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风险分析及防范

合集下载

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排查(3篇)

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排查(3篇)

第1篇摘要:产科护理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母婴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产科护理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本文旨在分析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排查措施,以保障母婴安全。

一、引言产科护理是指对孕产妇进行孕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护理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产科护理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由于护理工作本身的特殊性,产科护理中仍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为保障母婴安全,有必要对产科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防范。

二、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1. 护理人员素质不高(1)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对孕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护理要点掌握不全面,导致护理工作不到位。

(2)责任心不强:部分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责任心不强,对孕产妇的关心和照顾不够,容易引发护理纠纷。

2. 设备设施不完善(1)设备老化:部分产科设备设施老化,存在安全隐患,如婴儿辐射保暖台、分娩床等。

(2)设施不足:部分医院产科设施不足,如产床、婴儿护理床等,导致孕产妇和新生儿在护理过程中受到不便。

3. 环境因素(1)环境卫生:产科病房环境卫生不达标,如空气污染、地面湿滑等,容易导致感染。

(2)温度和湿度:产科病房温度和湿度控制不理想,不利于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恢复。

4. 护理操作不规范(1)无菌操作:部分护理人员无菌操作意识不强,导致手术感染、新生儿感染等。

(2)观察不到位:护理人员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病情观察不到位,容易导致病情恶化。

5. 护理沟通不畅(1)医患沟通:医护人员与孕产妇及家属沟通不畅,容易引起误解和纠纷。

(2)护理团队沟通:护理团队内部沟通不畅,导致护理工作出现漏洞。

三、产科护理安全隐患排查措施1. 提高护理人员素质(1)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2)强化责任心教育: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

2. 完善设备设施(1)更新设备:对老旧设备进行更新,确保设备安全、高效。

妇产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有效措施

妇产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有效措施

妇产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有效措施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家医保水平的提升,给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使得当今选择住院治疗的患者显著地增多,患者的法律意識以及自我保护意识也得以加强。

因此,医务工作者不但要治病救人,还应当防重于治。

妇产科作为医院的一个特殊的科室,频繁地和血、阴道分泌物接触,存在直接或间接的潜在传播感染。

医院感染的管理、预防以及控制尤为重要,各级医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妇产科的感染问题,以便于保证母体以及新生儿的健康。

本文详细论述了妇产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且深入探讨防范妇产科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标签:妇产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防范医院感染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甚至加剧医患矛盾,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而对于妇产科这一特殊科室,应科学地认识医院感染、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

保证医疗安全尤为重要,规范产房、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使产房、手术室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是提高产妇和婴儿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从而保证产科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所以,应该对妇产科医院导致感染的危险原因进行分析,构建针对性的对策,确保产妇健康,从根本上提高新生儿存活率,使医院医疗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1 导致妇产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1.1 呼吸道感染因素因为剖宫产、子宫切除等患者均需要在麻醉的状态下进行手术,患者因受到腹部疼痛等影响,即使有痰液也无法有效地进行咳嗽,同时由于患者完成手术后抵抗力降低,亲戚朋友常来探视,医院病室的空气受到影响,使患者很容易被病原体侵袭,导致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

1.2 医疗器械和医务人员的因素手术人员操作技术和无菌质量是构成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

因为医护人员诊疗、护理以及手术前没有根据规范进行洗手,同时无法严格清洗、杀灭细菌,使手术感染的风险有所增加。

1.3 切口感染因素因为产妇在分娩时体内能量会被大量消耗,生产前、生产后由于受到各方面疾病的影响造成产妇自身免疫力降低,从而导致出现感染。

产科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及防范对策

产科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及防范对策

产科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及防范对策目的:避免或降低医疗纠纷发生。

方法:加强管理,从各方面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加强与病人和家属的沟通,尽量满足病人身心两方面的需要。

结果:近一年来未发生纠纷,还受到不少口头赞扬。

结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很重要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沟通不够而产生误会造成的,只要人人都怀着一颗善的心,将心比心去做一切事情,去理解别人,整个社会都将和谐相处。

标签:产科;医疗纠纷;主要原因;防范对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也随之增强,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和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

医疗纠纷也呈上升趋势,而作为医院中风险最大、纠纷高发的产科,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是当务之急。

1产科发生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1.1医患沟通不够医护人员缺乏沟通技巧,不注意谈话的方式和语气,如工作中应用医学术语较多,或专业性的技术术语难以用通俗易懂的几句话表达清楚,而又不愿仔细解释,在某些检查、治疗操作前未作认真交待,对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令病人及家属不满意,使其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及反感情绪,因此,不愿意接受或不配合治疗,导致病人身体的损害,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继而产生医疗纠纷。

1.2疾病演进的不可知性产程进展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能否正常自然分娩难以预料。

纵然分娩是一个生理现象,但发生并发症时往往紧急而凶险。

由于病人及家属医学知识匮乏,他们只会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忽视疾病的演变过程,对医院期望值过高,自认为来到医院就万事大吉,如同进了保险公司,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应该由医院负责。

对医护人员和医疗行为越来越挑剔,例如:发生头位难产、胎儿宫内窘迫、复合先露等异常情况吋,病人及家属缺乏思想准备,不能理解,就认为是产科医生技术水平差,不负责任造成的,从而引发医疗纠纷。

1.3现代医疗技术尚不能治疗所有的疾病知识技术虽然进入了高科技时代,但在人的生命科学领域未知数还太多,现代医疗技术尚不能治疗所有的疾病,如羊水栓塞、DIC、心力衰竭等难以预知的不确定因素,导致分娩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而致孕产妇及胎儿死亡,这也会引发医疗纠纷。

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护理风险管理

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护理风险管理
“ 重做轻记 ” 等都为 日后 的纠纷埋 下隐患。
1 . 1 护理人员 因素
1 . 1 . 1 护理人力 资源 不足
护比失 调 , 长期重 复 的夜班 、 超 负荷工 作 , 使少 数 护士 身心 疲
惫, 因此 , 上班责任心 不强 , 注 意力 不集 中 , 情绪 波 动大 , 严 重 影 响工作 。
的学习氛围 , 为P I V A S建设 学 习型组织 奠定 了基 础。教学 活
全、 提高药物治疗效益 、 确 保临 床合理 用药 、 安 全用 药 的措施 落到 了实处 ; 为P I V A S的高素质人才提供 了成长 的平 台 , 综合 推进 了 P I V A S 人才 队伍 建设 , 为P I V A S与 医院 的发展挖 掘储 备了人才梯队 。
参 考 文 献 [ 1 ] 赵广 富, 杨辉, 刘玲 玲 , 等. 从本 院实 施静脉 药物 配置服 务看现 代 医 院 药 学服 务 模 式 的转 变 [ J ] . 今 日药 学 ,
2 0 1 0 , 2 0 ( 5 ) : 5 9— 6 0 .
动的参与率 提 升 了 1 3 %, 报 名 申请 参 加 教 学 讲课 的员 工 达 6 0 %, 通过总药师 的统筹策划合 理安排 , 教学 计划 落实率 提高 到9 8 %, 教学 授 课 满 意率 达 9 7 %, 教 学 考 核 合 格 率 提 高 到 9 6 %, 由总药师辅导撰写专业论文 1 3篇 , 开展科研 2项 。同时
总药 师制度为 P I V A S的高 素质 人才 提供 了施 展的舞 台, 为 P I .
V A S与医院的发展挖掘与储备 了人才梯 队。
4 小 结
[ 2 ] 赵珉 , 尹一子, 周薇 , 等. 静 脉 药物配置 中心 与 医院药 学 发展[ J ] . 吉林 医学 , 2 0 1 0, 3 1 ( 1 3 ) : 1 9 3 6—1 9 3 7 .

产科医务人员感染血源性疾病的风险分析及对策

产科医务人员感染血源性疾病的风险分析及对策
年 的 人 员锐 器伤 害的 比例 占首 位 。 结 论
对血源性疾病的 防护意识 高于医师 ( P < 0 . 0 5 ) , 该产房受血源性感染的 医务人 员在 全院 中占首位 , 在受伤 医务人 员中, 工作年 限 <5
本 次 调 查 发 现 有 些 医务 人 员在 使 用和 处 理 医疗 器械 过 程 中不 按 规 范操 作 , 造 成血 液 体 液

l 0 8・
TODAY NURSE De c e mb e r, 201 3, No.1 2

※ 职 业 防 护
产 科 医务 人员 感染 血 源性 疾病 的风 险分 析及 对 策
黄 卫 华
摘要 目的 探讨产科 医务人 员感 染血源性疾病的风险及对策。方法 采 用回顾 性调查和 问卷调 查方式调 查产 科所有 医务人 员, 该产房 中护 士 每人填 写 自2 0 0 7~ 2 0 1 2年发 生职 业暴露 次数 、 处理、 感 染情 况及 随访情况。对 回收 的问卷进 行统计 学分析 。结果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调查 对象为该 产房所 有医 务人员 , 共 1 7 0名 ,
2 . 3 不同工作年限受伤害的比例 , 见表 3 。 表 3 不 同工作年 限的 医务人员受伤害情况
其中男性 8 2名 , 女性 8 8 名 。职业包括 医师 ( 含麻醉师 、 进修 、 实
要包括产科 医护人 员对血源性疾病风 险的意识 以及 防护措施是 否得 当 , 手血源性 感染疾病 的病原 以及 受伤 害的工作 年限等情
况 。问卷采取 现场发卷 , 每人填写 自2 O o 7— 2 0 1 2年发生职业暴 露 次数 、 处理 、 感染情况 、 随访 情况 。共发 问卷 1 7 0份 , 回收 1 7 0

妇产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

妇产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

妇产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医院重要科室之一,妇产科同时也是医疗纠纷发生的高风险科室之一,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和医疗模式的转变,妇产科护理安全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提出,因此在进行妇产科护理工作时,对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质量意识进行强化,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进行改善,加强护患沟通,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患者为中心,切实维护患者的权益,才能有效降低护理安全风险和减少安全隐患。

本文主要对妇产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方法并对安全隐患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1护理安全隐患1.1护理管理者因素(1)管理不到位临床护理工作较多,但没有对护理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导致护理工作人员临床任务繁重,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对临床工作的应付,导致对科室管理不到位,对于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不能及时发现。

没有时间和精力对临床护理工作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科室缺乏完善的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和相应的应急预案流程,导致临床护理工作无章可循,在安全事件发生时也无法进行有效处理。

除此之外,还存在管理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监督不严格,在安全隐患苗头显露时没有及时进行制止,导致安全隐患发展扩大。

(2)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不到位因为临床护理任务繁重,护士工作较为方面,因此没有对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在职培训引起重视,未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沟通技巧、专科护理知识、相关法律知识以及核心制度的培训,在加上对于护理人员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的考核过于形式化,缺乏实质意义。

这些培训不到位的问题导护理人员服务和业务水平低下,法律意识淡薄,因此也增加了临床护理安全隐患。

1.2护理人员因素(1)护理队伍年轻化,缺乏问题处理综合能力随着妇产科业务的增长,需要的护理资源也越来越多,为了保证科室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要引进护理人员。

为了解决临床工作需求,引进的护理人员大多都是较为年轻的护士,这些护士虽然接受过相关妇产科专科业务培训,但实际临床工作经验较少,缺乏对问题的综合处理能力和较强的沟通能力,在发生紧急事件是也不能从容面对和有效处理,不但会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造成影响,甚至会对抢救工作造成影响。

妇产科脆弱性分析报告

妇产科脆弱性分析报告

妇产科脆弱性分析报告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妇产科领域是医疗行业中一个脆弱性较高的领域,涉及到许多敏感而复杂的问题,需要更加细致和负责任的处理。

在这篇分析报告中,我们将探讨妇产科领域存在的脆弱性,并提出一些建议来加强其稳定性。

一、患者隐私泄露风险在妇产科诊疗过程中,患者的个人隐私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很多医疗机构的信息管理并不够严谨,导致患者隐私泄露的风险增加。

例如,患者病历的泄露、个人信息的外泄等问题经常发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妇产科医疗机构应加强信息技术管理,建立完善的信息保护系统,严格限制访问权限,确保患者隐私得到有效保护。

二、医患沟通不畅由于妇产科涉及到一些敏感的生理问题,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可能存在心理压力,导致与医务人员的沟通不畅。

医患之间的沟通是治疗的基础,沟通不畅则可能导致医疗误解和不良后果。

因此,医务人员应该接受更多的沟通技巧培训,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意见,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三、医疗设备安全隐患妇产科领域的医疗设备使用频繁,而设备安全隐患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转,以保障患者的安全。

同时,医疗机构还应加强对医疗设备的采购审核,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和品牌,提高设备的质量水平。

四、医疗操作风险在妇产科手术过程中,医疗操作风险是无法避免的。

医务人员可能在手术中犯错,导致手术失败或产生不良后果。

为降低医疗操作风险,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他们熟练掌握医疗操作技术,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发生。

五、医疗纠纷处理不当在妇产科诊疗过程中,医疗纠纷可能不时发生,如患者不满医疗结果、手术风险等。

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及时有效地解决纠纷事件,降低医患关系的紧张度。

同时,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操守教育,提高他们的医德水平,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六、结语总的来说,妇产科领域是一个容易发生问题的领域,需要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共同努力,加强管理和规范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1. 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护士往往需要面对各种不同情况,如危重病人、产妇突发情况等。

但是,有部分护士在应对这些情况时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无法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导致病人的安全隐患。

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防范措施: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同时,在招聘护理人员时,要注重其专业素质和工作经验,并通过考试和岗前培训,对护士的专业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

2. 设备不全/不足。

在妇产科护理中,经常需要使用到各种医疗设备,如产钳、胎头吸引器等。

但是,如果这些设备不全或质量不高,就容易引发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提高医疗设备的质量,确保其能够满足妇产科护理的要求;加强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3. 手术操作规范不足。

妇产科手术病例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

但是,如果手术操作规范不足,就会导致手术失败或并发症的产生,给病人的身体带来极大的伤害。

防范措施:加强手术前的准备工作,确保手术器械的清洁卫生和完好无损;严格按照手术操作规程进行手术过程的操作,避免操作过程中出现疏漏或失误;同时,加强对手术后病情的观察和护理。

4. 病人自我防范意识不足。

病人在妇产科护理中需要积极参与护理并充分意识到自我防范的重要性。

但是,有一些病人在护理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自我防范意识,不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从而增加护理的难度和风险。

防范措施:加强对病人的宣教工作,让病人充分认识到自我防范的重要性,并向其传授相应的防范知识和技能;同时,加强对病情的监测和观察,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病人的身体安全。

总之,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建设、加强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加强手术操作规范、加强病人的自我防范意识,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提高妇产科护理的安全性和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出血量及出血时间无明显改变。2结果95例患者放置曼月乐后有效率为90.5%(86∕95),其中4例患者完全闭经,占4.2%;82例(86.3%)较治疗前月经量明显减少(<80ml),月经周期规则(21~35d),经期缩短(2~3d)。9例患者治疗后效果不佳,3例患者3个月后再次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故改用其他方法治疗。3讨论功血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其病因是由于卵巢功能逐渐减退,卵巢分泌雌激素促使卵泡发育,但卵泡不能成熟,无法形成排卵,且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下降所致的出血。临床表现主要为月经的改变,包括周期和量的改变,常导致不同程度的贫血。现在研究认为功血引起的月经过多与子宫内前列腺素含量的改变、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功能失调、局部凝血功能的改变有关。曼月乐是惟一已批准的使用5年的避孕方法。LNG-IUS的垂直杆上有一个带限速膜的T形塑胶架,放入子宫后每日释放低剂量(20μg)左炔诺孕酮。左炔诺孕酮在子宫内膜局部高浓度聚集,使内膜雌激素受体的合成受到抑制从而拮抗子宫内膜增生。研究发现左炔诺孕酮通过子宫内膜毛细血管吸收,约10%吸收进入血循环,因此

左炔诺孕酮在血浆中的浓度明显低于皮下埋植及
口服避孕药,但左炔诺孕酮在子宫内膜局部浓度
是外周血循环浓度的1000倍。左炔诺孕酮通过
局部高浓度拮抗内膜增生,使异位病灶腺体和肥
大的平滑肌纤维萎缩,通过影响其血管内皮生长
因子的表达使内膜血管发生退行性变从而使子宫
内膜变薄,内膜呈蜕膜样改变。曼月乐的效应是
局部性的,激素性的,包括阻止子宫内膜增生和宫
颈粘液增厚,并在少数妇女抑制排卵。曼月乐治
疗月经过多的作用机制:抑制子宫内膜,通过
IG-
FBP-1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
诱导纤溶

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抑制子宫动脉血流的
增加。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患者放置曼月乐环
能显著减少月经量,缓解痛经,改善贫血症状;曼
月乐通过释放左炔诺孕酮可对病灶中的腺体和间
质细胞雌激素受体起到调节作用,从而缩小患者
的子宫体积,而对其卵巢功能影响较小,患者使用
曼月乐后未出现绝经期症状。因此,曼月乐对患
有子宫腺肌病同时月经量较多的患者具有最佳适
应证,同时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但是曼月乐因为
价格昂贵以及使用周期较短,在一定程度限制了
其临床应用

(收稿日期:2012-03-05)

产科风险分析及防范
吴明珍
(咸宁市咸安区妇幼保健院,湖北咸宁437000)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8-0635(2012)02-0125-02

近年来,护患关系比较紧张,产科作为高风险病区,极易产生护患纠纷。因此,防范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确保母婴及护理人员安全,是产科护理管理者应重视的问题。1产科护理风险分析1.1产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随着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工作的开展,住院分娩率的提高,产科住院人数明显增多。产科护理的对象都是急诊、手术、妊娠合并症、新生儿等。产妇及家属都希望能顺利分娩,而且分娩出与自己所期望性别的健康婴儿,所以对护理的期望值
也较高,一旦期望值达不到,极易产生不满情绪而
迁怒于护士

1.2
健康宣教做不到位

孕妇入院时,健康宣教不到位,擅自外出,出现
跌倒等意外;待产过程中,出现胎心异常、胎位不正
等情况,未及时与孕妇及家属沟通;新生儿出生后

未及时有效地指导母乳喂养及新生儿的护理,而出
现新生儿窒息等情况,这些都会引发不良后果

1.3
护理操作技术不熟练

产科护理操作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是经

521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年第26卷第2期

〔JournalofXianningUniversity(MedicalSciences)〕
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而不断积累完善起来的,而目
前产科临床护士大多年龄小、年资低,专业知识及经验缺乏,风险意识不强,应急能力差,这使得护理风险大大增加。1.4法制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病人及家属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提高,而护理人员如果不掌握护理有关的法律知识,提高安全意识,极容易造成风险的发生。护理工作琐碎、辛劳,而且待遇不高,社会地位又低,有些护士存在缺乏进取心、责任心不强的情况,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对所要求的工作不能准确及时的完成,这也容易引起家属及病人的不满而出现护患纠纷。2防范措施2.1加强管理,提高安全护理意识护理工作中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交接班制度”,切实落实“三查七对”,应经常巡视病房,及时发现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并予以解决。同时,要认真书写好护理记录,真实、准确、及时记录好孕产妇及新生儿的情况,尤其是分娩时新生儿的性别、分娩方式要准确,新生儿足迹和拇指印记录清晰,对产前产后观察内容、出现的症状、采取的措施应详细的记录。2.2加强护患沟通病人来到医院常常感觉陌生,产妇大多数会
产生焦虑情绪,他们一般缺乏专业知识,对病情一
知半解,这时最需要护士主动与病人交流。在工
作中,护士得体的语言、礼貌的服务、和蔼的态度
能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和精神负担。在进行治疗
和护理时,采取商量的口吻,使情绪不安的病人精
神放松,产生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这是取得病人
尊重和依赖的重要条件

2.3
加强产科护理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

产科护理纠纷的发生往往与护理人员缺乏应
有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操作技术水平有关。护士
长应反复对每位护士进行专科知识、急救知识及
操作技能的考核,每月组织科室护师以上职称的
护理人员进行专科知识讲座,对年龄轻、资质低的
护士进行传帮带,让有经验的助产士讲授产程的
观察及助产的技巧,让她们尽快的提高助产水平

熟练地对产妇助产,确保母婴安全

2.4
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产科护理人员应认真学习相关法规,提高护
理风险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加强职
业道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思
想,以高度的责任感,真诚地对待病人

(收稿日期:2012-02-06)

剖宫产术新生儿重度窒息64例抢救体会
王艳屏
(通城县人民医院手术室,湖北通城437400)
中图分类号:R72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8-0635(2012)02-0126-02

新生儿重度窒息是新生儿出生后24h内死亡
的重要原因之一,能否及时有效地抢救,关系到新
生儿的生命存亡和终身健康。我科利用
ABCDE
复苏方案,对64例重度窒息的新生儿进行抢救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0~2011年共施行剖宫产术
1356
例,其中64例新生儿发生重度窒息。其中男婴48例,女婴16例;早产28例,过期产12例;胎儿宫内窘迫40例,头盆不称6例,巨大胎儿4例;子痫7例,滞产7例。根据Apgar评分标准,64例均在0~4分,为重度窒息。2抢救措施2.1复苏准备新生儿窒息的抢救要及时、有效。凡估计新生儿有可能窒息的,护士要做好配合麻醉师的抢救准备:①保暖设备;②全套复苏器械,用时得心应手;③抢救人员必须经过复苏训练,熟练掌握复苏技能;④同一组复苏人员必须配合默契,形如一


2.2
复苏方案

我科采用1994年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围

621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年第26卷第2期

〔JournalofXianningUniversity(MedicalScienc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