缺位使海南岛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我们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巨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掘,十分令人惋惜。
此外,自古以来,海南岛先民就与内地的先民们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海南省博物馆合作,在海南岛东南部沿海地区开展考古调查和发掘,发现了许多史前和各历史时期的遗址,出土了丰富的遗迹和遗物。
由此可以看出,海南岛的史前和各历史时期的文化,既具有十分鲜明的海岛特点,又与内陆华南地区的文化存在较多的共性。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海南岛先民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与分布在南太平洋诸岛上的居民存在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是用树皮来做布制衣、都使用有段石器等形制特殊的石器。
这些都表明,海南岛的史前文化研究很有可能是解决“南岛语族的起源”这一国际学术界高度关注、争论很大的热点问题的关键。
鉴于上述种种,我以为,国家发改委、海南省政府应拨出专款,在大洲岛所在的万宁市建立南海文化(包括海上丝绸之路和南海居民生活)博物馆,以呈现海南岛在南太平洋的文化交流以及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流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让民众对南海文化有所了解,也可以增强海南旅游的文化含量,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健康发展。
(摘编自王巍《海南岛是“海丝”的重要节点》)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作者建议“建立南海文化博物馆”的依据的一项是(3分)A.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往来的重要通道,在世界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引人关注。
B.海上丝绸之路的许多地方建立了博物馆,而海南岛除省博物馆外却没有一处与海上丝绸之路甚至与海洋文化有关的博物馆。
C.海南岛正在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但人们在海南只能看到椰林、海水等,博物馆的缺位使海南岛的巨大潜力没有得到发掘。
D.海南岛的史前文化研究很有可能成为解决“南岛语族的起源”这一国际学术界高度关注、争论很大的热点问题的关键。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出发港口和到达港口,还应当包括航路以及海路上停靠港口,也当然包括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海南岛。
B.到海南岛旅游的游客,看到的多为蓝天、沙滩等自然景观,看不到海南岛先民生活的变迁及其在“海丝”等方面的作用和贡献,这令人惋惜。
C.从出土的丰富的遗迹和遗物来看,海南岛史前和各历史时期的文化,既具有鲜明的海岛特点,又与内陆华南地区的文化存在较多的共性。
D.建立南海文化博物馆,既可以让国内外游客对南海文化有所了解,也可以增强海南旅游的文化含量,可以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健康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出海港口所在地,都先后建立了博物馆,人们可以在那里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古代文明,畅想当时的中国与世界的交往。
B.由于海南万宁市境内近海的大洲岛周围的海底沉睡着多条古船,从而证明大洲岛地理位置特殊,自古以来便是海南岛以东海域航行船只的避风港。
C.都用树皮来做布制衣,都使用有段石器等形制特殊的石器,这表明海南岛先民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与分布在南太平洋诸岛上的居民有很多相似之处。
D.建立南海文化博物馆,可以呈现海南岛在南太平洋的文化交流以及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流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这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拨出专款。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郅都者,杨人也。
以郎事孝文帝。
孝景时,都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
尝从帝入上林,贾姬如厕,野彘卒入厕。
上目都,都不行。
上欲自持兵救贾姬,都伏上前曰:“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贾姬等乎?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上还,彘亦去。
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由此重郅都。
济南瞷氏宗人三百余家,豪滑,二千石莫能制,于是景帝乃拜都为济南太守。
至则族灭瞷氏首恶,余皆股栗。
居岁余,郡中不拾遗。
旁十余郡守畏都如大府。
都为人勇,有气力,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
常自称曰:“已倍亲而仕,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
”郅都迁为中尉。
丞相条侯至贵倨也,而都揖丞相。
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
临江王征诣中尉府对簿,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都禁吏不予。
魏其侯使人以间与临江王。
临江王既为书谢上,因自杀。
窦太后闻之,怒,以危法中都,都免归家。
孝景帝乃使使持节拜都为雁门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
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匈奴尝为偶人像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见惮如此。
匈奴患之。
窦太后乃竟中都以汉法。
景帝曰:“都忠臣。
”欲释之。
窦太后曰:“临江王独非忠臣邪?”于是遂斩郅都。
(选自《史记•酷吏列传》)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野彘卒入厕卒:最终B.上目都,都不行目:以目示意C.已倍亲而仕倍:通“背”,离开D.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谢:谢罪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匈奴/尝为偶人/像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B.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匈奴尝为偶人像/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C.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匈奴尝为偶人像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D.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匈奴尝为偶人/像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6.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汉时期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称为“太守”。
郅都被汉景帝提拔为济南郡太守后,雷厉风行地打击济南豪强,影响极大,周围十几郡太守对他衷心敬服,视他如上司。
B.郅都是西汉时期著名的酷吏,文景之治时期曾被誉为铁面无私的“苍鹰”。
“酷吏”一词具有褒扬之意,代表着对皇帝的高度忠诚、对社稷的绝对维护和对犯罪人的严惩不贷。
C.《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
“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由此,司马迁创立了史书新体例“纪传体”。
D.郅都执法不阿。
临江王被传到中尉府受审,临江王请求郅都给他刀笔,欲写信直接向汉景帝谢罪,郅都不许。
临江王自杀,郅都也因此遭窦太后记恨,最终被处决。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贾姬等乎?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5分)(2)孝景帝乃使使持节拜都为雁门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念奴娇·梅辛弃疾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
笑杀东君①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
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
骨清春嫩,迥然天与奇绝。
常记宝篽②寒轻,琐窗③人睡起,玉纤轻摘。
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
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
不如归去,阆苑④有个人忆。
注:①东君:司春之神。
②篽:禁苑。
③琐窗:为雕刻或绘有连环形花纹之窗。
④阆苑:传说中在昆仑山之巅,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
在诗词中常用来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8.词的上片是如何描写梅花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5分)9.这首词中的“梅”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梅表现了怎样的情怀?(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除写陡峭的山崖外,还以“,”两句从声色方面写滔滔的江流。
⑵杜甫在《登高》中借“猿”“飞鸟”寄寓漂泊不定、老病孤独的情感的句子是“,。
”(3)《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
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25分)一钵了却谁的浮生闫荣霞李叔同“二十文章惊海内”,会做诗、会填词、会书法、会作画、会篆刻,又会音乐、会演戏……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是他不会的?鲁迅、郭沫若也以得他一幅字为无上荣耀。
他作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我毕业的时候还在唱;这样的歌就是诗了,他的诗又怎能不好:“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
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连他给友人夏丏尊的画随便题两句话,都好得不行:“屋老。
一树梅花小。
住个诗人,添个新诗料。
爱清闲,爱天然;城外西湖,湖上有青山。
”(《为题小梅花屋图》)可是一入佛门,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就完全置之度外了。
叶圣陶谈弘一晚年书法:“就全幅看,好比一位温良谦恭的君子,不亢不卑,和颜悦色,在那里从容论道。
……毫不矜才使气,功夫在笔墨之外,所以越看越有味。
”就像一道虹敛去七彩,白气藏身天地间,非为字变,实则人变。
当了和尚,字也有了一颗为僧为佛的心,自然是“刊落锋颖,一味恬静”。
就如他这个人。
初始华丽,剃须裹腰在舞台上扮茶花女,如今却是面容清癯,眉目疏淡,一个过午不食、行脚度世的老和尚。
就像烟花“啪”地炸开,整个天地都为之增了色彩。
眼看着亮了,更亮了,大了,更大了,圆了,又更圆了,然后暗了,又更暗……整个人生就这样由绚丽归于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