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节 文艺复兴
外国教育史(第二版)

精彩摘录
教育史应既包括学校教育史,也**家庭教育史和社会教育史;既研究教育实践和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又探 讨教育思想和理论产生与演变的历史。
第一,社会大背景应成为外国教育史分析的中心。 第二,历史的态度是学习外国教育史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 古代希腊教育是西方教育的开端,其渊源来自古代东方 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一是激发未来教师的职业热情;二是以史为鉴,运用教育史的实际经验,提高未来教 师和在职教师的专业水平;三是影响其教育观,拓展其思路。 教育是起源于原始公社中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的模仿(unconscious imitation) 科学主义教育思潮、人本主义教育思潮、思辨唯心主义及宗教哲学教育思潮。 古代罗马教育是古代希腊教育的延续。 第三,运用比较历史学的方法将有助于克服狭隘性,能帮助我们探索不同社会教育之间、不同国家之间教育 等问题的共性和个性,还可以进行教育思想的比较,以发现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特殊本质。
第一节夸美纽斯 第二节洛克 第三节卢梭
第一节裴斯泰洛齐 第二节赫尔巴特 第三节福禄培尔 第四节马克思和恩格斯
第十三章现代西方 教育理论
第十二章欧美教育 革新运动
第十四章现代各国 教育(上)
第十五章现代各国教 育(下)
第十六章苏联教育思 想
第十七章现代欧美教 育思潮(上)
第十八章现代欧美教 育思潮(下)
各大家派的各个重大理论点没有一一标明,后续总结几乎的知识点几乎是可有可无。
书中独立章节提到的世界著名教育家的著作思想归纳及补充。 《世界图解》(The World Sensible Thing Pictured,1654)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依据直观原则编写的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看图识字课本。是夸美纽斯整 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根本性指导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1)教育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法则;(2)教育要适应 儿童个体的自然发展,即适应儿童的天性、年龄特征。
文艺复兴历史讲解

文艺复兴历史讲解
当然,我很乐意为你讲解文艺复兴的历史。
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标志着中世纪向现代社会的过渡。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背景。
在14世纪和15世纪,欧洲经历了重大的社会和文化变革。
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城市重新繁荣,商业和工业开始发展。
人们开始对过去的文化遗产产生了新的兴趣,尤其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中包含了许多对人类自由和个体创造力的赞美。
在这个背景下,文艺复兴的核心是艺术、文学、科学和哲学领域的复兴。
艺术家们开始重新发掘古典艺术和建筑风格,同时探索新的主题和形式。
文学领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作家,他们以新的方式描绘人类经验,挑战传统的道德观念。
在科学领域,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然世界,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理解宇宙的运行方式。
那么,文艺复兴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是什么呢?文艺复兴不仅在欧洲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鼓励人们追求知识和理解世界,推动了科学和技术的进步。
同时,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价值观,如个人创造力、批判性思考和追求真理,至今仍然被视为重要的社会价值观。
在探讨文艺复兴的历史时,我们不能忽视其背后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变革。
这一时期的人们如何看待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他们如何处理科学与宗教、个人自由与集体权威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总的来说,文艺复兴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创新的时期,它对欧洲文化和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希望我的讲解对你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文艺复兴运动》优质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文艺复兴运动》优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和起源;
2. 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内容、特点和成就;
3. 探究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1. 文艺复兴的概念和特点;
2. 文艺复兴运动的涵盖领域;
3. 文艺复兴对欧洲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文艺复兴的思想和精神内涵;
2. 探究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四、教学内容
1. 导入(通过名言引导学生进入研究状态);
2. 文艺复兴的背景和起源;
3. 文艺复兴运动的内容、特点和成就;
4. 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的影响;
5. 总结(通过关键词梳理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内容)
五、教学方法
1. 演讲法;
2. 课件展示法;
3. 讨论法;
4. 小组合作法等。
六、研究评价
1. 为期2次的阶段性测评;
2.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
3. 学生自主研究表现评价。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深度学习需求,但仍需注意课堂时间的把控。
同时,在测评方面,需要更多的与学
生深入交流,把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在后续课程教学中,还要
注重将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
内容。
第七章_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二、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
前期人文主义教育
后期人文主义教育
前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家
意大利 弗吉里奥:《论绅士风度与自由 学科》 维多里诺:快乐之家 格里诺:宫廷学校
前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家
北欧 伊拉斯谟:《愚人颂》 莫尔: 《乌托邦》
维夫斯:《知识论》
维多里诺(VittorinodaFaltre,13781446)的教育思想
三者的区别
①尽管人文主义运动导致了宗教改革,但 大多数人文主义者都反对宗教改革造成的 教会分裂,而主张在教会内部实行不流血 的改革,人文主义和天主教都是反对宗教 改革的。 ②新教教育与天主教教育都是宗 教教育,尽管人文主义教育也带有一定的 宗教性,尽管所有的人文主义者都信仰上 帝,但新教和天主教还是共同反对人文主 义教育尤其是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中的异 教因素。
文 艺 复 兴 精 英 群 像
文艺复兴教育浮雕图
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发生于14-16世纪。这一时 期是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发生、 发展和封建制度逐步解体的时期。这是一 场新兴资产阶级反抗作为封建制度思想支 柱的基督教统治的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
文艺复兴运动及其意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内容主要表现为批判 封建主义旧文化,发展资本主义新文化。 但这一文化运动是以经济的新发展和复杂 的政治斗争为基础的。正是在西欧封建制 度全面危机的形式下,爆发了文艺复兴运 动。 文艺复兴运动涉及文学、艺术、哲学、科 学和教育等方面。作为文艺复兴运动指导 思想的是通常所说的人文主义。
谢谢
第七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 的教育
2012级英教一班 张倩 1225010105
第三章_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1-2)

拉伯雷《巨人传》 • • • • • • • 后三部写庞大固埃和他的朋 友巴汝奇探讨婚姻问题,以 及他们为寻找“神瓶”而游历各 地的见闻。 人物形象:类似神话。故事 情节:荒诞不经。 语言风格: 妙趣横生又油滑粗俗。
拉伯雷《巨人传》
小说看似荒诞离奇,却蕴含了严肃深邃的主题: • 首先,小说以“巨人”为线索,歌颂了人的力量。 • 其次,《巨人传》对封建教会作了无情的嘲讽, 并描绘了希望中的理想世界。 • 还有,《巨人传》表现了反封建反暴政的思想。 • 另外,《巨人传》还开创了长篇小说的新形式。 (它是欧洲散文体长篇小说的开端)
一、文艺复兴的产生及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
文艺复兴的产生 1、社会历史的动因 2、思想文化的动因 ①中世纪世俗性、人民性的文化 价值体系 ②新兴的城市市民的文化形态 ③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被重新发现
一、文艺复兴的产生及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
文艺复兴的产生 1、社会历史的动因 从13世纪末和14世纪初,处于地中海沿岸 的一些城市,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 术进步,在封建社会内部开始陆续出现了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意大利北部和沿海 一些城市已有了初具规模的手工业和较为发 达的商业贸易。欧洲的初期城市中也出现这 种情况。
《十日谈》 Decameron
第二节
• • • • • • • •
薄伽丘
主要作品 传奇小说《菲洛柯洛》 1336 叙事长诗《菲洛斯特拉托》1338 《苔塞伊达》 1340-1341 牧歌式传奇《亚美托的女神们》1342-1343 长诗《爱情的幻影》1342-1343 《菲埃索拉的女神》1343-1354 《异教诸神谱系》和《但丁传》诗体传记
西班牙民族戏剧的奠基人维加
洛卜·德·维加 (Wegee,1562— 1635)是西班牙人文主 义文学的代表之一, 也是西班牙民族戏剧 的奠者。维加的代表 作品《羊泉村》,鲜 明地体现了他的艺术 主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第一节概述一、文艺复兴的产生及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一)文艺复兴的含义14世纪到16世纪,在欧洲许多国家,新兴资产阶级兴起了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打着“回到希腊罗马去”的旗号,要把古典文化“复兴”起来,故有“文艺复兴”之称。
(二)文艺复兴产生的原因1.社会历史原因:资本主义的兴起2.文化融合3.宗教改革和其他因素(三)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征1.人文主义的含义:人文主义(humanism)意思是“人的”,人文主义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世俗文化,提倡以人为本,以别于中世纪神学的以神为本,提倡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人文主义文化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宗教的要求,体现了一个时代的新精神。
2.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内容1)以人为中心,反对神的权威,对人的关注。
2)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 3)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4)崇尚理性,反对蒙昧培根:“知识就是力量”拉伯雷的《巨人传》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3.人文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1.表现人物激情、欲望要求,侧重道德心理刻画2.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因素结合创作方法基本上是写实主义,不拘泥于细节的真实性。
3.创造新体裁,出现悲喜混杂剧和流浪汉小说。
悲喜混杂剧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创造,它突破了古希腊、罗马戏剧的悲剧、喜剧的严格界限,在一出戏里,悲剧、喜剧因素结合。
首创:(意)瓜里尼。
范例:莎士比亚戏剧影响:18世纪市民剧的先驱。
4.采用民族语言写作,各国民族文学诞生二、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各国文学(一)意大利文学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
意大利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歌集》:写给劳拉的诗。
向往幸福和爱情:追求凡人的幸福的观点标志着近代人观念的开始,彼特拉克被称为是“人文主义之父”、“第一个近代人”《歌集》的主要形式:十四行诗体“彼特拉克奇喻”:用冷酷的、残忍的、蛮横的词汇。
外国城建史 第10章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城市

4纳沃那广场——四河喷泉
5西班牙大台阶
建于1723年 一1726年
第六节 建设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园林
意大利的庄园也一样,突出人工安排,如佛 罗伦萨的波波里御园,罗马的埃士特庄园等, 都是方正端整、建筑齐整、水法有序 。
以意大利为代表 特点:把山体(自然地形)化为人工台地, 在多变的山地中强调人工味,突出人对自 然的改造,体现了人对大自然的征服,大 量运用水景,水与石的结合造成极有风趣 的景观,多采用几何元素 ,富于人工化特 点。
是世上最大的天主教堂历时120年建成前面广场由伯尼尼设计是巴罗克广场的代表其教堂集中了许多著名建筑师的心血如伯拉孟德米开朗琪罗此建筑集中了16世纪意大利建筑结构施工的最高成就被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纪念碑
第十章 文艺复兴与 巴洛克时期的城市
第一节 文艺复兴
1产生 2代表——人文主义特征的古典风格建筑; 广场、园林。
罗马的改建是文艺复兴时期城 市建设的重大事件。 基督教圣地
三、罗马
圣彼得大教堂
教堂外的圣彼得广 场是建筑大师贝尔 尼尼一生中最伟大 的建筑艺术品,完 成于17世纪。拥有 两个四排共284根德 斯金式圆柱和88根 方石柱组成的半圆 长廊,上有40位圣 人雕像,仿佛圣彼 得大教堂伸出的两 个巨大手臂。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罗马圣彼得 大教堂始建 于1546年, 由米开朗基 罗设计。教 堂上部形式 较尖的穹窿, 改变7传统半 圆的样式, 显得挺拔有 力。
圣彼得大教堂的重建是这个时期的壮举。
圣彼得教堂25年开一次圣门
是世上最大的天主教堂,历时120年建成,前面 广场由伯尼尼设计,是巴罗克广场的代表,其 教堂集中了许多著名建筑师的心血,如伯拉孟 德、米开朗琪罗,此建筑集中了16世纪意大利 建筑、结构、施工的最高成就,被称为意大利 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纪念碑。
《西方音乐史》文艺复兴.ppt

概述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从文艺复兴早期到若斯坎 16 世纪的新趋势 16 世纪的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的音乐
概述
14世纪,欧洲中世纪的封建主义制度和理想开始衰退,骑士制度、神圣 罗马帝国和教皇统治的普遍的权威走向衰落。 哥特式大教堂建筑艺术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经院哲学受到蔑视。 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中心从封建贵族的城堡和采邑转向城市。 城市中手工业生产获得发展,商业贸易日趋发达。 中世纪后期的半停滞的、地方化的、非赢利性的经济,逐渐过渡到充满 活力的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概述
人文主义与“人本主义”
人文主义者反对一切以神为本的旧观念,提倡古典文的一切以人为中心 的精神,因此人文主义也被称为“人本主义”。
人文主义者否定 “来世”思想,抨击禁欲主义;肯定现实生活,颂扬尘世欢乐 和幸福,认为人有追求荣誉和财富的权利;反对经院哲学,恢复哲学的世俗性 与科学性。肯定人的尊严,追求个性的自由和人性的全面发展。
人文主义的主张和理想在不同国家、不同领域和不同人群的体现各不相 同。
人文主义者有的人持异教观点;有的人把基督教看作最崇高的道德哲学。文艺 复兴的文学家和艺术家既创作宗教题材的作品,又创作世俗题材的作品。他们 并没有放弃死后获得拯救的宗教观念,同时也在充分体验和享受感官的欢乐。 他们的作品既为人类服务,又能被上帝所接受。
附,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概述
源自14世纪的等节奏经文歌的数量逐渐减少,而定旋律的弥撒套曲成为 重要的音乐体裁。15世纪30、40年代文艺复兴音乐风格的一些新的倾 向已出现,如三度、六度音程作为协和音程被广泛接受,经文歌和弥撒 曲逐渐从三个声部扩展到四个声部的织体,复调模仿手法被偶尔使用。 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年,欧洲的音乐创作有了重要发展。尽管定旋律的 创作方法仍然被使用,但是作曲家们开始以一些音乐动机作为音乐的最 小的单位形成相互关联的乐句来构成一首作品,模仿手法被系统地运用, 在以复调模仿为主的作品里间或出现对比性的和声式织体部分的安排被 普遍采用。对于丰满和声的追求和模仿手法的采用,使音乐的各个声部 相互协调显得重要起来。从中世纪延续下来的在已有的固定声部基础上, 先构成一个二声部的框架(固定声部与高声部),其他声部再依次添加 上去的创作方法退居次要,而几个声部同时创作的新方法逐渐成为主流。 意大利音乐理论家彼德罗 ·阿龙(Pietro Aaron ,1489~1545)在 1524年的一篇论文中推荐了这种新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场语言
作者的说笑和巨人的说 笑 表现出集市、广场语言 的吆喝、叫卖、诅咒、发誓、 谩骂的风格,自由欢快,无 所畏惧,无拘无束。 集市、广场集中了一切非 官方的东西,它是官方世界 之外的第二世界。广场语言 是民间大众语言,充满民间 的幽默诙谐,粗犷直率。它 是《巨人传》的语言风格。
狂欢节
小说描写的吃喝、说笑等,都体现了 狂欢化精神。狂欢化精神是西方俗文化 品格。从古希腊的戏剧节比赛,到现代 大众流行文化,都表现了俗文化的狂欢 化精神。
小说第4、5部写巨人航海旅行,寻找 神瓶,寻找对巴奴日要不要结婚的答案。 巨人出游,广泛接触世界,了解世界, 先后到达无鼻岛、和平岛、诉讼岛、混 沌岛、空虚岛、鬼祟岛、荒野岛、吃风 岛、反教皇岛、伪善岛、盗窃岛、钟鸣 岛、骗人岛、皮桶岛、第五元素王国、 木履岛、灯笼岛等。阅遍人间罪恶。
航海描写
巨人特点及象征性
人文主义精神
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反对以“神”为中心的 世界观; 以人性反对神性; 以人权反对神权; 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以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人的发现
人的发现就是人性的发现,肯定人的 价值和尊严,肯定人的理性和个性,肯 定人的世俗追求和成功,肯定人有充分 享受生活的权利,使人成为一切事物的 尺度。其目的是以对人的充分肯定来反 对神的至上权威。
整个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思想朝着 两个方向发展: 一是对外部世界大自然的探索; 一是对人、人的内心世界的探索。 迄今,人类始终不倦地探索两大奥 秘:宇宙的奥秘和人自身的奥秘。
巨人们以好 奇心看待世界并 探索未知,善于 思考,对任何问 题他都敢于怀疑, 敢于提出为什么。
正是精通各门知识,巨人的吃喝才有了享受 能力,说笑有了无所不及的自由度,能言善 辨,想象丰富。
神瓶的启示是“喝”。即到智慧之泉, 畅饮知识,畅饮真理,畅饮爱情。 开卷高康大降生时的喊声“喝啊,喝 啊,喝啊!”到篇末“神瓶”发出的“喝” 的谕示,首尾呼应,强烈地表达了新兴资 产阶级冲破精神奴役,追求新思想、新知 识的热切愿望。 这是全书的精神总结。
但丁
在最“外层的天轮之上,我心底的悲凄 烟消云散。我看到,那令人心碎的爱情正 在召唤他,把他拉上更高的天层。当到达 他向往的地方,他看到一位尊贵的、金光 闪烁的女性。这位朝圣的精灵忘记了周围 的一切,只是充满敬意地凝视着她的光 彩。”
彼得拉克 我那爱挑衅的心上人,我千百次恳求你别 闪动美丽的眼睛。我已把心奉献给你,可你 毫不动情……这种痛彻肺腑的爱情,使得我 每天死亡一千次也诞生一千次。 “我同时爱她的肉体和灵魂”。 满脑子甜蜜的幻想,使我与别人全部疏远, 因此我独自浪迹天涯,经常神思恍。做 忘乎 所以,寻找我避而不该见的她。我见她如此 娇美而凶狠地走过,我的灵魂战栗,而不敢 飞向她。
三、 拉伯雷<巨人传>
拉伯雷法国文艺复兴 最重要的小说家。早年 当过修道士,热心学习 希腊文,受到保守派迫 害。以后研究医学, 1532年到里昂正式行医。 学识广博,对医学、法 律、数学、地理、植物、 几何、考古、音乐、神 学、哲学均有研究。
三代巨人:
高朗古杰
卡冈都亚(高康 大) 庞大古埃
(二)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 争的思想武器。它的斗争锋芒是针对中世纪封建 主义世界观,特别是教会的宗教世界观。教会以 神为宇宙的中心,人文主义者则提出人是宇宙的 中心来和它对抗。对“人”的肯定,成了资产阶 级思想的核心。 人文主义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 中心思想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内容
PP6 第一,提倡人权人性,反对神权神性。
第二,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第三,讴歌理性才智,反对蒙昧主义 第四,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
(四)文艺复兴伦理思想
1、感性主义人性论
2、自然欲望支配行动 3、世俗性特点 4、智慧即道德
二、文艺复兴产生的社会基础
(一)发源地意大利
(二)新天文体系的发现和地理的发现
第二节
代表作家作品
一、彼得拉克的个人抒情诗《歌集》
《歌集》收集了诗人逝世前40多年间所 写的366首14行诗,主要内容是写诗人 对情人劳拉的爱情。是诗人一生用心血 呕成一部爱情诗集,成为诗人一生精神 世界的生动写照。这些诗,以劳拉逝世 为界,分上下两编,前者为恋歌,后者 是哀诗。
诗人勇敢地冲破禁欲主义的禁锢,第 一次把世俗的情感欲望痛苦欢乐真实地 展示出来,第一次把爱情写成有血有肉 的感情。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思想情感, 表达了人文主义者要求摆脱禁欲主义桎 梏和追求个人幸福的强烈愿望。 《歌集》拉开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 义文学的序幕。
自我意识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资产阶级肯定人 的自我意识,在《巨人传》中表现得最 充分。巨人们自觉抒发自我,表现自我, 做全面发展的理想人。 西方自我意识的发展: 古希腊:表现人体美 中世纪:良心感 文艺复兴:歌颂理想人
五、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人文主义文学有着反封建反教会的深刻思 想内容。 2.人文主义文学有着自由的艺术结构、灵活 的表现形式和多样的创作方法。 3.人文主义文学描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塑 造了一系列不朽的艺术形象。 4.人文主义文学的优秀作品健康乐观,富有 浪漫主义的热情和幻想。 5.人文主义文学具有生动有力的民族语言形 式。
《巨人传》描写巨 人的特点可以概括 为一个字:“大”。 作者用夸张手法从 各个方面描写了巨 人的巨大性。这些 巨大特征具有象征 意义。
巨人体形巨大。高康大1 岁10个月时,衬衫一件, 用料1700公尺,帽子用料 560公尺,鞋子用料750公 尺,鞋底用1100张母牛皮。 他的下巴有18层。放屁像 吹大喇叭,撒尿冲260418 人。 庞大固埃的舌头伸出来为 军队蔽雨,作者从他的舌 头爬进嘴里,足足走了两 法里。
狂欢化精神
狂欢化精神即是狂欢 节精神。这是苏联文艺 理论家巴赫金《拉伯雷 研究》提出的观点。 狂欢化精神的最大特 点是自由平等,角色互 换,反对权威压迫。表 现的是俗文化品格。大 众狂欢,是对官方文化 的一种颠覆。
4.知识描写
巨人的知识渊博,充满智慧,是文武双全的 万能学者。琴棋书画,体育,军事,武术, 医学,植物学,天文,地理,历史,文学, 法律,语言学,工业技术,门门精通。这也 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巨人是知识的巨人。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永生,或者把 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这光荣对我就够 了……我是凡人,只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被一些西方的文学思想史专 家称为“第一个近代人”
二、薄伽丘与《十日谈》
卜迦丘 诗人、小说家。 生活于佛罗伦萨。从中 世纪的基督教观念来看, 卜伽丘是双重罪恶的产 物:他的父亲是一个商 人,他又是父亲的私生 子。但是这位商人父亲 对于自己的私生子爱护 备至,让他从小就接受 很好教育
产生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在评价文艺复兴时谈道: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 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 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 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 的巨人的时代。”
文化对文学的影响
文艺复兴文化,特别是艺术,对文艺 复兴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人为中心,模仿自然,表现个性,重 视形式技巧的特点,都在文学中有所反 映。它们构成了文艺复兴的文化景观。
2.吃喝描写
人与世界在饮食中相逢
苏联文论家巴赫金是 研究《巨人传》的专家, 他说:“这种人与世界 在食物中的相逢,是令 人高兴和欢愉的。在这 里是人战胜了世界,吞 食着世界,而不是被世 界所吞食。”(《拉伯 雷研究》)
3.说笑描写
小说充满说笑 精神,从作者到 人物,对任何事 情都有说有笑, 大说大笑,无所 顾忌,不避粗俗。
《巨人传》思想内容 a.以强烈的讽刺、辛辣的笔调揭露和批判 封建制度司法机构和教会 。“判案 岛”“税收岛”“反教皇岛”。 b. 热爱祖国,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 c. 否定经院哲学,提倡人文主义教育。 追求知识和探索规律,对人类前途和未 来充满乐观主义精神。 畅饮知识、畅饮真 理、畅饮爱情。 “德廉美修道院”
1、自然科学新发现 地心说与日心说 《天体运行论》
伽利略发现新宇宙
太阳黑子
解剖尸体
2、 地理大发现
著名的“地理大发现”有三次: (1)1487年葡萄牙人发现了非洲好望角到印度 的航线。 (2)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美洲。 (3)葡萄牙贵族麦哲伦1519年环球航行,证明 了地球是球形的假说
特来美修道院
特来美修道院是培养知识巨人的学校。 它没有围墙,男女同院,入院男女必须体魄 健美,品德优良,准许男女教士结婚,院内 提供各种书籍、体育和军事训练设备。 惟一 的院规是:“随心所欲,各行其是”。这是 高康大规定的。
巨人知识渊博,精通百般学术技艺, 个个文韬武略,品质优良、行为公正、 光明磊落、端正大方。总之,巨人们从 体质体魄,到体力智力,再到善良品德 和乐观天性,无不生动地体现出人文主 义者对于“人性”的充分肯定与赞美, 体现出人作为万物尺度的自豪感与自信 心, “人”傲然立于天地之间。 “人” 的伟大在这里如此生动而具体的得以体 现就要以“人”本位取代“神”本位。
《巨人传》由五部组成 第一部是写国王高朗古杰的儿子卡冈都亚的 诞生、求学、保卫祖国和创建德廉美修道院 的事迹。 第二部写卡冈都亚的儿子庞大固埃的出世、 教育、游学和抗击侵略者的事迹。 第三部主要叙述庞大固埃的好友巴汝奇向人 求教该不该结婚的故事。据说在“神瓶”上 可以找到完美的答案,于是庞大固埃准备了 航船,出发渡海去寻找“神瓶”。 第四、五部描写庞大固埃及其朋友巴汝奇、 约翰修士一行寻访“神瓶”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