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10AD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
岛津LC-10AD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与维护保养规程

岛津LC-10AD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标准操作与维护保养规程目的:制定岛津LC-10AD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标准操作与维护保养规程范围:适用于岛津LC-10AD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职责:QC检验员对本规程实施负责规程1 操作前的准备:1.1 流动相的制备:用高纯度的试剂配制流动相,必要时照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溶剂检查,应符合要求;水应为新鲜制备的高纯水。
对规定PH值的流动相,应使用精密PH计进行调节。
配制好的流动相应通过0.45μm的滤膜滤过,用前必须脱气。
应配制足量的流动相及时待用。
1.2 供试溶液的配制:供试品用规定溶剂配制成试溶液。
定量测定时,对照品溶液和样品供试溶液均应分别配制2份。
供试溶液在注入色谱仪前,一般应经0.45μm的滤膜滤过。
必要时,在配制供试溶液前,样品需经提取净化,以免对色变系统产生污染。
1.3 检查上次使用记录和仪器状态:检查色谱柱是否适用于本次试验,色谱柱进出口位置是否与流动相的流向一致,原保存溶剂与现用流动相能否互溶,流动相的PH值与该色谱柱是否相应适应,仪器是否完好,仪器的各开关位置是否处于关断的位置。
2 操作须知2.1 泵的操作:2.1.1 用流动相冲洗吸滤器,再把吸滤器浸入流动相中,启动泵。
打开泵的排液阀,用专用注射器从阀口抽出流动相,再用冲洗键A泵、B泵废液出口处流动相无气泡溢出并呈连续液流后,才停止冲洗,并关闭排放阀。
此过程可能需重复几次,视具体情况而定。
直至无气泡溢出。
2.1.2 将流速逐渐调节至分析用流速,对色谱柱进行平衡,同时观察压力指示应稳定,用干燥滤纸片的边缘检查柱管各连接处应无渗漏。
初始平衡时间一般约需30分钟,如为梯度洗脱,应在程序器上设置梯度状态,用初始化比例的流动相对色谱柱进行平衡。
2.2 紫外可见光检测器与色谱工作站的操作。
2.2.1 开启检测器电源开关,机器自检合格后。
选择光源(氘灯或钨灯),选定检测波长,待稳定后,设置吸收度方式和检测响应时间(一般不大于1秒),设置满刻度吸收值(适用于色谱工作站)。
岛津LC-10AT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1 岛津LC-10AT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目 的:制定一个岛津LC-10AT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以指导和规范该仪器的正确使用和保养。
责 任:操作人员负责本规程的实施,项目负责人对本规程有效实施承担监督责任。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岛津LC-10AT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管理。
程 序:1. 仪器的组成及开机1.1. 仪器组成:岛津LC-10AT 泵,SPD-10A (190-600mm )检测器和N-2000 双通道色谱工作站组成,三个部件各有电源插头。
1.1. 流动相的配制:水和甲醇以及测定样品所需的流动相,在配制完后,分别用0.45μm 的滤膜过滤,然后超升处理15分钟左右,除去气泡,备用。
1.1. 开机:首先确证流动相瓶中是否有溶剂甲醇,在有甲醇存在的情况下,方可开机。
将电源插头分别插入插座后,依次打开泵、检测器、工作站的电源开关。
2. 测定操作2.1.按FUNC 键,当“0.000”闪动时,输入流量,逐次按FUNC 跳到相应MAX 、MIN 项下,输入最高和最低保护压力后,按ENTER ,恢复初始状态按CE 。
2.2 泵的操作: 逆时针打开脱气阀,将流动相换为甲醇,照2.1操作设定流速为5.0ml/min ,除去管路中的气泡,将流速设为0.5ml/min ,关闭脱气阀,待用甲醇平衡后,换上测定样品所需流动相。
2.3更换流动相:按2.2流动相平衡后,可开始分析测定样品。
2.4检测器的操作:打开检测器后,显示屏显示 项下的“254mm ”闪动时输入所需的波长,按ENTER ;然后按FUNC 键,依次输入检测器的相应参数值,如AUX 、 RANGEDG 等数值。
3 分析测定样品:3.1 打开N-2000在线工作站,建立方法。
3.2 按检测器ZERO 置零,进样阀手柄置“LOAD ”位置,将供试液注入进样阀。
3.3 进样阀手柄转到“INJECT ”位置,注入样本。
3.4 分析进行的设置的运行时间,仪器自动停止采集数据同时自动存储分析数据。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维护和保养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维护与保养液相色谱仪应该进行适当的维护保养,维护保养按照维护频率分为日常维护、每周维护及每月维护。
每周维护、每月维护活动均应记录在仪器维护记录本上。
1日常维护1.1溶剂配制所有溶剂应为HPLC级,水应为二次超纯水。
溶剂必须经过滤膜过滤,过滤水和有机相时应该选用不同的滤膜。
纤维素膜主要用于水溶液,尼龙滤膜和PTFE膜均是通用型滤膜。
常用0.45μm滤膜,如果使用亚二微米颗粒色谱柱,建议使用0.22μm滤膜。
溶剂使用前必须脱气,常用超声脱气20-30min。
1.2开机准备新鲜的纯水和有机溶剂以及方法所需的溶液。
按顺序打开仪器各组件电源→电脑电源→打开工作站。
确认工作站和仪器连接正常,通过工作站或手动打开排气阀,将需要用到的通道分别100%以流速3ml/min~5ml/min排气。
(所需流量参考日常工作的排气流量)(多个泵同时排气容易对泵造成损耗,不建议!)确认各通道排气完成后,关闭排气阀。
用20倍以上的柱体积的有机溶剂冲洗系统。
(注意:有机溶剂冲洗前需确认之前关机时已经移除系统中的缓冲盐)调用运行方法,使用5~10倍柱体积的方法所需流动相比例平衡系统。
平衡系统前用所需方法的流动相比例在排气阀打开的情况下以3ml/min~5ml/min运行一段时间,让泵中的流动相比例快速达到所需的流动相比例。
更换洗针溶剂、更换密封垫清洗溶剂。
1.3试验中注意1.3.1流动相在选择A、B、C、D泵放置流动相时,将盐溶液连接在一个底部梯度阀端口上,有机溶剂连接在一个上部梯度阀端口上。
最好使有机溶剂通道位于盐溶液通道的正上方。
最好不要将纯水溶液作为流动相的一组,如果使用了水相作为流动相的一组,应注意定期更换、过滤溶剂,不应超过2天,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如果试验允许,可向水相中加入0.001-0.0001M的叠氮化钠。
1.3.2色谱柱使用流动相前千万注意,流动相与色谱柱内的保存溶剂和系统内存留溶剂的混溶性,避免形成乳化小液滴,从而毁坏柱子。
高效液相色谱仪维护规程

1 目的建立本实验室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保养维护操作,确保仪器能正常使用。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保养维护操作。
3 责任者本实验室所有操作高效液相色谱仪人员。
4 操作规程高效液相色谱法系采用高压输液泵将规定的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对供试品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
注入的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柱内,各组分在柱内被分离,并依次进入检测器,由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和处理色谱信号。
4.1 对仪器的一般要求和色谱条件GAGGAGAGGAFFFFAFAF所用的仪器为高效液相色谱仪。
仪器应定期检定并符合有关规定。
4.1.1 色谱柱反相色谱系统使用非极性填充剂,常用的色谱柱填充剂为化学键合硅胶,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最为常用,辛基硅烷键合硅胶和其他类型的硅烷键合硅胶(如氰基键合硅烷和氨基键合硅烷相等)也有使用。
正相色谱系统使用极性填充剂,常用的填充剂有硅胶等。
离子交换色谱系统使用离子交换填充剂;分子排阻色谱系统使用凝胶或高分子多孔微球等填充剂;对映异构体的分离通常使用手性填充剂。
GAGGAGAGGAFFFFAFAF填充剂的性能(如载体的形状、粒径、孔径、表面积、键合基团的表面覆盖度、含炭量和键合类型等)以及色谱柱的填充,直接影响供试品的保留行为和分离效果。
分析分子量小于2000的化合物应选择孔径在15nm(1nm=10A)以下的填料,分析分子量大于2000的化合物则应选择孔径在30nm以上的填料。
除另有规定外,普通分析柱的填充剂粒径一般在3~10um之间。
粒径更小(约2um)的填充剂常用于填装微径柱(内径约2mm)。
使用微径柱时,输液泵的性能、进样体积、检测池体积和系统的死体积等必须与之匹配;如有必要,色谱条件也需作适当的调整。
当对其测定结果产生争议时,应以品种项下规定的色谱条件的测定结果为准。
以硅胶为载体的键合固定相的使用温度通常不超过40℃,为改善分离效果可适当提高色谱柱的使用温度,但不宜超过60℃。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操作和维护保养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的操作规程,使检验员正确使用高效液相色谱,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检验人员使用高效液相色谱。
3.操作规程3.1开机:按下输液泵和检测器模块电源开关,蜂鸣器短暂鸣响,进入自检界面,然后进入程序主界面。
打开柱温箱,设置柱温。
3.2排液:将进液管及过滤头放入相应流动相,将排液阀旋钮以逆时针方向旋转180°,以打开排液阀。
开启purge键,以9mL/min的流速开始排空,3min后自动停止排空。
3.3流量设定:在输液泵模块,按“Func”光标在“流量设定”字段中闪烁,按照标准要求,输入0.8或1.0mL,按“Enter”确认。
开始走基线,以低流速运行30min左右。
3.4波长设定:在检测器模块,按“Func”键,光标闪烁,根据国标输入标准中要求的Ex和Em波长,按“Enter”确认。
按“CE”回到初始界面。
按“zero”基线归零。
3.5登录在线用户:电脑开机,打开色谱工作站软件“N2000+在线”,点击仪器1登陆,阶层:管理员,密码:123456。
3.6设置实验方法:点击“实验信息”编辑项目、单位、简介,设置保存路径,勾选是否扣除背景。
点击“方法”设置仪器配置、组分表、计算、谱图显示、报告编辑。
在“仪器配置”菜单下的“仪器描述1”模块中设置波长、流速、柱温等仪器信息,在“进样阀”模块下设置进样体积、结束时间和标题格式(样品批号),点击“采用”,保存方法。
下次可直接调用方法。
3.7设置积分方法:在“采集数据”模块下,点击“零点校正”下方的按钮,可显示隐藏菜单,在“方法:全局参数”的积分参数表中设置峰宽、峰高、最小面积、锁定时间、漂移、负峰阈值、扣除背景,点击“采用”完成设置并保存。
在“方法:手动积分”模块下,可以对谱图进行手动积分。
在“结果”模块下,可以查看谱图积分结果。
3.8数据采集:在进样信息模块下输入样品批号后,点击“采集数据”,进入采集界面,点击“查看基线”,待基线走稳后,点击“零点校正”,并在检测器上按“zero”按钮,使基线归零。
高效液相色谱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前言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是一种用于化学分析和检测的重要工具。
为了确保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安全运行和最佳性能,需要遵守一系列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本文档提供了详细的操作和保养步骤,以协助用户正确地使用和保护高效液相色谱仪。
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前1.确保操作人员已经接受了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培训并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
2.在操作前检查仪器的电源是否正常,仪器的机械结构是否稳定,是否有明显损坏或松动的部件。
3.确保试剂和溶剂的选择和准备符合分析要求,并遵守相关安全规程,如使用防护手套和护目镜。
4.加载样品前必须确定样品的性质和浓度,并根据需要适当稀释和过滤。
操作时1.操作人员应当始终注意安全。
在操作过程中避免直接接触样品和溶剂,避免口误和吞咽样品或溶剂。
2.操作过程中,若发现异常状况,如机器停滞或跑偏、压力急剧增高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检查仪器或相关部件。
3.调整某些参数时,如流速、温度、压力等,应尽量保持小幅度调整,避免快速快速调整。
4.操作结束后,必须关闭仪器并注销相关操作,清理工作区域和操作台面,清洗使用的管道、器皿和附件,并将物品归位。
操作恢复1.若长时间未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请在使用前仔细检查机器各部位是否存在异常。
2.重新启动仪器时,请按照操作手册上的步骤重新进行仪器的初始化和调试。
废物处理高效液相色谱仪所使用的溶剂和其他化学废物,必须按照当地的环保规定进行处理和处置。
在处理前应该咨询相关专业人员。
保养规程日常检查和保养1.每天开始操作前,检查仪器的所有零部件是否齐全,零部件是否完整,清洁状态如何。
2.操作后,每天对样品室、管路等部位进行清洁,确保无污物堆积和管路没有堵塞现象。
3.每周对色谱柱进行洗涤和清洁,可以使用去离子水和乙醇为主要清洗溶剂,以确保柱子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4.定期对机械结构和电子部件进行检查和保养,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液路检查和保养1.定期检查操作中常温箱的工作状态和温度。
岛津LC-10AD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岛津LC-10AD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岛津LC-10AD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
2.范围适用于岛津LC-10AD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
3.职责质检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规程4.1 系统组成本系统由1个LC-10ADvp溶剂输送泵、FCV-10AL低压梯度混合器、在线脱气机、Rheodyne 7725i手动进样阀、SPD-10Avp紫外-可见检测器、N2000色谱数据工作站和电脑等组成,另外还包括打印机、不间断电源等辅助设备。
4.2 准备4.2.1 准备所需的流动相,用合适的0.45μm滤膜过滤,超声脱气20min。
4.2.2 根据待检样品的需要更换合适的洗脱柱(注意方向)和定量环。
4.2.3 配制样品和标准溶液(也可在平衡系统时配制),用合适的0.45μm滤膜过滤。
4.2.4 检查仪器各部件的电源线、数据线和输液管道是否连接正常。
4.3 开机接通电源,依次打开FCV-10AL低压梯度混合器、脱气机、LC-10ADVP输液泵、AT-130柱温箱,SPD-10Avp紫外检测器,待检测器自检结束显示测量状态时,打开打印机、电脑显示器、主机,最后打开色谱工作站。
4.4 参数设定4.4.1 波长设定:在检测器显示初始屏幕时,按[func]键,用数字键输入所需波长值,按[Enter]键确认。
按[CE]键退出到初始屏幕。
4.4.2 流速设定:在输送泵显示初始屏幕时,按[func]键,用数字键输入所需的流速(柱在线时流速一般不超过1ml/min),按[Enter]键确认。
按[CE]键退出。
4.4.3 流动相比例设定:在输送泵显示初始屏幕时,按[conc]键,用数字键输入流动相B的浓度百分数,用数字键输入流动相C的浓度百分数,用数字键输入流动相D的浓度百分数,按[Enter]键确认。
按[CE]键退出。
4.5 更换流动相并排气泡4.5.1将管路的吸滤器放入装有准备好的流动相的储液瓶中;4.5.2 逆时针转动泵的排液阀180°,打开排液阀;4.5.3按输送泵的[purge]键,pump指示灯亮,泵大约以5.0ml/min的流速冲洗,3min后停止;4.5.4 将排液阀顺时针旋转到底,关闭排液阀。
液相色谱检测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液相色谱检测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L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特别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广泛应用。
液相色谱检测器是液相色谱装置的核心部件之一,用于检测分离出来的化合物。
液相色谱检测器的操作和维护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液相色谱检测器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以确保实验安全和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安全操作规程1. 准备工作1.在使用液相色谱检测器前,确认设备已经连接到气源、水源和电源。
检测器的前、后端已安装连接装置,并连接好管路。
2.确认溶剂的配制和储存情况。
使用前检查溶剂瓶标签,确认溶剂品质和容量,并检查是否正确配置。
3.确认样品运输和储存情况。
避免样品的受污染和氧化。
2. 操作步骤1.开机前应先紧密关闭系统中的阀门,并将检测器电源开关置于“off”状态。
2.检查所有管路的连接情况,特别是液相进出口连接的 O 型圈是否正确安装、气路管道的泄漏情况。
检测器关闭时,通常应将管路从电池式密封器中取出以避免连接管绳发生损坏。
3.将检测器电源开关置于“on”状态,等待检测器启动。
检测器启动成功后,再将其他仪器设备通电打开,进行系统的联动。
4.调整气源压力和氧气参考电压。
根据系统要求调整流量计、压力表、氢气参考电压或氧气参考电压等,确保单元通气和灵敏度正常。
5.开始样品检测,设置分离检测条件,按照样品管路和检测器的参数要求,进行分析检测。
注:系统的具体操作方法和要求还根据不同厂家的设备和实验要求有所差异,导入操作前请务必先阅读液相色谱检测器的操作说明书或厂家提供的操作指南。
3. 停机操作在使用完毕后,应按以下顺序逐个关闭各管道和仪器: 1. 停止检测器数据采集,将电源关闭,在关闭检测器之前,应惯性使进采样管路的液相流洗空,使流道内不含有任何系统残留物。
2. 关闭气源管理阀,切断气源。
3. 断开检测器与其他实验室设备的联动,逐个关闭仪器设备的电源,并关闭气源、水源、电源管路,切断接口连接器的电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c-10AD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
目的:建立Lc-10AD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严格按规程操作,及时对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维护保养。
范围:适用于Lc-10AD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及维护保养。
职责:QC检验员负责实施本规程,QC负责人监督执行。
内容:
1.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是用高压输液泵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经进样阀注入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柱内,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依次进入检测器,色谱信号由积分仪记录,得到的电信号-时间曲线。
2.系统适用性
按各品种项下要求对仪器进行适用性试验,包括以下要求:
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N):理论板数应高于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最小理论板数,若理论板数低于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最小理论板数,应改变色谱柱的某些条件(如柱长、载体性能、色谱柱充填的优劣等)使理论板数达到要求。
分离度和拖尾因子:除另有规定外,分离度应大于1.5,T应在0.95~1.05之间。
3.仪器组成
本系统由Lc-10ADvp溶剂输送泵、手动进样阀7725i、SPD-10Avp紫外检测器、浙大智达N2000色谱工作站和电脑等组成。
4.准备
4.1根据待检样品的需要更换合适的色谱柱(箭头一侧朝上)。
4.2检查仪器各部件的电源线、数据线和输液管道是否连接正常
4.3流动相用到缓冲盐时,先用10%甲醇水冲洗柱子60min,然后在换上缓冲盐。
4.4准备所需的流动相,用合适的0.45μm滤膜过滤,用吸气减压装置脱气。
4.5按标准操作规程配制样品和对照溶液,用合适的0.45μm滤膜过滤。
5.开机
接通电源,依次开启泵,检测器(在进样前30min打开)、浙大智达N2000色谱工作站。
5.1 Lc-10AD泵操作
5.1.1逆时针转动泵的排液阀45°,打开排液阀;
5.1.2按泵的[purge]键,pump指示灯亮,泵大约以8ml/min(可设定)的流速冲洗,3min(可设定)后自动停止;
5.1.3将排液阀顺时针旋转到底关闭排液阀。
如管路中仍有气泡,则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气泡排尽。
如气泡仍排不掉则用注射器抽流动相.
5.2参数设定
5.2.1 波长设定:在检测器显示初始屏幕时,用数字键输入所需波长值,按[Enter]键确认,按[CE]键退出到初始屏幕,[back]键返回,[FUNC]键更换设定项目。
5.2.2 流速设定:在输送泵显示初始屏幕时,按[func]键,用数字键输入所需的流速(柱在线时流速一般不超过1ml/min),按[Enter]键确认。
按[CE]键退出。
FLOW/PRESS PRESSURE P.MAX P.MIN
0.000 0 0 0
逐次按[func]键“FLOW/PRESS”项下“0.000”闪动时,输入流量后按Enter。
P.MAX,P.MIN闪动,输入最高220和最低0保护压力后,按ENTER。
5.2.3 观察泵控制屏幕上的压力值,压力波动应不超过1MPa。
如超过则可初步判断为柱前管路仍有气泡,按5.1.3操作。
5.2.4 观察基线变化。
如果冲洗至基线漂移<0.01mV/min,噪声为<0.001mV 时,可认为系统已达到平衡状态,可以进样。
5.3 浙大智达N2000色谱工作站设定
5.3.1打开电脑主机电源和屏幕显示器。
5.3.2按《N2000色谱数据工作站操作规程》打开“在线色谱工作站”软件,输入实验信息并设定各项方法参数后,
5.3.3选中需使用的通道,点击OK,进入色谱工作站按下“数据收集”页的[方法控制]按钮,选择相对应的采集方法及保存路径。
5.3.4 方法控制
5.3.4.1进入色谱工作站界面后点击左上角方法.选择检测方法及数据保路径.注意更改文件前缀名(即样品的前缀名.一般为被检测样品首字母.)
5.3.5.数据采集
5.3.5.1点击查看基线,按检测器ZERO键后,再点击零点校正,待基线走稳后,将进样阀手柄置“LOAD”处,进样,进样后将进样阀手柄转到“INJECT”位置,点击采集数据,工作站自动采集数据。
5.3.5 数据保存及处理数据
当样品中所有组分峰都出现后,按“停止采集”按钮,结束色谱信号文件的采集。
进入离线工作找到相应的数据采集的保存路径查看图谱并处理数据.
6.关机
先点击停止查看基线然后用鼠标单击右上角关闭对话框关闭系统,选择关闭计算机,单击是。
关闭检测器用纯甲醇充分清洗泵和色谱柱,色谱柱的冲柱时间一般为1-1.5小时左右.
7.维护保养
7.1紫外检测器应在进样前30min打开,样品分析完毕立即关闭。
7.2 检测时方法用到高度梯度洗脱时,要先单次运行一次。
待基线平稳后方可进样,流动相用到缓冲盐时,要先用10%的甲醇水冲洗1h,才可换上缓冲盐。
7.3样品分析完毕,系统需用0.45µm滤膜过滤的纯甲醇冲洗1-1.5h,并用注射器吸取纯甲醇冲洗进样器,流动相中含有盐,要用10%甲醇水过渡冲洗1h,再用纯甲醇冲洗系统。
7.4若发现空载系统压力升高,可先下列步骤进行排除:
7.4.1将保护柱拆下,观察柱压是否正常,如果保护柱过滤芯片堵塞则予以更换。
7.4.2如更换保护柱过滤芯后仍不正常,再将色谱柱拆下,观察不连接色谱柱时压力。
如仍然压力很高,说明柱子没有问题。
7.4.3 然后依次从色谱柱往进流动相的方向查找问题,拆掉单向阀上面的螺丝,观察压力变化,如果仍然有压力,则说明单向阀可能有问题。
将单向阀拆下,
观察压力变化,如压力正常,则将单向阀用甲醇超声清洗30min,然后安装再观察压力变化。
7.4.4 如问题仍然存在,可以考虑用5%稀硝酸水和纯异丙醇清洗系统或者更换单向阀,中间一定要用超纯水过渡,再用纯甲醇清洗,接上色谱柱用甲醇再次清洗系统。
注:(5%稀硝酸水溶液超声时不要超过5min,因硝酸有腐蚀金属作用)
7.5 检测完样品间隔3小时之内可不用关闭检测器,若超过3小时可先关闭检测器,以减少氘灯能量的损耗。
7.6液相色谱仪四周应干燥清洁,切忌流动相或化学试剂溅到仪器上,产生腐蚀。
7.7每年校正一次,若产生异常情况或换氘灯,则必须再校正。
8.每次使用必须按要求填好仪器使用记录及维护保养记录。